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非动脉炎性与动脉炎性

通讯作者 : 王敏 ( E m a i l : w a n g m i n 8 3 @y a h o o . c o m . c n )
2 动 脉炎 性前 部缺 血性视 神 经病
2 ) 存在小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 高血压 、 糖尿病 、 高胆固醇血症 、 代谢综合征等 , 或伴鼾症 、 嗜烟。 3 )突发无痛性单眼视力下 降, 多在晨起后 发现。 发病时达高峰 , 不排除进展 。
4 )视力损 害 : 视 物遮 挡 , 也 可 累及 中 心视 力 。病
损 。可伴 盘周 线 状 、 火 焰 状 出血 。黄斑 区可 有 不 全 星
1 )高龄 , 在> 5 0岁的白种人 , G C A是必须的鉴别
诊断。
芒状硬渗。健眼如存在高危视盘 , 即C / D< 0 . 3 , 是诊
作者单位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 鼻喉科 医院眼科 上海 2 0 0 0 3 1
注意 : N A I O N可 以双 眼 同时发病 , 但少见 。多为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双眼同时或短期内相继发病需高 度警惕动脉炎性缺血。 1 . 2 处理及预后 N A I O N无特殊治疗 , 阿司 匹林对 视力预后与对侧眼潜在风险无帮助¨ 』 。但可降低部分 患者心脑血管病的风险。皮质类 固醇使用 : 我们认为 如急性期水肿严重 , 患者血压 、 血糖稳定 , 可中等剂量 短期使用 ; 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必须在内科医师协助下 使用。如水肿轻微 , 视功能尚好, 不建议使用。1 5 %的 患者 5年内对侧眼发病。
见。G C A累及 睫状后 动脉导致 的前部视神经缺血 只 是其诸多系统性 损害 的表 现之一 , 后部 视神经 、 视网
膜、 脉络 膜 、 眼肌 、 脑血 管 、 心血 管均 可显示 不 同程 度 的 缺 血表现 。 2 . 1 诊 断要点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临床探索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韩明,单伟杰,赵霞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衡水053000)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别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并进行分组对比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
结果:不同检查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8.3%、95.9%和99.7%,实验组阳性检出率为94.3%,对照组为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均较高。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方案较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极具专业性的检查方法,也是患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这种检查带给患者创伤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仪器设备、检查操作费用较为昂贵,给患者造成一定负担[1]。
超声是一种对人体无创伤的检查方法,通常能根据超声显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且无需复杂操作,检查费用较低,现已被广泛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检测,多个研究指出,超声对脑血管病的检测准确度高。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探析其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检查。
男60例,女50例;年龄40~85岁,平均(63.8±2.1)岁;前循环梗死49例,后循环梗死25例,分水岭区梗死36例。
TCD适应症及临床意义 -

适应病症
1.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烟雾病、动静脉畸形
2.颈部动脉斑块、狭窄或闭塞、各级侧枝循环建立及评估。 3.颈动脉的起源异常及走形变异、发育异常 4.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5.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检测 6.颅内压增高检测 7.脑血管痉挛
血流速度增快和减慢的 不同病理意义
血流速度增快的不同病理意义
迫动脉等
狭窄处不光滑及狭窄与狭窄后正常血管交界处双向血流的涡流造成频谱紊乱
相邻大动脉闭塞后参与侧支循环的血管代偿性血流速度增快
动静脉畸形血管团的低阻力与TCD 高血流低搏动指数频谱
血流速度减慢的不同病理意义
血流速度减慢临床意义
1.血管腔狭窄造成动脉远端血流灌注下降,形成低流 速、低搏动血流。
炎症后的自身免疫性反应可能
导致脑血管的闭塞性病变
临床表现: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瘫痪,精神不振,
言语障碍等。
TCD无创便捷重复的优点,作为疑似病例首选检查。
诊断:DSA
各种脑血管检查方法的优缺点
1、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血液流动非常
敏感,其成像是基于流动血液与静止脑组织信号差
异而得到的。不过弯曲部分的血管由于湍流造成血
烟雾病
定义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 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 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前循 环)狭窄或闭塞,脑底出现异常的小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 管病。因在脑血管造影时呈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似 吸烟吐出的烟雾故名。
烟雾病
病因: 遗传和环境因素
流信号消失,从而难以判断该区域血管是否有狭窄,
但这些区域恰恰是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好发部位。 而且,狭窄后的湍流及血液流动的缓慢导致MRA对 狭窄的严重程度有过高估计的缺点,因此血流信号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因患者后睫状动脉循环出现障碍,致使视神经乳头无法有效供血,造成眼部出现急性缺氧现象,最终引发水肿病变。
此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较急,会对视功能以及双眼造成严重影响[1]。
现阶段,未有相关研究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出现有效的治疗方案。
部分医师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认识程度不够,造成致盲率偏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
