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近况

合集下载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临床治疗论文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临床治疗论文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法在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某医院2011年期间60例顽固性面瘫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针灸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穴位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针灸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法来对顽固性面瘫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3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中,痊愈14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针灸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痊愈20例,显效8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6.7%。

结论:针灸治疗法在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有极大的推广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针灸;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26-01面瘫是指患者的面部神经的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或完全丧失,患者发病时的表现通常是面部表情不受控制,面瘫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群,与患者的年龄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侧面瘫是临床治疗中最常见到的面瘫症状[1]。

患者的整体形象会在某些程度上受到面瘫症状的影响,如果对面瘫没有足够的了解,在出现面瘫症状时没有积极治疗或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治疗方法,会使面瘫症状加重,变成顽固性面瘫。

很多面瘫患者还会出现耳朵后面疼痛,眼睛干涩、听力受损、味觉减退等并发症。

顽固性面瘫是指在发现面瘫症状后的30天治疗后患者面部的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仍然没能恢复,难以实现面部表情的协调。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本文就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了针灸治疗法治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某院2011年期间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经过检查,这些患者的发病症状都符合面瘫发病症状的诊断标准,患者都属于在接受常规治疗30天后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

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案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案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案面瘫,又称为面肌麻痹,是一种因面神经受损而导致的肌肉麻痹疾病。

患者面部出现歪斜、口眼歪斜、眼睛不能完全闭合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顽固性面瘫患者来说,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案备受关注,因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一位59岁的患者在患有面瘫的病症八年后,来到了某某医院求医治疗。

患者表示,面瘫一直是他生活的阴影,不仅影响了他的外貌形象,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经过检查,患者得知自己患有的是顽固性面瘫,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无效。

面对这种情况,医生建议患者尝试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患者表示愿意尝试。

随后,患者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治疗。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是一种相对较为新颖的治疗方法,它将传统的针灸疗法与刺络和闪罐疗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首先给患者进行了针灸治疗,通过针对面部肌肉的针刺,促进面神经的末梢神经再生,加速面部肌肉的恢复。

接着,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刺络疗法,通过将针灸针脱穴插入面神经沿路刺激,以促进面神经的再生修复,提高面部肌肉的功能。

医生采用了闪罐疗法,选择了合适的穴位进行罐痧治疗,以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加速局部凝滞、肿胀的消退。

在为期三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每周定期前来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了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面瘫症状明显减轻,面部的肌肉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功能。

患者表示,自从接受了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后,他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面瘫给他带来的困扰减轻了许多。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还进行了一些面部的康复训练,加速了面部肌肉的康复速度。

如今,患者的面瘫症状已经基本消失,他恢复了自信,重新拥有了美好的生活。

以上就是一位顽固性面瘫患者接受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的案例。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无副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认可。

Bell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

Bell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
血、水肿、受压, 而致病; 或因病毒感染或感染引起的免疫反 应使面神经发生肿胀受压迫而生。
’[田 开宇, 拉 撒哈夫. ] s 伊卜 欣? 游走火 透列、 治 罐配 艾灸 疗周 卧性面 3 例. 瘫 5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0, ( : 0 1 )3 26 2 5 7 ] 6 [何庆勇, 针药并用治疗顽卧性面 瘫犯例. 陕西中医. 6 2 , 0 2 1 ; 1一11 双 1 1 3 44 )4 ] ; 静 药贴教配 刺治疗周围 瘫5例临 等 [衷 中 合针 性面 2 必观察. 二
疗程治疗, 2 5 例中治愈3例, 5 治愈率6./ 显效1例, 73 ; 0 . 0 显效 率1.%; 92 有效6 有效率1. 。 例, 15 无效l 无效率20 % 例, .%, 17 针灸配合T P照射 余其1F . D PI 取乳突下( 患侧) ,蟠 风、 牵正等穴配合T P D 照射为主治疗。 0 6 例患者经1 0 一1疗程 的治疗, 痊愈5 例, 2 显效8 有效率1 / 例, 0o pe 18 穴位透刺配合水针 张维芝等M 穴位透刺配合水 . 采用 针治疗周围性面瘫9例, 6 取穴地仓透颊车、 承浆透大迎、人中 透禾骼、 巨9透迎香、 透鱼腰0 阳白 配同侧太阳、 牵正, 对侧合 谷。 水针选足三里( 、 双侧) 牵正( 、 患侧)风池( 、 双侧)黔刚 患侧)
第4 卷第 1 期 0
形成一种疗效明确的规范的针灸治疗方案。故笔者认为对B l e 面瘫的研究首先要注重临床综合疗法中各个因素疗效和主次关
例好转, 例无效, 1 总有效率为9 。 % 8 对照组4 例, 2 治愈2例, 系; 4 明确玫 而瘫的 丑 临床分期、 分型及治疗时机; 一套针 形成 5 1 例好转, 例无效, 3 总有效率为9 。两者之间疗效有显著 灸疗法对于玫沮面 溉 瘫规范化的治疗夕 案,并进一步地 探讨针灸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4-02-19T10:37:57.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叶海宗[导读] 面部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一种面部表情肌群发生的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叶海宗(厦门市翔安区新店中心卫生院康复科福建厦门361102)【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1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91例与对照组(药物)9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21%,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针灸顽固性面瘫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261-02 面部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一种面部表情肌群发生的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临床表现中多以口眼歪斜为主。

