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2019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复习:范冰冰涉税案带答案

广大吃瓜群众翘首以盼多月的范冰冰“阴阳合同”税案尘埃落定。
范冰冰所需补缴的税款、滞纳金以及罚款加在一起,超过8亿。
长期以来,明星涉税问题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范冰冰“阴阳合同”涉税问题曝出后,执法机关第一时间介入,严格依法按程序对案件事实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根据涉案金额和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积极回应了公众关切,维护了法律权威。
同时也不能忘记,舆论的关注和追问在阳光照进事实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执法机关与公共舆论形成合力,再次让公正得以彰显,让法治的力量涤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纳税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税收也是现代国家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石。
公民依法缴纳一定的税额,国家依法将税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资源开发,公民享受这些资源与设施带来的福利和收益,并根据收益再次缴纳合理的税额。
在这一循环当中,依法纳税既是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的重要一环。
对于影视明星这类高收入群体来说,尤其如此。
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高的纳税额,和更严格的守法义务。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和明星致力于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财富回馈社会,这份担当与情怀赢得了粉丝和公众的认可。
但如果高收入者反而偷逃税款,挑战法律底线,最终也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纸阴阳合同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涉案人员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明星是具有很强示范效应的公众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自己,更影响着粉丝和普通观众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特别是对那些年轻的粉丝来说,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对公众人物的要求只会更高,不可能变低。
而公众人物自身也应该意识到,粉丝、观众的喜爱和信任不是任意妄为的资本,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责任越大,越是要挺起肩膀,发挥榜样的作用,传播积极的正能量。
这是公众人物的必修课,也是公共空间最基本的共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一政治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1、识记: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
2、理解:举例说明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适用: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
板书设计:(1)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同点1、税收的基本特征见图表(2)不同制度下税收的不同点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的(2)“取之于民”反映的是劳动者局部利益与我国税收的2、我国税收的性质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正确结合性质和作用(3)社会主义税收是“用之于民”的(4)“用之于民”反映税收代表这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3、我国税收的作用(2)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杠杆(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主要手段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方法:复习—导语—学生自学—讲解重点、难点—归纳小结—课堂练习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什么叫税收?2、税收的三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导入新课: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税收,那么,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税收的性质是不是都一样呢?我们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讲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课:(看书自学,思考题投影打出)①各国税收有哪些共同点?②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③我国税收的作用有哪些?教学要点: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板书)教师讲解:税收从国家产生以来就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尽管税收的名目不同,但是,税收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都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都是整个国家行政和权力机构的生活源泉,因此,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
1、税收的基本特征。
高一政治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湛江地区的经济为什么会快速的增长? 体现了税收的什么作用?
作用之三: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案例:
某鞋厂老板李某为偷税漏税,以做假帐的方 式瞒报销售收入,虚列成本,欺骗税务人员。根 据群众举报,税务局检查人员依据法律程序检查 了李某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李某 被依法处理。
河北某县的一家私营企业,在工商局有关人 士的劝说下,为争虚名,将企业的固定资产额、 利润额进行改写、虚报。不久,税务部门到企业 中来,根据企业账目要求企业补交税款。该企业 虚报浮夸的活动暴露出来了。
第二节 税收与纳税人
温州 江南高级中学
1.税收的性质
古今中外,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税收。
我国:春秋末期鲁国有初税亩; 秦朝有2/3的实物税; 西汉有田租; 唐朝有两税法; 明朝有一条鞭法; 清朝实行摊丁入亩; 如今我国实行新型的税收。
其他国家:除了政府规定的税收外, 还有教会规定的什一税。
相 同 点
思考:如何理解我国税收是取之于 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基本 思路
1.税收的来源和增长点:来源于国有经 济和集体经济。通过生产的发展、经济 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来增,而非加 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2.税收的用途:直接用于经济建设,发展 科教文卫事业;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 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服务。总之,劳动 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思 考
国有企业既要向国家纳税,又要向国 家上缴利润,为什么后者不如前者那样 稳定可靠?
