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饮茶题对联简单情景剧
苏东坡与茶的故事

苏东坡与茶的故事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饮品之一,而苏东坡(笔名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饮茶爱好者。
苏东坡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他与茶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东坡对茶的热爱始于他的童年。
在他的家乡江南,茶文化深入人心,传统做茶的技艺也流传甚广。
苏东坡从小就沉醉于香气四溢的茶香中,认为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艺术和生活的享受。
苏东坡一生都与茶息息相关。
他不仅饮茶频繁,还对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记述。
他在《茶山颂》一书中写道:“茶无点染之荣,与天地同生成。
”他观察到茶的生长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认为喝茶可以使人与天地相通。
苏东坡还在茶的制作和泡法上独具一格。
他提倡简洁自然的做茶方式,注重保留茶叶的原味和香气。
他认为品茶需要静心,慢慢感受茶香和滋味,以获得更好的品味体验。
苏东坡的茶艺在当时非常有名,他经常邀请朋友们前来品茶、交流文学艺术。
茶席上,饮茶、赏诗、抚琴成为了快乐的时刻。
苏东坡的品茗诗也流传至今,他以独特的诗词风格,表达对茶的热爱和自然的赞美。
苏东坡与茶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关于品茗的历史回忆,更是对茶文化的传承和赞美。
他对茶的热爱和独特见解,使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和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苏东坡与茶的故事,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之一,也给后人留下了对茶的热爱、追求和欣赏的精神启迪。
总之,苏东坡与茶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对茶的独特情感和见解,也让我们明白茶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茶作为中国传统饮品的代表,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我们应该学习苏东坡对茶的态度,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品味、欣赏这一古老而神奇的饮品。
关于茶的对联

茶的对联关于茶的对联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对联吧,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你所见过的对联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茶的.对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的对联11、上联:红透夕阳——下联:茶烹活水2、上联:花沟安钓艇——下联:蕉地着茶瓯3、上联:加起炊茶灶——下联:声闻汲井瓯4、上联:水汲龙脑液——下联:茶烹雀舌春5、上联:煮沸三江水——下联:同饮五岳茶6、上联:茶笋尽禅味——下联:松杉真法音7、上联:人来交易所——下联:所易交来人8、上联:开坛千里醉——下联:上桌十里香9、上联:诗写梅花月——下联:茶煎谷雨春10、上联:客至心常热——下联:人走茶不凉11、上联:蚕熟新丝后——下联:茶香煮洒前12、上联:客上天然居——下联:居然天上客13、上联:香分花上露——下联:水吸石中泉14、上联:卧云歌德——下联:对雨“茶经”15、上联:一日无茶则滞——下联:三日无茶则病16、上联:识得此中滋味——下联:觅得无上清凉17、上联:最宜茶梦同圆——下联:休得酒家借问18、上联:莫惜更长浊短——下联:一帘疏月茗浓19、上联:小桥小店沽洒——下联:初火新烟煮茶20、上联:竹雨松风琴韵——下联:茶烟梧月书声21、上联:花笺茗碗香千载——下联:云影波光活一楼22、上联:剪取吴淞半江水——下联:且尽卢仝七碗茶23、上联:认春轩内一杯茶——下联:春在堂皇前笑语24、上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下联:书能香我无须花25、上联:平生于物之无取——下联:消受山中水一杯26、上联:如趁余辉停马足——下联:须从前路汲龙泉27、上联:淡中有味茶偏好——下联:清茗一杯情更真28、上联:只缘清香成清趣——下联:全因浓酽有浓情29、上联:龙井茶香飘宇高——下联:虎跑水溢满寰瀛30、上联:竹雨松风蕉叶影——下联:茶烟琴韵读书声31、上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下联:茶自峰生味更园32、上联:白菜青盐粯子饭——下联:瓦壶天水菊花茶33、上联:山光扑面因潮雨——下联:江水回头为晚潮34、上联:得与天下同其东——下联:不可一日无此君35、上联:冷然一啜烦襟涤——下联:欲御天风弄紫霞36、上联