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节的三次 二、中国酒店的发展史资料
酒店的历史沿革

酒店的历史沿革
一、世界酒店的发展简史
世界酒店的发展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客栈时期、豪华酒店时期、商业酒店时期和现代酒店时期。
客栈的出现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是为了适应商业旅行、外交交往、宗教旅行、帝王贵族巡游等活动的要求产生的,主要满足人们的食宿等需求。
豪华酒店时期大约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旅游开始成为一种经济活动,专为上层统治阶级服务的豪华酒店应运而生。
产业革命引起经济的繁荣,进入20世纪后,商业活动增加了,商业旅行也急剧增加,原有的豪华酒店因价格昂贵,小客栈因设施简陋而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产生了主要为商务旅游者和一般中产阶级旅游者服务的商业酒店。
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世界出现了国际性的大众化旅游,旅游需求快速膨胀。
汽车、航空和铁路等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更加快了旅游活动的普及化和各国人民之间交往的频繁化。
二、中国现代酒店发展简史
新中国酒店业发展,无论从量得角度,还是从质的角度,其发展速度都是惊人的。
酒店业几十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阶段,转型为企业单位经营型管理阶段,吸取国际上通行做法,推行星评制度,走标准化道路阶段,进入专业化、集团化管理的新阶段。
本文出自金天鹅宾馆管理软件,详情请登录网站。
酒店发展史

酒店展厅目前展览癿项目: 阿布扎比国家科技馆 阿联酋国家博物馆 阿布扎比新卢浮宫
外形像是几个大小丌一癿蜜蜂翅 膀,金属感极强
外形像是随意堆砌癿玩具积木
酒店提供高端居住体验的同时,更为客人提供一个了解政府未来觃划的机会
屋顶是白色镂空雕花,阳光可以 从屋顶照射迚来,像是一件艺术 品
阿布扎比八星级皇宫酒店
全世界豪华的酒店
• 全世界豪华的酒店——阿 联酋迪拜的阿拉伯塔 (BurjAl-Arab)酒店, 它是七星级酒店。
这家豪华酒店可以用直升机接送,让人拥有宾 至如归的感觉。
劳斯莱斯亲自将游客接到酒店,体验奢华之旅。
酒店前台接待很热情。
豪华的客房,不会让人感觉陌生,初到 者却往往如同做梦一般。
五、酒店的星级评定和划分
• • • • • 酒店星级的等级评定的原则: ①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营业历史; ②等级要通过多次调查后才能评定; ③不受规模大小的限制; ④评定后的等级根据对其执行标准的检查 结果,可予以改正。
酒店的星级划分的等级
• 一星级:设备简单,提供食宿最基本的酒 店产品,能满足客人的基本旅行需要。 • 二星级:设备一般,除食宿基本设施外, 还须设有简单小商店、邮电等便利设施, 服务质量较好。
(zeroemission)
电 高 梯 速
迪拜塔建成后将采用世界最快电梯,速度达17.5米/秒 。从首层升至120层景观层只用了50秒。在景观层,整 个迪拜市容尽收眼底,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棕榈 岛”和建设中的“世界岛”都能一览无余。 然而,要在这么快的速度下迅速使电梯减速停止,是 极其困难的。早期的电梯有个致命的缺陷,一旦电梯 的绳索断裂,电梯就会飞速下坠。工程师为解决这个 问题,发明了一种可任意立刻阻止电梯下降的安全刹 车装置,使电梯与锯齿相扣,动弹不得。
中国酒店史

中国酒店史1. 引言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旅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中国酒店业逐渐崛起,成为全球酒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程,从起源到迅速发展的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2. 中国酒店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中国酒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驿站和客栈。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酒店起源于19世纪末的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
这些早期的酒店主要是为外国游客和商人提供住宿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酒店业逐渐发展壮大,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酒店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3. 改革开放后的酒店业复苏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酒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国内酒店数量迅速增加,同时酒店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个阶段,国外知名酒店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理念。
4. 加入WTO后中国酒店业的全球化进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酒店业进一步加快了全球化进程。
国内酒店企业开始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国外酒店品牌也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酒店业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
5. 市场竞争与酒店业整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酒店业开始进行整合。
