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衍射的物相分析

合集下载

材料分析基础实验报告之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范本模板】

材料分析基础实验报告之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范本模板】

实验一 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与测试方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2、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步骤;3、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4、了解X射线的辐射及其防护方法二、实验原理根据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位置、强度及数量来鉴定结晶物质之物相的方法,就是X射线物相分析法。

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没有任何两种物质,它们的晶胞大小、质点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排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当X射线波长与晶体面间距值大致相当时就可以产生衍射。

因此,当X射线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用各个衍射晶面间距d和衍射线的相对强度I/I1来表征。

其中晶面间距d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

所以任何一种结晶物质的衍射数据d和I/I1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根据它们来鉴别结晶物质的物相。

三、实验设备丹东方圆仪器有限公司的D2700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一台;玛瑙研体一个;化学药品或实际样品若干(Li4Ti5O12)。

四、实验内容1、采用玛瑙研体研磨样品,在玻璃样品架上制备一个合格试验样品;2、选择合适的试验参数,获得XRD图谱一张;3、理解样品、测试参数与XRD图谱特征的关系。

五、实验步骤1、开机1)打开总电源2)启动计算机3)将冷却水循环装置的机箱上的开关拨至运行位置,确认冷却水系统运行,水温正常(19—22℃);4)按下衍射仪ON绿色按键打开衍射仪主机开关5)启动高压部分(a)必须逐渐提升高压,稳定后再提高电流。

电压不超过40kV,管电流上限是40mA,一般为30mA。

(b)当超过4天未使用X光管时,必须进行光管的预热。

在25kV高压,预热10分钟;30kV,预热5分钟;35kV,预热5分钟。

(c)预热结束关机后,至少间隔30分钟以上方可再次开机实验。

6)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衍射仪样品台上;7)关好衍射仪门.2、样品测试1)在电脑上启动操作程序2)进入程序界面后,鼠标左键点击“测量”菜单,再点击“样品测量”命令,进入样品测量命令3)等待仪器自检完成后,设定好右边的控制参数;4)鼠标左键点击“开始测量”,保存输出文件;5)此时仪器立即开始采集数据,并在控制界面显示;(a)工作电压与电流:一般设为40kV,40mA;(b)扫描范围:起始角度>5°,终止角度<80°;(c)步进角度:推荐0.02°,一般在0.02—0。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物相分析并不是一般的成份分析,一般的化学成份分析是分析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及其含量,并不涉及元素间的化学结合状态及聚集态结构,只有元素单独存在时该元素才是一个单独的物相。

物相分析是进行元素间的化学结合状态和聚集态结构的分析。

那些化学组成相同但晶型不同的物质,虽然其元素组成相同,属同种化合物,但其聚集态结构不同,属不同的物相。

已知,识别一个物质不但要知其元素组成,而且要知各元素间的化学结合状态和聚集态结构。

如只含Si和0二种元素的Si02,它有石英、方英石、鱗石英、白硅石和无定形硅胶等许多结构形态,分别属于不同物相。

而不同形态的Si02在性质上是差别很大的。

再如ZnO和Cr2O3在高温下焙烧可生成化学上稳定的尖晶石结构的ZnCr204。

但在多少温度下转化开始发生?转化程度如何?对此问题化学成份分析是很难解决的,因为在反应中化学成份并无改变。

对矿物、陶土、固熔体合金、新兴材料、多相催化剂以及混合物的分析更是如此,只知元素组成而不知物相结构是远远不够的。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在矿物分析中可确定物相组成以提供开发利用的方案;在冶金工业中可确定各元素的结合状态,了解热处理过程及性能的变化关系;在化学工业中可控制产品质量,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在材料科学中可确定材料的结构及性能,为新兴材料的开发指明方向;在理论研究中可帮助确定中间历程,研究催化反应及机理,指导新产品的合成等等。

因此,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在许多部门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相分析主要包括物相的定性识别,定量分析以及结构类型及晶格参数的测定。

本文主要介绍物相定性、定量分析,结构类型及晶格参数将在下一章介绍。

定性物相分析——物质的识别及鉴定定性物相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衍射谱图的峰位及相对强度。

每种结晶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参数,包括点阵类型、晶胞大小、单胞中的原子数及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种类和位置等。

