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指标
设计质量过程控制指标

设计质量过程控制指标
设计质量过程控制指标是用于评估和监控设计过程质量的关键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质量过程控制指标:
1. 设计评审通过率:衡量设计方案在评审过程中被接受的比例。
2. 设计缺陷密度:统计每单位设计规模中存在的缺陷数量。
3. 设计变更频率:记录设计阶段中发生的变更次数。
4. 设计成本偏差:比较实际设计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
5. 设计进度偏差:对比实际设计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
6. 设计质量指数:综合考虑设计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评估设计质量。
7. 客户满意度:通过调查或反馈评估客户对设计成果的满意程度。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团队识别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设计质量的持续改进。
具体指标的选择和应用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
智能化设计指标

智能化设计指标
智能化设计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来提高产品、系统或服务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设计指标是评估智能化设计过程和结果的衡量标准,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和决策者了解设计的有效性和成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智能化设计指标:
1. 自动化程度:评估设计过程中人工参与的比例,自动化程度越高,代表设计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越低。
2. 系统性能:评估智能化设计产生的系统性能,包括响应速度、准确度等指标。
例如,在智能化设计中使用的算法的准确率和预测能力。
3. 用户满意度:评估用户对智能化设计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可以通过用户反馈、用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4. 设计效率:评估设计团队在实施智能化设计过程中的效率。
包括设计时间、设计成本等指标。
智能化设计应当能够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
5. 互操作性:评估智能化设计产品或系统与其他系统或软件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智能化设计应当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6. 鲁棒性:评估智能化设计产品或系统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智能化设计应当具备一定的鲁棒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7. 数据安全性:评估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对于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措施。
智能化设计应当确保设计数据和用户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具体的智能化设计项目和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机械设计参数 - 设计指标

机械设计参数 - 设计指标机械设计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过程,设计指标是机械设计参数的核心之一,合理的设计指标能够提高机械的精度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1. 设计指标的分类根据机械设计中的需求,设计指标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主要指标:主要指标是衡量机械性能的定量指标,在机械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这些指标,包括机械运动参数、动力参数、刚度参数等;- 次要指标:次要指标不是衡量机械性能的主要指标,但也是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参数,具体可包括机械的体积、其重量、生产成本等。
2. 设计指标的确定过程设计指标的确定是机械设计的核心步骤之一,它需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制造成本、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一般的设计过程如下:1. 根据机械的类型和作用,确定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2. 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参考以往的设计案例和模板,选择衡量机械性能的主要指标,并通过仿真分析、测试等手段进行验证;3. 根据制造工艺和材料成本等因素,参考市场分析和成本预算结果,选择次要指标,并确定符合需求和成本最优的设计方案。
3. 设计指标的优化方式设计指标的优化是保证机械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优化过程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和验证手段,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机械运动参数的优化: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测试,确定机械的工作速度、加速度等参数,提高机械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2. 动力参数的优化:通过合理的传动比和负载分配方案,提高机械的运转效率和能耗节约;3. 刚度参数的优化:通过有效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机械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4. 体积重量的优化: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材料选择,控制机械的体积和重量;5. 生产成本的优化:通过市场分析和成本预算,选择成本最优的设计方案,提高机械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 总结设计指标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分析、测试和验证。
