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太极拳具体的六大健身作用功效

太极拳具体的六大健身作用功效

太极拳具体的六大健身作用功效简述太极拳具体的健身作用一、改善神经系统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太极拳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

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三、改善脏腑功能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脏按摩,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脏腑之间的功能。

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脏。

《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太极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的全身心运动。

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

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太极拳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

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

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

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

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经常练习太极的六大健身功效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用意。

练拳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和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的兴奋集中状态,而皮质的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处于抑制状态,这些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因为打破了病理的兴奋灶,修复和改善了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渐减轻或消失了。

练习时的眼随手转和推手中的推荡往来,有助于视神经和皮肤反应能力得到提高,使之感觉灵敏。

有助心血管系统健康练习太极拳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时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肌肉活动时毛细血管充分开放,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论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意义和影响

论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意义和影响
周 学军
( 襄樊学院 体育学系,湖北 襄樊 4 15 ) 403
摘要:太极拳是群众健身的主要形式之 一,根据太极拳的项 目 点,锻炼价值 以及太极拳的的 特 发展现状. 了太极拳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意义及其推广优势, 论述 并对如何推广普及太极拳提 出了 建议 ,也为 《 民健 身计划纲要 》中落实太极拳运动提供 了理论参考依据. 全 关键词 :太极拳 ;全 民健 身;保健 中图分类号 : 82 G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9 8420 )5 170 10— 5 ( 6 — 0—3 2 0 00 在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 全 民健身计划纲要 》的提 出是我国提高国民身体健康素质的又一重大举 《 措. 推行全 民健身计划 , 是一项功在当代 , 利在千秋 , 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l 】 它 充实生活 ,促进社会进步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国家的综合 国力;有利 于振奋 民族精神 , 推进我国全民健身工作全面健康迅速发展作 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太极拳 , 数百年来 直是我国人民健身修身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健身术. 本文通过对太极拳健身价值 以及其推广优势的研究 , 旨在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提供依据.
慢 性 病 心 脏病 高血压 神 经衰弱 胃病
^ 擞 5 n m 9 5 2 。 62 2 。
关节病
气管炎
肾脏病
肺结核
糖尿病
。 、
\ 。
∞肿
L∞ &

气喘
肝 炎
胆 石症
。 。 2 。
青 光眼 主感无 病
3 0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内分泌、呼吸、运动系统的影响

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内分泌、呼吸、运动系统的影响

【摘要】从对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让更多人了解它的健身机制,并去积极参加练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目的。

【关键词】二十四式太极拳;目的太极拳是一种在民间流传很广、深为人们喜爱的健身拳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运动的养生法之一。

太极拳动作柔和、徐缓、处处分虚实;刚柔并济、内外协调、动静结合。

由于太极门派繁多,国家体委1956年经过广泛地调查,以最受欢迎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组织专家编制了一套二十四式太极拳,集各门各派精粹而成用于全民普及健身。

一、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许胜文和王文健等对51名男性老年太极拳拳师(年龄60—90岁,锻炼10—70年)进行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神经分泌功能的研究,与47名老年对照组17名成年对照组相比,练拳组垂体激素TSH(促甲状腺)高于两个对照组,血清T3(三石碘甲状腺原氨酸)低于成年对照组,但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T4及rT3与老年对照组无差异,但低于成年组,血清FSH (粗滤泡激素)高于老年对照组,后者又高于成年对照组。

LH(促黄体生成素)与老年对照组无差异但高于成年组,作者认为靶腺激素水平(T3 T4 rT3 T)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但促激素(TSH、FSH、LH)则升高,提示垂体代偿反应,练拳组的代偿能力增强,但这种代偿并不完全。

练拳者靶腺激素T(血清睾丸酮)、T3水平较高,对保持正常代谢,延缓衰老有积极意义。

二、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太极拳运动中的开、合、虚、实动作,要求与呼吸相结合,即实为呼,虚为吸,练习太极拳时,要气向下沉,即“气沉丹田”。

