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头支护安全操作规程
上下端头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上下端头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本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上下端头维护工作的安全进行,防止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整。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上下端头维护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括现场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
三、操作前准备1. 工作人员在进行上下端头维护工作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了解上下端头维护工作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3. 工作人员必须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和稳定性,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四、上下端头维护操作规程1. 上端头维护1.1 在进行上端头维护工作前,工作人员必须确保上端头处于停止状态,停止供电。
1.2 工作人员必须使用防滑鞋登上上端头,确保脚部站稳。
上端头的登高设备也必须检查并确保安全可靠。
1.3 工作人员在上端头维护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得随意操作或改变维护方式。
1.4 工作人员在进行上端头维护时,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分散注意力或进行其他无关操作。
1.5 工作人员在上端头维护完成后,必须清理现场,确保不留下任何杂物和工具。
2. 下端头维护2.1 在进行下端头维护工作前,工作人员必须保证下端头区域内没有人员进入,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2 工作人员在对下端头进行维护时,必须确保下端头处于停止状态,并停止供电。
2.3 工作人员必须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下端头维护,不得使用与维护工作不相符的工具。
2.4 工作人员在进行下端头维护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进行违规操作或疏忽大意。
2.5 工作人员在下端头维护完成后,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无异常情况。
五、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 工作人员在进行上下端头维护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不得分散注意力或进行无关操作。
2. 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方式或忽略安全步骤。
3. 工作人员在进行维护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端头端尾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端头端尾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端头端尾支护工是煤矿井下开采煤矿煤炭的关键岗位之一,负责对开采工作面进行支护,维护井下的安全环境。
端头端尾支护工的工作涉及到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端头端尾支护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1. 完善安全措施:在进行端头端尾支护工作前,必须要检查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有明显的安全隐患存在。
同时,要确保工作面防尘设施齐全,通风良好,有良好的电气设备维护和防火设备。
2. 检查装备:端头端尾支护工要使用各种工具和装备来进行工作,必须要在进行工作前对这些装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特别是检查安全帽、安全鞋、防尘口罩等防护装备是否齐全。
3. 安全培训:在进行端头端尾支护工作前,必须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安全操作规程、遵守操作规程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端头端尾支护操作1. 现场勘测:端头端尾支护工要首先对工作面现场进行勘测,确定煤层的位置和厚度,以便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
2. 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根据煤层情况和工作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搭建支护框架:根据支护方案,搭建起支护的框架结构,采用合适的支护材料进行固定和连接,确保支护框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4. 安装支撑杆:根据支护框架的结构和煤层的情况,安装支撑杆进行加固,提高支护框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5. 安装顶板支护:对于需要进行顶板支护的部分,根据支护方案,安装顶板支护材料,确保井下的顶板稳定和安全。
