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

合集下载

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及培养策略

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及培养策略

02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信息获取能力调查
01
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 法,对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进行 调查。
调查内容
02
03
调查结果
了解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途径、信 息检索技巧、信息筛选与评价等 方面的能力。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在信 息获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后续培养策略提供依据。
04
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与 方法探讨
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意识培养途径探讨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激发学生对信息素养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 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建立终身学习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终身 学习的观念,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培养 策略,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 参考。
调查范围与方法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涵盖了全国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背景的学生。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包括个人信息、信息素养认知、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等方 面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信息素养现状和需求。
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策略
课程设置
增加信息素养相关课程,如计算机基 础、信息检索等,以提高学生信息获 取、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教学改革
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等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提高信 息素养水平。
图书馆与信息技术中心的作用发挥策略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1引言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迅猛增长、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信息也以几何级数增多。

如何收集信息,更好地处理和利用信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普遍问题。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主要的知识群体,作为国家改革和创新的储备人才,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水平才能适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应对社会信息的快速变化,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

大学生信息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者们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问题实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索。

首先是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体系的研究,北京市文献检索教育研究发布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水平指标体系》和美国ACRL颁布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评价》为评估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设立了教育标准。

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水平指标体系从信息知识、信息水平等几个方面设计信息素养指标体系。

ACRL在强调“信息利用与创新水平”指标时指出把选择的信息整合到个人的知识基础和价值体系中。

其次是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评价,根据王莹等对全国26所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信息知识、信息实践水平都比较薄弱。

马费成教授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缺乏利用网络实行信息检索、资料收集等从事科研的水平。

最后是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的探索,较具代表性的是焦道利学者建议树立以信息素养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观。

美国科学家霍顿指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程。

孙玉洁等学者提出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改善社会环境等措施。

PauaZurkowski 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掌握了信息工具与技能,并能将其用于解决问题的人。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他们着重于在观点、课程与环境设施方面对普通大学生提出措施。

本文针对大学生在实习培养与行业实际需求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提升信息素养相对应的培养策略及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提升其综合素质,进而促动社会发展。

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培养策略

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培养策略

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培养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素养成为了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

信息化素养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培养策略。

一、课堂教学的整合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互联网搜索、在线学习平台等。

通过实践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到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用途。

二、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来搜集、整理、分析和呈现信息。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可以开发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化素养培养机会。

例如,开设信息技术社团或者俱乐部,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比赛,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等。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更自主地进行学习,拓展自己的信息化素养。

四、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和信息应用等方面的考核内容,既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促进信息化素养的提高。

五、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家庭的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可以鼓励孩子使用信息技术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六、专业培训和教育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也是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班、夏令营等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专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七、创新思维的培养信息化素养不仅仅是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探讨

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探讨

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探讨xx年xx月xx日•引言•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设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实施途径目•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保障机制•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信息素养的紧迫性由于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提升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具有紧迫性。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加工、利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信息素养的定义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

信息素养的构成信息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信息素养的特点概念与内涵本研究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法,以获取更加准确和客观的数据和信息。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与方法VS02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信息意识薄弱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度和重视度,对于信息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

信息利用目的不明确多数大学生在利用信息时,往往只停留在解决短期问题的层面,缺乏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信息利用的价值和意义。

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不足许多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往往只停留在简单关键词搜索的阶段,缺乏对高级检索技巧的了解和应用。

信息筛选与评价能力欠缺大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往往不知道如何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价,难以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部分大学生在利用信息时,存在抄袭、篡改、侵犯他人隐私等不道德行为。

信息道德意识淡薄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认识。

信息法律意识不足信息道德与法律意识信息素养教育缺失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比较薄弱,缺乏系统的课程和培训计划。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与实施方法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与实施方法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与实施方法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与实施方法。

一、在课堂中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信息素养相关的小组活动或者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分析,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资源,展示如何利用各种工具和平台获取和处理信息。

二、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评估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信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他们往往面临大量信息的困扰。

因此,培养学生信息检索和评估的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搜索技巧和策略,如关键词的选择、搜索引擎的使用等。

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如何评估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如在线图书馆、教育网站、在线课程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和资源,学生可以更广泛地获取信息,并学习如何利用不同的工具和平台处理和展示信息。

四、开展信息素养培训课程除了在课堂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信息素养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信息检索技巧、信息管理和整合、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课程的开展,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信息素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五、倡导信息素养教育的跨学科整合信息素养教育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图书情报学、传媒学等。

因此,倡导信息素养教育的跨学科整合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组织多学科的教师开展合作,在课程中融入多个学科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地培养信息素养。

六、关注信息素养的评价和反馈在教育中,评价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对于信息素养的评价和反馈更加具有挑战性。

学校可以探索一些有效的评价方法,如开展信息素养测评、组织信息素养竞赛等。

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随着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的发展,使现代教育技术步入了信息时代的轨道。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习的方式由信息记忆的过程转变为信息处理的过程,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体现为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熟练表达和应用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的能力。