这样可以保持胸宽和腹实的状态,使得胸部舒适、自然,腹部松沉,从而能有效地放松紧张的呼吸肌,改善肺通气量,增强肺脏的代偿功能,延缓肺腑呼吸系统的衰老。

许胜文等对36名老年太极拳做了肺功能检查,发现经常练习拳的老年拳师无论在通气功能与换气功能方面的指数均较同年龄组少运动的老人为高,而胸部的形态结构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培养中学生健康及意识的价值与意义

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培养中学生健康及意识的价值与意义

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培养中学生健康及意识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等健康特点出发,结合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和笔者自身练习及学习研究经历,认为中学体育教学可以将练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培养中学生健康意识的手段之一,并由此肯定其教育价值与意义,最后建议加强二十四式太极拳在中学体育教学课程中的推广与普及。

标签:太极拳;体育教学;健康意识;传统体育1 二十四式太极拳简论及中学生健康意识现状1.1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简论太极拳是能够展现中华传统武术特色元素的文化形式,其拳术既能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也能与中医学中经络学说等理论相结合,使练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涵养,从而促进人与天地万物、人与社会的协调与融合。

建国后所编成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凝练出其中的精髓,保留了极具代表特色的招式,降低了学习难度,成为我国教育部已纳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

1.2 我国中学生健康意识现状近年来中学体育教学制度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学校体育成为加强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巩固中学生健康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依然存在为应付体育考试而局限于部分体育运动的现状,导致中学生运动积极性不高且健康意识淡薄。

近20年来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归纳以下三种主要问题:(一)中学生的体育健康认识现状。

由于中学体育教学长期延续传统体育教学理念,过于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加强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缺乏积极运动的意识,没有真正体会到终身体育的重要作用。

(二)中学生的体育健康情感现状。

由于中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迫使中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业上面。

从大多数学校安排的课程表看出,中学生每周只有1-2 节体育课的锻炼时间,即使学校增加体育课外活动等项目,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也是形同虚设,从而造成健康情感的缺失。

(三)中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现状。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效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效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不仅具有防身自卫的作用,还具有陶冶性情、修身养心之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太极拳在增进机体健康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作为一种运动疗法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康复锻炼和疾病治疗。

本文着重从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效方面做一粗浅探讨。

1、经络疏通法太极拳的基本保健功能在于它能够以自由独特的运动方法去活跃疏通经络,发挥经络的传导感应,调整虚实,达到调心(全神贯注,意识集中,做到意识定向作用)、调身(姿势正确,动作轻柔)、调息(腹式呼吸,呼吸时要深、柔、细、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达到人体自然环境的阴阳平衡。

具体如下:(1).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它的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有利于促进经、脉、气在遍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经络系统中运行。

(2).太极拳强调放松,是全身心放松的运动。

很明显,松而后能活,活而后能通,从而有助于通经活络。

(3).太极拳缓慢轻柔,适应经络的传导速度。

近年来,国内有关学者对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发现其感传速度是每秒0.1m的低速度(相对于躯体神经每秒100m,植物神经每秒1m的传导速度而言)。

太极拳是一种不用药物,简便易行的经络疏通法。

坚持锻炼可以使经络渠道避免发生故障,保持通畅透达,从而发挥经络系统调节,控制人身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保持身体健康,防止或减少疾病。

2、免疫增强术太极拳运动轻松自如,缓慢柔和。

他适应人体自身的自然性和随意性,排除外加强制性和剧烈性。

他不仅会导致体力上和精神上的过度疲劳而且只会令人感到浑身舒畅轻快,即使活动过量一些,也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和危险,是一项老幼皆宜的运动。

