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新产品开发模式的介绍与比较
研发管理体系

一、研发管理体系研发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从结构上来讲,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架而成: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管理流程与工作流程、项目及管道管理(项目资源的优化与筛选),绩效管理。
如图1所示:所有的研发管理必须是在研发在战略的指导下进行,所有的工作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研发管理战略。
在保证研发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知识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研发管理战略研发管理战略是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重要指导。
在制定研发管理战略时,除了要明确较长时间内(通常是3-5)年的研发管理战略规划之外,还需要建立研发项目选择和评价的体系和标准。
因此,研发管理战略对于科研机构能否选择适合自身能力和市场环境的研发项目有重要的影响。
三、团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要建立进行高效的研发管理,需要建立怎样的一个管理团队和工作团队,彼此之间如何进行分工与协作,管理的层次关系是怎样的,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去组织每项研发项目等等。
明确分工,明确责、权,是进行工作的前提。
四、研发项目管理开发部门通过提高部门效率和优化流程已经有效性的减少了研发投入上的浪费。
研发人员比以前更接近市场,更注意使研发工作与公司业务战略协调一致。
1.流程其次,需要明确研发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划分,明确工作的方式和步骤,建立工作规则和规范,建议相应的业务制度。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建立适度的结构化工作流程。
然后,针对研发项目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强调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准则对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和甄选。
进行有效的管道管理和实时的监控,避免资源的浪费,及时将不良项目进行终止或转移。
流程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是研发项目运作和管理的手段。
一个良好的流程管理体系能有效地提高项目运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控制项目风险等等。
例如,通过流程设计和优化剔除冗余环节和不必要的步骤,或者将项目的串行流程改为并行流程等措施将提高项目效率,加快项目进度;而通过在流程中建立适当的关键控制点可以充分地降低项目决策、管理和执行等方面风险。
智能家居zigbee技术与产品介绍

ZigBee技术产品十三大特性
• 9:采用安全性更强128位加密技术(AES, 比银行卡的DES加密安全十倍),目前在全 球还没有攻破的先例,相比传统的智能家居 降低了安全隐患。
智能家居系列产品
• 场景界面 - 主面板
当您要在家中看电影时,您要:开启电视 或投影仪、放下幕布、打开音响、调暗灯 光、拉上窗帘……这是“影院”场景。
当您要睡觉休息的时候,您要:关闭窗户、 光比灯光、打开安防设备、将空调调节成 睡眠模式、夜晚起来方便的时候,走道灯 光会自动亮起……这是“睡眠”场景。
• 无线技术
WIFI
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米范围内 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 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但对于智能家居应 用来说缺点却很明显,功耗高、组网专业性强。高 功耗对于随时随地部署低功耗传感器是非常致命的 缺陷。另一个致命缺陷是安全性,随意买一张蹭网 卡就可以轻松破解wifi的账号和密码,这对于居家 安全是不利的。虽然wifi非常普及,但在智能家居 的应用中只是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
结论:智能家居产品的用户是万千普罗大众,也只有他们 才能给产业带来无穷的利润。如果不考虑普通用户的需求, 产品安装复杂,又存在着技术方面的先天缺陷,必然不为用 户所接受。无法快速打开市场,损失绝大部分的利润。
ZigBee与其他同类技术的比较
• 对比总结
使用感官对比:
物联传感ZigBee产品:ZigBee具有双向通信功能,家里灯 光电器的状态实时可见。响应速度超快,一个网关同时操作 2500个设备,全部开启时间不过1.2秒。
新产品开发及产品战略规划 ppt课件

4.基于技术平台的新产品开发是现代新产品开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利用技术平台的 概念,强调技术复用,从而提高开发效率,保证开发质量,降低开发成本及产品整个生命周 期的相关成本。而技术平台的有效运用,必须要和产品规划结合起来,但现有的产品规划过 程达不到这一点。 5.产品战略规划必须有助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指明方向和确定资源的分配,而现有产品规 划并没有体现这一点。
研发作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发决定80%的竞争力!
