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性能
奥氏体304不锈钢力学性能与本构行为研究

奥氏体304不锈钢力学性能与本构行为研究奥氏体304不锈钢力学性能与本构行为研究引言奥氏体304不锈钢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力学性能和本构行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奥氏体304不锈钢的力学性能与本构行为,以期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一、奥氏体304不锈钢概述奥氏体304不锈钢是一种常见的不锈钢材料,主要由铁、铬、镍等组成。
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化工等领域。
二、奥氏体304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研究1. 强度性能奥氏体304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是评价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测定,可以得到不同工况下奥氏体304不锈钢的强度参数,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同时,还可研究材料受到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变形行为。
2. 延展性能奥氏体304不锈钢的延展性能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能力。
通过实验测定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延伸行为,可以了解其塑性变形特性。
同时,延展性能还与材料表面的晶界、氧化膜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表面处理等方法进行改善。
3. 硬度性能奥氏体304不锈钢的硬度是指其抵抗外力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通过硬度测试可以了解材料的材质变化和内部结构特征。
不同的冷处理方法对奥氏体304不锈钢的硬度有显著影响,可通过优化工艺来提高其硬度。
三、奥氏体304不锈钢的本构行为研究1. 本构模型奥氏体304不锈钢的力学性能与本构行为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本构模型来进行分析。
常见的本构模型包括线性弹性模型、塑性本构模型、本构方程等。
通过分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以更好地描述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力学行为。
2. 应力松弛行为奥氏体304不锈钢在受到恒定外力作用后,应力会逐渐变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应力松弛行为与材料的晶体结构、温度、应变速率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奥氏体304不锈钢的应力松弛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904L不锈钢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904L不锈钢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一、产品简介
904L是一种高铬镍钼含量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对均匀腐蚀,对点蚀和缝缝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和一般性腐蚀都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尤其在稀硫酸中有优良的抗腐蚀性。
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化工、造纸等行业
二、904L成分及性能
904L加工硬化曲线
4、耐蚀性
三、可生产的产品
四、太钢产品实物
五、904L的应用注意事项
1、加工性能
1.1焊接性能
与一般的不锈钢一样,90 4 L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
最常用的焊接方式为手工电弧焊或隋性气体保护焊,焊条或焊丝金属基于母材的成分且纯度更高,钼的含量要求高于母材。
焊前一般无须进行预热,但是在寒冷的户外作业,为避免水汽的凝集,接头部位或临近区域可作均匀加热。
注意局部温度不要超过10 0℃,以免导致碳集聚,引起晶间腐蚀。
焊接时宜采用小的线能量、连续及快的焊接速率。
焊后一般无须热处理,如需进行热处理,须加热至110 0~1150℃后迅速冷却。
1.2机加工性能
90 4 L的机加工特点类似于其他奥氏体不锈钢,加工过程中有粘刀及加工硬化的趋势。
须采用正前角硬质合金刀具,以硫化及氯化油作为切削冷却液,设备及工艺应以减少加工硬化为前提。
切削过程中应避免用慢的切削速度及进刀量。
常见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常见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常见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奥氏体系列不锈钢为Fe-Cr-Ni系列或Fe-Cr-Mn系列。
从低温到高温都具有稳定的优良的力学性能。
在920~1150°C温度进行固溶化热处理无变态点,依靠快速冷却成为非磁性的安定的具有的耐蚀性能的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系列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如下表所示:奥氏体系列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奥氏体系列不锈钢与马氏体、铁素体系列不锈钢相比较,因富有延伸性和屈服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小等,所以其加工性十分优越。
但其加工硬化性大,其中SUS301(17Cr-7Ni)*容易硬化。
依据钢中不同所表现出的加工硬化性,依靠奥氏体稳定程度的不同而定。
奥氏体稳定度可由含有结晶粒度(GSN)的计算式求得:MdSO=551-462(C+N)-9.2Si-8.1Mn-13.7Cr-29(Ni+Cu)-18.5Mo-68Nb-1.4(ASTMG.S.N-8.0)MdSO值(施予30%变形量时,产生50%的马氏体的温度)越小,则奥氏体相就越稳定,而加工硬化性小。
这种现象是由于加工感应而变态所产生的;在金相组织上面心立晶格(Y)相受到冷加工,则变为体心立方晶格(α')相而发生马氏体变态。
这种变态还受加工温度及加工速度的影响,也即加工硬化性被加工条件所左右。
近来,巧妙地利用加工温度,将以前不可能进行的超深拉深在一定温度的情况下拉深成功。
在拉深加工中,以加工硬化系数(n值)作为加工性能指标。
奥氏体系列不锈钢的SUS304(18Cr-8Ni)*大为0.50,铁素体系列不锈钢的SUS430(18Cr)为0.22o奥氏体系列代表钢种的S∪S304(18Cr-8Ni)称为准稳定奥氏体系列,固溶化热处理后为非磁性,常温加工后,容易变态为马氏体而具有磁性。
但是,SUS305(18Cr-12Ni),因其奥氏体相是稳定的,冷加工不会引发马氏体转变,加工以后仍为非磁性。
有效地利用S∪S301(17Cr-7Ni)的加工硬化性,将其变为高强度不锈钢应用于制作弹簧或制造车辆材料。