太极拳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对延缓衰老有显著的功效。

人体衰老是一系列生理、病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免疫功能衰退是衰老的最主要原因,人体进入中年,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到了老年抵抗力减弱,疾病随之增加,疾病愈多,衰老愈快。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
张兆言
【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
【年(卷),期】2024()2
【摘要】太极拳作为传统的健身方式,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在全民健身的视域下,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华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弘扬的传统精神,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主要阐述了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推广前景,发现其在推广过
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现实问题出发,寻求有助于太极拳推广的方式方法,以期为今后以太极拳形式提升全民健康发展,促进其在国内外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总页数】3页(P7-9)
【作者】张兆言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12
【相关文献】
1.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
2.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
3.气排球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研究
4.浅谈太极拳在全民健身
和全民健康中的作用5.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作者:方平来源:《卷宗》2015年第11期1 前言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体育健身项目。

由于这种锻炼方法不受场地、气候条件以及年龄、性别的限制,简单易行,强度适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太极拳运动蓬勃发展,参加锻炼的人数逐年增长,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实施,对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功能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且意义深远。

2 太极拳的特征2.1 太极拳运动的技术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太极拳已形成独具一格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训练方法和体系,使太极拳在养生健身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太极拳技术是以基本技术要素为元件,随攻守进退,动静虚实延绵舒缓的变化,构成套路运动形式。

而要正确地掌握各动作,必须具备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调控能力。

2.2 太极拳运动的生理特征太极拳的行功特点:松静自然,中正安舒等。

因此练习强度始终可以维持在小于无氧阈强度的水平,其摄氧量为最大摄氧量的60%~70%,心率也为最大心率的60%~70%,实践证明,坚持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能改善和调整人体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机能,使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肌肉的协调性均得到发展,对各器官系统有良好的调整和保健作用的机理。

3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功能3.1 太极拳可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用“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经典太极拳谱“十三势歌”的这一歌诀,十分明确地道出了太极拳延年益寿的健身目的。

概言之,太极拳重“养”,技击运动重“用”。

“养”是自我调理,自我呵护,舒筋活血,开穴顺气,以增强人体系统内部和谐有序的有机性和整体性,使人体处于一种“维生”的执中功能态。

“用”是有明确外在目的指向性,而动员和协人体各部分的功能发放。

在人的青少年期,科学的“用”,是促进生长发育的积极手段。

但在人的老年期,则不能片面的强调“用进废退”的健身机制和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健康观念。

充分发挥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对 太 极 拳 运 动 进 行 研 究 ,并 编 制 了易 于 学 习 的简 化 太 极
摘要 : 民健身运动是一项造福 社会 的系统工程 。太极拳 全
运动作为我国优 秀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 , 可以在全 民健身
运动 中发挥巨大的作 用 , 值得大力推广 和普及 。在全 民健 身计划 的实施 中, 建议加大对 太极拳 的宣传力度 , 提倡 人 们积极参与并广 泛开展太极拳运动 。 这将有利 于全 民健身
拳的起源问题 ,曾有创 始于元末明初 以至唐代 的说法 , 但 经过史料的考订 , 证明这些说法都是假托 附会 。史料和实 地调查都证 明 , 太极拳 创于 明末 清初 , 迄今 已有二 百 多年 三
的历史。
作 为我国优秀的 民族体育文化 , 太极拳运动在海外也 得到了广泛 的传播 。 从太极 拳在 1 俄的传播 状况来看 , 3、 日 本号称 有百 万人 在练习太极拳 , 东京都中野区就有一百 仅 多处教授 太极 拳的教室 ,一本武术杂志上就有近 7 0多家
条景象。
太极 拳早 期 曾称为 “ 长拳 ” “ 圈” “ 、棉 、 十三势 ” “ 、软 手” 。清朝乾隆年 问, 山西人王宗岳著《 太极拳论》 才确定 ,
了太极拳的名称 。“ 太极” 一词源出《 易 ・ 周 系词》 “ :易有太
极, 是生 两 仪 。 含 有 至 高 、 极 、 ” 至 绝对 、 一之 意 。 于 太 极 唯 关
随, 周身组成 一个 整体。动作连贯协调 , 虚实分明 , 衔接和 顺, 处处分清 虚实 , 重心保持稳 定 , 轻灵沉着 , 刚柔相济 , 不 浮不僵 , 外柔 内刚 , 发劲完 整。 在推手 中, 要求 以静制动 、 以 柔 克刚 、 实击虚 、 避 借力发力 , 主张一切从 客观出发 , 随人 则活 , 由己则 滞。尤其讲 究“ 听劲 ” 通过身体 触觉 , , 来判断 对方力量的大小 、 向 、 方 部位 , 并及时做 出反应 。如对方用 刚力来 打 , 则以柔化之 , 动急则 急应 , 我 “ 动缓则缓 随” 随 , 人而动 , 随机应变 。 太极 拳经过长期流传 , 逐渐 演变 出许多 流 派, 有陈式 太极 拳 、 杨式太极拳 、 式太极 拳 、 式太极 孙 吴 拳、 武式 太极拳等五大派系 , 誉称 为“ 五式太极拳 ” 。 新 中国成立 以后 , 武术被当作优秀的 民族文化遗产继 承下来 , 寓健身 、 演技术为 一体 的太极 拳被列 为重 点研 表 究和推广项 目。为 了普及太极拳运动 , 国家体委组织专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张红鑫(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11)摘要: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全民健身活动正在蓬勃开展,学校体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而中老年人的健身项目的选择将面临挑战。

