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笔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新人教版笔算乘法教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转化

新问题

24×12=288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

生:喜欢。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师:你所读的课外书是从哪里来的?

生1:从图书室借来的。。

师:借阅。

生2:我是买的。。

师:购买。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购书里面也有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2、出示情境图

师: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课外读物每本24元.

师:第一个问题:(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

师: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生:24×2=48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师:第二个问题:(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应付多少元)

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24×10=240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这些都是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

师:小红这次买了一套,一共12本,应付多少元钱?

师:你们会列式吗?

生:24×12(板书:算式)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呢?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师:我们原来学过吗?

生;没有!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边说边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师: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

生1:把24看作20,12看成10,20×10+200

师:你的估算是合理的。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

生2:12看成10,等于240。

师:你的估算也可以。

师:同学们的估算方法很多,估算能力很强!估算对以后的计算和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要养成自觉估算的好习惯。

师:那么,小红付钱时,只用估算行吗?

生:不行。

师:怎么办呢?能用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然后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24×12的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互动交流

(1)小组交流

师:都算完了吗?请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或讨论一下你遇到的困难。说不定,还有新的发现呢!在交流前有要求。大屏幕出示小组交流的要求;

a轮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B同伴说的时候,要认真听。

C看一看,小组内有几种方法

(让一名同学读要求)

师:记住要求,开始吧!

(小组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发现方法,让学生上黑板写出来。)

(2)全班交流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计算方法多种多样。请看黑板(教师让刚才上台写的同学说一说想法)

方法一:

师:这种方法是哪位同学想到的?赶快上台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生1:我是把12中的10拿出来和24相乘得240,再算24×2=48,把240

与48加起来得到288!

师:同学们能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想法。

生:你的想法很好。

师:这种方法是可以的。

请看第二种方法:

方法二:

师:这又是哪位同学想到的。老师有一种见过的感觉,你们有吗?它叫什

么?生;竖式

师:赶快来介绍一下吧!

生:24×2等于48,24乘1等于24写在这里。然后把他们相加。

师;看到这个算式,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1:你为什么用竖式?

生(台上):这样简单。

师:你对他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满意!

师: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2:240是怎么得到的?

师:这是240吗?

生(台上):是,

师:这个地方有0,为了简便可以省略。你能回答这个同学的问题吗?生:(台上):24×1得到的。

师:这个地方的1表示什么?

生(全体):表示10

师:240是怎么得到的?

生(全体):24×10得到240。师:同学们还有其他问题吗?老帅还有很多问题要问这个同学呢?赶快提问吧。

师:这里的48是怎样得到的?

生(台上):24×2得到的。

师:同意这个同学的观点吗?

生(全体):同意!

师: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3:为什么要把48和240相加?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台下的同学也可以帮助他,你们是一伙的。师:能根据购书来解释吗?48是几本书的价格?240是几本书的价格?生:48是2本的钱,240是10本的钱。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

师:这个问题你们明白吗?

生:明白!

师;老师还有问题要问同学们:4是怎么得来的?

生4:是10乘4得到的。

师:为什么要写在这个地方?

生:写在十位上。

师:2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要写在这里?

生6:是200,写在百位上。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这种方法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台上的这位同学。他表现太棒了!

3、优化方法

师:真不简单!如此短的时间里面,我们居然能够发现这两种非常有价值的计算方法。那么,老师对第二种方法很感兴趣,很想知道,这种方法里面有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上台指着竖式说一说吗?

(教师板书:旧知识)

生7:24乘2这个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师;还有吗?想一想。

生7:这个地方是加法。

师:说得真好!你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强。能新问题用旧知识去解决。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佩服你们。现在我们知道了24乘12等于288。师:在这些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生:喜欢第一种。

生:喜欢第二种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所爱。

师:其实这两种方法的的想法是一样的,只是书写的形式不一样。在竖式里藏着前面这些算式呢?赶快找一找。

生:这个地方是24乘2得到的。

生:这个地方是48加240得到的。

师;还有最后一个算式了,

生:这是24乘10得到的。

师:同学们找的真准。

教师板书。(48是12×4的积,240是24×10的积,288是48+240的和)师;竖式计算相比横式,计算过程清楚,比较简便,在小学阶段我们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那么,我们刚才是怎样用竖式来计算“24×12” (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展示完后,让学生结合竖式再说一说算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数学小精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1、你能把竖式补充完整吗?(大屏幕出示,学生在练习纸上做)

2

师: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吧。这个地方是怎样得到的。

生:41乘1得到的

师:请看第二小题。这个地方怎么得到的?