面瘫的患病人群较广,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可能发生面瘫,且面瘫的发病较为突然,在临床的治疗中多以一侧发病患者居多。

在中医的理论中,人体的足阳明经和手太阳经均位于上头面部,当病邪对面部经络产生阻滞影响,尤其是足阳明经和手太阳经出现功能失调现象时,患者则会发生面瘫。

面瘫的发生对患者的面部形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由于缺少对该疾病的认知,会产生茫然心理,使该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延误病情,发展为顽固性面瘫。

患有顽固性面瘫的患者通常会伴有痛觉功能降低、眼睛干涩、舌前味觉下降、耳后部位疼痛等临床症状[1]。

本文对顽固性面瘫患者使用针灸治疗方法进行救治,对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182例。

本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84例,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为(35.4±2.1)岁,住院时间为21~72天。

经筋刺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

经筋刺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

经筋刺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作者:倪丽伟卞金玲石学敏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第06期关键词:经筋刺法;顽固性面瘫;疗效中图分类号:R245.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73-02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经筋刺法配合刺络、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来自于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43例,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14~64岁,平均(36.25±12.46)岁;面瘫左侧23例,右侧20例,病程在2月以上,最长达13个月;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5例,其余均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后。

1.2 纳入标准符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神经病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1];病程2个月以上;参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2]面神经功能评分2 治疗方法2.1 经筋刺法治疗选穴:以面部瘫痪肌群的经筋透刺和排刺为主:阳白四透、太阳透地仓、承浆透地仓、颊车地仓互透、颊肌排刺、瘫痪肌群围刺等;操作:以瘫痪经筋透刺、排刺、围刺为主。

阳白穴以四枚针分别向上星、头维、丝竹空、攒竹方向透刺,进针1~1.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1 min;攒竹透向睛明,进针0.5寸,手法同前,施术轻柔,以免皮下出血;丝竹空沿眉横刺,进针1.5寸,施术同前;四白、迎香分别透向睛明,进针1.5寸,施术同前;太阳向下穿颧弓透向地仓,进针2.5~3寸,施术同前;人中、承浆、颊车分别透向地仓,进针1.5~2寸,施术同前;沿颊车至地仓,下关至迎香每间隔1寸刺入1针,以进入皮内为度(浅刺),施捻转平补平泻,总计施术2 min。

以上针刺施术后留针20 min。

2.2 刺络拔罐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颊、颧、额部的2~3个穴位进行刺络拔罐,出血2~3 mL。

2.3 艾条隔姜灸取患侧的颊车、地仓、迎香等穴位,如有露睛流泪加阳白穴,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加翳风穴。

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近况

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近况
河北 中医 2 0 1 3年 1 2月第 3 5卷 第 1 2期
H e b e i J T C M, D e c e m b e r 2 0 1 3 , V o l 3 5 . N o . 1 2