产品 概念
设计 测试 生产
开发
计划
5% 3% 2% 5%
制造活动 85%
60%
20%
10% 5% 5%
如果不将研发工作视为营销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你将无法保持竞争力和取得竞争优势。
7
真正的营销活动是从哪里开始的?
盈利模式决定产品绩效
战略三定位:
13
2、企业在产品开发与产品战略规划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原因
导致产品失败的主要因素:企业在产品规划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困惑
1、企业的产品战略规划一般没有很好地执行,且工作推动的难度很大! 原因分析: ❖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企业的产品战略规划实际上是行动性“战略规划” ❖产品战略规划本身基于理想化设计,脱离实际情况,相关部门无法实施 ❖各部门都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执行 ❖产品规划缺乏必要的环境支持。如流程、机制等不匹配,无决策权各自为政 ❖产品战略规划与产品管理过程相分离没有PDCA的循环和很好的协同 ❖产品规划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决策能力和意识薄弱,更多的是对配合部门的
移动端混合开发框架分析

移动端架构分析目录移动端架构分析 (1)1移动端常见开发模式 (5)1.1纯N ATIVE A PP (5)1.1.1主流框架 (5)1.1.2优势 (6)1.1.3劣势 (6)1.1.4主流应用 (6)1.2H YBRID A PP (6)1.2.1多View混合型 (7)1.2.1.1主流框架 (7)1.2.1.2优势 (7)1.2.1.3劣势 (7)1.2.1.4主流应用 (7)1.2.1.5发展趋势 (7)1.2.2Web主体型 (8)1.2.2.1主流框架平台 (8)1.2.2.2优势 (9)1.2.2.3劣势 (9)1.2.2.5发展趋势 (10)1.2.3单View混合型 (10)1.2.3.1主流框架 (10)1.2.3.2优势 (10)1.2.3.3劣势 (10)1.2.3.4主流应用 (10)1.3W EB A PP (10)1.3.1主流框架 (11)1.3.2优势 (11)1.3.3劣势 (11)1.3.4主流应用 (11)1.4四种主要开发模式对比 (11)2移动前端主流框架分析 (12)2.1W EB和N ATIVE混合 (12)2.1.1WindVane+Hybrid+Native (12)2.1.1.1简介 (12)2.1.1.2框架实现 (12)2.1.1.3架构图 (13)2.1.2AppCan (13)2.1.2.1简介 (13)2.1.2.2框架实现 (13)2.2跨平台原生应用 (15)2.2.1BeeFramework (15)2.2.1.1简介 (15)2.2.1.2框架实现 (15)2.2.1.3架构图 (16)2.2.2Native Script (17)2.2.2.1简介 (17)2.2.2.2框架实现 (17)2.2.2.3结构图 (18)2.2.3React Native (18)2.2.3.1简介 (18)2.2.3.2框架实现 (18)2.2.3.3架构图 (20)3数梦移动端开发框架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场主流ESB的设备产品比较(较全)

综述介绍了主流商业和开源ESB的发展趋势、可借鉴的地方和其缺点:ESB产品一览表包括商业和开源:类型产品公司商业Oracle Service Bus (OSB)Oracle Oracle 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WebSphere Enterprise Service BusIBM WebSphere Message BrokerWebSphere DataPowerSonic ESB Progress ActiveMatrix Service Bus TIBCO开源Mule MuleSoft ServiceMix/FUSE ESB Progress Synapse/WSO2 ESB WSO2甲骨文的OSBOracle Service Bus (OSB)的架构图:主要逻辑层:底层消息服务总线的安全,消息Broker,服务管理。
优点:▪易用性开发工具从Web Console迁移到Eclipse,支持图形化拖拽和便于调试在studio上直接集成测试功能,比如studio能提供直接发送和接收SOAP,JMS消息的功能,无需借助第三方工具,如SoapUI和编写JMS客户端代码。
▪性能提升嵌入Oracle Coherence(企业级的内存数据网格)产品,在特定场景下为服务调用提供缓存,性能提升80%。
Cache机制为静态响应信息提升性能。
静态响应信息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的信息,如天气预报,手机套餐,人民币汇率等,这些数据变化的周期通常是1天,1月。
实现手段:采用比较成熟的开源Memcached或者轻量级的JCACHE ▪管控能力增强采用自动化的生命周期服务治理,从服务设计、开发、部署和运行期的整个服务生命周期内和Enterprise Repository产品进行自动同步,无需人工干预。
缺点:▪依赖于Weblogic▪重量级的统一消息格式:通过反编译OSB的源码,可以看出OSB将各种协议(HTTP,WS,JMS…)接入的消息统一转换为SOAP Message,再通过Xquery Engine对SOAPMessage进行XML操作。
