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基本概念07

合集下载

矿床学概念

矿床学概念

矿床学,又称矿床地质学,是研究矿床的特征、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矿产资源是赋存在地壳中的有用岩石、矿物或元素的聚集体矿产资源的特点:1.自然资源的属性2.不可再生性3.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4.受一定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矿石:矿石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矿石矿物是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是指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矿物或有用组份的含量称为品位。

矿石品位是衡量矿石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志。

矿石的工业品级:主要根据矿石中有益、有害组份含量而对矿石质量划分的不同级别。

某些非金属矿石主要根据矿石的工艺技术特征、用途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加以划分。

矿石的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的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也包括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围岩(wall rock):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母岩(mother rock):是指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岩石,如从镁质超基性岩中通过结晶作用形成了铬铁矿,那么镁质超基性岩即可称为铬铁矿的母岩。

矿体的产状:是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同生矿床:是指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后生矿床:指矿体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矿床的成因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如岩浆矿床、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

矿床的工业类型:一般把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工业类型。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矿床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矿床的形成、类型、分布特征和开采等方面。

矿床是自然界中含有一定矿产的固体岩体,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质集合。

矿床的形成与地质因素、构造环境、岩石矿物的特性、流体作用等因素有关。

在国民经济中,矿床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总结概念与各类矿床。

一、矿床学的基本概念1. 矿床:指地球上储藏有可开采或潜在开采价值的固体岩体中的矿物质集合。

2. 预测: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目标区域潜在的矿床做出预测。

3. 矿源:指构成矿床的矿物质来自原始的岩石矿物。

4. 成因:矿床形成的地质过程,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热液活动等。

5. 矿床类型:可通过识别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矿物质组分来进行分类。

6. 矿石:具有大量有用矿物成分的自然矿物体,可经过选矿或冶炼处理得到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品的矿石。

二、各类矿床1. 火成岩型矿床:由岩浆、岩浆流体中的矿物质析出,主要包括斑岩、粗面岩、岩浆热液等矿床。

其中斑岩矿床是指由深源岩浆中高温、高压、高浓度的矿质溶液在晶体基及交代岩石中形成的矿床;粗面岩矿床是指由熔岩或熔体与下伏地层的反应所产生的特殊类型岩体,包括铬、铜、镍等;岩浆热液矿床指由岩浆热液所形成的矿床,特点是铅锌银以及稀有金属等。

2. 沉积岩型矿床:由沉积作用与地质构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矿床,主要包括铁矿和磷矿等。

3. 变质岩型矿床:由岩石成因中的某些化学元素被迁移、淋滤、结晶、交代过程中的矿物质形成的,主要包括金、铜、铜钼等。

4. 热液型矿床:由地壳中高温高压、带有各种化学元素的热液所携带的矿物质在地质体中沉淀、结晶、交代而成,主要有铜铅锌矿床,铜矿、黄铁矿脉状矿床等。

5. 矽卡岩型矿床:由矽卡岩中含有的铜、钼、铝等元素被热液输送到适当环境下沉淀形成的矿床,钼、铜、铝、锂、锗等都是矽卡岩型矿床的常见矿产。

6. 火山岩型矿床:由火山喷出物中的矿物质、熔岩与火山烟气中的矿物质在火山活动以及周围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包括硫铜矿、玄武岩型铜镍铂族元素矿床等。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矿床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内容是各类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富集规律,探讨矿产资源勘探和利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通过对矿床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矿床,提高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效益。

本文将总结概念、各类矿床及其特点。

一、矿床学的概念矿床学,是一门探讨矿床形成规律和富集规律的学科。

它是矿产勘查和利用的基础,属于地质和矿产资源学科,是一门理论架构完善且实践性强的学科。

矿床学的研究核心是寻找矿床的矿产资源富集规律和形成机理,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各类矿床1. 破碎带矿床破碎带矿床是由岩石断层,裂缝,紊乱边界,节理等断裂性质形成。

破碎带矿床中包含金属、钨、锡、钼、铜、铅、锌等金属的矿物,其成矿过程主要与热液流体、气体、液体等的活动有关。

2. 沉积矿床沉积矿床主要是由流水、湖水、海水等液体的沉积形成,包含铁矿石、石灰岩、盐、煤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矿床类型。

其成矿过程是物质单元逐步沉积(如有机物,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形成矿物质基础。