1.利润是企业有所盈利的情况下才 上缴的,亏损就没有。
2.税收是国家凭政治权力,依法征 收的,不论盈亏,都必须纳税。
广东省湛江开发区成立以来,享受沿海开放城市 和类似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与灵活措施。开发区内 的生产性企业可以获得“免二减三”(即所得税从 企业获利的年份起免征二年,减半征收三年)等若 干优惠照顾。1985年开发区刚成立不到一年,只有 寥寥可数的几家企业,年工业总产值仅345万元。 税收的作用之二: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但由于该地区正确地贯彻执行有关的优惠政策,来 开发区投资的海内外客商迅速增加,到1994年湛江 开发区的大小企业已增至70多家,年工业总产值达 47.1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增加,全区财政 收入也由建区初期的200余万元猛增至1.4亿元, 10年来工业产值增长了1017倍,年均递增率为116 %。
高一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一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高一政治必考知识点11、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主体:国家税收的特点:无偿取得税收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税收的内容:货币和实物税收的手段:凭借政治权利税收的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的依据:税法2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证。
3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五场戏有觉醒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4根据征税的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影响的是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5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实惠公平的有效手段。
2、依法纳税:1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有之于民。
3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国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的方法会的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交纳税款的行为。
高一政治必考知识点21、经济全球化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1)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2)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3)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4)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在全球到处奔走。
(5)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方面有哪些?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高中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策略初探——以《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课为例

之 外 的个 体 ,而 是 作 为相 互 作 用 于课 程 之 中 的主 体 。这 样 , ‘ 学 ’也 就不 仅 仅 是 课 程 计划 所 规 教 定 的 内容 的传 递 过 程 ,而 成 为 教 师 和 学 生共 同参
媒体 ,并制定操作 协议性很 强 的教学方 案 。
二 、教学策略设计
教 学 策 略 是 教 学设 计 有 机 组 成 部 分 ,是 有 效 解决 “ 何教”和 “ 如 如何 学 ” 的 问题 ,即在 特 定
的教 学 情 景 中完 成某 一教 学 目标 和适 应 学 生 认 知 需要 而 制 定 的教学 程序 计 划 及 采 取 的教 学 实 施 措
孤 立 的 领域 ,教 学对 教 师 的要 求 只 是将 课 程 规 定
的 内 容 如 实 地 “ 授 ” 给 学 生 ,教 师 只 是 知 识 传
“ 授 者 ” ,学 生 只是 知 识 的 “ 受者 ” 。在 新 传 接
一
轮 基 础教 育 课 程 改 革 中 ,新 的课 程 理念 认 为 : “ 程 不 只 是特 定 知识 的载 体 ,而 是 师 生共 同探 课
略 。教 设 计 是 指 教 学者 依 据 教 育 学 理 论 、教 学
艺 术 原 理 、为 了达 到 某 阶段 教 学 目标 ,根据 受 教
三 、 教 学 媒 体 设 计
第 4期
廖
熙 :高 中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 策略初探
‘ 5’ 5
教 学 媒 体设 计 是 在教 学过 程 中为 学 习知 识 和 培 养 能 力 采取 的用 于储 存 和 传 递 信 息 的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的 工具 ,媒 体 是 实 施 新课 程 教育 教 学 十 分 重 要 的手 段 ,一 个 成 功 的教 学设 计 ,离 不 开 使 用 媒 体 。选 用教 学 媒 体 的原 则 :教 学媒 体 的选 择 要 根 据 不 同类 型 的教 学 目标 ,教 学 目标 包 括 知 识 、技 术 和 情 景 三个 领 域 。根 据 教 学媒 体 的特 性 和 功 能 以及 学 习者 的特 征 选 择 教 学 多媒 体 。不 同的 教 学 媒 体 有 不 同 的特 性 和 功 能 ,实 物更 能 表 达 学 习对
人教高一政治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通用)

•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1/5/142021/5/142021/5/142021/5/145/14/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2021/5/142021/5/142021/5/14
•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1年5月2021/5/142021/5/142021/5/145/14/2021
后者远不如前者可靠,其原因是( )
A.企业向国家缴纳利润是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前提,企
业有利润则缴,没有利润则不缴
B. 税款不受企业经营效益好坏的影响,不论企业盈
亏都必须依法纳税
C.利润是企业的,税收属于国家
AB
D.利润可以隐瞒,税收则不可以抗拒
16 开征增值税的意义在于( )
A.有利于扩大国家征税的范围
2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必 须直接纳税。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人都是 国家和社会的一分子,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 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种职能的实现, 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做为物质保证。 实际上,每个公民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国家提供 的各种服务,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 务
纳税人 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主要税种
增值税 营业税 消费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树立纳税的意识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树立依法纳税的思 (1)从税收的作用来看:税想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
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要发挥税 收的巨大作用,我们就要依法纳税,树立纳税意识。
税收的基本含义

(1)社会主义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的
(2)“取之于民”反映的是社会主义 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局部利益 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正 确结合
(3)社会主义税收也是“用之于民”的
(4)社会主义税收的“用之于民”反映了
税收所代表的这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
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全体劳动上题的结论说明:( B )
A、税收的增长必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
于民的新型税收 C、税收加重了企业和个人负担 D、纳税人自觉纳税 (3)鉴于当前经济的发展,有人建议修改个人 所得税法,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征税起点
由800元提高至1500元,这说明:( C )
年计划的67.5%。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首先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今年我国国民