新产品推广的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新产品推广的方法与步骤有哪些篇一:新产品推广的方法与步骤1、邮件营销——通过邮件与用户保持一种高效持续的沟通,让他最终选择我们的产品。
而忆典定制要做的也是通过以下三种沟通,让顾客在接受了我们之后最终选择我们的定制产品,并且还将作为我们的拥戴者和推广员,让他为我们进行口碑推广:1.1、持续的沟通。
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个性定制的商家很多,在用户不知道忆典定制之前,首选而他们接受我们的定制品牌,客户购买决策时候的备选答案。
而用户始终都会盯紧市场的任何变化,在他们在选择犹豫时,不断的提醒他们忆典定制在关注着他们,保持自己在客户购买决策的时候自己作为一个首选选择,不能被竞争对手挤出来。
因此,忆典定制与用户之间必须保持一种非常和谐的沟通关系,否则,用户会时候会把我们抛弃在外,这样忆典定制只会功亏一篑。
1.2、有效的沟通。
用户是很挑剔的,持续的沟通需要投其所好,需要有对用户友好的内容、用户友好的界面、用户友好的沟通方式,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有效的沟通,我们的电子邮件才不会被用户当作垃圾邮件。
时时的温馨关怀,不停的提供各种促销优惠,偶尔的开心一刻等等,让用户养成很乐意接受我们邮件的习惯。
1.3、一定频率的沟通。
与用户的沟通频率要讲究适度,所以,通过一系列的邮件推广后,准确掌握用户的沟通频率特征,在最适合的时间发送最适合的邮件准确的到达用户的邮箱,才能让用户感觉友好。
不然浪费忆典定制的邮件资源,另外还被人家所摒弃,得不偿失。
2、邮件营销——小邮件,大功劳2.1、不像传统推广方式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而邮件推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度比较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瞬间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到任何地方,包括国外。
2.2、邮件地址易于收集,包括可以用收集软件大范围的采集邮址,还可以根据顾客在我们上面留下的信息进行收集,而这类地址精准性很高2.3、很适合推广我们在线定制产品。
由于忆典定制做的是个性定制,只有在网络上面才能体会得到这个定制感受,而电子邮件的html格式可以很好的引导顾客来体验这个过程。
低功耗产品开发宝典,下一个风口,必读深度好文

低功耗产品开发宝典,下一个风口,必读深度好文从2017-2018年开始,在消费类IPC还在铺天盖地增长时,悄然间在北美诞生了另一个新的消费类IPC品类,就是低功耗摄像头&门铃,海外叫Battery Camera,代表品牌有Alro ,Ring,Blink等,产品的核心变化是由常供电变成电池供电,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革新,彻底解决了布线的问题。
因为要电池供电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长时间续航问题,所以IPC在不工作时就需要处于休眠状态,而当有人走过时,要快速的从休眠状态到正常工作状态。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我们的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开机时间一般也要个十秒八秒,而低功耗摄像头必须在1s 以内完成开机并录制视频,严格来讲需要在300毫秒-500毫秒内开机正常工作,要不等设备启动开始录像的时候人早就已经不在画面里了,如何实现快速启动就成为研发低功耗产品研发门槛之一。
低功耗产品由三大核心技术构成:1、快速开机,涉及主控芯片。
2、云服务器&心跳保活服务器,涉及云平台3、低功耗WIFI技术,涉及Wifi模块。
除了以上三大核心技术以外,剩下其他的就是常用IPC的软件架构逻辑了。
首先来讲下快速开机,一般情况下Linux的开机时间基本要10秒以上,目前可以支持快速开机的开源系统是Freertos,但是Freertos 系统目前行业内开发人员能熟练运用的研发人员很少,所以这个难题就只有交给芯片原厂来解决了,最早解决这个问题的芯片原厂是行业龙头海思,他们在Linux基础上开发了一套Liteost系统,开机时间可以控制在500毫秒以内,让行业内的研发人员可以继续用熟悉的Linux 方式来开发低功耗产品。
其次是芯片原厂北京君正,他们直接优化Linux内核起动速度,也可以达到500毫秒内快速启动,另外一家就是Realtek(瑞昱),用Freertos系统可以在200毫秒完成设备启动,但Freertos开发门槛相当高。
食品行业中的新产品开发

创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满足消费者需求:新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提高企业形象: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增加企业收入: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增加市场竞争力:新产品开 发可以提高食品行业的市场 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
提高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 可以提高食品行业的产品质 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市场需求调研:了解消费者 需求,确定产品方向