n08926材料标准

n08926材料标准
N08926是一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其中的Cr含量通常为14.0-18.0%,镍含量为24.0-26.0%。
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卤化物介质和含有H2S的酸性介质中具有很高的抗点腐蚀和缝隙腐蚀性能。
此外,N08926还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抗拉强度可达650Rm N/mm2,屈服强度为295 RP0.2 N/mm2,延伸率为35%。
在常温下合金的机械性能的最小值为:抗拉强度650Rm N/mm2,屈服强度295 RP0.2 N/mm2,延伸率A5 %:35。
N08926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为8.1 g/cm3,熔点为1320-1390 ℃,以及在常温下的机械性能。
这种材料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程序和规范,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N08926是一种高性能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化工、海洋工程、制药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守相关的制造和安全规范,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性能本文旨在介绍奥氏体不锈钢以及其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低温环境中,材料的性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了解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的性能至关重要。
奥氏体不锈钢的组成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钢材,其主要成分是铁、铬和镍。
除此之外,它还包含少量的碳、硅和其他合金元素。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奥氏体不锈钢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奥氏体的微观结构,这是一种稳定的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铬元素能够形成氧化铬膜(即钝化膜),这种膜可以有效防止金属与外界介质的直接接触,从而实现耐腐蚀性能。
总之,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决定了其优异的耐腐蚀和力学性能,在低温环境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表现。
本文将探讨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环境中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以及其他重要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它表现出较高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展性,这使得它成为低温应用的理想选择。
在低温环境中,奥氏体不锈钢仍然能够保持其机械性能,不易发生脆性断裂。
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环境中也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它能够有效抵抗对其金属结构的腐蚀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不锈钢中的铬元素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层,阻挡了氧气和湿气的进一步侵蚀,从而保护不锈钢免受腐蚀。
除了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还有其他重要性能。
例如,它具有较低的热传导性,能够保持较低温度下的表面温度;同时具备较高的电导率,能够在低温条件下提供良好的电性能。
此外,奥氏体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耐磨性。
综上所述,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环境中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以及其他重要性能。
这使得它在低温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低温环境下。
了解影响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性能的因素对于设计和选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N08926

N08926N08926概述N08926是一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出色的抗氯化物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
N08926是一种6钼合金,专为高侵蚀性环境开发而设计。
它具有高镍(24%),钼(6.3%),氮和铬含量,使其具有出色的抗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氯化物点蚀和优异的一般耐腐蚀性。
N08926主要用于改善氯化物中的点蚀和缝隙腐蚀性。
它是一种可成型和可焊接的不锈钢。
由于其氮含量,N08926具有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更大的拉伸强度,同时保持高延展性和冲击强度。
N08926化学成分:【上海奔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N08926物理性能:N08926力学性能:N08926耐腐蚀性能铬,钼,镍和氮都有助于各种介质的整体抗腐蚀性。
铬是在中性或氧化环境中赋予耐腐蚀性的主要试剂。
铬,钼和氮增加了对点腐蚀的抵抗力。
镍赋予奥氏体结构。
在还原环境中,镍和钼都提供了对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增强的抵抗力。
N08926特点在氯化物溶液中具有出色的抗点蚀和缝隙腐蚀性对NaCl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具有实际免疫力高强度和韧性在N08926合金是一种高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用于处理氧化和酸性氯化物溶液。
与300系列不锈钢相比,较高含量的铬,钼和氮对氯化物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具有更大的抵抗力。
N08926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和泵•FGD洗涤器•化学处理罐和管道•海水换热器•妥尔油蒸馏塔和填料•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设备•纸浆漂白设备洗衣机,大桶,压榨辊和管道N08926制作N08926是通过使用标准的奥氏体不锈钢做法容易地制造。
