第八课 和平统一2

合集下载

第八课和平统一

第八课和平统一

第八课之《和平统一》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2.知道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3.能认清“台独”言行的真实面目。

【学习重点】和平统一中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20-P28,回答问题)1. ,使我们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2. 和的回归,给全体中华儿女空前的自豪感。

同时全国各族人民更加迫切希望实现,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3.台湾古称、。

4.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和完整不容分割。

少数“台独”分子搞“台独”,妄图分裂祖国,是对和的公然挑衅,也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公然挑衅。

中国政府坚决捍卫的原则,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和企图。

5.目前,要大力发展以(、、)为中心的两岸关系。

6.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

7.我们要基本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把我们的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合作探究】1.列举事例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为台湾回归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事件有哪些?3. 近几年来,台湾极少数顽固的“台独”分子通过“宪改”“公投”等一系列活动,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此举遭到全球华人及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

请谈谈你的观点。

『课后检测』1. 近年来,台湾陈水扁当局在两岸关系上不断制造障碍,公然提出“去中国化”“台湾法理独立”等主张。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团结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

这是因为()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③发展“三通”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④“台独”分裂活动损害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所坚持的基本方针()A.国家独立、民族统一B.和平统一、交流合作C.实现两岸“三通”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十七大报告重申对台方针“四个决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动摇,贯彻寄希望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动摇,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动摇。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公民与人民的关系:1.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2.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7、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8、我国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9、人权主体的广泛性: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

10、人权内容的广泛性: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11、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扶贫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3、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5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原因/意义/重要性):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遗害无穷。

2.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
原因
国开辟了途径
中英香港政
(3)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中民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族
权交接仪式
19199977 年 6 月 30 日午夜至 7 月 1 日凌晨, 香港 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回归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 史实 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共同繁荣发展
领域
主要措施
意义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
政治
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
会主义改造
主义社会
采取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
经济 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提高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 展,帮助创制文字;尊重各民族宗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 文化 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的历史文化遗产 20 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西部大部开 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 政策 开发 发 ,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如大2006 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
含义 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
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949 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 确立 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__宪宪法法
__。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947 年,__内内蒙蒙古古自治自区治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 实施 数民族自治区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__新新疆疆__ 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 个自治区,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 意义 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例: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等等。
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就新加坡会晤。
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见,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打破了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开放了一些列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措施。
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1987年底,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当年就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第二年,两岸人员往来就达到40余万人次。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均超过百万人次。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赴台旅游民众日益增多。2011年6月28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民众交往更加密切。
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
1、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2、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3、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4、了解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5、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6、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7、2100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8、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最全第八章至第十五章_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最全第八章至第十五章_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6. 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5.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5.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2019年部审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后题及答案

2019年部审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后题及答案

2019年部审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后题及答案第一课(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方法;决定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累的历史上,他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你对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

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

人民当家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第二课1。

材料研读1。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

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派出飞机轰炸我过东北边境城市,威胁中国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2。

课后活动(1)A(2)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并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三课材料研读(1)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依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课后活动(1)þþ¨þ(2)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什么变化?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粮食产量增长了,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第八课的和平统一

第八课的和平统一


• • •

教材P76,活动: 你还能举出两岸在各领域交往的其他例子吗? 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前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宋 楚瑜的历史性握手;开通两岸春节直航包机;大陆对 部分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举办两岸经贸论坛、 海峡论坛;建设海峡两岸经济特区;大陆人民向台湾 同胞赠送大熊猫;举行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会;2010 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 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海峡两岸知识产 权保护合作协议》;等等。
我国政府的主张
• • • • • • • • • 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 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态度和一贯主 张。主要内容有: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但 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 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 3.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4.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 直接“三通”; 6.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7.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做主的愿望,保护 台湾一切正当权益; 8. 欢迎两岸互访,共商国是,但不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
导 入 新 课

有感情地朗诵诗《乡愁》,体验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 感。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 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 票 我在这头 《乡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愿望? 新娘在那头

北师大九年级政治专题第八课巩固民族团结 促进均衡发展 确保共同繁荣

北师大九年级政治专题第八课巩固民族团结    促进均衡发展  确保共同繁荣

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均衡发展确保共同繁荣【教材知识链接】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4、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6、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宪法规定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7、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8、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考命题预测】民族问题是中考必考考点,针对今年中考,运用此热点,最容易选用选择、简答的题型考察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识记、理解情况。

在开放性试题上,如可能会考中央重视对口支援的原因以及为维护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等。

1、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因为做好少数民族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迫切需要。

2、做好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工作,国家是怎么做的?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的关系;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始终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④坚决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祖国的统一、安全、切实防范和打击分裂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3、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④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互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和平统一(2)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2.坚决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

3.知道解决台湾问题要靠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努力,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台湾与大陆骨肉相连的亲情,进而引导学生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并为实现民族复兴作贡献的决心。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台湾问题”。

预习内容:
1. 有感情地朗诵诗《乡愁》,体验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2.“一国两制”的方针顺利地使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什么台

问题还未解决?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
根据预习提纲,检查预习情况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阅读P75页材料。

分组讨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你都知道哪些与此相关的历史事实?
教师展示与此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讲解台湾的历史,并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台湾永远属于中国的领土。

具体历史事实见教科书阅读资料,也可以参阅历史书等。

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总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的原因。

重温历史,可以更好地看待今天的台湾问题。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阅读P76页的两幅图片和文章《宝岛在我心中》。

讨论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都做了哪些工作?
教师:我国政府在统一台湾的问题上,态度是鲜明的,一再表明了党和政府统一祖国的决心和态度。

(呈现下面的事例)
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态度和一贯主张。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
建议台湾和大陆之间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两地同胞的直接接触,互通信息,
探亲访友,旅游观光,进行学术、文化、体育、文艺观摩。

1980年2月15日,全国政协发出致台湾同胞春节慰问信,希望台湾各界人士敦促国民党当局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首先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解释名词:三通有“大、小三通”之说。

“大三通”即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通邮、通商、通航。

“小三通”是指大陆部分地区和台湾部分地区的通邮、通商、通航。

这是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所提出的一项具体措施)
了解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同时了解一些有关两岸交往的事实,了解一些名词的含义。

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列举自己认为祖国能够统一的 10条理由。

教师:为了早日实现两岸统一,两岸同胞都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

下面的一些事例就是近年来台湾各界所做的努力。

(呈现下面的事例)1993年4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就两岸经济合作、科技文化交流、两会会务等问题交换意见,签署协议。

这是海峡两岸两个授权的民间团体最高负责人的首次会谈和接触。

它表明海峡两岸关系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访问大陆。

2005年5月5日至5月13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西安、南京、上海、长沙、北京。

2005年7月6日至13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的新党访问团一行30人访问广州、南京、大连、北京。

通过事实说明问题,是学生们增加祖国统一的信心。

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对祖国的未来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
2.你认为还可以实施哪些举措来帮助解决台湾问题?
3.配套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