本研究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1年9月-2015年9月收治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02例作为A 组,男62例,女40例;年龄42~84岁,平均(61.03±11.02)岁;单眼患病18例,双眼患病84例;双眼发病间隔0~11年。
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B 组,男78例,女122例;年龄44~83岁,平均(60.16±12.36)岁。
排除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mtDNA 显示阳性患者,排除梅毒以及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详细询问两组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监测相关危险因素。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脑血管病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眼压、肝肾功能、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心电图、空腹血糖、视杯形态等。
统计学方法:借助意向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其中的10%,利用SPSS 19.0软件实施单因素分析筛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为避免出现干扰因素,数据筛选后再次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计算出OR 值,将相关暴露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疾病发生的影响进行分析,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借助单因素结果分析可知,A 组患者与B 组体检人群的既往患有冠心病、无视杯形态、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粥样斑块伴狭窄、脑血管疾病的检测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眶内段至视交叉,大于50岁; 视力突然下降,视野损害,无眼痛
头痛; 高、低血压、动脉硬化、外伤、惊 恐史;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视神经病变
鉴别诊断
视神经炎
1.发病年龄轻,可伴有眼球疼痛; 2.视力障碍重,甚至仅见手动或光感; 3.视盘水肿较轻,有充血及渗出;晚 期呈继发性萎缩 4.视野表现为中心暗点
治疗
急症处理,首先针对病因治疗,如
高血压、糖尿病等。应采用中西医 综合疗法。 目的:视力下降得到缓解和恢复, 防止另一眼发病。
中医治疗
阴虚阳亢型
辨证施治
肝肾阴虚型 血瘀络阻型 血虚络阻型 肝郁气滞型
阴虚阳亢型
主症:视物昏蒙,头晕耳鸣,五心烦热, 咽干口苦,失眠健忘,颧红唇赤,舌红 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滋阴潜阳 方药:育阴潜阳通脉汤,生地、沙参、 山药、麦冬、枸杞子、赤白芍、珍珠母、 盐知柏、生龙牡、丹参、怀牛膝、木贼、 蝉蜕
中医眼科病名
视瞻昏渺 暴盲 青盲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视盘局部血管病变,致使血流不 畅 炎症、动脉硬化、栓子栓塞; 或血粘度增加影响血流。
高血压——首要因素 35%--50% 长期高血压致使动脉管壁的紧 张性增加,睫状后动脉的括约肌 不能够及时松弛而获得正常血压 下的灌注梯度。慢性高血压患者 血管管壁变性使自身调节功能下 降,血压下降时易致缺血。
视盘筛板前区和筛板区的血供依 靠睫状后动脉,其有1~5个分支不等, 以内外2支最常见,并呈扇形分布供 应相应部位的脉络膜和视神经。一 旦睫状后动脉灌注压下降,其中某 一支或数支发生缺血性改变,则该 支所供应的视神经纤维因供血不足 而产生梗塞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而 发生ION。
颈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

探头选择
1、首选:血管超声专用探头,频率在7.513HMz。 2、特殊性况:可选用腹部凸阵探头 。 3、特殊部位:可心脏相探阵探头,如无名动脉、
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等。
检查前准备
一般无特殊准备,但注意询问病史,了解有无神 经系统症状、肢体功能是否正常,颈部听诊是否 有杂音及双上肢动脉血压是否相差较大等,这些 病史对疾病诊断有一定帮助。
2、虽然多数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表明,超声观察斑块声学特 征与临床症状之间具有较好相关性。 但也有研究报道认为,斑块分型与脑缺血症状发生率之间 无相关性。
斑块表面特征及溃疡的超声评价
1、评价斑块表面特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2、超声评价斑块表面特征的准确性。 3、超声对斑块表面溃疡的评价能力令人失望 ,
颈总动脉内径6.0~8.5mm,平均7.0mm; 颈内动脉内径4.9~6.8mm,平均5.6mm; 颈外动脉内径3.9~5.2mm,平均4.5mm。 三者管径比较:颈总>颈内>颈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
1、测量部位:颈总动脉壶腹部膨大前1.01.5cm处测量 2、推荐切面:血管横断面,但纵切面也常用。 3、测量方法:单点测量、多点测量取平均值。 4、正常值: <0.9mm为正常值;也有1.0mm为正常值。
彩超对于颈动脉硬化病变检测具有简便、经济、可重复性、快速安全 的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彩超(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结合,可以早期检测出颅内外动脉硬 化的组织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如斑块的形态大小,稳定程度,血 管狭窄程度的判定,有无血栓及血管闭塞,确定病变的部位,为临床 提供可以实施治疗的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对于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 血管病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鉴别诊断见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可通过颅骨透声或枕骨窗进行头部超声检测的技术。
它主要通过超声多普勒效应来观察和记录血管中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血流状态等信息,从而可以客观地评估脑血流情况。
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中,TCD技术可以发挥以下几点临床价值:1. 早期诊断:TCD技术可以对脑动脉血流进行快速、非侵入性的检测,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脑血流情况。