与碳钢相比,不锈钢更坚韧,并且易于快速加工。
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及相关技术参数

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新型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高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建造、化工设备、海洋工程等领域。
其化学成分及相关技术参数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一、化学成分1.主要元素: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由铬(Cr)、镍(Ni)、钼(Mo)、铜(Cu)、氮(N)等元素组成。
其中,铬是提高不锈钢耐蚀性的主要元素,而镍和钼能够提高其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添加适量的铜和氮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2.微量元素:除了主要元素外,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还包含少量的钛(Ti)、钒(V)、铌(Nb)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能够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二、相关技术参数1.抗拉强度: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拉强度一般在800MPa以上,有些甚至可以达到1000MPa以上。
这种高强度使其在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屈服强度:与传统奥氏体不锈钢相比,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更高,一般在600MPa以上。
这种特性使其在承受高应力和外载荷时具有更好的性能。
3.延展性:尽管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很高,但其延展性仍然保持在15以上,这意味着即使在承受大应力时,其仍然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4.耐腐蚀性: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成分,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在盐雾环境、酸碱介质和高温高压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表面状态。
5.焊接性能: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以采用多种焊接方法进行连接,焊后的接头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可与母材相媲美。
6.热处理效果: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和耐腐蚀性。
总结: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相关技术参数决定了其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新一代不锈钢材料中的佼佼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完善,相信第二代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更多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并为相关行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性能分析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性能分析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焊接性能。
在工程实践中,对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优化焊接工艺、改善焊接质量,满足工程结构的要求。
本文将从焊接材料选择、焊接缺陷和焊接工艺参数等方面,对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能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焊接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焊接材料应具有与基材相似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以确保焊接接头的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焊接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以满足工程结构的使用要求。
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有AWSE308、AWSE316等。
在选择焊接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到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要求,例如强度、韧性等。
其次,在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焊接缺陷包括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熔透等。
这些焊接缺陷会降低焊接接头的质量,甚至引起接头的失效。
为了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需要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措施,例如清洁和除氧等。
同时,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例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可有效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熔合情况和热影响区的形成,从而减少焊接缺陷的发生。
最后,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参数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焊接接头的形状、要求和工艺设备的特点。
一般来说,焊接时应采用较小的电流和较高的焊接速度,以减小热输入和热影响区的尺寸。
此外,还可采用预热和后续热处理等措施,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和组织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产生过高的残余应力和变形,可采用适当的焊接顺序和夹具。