:寒灯新茗月同煎——下联:浅瓯吹雪试新茶37、上联:竹灶烟轻香不变——下联:石泉水活味逾新38、上联:海上壶天容小隐——下联:座中春色亦常留39、上联:御苑方内乾坤大——下联:香茗壶中日月长40、上联:半壁山房待明月——下联:一盏清茗酬知音41、上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下联:买尽青山当画屏42、上联:汲来江水煮新茗——下联:买尽青山留画屏43、上联:春风修禊忆江南——下联:洒榼茶炉共一担44、上联:秋夜凉风夏时雨——下联:石上清泉竹里茶45、上联:一帘春影云拖地——下联:半夜茶声月在天46、上联:色到浓时方近苦——下联:味从回处有余甘47、上联:听泉树下酒无味——下联:雨花石前茶更香48、上联:竹荫遮几琴易韵——下联:茶烟透窗魂生香49、上联:泉从石出情宜冽——下联:茶自峰生味更圆50、上联:吸来江水烹新茗——下联:买尽青山当画屏51、上联:幽人采摘日当午——下联:黄鸟流歌声正长52、上联:待到春风二三月——下联:石炉敲火试新茶53、上联:草堂幽事许谁分——下联:石鼎茶烟隔户闻54、上联:座畔花香留客饮——下联:壶中茶浪拟松涛55、上联:松涛烹雪醒诗梦——下联:竹院浮烟荡俗尘56、上联:九曲夷山采雀舌——下联:一溪活水煮龙团57、上联:雀舌未经三月雨——下联:龙芽新占一枝春58、上联:青山似欲留人住——下联:香茗何妨为客尝59、上联:闲是闲非休要管——下联:渴饮清泉闷煮茶60、上联:翠叶烟腾冰碗碧——下联:绿芽光照玉瓯青。
苏东坡妙联显才华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苏东坡妙联显才华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
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对联的故事。
“坐〞与“茶〞苏东坡在任刺史时,一次,只身一人穿着便服去游莫干山。
时值盛夏,苏东坡走得又渴又累,便到山中的一座庙宇内歇息。
庙里的主事道人见其穿着简单,便漫不经心地说:“坐!〞又对道童随意吩咐道:“茶!〞待两人落座交谈起来,道人发现,来人言语非凡,学识渊博,暗想:此人决非等闲之士。
于是便请客人进厢房叙话。
进屋后,道人热情地礼让道:“请坐!〞又吩咐道童:“敬茶!〞经进一步交谈,道人方知客人是当地的刺史苏东坡,于是连忙起身施礼,引苏东坡走进客厅,并连声说道:“请上坐!〞又嘱咐道童:“敬香茶!〞看看天色已晚,苏东坡起身告辞,道人取来纸笔,执意请苏东坡题字纪念。
苏东坡稍加思索,一挥而就: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此联以道人之语联缀而成,看似信手拈来,实那么字字如。
道人见了,悔不该“见人下茶〞,落得个出乖露丑。
“神来之笔〞某地有个颇有点名气的老员外,是个秀才,平日里非常自负,言谈之中,连苏东坡也不在他眼里。
有一年,正值他头房夫人六十大寿之时,听说苏东坡即将从这里路过,他想:何不趁此时机和苏东坡一会,到时候出个题目将他难住,岂不更加显出我了吗?但是,终究出个什么题目呢?思来想去,他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寿堂上:这房老婆不是人三个儿子都作贼苏东坡路过时,老员外忙将他请到家里设宴款待。
席间,老员外指着那副对联假意谦虚道:“老朽才疏学浅,力不从心,此联写得不佳,请苏学士点石成金。
〞苏东坡知道这是有意难为自己,遂命取过笔来,在那副对联上刷刷点点,写毕,自顾自地喝起酒来。
老员外忙朝那对联看去,只见对联已变成:这房老婆不是人,好似仙女下凡尘三个儿子都作贼,偷来仙桃献母亲老员外看完,连忙冲着苏东坡躬身下拜,口中说道:“苏学士不愧一代名流,所续之联,意及天庭,真乃神来之笔,老朽甘拜下风!〞巧用诗经解难题苏东坡有个朋友有意用难题考他,对他说:“我有个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假设你能用一顿饭的工夫把它对上,我就佩服你。
趣说“茶联”

趣说“茶联”作者:赵存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7年第20期茶联是我国茶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古今茶客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联妙对。
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中小憩,庙里主事的老道见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非常冷谈,顺便说了声“坐”,又对道童说“茶”。
待苏东坡坐下交谈后,老道方觉得客人才学过人,来历不凡,又把东坡引至厢房中,客气地说道:“请坐。
”并对道童说:“敬茶。
”二人经过深入交谈,老道才知道来客是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座。
”把东坡让进客厅,并吩咐道童:“敬香茶。
”苏东坡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道离去。
老道忙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
东坡淡然一笑,挥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郑板桥有一副不多见的行书七言遗联,精思传神,有新意。
“秋江欲画毫先冷,梅水才烹腹便清。