一些实力较强的酒店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品牌输出等方式扩大了规模,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同时,一些小型酒店也开始走专业化、精品化的路线,以差异化的服务吸引客源。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酒店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6. 中国酒店业的转型升级与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中国酒店业开始转型升级,向着高端化、多元化、品质化的方向发展。
一些大型酒店企业开始走品牌化、集团化的路线,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综合实力。
同时,一些新兴的酒店品牌也涌现出来,如民宿、主题酒店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智能化、互联网化的科技手段也被广泛应用在酒店管理中,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中国大陆酒店业发展历史我国酒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1980年前)、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和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以后),到目前为止行业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星级酒店、普通旅馆和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因为行业规范还未成形,有部分酒店与3星级及以下酒店、社会旅馆有重合)构成行业的三种基本业态,以发展相对成熟的星级酒店为整个行业的支柱和代表。
对于中国酒店的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目前势头正旺,已经成为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亮点。
为了更好的理解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本报告先对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史做以简单介绍。
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情况大致如下:首先,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
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大众消费的兴起以及公路网络的发展,汽车旅馆开始出现,为平民的出游提供廉价的住宿服务。
其次,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酒店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
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并购整合单体酒店。
同时,经济型酒店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
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
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酒店业态。
再次,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经济型酒店行业开始进行品牌调整。
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市场的成熟期,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扩张的动力逐渐减弱。
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通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得益于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
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阶段:
1. 古代客栈时期:中国古代客栈最早出现在商朝,当时被称为“逆旅”,主要为远行的商人和旅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
2. 近代旅店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旅店开始兴起。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旅店,如上海的汇中饭店、北京的六国饭店等。
3. 现代酒店时期: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中国的酒店业开始发展起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4.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酒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5. 21 世纪:21 世纪以来,中国的酒店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酒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的三次二中国酒店的发展史

1985.10 香港(包玉刚)
1984
/
1983
新加坡(陶欣伯)
1983.2
香港(霍英东)
1984.6
香港(胡应湘)
1985.8
பைடு நூலகம்
香港(利铭泽)
第二章的三次二中国酒店的发展史
n 旅游饭店时期:1986-1990,我国酒店企业经济类型更多元化和 酒店集团初创时期。
n 星级酒店时期:1991-现在,是我国酒店业成为现代化产业的阶 段,酒店业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两种不同的经营思想:“义”与“利”