生:12乘3得36

师:请看第二个问题:

【篇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63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情感与态度:

通过操作和交流、探索、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出示插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书店买书的经历?

星期天,妈妈带小红去新华书店买书,仔细读读,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了?根据你知道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说,并要求列出算式,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师板书。(鼓历学生说不同的方法估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 我们已经估算出了24×12约是200元或者240元,可能我们到书店购书需要计算出准确数来付钱,你能口算出24×12的积吗?同学们试着口算一下。指名汇报,板书算法。

刚才在口算时大家一定有体会,我们用口算(比较难、比较麻烦),因此这节课我们我们就来研究24×12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3.尝试笔算

请同学们在试着用竖式计算24×12。教师巡视,指名上黑板板演(算错的;数位没对齐的;写0的)。

4.怎样计算24×12的积呢?展示交流:说出你的算法。(不管对错,先让孩子说完自己的算法)教师:到底谁说的有道理呢?

5.回归课本自学。

请你打开书第63页自学,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竖式计算24×12的。教师出示讨论题目:(1)小红是分几步乘的?先算什么?

(2)接下来再用哪一位上的数乘24?乘得的数是多少?写在哪一位上?

(3)为什么把用十位上的数乘得的24的个位对准因数的十位?学生讨论之后汇报。教师:黑板上的哪一位同学做的对?这两位同学继续说算法,你学会这种笔算方法了吗?谁再来说说。指一个学生说算法。你还有问题吗?指名汇报,解决问题。

6.再次尝试。接下来我们再用刚才的笔算方法计算24×12。师边完成笔算过程,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7.质疑问难:

同学们,关于笔算24×12大家现在有了新的认识,此时关于24×12的笔算过程,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想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

A.为什么把用十位上的数乘得的24的个位对准因数的十位?

B.240未尾的0为什么不写?

7.完善课题:

同学们现在来观察课前做的两道笔算题和课上做的笔算题,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尝试计算,不仅找到了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真了不起。教师导语:这种计算方法你

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试试你们的新本领。

8.尝试练习题。

33×31 43×12

指名在上黑板板演。请学生参与评价,从书写、相同数位对齐、计算结果上评价。如果有做错的同学,首先肯定做对的地方,然后提示,引导,改错,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应用:

1.我是判断小能手

指名让学生说说哪儿错,应该怎样算。进一步熟悉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强调书写格式。

通过做这两个判断,你想提醒同学们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指名说一说。

2.专项训练

请你选两道题动笔算一算。

先独立计算,再展示计算结果。

3.用数学,课件出示,要求学生独立解决。

四、全课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

【篇三】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篇四】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2

笔算乘法(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

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的内容、问题说一说。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24×12。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 = 240

24×2 = 48

240 + 48 = 288

方法二: 2 4

× 1 2

48 ……24×2的积

2 4 ……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篇五】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一)教案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

4、师生共同探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5、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两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

2 4

×1 2

4 8……24×2的积 2 4 ……24×10的积

2 8 8 (个位的0不写)

6、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63页“做一做”并请生上台版演,集体订正。

23×13 33×31 43×12 11×25

41×21 32×12 22×14 21×34

2、学当小医生诊断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篇六】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笔算乘法教案-数学三年级下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第2节人教版