所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

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

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

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

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

“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

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

同时,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字:网络教育,教育模式,素质,培养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ducation, especially based on Internet network environmen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education model development, mak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orbi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his background, way of learning by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memory in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 basic learning ability in fact reflect on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the acquisition, processing, fluent expression and appl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ools master and use ability. So in develop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training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reform became the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In recent years,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has become a more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 it can be said to be a problem. For many graduates, did not say first to find a good job, even if it is to find a job is more difficult. The employment rate of graduates as a study of school education of a major index: the employment rate of graduate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reputation of the school, and also affect the school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plan. From the social point of view, a lot of enterprises and sigh" not suitable candidates". Many facts show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is phenomenon and the students'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concerned. "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is one of the aims of higher education. Since the social needs with the higher occupation quality graduates, so,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pu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as one of its important objectives.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s also not close the door to do education, society,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try and university cooperation, common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Key words:Network,Education mode ,Quality,Training引言当前,信息爆炸对人的综合素质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国民是否具有足够的信息素养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途径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所能掌握的信息量和信息技能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策略与途径,帮助大学生提升信息素养。

一、建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首先,大学生需要认识到信息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他们应该明白信息不仅仅是数量的堆积,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取、评估、利用和传播信息。

建立正确的信息观念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只有正确的认识和使用信息,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二、培养信息搜索与筛选能力大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搜索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首先,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的信息资源,包括网络、图书馆、数据库等。

其次,他们需要学会使用关键词和筛选条件,来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并且,他们还应具备辨别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的能力,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三、加强信息组织和管理能力信息的组织与管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方面。

大学生需要学会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

他们可以使用标签、文件夹或知识管理工具等方式,将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与存储,以备后续使用。

只有良好的信息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学习、研究和工作中的信息需求。

四、培养信息创新与应用能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还要注重信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需要学会将所学知识与获得的信息相结合,进行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应用。

他们可以通过开展实践项目、参加竞赛等方式,将所获得的信息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关注信息伦理与安全在信息时代,大学生也要关注信息伦理与安全。

他们应该遵循信息伦理规范,妥善处理他人的隐私和敏感信息。

此外,他们还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学会防范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信息安全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六、跨学科学习与合作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跨学科的学习与合作。

大学生应该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跨学科的课程或项目,与其他学科的同学合作,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学科背景。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陈倩琳(2006280103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广东,广州515000)指导老师:陈娬[摘要]:面对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大学生应该将自主学习作为除开传统教学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终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决定其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

因此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非常必要。

本文从分析信息素养的概念到增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再到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对此论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字]: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一.引言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个Internet 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素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已经到来的21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一些流行软件、网络游戏、QQ及网上冲浪猎奇等对大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几乎找不到不喜欢玩电脑的学生,然而如何获取信息,学生对此却比较陌生。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

特别是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条件下,要求大学生必须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没有良好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效果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说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成功自主学习的保证。

我们应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加快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步伐。

二.信息素养的概念(一) .国外学者对信息素养含义的探究:“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标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作者】:张树娟【作者简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06级教育技术学的学生【内容提要】:本文分析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从高等院校开展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作用以及应采取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问题。

【编者按】:身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如果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能力落后,作为国家将难于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个人也必将被社会边缘化。

本文作者有感于中国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推广和普及,针对我国在此方面的滞后,特别是一些当代的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够,疾呼我国应急赶直追,在大中小学及全社会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策略【正文】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信息传递和利用方式的改变,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与传递信息的便利渠道,同时也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充分认识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注重对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怎样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培养中运用什么策略,以下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些探究。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基本定义是:“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由于它不能完全揭示出信息素养这个抽象概念的全部内涵,所以目前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丰富和扩展,并已深入到对信息素养人特征描述的层面,以便为深刻理解信息素养内涵提供广泛的视角,由此便形成了有关信息素养内涵的各种流派观,例如能力观、学习观、工具观等等。

能力观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识别信息需求,并具有确定、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1]“概括地说,信息素养涉及到一个人检索和理解不同信息源的能力。

要想全部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必须希望知道问题的答案,能利用分析技能系统地阐述问题,能够识别研究方法并利用批判性技能评价实验性和推论性结论;其次,在日益多变和复杂的方法中,必须拥有寻找问题答案的技能;再次,一旦知道了寻找的信息是什么,要能找到它。

”[2]等等。

学习观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是那些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习者,他们知道自己的信息需求并积极思考;他们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并知道相关信息是什么;他们能利用技术工具检索和交流信息;他们是灵活的、可以接受任何变化并能独立地或在团队中起作用的人。

”[3]“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他们是主动的学习者。

”[4]“从根本意义上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他们知道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寻找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学习。

他们为终身学习做好了准备,因为他们总能找到为工作或制定决策所需的信息。

”[5]等等。

工具观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具有应对和适应信息技术的能力。

”[6]“信息素养通常是指运用各种信息工具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能力。

”[7]“信息素养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整合传统素养、计算机素养、媒体素养和网络素养等四个方面以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

