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与计算
七年级数学《角的度量与计算》第一课时教案

七年级数学《角的度量与计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重点:会进行角度的换算以及角的和、差计算。
教学难点:角度的换算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4.3.2——角的度量与计算。
2.学习目标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的和、差计算。
二、学生自学前的指导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手指投影屏幕)自学。
自学指导自学P126-P12127练习以上的内容后,思考并回答:(1)什么叫做直角、锐角、钝角?(2)用什么来测量一个角的大小?(3)角的度量单位有哪些?如何换算?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紧张看书。
四、检验学生自学情况。
填空:(1)1平角=______直角,1直角=______平角,1周角=______直角,1周角=______平角。
(2)89°的角是______角,89°角的2倍是______角,170°角的一半是______角。
(3)45°角与______°角的和是直角,45°角与_____°角的和是平角。
(4)30°角的______倍是直角,30°角的______倍是平角,30°角的______倍是周角。
(5)平角的三分之一是______°的角,平角的六分之一是______°的角。
五、引导更正,指导运用1.学生训练。
(1)布置任务:看完了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好!下面请XX做第127页练习第1题,其余的同学在座位上练习……请XX做第127页练习第2题……(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把数学练习中的典型错误写在黑板上(同一题下)。
观察板演,找错误。
请大家看黑板,找错误。
找到的请举手。
2.学生更正。
3.学生讨论,评判。
(1)先看第一位同学做的(再看第二位同学做的……)[若对,则师:认为对的举手,师判“√”][若有错,则引导学生错误的原因及更正的道理][估计出现的错误](2)第1题中,不会度与分或与秒的互化。
(白沙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4.3.2《角的度量与计算》公开课课件

= 48°+25′+(48÷60)′ = 48°+25′+0.8′ = 48°+25.8′ = 48°+(25.8÷60)° = 48°+0.43° = 48.43°
【解析】实质是将秒、分逐级转化为度; 即秒化为分,再将分化为度。
简记:(秒÷60+分)÷60+度
7
第7页,共18页。
1.直接画出的有: 30°、45°、60°、90°;
2.通过和或差画出的有:
45°-30°=15°;
45°+30°=75°;
45°+60°=105°;
借助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有15°、
30°、45°、60°、75°、90°、105°、
120°、135°、150°、165°、180°的角
60°+60°=120°; ,共12个,这些角都能被15整除。
(2)112.27°= °112′ ″ 16 12 解:(1)34.5°=34°+0.5°
=34°+0.5×60′ =34°+30′
=34°30′ (2)112.27°=112°+0.27×60′
=112°+16.2′
=112°+16′+0.2×60″
=112°16′12″
6
第6页,共18页。
例2 用度表示 48°25′48″.
2.(2013·中考)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
1
C
COB ,2则6∠310=' _______.
A
OB
【解析】 ∠1=180°-26°30´=153°30′
【答案】 153°30′
角的度量与换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完整版】

角的度量与换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精 品课件 ppt(实 用版)
角的度量与换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精 品课件 ppt(实 用版)
(2)32°17′53″+42°42′7″; (3)53°÷8. (2)原式=74°59′60″=75°. (3)原式=6°37′30″.
12.(1)将31.24°化为用度、分、秒表示的形式; 解:(1)31.24°=31°+0.24°, 0.24°=0.24×60′=14.4′, 0.4′=0.4×60″=24″,∴31.24°=31°14′24″.
角的度量与换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精 品课件 ppt(实 用版)
角的度量与换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精 品课件 ppt(实 用版)
角的度量与换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精 品课件 ppt(实 用版)
10.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C ) A. 1.9°=6840″ B. 90′=1.5° C. 32.15°=32°15′ D. 2700″=45′
角的度量与换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精 品课件 ppt(实 用版)
角的度量与换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精 品课件 ppt(实 用版)
解:(1)2时15分时分针指向数字3,而时针从数字2开始 转动的角度为15×0.5°=7.5°,所以钟表上2时15分时, 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为30°-7.5°=22.5°.
(2)若时针由2时30分走到2时55分,问分针转过多大 的角度?
(2)分针转过的角度为25×6°=150°.
重难易错
角的度量与换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精 品课件 ppt(实 用版)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度量与计算》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度量与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与计算》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首先介绍了角的度量单位,即度、分、秒,然后讲解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度量结果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有关知识,对于角的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角的度量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还不够强,对于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学会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计算。
2.教学难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量角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角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概念和分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讲解角的度量单位,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技巧。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的度量和计算,巩固所学内容。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度量和计算的重要性。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度量和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 图形的认识 角的度量及计算