综上所述,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能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焊接材料选择、焊接缺陷和焊接工艺参数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焊接材料、预处理和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程结构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分析和优化,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性能1.1 化学成分与金相组织一些主要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表1中给出。
其中AL-6X和254 SMO为典型的6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而654 SMO为典型的7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金相组织为典型的,百分之百的奥氏体。
但由于铬和钼的含量均较高,很有可能会出现些金属中间相,如chi和σ相。
这些金属中间相常常会出现在板材的中心部位。
但是如果热处理正确,就会避免这些金属中间相的生成,从而得到近百分之百的奥氏体。
254 SMO 的金相组织没有任何其它金属中间相。
该组织是经在1150~1200C温度下热处理之后得到的。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少量的金属中间相,它们也不会对机械性能和表面的耐腐蚀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要尽量避免温度范围600~1000C,尤其是在焊接和热加工时。
1.2 机械性能奥氏体结构一般具有中等的强度和较高的可锻性。
在加入一定量的氮之后,除提高了防腐能力外,在保持奥氏体不锈钢可锻性和韧性的同时,高氮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还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
其屈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要高出50~100%。
在室温和较高温度下氮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分别在表2和表3有所显示。
如表2和表3所示,在所有温度下机械强度均随氮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尽管强度增加了许多,但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延伸率仍然很高。
甚至高于许多低合金钢的延伸率。
这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含氮量和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特点——高加工硬化率,见图2和图3。
因此经冷加工成型的部件就可获得很高的强度。
可利用这一特性的用途包括较深井中的管道及螺栓等。
和普通奥氏体不锈钢一样,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性能也是很好的。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撞击及抗断裂能力是很高的,并且只有在低达-196℃时才会略有下降。
1.3 物理性能物理性能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结构,同时也部分地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
就是说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较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如304或316型,在物理性能方面是没有很大区别的。
表4列出不同合金的一些典型物理性能值。
含6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热膨胀度比双相不锈钢2205要大,因此焊接时在结合部位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形。
虽然镍基合金的热膨胀度一般较低,但其较差的导热性正好将其这一优点抵消。
这些物理性能在设计用不锈钢制作部件或不锈钢与其它合金连接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各种环境中对防腐性能的要求。
许多合金曾是被设计用于一种特定环境的,随后其应用范围发展得越来越广泛。
因此,对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选用,其耐腐蚀性能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这里主要介绍均匀腐蚀、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
3.1 均匀腐蚀提高不锈钢稳定性的最重要合金元素为铬和钼。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这些成分的含量均较高,因此在各种溶液中都显出很好的耐腐蚀性。
在有些环境中,硅、铜和钨等元素的添加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
图1所示是一些奥氏体不锈钢在纯硫酸中的等腐蚀速度曲线图。
可以看出,合金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如904L,254 SMO和654 SMO等,在较大浓度和温度范围内比普通型奥氏体不锈钢,如304和316等,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该图同时也显示了高硅不锈钢SX具有非常强的,抵抗浓硫酸的能力。
图1 一些奥氏体不锈钢在纯硫酸中的等腐蚀速度曲线图,腐蚀速度为0.1毫米/年说明在特定环境中抗均匀腐蚀能力的另一个方法是测量造成每年0.1毫米(或每年0.5毫升)腐蚀速度的温度。
表5例出了一系列浓度不同的化学溶液。
这些溶液都是在化学生产中较常见的,同时也给出了不同钢种在这些溶液中腐蚀速度为0.1毫米/年时的临界温度。
可以看出,临界温度随着合金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在所有溶液中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如254 SMO和654 SMO的临界温度都是最高的,充分显示了其优异的耐均匀腐蚀性能。
表5还包括了两种常见的湿法工业磷酸,WPA 1和WPA 2其主要成分在表6中给出。
表6 WPA 1和WPA 2的主要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合金之间的排序随工况情况的不同而变化。
2205型双相不锈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种钢在有些环境中的性能甚至比一些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还要好。
但在有些环境中其表现就不太好。
另一个例子是904L型不锈钢。
在纯磷酸中,这种不锈钢是所有钢中表现最好,但在湿法工业磷酸中,它则比不上其它两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在一种混合液 WPA 2中,其耐腐蚀性能则是最差的, 见表5。
因此,在为制造业中的设备,如反应器、管道和储罐,推荐最适合的不锈钢时一定要非常谨慎。