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

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篇一: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第 1 页共 13 页第 2 页共 13 页第 3 页共 13 页第 4 页共 13 页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注: L为坡长第 5 页共 13 页篇二: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中小学幼儿园:每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应配小学及幼儿园,每8000居民应配中学。
每千人口按40名儿童配建幼儿园。
每千人口按80名小学生配建小学。
每千人口按80名中学生配建中学。
幼托: 4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1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1200 平方米。
6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2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1800 平方米。
9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3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2200 平方米。
12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4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3200 平方米。
小学: 12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9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2900 平方米。
18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1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4300 平方米。
24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3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5100 平方米。
30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5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6200 平方米。
中学: 18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5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6300 平方米。
24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81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8200 平方米。
30班用地面积不低于31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9100 平方米。
36班用地面积不低于37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11700 平方米。
居住区人口分区控制规模:┏━━┳━━━━━━┳━━━━━┳━━━━━┓┃ ┃ 居住区┃小区┃ 组团┃┣━━╋━━━━━━╋━━━━━╋━━━━━┫┃户数┃10000-15000 ┃2000-4000 ┃ 300-700 ┃┣━━╋━━━━━━╋━━━━━╋━━━━━┫┃人数┃30000-5000 ┃7000-15000┃1000-3000 ┃┗━━┻━━━━━━┻━━━━━┻━━━━━┛停车位┏━━━━┯━━━━━━━━┯━━━┯━━━┓┃ 名称│单位│自行车│机动车┃┣━━━━┿━━━━━━━━┿━━━┿━━━┫┃公共中心│车位/100建筑面积│ 7.5 │ 0.3 ┃┠────┼────────┼───┼───┨┃商业中心│车位/100营业面积│ 7.5 │ 0.3 ┃┠────┼────────┼───┼───┨┃集贸市场│车位/100营业场地│ 7.5 │ --- ┃┠────┼────────┼───┼───┨┃饮食店│车位/100营业面积│ 3.6 │ 1.7 ┃┠────┼────────┼───┼───┨┃医院门诊│车位/100建筑面积│ 1.5 │ 0.2 ┃┗━━━━┷━━━━━━━━┷━━━┷━━━┛居住区用地指标─────────────┬───────────项目│ 平均每居民用地(m*m)─────────────┼─────────── 小区用地│ 14.5-22.0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5-2.0居住区级道路用地│1.5-2.0居住区级公共绿地│1.0-2.0其它用地│ 1.0─────────────┼─────────── 合计│ 19.5-29.0─────────────┴───────────居住小区用地指标──────────────┬───────────│项目│平均每居民用地(m*m)──────────────┼─────────── │住宅用地(住宅层数按4-6层计) │ 8.0-11.0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5-5.0小区级道路用地│ 1.0-3.0小区级公共绿地│ 1.0-2.0其它用地│ 1.0──────────────┼─────────── │合计│ 14.5-22.0──────────────┴───────────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区│ 组团────────────┼─────┼─────┼───1.住宅用地(R01)│ 45-60 │55-65 │ 60-75────────────┼─────┼─────┼───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 20-32 │18-27 │ 6-18────────────┼─────┼─────┼───3.道路用地(R03)│ 8-15 │ 7-13 │ 5-12────────────┼─────┼─────┼───4.公共绿地(R04)│ 7.5-15│ 5-12 │ 3-8────────────┼─────┼─────┼───居住区用地(R)│ 100 │100 │ 100────────────┴─────┴─────┴───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m*m/人)────┬───────┬────┬─────┬──── 居住规模│ 层数│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多层│ 16-21 │ 16-22│ 16-25├───────┼────┼─────┼────│ 多层.