这些参数的差别必反映出衍射谱图的差别,即每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峰位及相对强度,就象人的指纹一样,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关于XRD物相定量分析

关于XRD物相定量分析

关于XRD物相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XRD)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确定材料的物相组成,结构和晶体学信息。

XRD物相定量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模式来分析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XRD物相定量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原理:XRD物相定量分析的原理基于布拉格方程:nλ = 2d sinθ,其中n 为整数,λ为入射X射线的波长,d为晶面间距,θ为散射角。

当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会与晶体内的晶面相互作用,并产生散射。

不同晶面的晶面间距会导致不同散射角和散射强度的出现。

通过测量样品的散射模式,可以确定样品中的物相组成。

方法:XRD物相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通过比对实验测得的散射模式与已知标准样本的散射模式,可以确定样品中的物相种类。

这种方法常用于未知样品的初步分析和相的鉴定。

2.定量分析:通过测量散射峰的强度和位置,可以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定量分析需要建立标准曲线或参考曲线,以确定散射峰的位置和强度与物相含量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内标法、峰面积法和相对比例法等。

常用仪器:进行XRD物相定量分析需要使用X射线衍射仪。

X射线衍射仪由X射线源、样品台、衍射角度测量器和X射线探测器组成。

X射线源通常使用钴、铜或铬等发射入射X射线的金属。

应用:XRD物相定量分析在材料科学、地质学、矿物学、纺织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材料科学:XRD物相定量分析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例如晶胞参数、晶体结构和晶格畸变等。

它可以用于分析晶体中的杂质、晶形和晶轴取向等信息,并对材料的性能和性质进行评估和改善。

2.地质学和矿物学:XRD物相定量分析可用于矿石和岩石中矿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它可以确定矿物的种类、含量和分布情况,进而研究地质历史和矿床形成机制。

3.纺织业:XRD物相定量分析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分析纤维结构和纤维取向。

它可以评估纤维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并优化纺织工艺。

X射线衍射应用-物相分析

X射线衍射应用-物相分析

复合样中各峰的强度,IM(120)=922, IC(101)=6660, 计算公式:
I Q (10 ) 8604
11
WM
M KA (
I M (120 )
M KA
I M (120 ) 922 17.3% I Q (1011) I C (101) 922 8604 6660 2 . 47 ) Q C 2.47 8.08 9.16 KA KA
WM (%)
IM
IM (%) IT I C
(7)
通常通过配制一系列不同比例的混合试样制作标定曲 线(强度比与含量的关系曲线),应用时根据强度比按此 曲线即可查出含量。此法也适用于吸收系数不同的两项混 合物的定量分析。
(2)被检测向与基体吸收系数不同: 1、内标法:
待测样为n(≥2)相的混合物,各项的质量吸收系数不 相等时,采用内标法作定量分析。
2)、粒径大的粉末(几十μm以上)衍射强度重现性差,强度的变化可达百 分之几十。 3)、试样中固溶体其它物质或试样加热膨胀时衍射线移向低角位臵(高角位 臵衍射线偏移量较大)。 4)测角仪偏心时,衍射线产生偏移(低角偏差大) 5)测角仪扫描速度快,计数率仪的时间常数大时因仪器反应滞后,衍射线向 扫描方向移动。 6)测角仪零位位移,导致全谱位移。
采用Hanawalt法定性相分析的要点:
采用Hanawalt 法作定性相分析时,由于试样制备方法、测定条件以及JCPDS 卡的数据本身的可靠性问题,使得JCPDS卡的数据与试样衍射线的d值或 I/I1值有些差别。
1)、粘土矿物或石墨粉末等易产生择优取向的试样以及具有择优位向的金属 箔,其衍射强度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倒臵的情况。
第五章、X射线衍射分析应用

仪器分析实验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仪器分析实验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开课实验室:环境资源楼105【实验目的】(1)了解Philips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基本掌握样品测试过程;(3)掌握利用衍射图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

【基本原理】•原理概述:晶体晶面间距约为10-10m量级,与X射线波长范围(0.1-10埃)相符合,因此X射线在遇到晶体时,可能发生衍射现象,从而推测出其结构信息;•X射线与特征(或标识)X射线: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穿透能力强;在用电子束轰击金属靶,如铜,产生的X射线中,包含与靶中各种元素对应的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

