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淮北市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在安徽省濉溪中学举行

合集下载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20年高二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20年高二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20年高二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质点O在垂直x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形成了沿x轴传播的横波。

在t=0时刻质点O开始向上运动,经0.2s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由此判断在t=2.5s时刻,质点A、B的运动情况是A.A点位于x轴的上方B.B点位于x轴的上方C.A点正往上运动D.B点正往上运动参考答案:B2. (单选题)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A.mgcosθB.mgtanθC.D.mg参考答案:C3. (单选)在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时,应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个偏振片,其目的是() A.减弱反射光,从而使景物的像清晰 B.增强反射光,从而使景物的像清晰C.增强透射光,从而使景物的像清晰D.减弱透射光,从而使景物的像清晰参考答案:A4.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直导线用两绝缘细线悬挂于O、O’点,并处于匀强磁场中,当导线中通以沿x正方向的电流I,且导线保持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磁感应强度方向和大小可能为()A.z正向,mgtanθ/ILB.y正向,mg/ILC.z负向,mgtanθ/ILD.沿悬线向上,mgsinθ/IL参考答案:BC5. (单选题)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面积为S,电容为ε0S/d,其中εo是常量。

对此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当增加两板间距时,电容器极板间()A.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变大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不变C.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不变D.电场强度较小,电势差减小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为了研究变压器的匝数比和匝数,可以先把原线圈接在220 V交流电源上,测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0 V,则可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然后再将副线圈按原绕向再增加10匝,原线圈仍接在220 V交流电源上,测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变为15 V,则原线圈的匝数为圈。

安徽省淮北市202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安徽省淮北市202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20届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淮北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答案二、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的0分。

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29分)22.(共5分)(1)没有(1分),匀速运动(2分) (2)(s 3+s 1-2s 2)f 2/25(2分)23.(共10分)(1)3400;(2)乙;连图如图;(3)R 1;(4)1021U R U U24.(14分)解:由题意可知:板1为正极,板2为负极…………………1分两板间的电压U =BS SK t t ∆Φ∆==∆∆…………………2分而:S =πr 2…………………1分带电液滴受的电场力:F =qE=qUd…………………1分故:F -mg =qUd -mg =ma a=qUdm -g…………………2分液滴向上偏转,做类似平抛运动y = 2211()22qUat g t dm =-…………………2分当液滴刚好能从两板间右端的中点射出时:有 l =v 0t t =0l v y =21d …………………2分 故21d=22011()()22qU l at g dm v =-g g …………………1分即20022()v d md B B g t r q lπ=++g …………………2分 25.(18分)分,分分)(守恒,有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到)由解析:(11822221m 1221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J E sm v Rv m mg mv R h g E P A P P P ==⇒=++= 22222(2)11()2226/211()()2221P E E E E P E mg R h r mv mv v m sE mv M m v mv M m v mg h r h m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到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有分小球由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分分1L L L L L 分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分分分,则大小为,小车对小球的支持力为点时对小车的压力大小设小球返回,分分,则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点的过程中,球与车组点到返回到)从第一次进过(相相119011901-1-/4/2121212113/122//212221221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N F N F v v v rv m mg F F F E sm v s m v Mv mv mv Mv mv mv E E N N NN N E E ==⇒===-=⇒+=+=(二)选考题:共45分。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高考物理第3章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第3课时)复习导学案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高考物理第3章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第3课时)复习导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学习目标】(主要说明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要目标明确,简捷明了)1、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作用与反作用的意义,。

2、理解超重、失重的意义。

分析物体受力建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超重、失重意义难点:第二定律的应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主要交待学生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第三定律的内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能区别其与平衡力2、做题的过程中体会超重、失重的意义。

