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体学与修辞学浅说

合集下载

英语文体与修辞讲义

英语文体与修辞讲义

Lecture 1 IntroductionStep I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1. The importance of this courseTo sharpen our sense of style in EnglishTo help us with their systematic study of English rhetoric so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read and write betterTo raise our levels of attainment in EnglishTo facilita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rhetoric in human historyTo make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rhetoric2. RequirementsClass attendance is required, not optional.Study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3. Reference books《英语修辞大全》,冯翠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文体学引论》,王佐良、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文体学概论》,刘世生、朱瑞青,北京大学出版社Step II What is stylistics?王宗炎,《英汉教学语言学词典》Stylistics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style”Style as rhetoricStyle as formStyle as eloquenceStyle as 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sStyle as personal idiosyncrasyStyle as technique of expositionStyle as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literatureStyle as saying the right thing in the most effectiveStyle as a shell surrounding a pre-existing core of thought or expressionStyle as the choice between alternative expressionsStyle as a set of collective characteristicsStyle as equivalenceStyle as functionStyle as foregrounding突出Style as deviation变异Style as transformationStyle as meaning potentialStyle as expressivenessGeneral speakingStylis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use of language in literature"Stylistics is a "meeting-ground of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udy"Stylistics is an area of study which straddles two disciplines: literary criticism and linguistics. Ittakes literary discourse (text) as its object of study and uses linguistics as a means to that end. How to understand “style as rhetoric”?In China:1973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文体学的开端。

英语文学文体与修辞

英语文学文体与修辞

英语文学文体与修辞作者:俞伟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2期摘要:文体(Style)的涵义来源于古代修辞学,英语文学的文体研究(Literary Stylistics)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重点探究了语言在文学特殊的语境中的多样性特点。

修辞学在寻觅取材与谋篇布局以后,所关注的另一关键话题即是文体风格,当素材已备齐,文本框架也搭建好,接下来就是用恰当的语言与形式表述出文学的整体构思,这就需要考虑文本风格的选择与锤炼的问题了。

本文主要关注语言修辞和文学文体的紧密联系,讨论焦点是关联到文学文体的修辞语言特点。

关键词:英语文学;文体风格;修辞特点[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每个文学创作者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文体语言和修辞风格,成熟的文学家都不会仅掌握单一的文体风格,且能够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之间游刃有余,根据修辞及文体语境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式或手段。

当然一位文学修辞者的风格无论如何变化,有经验的读者还是可以一眼分辨出其中不变的风采。

一、文学比喻语言语言中表示比喻用法的常用术语即trope,是指为了修辞的目的而通过比喻的渠道来使用语言。

例如:Friends, Romans and Countrymen, lend me your ears.(朋友们,罗马人,同胞们,请注意听我说)。

这句话摘自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中马克安东尼的演讲。

这里的lend me your ears (把你的耳朵借给我)即为达到修辞目的所使用的一个比喻,制造出比直接按照原意表达(如:Listen to me for a moment)更好的效果。

读者不能只根据字面含义将句子解释为希望借用观众“血肉的耳朵”,而应理解成寻求注意力的修辞手法。

比喻在文学语言中频繁出现,而且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式。

明喻(Simile)是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并通过展现两者如何相似来解释此种事物的样貌如何的修辞方法,它用as或like(好像、好似)等词语在文本中作为明确的標志。

《英语文体学》前七章总结

《英语文体学》前七章总结

《英语文体学》前七章总结第一章:关于文体学。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语言风格的学科,我们所讲的是现代文体学,其又分为一般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前者主要是各种文体的一般特征,后者是各种文学作品的特别特征,两者研究有重叠。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工具,包括:言语行为,言语事件和文本。

言语事件包括三要素:实体,形式和情境。

语言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场合使用不一样的语言,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语言的指示功能,表达功能和文本功能。

风格,是个人或群体的语言使用习惯。

学习文体学使我们对不同的语言特色或风格有个系统的知识,熟悉不同文学题材的不同特点,深化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此外,文体学给翻译和语言教学也提供了有效地方法。

文体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多个学科如修辞学,文学评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章:文体学学习的必要性。

文体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风格的学科,分析不同的语言特色。

系统学习文体学,有助于培养表达的准确感。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

这对学外语的学生尤为重要;文体学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通过对文本的研究。

涉及到描写,理解文章体裁特点和艺术表现力,这一过程就是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文体学有助于翻译保有原作的原滋原味。