中高层│ 14-18 │ 15-20│ 15-20 居住区├───────┼────┼─────┼────│ 多.中高.高层│ 12.5-17│ 13-17│ 13-17├───────┼────┼─────┼────│多层.高层│ 12.5-16│ 13-16│ 13-16────┼───────┼────┼─────┼────│低层│ 20-25 │ 20-25│ 20-30├───────┼────┼─────┼────│多层│ 15-19 │ 15-20│ 15-22├───────┼────┼─────┼────│多层.中高层│ 14-18 │ 14-20│ 14-20 小区├───────┼────┼─────┼────│中高层│ 13-14 │ 13-15│ 13-15├───────┼────┼─────┼────│多层.高层│ 11-14 │ 12.5-15 │├───────┼────┼─────┼────│高层│ 10-12 │ 10-13│────┼───────┼────┼─────┼────│低层│ 18-12 │ 20-23│ 20-25├───────┼────┼─────┼────│多层│ 14-15 │ 14-16│ 14-20├───────┼────┼─────┼────│ 多层.中高层│ 12.5-15│ 12.5-15 │ 12.5-15 组团├───────┼────┼─────┼────│中高层│ 12.5-14│ 12.5-14 │ 12.5-15├───────┼────┼─────┼────│多层.高层│ 10-13 │10-13 │├───────┼────┼─────┼────│高层│7-10 │8-10│────┴───────┴────┴─────┴──── 注:本表各项指标按每户3.5人计算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m/千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居住规模│ 居住区├─────┬─────类别│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总指标│1605-2700 │2065-4680│2165-362) │2655-5450)────────┼─────┼─────教育│ 600-1200 │1000-2400医疗卫生│ 60-80│ 100-190(含医院) │(160-280) │(260-360)────────┼─────┼─────文体│ 100-200 │ 200-600────────┼─────┼─────商业服务│ 700-910 │ 600-940────────┼─────┼─────金融邮电│ 20-30│ 25-50(含银行.邮电局│ (60-80) │────────┼─────┼─────市政公用│ 40-130 │ 70-300(含自行车存车处)│(460-800) │(500-900)────────┼─────┼─────行政管理│ 85-150 │ 70-200────────┼─────┼─────其它│-- │--────────┴─────┴─────<续上表>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m/千人)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居住规模│ 小区├─────┬─────类别│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总指标│1176-2120 │1282-3334│1546-2682)│(1682-4084)────────┼─────┼─────教育│ 600-1200 │1000-2400────────┼─────┼─────医疗卫生│ 20-80│ 40-190(含医院) │ │────────┼─────┼─────文体│ 20-30│ 40-60────────┼─────┼─────商业服务│ 450-570 │ 100-600────────┼─────┼─────金融邮电│ 16-22│ 22-34(含银行.邮电局)│ │────────┼─────┼─────市政公用│ 30-120 │ 50-80(含自行车存车处)│(400-700) │(450-700)────────┼─────┼─────行政管理│ 40-80│ 30-100其它│ -- │ --────────┴─────┴─────<续上表>组团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m/千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居住规模│组团├──────┬────类别│ 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总指标│ 363-854│502-1070│ (704-1354) │(882-1590)────────┼──────┼────教育│ 160-400│300-500────────┼──────┼────医疗卫生│ 6-20 │ 12-40(含医院) ││────────┼──────┼────文体│18-24 │ 40-60────────┼──────┼────商业服务│ 150-370│100-400────────┼──────┼────金融邮电│ -- │ --(含银行.邮电局)││────────┼──────┼────市政公用│ 9-10 │ 20-30(含自行车存车处)│ (350-510) │(400-550)────────┼──────┼────行政管理│20-30 │ 30-40────────┼──────┼────其它│-- │ --────────┴──────┴────土的松土系数─────────────┬─────────────│ 松土系数土质类别├──────┬──────│ K1 │K2─────────────┼──────┼────── 砂土.亚砂土│ 1.08-1.17 │ 1.01-1.03─────────────┼──────┼────── 种植土.淤泥.淤泥质土│ 1.20-1.30 │ 1.03-1.04─────────────┼──────┼────── 亚粘土.潮湿黄土.砂石混碎石│ 1.14-1.28 │ 1.02-1.05篇三: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工程规划设计各项指标容积率:地上建筑面积/占地面积(不包括市政路)密度:建基面积(最大的投影面积,较多是首层面积)/总用地面积楼体间距:1、若两栋楼座南向北平衡且等高,即其南北距离是0.7 H。
动画设计技术指标

动画设计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辨率:分辨率是衡量动画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了动画的清晰度和可视性。
一般来说,分辨率越高,动画的质量就越好。
对于一般用途的动画设计,选择1920x1080(全高清)分辨率就足够了。
2. 帧率:帧率是衡量动画运动流畅性的指标,它决定了动画的平滑度和动态效果。
帧率越高,动画的运动就越流畅,视觉效果就越好。
一般来说,30fps以上的帧率可以提供较好的动画体验,而更高的帧率如60fps则更佳。
3. 颜色深度:颜色深度是衡量动画颜色的丰富度的指标,它决定了动画中可用的颜色数量。
颜色深度越高,动画的颜色就越丰富,视觉效果就越好。
一般来说,常见的颜色深度为16位、24位和32位。
