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 5.《古诗词三首》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下_5.古诗词三首 《舟过安仁》【优质课件】.pptx

人教版五下_5.古诗词三首 《舟过安仁》【优质课件】.pptx
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杰出诗
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 诗歌大多描
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助读资料
舟过安仁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学习生字
zhē

结构:半包围 音序:Z 部首: 辶 组词:遮挡 遮住 造句:你用一块红布 遮住了我的眼。
同学们,下节课见!
【怪生:怪不得。】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 了遮雨,而是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古诗详解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诗人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他当时的心情如何?
诗人发现两个小孩虽然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而是 收起竹篙,停下船桨。他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 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小孩的所作所为。
5.古诗词三首
—舟过安仁
Hale Waihona Puke 录第 一 部 分 课 前 导 入
第 二 部 分 古 诗 品 读
壹 课前导入
趣味导入
童年,如诗如画,美好至极。谁 还记得有关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学生背诵),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 千年时空,打开尘封的诗卷,去感受 古代儿童的生活情趣吧!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
古诗详解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后两句作者省略了什么?
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 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问 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
古诗结构
舟 过 安 仁
所见:渔船
小童
篙 棹
所悟:无雨张伞、借风行船
聪充 明满 伶童 俐趣
古诗主旨

五年级下 册5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五年级下 册5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 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 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 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 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 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 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 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 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 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 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 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 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 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 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 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 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 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 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 陶醉了。)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 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 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 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 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 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 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 佬。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 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 了什么?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子的淘气、可爱 和天真。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 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 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 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 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 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 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 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 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词人和将士们身在征途之中。
“身”点明行进的方向,突 出了身心分离之苦。
从北京到山海关,即使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行驶也需要三个 多小时。古代交通不便,将士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很辛苦。
想象将士们“山一程,水一程”的画面。你想到 了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波涛滚滚 巨浪滔天
课堂小结
• 诵读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张继的 《枫桥夜泊》
• 学习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课堂演练
判断对错。
1.王维和张继都是唐代诗人。
(√)
2.《山居秋暝》颔联写的是自然景物。 ( √ )
3.《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指的是今天的苏州。
(√ )
第二课时
长相思
观察《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先看下面的资料,再品读尾联,想一想:此时 诗人心中生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中年的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 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 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 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 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 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将士们行军的遥远与艰辛。
“千帐灯”让你想象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朗读指导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边读边想象行军队伍的壮观, 征途中的艰辛,缓慢而深情地读。
品读下阕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边读边想象:“风一更,雪一更”描绘的 是怎样的场景?
风雪交加、苦寒持续不断
06
检查、修改及反馈收集
1-仔细检查每一页内容准确性 2-邀请他人审查并提供意见反馈 3-根据反馈进行必要调整优化4-不断完善,追求卓越品质

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 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 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 竟不知从何说起。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 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 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 看。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
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
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
乡之情。从哪些词语中让我们感受到这
份乡愁?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张籍,768~830,字文昌, 唐朝人,祖居苏州,后居和州乌 江(安徽和县乌江镇),曾任水 部员外郎、国子司业,故世称张 水部、张司业。 为诗手法活泼圆转,有《张 司业集》。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 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
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洛 (luò)(洛阳) 榆
秋 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欲:要。 作:写。 书:信。 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意万重: 复恐: 又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 复,又。恐,害怕。 行人: 这里指捎信的人。 临发:快要出发。临,将要,即将。 开封:打开信封。

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完美精品课课件

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完美精品课课件
(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 什么呢?
(继续品味“醉”字。)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 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说一说这首词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 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 生活之趣。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 往。)
《清平乐·村居》词中哪几句写景,怎样的一幅图景?词人
刻画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从他们的行动及特点中你读到 了什么?说说你对词中“醉”的理解。
村中环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上片
秀 丽
恬 村中人(老夫妇): 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
牧 童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 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 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 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 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 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 幕,由远及近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你看到这是一对(
)小童?
过 安 仁
淘气的、无忧无虑的、天真可爱的、 无拘无束、贪玩的野小子等。
因为这两个孩子的真正目的在于 寻找乐子,寻找玩耍的乐趣,而并不 是真的要划船,而且他们玩出了名堂, 模仿那些帆船,有了新发现。这是两 个淘气包,天真无邪又可爱。
从那两个词看出? 张、使风
舟过安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 城(今属山东济南)人。21岁抗金义军,曾任耿京 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 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 江西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 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

人教版五下_5.古诗词三首 《牧童》【优质课件】.pptx

人教版五下_5.古诗词三首 《牧童》【优质课件】.pptx
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同学们,下节课见!
5.古诗词三首
—牧童
目 录
第 一 部 分 课 前 导 入
第 二 部 分 生 字 学 习
第 三 部 分 古 诗 品 读
壹 课前导入
趣味导入
童年,如诗如画,美好至极。谁 还记得有关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学生背诵),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 千年时空,打开尘封的诗卷,去感受 古代儿童的生活情趣吧!
作者简介
声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从远处传来。
初读古诗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明:明亮。】
牧童归来吃饱饭已是黄昏后,还没脱下
蓑衣就躺在月夜下的草地上了。
古诗详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作者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铺”和“弄”两个字有什么妙处?句中 的数量词是确指吗?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的。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 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地给人的那种平
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
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六七里”
和“三四声”不是确指,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古诗详解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作者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作者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
吕岩:
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人,为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助读资料
上面是古诗词三首的读音视频,对比一下分别 抒发了什么情感?
贰 生字学习
易读错字
suō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课件PPT_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课件PPT_

要求:
1.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2.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 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3.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 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
要求: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 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 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 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 画面写下来。
**创作时间**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宋 王安石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唐 ]张 籍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诗人简介**
张籍(767—830)唐诗人。字 文昌,江苏苏州人。贞元十五年进 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 国子司业等职,帮世称“张水部” 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 眼疾严重帮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 祝”。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 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 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 “张王”。有《张司业集》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 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 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5、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5、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唐]张籍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①。 开封:把封好的 行人:这里指捎 复恐匆匆说不尽, 信拆开。 信的人。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意万重:形容要 表达的意思很多。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诗意: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
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 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 不知如何表达。

瓜洲:在长 京口:今江苏镇江。 江北岸,扬 州南面。 钟山:今南京 市紫金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水间”。
此处“绿”字诗 人曾想过用“到、 过、入、满”,为 什么诗人最后选 “绿”?
思家切 不能还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 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 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 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 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 烈思乡情深深的震撼了我们。
《邯郸至除夜思家》 • 邯郸驿里逢冬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 •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再见!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意: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
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唐]张 籍(jí )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jiàn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