通过TCD检测,医生可以快速判断患者的脑血流是否存在异常,从而有助于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特别是对于一些无法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患者,TCD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2. 监测疾病进展:在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TCD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持续监测患者的脑血流情况,及时发现血流灌流不足等情况,以便进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 指导血管内治疗:对于一些需要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TCD检测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在进行血管内溶栓治疗时,TCD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窗口,降低治疗风险。
在血管内手术治疗中,TCD还可以帮助医生实时监测患者的脑血流,指导手术进行,更安全和准确地进行手术。
4. 判断疾病预后:通过TCD技术,医生可以通过监测脑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参数,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
这对于患者未来的治疗、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TCD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脑血流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TCD技术本身具有无创、简便、快速等特点,对患者来说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测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TCD 检测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局限性,如受到头骨厚度、颅内血流声音窗的影响等。
在临床应用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我国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

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 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12】
Hayreh
SS,Zimmerman anterior
MB.Optic
disc
edema
in
non—arteritie Arch Clin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J].Graefes
107一l 121. optic anterior ischemie
生堡腿科塞盍2Q15生5月筮§!鲞筮5翅£h也』QPhlh!!坐!!:丛4Y
2Q!』,y!!.5 1,盥Q:5
发病初期多呈节段性视乳头水肿,相对应的视野出 现缺损;数天后视乳头弥漫水肿,最先受累的部分 视乳头颜色开始变淡,水肿逐渐消退,这时后受累 的部分视乳头水肿可能更明显,相对应的视野可以 正常或出现相对暗点。 4.其他眼底改变:视乳头和黄斑之间可出现轻 度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由于视乳头水肿,故部分视
何年龄均可发病,45岁以上者占89%,是危害中老 年人视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ION的分类
暂时下降(灌注压=平均血压一眼压)。视乳头毛 细血管灌注压下降到其自身调节范围临界值以下, 可导致部分敏感人群视乳头发生缺血并进而导致
NA—AION发病”・¨】。
(二)危险因素 1.全身因素:高血压、夜间低血压、糖尿病、缺 血性心脏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以及 由于其他原因(包括休克、心肺旁路手术等)导致的 动脉低血压,睡眠呼吸暂停,血液透析、严重而反复 的出血、易栓症,偏头痛、心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障 碍,A型性格,颈动脉内膜剥除术等u’5。7-。 2.眼局部因素:无视杯、小视杯、拥挤视盘、青 光眼或者其他引起眼压显著升高的原因、任何导致 视乳头显著水肿的原因、睫状后短动脉分水岭与视 乳头相对位置异常、视乳头滋养血管紊乱、视乳头 玻璃膜疣及白内障摘除手术等陋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论著
Article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neuropa-thy ,AION )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视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非常的重要,早诊断早治疗[1-2]。
为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特选取22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和非患眼病的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22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
患病,依据是否患病分为A 组和B 组,A 组为患眼,共22眼,B 组为健康眼睛,共22眼,选取同期的非患眼病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共44眼,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20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5.54±2.54)岁;A 、B 组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5.34±2.34)岁。
三组在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测,设备选用荷兰飞利浦(Philips )iU22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型号选用L9-3,探头的频率控制在3~9MHz ,主要对两组患者的颈部动脉实施超声检测,主要测量患眼的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收稿日期:2017-05-25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李宁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眼科 (天津 301500)
文章编号:1006-6586(2017)14-0001-02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
在医院进行治疗的22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A 组为患眼,共22眼,B 组为健康眼睛,共22眼,选取同期非患眼病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共44眼,分析三组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