投入激情学会分析受力建立加速度关系。

【温故而知新】(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即和上节课有关的3~5个题目)1、如图1-1-48所示,一物体重力为G=10N,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0.5.今有与水平方向成α=370的拉力F拉物体,已知F=10N,则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A)、2N (B)、4N (C)、6N (D)、8N答案(C)【课前预习】(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概念、规律等知识点。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区别【自我检测】(主要用基本的题目,供学生理解课前预习中知识点)1、当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关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确定,但可能会发生变化D.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如图1-3-2所示,用力F推放在粗糙的地面上的物体匀速向右运动,物体所受的力有:推力F、重力mg、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N和mg是一对平衡力B、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F没有反作用力D、以上都不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哪一个作为作用力,哪一个作为反作用力可以是任意的4、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乙队失败,在分析总结会上,同学们关于胜、负的讨论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BD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B、甲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2011年浙江)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高考物理第3章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第5课时)复习导学案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高考物理第3章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第5课时)复习导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学习目标】(主要说明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要目标明确,简捷明了)1、掌握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会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2、会对临界状态进行分析。

【重点、难点】重点:连接体问题分析 难点: 整体法隔离法的使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主要交待学生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1、整体法与隔离法是高中物理中的很重要方法,你要投入激情和精力学会。

学习中是会有困难的,不懂的问题请同学老师帮你。

只要你坚持不懈一定能学会的。

【温故而知新】(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即和上节课有关的3~5个题目)1、(黄山市2013届第三次质量检测)如图所示,质量m=1kg 的小球穿在长L=1.6m 的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α=370角,斜杆固定不动,小球与斜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小球从斜杆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向下滑动时,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N ,(sin370=0.6 cos370=0.8 g=10m/s 2)求:(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小球运动到斜杆底端时速度的大小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 α+mgsin α-μN=ma Fsin α+N=mgcos α 解得:2(cos sin )(sin cos ) 1.25/F mg a m s m αμααμα++-==(2)由运动规律得:22/v aL m s ==【课前预习】(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概念、规律等知识点。

)1、连接体问题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是整体法与隔离法。

①整体法:当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当整体受到的外力F 已知时,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叫做整体法。

②隔离法:从1、(09年安徽卷)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师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第二学期期终学习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师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第二学期期终学习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师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第二学期期终学习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 A 、B 的质量都是 m ,相距 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 T 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 T 0,且01()=<T k k T ,于是有一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球 C 的影响,并认为 C 位于 A 、B 的连线正中间,相对 A 、B 静止,则 A 、B 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理论值 T 0 及 C 的质量分别为( )A .222L Gm π,214k m k + B .322L Gmπ,214k m k - C .322Gm L π,214k m k+ D .322L Gm π,2214k m k - 2、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在P上,使其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下列是力F 和运动时间t 之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3、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A 、B 两质点间距为8m ,B 、C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间距为3m ,当t=1s 时,质点C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该波的波速可能为( )A .13m/sB .3m/sC .5m/sD .11m/s 4、在如图所示的变压器电路中,a 、b 端输入有效值为U 的正弦式交变电压,原线圈电路中接有一个阻值为R 0的定值电阻,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电阻箱R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3.若要使变压器的输出功率最大,则电阻箱的阻值为( )A .9R 0B .09RC .3R 0D .0 3R5、甲、乙两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a 、b 两条图线所示,其中a 图线是直线,b 图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两车在t 1时刻并排行驶。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20年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带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20年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带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20年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1和m2的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μ≠ 0),用轻质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当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 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 x;若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2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FB.x'=2xC.F'>2F D.x'< 2x参考答案:D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若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设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A.μ1Mg B.μ1 (m+M)gC.μ2 mg D.μ1Mg+μ2 mg参考答案:BC3. 如图所示,边界OA与OC之间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OA上有一粒子源S。

某一时刻,从S平行于纸面向各个方向发射出大量带正电的同种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等,经过一段时间有大量粒子从边界OC射出磁场。

