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经典片段

合集下载

鲁迅杂文经典

鲁迅杂文经典

鲁迅杂文经典鲁迅讲愤青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

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天道宁论”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因为不平的缘故,于是后来就恨恨而死了。

我们应该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问他:诸公!您知道北京离昆仑山几里,弱水去黄河几丈么?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棉花是红的还是白的?谷子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草上?桑间濮上如何情形,自由恋爱怎样态度?您在半夜里可忽然觉得有些羞,清早上可居然有点悔么?四斤的担,您能挑么?三里的道,您能跑么?他们如果细细的想,慢慢的悔了,这便很有些希望。

万一越发不平,越发愤怒,那便“爱莫能助”。

——于是他们终于恨恨而死了。

中国现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愤恨的分子太多了。

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不可单是不平。

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

愤恨仅仅恨恨而死的根苗,古人有过很多,我们不要蹈他们的覆辙。

我们更不要借了“天下无公理,无人道”这些话,遮盖自暴自弃的行为,自称“恨人”,一副恨恨而死的脸孔,其实并不恨恨而死。

恨恨而死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

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天道宁论”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因为不平的缘故,于是后来就恨恨而死了。

我们应该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问他:诸公!您知道北京离昆仑山几里,弱水去黄河几丈么?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棉花是红的还是白的?谷子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草上?桑间濮上如何情形,自由恋爱怎样态度?您在半夜里可忽然觉得有些羞,清早上可居然有点悔么?四斤的担,您能挑么?三里的道,您能跑么?他们如果细细的想,慢慢的悔了,这便很有些希望。

万一越发不平,越发愤怒,那便“爱莫能助”。

——于是他们终于恨恨而死了。

中国现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愤恨的分子太多了。

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不可单是不平。

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

鲁迅孤独者经典段落摘抄

鲁迅孤独者经典段落摘抄

鲁迅孤独者经典段落摘抄摘要:一、鲁迅《孤独者》简介二、经典段落摘抄三、段落分析四、总结与感悟正文:一、鲁迅《孤独者》简介《孤独者》是鲁迅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其《呐喊》一书中。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魏连殳在革命前后的命运与选择,以及在家庭和社会中饱受压抑和孤独的境遇。

通过魏连殳的经历,鲁迅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愚昧,反映了个人在其中的无奈和悲剧。

二、经典段落摘抄以下是鲁迅《孤独者》中的经典段落摘抄:1.那时我在S城,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

2.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3.全山村中,只有连殳是出外游学的学生,所以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类;但也很妒羡,说他挣得许多钱。

4.他们就姓魏,是连殳的本家。

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

三、段落分析1.第一段描述了主人公魏连殳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

从“动物学”到“历史教员”的转变,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对家庭的看法与行为之间的矛盾,暴露了社会的虚伪与双重标准。

2.第二段讲述了作者与魏连殳的相识过程,以送殓为始,以送殓为终,体现了魏连殳的孤独与悲哀。

这种孤独不仅源于个人,更是社会对革命者的排斥与孤立。

3.第三段通过山村人的视角,展示了魏连殳在村中的形象。

尽管他被视为异类,却依然受到村民的妒羡。

这反映出革命者在民众心中产生的矛盾心理,既向往又排斥。

4.第四段描述了魏连殳本家的态度,他们不明白魏连殳的行为,将其视为异类。

这种误解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愚昧与无知,以及革命者所面临的压力与困境。

四、总结与感悟《孤独者》通过魏连殳的故事,表现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革命者在传统家庭观念和社会制度下的挣扎与抉择。

精选鲁迅经典文章片段

精选鲁迅经典文章片段

1、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个夺取它的生存。

——鲁迅《野草》2、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

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

——鲁迅《彷徨》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4、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事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呐喊》5、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

——鲁迅《朝花夕拾》6、我不信;但是屋子里是异样的寂寞和空虚。

我遍看各处,寻觅子君;只见几件破旧而黯淡的家具,都显得极其清疏,在证明着它们毫无隐匿一人一物的能力。

——鲁迅《伤逝》7、当我失掉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鲁迅《朝花夕拾》8、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鲁迅《狂人日记》9、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鲁迅《野草》10、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自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腐朽。

——鲁迅《野草》11、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鲁迅经典文章片段

鲁迅经典文章片段

鲁迅经典文章片段1、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鲁迅《野草》2、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

不但爱看,还想看清。

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

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鲁迅《野草》3、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

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鲁迅《朝花夕拾》4、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

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

——鲁迅《野草》5、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鲁迅《野草》6、假使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就比全死了更可怕。

——鲁迅《野草》7、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迫切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了,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鲁迅《呐喊》8、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

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鲁迅《朝花夕拾》9、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10、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

摘抄鲁迅杂文精选300字

摘抄鲁迅杂文精选300字

摘抄鲁迅杂文精选(选)1.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2.给名人作传的人,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李白怎样做诗,怎样耍颠,拿破仑怎样打仗,怎样不睡觉,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耍颠,要睡觉。

其实,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是一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

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

3.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连一个西瓜也不肯主张平平常常的吃下去。

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4.第二天早晨在日光中一看,果然,熟识的墙壁,熟识的书堆……这些,在平时,我也时常看它们的,其实是算作一种休息。

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

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

5.为了不给我开电灯,我对于广平很不满,见人即加以攻击;到得自己能走动了,就去一翻她所看的刊物,果然,在我卧病期中,全是精华的刊物已经出得不少了,有些东西,后面虽然仍旧是“美容妙法”,“古木发光”,或者“尼姑之秘密”,但第一面却总有一点激昂慷慨的文章。