4. 文件大小:文件大小是衡量动画设计文件大小的指标,它决定了动画的传输和存储成本。
一般来说,文件大小与分辨率、帧率和颜色深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文件大小应在合理的范围内,过大或过小的文件大小会影响动画的使用体验。
5. 格式支持:不同的应用和平台可能支持不同的动画格式,因此选择一个支持多种格式的动画设计软件或插件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就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格式。
6. 兼容性:动画设计完成后,需要能够在不同的设备和平台上播放,因此兼容性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一般来说,常见的视频格式如MP4、AVI等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7. 操作流畅性:动画设计的操作流畅性也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如果操作不流畅或者出现卡顿现象,就会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因此,选择一个操作简单、流畅度高的动画设计软件或插件是非常重要的。
在具体的技术指标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图像处理能力:动画设计软件应该具备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包括对图像的缩放、旋转、剪切、合并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作出高质量的动画效果。
2. 动态图形设计功能:动画设计软件应该具备丰富的动态图形设计功能,包括各种形状、路径、文字的动态效果,以及各种特效和转场效果的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作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动画作品。
UI设计师岗位考核指标

UI设计师岗位考核指标1.创意能力:评估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否提供独特而有吸引力的设计方案。
2.用户体验设计:评估设计师对用户体验设计的理解和能力。
能否提供简洁、一致、易用的用户界面。
3.色彩搭配和配色能力:评估设计师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搭配能力。
能否通过色彩搭配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4.排版和布局能力:评估设计师对排版和布局的掌握。
能否合理地组织页面元素,使页面看起来清晰、整齐。
5.图形和标志设计能力:评估设计师的图形和标志设计能力。
能否设计出符合品牌形象的标志和图形元素。
6. 使用设计工具的能力:评估设计师使用设计工具(如Sketch、Photoshop、Illustrator等)的熟练程度。
能否高效地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设计工作。
7.技术知识和了解:评估设计师对前端开发技术的了解。
能否理解前端开发的限制和要求,为开发人员提供可行的设计方案。
8.团队合作能力:评估设计师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
能否与开发人员、产品经理等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9.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评估设计师在工作中的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
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能够按照项目要求进行进度管理。
10.沟通能力:评估设计师的沟通能力。
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想法,并且理解他人的反馈和需求。
以上是一些可以考虑的UI设计师岗位考核指标,不同公司和岗位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补充。
对于UI设计师来说,不仅仅要有良好的美学和设计能力,还需要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对技术的了解和适应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最佳的表现。
建筑方案设计指标

建筑方案设计指标建筑方案设计指标是为了确保建筑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和标准的一份指导性文件。
以下是关于建筑方案设计指标的一些重要内容:1. 建筑功能:建筑方案设计指标应明确建筑的功能定位,包括建筑类型、用途、规模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功能需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环境的条件。
2. 建筑形态:建筑方案设计指标应对建筑的形态进行规划,包括建筑的体量、高度、外形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形态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融合和美学效果。
3. 结构设计:建筑方案设计指标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设计,包括结构类型、承载能力、抗震性等方面的要求。
结构设计对于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4. 设备设施:建筑方案设计指标应明确建筑设备设施的需求,包括供水、供电、通风、照明等各项设备的要求。
设备设施的设计与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密切相关。
5. 环境保护:建筑方案设计指标需要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的环境保护设计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
6. 安全管理:建筑方案设计指标应考虑到建筑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火灾安全、应急疏散、防盗等方面的要求。
安全管理对于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7. 建筑材料:建筑方案设计指标应明确建筑材料的选取和使用要求,包括材料的性能、耐久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
合适的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寿命。
8. 经济效益:建筑方案设计指标需要兼顾建筑的经济效益,包括建设成本、维护成本、使用效益等方面的要求。