技术改进:根据市场反馈, 不断优化产品配方、工艺等
试制阶段:根 据设计方案进 行样品制作
试验阶段:对 样品进行口感、 营养、保质期 等方面的测试
反馈与改进: 根据试验结果 进行产品改进
批量生产:通 过试制与试验 后,进行批量 生产
市场推广:进 行市场推广, 提高产品知名 度
促进行业发展:新产品开发 可以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
推动行业创新
提高企业效益:新产品开发 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新产品开发可以增加企业的销 售额,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新产品开发可以吸引更多的消 费者,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新产品开发可以提高企业的品 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企业 的市场竞争力
绿色食品:采用环保、可持续的生 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有机食品: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 激素等,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 性
绿色有机食品:结合绿色食品和有 机食品的优点,满足消费者对健康、 环保的需求
绿色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随着消 费者对健康、环保意识的提高,绿 色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生 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市场调研:了解消费 者需求、竞争对手情
况等
定位目标市场:确定 产品面向的消费者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流新产品开发模式介绍及比较只有同质化的产品,没有同质化的需求,营销和创新是企业的两项基本职能,新产品研发与产品管理在企业的经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剧烈变动的 3C 时代(客户Customer、竞争 Compete 和变化 Change),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在显著缩短,这使得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之间的相互作用,企业的发展战略已从"制造产品"向"创造产品"转移,盈利模式及新产品的开发与企业的获利及成长划上了等号!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转向产品管理的竞争。
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停留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市场造势的阶段,在快速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产品开发模式和产品管理方法的同时,人们常常没有注意到企业现状、行业特征与市场及技术发展趋势,一味地生搬硬套和仿效所谓“最佳实践的产品开发模式”,我们认为这是现代版“削足适履”的重演,我要说的是 IPD 也不是产品开发的全部,更不是能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会随着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臻完美。
1、新产品开发管理知识体系介绍自从熊彼特 1912 年提出创新理论以来,新产品的开发管理体系已经经历了以下的五个主要阶段:(1)50 年代的创新理论分析研究及技术创新理论的创立阶段;(2)70 年代的技术创新理论系统开发阶段;(3)80 年代的技术创新理论综合化、专门化研究阶段(4)到 90 年代的商业价值的集成产品开发阶段(5)以及 21 世纪以来的基于盈利模式、顾客价值与竞争价值导向的产品管理阶段。
我国理论界和研究机构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研究与开发管理、技术创新等学科领域也进行了努力的探索:以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浙江大学马庆国教授为代表,研究并提出了产品功能成本优化理论和产品创意激发方法,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系统地研究了关于产品创新的研究与发展管理问题,学者胡树华、万君康教授借鉴生命科学的结果,提出了产品创新的生物学原理,哈尔滨工程大学刘希宋教授主导了企业产品创新(开发)战略选择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项保华教授在企业战略与决策行为、变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研发管理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海之力研发管理研究中心在研发管理体系、盈利模式、产品管理与产品战略规划、产品需求分析和研发绩效管理等方面也有许多重要的成果,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本文简单地对当前几种主流新产品开发管理体系作一介绍,以供企业产品研发和产品管理的同仁开拓视野、启发思维,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项目管理的职能式开发这是企业通常采用的产品开发模式,总经理或市场部门确定新产品创意和决定是否立项,研发/技术部门负责设计开发、测试,形成产品样机或服务方案,再转由生产部门批量制造,市场部门负责销售,客户服务部门提供售后服务。