1 9 0 7
中 医药 治 疗 顽 固性 周 围性 面瘫 的近 况
王 蕊 王 胜 吕 薇
顽 固性 周 围性 面瘫 , 以下 简称 顽 好转 而停 止 治疗 , 6个 月后 随访 , 情 况 显效 2 1 例, 好转 l 7例 , 无效 1 例, 总有 固性面瘫 , 是 指病 程 超 过 2个 月 尚未 稳定 。王小容 自 2 0 0 2年以来运用传 效 率 9 7 . 6 7 %。 痊愈仍有 口角歪斜 、 额 纹浅 或消失 、 面 统 针 灸 加 水 针 疗 法 治 疗 顽 固 性 面 瘫 2 单 纯 灸 法
部 肌 肉松 弛 、 口角下垂 、 眼 睑闭合 不全 1 0 0例 , 其 中痊 愈 6 5例 , 有效 3 3例 , 无
王 宁 等 采取 麦 粒 灸治 疗 本病
等症状 的面 瘫。常 见 于 面瘫 早 、 中期 效 2例 , 总有效率 9 8 %; 朱 山坡 应用 3 2例 , 参 照美 国耳 鼻喉 头颈 外科 学确 失治误 治 、 面 神经 损 伤严 重 的 面瘫 患 甩针挂钩法 治疗顽 固性 面瘫 4 0例 , 痊 立 的 H o u s e—B r a c h ma n n ( H —B) 面神
守神定志采用 电针和刺 络相结 合 的方 针灸组患 者 头体 针 并用 , 对 照组 采取 采 用攒 竹透鱼腰合艾 灸大椎 穴治疗 顽 法治疗本病 。黄月莲 运 用腹针疗 药物治疗方案 。对 比 2组 患者 的临床 固 性 面 瘫 3 2例 , 治愈 2 0例 , 占6 2 . 法应用 中脘穴为 主穴治疗 本病 及相关 治疗效 果 。结果 : 针灸 组 治 愈 3 3例 , 1 5 %; 好转 l 2例 , 占3 7 . 1 5 %; 无效 0 五官头面 疾 患 , 其 中举 例 报道 治 疗 顽 显效 5 l 例, 有效 1 5例 , 无效 1 例, 总有 例 , 总有效率 1 0 0 %; 高瑞 红 采用 毫 固性 面瘫 1例 , 治法: 令 患 者仰 卧, 把 效率 9 9 %; 对 照组 治愈 2 O例 , 显效 3 3 针刺法 配合隔姜灸 治疗本 病 2 3例 , 痊 装有每段 2 e m长的 2段清艾 条的温灸 例 , 有效 2 7例 , 无效 2 0例 , 总 有 效率 愈 ( 面部表情恢复 正常 ) 3例 , 占1 3 %; 盒放置中脘穴 , 温和 灸 3 0 m i n , 同时用 8 0 %, 2组 患 者 总 有 效 率 比较 差 异 有 统 好转 ( 面部表情基本 正常 , 谈 笑时 稍有 毫针 刺双太冲和合 谷穴 , 留针 3 0 m i n , 计 学意义( 患侧 眉 毛上挑 无力 ) l 6例 , P< 0 . 0 5 ) 。结论 : 针灸治疗 口角歪斜 、 每 日或隔 日治疗 1 次, 共 治疗 2 4次 , 右 顽 固性 面 瘫 治 疗 效 果 十 分 显 著 。全 占 6 9 . 5 %; 无效 ( 治疗 前 后 无 明 显 变 目能 闭合 , 右额纹 恢复 , 口角偏歪 明显 剑 ¨ 。 。 采用针 刺 配合 火 针治 疗 本病 5 5 化) 4例 , 占1 7 %; 总有效率 8 2 . 6 %。 好转 , 平静时没有 面肌 抽搐 , 病情 基本 例 , 痊愈 2 4例 , 占4 3 . 6 4 %; 显效 1 9 4 穴 位 埋 线 例 ,占 3 4 .5 4 % ;好 转 1 2 例 ,占

针灸、透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对比研究

针灸、透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对比研究

针灸、透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针灸、透刺和穴位埋线疗法对顽固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及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三个临床研究中心的门诊和住院收治的23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分为针灸组(n=76)、透刺组(n=77)和穴位埋线组(n=78)。

每个组接受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

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与对比。

结果:在House-Brackmann评定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穴位埋线疗法明显高于透刺组与针灸组(P<0.05)。

Ross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穴位埋线组也显著高于透刺组与针灸组(P<0.05)。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埋线疗法在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更高。