通过分析通篇的风格,包括词,句子的特征,修辞,陈述方式以及文章的主题译者可以更好的把握原文的特色,使得译文在思想上,风格上更贴近原文,有其韵味。

第三章:语言变体文体学把语言变体主要分为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

前者是由于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形成的,而后者是由于场合的不同而形成的。

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是相互依存的。

方言变体又分为:个人习语,即个人用语习惯;短暂性方言,每个时代的有其特别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时代的烙印;地域方言,不同地域的不同方言,每个地方读有其不同的说话习惯;社会方言即社会不同阶层如富人和穷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标准方言,方言也有标准和不标准之分。

语域变体在文体学中,又包括语场,语式(说和写)和语旨。

英语文体学简介

英语文体学简介

英语文体学简介:文体学首先来自于古代的修辞学,来自于亚里斯多得的修辞论。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特利(索绪尔的学生),文体学的性质是一门结合文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适宜于对文学和语言学很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

简单地说,文体学就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去阐释文学内容和写作风格的一门学科。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写作技巧。

同时,激发学生开展批评性阅读,尝试建立自己的见解。

申丹西方文体学的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研究,早在公元100年就出现了德米特里厄斯的《论文体》这样集中探讨文体问题的论著。

但在20世纪之前,对文体地讨论一般不外乎主观印象式的评论,而且通常出现在修辞学研究、文学研究或语法分析之中,文体研究没有自己相对的地位。

20世纪初以来,在采用现代语言方法之后,文体分析方法摆脱了传统印象式直觉分析的局限,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科学化。

欧洲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独立学科,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文体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交叉学科。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依(Bally,1865-1974)(索绪尔的学生),他借用索绪尔的结构主要语言学反思传统修辞学,力图将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使文体分析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

巴依的研究对象是口语体的文体。

他认为一个人说话时除了客观地表达思想外,还常常带有各种感情色彩。

文体学的任务是探讨表达这些感情特征的种种语言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入手,分析语言的整个表达方式系统。

虽然巴依没有特别关注文学文本,但他们的普通文体学对于文学文体学的形成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稍晚于巴依的德国文体学家斯皮泽(Spitzer, 1887-1960)被普遍尊为文学文体学之父,斯皮泽的研究对象不是口语,而是文学作品。

斯皮泽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因此他详细分析具体语言细节所产生的效果,从而有别于传统印象式批评。

《英语修辞与文体》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修辞与文体》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修辞与文体课程教学大纲English Rhetoric and Stylistics学时数:32学分数:2适用专业:英语本科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

通过学习,旨在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英语文体学和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增强对英语文体和修辞的敏感性,提高英语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以及整体文化素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论探讨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教学,使学生做到:(一)熟练掌握英语文体学和修辞学的基本理论;(二)较系统地了解英语文体的主要特征和英语修辞的主要方法;(三)能够运用英语文体学和英语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鉴赏英语作品、指导和改进英语写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一)英语文体学和英语修辞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二)英语文体学和英语修辞学的研究范畴(三)学习英语文体学和英语修辞学的目的和意义(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二章英语文体学第一讲语言要素的文体作用(一)语音(二)词汇(三)句法(四)篇章结构第二讲语体(一)口语体与书面语体(二)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第三讲几种常见的实用英语文体(一)新闻文体(二)公文文体(三)论述和叙述文体(四)科技文体第四讲英语文学文体(一)诗歌(二)小说(三)散文第三章英语修辞学第一讲句法手段(一)长句与短句(二)简单句、并列句与复合句(三)平行与对照(四)层进与突降第二讲词汇手段(一)遣词第三讲语音手段(一)语音手段综述第四讲修辞格(一)明喻、暗喻和类比(二)拟人与拟物(三)借代、提喻与换称(四)夸张、委婉和潜说法(五)隽语与矛盾修饰法(六)反语与讽刺(七)双关与移就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一)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介绍(二)实例分析(三)课堂讨论(四)练习和复习(五)测试五、学时分配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以英语文体学和英语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要教学内容。

英语写作中的文体风格与修辞手法

英语写作中的文体风格与修辞手法

英语写作中的文体风格与修辞手法英语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信息,更是一种艺术。

在写作过程中,文体风格和修辞手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英语写作中的文体风格和修辞手法,并分析它们对写作的影响。

一、文体风格文体风格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不同的文体风格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和阅读体验。