最好能掌握有关工况条件的具体数据。
2.2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是两种紧密相关的腐蚀类型,均属于局部腐蚀。
其主要生产条件为含有氯离子的环境。
但温度及酸碱度(pH值)等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当不锈钢处于含氯环境中时,在一定温度下就会发生点腐蚀。
众所周知,铬和钼含量的提高有助于增强不锈钢抗局部腐蚀的能力。
铬、钼和氮对抵抗局部腐蚀能力的综合影响,经常用经验公式WS(Wirksumme)来表示。
WS(PRE)=%铬+3.3×%钼+16×%氮式中的WS值一般被称之为“耐点腐蚀能力指数(PRE)”。
所以也常常用PRE来表示。
公式所给出的氮的系数16是最经常使用的。
但据文献报道也有采用其它系数的,比如Mannesmann研究院的Herbsleb博士就建议使用30。
诸如钨等其它成分对防腐性能也有积极影响。
按重量百分比的算法计算,其效果约为钼的一半。
为了进行比较,同时用16和30作为PRE 公式中氮的系数为表1中的一些钢种计算PRE值。
结果在表7中给出。
*欧洲统一标准,**在 1摩尔的NaCl 溶液中,***在3.5%的NaCl溶液中,腐蚀电位为700mV SCE 可以看出, PRE(16)和PRE(30)对许多钢种来说差别并不是很大。
最重要的是两个系数对排列不同不锈钢并无任何影响。
表7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CPT)和临界缝隙腐蚀温度(CCT)。
这两个临界温度常常被用来衡量不锈钢耐局部腐蚀的能力。
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实用经验表明,PRE值与不锈钢耐局部腐蚀的能力,如CPT和CCT值,是成比例关系的。
317LMN,904L两种奥氏体不锈钢和2205型双相不锈钢的 PRE 值大致相同,其抗点蚀和缝隙腐蚀的能力也应该是相同的。
所记录的使用数据显示,904L不锈钢的抗点蚀能力略优于其它钢种,而2205的抗缝隙腐蚀能力则较强,这种现象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
含6%钼和7%钼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如254 SMO和654 SMO,均具有较高的PRE值和CPT/CCT 值,见表7。
表示其优越的耐局部腐蚀的能力。
因此,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家族也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抗点蚀要求较高的用途中,比如用作海水处理设备,纸浆漂白及烟气脱硫装置中的部件等。
在一次用于评估烟气脱硫设备所用材料的试验中测定了会导致缝隙腐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
材料被浸泡在饱含二氧化硫并含有酸性(pH值为1)氯化物,且温度为80℃的溶液中。
对一些侯选材料的测试结果如表8所示。
*欧洲统一标准,**对于金相组织较差的试样,氯离子浓度低达4000ppm时也曾出现过问题。
由此可见,在这个非常苛刻的环境中,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防腐蚀能力与镍基合金是在一个水平上的。
2.3 应力腐蚀破裂普通奥氏体不锈钢比铁素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更容易发生由氯化物引起的应力腐蚀破裂。
然而,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却具有非常高的抗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在许多情况下其效果还优于双相不锈钢抗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
表9所示为蒸发情况下(根据点滴试验确定)导致应力腐蚀破裂的临界应力。
测试时间为500小时。
可以清楚地看出,与普通不锈钢相比,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有着非常优异的抗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
*欧洲统一标准硫化氢(常出现于油井和气井中)的存在会增加出现应力腐蚀破裂的风险。
因为铁素体相的氢脆性,双相不锈钢,特别是经过深加工的部件,则较容易出现裂纹。
在硫化氢和氯离子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不锈钢出现应力腐蚀破裂的危险性就更大。
而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此类“酸性”环境中是具有很强的抗应力腐蚀破裂能力的。
NACE MR0175-95是专门为油气生产中,针对硫化应力腐蚀破裂问题如何选材所制定的标准。
此标准中包括了254 SMO,而且也同时包括了退火和冷加工状态。
所容许的最大硬度值(35 HRC)也比普通型奥氏体不锈钢 (22 HRC)要高的多。
从这一点看,在含有大量硫化氢,最恶劣的油气环境中,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是最佳的材料选择。
2.4海水中的腐蚀导致不锈钢发生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最常见的环境是在水中,尤其是在海水中。
因为海水的氯离子含量是非常高的。
由于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临界点腐蚀温度和临界缝隙腐蚀温度均非常高,见表7,说明其在海水中耐局部腐蚀的能力也是非常的强。
所以含6%钼和7%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同镍基合金一样曾广泛地被应用于海水中。
由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所报道的使用结果也大不相同。
有的使用了几年仍状况良好,有的仅在一年之内就出现了严重的腐蚀问题。
如同所有与含氯化物的水接触的不锈钢一样,决定性的因素仍是因焊接而产生的氧化物和微小的缝隙,同时残余氯含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添加到海水中用于杀死海洋微生物的氯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它可轻易地使不锈钢的腐蚀电位超过其临界点蚀和缝隙腐蚀电位。
在低于50℃的情况下,在干净的6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表面不应出现任何点蚀问题。
但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也有6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较高工作温度下具有较好使用性能的实例。
最具限制性的因素是缝隙腐蚀。
如果缝隙情况严重的话,即使在20~30℃)的温度下也会发生腐蚀。
然而,至少在温度高达30℃及残余氯含量约为百万分之0.5的情况下,这种类型的不锈钢一般都是合格的。
在缝隙情况很严重时(比如在某些类型的板式换热器上会发现这种情况),即使将温度一直保持在25℃以下,一般也不将6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用于此类用途。
在缝隙很严重但未添加氯的用途中,至少在35℃的温度下,6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则一直是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