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2节笔算乘法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6~49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写法;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 考点分析: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专家建议 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合作课件演示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用竖式计算) 14×2= 231×3= 师: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呢? 学生回答:多位数乘一位数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师: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数字较大或较复杂时,用口算计算出结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笔算乘法。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46页例1的画面,提出问题。 (1)你从图中获取什么信息? (2)要算一共付出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3)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4)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14×12 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自由地进行猜测。在学生猜测时,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猜测的答案,更要关心学生有没有主动投入到“猜测”中去。让学生通过猜测,来提高对数的感知和直觉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用你学过得知识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学生可能计算方法不同,而且还可能计算方法的数量也不同。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通过独立探究,经历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2.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在学生独立思考,并有交流准备的基础上,再开展小组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2.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14+14+14+ …… +14=168 (2)12+12+12+…… +12=288 (3)14×2×6=168 (4)14×3×4=168 (5)12×2×7=168 (6)12×7×2=168 (7)10×12+4×12=168 ……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小组内每个同学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看法。这个过程,重在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并使学生学会倾听。】 2.4、方法归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笔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新人教版笔算乘法教 案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转化 新问题 24×12=288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 生:喜欢。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师:你所读的课外书是从哪里来的? 生1:从图书室借来的。。 师:借阅。 生2:我是买的。。 师:购买。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购书里面也有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2、出示情境图 师: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课外读物每本24元. 师:第一个问题:(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 师: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生:24×2=48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师:第二个问题:(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应付多少元) 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24×10=240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这些都是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 师:小红这次买了一套,一共12本,应付多少元钱?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科书 p63-6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通过比较寻找最佳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大胆探究、认真仔细等学习品质。 三、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原型: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式题 24×12。 3、探究的问题: ( 1 )怎样计算24×12? ( 2 )在竖式计算时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 的4写在什么位置? ( 3 )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回顾旧知 (1)用竖式计算: 24×2 23×3 (2)口算: 24×10 12×20 2、引出新知 出示例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出图意,列出算式:24×12。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道乘法算式和刚才做的四道比较,有什么不同?(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12不是整十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与解决 1、尝试估算: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指名说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可能汇报的结果:24×12≈240、24×12≈200、24×12≈240、24×12≈300。 2、自主探索: 提出问题:24×12的积具体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计算!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结果并说明用的什么方法。 汇报可能出现的结果: ○1口算:A、24×10=240,24×2=48,240+48=288。

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笔算乘法(一)阶段性评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推理,找出最容易填的地方作为“突破口”。 2.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竖式中的规律,进一步“扩大战果”,直至将算式补全。 3.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教学准备:练习纸一份。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竖式中的规律,进一步“扩大战果”,直至将算式补全。 教学难点:文字只能填写0~9,而且最高位不能为0。相同的字母(汉字或符号)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汉字或符号)代表不同的数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先解决了“算式谜”,其实“算式谜”中还有一种是“竖式字谜”。“竖式字谜”就是算式中的数字用字母或文字表示,要求出这些字母或文字代表哪些数时,算式才能成立。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简单竖式字谜 1. 像这样的就是,竖式中不同的文字表示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文字 表示相同的数字。请你猜一猜:“数、学、乐、园”分别表示什么数字? 生:先想,个位9×4,所以园=6,再想6×4=24,24+3=27,所以乐=7, 最后7×4=28,28+2=30,所以学=0,数=3,数、学、乐、园分别表示3、0、7、6。 你们和他一样吗?算一算,验证你们的答案。 小结:破解这题,可以从已经确定的个位突破。 2.你能看明白题目意思吗?要注意什么? 生: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字。 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字?