”画与茶相连,景与情相通,诗人的一种浪漫想象与美好的感受,都在寥寥十余字中。
明代之后,诗句与楹联渐渐分离,自成一家。
并且由楹联中引出许多嵌字、拆字、藏义、多声的趣味楹联。
如“品泉茶三口白水,竹仙寺两个山人”一联,妙就妙在上联“品”和“泉”字拆开为“三口”和“白水”,恰是句中最后四字;下联“竹”和“仙”字拆开也正好是“两个”和“山人”,不仅对仗极为工整,而且意境幽雅,茶要三口方为品,泉在山中为白水,饮茶虽非仙人之身,却也是山林清雅居士。
如此一看,实在让人拍案叫绝。
清末民初,广州有个大同茶楼,为了招徕顾客,曾出重金征联,要求上下联必须嵌入“大”、“同”二字,并具有品茗之意。
当时应征者纷纷送上征联,经店主评选,有一副佳作入选:“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联中巧妙的嵌入“大”、“同”二字,并写有品茗之意,兼谈经商的诀窍,故深得店主人的赞赏。
“敬茶请坐”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敬茶请坐”的故事 作者:季 惠 来源:《阅读》2006年第08期
冰样柠檬/图
一 苏东坡是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喜好游历名山大川。这天,苏东坡游至莫干山,山上草木葱郁,景色迷人。不知不觉,上山已有半日,加上正值盛夏季节,东坡渐感体力不支,便想找个地方歇歇脚。
二 半山腰上有一座寺庙,苏东坡推开寺门欲进去休息片刻。庙内住持见苏东坡衣着简单,便把他当作一般的过客,漫不经心地一扬手:“坐!”然后轻描淡写地吩咐一边的小和尚:“茶!”
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两人落座交谈一番之后,住持发现来人谈吐高雅,学识渊博,觉得此人有些来头,于是起身把东坡引进一边的厢房。进了厢房,住持谦让施礼道:“请坐!”又唤小和尚:“敬茶!”
四 当得知眼前的这位客人就是名噪当时的文学家,而且还是当地的地方官时,住持连忙换了一副容颜,满脸陪笑,起身再次施礼,把苏东坡请到宽敞整洁的客厅,恭恭敬敬地对他说道:“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五 天色已晚,苏东坡起身告辞。住持叫人取来文房四宝,请苏东坡题字留念。苏东坡也不推让,他不假思索,刷刷几笔,写下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六 苏东坡写罢,转身离去,留下住持站在原地,羞得无地自容。
“请坐上茶”本是待客之道,不管来的客人身份如何,地位怎样,都应一视同仁,以礼相待。庙内住持因客人身份不同而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尽管才两三个字的差别,却暴露了他势利刻薄的本性。从这则故事里,我们不难明白这么一个道理,用词表意,是待客之道,也是做人之道,千万马虎不得呀。
苏轼的“提锡壶”绝对,一千年后才有人对出

苏轼的“提锡壶”绝对,一千年后才有人对出欢迎大家来到半卷茶的文化阵地,今天给大家说说苏轼的“提锡壶”对联吧。
有一次苏东坡和朋友游览西湖,有个侍女拿一把锡壶给东坡斟酒,不小心锡壶掉入了西湖中,于是东波当即作了上联索对。
联曰: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满船人叫绝,但无人能应对。
这一千古绝对,直到1998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
一是江苏铜山县汴塘乡茸山村青年曾有法写的:“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另一个是湖南常德人写的: “登矮寨,携爱崽,爱崽坠矮寨,哀哉爱崽”。
但是到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今天,有帅哥美女那么多的头条,我一查,发现这都不是事,精选以下几联,各位还有什么妙对呢?欢迎留言,一决高下哦!1.听物理,入雾里,雾里看物理,勿理物理。
2.住宾馆,你别管,别管啥宾馆,啥也别管。
3.寻进士,遇近视,近视中进士,尽是近视4.爬兰山,穿蓝衫,蓝衫入兰山,阑珊蓝衫。
5.带翻译,寻番驿,翻译迷番驿,返矣翻译。
6.拿短椅,挂缎衣,短椅砸缎衣,断矣短椅。
7.倒木椅,阻暮蚁,暮蚁爬木椅,慕矣暮蚁。
8.坐武夷,观舞艺,舞艺演武夷,悟矣舞艺。
9.捧玉杯,看御碑,玉杯碎御碑,欲悲玉杯。
10.过南平,买蓝瓶,蓝瓶得南平,难评蓝瓶。
11.进山宅,携膳斋,膳斋放山宅,善哉膳斋。
12.到堠驿,见后羿,后羿坐堠驿,候矣后羿。
13.知后羿,有后裔,后裔源后羿,厚矣后裔。
14.挽虫鸣,宿崇明,虫鸣遗崇明,重鸣虫鸣。
15.带奴三,登庐山,奴三迷庐山,奴扇奴三。
16.买史记,去市集,市集无史记,失计市集。
17.观御碑,持玉杯,玉杯碰御碑,余悲玉杯。
18.过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
19.逛西山,拿衣衫,衣衫落西山,惜善衣衫。
20.过桐岩,射彤雁,彤雁毙桐岩,痛焉彤雁。
苏东坡趣事十二则

1、针锋相对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旁敲侧击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
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
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