1
1
60
60
感悟新知
知2-讲
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把一个周角分为360等份,每 一等份叫做1度,记做1°;把1°的角分成60等份, 每一等份叫做1分,记做1';再把1'的角分成60等份, 每一等份叫做1秒,记做1".即1°=60',1'=60",1'= ()°,1"=() '.
感悟新知
2.两个锐角的和() D A.一定是锐角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钝角D.可能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知1-练
分析:两个锐角的和有多种情况,如20°+30°=50°, 和为锐角;30°与60°的和为直角;70°与 80°的和为150°是钝角.故选D.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角的度量及换算
知2-导
我们知道,可以用“度”(1度等于周角的)来1度量角.
1
1
60
60
感悟新知
知2-讲
要点精析 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为度、分、秒,这种角的度量 制叫做角度制,除角度制外,角的度量制以后还要 学弧度制、密位制等.
感悟新知
例2 用度、分、秒表示54.26°. 解:54.26°=54°+0.26°. 又0.26°=0.26×60'=15.6'=15'+0.6', 而0.6'=0.6×60"=36", 因此,54.26°=54°15'36".
2.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两个角的度敦的差,那么这个角 就叫做另两个角的羞.
初一数学上册:角度的运算要点+练习

分析:角度与一个数相除,要从度、分、秒依次相除,每次相除所得余数必须化为更小的度量单位,并注意题中要求的精确度,进行四舍五入.
解:49°28′52″4
= 12°+88′52″÷4(49°÷4 = 12°余1°加到28′52″上为88′52″,以下依次计算.)
= 12°22′+52″÷4
=86°22′72″-67°36′50″
=85°82′72″-67°36′50″
=(85-67)°(82-36)′(72-50)″
=18°46′22″.
三、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乘法运算
把一个角度扩大几倍(一个角度乘以一个正整数),可借助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把这个数分别与角度的度、分、秒单位上的数相乘,再把分、秒单位下满60的数向上一位进一.
用竖式计算多位数的加法时,首先要把数位对齐,满十向上一位进一.与多位数的加法类似,在角度的加法运算中,我们可以把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然后先把满60秒的进为一分,再把满60分的进为一度.
【例1】计算:48°39′40″+67°41′35″.
解:先算秒和秒相加;
40″+35″= 75″= 1′15″;
再算分和分相加;
39′+41′= 80′=1°20′,加上进位的一分为1°21′;
最后算度和度相加;
48°+67°= 115°,再加上进位的度为116°.
所以,48°39′40″+67°41′35″= 116°21′15″.
二、仿照多位数的减法进行减法运算
进行角度的减法运算也与多位数的减法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即把同单位的数相减,不够减时,应仿照计算多位数减法的方法先向上一级单位“借一”,把被减数的角度化为分、秒单位上的数都大于作为减数的角度的相应单位上的数,然后再减.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与计算(第1课时)》精品教案

《角的度量与计算(第1课时)》精品教案生:120°,30°,90°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预习了,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和计算问题师:那么一个周角多少度?一个平角呢?生:一个周角等于360°,一个平角等于:谁能告诉我还有什么角?生:平角的一半(即90°的角)叫做直角.生:小于直角(即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生:大于直角但小于平角(即大于90°但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师:恩,很好,那么我们怎样表示角的度数呢?上节课我们学了可以用量角器来度量,是吧,可是我们量出的角就一定是整数吗?生:我觉得不会,有可能不是整度数师:所以需要考虑用更小的单位来度量.那么有哪些比度还小的量呢?下面我来告诉大家:课件展示:1°的为1分,记作“1′”,即1°=60′.1′的为1秒,记作“1″”,即1′=60″.师:谁能更简洁的描述一下?生:1°=60′,1′=60″,1′=(160)°,1″=(160)'师:度、分、秒是角的基本度量单位.度、分、秒之间的换算是60进制,这与时间的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一样的.课件展示:例1用度、分、秒表示54.26°.练习:0.25°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例2用度表示48°25′48″.学生思考,解答,教师给予指导的共性,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提出探讨的目标,解决角度加减计算的难点.练习:把下列各题结果化成度(1)72°36′(2)37°14′24″师:通过例题与练习,能不能总结一下角的度数的换算规律呢?生:把度化成度、分、秒的形式,即从高单位向低单位转化时,一般都是把度的小数部分化成分,把分的小数部分化成秒,每级变化乘以60生:把度、分、秒化成度的形式,即从低单位向高单位转化时,一般都是先把秒分化成分,再把分化成度,每级变化除以60课件展示:例3计算:(1)37°28′+24°35′;(2)83°20′-45°38′20″.练习;计算:(1)72°12′+50°40′30″;(2)113°50′40″-57°48′42″.师: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角度数的运算生:进行加法运算时,先算秒,再算分,最后算度,够60″时,把60″化为1′,够60′时,把60′化为1°生:进行减法运算时,不够减,借1°化为60′,借1′化为60″课件展示:例4、21°31′27″×3师:把度、分、秒分别乘以乘数,满60,向前一位进1.例5、(1)63°21′39″÷3(2)106°6′25″÷5师:从“度”开始除,得数就是“度”值,把余数乘以60加到“分”里;再用“分”除,得数就是“分”值,把余数乘以60加到“秒”里;最后用“秒”除,得数4舍5入一下就是“秒”值.简单学生思考回答,试着解答例题及练习,同时也总结出一些关于角度数计算的规律.多角度的例题设计,加深学生对概念与换算关系的理解.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提高应考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说就是把度的余数化成分,把分的余数化成秒后再除.课堂练习1.从3时到6时,钟表的时针旋转角的度数是().A.30°B.60°C.90°D.120°答案:C2.将31.39°化成度分秒表示,结果是()A.31°3′9″B.31°23′4″C.31°23′24″D.31°23′答案:C3.若∠1=5.2°,∠2=312′,∠3=187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B.∠2=∠3C.∠1=∠3D.∠1,∠2,∠3互不相等答案:A4.33°52′+21°54′=_____°_____′.答案:55,465.计算:(1)51°37′42″+29°58′53″;(2)75°28′33″-60°38′49″;(3)36°54′+143°6′;(4)90°-25°41′39″.答案:解:(1)原式=81°36′35″.(2)原式=14°49′44″.(3)原式=180°.(4)原式=64°18′21″.拓展提高景欣在周六下午六点多钟外出买东西时,看手表上学生自主解答,教师讲解答案。
七年级数学角的度量