生:先想,三位数乘9的积仍然是三位数,第一个因数百位的A只能是1(否则积会变成四位数);同时,积的个位上也是1,从9乘C的积的个位上是1可以得出:C=9;计算时个位向十位进8。因为9乘B的积不能满十(否则积变成四位数了),B又不能是1,所以B=0。从而得出,9乘B的积加上个位进的8的和是9×0+8=8,就是D=8。所以,A=1、B=0、C=9、D=8。 做对了吗?把你的破解过程再说一说吧。 小结:有些需要通过考虑计算结果的位数来突破。 练一练 右式中,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字。 请你猜一猜: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字? 解答:ABCD×4结果是四位数,那么A=1或2,考虑个位上D×4 尾数也是A,所以A=2;因此D=3或8,结合A=2,千位上A×4=D,所以D=8;百位上B×4+进位不满10,那么B=1或2,因为不同字母表示不同的数字,所以B=1;最后考虑十位上C×4+3结果尾数是B=1,那么C=2或7,因为不同字母表示不同的数字,所以C=7。四位数DCBA是8712。) 破解了这些竖式字谜,你掌握什么小窍门了吗? 生:破解这样的“竖式字谜”和上节课的“算式谜”差不多,都应该要仔细观察,先找到最容易、信息最多的字作为突破口。 三、稍复杂竖式字谜 1.已知一个六位数ABCDEF,这个六位数与3相乘、与5相乘分别得到以下两个算式,求这个六位数。 解答:因为六位数ABCDEF×3=BCDEFA,而ABCDEF×5=FABCDE,且积均又是六位数,表示A×5不满10,所以A=1;由于A=1,表示F×3= 1,所以F=7;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2笔算乘法人教版

第4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1、“做一做”及第47页练习十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PPT课件出示列式计算题目,学生口述算式并计算。 (1)28的2倍是多少?3个28的和是多少? (2)32和10的乘积是多少?32的100倍是多少? 2.课件出示两道习题: 14×2=14×10= 请说一说这两道题的口算过程。 3.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今天 我们要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学习 中掌握笔算乘法的技巧。(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处理信息,训练思维。(PPT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PPT课件出示例1动画习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1)学生先独立列式,交流计算过程。(14×12=) (2)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学生用点子图拼出或画出2个14和10个14) (3)汇报计算方法。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的?把你的想法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方法一:把12套分成3个4套, 14×4=56,56×3=168。 方法二:把12套分成2个6套, 14×6=84,84×2=168。 方法三:把12套分成10套和2套,14×10=140,14×2=28,140+28=168。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计算更准确?(方法三) 3.新知转旧知,合作交流 (1)想一想:用竖式怎样计算?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教师讲解第二步的运算过程,强调14×10=140的书写位置,“0”要省略不写。 (2)教师用PPT课件演示运算顺序。 指导学生说出每一步的具体含义,同桌互相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运算顺序。 4.归纳总结,提炼算法。 (1)提问: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 ②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③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2)今天学习的笔算乘法和以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有什么联系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

2笔算乘法 第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材第46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口算。 52×10=43×30=12×40= 31×20=17×20=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学习新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1。 (1)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 明确: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2)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明确:14×12= (3)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4)想一想:我们前面复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教师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方法一)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

加。 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 (方法二)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14乘12,我们可以先不看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想成14乘2,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就可以得到28,这是第一层的计算,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乘的方法与个位上的2乘14的方法一样,但乘得的结果的末位数要对准第一个因数的十位,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14×12=168(本 )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5)总结过程中提问: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②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明确:乘了两层,因为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2和14乘完后,1和14还要乘,把两层乘得的结果相加。 ③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明确:因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要和十位对齐,个位的0可以省略不写。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99 1023 516 242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5题。 第2题:528 416 462 483(竖式略) 第3题:第三个正确,第一个和第二个错误。 改正: 22 ×43 66 88946 31×139331403 第4题:12×12=144(个) 第5题:2周=14天 22×14=308(页) 308>300 40×7=280(页) 280<30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 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4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学具、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四环八步》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课前活动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2、导入新课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练习,一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自主发现 3、自主尝试 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4、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三、引探释疑 5、引导解答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6、释疑归纳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例1的题意,让学生利用已学的计算知识尝试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做一做发现规律并总结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四、迁移实践 7、巩固训练 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2022年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乘法例2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例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4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课堂教学】 一、复习旧知,温故算法 1.出示算式,回顾算法 我们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去乘14,得到28;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得到140,再把两个得数相加,等于168。 2.讨论交流,回顾算理 竖式中的28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呢?是14乘2的积。 竖式中的140又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呢?是14乘10的积。 刚才我们回顾了上一节课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读懂题意