对铜靶来说,其中包含Kα1、Kα2及Kβ三种特征X射线;•X射线衍射: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结晶性物质上时,X射线因在结晶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散射的X射线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强,从而显示与结晶结构相对应的特有的衍射现象。

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X射线都发生衍射,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布拉格方程:2d sin θ=nλ即当λ确定且n=1(一次衍射)时,则只有当θ角满足:θ=arcsin!!!"时才可发生衍射。

故根据布拉格方程,通过合理地转动样品、X光管和接收器,调整θ角,扫描一张谱图,则可以得到这一晶体样品的结构信息;•晶体X射线衍射图谱:由于每种晶体其X光衍射都有一组特定的d值,粉末线的分布是一定的;每种晶体内原子排列也是一定的,因此衍射线的相对强度也是一定的,每一个晶体都有一套特征的粉末衍射数据d-I 值,并可把它作为定性鉴定物质和物相的依据。

对晶体微观结构精细的形象变换,每种晶体结构与其X射线衍射图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任何一种晶态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X射线衍射图,而且不会因为与其它物质混合在一起而发生变化,是X射线衍射法进行物相分析的依据。

规模最庞大的多晶衍射数据库是由JCPDS编篡的《粉末衍射卡片集》(PDF)。

•粉末衍射卡片索引:包括:粉末衍射卡片哈氏索引(Hanawalt),芬克索引(Fink Index)和戴维字母索引(Alphabetical Index);1、哈氏数值索引:每一种的数据在索引中占一横行,依次有:八条强谱线晶面间距数值,化学式卡片顺序号,查阅时把晶体面间距按衍射峰强弱排列成d1,d2,d3----,找到d1再找d2值,一直顺序找到第八值,从而可查的对应八强线的卡片顺序号,但也可用前三强的d值,按下列排列方式查找:d1d2d3,d2d3d1, d3d1d2,在哈氏数值索引中出现三次;2、芬克索引:也属于数值索引,不过它是以每种物质的八条强线晶面间距d作为该物质特征,芬克索引的编制是按各种物质八条强线中第一个d值的递减次序划分成组。

x射线物相分析实验报告

x射线物相分析实验报告

x射线物相分析实验报告
X射线物相分析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

通过对不同晶体结构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了样品的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物相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

引言:
X射线衍射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物相分析方法,通过对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等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对不同晶体结构的样品进行物相分析,验证X射线衍射技术在物相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实验方法:
1. 准备不同晶体结构的样品,包括金属、陶瓷和晶体材料。

2. 将样品固定在X射线衍射仪上,调整仪器参数,使得X射线能够与样品发生衍射。

3. 收集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记录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

4. 通过对X射线衍射图谱的分析,得到样品的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信息。

实验结果:
通过对不同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分析,得到了样品的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技术能够准确地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为物相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结论:
本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晶体结构的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验证了X
射线衍射技术在物相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技术是一
种有效的物相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为材料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希望本实验结果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实验一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实验一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现代材料微观分析方法》
实验一: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PDF卡片和三种索引。

2.根据衍射图谱或数据,学会单物相鉴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相分析的原理:X射线衍射及其衍射花样
三、实验步骤:
七步法进行单物相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衍射图谱,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到相关的数据,然后进行标定,得到最终的标定结果(物相、卡片号、干涉面指数)。

五、实验小结
总结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心得体会。

X射线源为CuKα: 波长λ=0.15406 nm
α
α
α
α
α
X射线源为CuKα: 波长λ=0.15406 nm
X射线源为CuKα: 波长λ=0.15406 nm。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XRD)是一种利用X射线技术定量分析有机物质的分析方法。

它可以准确测量有机物质中不同元素的含量,以及有机物质的物相变化。

在定量分析后,可以得出分析结果,同时也可以依据定量结果,估算出物质中各种物相的质量分数比例。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是基于X射线衍射原理进行的分析法。