因此,穴位埋线疗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透刺;穴位埋线;顽固性面瘫;治疗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penetration and acupoint embedd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to seek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231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outpatient clinic and inpatient clinic from Dec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2 in Chengdu Pidu District Hospital and Sichuan Integrated Hospital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f Chengdu from December 2022 and were pided into acupuncture group (n=76), penetrating group (n=77) and acupoint embedding group (n=78). Each group was 2 months. After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th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House-Brackmann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higher than the acupuncture group and acupuncture group (P <0.05). In terms of the Ross facial nerve function score, the acupoint embedding group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enetrating group and the acupuncture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show that acupoint line embedding therapy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 and is higher in treating the response rate. Therefore, acupoint line embedding therapy can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which deserves further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penetration; acupoint embedding;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treatment effect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面部肌肉麻痹,导致表情失常和功能障碍。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案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案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案面瘫是一种常见的颜面神经瘫痪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面瘫,患者都会因为面部表情肌的麻痹而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顽固性面瘫案例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介绍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方法和效果。

一、患者情况患者张某,男,49岁,因为右侧面部麻痹伴有口歪、流口水等症状,就诊于我院中医科。

患者病程已有3年,曾多次到其他医院就诊,但效果不佳。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辨证论治,确诊为顽固性面瘫。

二、治疗方案1. 针灸治疗:采用经过三年实践经验积累的面瘫针灸配方,主要包括迎香、阳白、迎泽、四白、地仓、足三里等穴位,采用平衡针刺法和逆序调理法,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

2. 刺络疗法:对患者局部面神经周围的络穴进行刺激,疏通经络,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主要刺激百会、合谷、印堂、曲池、承泣等穴位,每次刺激20分钟,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

3. 闪罐疗法:采用闪罐负压疗法对患者面部进行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面部肌肉的活力。

每周2次,每次10分钟,连续治疗4周。

三、治疗效果经过4周的综合治疗,患者的面部麻痹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口歪和流口水的症状减轻。

重复了一周的治疗方案,患者面部麻痹明显减轻,能够完成日常生活,并且没有明显不适感。

结合临床案例,可以看出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针灸通过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恢复面部肌肉活力;刺络疗法通过直接刺激面神经周围络穴,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压迫;闪罐疗法通过刺激面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面部功能。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面部麻痹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l 篇, 6个月以上未愈 的 6篇 。由此可 见 , 大部分学 者认 为面瘫 2个月或 3个月未痊 愈 即为顽 固性面 瘫。现将 近 5 a针灸 治疗 本病 的部分临床报道概述 如下。
l 临床 疗效 观察
1 . 1 毫 针 刺 法
文献显示 , 医者多用特殊毫针刺法 , 如傍针刺 、 腹针加缪刺 、 滞针 法、 甩针挂 钩法 、 经筋刺 法、 毛刺 、 巨刺等 。笔者在此取 临床
用得较 多者做综述 。 杜燕 南… 用 腹针 加 缪 刺 治疗 顽 固性 面 瘫 患 者 3 O例。方
法: 腹针主穴 中脘 、 下脘 、 气海 、 关元 、 病 侧 阴都 ; 配穴 滑 肉门、 外 陵。缪刺 法主穴健侧 四 白、 阳 白、 攒竹 、 太 阳、 颧髂、 下关 、 颊车、 地仓 。每 日 1次 , 1 0 d为 1 疗程 。治愈 l 5例 , 显效 1 3例 , 有效 1 例, 无效 1 例, 总有效率 为 9 6 . 6 7% 。杜 氏认 为 , 顽 固性 面瘫 属 于正虚 邪实 , 腹针 以 引气归 元 , 后天 养先 天之 用 ; 采用 “ 左病 刺 右, 右病刺左 ” 的缪 刺法 , 则以扬其有余 , 补其 不足之意 。
2 毫针结 合其 他疗 法
2 . 1 结合穴位注射 ’
陈吉 H 治疗病程 3个 月 以上患 者 3 8例 。取 患侧 阳白、 地 仓、 下关 、 颊车 、 攒竹、 丝竹空 、 四 白、 承浆 、 风池 、 双侧曲池、 合谷 、 足三里 、 三阴交 、 太 冲。每次取 6个 ~ 8个 , 交替选 用。针刺后 , 再选上穴 中 3个 ~ 5个行 穴位 注射维 生素 B , 配 加兰 他敏 注射 液 。隔 日 1 次, 5次为 1 疗程 。结果显示 : 痊愈率 2 3 . 6 8 %, 显效 率2 8 . 9 0% , 好转 率 3 6 . 8 0% , 无效 4例 , 总有效率 8 9 . 3 8%。吴 俊 也采取针刺加穴 位 注射治 疗 7 0例本 病患 者 , 治疗 组采 用 针刺结合 甲钴胺穴位 注射 , 对 照组 只用 针刺 治疗 , 治疗 4 0 d后 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两组 的显效 率分 别为 8 1 . 2 6% 、 5 6 . 6 7% , 疗效 比较 , 差异有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并且 在临 床治疗 中 未发现 甲钻胺有 明显毒性作用和不 良反应 。 2 . 2 结 合 中 药 时 国 臣 收 取 2 8例 患 者 , 以 下相 近 穴 位采 取 透 刺法 : 地 仓、 颊车 、 人 中、 承浆、 阳白、 鱼腰 ( 攒竹 ) 、 童 子 、 太 阳、 迎香 , 加 牵正或翳风 、 合谷 ; 中药 方为牵正 散加减 , 每天 1剂水煎 服。1 0 天为 1 疗程 。以上 治疗 均 可连 续用 2个疗 程 。结 果 : 痊愈 1 0 例, 显效 1 1 例, 好转 6例 , 无效 1 例, 总有效率 9 6 . 4 3% 。 杨立峰 针刺后 , 在 患侧 阳 白等穴位 上涂 抹香 油 , 并 取 一 定量 巴豆粉放在这些穴位上 , 固定 2 h后取下 。针 刺每 日 1 次, 中药敷贴 6 d 1次 , 5次为 1 疗程 。在 4 1 例患者 中痊愈 2 4例 , 治 愈率 为 5 8 . 5 4%。杨立 峰认为 , 巴豆性 味辛热 , 祛 痰通塞 , 此 药 外敷并与针刺结合 , 可达到治疗 顽疾 的 目的。 2 . 3 结 合 艾 灸 黄华超 将治 疗 组 4 2例 患 者采 用 透刺 加 隔 姜灸 同时 治 疗, 方法 为 : 取患侧 阳白透丝 竹空 , 攒 竹透鱼 腰 , 听会透 和髂 , 颧 髂透迎香 , 地仓透 颊车 , 配穴取双侧风池、 合谷 、 足三里。然后将 姜片放于透刺穴 位 区间上 , 点燃艾 炷 , 进 行 隔姜灸 。对 照组 2 2 例 同取上述穴位 , 不行 透刺。每 日 1 次, 1 0次 为 l 疗程 , 疗程 间 休息 2 d一 4 d , 连续 治疗 3个疗程后 , 两组统计疗效 。结果 : 对 照