经济效益设计可以合理控制建筑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以上是关于建筑方案设计指标的一些重要内容,它们对于保证建筑的功能、安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筑方案设计指标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各个方面需求,确保建筑方案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和标准。
只有合理的建筑方案设计指标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建筑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最终实现优质的建筑工程。
照明设计指标

照明设计指标照明设计指标是指在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考虑和遵循的一些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照明设计指标:1. 照度(Illuminance):照度是指灯光照射到某一区域表面上的光强度,单位为勒克斯(lux)。
照度的要求与使用场所和任务有关,例如办公室通常要求400-500勒克斯,教室要求300-500勒克斯,而工厂车间可能需要更高的照度。
2. 照明均匀度(Uniformity):照明均匀度是指照明系统在一个区域内的照度分布是否均匀。
均匀的照明可以减少阴影和反射,提高视觉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照明均匀度的要求通常以最低照度与最高照度之比来衡量,一般要求在0.7-0.8以上。
3. 色温(Color Temperature):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特性,以绝对温度(开尔文,K)表示。
常用的色温有暖色调(低色温,约2700-3000K)、自然光(中性色调,约4000-4500K)和冷色调(高色温,约5000-6500K)。
不同场所和环境的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到色温的选择,以达到期望的氛围和效果。
4. 显色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CRI):显色指数是评价光源对物体颜色还原能力的指标。
通常采用0-100的指数来表示,越高表示颜色还原能力越好。
在一些应用中,如室内照明和商业场所,通常要求CRI大于80。
5. 能耗效率(Energy Efficiency):照明设计要考虑到能源消耗的效率,使用尽可能少的能源来达到所需的照度和照明质量。
使用节能灯具、智能控制系统和优化的照明布局是提高能耗效率的一些方法。
6. 视觉舒适度:照明设计应考虑到人的视觉需求和舒适感。
通过合适的照度、照明均匀度和色温等因素,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减少眩光和刺激。
这些照明设计指标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所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定制,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A9)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成 绩: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9A)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专业班级:通信12-1一、设计题目模拟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二、设计目的1.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培养学习专业知识能力。
2.掌握基本电子电路故障识别与诊断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掌握学习总结报告和设计说明书的基本书写方法,培养技术交流能力。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内容选用一个U S=(5-10)mV、I S=100μA、R S=2kΩ的毫伏级缓慢连续变化信号(小直流电压信号)来模拟传感器信号。
(1)设计一个模拟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要求信号调理电路的增益(放大倍数)在2-10倍之间分5档可调。
(2)调理电路的输入电阻不低于1MΩ,输出电阻不高于10Ω。
(3)调理电路有加法运算功能,实现对U S信号的1-2V直流偏移。
(4)设计应体现实用性好、成本低、功耗小特点。
(5)设计实验测试方案,通过实测U O、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参数,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2.设计要求(1)查找资料,比较实现基本功能的几种设计方法(要求至少2种,主要根据器件选型不同来进行对比分析,例如,一种方案是实验室现有可提供器件;一种方案是查找资料得到的性价比更高的器件),理解原理,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完成框架设计。
要求从设计任务分析、设计方案选择、选取器件材料、设计制作、测试分析等方面归纳阐述并总结成文,列出参考文献目录清单。
(2)确定电路设计方案,绘制原理框图或流程图,简述所选电路设计方案的工作原理;确定电路结构,给出具体参数。
(3)搭建Multisim仿真电路,完成所设计电路的仿真测试。
(4)进行功能仿真,安装、调试实测电路,完成电路性能指标测试,记录并分析实验测试结果。
完成实验报告。
(5)得出结论(是否针对设计任务完成电路设计,通过什么方式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设计电路的性能如何,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改进等)。
(6)写出设计说明和实验报告,分析说明实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7)创意设计或自主扩展设计。
想一想自己的设计作品具有哪些方面的市场竞争力,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开展项目开发,参加创新性设计,怎样才能销售出去等。
主要参考文献[1]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课程设计专栏,内蒙古工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公共网站1.1. 设计指标及工作原理1.设计指标1)设计一个模拟传感器调理电路。
2)设计应体现实用性好,成本低,功耗小特点。
3)设计参数-----性能指标要求:①信号调理电路的增益(放大倍数)在2-10,分5档可调;②调理电路的输入电阻 R i ≥1MΩ, 输出电阻 R 0≤10Ω;③调理电路有加法远算功能,实现对U S信号的1-2V直流偏移。