已知∠AOC=60°,从边界OC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等于T/2 (T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则从边界OC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不可能为()T/8 B.T/6 C.T/4 D.T/3 参考答案:A4. 如图,一人站在斜坡上,推着一个重力大小为G的大雪球,若雪球刚好处在一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且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此人的推力通过雪球的球心,则()A.此人的推力最小值为GtanθB.此人的推力最小值为GsinθC.此人的推力最大值为D.此人的推力最大值为Gcosθ参考答案:B【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对雪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作图法,确定什么条件下此人的推力最小,并求出最小值.【解答】解:A、B、以雪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受重力G、推力F和斜面的支持力F N,作出F和F N的合力示意图,由平衡条件知,F和F N的合力与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推力在三个不同方向时力的合成图,根据数学知识得知,当F⊥F N时,F有最小值,而且最小值为F min=Gsinθ.故A错误,B正确;C、D、由图,从理论上讲,只要人能平衡,推力可以取任意值,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故C错误,D 错误;故选:B.5.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和R4均为固定电阻。

2020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 的速度反向踢回,踢球时间是0.2 s,以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 —200m/s2B. 200 m/s2C. —100 m/s2 D.100 m/s2参考答案:Ca==m/s2 =—100m/s2,选项c正确。

2. (多选题)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 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参考答案:B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由图象可知,1到3s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s时也并排行驶;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求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再根据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求解.【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1到3s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s时也并排行驶,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a甲===10m/s2;a乙===5m/s2;0至1s,x甲=a甲t2=×10×12=5m,x乙=v0t+a乙t2=10×1+×5×12=12.5m,△x=x乙﹣x甲=12.5﹣5=7.5m,即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故B正确;C.由AB分析可知,甲乙两车相遇时间分别在1s和3s,故C错误;D.1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0×1=10m/s,1到3s,甲车的位移为:x=vt+a甲t2=10×2+×10×22=40m,即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故D正确.故选:BD.3.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在0-时间内的位移—时间(x-t)图象,图线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图中所标的量均已知。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20年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带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20年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带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20年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手通过细绳缓慢地将A向上提升距离L1时,B刚要离开地面,此过程手做功W1、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1;若将A加速向上拉起,A上升的距离为L2时,B刚要离开地面,此过程手做功W2、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1.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则A.L1 = L2 =B.L2>C.W2>W1D.P2<P1参考答案:答案:C2. 如图所示为关于“研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针对同一个螺线管分别让小车以不同的速度靠近它,这是为了研究……………()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的关系B.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C.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量的关系D.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螺线管匝数的关系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CD4. 如图所示,一束黄光和一束蓝光,从O点以相同角度沿PO方向射入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柱体,其透射光线分别从M、N两点射出,已知α=45°,β=60°,光速C=3×1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束光穿过玻璃柱体所需时间相同B. PM是黄光,PN是蓝光C. 玻璃对PM光束的折射率为D. PM光束在该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108m/sE. 若将PM光束从N点沿着MO方向射入,一定不会发生全反射参考答案:BCE【详解】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较大,可知PM是黄光,PN是蓝光,选项B正确;根据v=c/n可知,蓝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较小,则蓝光穿过玻璃柱体所需的时间较长,选项A错误;玻璃对PM光束的折射率为,选项C正确;PM光束在该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选项D错误;PM光线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则C=45°,则若将PM光束从N点沿着MO方向射入,此时的入射角一定小于临界角,则一定不会发生全反射,选项E正确;5. 如图所示,a、b、c为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连线的中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5V,φb=3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的电势一定为4VB.a点的场强一定比b点场强大C.电场线的方向一定向右D.正点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参考答案:C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淮北市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在安徽省濉溪
中学举行
为了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构建互动的交流平台,加强校际间物理教学交流,带动广大教师对高三物理教学的深入研究,促进全市高三物理复习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12月24日上午,淮北市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杨思锋老师、淮北市教研室陆险峰老师、淮北物理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徐杰以及来自全市各高中学校物理教师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淮北市名师工作室成员、我校物理教师周德伟、张晓分别上了两堂精彩的高三物理复习示范课之后,省教科所杨思峰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接着,杨思峰老师针对高三阶段如何更好的复习以及高考的特点做了一个简短的报告.杨老师在报告中强调,不能将阶段的复习变成一个知识重复的过程,而要注重高中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市物理教研室陆险峰老师主持了此次座谈并对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做了总结.
此次高三物理教学研讨活动为全市高三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探讨和交流的平台,必将进一步提高全市高三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全市高三物理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