04 角的特殊关系与证明
平行线与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以及 同旁内角互补。
内错角的识别与度量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 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 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内错角的度量方法 同样是通过量角器测量角度大小。
(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应用举例:三角函数中的角度计算
锐角三角函数
理解正弦、余弦、正切等锐角三 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这些函 数在特殊角度(如30°、45°、60°)
的值。
角度与弧度的转换
了解角度与弧度两种度量方式之间 的转换方法,知道如何在三角函数 中使用弧度进行计算。
解直角三角形
掌握利用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 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能够求 解三角形的未知边或未知角。
同位角的识别与度量
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位于这两条直线 同一侧的两个内角叫做同位角。同位角的度量方 法是通过量角器测量角度大小。
同旁内角的识别与度量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截线的 同一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 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同旁内角的度量 方法也是通过量角器测量角度大小。
应用举例:几何图形中的角度计算
01
三角形的内角和
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求解三角形中的未知角。
02
平行线与交叉线
理解平行线和交叉线所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并会
利用这些角的关系进行计算。
03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n-2)×180°)以及外角和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2 角的度量与计算
学习目标:
1:能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
2:能进行简单的度分秒的运算;
3:掌握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
预习导学
说一说1:角的几种表示方法;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有关系吗?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学一学:学生自学P125--P127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
知识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直角;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锐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钝角
(2)角的度量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
进制是_______; (3)1°=____’1’=____”1°=____”1周角=_____°1平角=______°
1”=_____’1’=_____°
练一练:
1: 30.6°=____°___’=____'30°6’=_____’=_______°
2: 1.25°=________’30.42°=_____°_____’_____”
20°32’54”=______°
3:计算23°35’24”+34°42’33”=__________
77°45’56”—51°48’24”=___________
4计算: 11°23’×4=_______
5: 如下图1:(1)若∠BOC=300 ,∠AOB=400 ,则∠AOC= _______;
(2)若∠AOC=700 ,∠AOB=400 ,则∠BOC= _______;
(3)若∠AOC=700 ,∠BOC=400 ,则∠AOB= _______;
(4)若∠AOB=2∠BOC,则∠AOC=_____∠BOC, ∠AOB=____∠AOC
6:如上图2, 1点整,钟表的时针与分针之间所成的角的度数是多少?
10点整呢? 15时呢?
7:计算23°32’24” +66°27’36”=_________,
88°33’25”+91°26’35”=__________
97°38’44”—32°45’37”=__________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互动探究一:在三角形AOB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则一定存在A:∠AOB﹥∠AOC B:∠AOC﹥∠BOC
C:∠BOC﹥∠AOC D:∠BOC=∠AOC
互动探究二:老师给每一个同学发了一个37°的模板,让大家设计一个方案,仅用这个模板和铅笔在纸上画出一个5°的角。
互动探究三:如图所示,1:已知∠AOB=165°,∠AOC=∠BOD=90°,求∠COD的度数。
2:若已知∠COD=15°,∠AOC=∠BOD=90°,求∠AOB的度数。
互动探究四:1:玲玲每天早上都是6点10分起床,这时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多少度?2:若时针由2点30分走到2点55分,问时针、分针各转过多大的角度?
【归纳交流】
每经过1小时,时针走大格,旋转,分针走12大格旋转360°,分针每分钟走1小格,旋转,时针每分钟走小格,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