6. 维护支护设备:在进行支护工作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支护设备的状态,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7. 清理工作面:端头端尾支护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工作面的残留物和垃圾,确保工作面的整洁和安全。
三、操作后总结和改进1. 安全检查:在端头端尾支护工作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以确保支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2. 操作总结:对所进行的端头端尾支护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上下端头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上下端头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1.工作前准备1.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穿戴安全帽、防滑鞋、眼镜和手套。
1.2.检查工具和设备:确保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完好无损,并经过检修和维护。
1.3.了解工作场所:熟悉下端头的结构和工作环境,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1.4.彻底清理工作场所:清理下端头周围的障碍物和杂物,确保工作区域整洁。
2.工作操作2.1.设置警示标志:在工作区域的周围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
2.2.确认断电状态:在进行上下端头维护工作前,要确保电源已经断开,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锁定和标识。
2.3.使用适当的工具:选择适当的工具,确保其功能正常,避免使用损坏的工具。
2.4.正确使用脚手架和扶梯:当需要上下端头时,应使用稳固的脚手架或者扶梯,并且按照正确的方法上下。
2.5.注意身体姿势:在进行工作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避免过度伸展或扭曲身体。
2.6.使用防坠落设备:在进行上下端头维护工作时,应使用安全带和其他防坠落设备,确保自身安全。
2.7.避免单人作业:上下端头维护工作应该由至少两人合作进行,以确保互相监护和紧急救援。
3.紧急情况处理3.1.熟悉应急设备:了解附近的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3.2.进行事故预防培训:参加有关事故预防和紧急情况处理的培训,了解正确的应对方法。
3.3.保持通讯畅通:在进行上下端头维护工作时,保持与其他人员的通讯畅通,能及时向他人求助。
3.4.迅速报告事故:如发生事故或异常状况,应立即向相关人员报告,以便进行及时处理。
4.清理和整理4.1.清理工作现场:在完成上下端头维护工作后,要及时清理工作现场,清除残留物和工具。
4.2.归还工具和设备:将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归还到指定的存放位置,并检查其状态。
4.3.记录和汇报:按照规定的程序记录上下端头维护工作的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4.4.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上下端头维护工作中发生的事故和故障,并提出改进意见。
端头支护安全操作规程

端头支护安全操作规程规程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端头支护作业的安全操作,避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确保施工的成功进行。
作业前准备1. 准备工具和材料在开展端头支护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支护工具:支撑架、吊杆、吊索、夹钳、千斤顶、压板等。
•端头安装材料:端头、螺栓、螺母等。
•安全装备:安全带、安全帽、手套、耳塞等。
•工具箱:螺丝刀、扳手、锤子、水平尺、卷尺等。
2.检查设备和现场环境在施工前,需要仔细检查工作设备和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和符合安全标准。
需要注意下面几点:•检查支护工具的状态是否完好,有没有破损、变形和松动的情况。
•检查上下斜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支护材料的承重能力。
•检查现场环境是否存在其它危险因素,如坑洞、明火、爆炸等。
施工操作1. 安全操作在端头支护作业中,一定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需要注意下面几点:•所有操作人员都需要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
•在操作时,不得站在支护材料上。
•在操作时,不得翻过护栏或趴在板上施工。
•在高处作业时,需要配备护栏和防护网。
2. 工具使用在进行端头支护作业时,需要使用各种工具,例如支撑架、吊杆、吊索、夹钳、千斤顶、压板等。
需要注意下面几点:•工具的使用需要符合标准,不得使用破损、老化的工具。
•工具的使用需要正确,不得滑动或断裂。
•在使用工具时,需要注意周围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端头安装端头的安装是整个支护工作的重点,需要注意下面几点:•端头的连接需要加螺栓和螺母,并且需要使用扳手或扳手套装紧。
•端头的连接部位需要涂抹防腐涂料,以防止腐蚀。
•端头的安装需要符合设计要求。
作业后清理在端头支护作业完成后,需要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保持现场整洁。
需要注意下面几点:•工作完成后,及时将工具和材料归位,整理好现场。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需要清理干净。
•对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总结端头支护作业需要注意操作的安全,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并且操作需要规范,符合标准,并保持清洁。