加上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世界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笔者经过6年的社会实践和调查认为:①中国古老的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有显著地位和作用。

②二十四“式”太极拳能够锻炼中老年人身体,又能防治疾病。

③建立科学地中老年人自我锻炼与自我评价的方法体系,是普及与提高全民身心素质,调节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民族体育,全民健身,作用The analysis on the Twenty-Four-Style TaiJiQuan in the National FitnessOf roleZHANGHONGXIN(Changsha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410111)Abstract:With the " The Program of National Fitness " and "Physical Law"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the nationwide fitness activities is booming and the Physical in school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and concern. Meanwhile, the choice of middle-aged fitness projects will face challenges. Moreover,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ged over 60 in China has more than 13 million. Now China has entered the world of older type country. After 6 years of social practice and investigate, the author consider: ①The Taijiquan of ancient Chinese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and role. ②The twenty-four style Taijiquan can not only exercise the middle-aged body, but also to prevent disease. ③Setting up scientifically self-training and self-evaluation system of middle-aged is the principal means and measures to universal and improve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of the whole people and adjusting to a lifelong physical activity.Keywords: National Sport ,ational Fitness,role前言:现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己超过1.3亿,中国已经进入世界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针对中国21世纪老龄化的问题,中老年人如何选择在全民健身计划中自己所喜爱的且有健身价值的项目?笔者根据几年的社会调查和观察认为“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

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初浅见解。

一、零健康人生理论观的确立当今社会,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可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却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多困难,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人们消除这种因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1、人的五种需要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告诉人们,任何一个人都是在如下五种需求交替满足中成长的,这五种需要从低到高分列如下:.⋅张红鑫男1974年7月21日大学本科讲师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是生理的需要而不是别。

我们先看一下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然后看看我们的周围,为什么许多人拥有财富和地位,生活显赫而辉煌,但都得不到幸福?因为他们拥有这些成功或争取和保有这些成功的过程中部失去和威胁着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健康!2、健康是一切幸福的起点健康是什么?除非你面临健康的问题,健康只是“1”,而财富、地位和其他方面的成功却是:“100”。

创立“零,缺点管理理论”的美国管理专家克劳斯比(PhiIp·B·Crosby),因此而享誉世界,如果把这种原理应用在人生方面那就是:100—1=0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多高地位,如果没有健康,你的人生就是零。

换句话说:“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健康,就没有一切。

”这已是众人的切身体会了。

拥有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也是一切幸福的基础和源泉,以健康为代价去获取财富和地位是人生的短期行为,拥有健康是人生幸福的长远眼光。