第二章的三次二中国酒店的发展史
2. 中国古代旅馆服务含义 n 服务观念:宾至如归 n 服务项目:主要为提供膳宿,也有为客人喂马,检修车辆;提供
寄存服务和交易场所(南北朝的邸店);提供娱乐服务(唐时民 间旅馆);翻译(明朝的官办旅馆)
第二章的三次二中国酒店的发展史
第二章的三次二中国酒店的发展史
(四)我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1. 现状 n 形成分别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三大酒店发展区域 n 酒店市场出现一定的市场细分 n 国际酒店集团和酒店管理公司的加紧其入步伐,市场竞争激烈 n 本土酒店集团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
第二章的三次二中国酒店的发展史
2. 特点 n 政府行为是酒店形成与发展的主动力:以星级酒店为例 n 酒店功能齐备,酒店类型较为接近 n 结构性过剩困扰酒店市场发展 n 星级酒店的布局集聚性明显
-- 欧洲酒店以小型、家族企业为主,酒店联号的扩张方式以经 营酒店为主,同时兼营餐馆、汽车租赁、观光旅游等相关行业。
-- 欧洲的历史文化属性决定了欧洲酒店的发展模式。欧洲大部 分国家属于低信任文化,欧洲家族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同时欧洲 文化强调理性与科学、逻辑推理与分析的理性主义在欧洲有着悠久 的历史和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扩张时,多是实施多样化经营。
酒店的发展历史

3、中国现代酒店:
我国现代酒店的发展,虽然有了十分可喜的成就,但以国际标准要求,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突出反映在服务质量上。
美国希尔顿酒店集团
国际港丽酒店、希尔顿大饭店、双树大饭店、大使套房酒店、家木套房酒店、哈里逊会议中心、庭园旅馆、汉普顿旅馆、希尔顿渡假俱乐部
美国精品国际饭店公司
品质客栈、舒适客栈
美国最佳西方酒店国际集团
以输送全权管理和委托管理为主
美国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
威斯汀、喜来登、福朋、圣瑞吉斯、至尊精选、艾美酒店
STEP5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2、中国近代酒店: (1)西式酒店: 西式酒店是19世纪初外国资本侵入中国后兴建和经营的酒店的统称。 这类酒店在建筑式样和风格上、设备设施、酒店内部装修、经营方式、服务对象等都与中国传统客店不同,是中国近代酒店业的外来成分。 1840-1939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3个城市中已有外资建造和经营的西式酒店近80家。 处于发展时期的欧美大酒店和商业旅馆的经营方式,也于同一时期,即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被引进中国。
1898年,里兹回到巴黎,他在旺多姆广场上开设了一家在巴黎所有酒店中最大的酒店。 他希望在这里就餐的人,能在酒店一边聊天,一边喝着茶或咖啡,所以在附带的花园中设置了一应俱全的桌椅。 他摒弃了在墙面上装裱墙纸的老式做法,用油漆漆墙。 在此之前,巴黎所有大酒店的房间都不设浴盆,里兹却在卧室里安装了私用浴盆。 在里兹酒店,里兹还规定了服务员的服饰: 男服务员佩戴白色领带;服务部领班佩戴黑色领带;侍者佩戴铜纽扣。 以后,这也成为一些酒店的传统服饰。
4、喜达屋酒店管理集团3、希尔顿酒店集团源自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酒店集团一览表
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发展历史 -回复

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发展历史-回复中国自主品牌酒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从那时起,中国的酒店业就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自主品牌酒店为主力军的市场格局。
第一阶段:种子时期1980年代初,中国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这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企业家开始投资建设自己的饭店,其中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创办了酒店连锁品牌,如锦江之星、如家等。
这些酒店在品牌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迅速发展,一度成为中国酒店业的代表。
第二阶段:成长期到了1990年代初,中国经济逐渐向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竞争愈发激烈。
此时,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自主品牌酒店的重要性,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酒店品牌,如华住、汉庭等。
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为自主品牌酒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第三阶段:壮大期21世纪初,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际旅游市场的崛起促使中国酒店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中国自主品牌酒店纷纷推出了不同级别、不同风格的酒店品牌,如锦江国际、雅高等。
与此同时,国际知名酒店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本土酒店品牌的壮大与提升。
第四阶段:巩固期进入2010年代,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阶段,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开始注重品牌形象的建设和标准化管理。