端头端尾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端头端尾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概述端头端尾支护工作是煤矿等井下工作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端头端尾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规程旨在明确端头端尾支护工的操作要求,并强调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二、作业前准备1. 在开始操作前,端头端尾支护工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获得操作证书。
2. 确保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完好无损,并定期进行维护检修。
3. 在现场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4. 确定好作业区域的边界,并设立警示标识,确保工人的安全。
三、端头支护操作1. 端头支护工作应在矿井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2. 在进行端头维修时,务必关闭相应设备的电源,并采取能见度良好的照明措施。
3. 在端头支护工作中,必须穿戴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护目镜等。
4. 确定好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支护工作。
5. 在端头支护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巡视作业区域,并及时清理掉有害杂物。
四、端尾支护操作1. 若端尾支护工作需要在有载荷下进行,必须提前计算载荷大小,并确保支撑能力够强,避免发生事故。
2. 在进行端尾支护时,应注意使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并保持支护的稳定性。
3. 当进行人员进出端尾支护区域时,应确保支护稳固,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搭设安全通道等。
4. 端尾支护工作需要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由专业操作人员进行,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五、应急措施1. 在进行端头端尾支护工作时,必须了解应急处理措施,并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工作。
2. 在发生事故时,端头端尾支护工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3.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应急救援措施,确保事故的扩大范围最小化。
六、工作总结与检查1. 完成端头端尾支护工作后,必须进行工作总结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 检查工作应包括支护材料的使用情况、工具设备的消耗情况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等方面。
端头支护工操作规程

端头支护工操作规程1、端头支护工必须熟悉工作面顶底板特征、作业规程规定的顶板控制方式,端头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掌握支柱与顶梁的特征和使用方法,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2、回柱放顶时,必须2—3人组成,一人回柱放顶,一人观察顶帮变化及周围情况,观察人除协助放顶外,不得兼做其它工作。
严禁单人独自操作。
3、进行支护前,必须在已有的支护下,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处理干净顶帮活煤(矸)。
4、随时观察工作面动态,发现异常变化(如:异常声响、大量支柱卸载或钻地严重、顶板来压显现强烈或出现台阶下沉),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跟班干部或班组长按规定处理。
5、严禁使用失修、失效柱梁。
6、顶梁与顶板接触紧密。
若顶板不平或局部冒顶时,必须用木料背实。
7、不准将支柱架设在浮煤(矸)上,坚硬底板要刨柱窝,见麻面;松软顶板支柱必须穿靴。
8、支柱必须支设牢固、迎山有力;严禁给支柱带双柱帽。
9、工作面内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
特殊情况下确需使用时,必须经矿上研究确定并制定安全措施。
10、不准站在输送机或跨着输送机进行支护。
11、调整顶梁,架设支护时,其下5米内不得有人。
12、平行作业的距离必须符合规定,支柱与回柱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13、备齐注液枪、卸载手把、锤等工具,并检查工具是否完好,检查液压管路是否完好。
14、回柱时端头工必须站在支柱的斜上方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断绳抽人的安全地点,使用长把工具卸载支柱。
15、工作面初次放顶、结束放顶或顶板面积不冒落等情况下,除按安全措施执行外,必须在跟班干部的指导下作业。
16、工作面的基本和特种支护歪扭,质量不合格,有空顶、漏顶时,必须及时处理,安全可靠后,方可回柱放顶。
17、回每根支柱前必须选择并清理好退路,方可回柱操作。
18、工作面有来压征兆时,严禁回柱放顶,必须将所有人员撤离工作面,待压力稳定,经跟班干部确定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
煤矿综采队端头维护工操作规程

煤矿综采队端头维护工操作规程
煤矿综采队端头维护工操作规程