在英语写作中,常见的文体风格包括:正式、口语化、学术、文艺等。

正式风格是一种庄重、严谨的写作方式,适用于正式场合,如学术论文、商务信函等。

它要求语言精确、措辞严谨,使用一些较为正式的词汇和句式结构。

口语化风格则更加接近日常口语,使用简单、通俗的词汇和句式,能够更好地与读者沟通。

这种风格适用于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能够增加作品的亲和力和可读性。

学术风格主要用于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等专业写作中,要求语言准确、客观,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和句式。

这种风格注重逻辑性和理性思考,能够更好地传递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文艺风格则追求表达的艺术性和情感共鸣,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形象的描绘。

这种风格适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不同的文体风格适用于不同的写作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文体风格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技巧,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在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比喻是一种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作者可以用一个熟悉的事物来形容一个陌生的事物,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比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中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友善和温暖。

拟人是一种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者可以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情感。

例如,“大海在呼唤着我”中的拟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海的神秘和诱惑力。

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的方式来强调事物的修辞手法。

《英语文体与修辞》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文体与修辞》课程教学大纲
2
讲授、讨论、翻转
2
作业、自学
9
4.2
语篇结构:句群、段落、语篇
句群、段落、语篇模式等。
M1,M3,M4
1
English Stylistics and Rhetoric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enior English majors. The lecture consists of two modules—essential knowledge of stylistics and rhetoric, and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of different genres;with the former one introducing potential stylistic features of different English components, rhetoric devices and their stylistic effects, and the latter one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some genres of practical style and literary style. The priority of the course is to put the theory into practice, helping students understand relevant theories by practical case analysis. The objective of the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essential stylistic and rhetoric knowledge; to develop their competence in text 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and their scientific spirit of discovering and solving stylistic and rhetorical problems; and to enhance their ability in English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being able to write English articles with clear content, complete structure and appropriate style and being competent for the translation of different genres, and and learn to respect cultural diversities and differences by comparing English and Chinese in style and rhetoric.

英语修辞Rhetoric Study

英语修辞Rhetoric Study

Rhetoric Study语体文体修辞学:(Stylistics)语体部分研究语言在不同的交际领域中所形成的功能分化,如科技语体、公文语体、新闻语体、法律语体、口语语体等;文体部分则研究文学语言与风格,包括个人风格与时代、流派风格。

人文修辞学:(Rhetoric)重点研究控制读者或听者反应的技巧,具体包括:语言符号在各种交际活动中的影响力,深化认识和影响感情的手段,劝说的各种论辩技巧,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等。

交际修辞(Communicative Rhetoric)在内容表达上偏重炼字煅句、明确流畅,在形式的结构上偏重于平均慎密、严谨妥帖,总体上讲究逻辑思维,叙述准确,鞭辟入里,以有效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美学修辞(Aesthetic Rhetoric)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偏重随情应景,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辞格(figures ofspeech)唤起生动的意象,使语言文字新鲜活泼,意韵优美,发挥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艺术性的表达效果。

1.Metaphor : One object is likened to another by speaking of it as if it were that other.The world is a stage.“These magical beasts”, as they have been called, are assisting hassled, often incompetent teachers.2.Metonymy: The name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thing with which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Are you reading much Shakespear?The English simply worship the crown.He is too fond of the bottle.3.Synecdoche: commmonly, the naming of a part to mean the whole, as in “hands” for “men who do manual labor” ,“a fleet of 50 sails” for “ a fleet of 50 shi ps”. But various other such substitutions are also included in the term. Have you any coppers?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4.Allusion引喻: it is a casual mention or an indirect reference to some person, fact, idea, event, either historical orfictional. The purpose is to make or arouse association and vivid imagination.Those same kids on line are just a few key strokes击键away from Pandora’s hard drive.5.Onomatopoeia拟声: The use of words that, when pronounced, suggest their meaning, such as “hiss” or “buzz”. Inpoetry it involves suiting sound to sense and thereby creating verses that carry their meaning in their sound.And murmuring of innumerable bees…The ice was all around; It cracked and growled, and roared and howled.6.Euphemism the s ubstitution of an inoffensive expression for one that may be disagreeable, as in the use of “passaway or pass on” for “die”, “misinform” for “lie” in “the gentleman is misinformed”, “remain” for a “corpse”, “visiting the necessary” for “going to the toilet”, etc.7.Hyperbole a conscious exaggeration for the sake of emphasis, not intended to be understood literally.The wave ran mountain high.8.Paradox (雋语) a statement that appears to be logically contradictory and yet may be true, the purpose of which isto provoke fresh thought.雋语辞格指似是而非的俏皮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