结果:A 、B 、对照组的Vmax 、Vmin 、RI 数据比较,Vmax 、Vmin 依次增高,RI 依次降低。
结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非常高,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患眼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关 键 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颈动脉 超声检测 临床意义
On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bout Carotid Ultrasound for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LI Ni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CM Hospital,TianJin NingHe (Tianjin 301500)Abstract: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 in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Methods :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7 wer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22 cases of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patients in hospital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unilateral A group for the sick, eyes, 22 eyes, group B for healthy eyes, 22 eyes were selected, 22 patients with non patients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 In 44 eyes,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of ocular vascular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three groups. Results : compared with the data of Vmax, B and RI in A, RI and Vmin, Vmax and Vmin increased successively, and decreased in turn. Conclusion : the clinical value of caroti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is very high. It can accurately detect the hemodynamics of patients with eyes,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 clinical significance
论著Article
Vmin、(阻力指数)RI,记录检测结果。
1.3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三组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
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3]: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
1.4统计分析
将相关的研究数据录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8.0软件对此次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分析,用(x±s)来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进行表明,用χ2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值<0.05,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睫状后动脉中的Vmax、Vmin、RI分别为7.73cm/s、1.91cm/s、0.76;视网膜中央动脉中为9.10cm/s、1.73cm/s、0.84;B组睫状后动脉中的Vmax、Vmin、RI分别为9.10cm/s、3.10cm/s、0.73;视网膜中央动脉中为10.04cm/s、2.14cm/s、0.73;对照组睫状后动脉中的Vmax、Vmin、RI分别为16.64cm/s、5.64cm/s、0.68;视网膜中央动脉中为11.64cm/s、3.10cm/s、0.72,见表1。
3.讨论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也是一种典型的眼科疾病,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眼部出现一支或多支睫状后短动脉产生血流障碍,进而导致患者的视乳头与筛板前视神经纤维出现缺血性病变,形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
临床上,对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多采用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测,通过超声检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应用价值极高[5-6]。
本研究中A组睫状后动脉为7.73cm/s、1.91cm/s、0.76;视网膜中央动脉中为9.10cm/s、1.73cm/s、0.84;B组为9.10cm/s、3.10cm/s、0.73;视网膜中央动脉中为10.04cm/s、2.14cm/s、0.73;,A组差于B组,对照组睫状后动脉为16.64cm/s、5.64cm/s、0.68;视网膜中央动脉中为11.64cm/s、3.10cm/s、0.73;睫状后动脉中,A组明显差于对照组,A、B组明显差差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中,A、B比较,Vmin存在差异,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检测数据说明了,通过对颈动脉的超声检测,发现患眼的血流动力学明显要差于正常人,阻力指数明显更高,因此,颈动脉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极高。
综上所述,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非常高,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患眼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患眼的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指导作用,有利
于患眼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2中国医疗器械信息|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