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上半年GDP增
长了7.9%,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居民
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税收的增长主要应依靠:( )
A、经济的发展
A
B、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C、国家机关各部门强化税收征管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 国的财政税收已明显提高,同时,我国在科学、教育、 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也 有大幅度提高
主体:国家
前提:国家政治权力
相
来源:公民—取之于民
同 点
目的: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地位:都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 基本形式
国家财政收入形式: 税、利、债、费 作用之一:税收是组织财政的基本形式。
国有企业既要向国家纳税,又要向国
【高中政治】学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3单元+第8课+第2框 征税和纳税+Wo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1.理解税收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2.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和作用。
3.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
重点:1.税收的含义和特征。
2.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难点:1.违反税法的行为及表现。
2.树立纳税人意识。
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1)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与国家职能、法律的关系:税收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特征(1)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它们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2)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联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税收的种类:依据征税对象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1)增值税①含义: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②意义:避免重复征税,防止偷漏税行为。
(2)个人所得税①含义: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与税率呈正相关。
③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自觉诚信纳税(1)税收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税收作用: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3)要求: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现象(1)违法现象: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
(2)处罚措施:追缴税款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3.对公民的要求:增强监督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
1.判断(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1、识记: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
2、理解:举例说明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适用: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
板书设计:(1)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同点1、税收的基本特征见图表(2)不同制度下税收的不同点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的(2)“取之于民”反映的是劳动者局部利益与我国税收的2、我国税收的性质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正确结合性质和作用(3)社会主义税收是“用之于民”的(4)“用之于民”反映税收代表这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3、我国税收的作用(2)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杠杆(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主要手段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方法:复习—导语—学生自学—讲解重点、难点—归纳小结—课堂练习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什么叫税收?2、税收的三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导入新课: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税收,那么,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税收的性质是不是都一样呢?我们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讲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课:(看书自学,思考题投影打出)①各国税收有哪些共同点?②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③我国税收的作用有哪些?教学要点: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板书)教师讲解:税收从国家产生以来就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尽管税收的名目不同,但是,税收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都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都是整个国家行政和权力机构的生活源泉,因此,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
1、税收的基本特征。
(投影仪展示以下三组材料:)材料一:奴隶社会被征服的藩属和分封的诸侯国向王室进贡土特产、珍宝、财物称为土贡。
这是税收的一种特殊形式;向土地课征农作物,向商人、手工业者征收税赋。
材料二:封建社会向农民征收田赋;对人丁课征人头税,对商业、手工业征收的盐税、酒税、茶税……捐纳(各级政府以捐献方式取得财物的一种方式,是税收的特殊形式)、杂税、土贡……材料三:资本主义国家征收流转课税、所得税、杂税等(娱乐税、登记税、防火税、赛马及彩票税、环境污染税……)。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形式是凭借何种手段获得?(2)分配的主体是谁?(3)税源来自何处?讲解:A、不同国家税收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共同点):①都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都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③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
④税收的来源都取之于民。
⑤都具有“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这些共同点就是税收属性,这些共同点的存在反映了税收的共性,即不论是奴隶、封建、资本、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具备了上述这些共同点的财政收入形式就都可以叫做税收。
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税收的性质都各不相同。
B、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性质不同(不同点):(投影仪打出以下图表:)资本主义税收和社会主义税收的比较表税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国家中,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属性。
我们把税收的这种阶级属性称为税收的性质。
税收的本质和税收的性质不同。
税收的本质,即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它都是凭借政治权力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这是不因国家与社会性质不同而改变的。
但是,这种特殊分配关系的阶级属性,都因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即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不同而不同。