右手顺势向后牵拉针 柄 3次 ~ 5次 , 使肌 肉向后一起 回缩 , 后拉 持针柄 1 m i n , 2 d 1次 。3个 疗 程 后 观 察 疗 效 , 治疗组 总有 效率 9 5 . 0 o%。认为此法可使面部不同位置的肌 肉快速 收缩 , 有利于 神经的恢复。刺激量大而使神经兴奋性增强 , 经过经络的传感作 用, 使瘫痪肌得以快速修复 , 症状消失 , 达到较好 的治疗效果 。
合肥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4 5 . 1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9 7 8 X( 2 0 1 3 ) 0 5—0 0 4 7— 0 2
面瘫 为临床常见病 、 多发病 ,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 人们认识 不足 , 导致 早期治疗 时机延 误 , 易发 展成顽 固性 面瘫 。 般 面瘫 患者经积 极 治疗 , 多在发 病 2个 月 内痊 愈 , 但 仍 会有 1 5% ~ 2 O%的患者经 久难愈 。这部分 患者病 程长 、 病 情重 , 易 留有 面肌痉挛 、 联动 、 口角倒 错 、 “ 鳄 鱼 泪” 等 后遗 症 , 造成 患者 心理 障碍 , 影 响生活质量 , 故 为临床难 治症 。笔 者在 C N K I 上 录 入“ 顽 固性面瘫 ” , 搜索 1 4 3篇文 献 , 其中 9 2篇 认 为顽 固性 面瘫 是 发 病 2个 月 或 3个 月 以上 未 痊 愈 者 , 认 为 1个 月 以 上 未 愈 的
中医外治杂志
2 0 1 3年 1 0月箍 鲞筮

47 ・
针 灸 疗 法 治 疗 顽 固性 面瘫 的 临床 研 究 近况

( 1 . 安徽 中医药大学 ; 临床 研 究
菁 , 秦黎虹
2 3 0 0 3 8 ; 2 . 安徽省 中医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