1、端头维护工在作业前必需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醒煤、活石按时进行处理,确认无误前方可进行作业。
2、按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的规定架设超前支架。
3、全部支架必需完好无缺,迎山有力,支柱必需打在实底上,在松软底板上支柱时要穿柱靴。
4、风机巷的超前支柱如影响移机头、机尾时,可在推溜前撤除,不得提前撤除。
5、移机头、机尾时必需有人观看顶板及装备情况,发现险情立刻停止作业,支护好顶板,处理好后进行工作。
6、打支柱时要成一条直线,排距、柱距要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柱头要用铁丝捆绑,并留意单体柱三用阀要朝回采工作面顺山方向,以防阀体窜出伤人。
7、端头工要随时检查单体柱三用阀、柱筒有无漏液现象,一旦发现有问题应立刻更换,防止自动卸载倒柱事故。
8、在运用注液枪前必需冲洗注液枪及单体柱进液孔内的浮煤,防止赃物注入柱腔内,损坏密封和缸体。
9、打超前的高压胶管,风巷必需悬挂在靠上帮的超前支柱手把上,机巷悬挂在靠下帮超前支柱的手把上,注液枪用完后悬挂在支柱手把上,高压胶管和注液枪不得扔在地上,以免被埋压、砸坏。
10、严禁现场工作人员用锤、镐等硬工具敲击柱体和三用阀。
11、回柱放顶时,遇到死柱必需实行卧底和其它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禁止放炮崩底。
12、回撤下来的单体柱,坏的按时运出超前段,并码放到坏柱堆上,不要影响行人和运输装备及物料。
13、上口机窝段的推溜、移架必需要有操作证的娴熟支架工操作。
14、上口机窝段架前、架间及支架上的文明生产等按清煤工的操作规程执行。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一、引言为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有效管理和规范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定,对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进行规范。
二、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规定1. 端头施工前,必须由矿长或技术负责人成立端头会议,确定施工方案和人员配置,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到位于工作面的矿工。
2. 施工前,必须对端头进行全面检测,确保端头无松动、无裂缝、无渗水等现象,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排查和预警。
3. 每日施工前,必须对端头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端头的稳定性、煤层的结构和地质条件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处理。
4. 施工期间,严禁私自更改或调整施工方案,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施工,任何问题需及时向上级汇报,不得隐瞒或掩饰。
5. 施工结束后,必须对端头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档案记录,包括端头的施工日期、施工方案、验收结果等。
三、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两巷超前支护前,必须进行相关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案和要求,确保施工人员对超前支护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有明确的了解。
2. 超前支护前,必须对支护材料、工具设备等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数量充足,并做好相应记录。
3. 在超前支护过程中,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要求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改支护方式或使用不合格的支护材料。
4. 超前支护结束后,必须进行验收,确保支护质量合格,同时做好相关档案记录,包括支护施工日期、验收结果等。
5.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必须及时上报,采取紧急措施并停止施工,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并获得继续施工的指令。
四、总结有效管理和规范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操作是保障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的关键。
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可以提高工作面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采煤工作面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支护时,严禁使用失效的损坏的支柱、顶梁和柱鞋。
七、顶梁与顶板应紧密接触。若顶板不平或局部冒顶时,必须用木料穿实。
八、不准将支柱打在浮煤(矸)上,坚硬底板要刨柱窝、见麻面;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鞋。
九、支柱必须支设牢固,迎山有力,严禁在支柱上打重楔,严禁给支柱带双柱帽。
十七、切口内的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支柱初撑力达到第16条要求。严禁在切口内空顶作业。
十八、采用长钢(板)梁支护的,长梁要交替前移,不得齐头并进。
十九、采用双楔顶梁支护的,双楔要成对使用齐全,反向插入打紧,伸出量要保持一致,伸出长度不得小于30毫米。
二十、端头支护与巷道支护间距一得大于0.5米。
第7条顶梁与顶板应紧密接触。若顶板不平或局部漏顶时,必须用木料穿实。