如: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和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税收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
2、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本课难点,要把握以下几点:)①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的。
在我国,由于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所以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上缴给国家的税金。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它已占到了财政收入的90%~95%以上。
(97年已占96.7%)②“取之于民”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正确结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
国家必须集中一部分资金,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我国的社会主义税收体现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与纳税人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正确结合。
③社会主义税收也是“用之于民”的。
我国税收“用之于民”的重要表现有:国家拿出大笔资金用于提高人民生活,从1979年到1981年,国家对解决多年遗留下来的问题,拿出1400多亿元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
其中,用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粮食等)的支出是422亿元,用于提高职工工资和实行奖金制度的支出是300亿元,用于安排城镇2600万人就业的支出是105亿元,用于增加职工住宅的支出是152亿元,还有用于减免农村税收,增加进口商品价格补贴的支出等。
④社会主义税收的“用之于民”反映税收代表的这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财产就是全国人民的财产。
国家通过税收集中起来的资金,归全国人民所有。
通过财政预算的再分配,为全国人民的利益服务。
国家通过预算支出的安排,把税收集中的资金,用于巩固国防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用于国家经济建设,用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总之,广大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3、我国税收的作用。
(本课重点)(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从以下三点理解)。
①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作用。
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而产生的。
税收从它产生之日起,为国家行使职能而组织财政收入,就成了它的第一职能。
国家通过税收,可以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国民收入集中起来,以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
所以,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天职,也正因为税收天生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它才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存在,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目前,我国税收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5%以上,在日本占91%,在英国占96%,在美国占98%,这说明:税收在各不同制度的国家里都普遍存在,并且在国家财政收入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所以,当前更应该强化和重视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
③税收可以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保证。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法律的而取得收入,这样便可以减少或避免拖欠和偷漏税行为的发生。
另外,不论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必须依法纳税,这样,税款有相当大的部分就可以不受企业经营成果好坏的影响。
(2)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从以下二点来理解)。
①税收为什么能够调节经济活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不是通用直接控制的行政手段,而是通过市场和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经济利益的调节实现的。
其中,税收就是重要的调节手段之一。
那是因为,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
这种职能是指,国家通过征税,改变不同纳税人、不同经济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不同产品的盈利水平,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某种影响的功能。
国家的一些政策,一些政治、经济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调节职能的发挥来实现的。
我们说税收是一种经济杠杆,一般就是指税收的这种调节经济的职能。
②税收是怎样调节经济活动的。
如:国家通过缴纳耕地占用税的税收政策,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通过减征企业所得税(低税率)的税收政策,吸引了外商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免征(免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推动了煤炭、电力、核能、石油等国家基础产业的发展;通过免征和减征(减税)企业所得税两年,支持了边远和贫困地区新建企业的发展。
总之,国家可以运用税收这一手段,通过纳税人、征收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办法,达到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从以下二点来理解)。
①税收为什么能够实现对经济的监督。
因为税收具有对经济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所以税收能够实现对经济的有效监督。
税收的监督管理职能,包括对微观经济的监督管理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两个方面。
从微观经济方面看,税收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而国民收入也是由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企业创造或实现的。
从宏观经济方面看,税收作为一种分配方式,它介入了社会经济生活的诸方面,征税的同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经济信息、经济动态都会得以体现和反映,这些信息又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主要依据。
所以,对宏观经济的监督也是税收监督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税收是怎样对经济进行监督的。
税收工作具有联系面广、综合性强、信息灵通的特点,这就使税收成了监督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
首先,在日常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税务干部可以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以及经济实体的生产、销售、利润分配及其使用的各方面,以便了解生产、经营、纳税等情况,总结经验,揭露矛盾,发现和解决问题,同偷税、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作斗争。
其次税收部门除了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外,每年配合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进行年度大检查,对查出的大量侵占国家收入的违法案件,进行严肃的处理,起到了保护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
本课小结:本课主要讲了税收的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我们要着重把握、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做到自觉增强公司的纳税意识。
本课作业:1、课堂练习(下发给学生当堂做),此略。
2、《导学》中有关练习题。
教后记:通过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税收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在课堂提问和练习中了解到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要改进的是尽可能多举事例,把问题说清讲透,让学生全面把握本课教学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