二、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呼唤太极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越来越低,如果不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除了高血压、肥胖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外,还有一种肌肉萎缩,心脏衰退的“文明病”,将要降落在我们的身上,正象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的那样:“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1、太极掌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体育遗产之一。

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即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

(1)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

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

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美国政府拨款支持关于太极拳可防止跌胶现象的科研项目。

(2)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地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

(3)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①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②有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③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④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⑤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⑥畅通经络2、太极拳的调息和调心功能;为迎合人们的心理,种种保健营养品、保健药物、保健器材,以及某些可以不费力而得到“健康”的种种功法纷纷上市。

但经过实验之后,却往往令人失望。

特别是那些中青年人,对它提不起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便显现出它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了。

(1)练习太极拳,可谈“七情”对老年人来说,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

有些老年人离退休后,脱离原来适应的有规律的工作环境;无事在家,会感到生活空虚无聊。

如果家庭中子女不尊和不孝顺老人,或丧偶独居,就会产生一种孤独寂寞,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焦虑独疑抑郁寡欢,心理上的老化,影响到各器官的功能,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引出许多疾病。

而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淡化七情,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心理感情,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

许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痨、精神病、神经病等等都与这“七情”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够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恼,力求忍耐,尽力快活,力持镇定。

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识和思想感情。

特别是要消除和排遣莫名其妙的牢骚情绪和猜忌多疑的心理。

(2)练习太极拳,可克服“上盛下虚”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叶黄。

浇水灌肥应从根处着手,滋肝补肾,及时养身保健和秘诀。

据医学界观察分析,“上盛下虚”者为数不少,“上盛下虚”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中老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的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畏寒伯冷,四肢发凉,阳痿少精,胸闷腹胀,食滞便秘等症,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肝肾阴耗过多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注意下盘训练,因只有下部沉稳,上肢才能轻灵,这样常练不懈可克服两腿发软,行动不便,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等“上盛下虚”的症状。

三、“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利于强身养性“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了繁难和重复的动作,加以简化改编的太极拳普及套路此拳分为八组,共二十四个动作,又称“二十四式太”极拳。

全套动作结构安排合理,体现了由简至繁、先易后难的原则。

太极拳几不复杂又能体现太极拳动作的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特点。

具体如下:1、体松心静,吁吸自然身体各部门应自然舒松,不用掘力,思想安排集中,专心引领动作。

呼吸自然平稳,深长细匀,并与动作和运动协调配合,一般规律是“虚吸实呼”“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不可勉强憋气。

2、上下相随动作圆活完整动作要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上下配合,完整一体,不可手脚脱节,腰身分离,割裂断劲。

3、动作弧形,虚实分明动作变换要走弧形,不可直来直去,生硬转换,重心移动,要沉稳,虚实分明;不可呆滞双重。

4、均匀连贯,和顺自然动作在连续柔和,绵绵不断,速度保持大全均匀,不可忽快忽慢,遇有发劲,拍脚动作,速度可以有所变化,但需保持前后衔接自然,气势不散。

5、轻灵沉稳,刚柔相济运动要轻灵不浮,沉稳不僵,外柔内实,刚柔相济。

发劲要起于腰腿,达于两手,弹性展放,刚中寓柔。

如果经常练习“24式”太极拳,且能精勤研究其运动特点和要领,历久不懈。

就能愈练愈精,愈精愈微。

由微入妙,由妙入神。

不但有益于身心,更能增进智慧。

下面统计表是作者从事十余年的社会调查和观察所得数据(各年龄段调查10名)调查、观察、了解说明:心率:早晨练拳时统一测试血压:各年龄段中老年人练拳五年以上自己在医院所测,爬高、饮食、发病率、心情、持人处事为练24式太极掌一年后采取问卷和了解所得数据。

据有关资料所得:普通老年人的血压值为154/80mmHP,血管硬化,感冒等引起的发病率为4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