当X射线照射到样品上时,样品由于具有不同的密度、厚度和晶体结构,而会产生出不同的衍射现象。

而在相同的X射线源、同一距离处,不同物相的衍射特征是不同的,它们可以被量析出来。

此外,由于各物相的晶体结构也不同,因此,其衍射带特征也不同,如果能够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则可以更准确地分析 X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的结果。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生物分析、化学分析、材料科学、分子结构分析以及金属物相组成分析等。

特别是在分析多元有机物质的物相及含量时,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有机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元素含量比例。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技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以准确测量物质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可以精确地分析有机物质物质中多种元素的含量。

此外,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技术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以测量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有机物质,从而满足不同分析要求。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并且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产生、食品安全检测、精细化学品组成分析等方面。

另外,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工业产品的质量控制,帮助企业更好地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定量分析服务,为产品的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后盾。

未来,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技术将会持续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以服务更多的企业及科研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射线衍射的物相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Philips X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学会粉末样品的制样及基本的测试过程;
(3)掌握利用X射线衍射谱图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制样:未知粉末样品、药匙、酒精(用于擦拭研钵)、研钵、专用进样片;
(2)测试:Philips X'pert X射线衍射仪;
三、实验原理
当一束单色x 射线电磁波照射晶体时,晶体中原子周围的电子受x 射线周期变化的电场作用而振动,从而使每个电子都变为发射球面电磁波的次生波源。

所发射球面波的频率、与入射的x 射线相一致。

基于晶体结构的周期性,晶体中各个电子的散射波可相互干涉而
叠加,称之为相干散射或衍射。

四、实验条件的选择
(1)用于粉末晶体衍射的射线波长一般为0.5~2.5Å,本实验中使用的为Cu靶;
(2)滤波片选用Ni,因为滤波片是用于吸收Cu的Kβ线,而Ni的吸收限位于Cu的Kα与Kβ之间且靠近Kα线;
(3)狭缝参数的选择:在X射线衍射仪的光路中有五个狭缝:梭拉狭缝(两只)、发散狭缝、散射狭缝、接受狭缝。

a. 梭拉狭缝是用来限制X光垂直发散度的,梭拉狭缝发散度的大小对强度和分辨率都有
很大影响,两只狭缝分别位于X光管之后和探测器前。

b. 发散狭缝是用来限制样品表面初级X射线水发散度的,加大狭缝,分辨率降低但强度
增加,可根据实际所需的测试要求进行调解;
c. 散射狭缝用来减少非相干散射及本底等因素造成的背景,提高峰背比,它与发散狭缝配对使用且角度相同;
d. 接受狭缝是用来限定进入探测器的X 衍射线的。

它位于衍射线的焦点。

测量时如果主要为了提高分辨率,应该选择较小的接受狭缝。

如果为了提高衍射强度,则应加大接受狭缝。

五、实验操作
1.样品制备:
A .测试对于样品粒径的大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粒径过大或者不均匀会谱图中锋的相对高度发生变化,导致在对比所得谱图与PDF 标准卡时需要对衍射峰进行大量的排列组合。

B. 测试样品在装入样品板之前必须用毛玻璃将待测表面打磨至完全光滑,并且保证样品的表面与样品板相平。

2.样品扫描
将样品板装入样品台,将防护罩关闭,设定好控制程序,开始扫描,扫描期间面板“shutter open ”指示灯亮起,此时不可以强行打开防护罩,否则会导致仪器强行停止损坏X 光管;
实验中X 光管的高压值设定为4Kv ,电流35mA ;扫描的起始角为10o
,终止角为80o (2θ)
3.结果保存
扫描完成后,当“shutter open ”指示灯熄灭时,确认防护罩解锁后方可打开,取出样品。

将数据在highscore 软件中进行处理,软件可以按照要求标示出图中的峰位置,再用软件去除K β线,标示出各个锋的相对高度及d 值,打印结果。

4.利用标准PDF 卡片对未知粉末进行物相分析 将所得的谱图与标准卡片进行对比,有时可能由于峰的相对强度有偏差导致在查找时要对三强线的顺序作出相应调整。

d 值的测量受到仪器状态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有一定偏差,这也给查表过程带来了一定难度。