许多酒店集团开始推行统一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中国自主品牌酒店也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加强与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
第五阶段:创新发展期如今,中国的自主品牌酒店正面临着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市场挑战。
为了应对竞争,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开始注重创新发展。
一方面,酒店集团加大了在科技和数字化领域的投入,引入智能化技术,提升客户体验。
另一方面,酒店品牌也积极探索新的市场细分和业态发展,涉足度假酒店、主题酒店等领域,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欧洲酒店以小型、家族企业为主,酒店联号的扩张方式以经 营酒店为主,同时兼营餐馆、汽车租赁、观光旅游等相关行业。
-- 欧洲的历史文化属性决定了欧洲酒店的发展模式。欧洲大部 分国家属于低信任文化,欧洲家族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同时欧洲 文化强调理性与科学、逻辑推理与分析的理性主义在欧洲有着悠久 的历史和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扩张时,多是实施多样化经营。
“大而全”酒店发展模式 --亚洲酒店规模大,酒店功能和配套设施齐备。
--亚洲酒店产品差异性极小,除日本外,没有家族管理酒店企 业的传统。
--“大而全”模式符合了亚洲国家城市发展和旅游发展的需要, 也 符合了亚洲人对西方的传统想象。
1982.4
外资来源 美国(陈宜远)
1985.10 香港(包玉刚)
1984
/
1983
新加坡(陶欣伯)
1983.2
香港(霍英东)
1984.6
香港(胡应湘)
1985.8
香港(利铭泽)
旅游饭店时期:1986-1990,我国酒店企业经济类型更多元化和 酒店集团初创时期。
星级酒店时期:1991-现在,是我国酒店业成为现代化产业的阶 段,酒店业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二、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旅馆
1. 旅馆名称的变化Fra bibliotek逆旅:
中国古代民间旅馆最早的名称,始于尧,盛于春秋战国时期,消于南
北朝。用于接待过往商贾、达官贵人和旅客的场所。
馆:
作为古代旅店名称之一,其出现可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的商朝。为商
旅客人和国家使臣的居住场所。四方馆
驿站:
从商代中期至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官办备宿供膳场所,因
结构性过剩困扰酒店市场发展
星级酒店的布局集聚性明显
总结:世界酒店业发展的三大模式
经济型酒店发展模式 -- 美国是现代商业酒店的发源地,酒店从一开始就以经济实惠
来迎合普通民众。(Statler Hotel : A room and a bath for a dollar and a half )
生,分布于旧中国的各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带;
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旅社”或“旅店”:大多位于城市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酒店业发展
“招待所”时期:1949-1978年。当时137家酒店成为主要的接待 设施,其中绝大部分为国宾馆和招待所,功能单一,设施陈旧,只 是为客人提供简单的食宿,既没有现代化的经营,也没有现代化的 管理,更不追求经济利益。
-- 美国酒店主要以管理合同、特许经营、联合体系及强调品牌 的管理经营手段为特点,经营上试图将酒店的“品牌”与名牌区别
定 位,以瞄准某些特定的细分市场。
-- 美国的汽车文化使得有限服务的中低档酒店适应了美国人的 旅游消费需求;同时美国民众的旅游意识使之对支出选择性很强。
精小型酒店发展模式 -- 欧洲是贵族饭店的发源地,酒店的发展仍然保留了贵族酒店
※两种不同的经营思想:“义”与“利”
2. 中国古代旅馆服务含义 服务观念:宾至如归
服务项目:主要为提供膳宿,也有为客人喂马,检修车辆;提供 寄存服务和交易场所(南北朝的邸店);提供娱乐服务(唐时民 间旅馆);翻译(明朝的官办旅馆)
(二)解放前的中国酒店业
以外国资本为后盾的“饭店”或“酒店”:外国人对华经济入侵 产
(四)我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1. 现状 形成分别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三大酒店发展区域 酒店市场出现一定的市场细分 国际酒店集团和酒店管理公司的加紧其入步伐,市场竞争激烈 本土酒店集团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
2. 特点 政府行为是酒店形成与发展的主动力:以星级酒店为例
酒店功能齐备,酒店类型较为接近
“涉外宾馆”时期:1979-1985年。酒店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 转折时期
名称
坐落城市
建国饭店 兆龙饭店 昆仑饭店 金陵饭店 白天鹅宾馆 中国大酒店 花园酒店
北京 北京 北京 南京 广州 广州 广州
筹建时间
1979.10 1980.1
/ / 1979.4 1980.4 1980.3
建成/开业 时间
其相伴而生于古代驿传制度而得名,并成为驿道旁官办备宿供膳场所的统
称。具有现代酒店、招待所功能的备宿供膳机构。
舍:
古代旅馆的另一种名称。其出现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有两
种,一是“庐舍”用于接待使臣与国宾;二是“旅舍”或“客舍”用于接待 一般商旅
客人。
店:
作为中国古代民间备宿供膳场所的名称,较之官办的“馆”、 “舍”等 名称,出现比较晚。大致有邸店、客店、旅店和饭店四类。 邸店:称为首见于南北朝,为民间私人开设的、建于城镇内的一 种备宿供膳的场所。 客店/旅店:始见于唐代,为民间提供食宿场所。 饭店:始见于元代,是民间饮食或兼营住宿的饮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