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3、反唇相讥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
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4、暗助新郎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茶文化妙趣横生的茶联

茶文化妙趣横生的茶联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对联,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包括茶匾、碑,在茶亭、茶室、茶楼、茶馆里常可见以茶事为内容的茶联。
是一种浓缩了的茶文化,不仅有古朴典雅之美,更有妙不可言之趣。
许多茶联蕴含着丰富的诗韵情趣,因茶赋联,联中寓茶,品茶赏联,是中国人独特的人生意境。
名家的茶联苏轼、陆游、郑燮历代出自名家的茶联很多,大多出自他们名诗中的名句作为上下联。
例如出自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茶联。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这副茶联中,人们将苏轼《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的一句作上联,又将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诗中一句作下联,如此组成茶联,将“佳茗”比作美人儿西子(西施),使人回味无穷。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出自苏轼的《试院煎茶》,描写的是潞公彦文博学西蜀人煎茶,重视定州花瓷茶碗具。
陆游现存茶诗近400首,现将陆游茶诗中的名句用作茶联的也不少。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水闲煎橄榄茶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郑燮,扬州八怪之一,擅书画、精茶道。
他爱茶、写茶,平生写过不少茶联。
汲来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这是他在少年求学时,题镇江焦山的茶联,仅仅用了14个字,读来却使人尽览焦山风光,有气势、有风度、有雅致。
在家乡,郑燮还用方言俚语写了一副茶联:白菜青盐粳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他将民间俗语:“粗茶”和“淡饭”连在一起,使人读来有一种亲切之感。
郑氏擅画兰竹,又深通茶事,于是他还将书画纸墨与茶饮茶具相联,写了一副茶联: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郑氏还为茶馆写过楹联,在《题真州江上茶肆》中写道: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湖名著中的茶联《西游记》《红楼梦》吴承在写《西游记》时,多次运用了茶联。
(一)香酒香茶多美艳素汤素饭甚清奇(二)椰子葡萄能做酒胡桃银杏可传茶(三)两林松柏千年秀几簇山茶一样红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名著《红楼梦》中也有不少茶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饮茶题对联
【场景】老和尚在屋里看书,小和尚扫地或擦桌子。
苏东坡:从外面走进屋子,在屋子里走几步。
老和尚:抬头看了看苏东坡,傲慢的对苏东坡说:“坐。”然后很随意的对小和尚吩咐:
“茶。”
小和尚:端凳子,在主位(桌子)(老和尚)的下手位位放下。
苏东坡:在屋子里又走了几步,摇头晃脑的背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
座,八 九十枝花。”
老和尚:放下手里的书,走到苏东坡跟前。说:“平仄工整,对仗整齐,不错的诗句。请
坐。”对小和尚说:“敬茶。”
小和尚:端水倒一杯茶。
苏东坡:坐下。
老和尚:也在桌旁坐下,拿出一副画,递给苏东坡,说:“先生好修养,帮我鉴赏一下这
幅画。”
苏东坡:接过画,认真观赏。“好画好画,鸭子惟妙惟肖,这是早春的景象啊。”
老和尚:“先生好眼力,这是好友惠崇赠给我的《春江晚景图》。难得先生也是知音。”
苏东坡:又欣赏几秒钟,立起身来,边走边吟诵“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
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站定。
老和尚:震惊,“好诗好诗,此诗与画真是珠联璧合啊,先生才情堪比李白杜甫啊。请问
先生高姓大名。“
苏东坡:“我姓苏名轼,字子瞻。”
老和尚:“啊,原来是东坡居士啊,真是失敬失敬。”连忙走到桌子边,将自己坐的上座
(主座)椅子放端正,弓腰说:“东坡居士,请上座。”转身对小和尚说:“快
去把这个茶杯撤下去,给东坡居士敬香茶。”
小和尚:将先倒的茶端走,重新到一杯茶放在主座上。
三人走到一起,苏东坡拿着印有“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的道具,一起
谢幕。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