”[8]个人认为:具备信息素养的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是学会了如何学习的人,是能够进行终身学习的人。

个人对以上三大观的评价:※信息素养内涵能力观强调的是各种信息能力的培养。

它包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等三个发面。

在网络社会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一个问题,你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恰当的、科学的答案,并能对其作出精辟的解说。

可以用你完成这个任务的质量程度来衡量你的信息素养的高低。

※信息素养内涵学习观的核心是创新学习,而创新学习的前提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创新学习即是老问题和新方法,新问题和老方法,新问题和新方法的有机结合。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知识量、信息量激增,过去那种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传统观念正在为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所代替;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及趋势,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而信息素养能力论又是这种学习观的理论内核。

※信息素养内涵的工具观可以解释为对基本工具(含计算机及其它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这种观点是在计算机文化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计算机文化观的理念,采用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认为学习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技能,也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指出计算机是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学会使用的常用工具,必须通过计算机教育培养人们使用信息工具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使学习者具有使用信息工具帮助自己进行脑力劳动的意识,使用常用信息工具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其实三个观点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工具观是能力观的前提,能力观是学习观的理论内核,同时学习观也支撑着能力观和工具观的发展。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主要如下:※信息能力亟待提高:目前,许多大学生虽然对信息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讲: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对如何获取文献资源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较为陌生,以致于变得越来越“不会使用现代图书馆了”,具体表现是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真正信息。

二是利用信息盲从无目的。

调查表明,大学生有目的地利用信息资源和积累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许多学生通常没有目的和计划地阅读书刊。

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造成盲目借阅的局面。

三是对信息的需求存在应急心理。

许多学生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完成某一任务、某项活动而去选材、收集资料,应付了事。

※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尚需培养:据调查,在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诸如对“计算机犯罪”、“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的认识上,有相当多的学生仅认为“计算机犯罪”属违法问题,只有少数学生了解“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和“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等也是违法或不道德范畴。

再如,有的学生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以致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的情况屡屡出现。

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另一方面主要反映了信息化社会信息道德内容的更新和变化发展。

总之,上述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信息道德水平等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当前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信息道德素养的培育。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不断的信息化,信息已成为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

一个人的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社会成就高低。

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高等院校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助于他们终身学习。

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提出了终身学习观这一重要思想,并阐述了它对现代和未来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对人才提出了多样性、发展性要求,使得学校教育不可能一次性地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每个人必须终身学习。

四、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作用培养信息能力的作用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作用五、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学校应制定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综合规划,并使其受到普遍重视和支持。

整体教育过程,有赖于不同专业教师和图书馆员的密切配合。

例如,计算机基础、网络环境及相关软件使用的教学由计算机系承担;网络信息资源,特别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与评价方法由图书馆来介绍;由法律或德育教育的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知识的普及。

信息素养教育应在各类院校开展,对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应有同样的学习要求。

开设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门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

我国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中也都安排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并要求在学生毕业前达到计算机等级考试水平。

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

当今信息教育日益强调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再认为只有让学生学习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学会了编制程序,才算学会了计算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必进行程序设计就能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而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不仅需要懂得程序设计的开发人才,更需要大量能够使用他人设计的软件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实际信息查找和利用能力为目的,在网络环境下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完成学习过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的作用大学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信息知识,在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图书馆要通过教授信息的生产、组织存储和传递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教会学生自主检索和利用网络信息的技术,提高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的独立性和自信心:(1)通过印发图书馆使用手册,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报告会、宣传栏、信息导航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介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最新动态、导航书目、新书、最新电子出版物、最新培训内容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

(2)要使大学生学会运用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来学习通过多种登录方式联机查找本馆馆藏的书目记录、馆藏状况、预约出借的文献、查询个人借阅记录、续借未阅读完的图书等。

学习检索国外其他图书馆的馆藏目录。

(3)要引导大学生重点掌握网络版电子期刊、参考工具书和电子图书等电子文献的检索方式,掌握全文浏览等方法与印刷文献的区别,尤其是多媒体信息的综合调用;通过E-mail等方式获取本学科外文期刊的最新目次服务,有效追踪同行的研究进展。

(4)学习掌握网络信息生产、组织、存储和传递的基本原理和过程,重点掌握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框架、内容组织、服务方式、技术要点。

学习网络化馆际互借申请的程序,了解国内外文献传递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申请过程、电子表格的填写、付款方式及服务的时效性等方面的情况。

总之,高校图书馆是承担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截稿时间:2008-5-15【参考文献】1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 mation literacy:final ,ALA,198934 Information Power:Building Partnerships for ,ALA,19986 若干大学图书馆网站的相关网页7、《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作者:肖自力 20048.《信息素养内涵剖析与评价》作者:杨晓光 20049.《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初探》作者:曲桂丽 200410.《略论信息检索课与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作者:黄桂兰 200411.《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作者:宋雄伟 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