各职能部门只负责新产品开发的某一阶段内容,并且制定本部门的业务操作流程,虽然有项目经理或形式上的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但他们并不对产品的最终市场成功负责。
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关注的是各个部门的纵向管理,对盈利模式、产品概念、研、产、供、销一条龙的横向关系缺乏管理,使得产品的开发过程缺乏关注,很少有人全面地来看待产品的市场价值、产品战略、开发方式和营销组合,往往在不窥全貌的情况下做出新产品的开发决策,职能部门负责人只关心如何顺利地把产品交给下一个环节,经常抱怨上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公司高层要进行大量的协调、沟通和决策工作。
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特别是有多个产品在同时开发时,总经理往往会顾此失彼忙于“救火”,在产品设计和内部管理的细节上决策。
PACE:产品及周期优化法PACE(Produ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产品及周期优化法)是美国管理咨询公司 PRTM 于 1986 年提出的,并由 PRTM 应用于指导企业产品开发流程的改进,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通用框架、要素和标准的术语。
1、PACE 的基本思想(1)产品开发是由决策流程来推动的,是一个可以管理、可以改善的流程,并非只有靠天才和运气。
(2)产品开发过程需加以定义和实施,以保证企业相关人员都能有共同的认识,知道如何协调和配合。
(3)产品开发是一个分四个层次和三级进度表的结构化流程,需纳入一个逻辑流程框架中,认为问题必须通过综合的方法来解决,孤立而零散的改进方式是不可取的。
(4)在 4 个流程演进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按部就班,将下一阶段的某一要素过早地引入到现阶段毫无意义,就如同给一辆自行车加上涡轮增压器一样,无助于速度的提高,反而增加了重量。
(5)产品开发需在一个公共决策流程中予以管理,高层管理者的管理重心就是决策和均衡开发进程的关键点。
(6)产品开发项目小组与管理高层需建立新的组织模型(核心小组法),产品开发团队应有一位经授权的产品经理和若干跨职能的成员,管理高层转为产品审批/管理委员会。
(7)强调设计手段及自动化开发工具必须有起支持作用的基础设施才能发挥效力,产品开发流程的改进,不能依赖被誉为“银弹”的设计手段和自动化开发工具。
2、PACE 的代表著作PRTM 公司创始人迈克尔·E·麦克哥拉斯在编写的《PACE-Product And Cycle- time Excellence》一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 PACE 的理论和知识体系。
PACE 的创始人之一 Michael E.McGrath 还认为产品开发是 21 世纪的商业主战场,今后将是“研发生产率年代”,即新产品是可以批量开发出来的,公司将更多地关注新产品开发的资源管理、项目管理、技术管理与产品战略。
3、PACE 的主要核心内容PACE 认为产品开发要关注七个核心要素,包括阶段评审决策、建立跨职能的核心小组、采用结构化的开发流程、运用各种开发工具和技术,此外还要建立产品战略、进行技术管理、对多个产品及资源的投入进行管道管理。
IPD:集成产品开发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其思想来源于 PACE,在此基础上,Motorola、杜邦、波音等公司在实践中继续加以改进和完善,由 IBM 在学习、实践中创建,并成功地协助华为实施了该体系。
IPD 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结构化流程、二类跨部门团队、三个系统框架集、四个主要决策评审点、五项核心理念、六个重要阶段、七个关联要素和八项定位工具”,其核心思想是流程重整和产品重整。
1、IPD 的基本思想(1)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
IPD 强调要对产品开发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析,并在开发过程设置检查点,通过阶段性评审来决定项目是继续、暂停还是改变方向。
(2)基于市场的开发。
IPD 强调产品创新一定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的创新。
为此,IPD 把正确定义产品概念、市场需求作为流程的第一步,开始就把事情做正确。
(3)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