2. 模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模拟传感器对性能指标的要求,模拟传感器的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由小直流电压信号作为模拟传感器信号,保证输入电阻网络( Ri≥1MΩ)采用晶体管共集电路,加减远算网络采用电压偏移电路,信号放大网络,反馈网络和保证输出电阻网络(Ro≤10Ω)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图1-1 模拟传感器的原理框图1.2. 单元电路设计1. 晶体管共集放大电路(1)晶体管共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根据放大电路地组成原则,晶体管应该工作在放大区,即uBE >Uon,uCE≥u BE所以在图1-2所示的晶体管共集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输入回路V1,R S , C1等,由于输出电压由发射极获得,故也共集放大电路为射极输出器。
(1)求解Q 点: 32.3(1)CC BEQ BQ b eV U I AR R μβ-=≈++ (1)2EQ BQ I I mA β=+≈7CEQ CC EQ e U V I R V =-≈ (2)求解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R L =∞时;(1)0.996(1)eube e R A r R ββ+=≈++//[(1)]1i b be e R R r R k β=++≈Ω 输出电阻:////371s b beo e R R r R R β+=≈Ω+ 图1-2 晶体管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所以很显然此电路图(共集)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是相比其他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又并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
常用于输入输出级。
2. 电压偏移电路(同相求和运算电路) 当多个输入信号同时作用于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时,就构成了同相求和远算电路,当输入信号为两个,其中一为直流信号,电路就成了另一个的电压偏移电路,如图1-3电压偏移电路(同相求和运算电路)所示。
调整电路参数即可完成偏移电压(1—2V )。
图1-3电压偏移电路(同相求和运算电路)3.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集成运放组成的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由于它们均引 入了深度负反馈。
故集成运放 的两个输入端都都有虚断,虚 短的特点,在图1-4所示电压 串联负反馈电路中,由于输入 电压U i 等于反馈电压U f ,R S 的 电流等于R1+1K 的电流,所 以输出电压U O =R 1/R S 。
电压 负反馈减小输出电阻。
当调节R1(反馈电阻)阻值 图1-4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为0%,放大倍数2倍,R1 的阻值10%,放大倍数4倍,以此下去6倍,8倍,1倍,分5档调。
1.3 整机电路及仿真整机电路如图1-5所示,通过调整电阻,实现对US 信号的2V 直流偏移,实现电路增益(放大倍数)在2-10倍之间分5档可调,如图1-6所示。
图1-5 整机电路图1-6 输入-输出数据结果(电压2v 的偏移,放大倍数6倍)(1)输入电阻:断开信号源将万用表接入电路得出,如图1-7所示。
图1-7输入电阻测试电路和结果IiUiR0=60MOhm,(ohm 就是电阻单位“欧姆”,M 表示一百万,符合设计要求)(2)输出电阻0I U Ri,如图1-8所示。
图1-8,输出电阻(XMM3,外电压,XMM4流入电流)1.4 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验测试)在实验板上组装整机电路,要注意先把所有的电子元件全部测试一遍,安装时要集成电路的方向要保证一致,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进行调试。
调试要分部,先单 元,在整体调试。
1. 晶体管共集放大电路的调试先调试外加电源是否为2v ,再看晶体管是否处于放大状态在看输入,输出是否符合要求。
(在实际当中用交流小信号代替直流信号,效果要好的多,实际输出电压要小于10mV )2.电压偏移电路调试(同相求和运算电路)先调基本同相求和电路,在给变阻值到所需电路。
(基本没有问题,能有很好的现象)3.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调试4. 整体调试将以上调好后,分别从示波器上看出电压放大,万用表看出电压偏移。
在测输入电阻时因为万用表的电阻量程限制,和万用表不能测小电流。
所以用在原电路加一个小测试电阻(不影响原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的情况下)。
用电压和已知测试电阻阻值来转化测电流。
从而测出输出电阻。
1.5实验器件参数: 1. 晶体管 2N2712型号:2N2712生产厂家:美国通用电器公司,SEM,美国史普拉各电气公司制作材料:Si-NPN性质:通用型(Uni)封装形式:直插封装极限工作电压:18V最大电流允许值:0.1A最大工作频率:<1MHZ或未知引脚数:3可代换的型号:BC108,BC168,BC172,BC183,BC208,BC238,BC383,BC548,BC583,2N2220,2N222 1,2N2222,3DG120C,最大耗散功率:0.12W放大倍数:β>752.集成运放 NE5532中文资料(引脚图,特点及电气参数介绍)(1)简介:NE5532中文资料(引脚图,特点及电气参数介绍) NE5532功能特点简介: NE5532/SE5532/SA5532/NE5532A/SE5532A/SA5532A是一种双运放高性能低噪声运算放大器。
相比较大多数标准运算放大器,如1458,它显示出更好的噪声性能,提高输出驱动能力和相当高的小信号和电源带宽。
这使该器件特别适合应用在高品质和专业音响设备,仪器和控制电路和电话通道放大器。
如果噪音非常最重要的,因此建议使用5532A版,因为它能保证噪声电压指标。
(2)NE5532特点:•小信号带宽:10MHZ•输出驱动能力:600Ω,10V有效值•输入噪声电压:5nV/√Hz(典型值)•直流电压增益:50000•交流电压增益:2200-10KHZ•功率带宽:140KHZ •转换速率:9V/μs•大的电源电压范围:±3V-±20V1.6参考文献:(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 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震梅,房用钢,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3)课程设计专栏,内蒙古工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公共网站1.7. 设计实验心得(1)实验器件的重要性,基础电路学习与运用要活跃。
(2)真正学了点东西。
(3)对电路的设计还过于死板,不会灵活运用(4)但坚持就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