2.列出算式,独立列式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列出算式:48×37 呈现两个学生的作品。 有两位同学是这样做的?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来哪道是错的?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48看成接近的整十数50,把37看成接近的整十数40,50乘40等于2000。那么得数比2000大还是小呢?把48估成50,看大了,把37估成40,也看大了,看大后是2000,说明精确结果肯定比2000要小。所以第二个答案一定是错的。 师:那第一个答案是不是就一定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3.列式计算,关注进位 和学生一起交流计算过程。 教师板演,列出竖式。 交流算法: 第一步: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七八五十六,写6进5,可以把进来的5写在旁边;接下来算四七二十八,28加进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教案

2、笔算乘法 第3课时笔算乘法 课题: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教案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方法:引导、参与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0×30= 30×40= 50×20= 160×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123×3 [设计意图]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是进行笔算乘法的前提。同时对笔算乘法的复习可以巩固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法的笔算的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做好知识迁移准备。 活动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师:星期天老师去了一趟新华书店,在里面看书、买书的同学真不少!有一套《中国少儿百科全书》特别受少儿朋友的喜爱。 出示图片及有关数据:每套书14本。 师:买2套一共多少本? 预设生:14×2=28(本)。 师:如果买10套呢? 预设生:14×10=140(本)

师:请交流一下算法 预设生: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的情境图)一套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预设生:14×12 师: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 预设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今天我们就借助已经学会的旧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设计意图] 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乘整十数开始入手,主要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基础。学生本身从三年级上册已学习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在本节课之前又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1) (1)探究算法。 师:14×12等于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这个结果呢?利用点子图,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后小组交流。 师:在计算14×12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12套书分成2份,其中1份是10套,另1份是2套。先求出10套的本数,列式为14×10=140(本),再算出2套的本数,列式为14×2=28(本),最后把这2份的本数合起来就是一共买的本数,列式为140+28=168(本)。 师:这种方法借助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加法三个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预设生:我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的。 师:用竖式计算的,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预设生:2乘4得8,2乘1得2,1乘4得4,1乘1得1。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的方法好不好? 预设生:好。 师:老师想把这位同学的算法写到黑板上,谁的方法和他的一样?可以再站起来说一下吗? 预设生:用竖式来计算14×12。

三年级数学下册4两位数乘两位数2笔算乘法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新人教版

2.笔算乘法 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6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7“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部分积与某一乘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从而灵活 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乘 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作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能够顺 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教学笔记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 预设2: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用点子图表示,先画10行点子,每行14个,算式为14×10=140,再画2行点子,每行14个,算式为14×2=28,最后算140+28=168。 预设2:把12套书分成3个4套,即1个4套为14×4=56,3个4套为56×3=168。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3.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师:刚才大家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大家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相互展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学情预设】学生写以上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在这里要进行重点指导。◎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本环节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可以对照点子图理解“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

笔算乘法教案

【 - 小学作文】 【篇一】笔算乘法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三下《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原创 笔算乘法(不进位) 302班韩戈 ? 教学内容:教材46页例1、做一做、 ?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经历算理到算法的转化过程,理解先分后合的思想在竖式中的应用。 3、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 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 教法:引导探究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 教具准备: 课件、点子图、彩色笔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0×4= 2×4=12×4= 300×2= 20×2=320×2= 体会先分后合的思想。 2、笔算并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14×2 231×3 二、探究新知 1、PPT出示教材第46页例1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 (1)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2)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4×12= 2、探究算法 (1)先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化 成我们容易计算的算式。 (2)学生有思路之后,PPT出示小明的分法(把12套分成3个4套,先计算4套的本数,再乘3),再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点子图,试试有没有更简便的分法。 (3)请学生小组内分享比较各自的方案,找出最优方案,指名汇报。 板书:14×10=140(本) 14×2=28(本)140+28=168(本) (4)引导学生根据这种分法尝试用竖式表示出来。教师边巡视观察,边问学生笔算过程中遇到什么 困难。 PPT边演示,教师变板书讲解: 1 4 2套书的本数 2 8 14×2的积 10套书的本数1 4 × 1 0的积(个位的0可以不写) 1 6 8 重点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计算的口诀,和口诀代表的实际意义。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 因数的各位,再把两次结果累加。强调书写顺序和位置。再次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3) 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补充强调第二层积 的位置。 2、PPT出示练习十第3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改错的过程中加深对列竖式的掌握。 3、拓展练习 31×11=41×11=50×11= 32×11=42×11=51×11= 33×11=43×11=52×1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汇编3篇)