第8条不准将支柱打在浮煤(矸)上,坚硬底板要刨柱窝、见麻面;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鞋。
第9条支柱必须支设牢固、迎山有力;严禁在支柱上打重楔,严禁给支柱带双柱帽。
第10条必须根据支护高度的变化,选用相应高度的支柱。选用1.0米以上的单体液压支柱时,支设最大高度应小于支柱设计最大高度0.1米,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0.2米,选用其他支柱时,严禁超高支设。
第11条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第12条不Biblioteka 站在输送机上或跨着输送机进行支护。
第13条调整顶梁、架设支柱时,其下方5米内不得有人。
第14条临时支柱的位置应不妨碍架设基本支柱;基本支柱架设好前,不准回撤临时支柱。
第15条平行作业的距离必须符合规定。支柱与回柱间的间隔距离不得小于15米,其他的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当支护工序与其他工序发现脱节时,支护工有权要求暂停或减缓其他工序,优先进行支护。
1、机窝爆破后要及时铺网、挂梁。
2、双楔必须齐全、打紧。
3、要自下而上回撤输送机头(尾)前一排支柱,将输送机推移到位,对号及时支设好输送机头(尾)的正规支柱。
二十七、十字铰接顶梁的操作程序同铰接顶梁。
二十八、端头与巷道接荐处采用型钢梁支护的操作同端头长钢梁。
二十九、将剩余的顶梁,背顶材料,失效和损坏的柱、梁等各种工具分别送到指定地点。
二、在进行支护前,必须在已有的完好支护保护下,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摘除悬矸危岩和松动的煤帮。
三、随时观察工作面状态,发现异常现象(如:巨大的震顶声、大量支柱卸荷或钻底严重、顶板来压显现强烈或出现台阶下沉现象等),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离所有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班(组)长按规定处理。
四、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铺、联网。联网时不得出现空联。
第16条在采煤工作面架设单体液压支柱时,要掌握好注液用力与时间,保证支拄的初撑力其柱径为100毫米的不小于90千牛、柱径为80毫米的不小于60千牛。
行业资料:________
端头支护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端头支护安全操作规程
一、端头支护人员应熟悉采煤工作面顶底板特征、作业规程规定的顶板控制方式、端头地护形式和支护参数,掌握支柱与顶梁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三十、按规定进行交班。
端头支柱工操作规程
一、上岗条件
第1条端头支护工应熟悉采煤工作面顶底板特征、作业规程规定的顶板控制方式、端头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掌握支柱与顶梁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第2条在进行支护前,必须在已有的完好支护保护下,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摘除悬矸危岩和松动的煤帮。
第3条随时观察工作面动态,发现异常现象(如:巨大的震顶声、大量支柱卸荷或钻底严重、顶板来压显现强烈或出现台阶下沉现象等),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离所有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班(组)长按规定处理。
第4条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铺、联网。联网时不得出现空联。
第5条顶梁前的余网量不得小于0.3米。
第6条支护时,严禁使用失效和损坏的支柱、顶梁和柱鞋。
十四、临时支柱的位置应不防碍架设基本支;基本支柱架设好前,不准回撤临时支柱。
十五、平行作业的距离必须符合规定。支柱与回柱的间隔距离不得小于15米,其他的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当支护工序与其他工序了生脱节时,支护工有权要求暂停或减缓其他工序,优先进行支护。
十六、在采煤面架设摩擦式金属支柱时,必须使用液压升柱器,保证支柱力不小于50千牛;架设单体液压支柱时,要掌握好注液用力与时间,保证支撑力其柱径为100毫米的不小于90千牛、柱径为80毫米的不小于60千牛。
二十五、移动长钢(板)梁要符合下列规定:
1、至少要有3人同操作。
2、正常情况下,必须保持一梁三柱,移输关机时可一梁二柱,移完输送机后必须及时补齐。
3、柱爪必须卡住梁牙。
4、支柱升紧后,必须拴好防倒绳。
5、支设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支柱进行二次注液。
二十六、双楔调角位顶梁操作程序同单体支护工第21条,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十、必须根据支护高度的变化,选用相应高度的支柱。选用1.0米以上的摩擦式金属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时支设最大高度应小于支柱设计最大高度0.1米,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0.2米,选用其他支柱时,严禁超高支设。
十一、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
十二、准站在输送机上或跨着输送机进行支护。
十三、调整顶梁、架设支柱时,其下方5米内不得有人。
二十一、备齐注液枪、卸荷手把、液压升柱器、支柱定位卡具、锨、镐、斧子、锯等工具,并检查工具是否完好、牢固可靠。
二十二、检查液压管路是否完好。
二十三、检查工作面地点的顶板、煤帮和支护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十四、架设四对八架长钢(板)梁操作程序:
清理切口柱位准备好支柱和背料将移梁器挂在被移钢梁上卸载降柱移动梁体背顶补柱升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