采用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团队(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以及决策,达到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目的。
(4)异步开发模式,也称并行工程。
就是通过严密的计划、准确的接口设计,把原来的许多后续活动提前进行,这样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5)重用性。
采用公用构建模块(CBB:Common Building Block)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6)结构化的流程。
产品开发项目的相对不确定性,要求开发流程在非结构化(随意性、无标准)与过于结构化(官僚主义、缓慢)之间找到平衡。
2、IPD 的代表案例IPD 没有专门的论著,国人所熟知的是 IBM 公司为华为所做的咨询案例。
(华为公司从 1998 年开始自己摸索 PACE 知识不成功后,与 IBM 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 IBM 指导建立 IPD 体系,采用先僵化、再固化、最后优化的推进模式,到 2003 年基本完成,并成为其核心能力之一。
3、IPD 的主要核心内容IPD 认为产品开发也要关注七个要素,与 PACE 的略有不同,包括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跨部门团队、结构化流程、项目和管道管理、客户需求分析($APPEALS)、优化投资组合、管理的衡量指标。
此外 IPD 还认为产品开发有几个关键点需要重视,包括业务决策评审、技术评审、发布阶段和生命周期阶段的工作,以及产品开发团队(PDT)中各角色职责的定义。
SGS:门径管理系统SGS(Stage-Gate?System)门径管理系统,由 Robert G.Cooper 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创立,并应用于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指导新产品开发。
(Cooper:长期致力于产品创新(开发)管理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他认为通过广泛调查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产品创新(开发)规律,它的许多实证研究报告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进行新产品成败分析的重要依据)1、SGS 的基本思想:(1)把项目做正确――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采用跨职能的工作团队(2)做正确的项目――进行严格的项目筛选和组合管理2、SGS 的代表著作:Cooper 教授在其著作《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Winning at New Products: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from Idea to Launch)中详细介绍了门径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
3、SGS 的主要核心内容新产品开发流程――门径管理流程,其模型如下图:SGS 重视寻求突破性的新产品构思和产品概念,认为一个良好的新产品创意将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在立项前做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多花功夫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把研究重心从具体的产品开发层面提升到产品价值层面。
SGS 非常关注有效的入口决策和组合化管理,在产品开发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生/杀决策,以杜绝没有价值的产品浪费更多资源,此外还需要进行多个产品的优先级排序,发挥企业资源的组合优势。
SGS 同时强调投放市场前的营销工作,产品的价值最终通过市场营销来实现,因此从开发的最初阶段就应该考虑如何营销,在开发完成前完成市场分析、制定产品目标、定位核心战略和完善营销方案。
SGS 建议企业制定产品创新战略,对企业而言,持续竞争力表现在不断推出成功的新产品,制定有远见的产品创新战略和产品规划将有助于每个新产品的开发和决策。
PVM:产品价值管理模式产品价值管理(PVM)的思想是基于盈利模式、D.Lehmann 和 Crawford 的《Product Management》,以及 SGS 门径管理系统,于 2002 年创立的最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管理模式,在欧洲、美国、日本被许多中小企业及全球知名品牌企业所采用,PVM 详细介绍了盈利模式及其设计方法,以顾客、需求和市场为焦点,以竞争和利润为导向,从企业愿景、战略落实到产品规划,围绕产品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轴线,讨论了新产品从概念构思到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强调基于商业模式的价值链和价值流分析,合理的战略与严密的评价程序是产品创新(开发)的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