作文已经有了“最中心之主题”: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

尤可惊服的是先前用《御香缥缈录》,把清朝的宫廷讲得津津有味的《申报》上的《春秋》,也已经时而大有不同,有一天竟在卷端的《点滴》里,教人当吃西瓜时,也该想到我们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瓜一样。

自然,这是无时无地无事而不爱国,无可訾议的。

6.(病情)有了转机之后四五天的夜里,我醒来了,喊醒了广平。

“给我喝一点水。

并且去开开电灯,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鲁迅杂文精萃

鲁迅杂文精萃

“鲁迅杂文”金句荟萃(1)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毛笔之类》原文节选:但我相信,凡有毛笔拥护论者大约也不免以我的提议为空谈:因为这事情不容易。

这也是事实;所以典当业只好呈请禁止奇装异服,以免时价早晚不同,笔墨业也只好主张吮墨舐毫,以免国粹渐就沦丧。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然而这办法却是没有好结果的,不是无效,就是使一部份青年又变成旧式的斯文人。

(2)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鲁迅简评:鲁迅一直主张战斗.早年鲁迅年轻气盛,更多体现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慷慨和刚烈.后期鲁迅见惯了革命的徒劳无功,看到了传统习惯势力对革命的欺骗、腐蚀和颠覆,看到了那些满脑子理想主义的革命青年纷纷倒在反动枪口下的一幕幕惨剧;于是转而主张“堑壕战”,强调战斗的合理性和韧性,反对无谓牺牲,讽刺那种许褚赤膊上阵样的蛮干和冒险.上面这段话,正反映了鲁迅对革命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有人退伍,是指那些半途而废的革命者;有人落荒,是指因失败而失去了信念的人;有人颓唐,是指在失败面前一蹶不振的人;有人叛变,意思已经很明了了.鲁迅告诫自己和革命的同仁,无论革命路上有何等考验,都不可跌落成上述四种人.而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何其难哉!鲁迅对此深有所味.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鲁迅(4)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鲁迅《致赖少麟》(5)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鲁迅(6)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鲁迅(7)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

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鲁迅先生作品经典段落

鲁迅先生作品经典段落

鲁迅先生作品经典段落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之一,其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推崇。

下面列举了十个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经典段落。

1. 《狂人日记》:“我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地步,即使我真是狂人,也不能容忍你们这些正人君子了。

”2. 《呐喊》:“要是我有一颗充满激情的心和一颗智慧的头脑,我就可以干一番事业,我就可以做一个真正的人。

”3. 《彷徨》:“我怕那个大城市,我怕那些已经变成了鬼的人们,我怕那些如同僵尸般行走的人们。

”4. 《孔乙己》:“孔乙己说完这话,低了头,接着喝酒。

酒闹到后来,他已经不做声,直睡在桌子上了。

”5. 《阿Q正传》:“阿Q的意思,大约是说:打是亲骂是爱。

”6. 《药》:“我要是想起他来,却总觉得是自己有罪似的,而且怕他从哪个角落里又冒出来。

”7. 《故乡》:“我走过许多地方,可是没有见过美丽的山川,没有见过金色的稻穗,我只知道有柴米油盐的生活,我只知道有无尽的辛劳。

”8. 《自序》:“我在这里,要做的是痛哭一场,而不是长篇大论。

”9. 《华盖集·日记》:“我每天都要写日记,为了将来的人类,为了他们知道我们是怎样度过这一段历史的。

”1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替他们遗憾,替他们恼恨,替他们憎恶,替他们痛苦,替他们惋惜,替他们泪流。

”以上是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十个经典段落,它们展示了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哀的关切。

这些段落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鲁迅先生的作品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对于我们思考社会问题、追求真理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杂文片段 鲁迅杂文集精彩片段:鲁迅杂文集精彩片段

杂文片段 鲁迅杂文集精彩片段:鲁迅杂文集精彩片段

鲁迅散文杂文里精彩片段细雨飘,清风摇,凭借痴心般情长. 浩雪落,黄河浊,任由他绝情心伤. 放下吧,手中剑.我情愿. 唤回了,心底情,宿命尽. 为何要,孤独绕,你在世界另一边. 对我的深情,怎能用只字片语写的尽,写的尽. 不贪求一个愿. 又想起,你的脸,朝朝暮暮,漫漫人生路. 时时刻刻,看到你的眼眸里,柔情似水. 今生缘,来世再续,情何物,生死相许. 如有你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 情天动,青山中,阵风瞬息万里云. 寻佳人,情难真,御剑踏破万红尘. 翱翔在,苍穹中,心不尽. 纵横在,千年间,轮回转. 为何让,寂寞长,我在世界这一边. 对你的思念,怎能用千言万语说的清,说的清. 只奢望一次醉. 又想起,你的脸,寻寻觅觅,相逢在梦里. 时时刻刻,看到你的眼眸里,缱绻万千. 今生缘,来世再续,情何物,生死相许. 如有你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描写景物的精彩片段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

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似的森林。

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它像少女似的含羞;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

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像男子依偎自己的恋人。

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雪峰·溪流·森林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是骑马上天山。

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都出产良马,不论伊犁的哈萨克马或者焉耆的蒙古马,骑上它爬山就像走平川,又快又稳。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鲁迅杂文
“中国现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愤恨的分子太多了。

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万不可单是不平,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

”“我们不要借了‘天下无公理,无人道’ 这些话,遮盖自暴自弃的行为,自称恨人。

”“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这一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

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轻。

“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

转得了,都混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辈一样,或者还不如。

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化很多人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人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