六、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中测得未知粉末样品的三强线(three strong lines )分别是 3.34525 Å、4.25729 Å、1.81808 Å,在标准卡片中查找,由于实验条件等因素限制使得测试结果与标准值有一定偏差,最终确定未知样品粉末为二氧化硅,即合成高纯石英( silicon oxide quartz high-synetic ),PDF 编号为89-3433,标准值的三强线分别为3.40 Å、4.34 Å、2.01 Å。

未知粉末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粉末,无特殊光泽,粒径较小,研磨时发现硬度较大,无特殊气味,初步测试不溶于水和酒精溶液。

d 值偏差计算:
0000
3.34525 3.40
100 1.613.40
-⨯=
0000
4.25729 4.34
100 1.904.34
-⨯=
0000
1.81808
2.01
1009.552.01
-⨯=
可以看到第三条谱线的测量值与给出的标准值有着较大的出入,有可能是发生了择优取向使得强度相近的峰的相对强度次序发生了交换,但是有意思的是在查阅了另一套标准卡片后得到了不同的答案,结果如下。

相对强度排序
测量相对强度
测量d 值/Å
标准d 值/Å
标准相对强度
1 100 3.34525 3.4358 100
2 2
3 4.25729 1.8679 29 3 13 1.81808 4.3756 15
4 8 1.54166 1.4124 1
5 5 7 2.45644 1.5849 12 6
7
2.08089
1.1855
9
7 6 1.38216 1.2328 7 8
3
1.37501
1.2328
7
注:上表中标准强度第七第八的两个峰分别是2 1 3面和2 2 1面的衍射峰,d 值和相对强度均较为接近,并不是错误
由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三强线中有两条的位置发生了交换,重新计算三强线的相对偏差
0000
3.34525 3.4358
100 2.643.4358-⨯=
0000
1.81808 1.8679
100 2.671.8679-⨯=
0000
4.25729 4.3756
100 2.704.3756
-⨯=
从三强线的匹配程度结合位置粉末的物理性状可以初步确定该粉末为二氧化硅,标准卡片编号为89-3433。

另外,在计算偏差时又出现了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那就是三强线的测量值和标准值的平均偏差都为2.7%左右,且均为偏小,然而这三个峰在扫描时相距较远,排除了突发扰动的影响,加之如果是样品的原因,相对偏差不会如此一致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仪器内部的因素,由于XRD 衍射仪测量的精度较高,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误差几乎不可接受,建议实验室老师检查一下测试条件及仪器工作状况。

七、实验结论
最终确定实验测试的位置粉末为二氧化硅粉末(silicon oxide quartz high-synetic ),PDF 编号为89-3433。

八、思考题
1.X 射线在晶体中衍射的二要素是什么?
答:X 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二要素为衍射方向和衍射强度。

通过衍射方向可以获得晶胞大小和形状信息,而通过衍射强度可以获得晶胞原子排列方式信息。

2.晶面指数是否等于衍射指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晶面指数:如某一不通过原点的平面在三个矢轴方向上的截距分别为m (以a 为单位)、n (以b 为单位)、p (以c 为单位)。

令1/m :1/n :1/p=h :k :l ,h :k :l 为互质整数比 晶面指数并不等于衍射指数,但二者满足如下的数量关系
nh *=h ; nk *=k ; nl *=l
其中h 、k 、l 为晶面指数,h *、k *、l *为衍射指数,n 为衍射级数。

3.劳埃方程与布拉格方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它们的本质是否相同?
答:这两个方程均可以用于借助X 射线的衍射方向来解析晶胞结果。

相较而言,Bragg 方程在形式上比劳埃方程简单,直接联系了θ与d 的关系,但二者的数学本质与物理背景是相同的,由劳埃方程可以推导出Bragg 方程的形式。

4.如何从一种晶体的多晶X 射线衍射图上判别是立方还是四方?
答:晶粒尺寸在100nm 以下时,可以通过谢乐公式近似计算晶粒尺寸
cos k DC B λ
θ
=
式中K 为仪器常数,λ为X 射线的波长,B 为衍射峰的半高宽度,θ为衍射角。

借助这一公式可以解出晶胞的尺寸从而判断晶胞的结构是立方还是四方。

5.衍射宽化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答:造成衍射峰宽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样品粉末的颗粒细化;化学计量式不唯一;存在晶格畸变;点阵缺陷;晶体结构对称性下降;仪器自身原因导致的衍射峰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