• • • • • • • • • • • • • • • •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汇编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汇编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 70 6330 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2332 4121 2223 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 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 3113 1212 2211 112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案 第一课时笔算乘法(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准备 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12×12=11×26=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8 8 3 6 9 6 2 2 2 3 2 1 1 0 5 6 4 1 6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

三年级数学下册4两位数乘两位数2笔算乘法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案新人教版.doc

第2课时口算乘法(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9例2,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用竖式计算。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灵活应用合适的笔算方法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再次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教学难点 灵活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现在,我想检验一下大家, 敢挑战吗? 课件出示习题。 指导学生回忆计算法则:用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与 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两个部分的积相加。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2。 师:你们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要求一共需要多少 盒酸奶,列式为48×37。 1.估算并交流。 ◎教学笔记

师: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盒酸奶?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议一议。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谁来说说? 【学情预设】预设1:把48看成50,即48×37≈50×37=1850。 预设2:把37看成40,即48×37≈48×40=1920。 预设3:把两数都看作整十数,即48×37≈50×40=2000。 师:哪种方法更接近准确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学情预设】预设1的方法48×37≈50×37,多算了2个37;预设2的方法48×37≈48×40, 多算了3个48;预设3的方法48×37≈50×40,把两个数都看大了,误差会更大。 师:看来,预设1的方法与准确值相差最少,也较为简便,即方法最佳。 【设计意图】在设计中特意安排了“估一数”与“估两数”的教学环节,以此来引导学生在估 算时有个清晰的思路。尤其在估算之后,又通过比较误差的大小,把合理选择算法落实到估算之中。 2.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同学们已经知道48×37的结果大约是1850,那么准确结果是多少呢? 请大家动笔列竖式算一算。 学生先独立笔算,再与同桌进行讨论,教师巡视。 【学情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方法呢? 大部分同学同意第二种算法,因为3表示的是3个十,所以是乘30。 师:你们在写竖式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吗? 【学情预设】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不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可以像一位数乘法那样,一位一位 地去乘,同时把进位的数写到相应的地方。 (2)师生归纳算法。 师:列竖式计算该怎么算呢? 师生边板书边交流。 学生弄清算理后,指名学生上黑板前讲解。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表述清楚: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 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乘数 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 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完成例题。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4.小结归纳。 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49页,看一看、读一读,将竖式补充完整。 师:两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乘数个位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学生还未能 熟练掌握时,往往 会出现运算第二 层时把乘几十当 成乘几来算,或者 将乘数弄混淆导 致出错。为了避免 这一问题,在学生 书写竖式时,教师 要求学生说算理, 厘清运算的顺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4.2 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例1呈现一幅老师买书的情境图,并引出解决“一共卖出了多少本? ”问题的算式:14×12,把乘法计算的教学置于具体情境之中。 然后引导学生尝试通过点子图直观呈现给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引出竖式计算方法。 这样的教材设计是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清楚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课件 点子图 【情境导入】 1、(出示主情境图)师: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一共买了多少本? 3、师:怎样列式呢?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就是要求12个14是多少,列成算式是14×12。 5、师:观察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 【探索新知】 1、师:怎样计算14×12呢?你能先试着算一算吗,并把你的算法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2、学生探索、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不同想法: (1) 把12套看作3个4套,先求4套多少本,再求3个4套多少本。用算式表示:14×4=56(本)56×3=168(本)。 (2) 把12套分成10套和2套,先求10套多少本,再求2套多少本,最后求一共多少本。用算式表示: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 3、师: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呢?你能试着算一算吗? 4、学生尝试计算,同桌交流。 5、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分析算法: (1)、竖式应该怎样列? (2)、先算什么?表示什么? (3)、再算什么?表示什么? (4)、最后算什么?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14,算的是2套书的本数,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14,算的是10套书的本数,由于这里的1表示1个十,所以得数是14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