3.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是指由热液流体或气体的侵入和作用形成的地下矿床。

热液矿床主要富集金、银、铜、铅、锌、锡等有价金属和贵金属。

球体、脉状、网络状、伞形状、残矿体等是热液矿化的形成特征。

4. 铁矿石矿床铁矿石矿床是指富含铁元素的矿石矿床,通常为层状、伪层状、实体、脉状等不同构造形态。

铁矿石矿床的成矿过程与从深部升华气体作用的控制有关。

5. 岩浆矿床岩浆矿床是由露天火山活动冷却后形成的地下岩浆矿床,包括铂族、铜、镍、铬等由火山岩浆形成的矿体和矿床。

岩浆矿床的主要成因是浆液的物质交换和迁移。

6. 化学沉淀矿床化学沉淀矿床是由水溶液中物质沉淀而成的地下矿床。

包括百货、硫酸盐、熔融、铜铅锌层等,其特点是矿石产物深色、遗迹明显或“水滴造品”形态。

7. 包裹体矿床包裹体矿床是由包裹体内的化学元素与固体载体所形成的有色矿石,如铜、石墨、金、银、铀等。

矿床学概念

矿床学概念

1.矿石:矿石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2.矿石矿物是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铬矿石中的铬铁矿,铜矿石中的黄铜矿、斑铜矿和孔雀石,石棉矿石中的石棉等;3.脉石矿物是指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如铬矿石中的橄榄石和辉石,铜矿石中的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石棉矿石中的白云石和方解石等。

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划分是相对的。

4.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矿物或有用组份的含量称为品位。

矿石品位是衡量矿石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志。

矿石品位一般用重量百分比来表示。

有些金属矿石的品位,则是以其中的氧化物,如WO3、V2O5等的重量百分比表示;大多数非金属矿物原料的品位,是以其中有用矿物或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表示,如钾盐、明矾石等;贵金属矿石的品位一般以克/吨表示;原生金刚石矿石的品位,以毫克/吨表示;砂矿品位一般以克/立方米或公斤/立方米表示。

5.边界品位:指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如铜矿的边界品位为0.2~0.3%,钼矿为0.02~0.04%等。

6.最低工业品位(简称工业品位):指在当前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只有矿段或矿体的平均品位达到工业品位时,才能计算工业储量。

7.矿体(ore body)是矿石的天然集合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和利用的对象。

8.围岩(wall rock):围岩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侵入体周围的岩石,二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矿床学中的围岩主要指后者。

矿体与围岩的边界一般是通过系统采样分析后圈定的。

9.矿体的产状:矿体的产状是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包括以下内容:A . 矿体的空间位置一般是由矿体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即矿体的产状要素来确定的。

B.矿体的埋藏情况是指矿体出露地表还是隐伏于地下、埋藏深度如何等。

C.矿体与岩浆岩的空间关系是指矿体产于岩体内,还是产在接触带或位于侵入体的围岩之中。

矿床学基本概念

矿床学基本概念
Gold Silver Beryl
自然金
- 酷 似 枯 死 的 枝 根
自然银
绿柱石(祖母绿)
基本概念
1. 矿床及矿床学基本概念
根据产出的物理状态分类
气体矿产 — 地球内部碳氢成分的可燃气体 和氦、氖、氩、氙等非可燃性、惰性气体的 聚集(天然气)
矿 产
液体矿产 — 石油、地下水及其中溶解元素 和化合物 固体矿产 — 大多数矿产[元素或其化合物 矿床(Fe、Au)、晶体矿床(水晶、金刚 石)、矿物矿床(盐岩、石墨)及岩石矿 床(花岗岩、大理岩)等]
一个矿床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矿体构成
基本概念
1. 矿床及矿床学基本概念
围岩/主岩(country rock, wall rock, host rock)
— 矿体周围的岩石。
母岩/源岩/矿源层
(parent rock, mother rock / source rock / ore source bed)
— 矿产在地壳或地表的集中产地。确切的说,
矿床是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 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 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 的地质体。
基本概念
1. 矿床及矿床学基本概念
矿体(orebody)
—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确切的说,矿体是 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 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产状的有用组份 (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的集合 体。
百分比表示;
大多数非金属矿产:钾盐、明矾石等,以其中有用矿
物或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表示;
贵金属矿产:克/吨(g/t); 原生金刚石:毫克/吨(mg/t); 砂矿:克/立方(g/m3)米或千克/立方米(kg/m3)

矿床地质学-2

矿床地质学-2
• 指组成矿石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形状、
大小和相互关系 • 解决矿物共生关系、矿床生成物理化学条
件、矿床成因及为选冶技术设计提供资料
矿 石 光 片
毒砂
闪锌矿
矿石及其有关概念
8、矿石储量
经地质研究和勘查而圈定的矿石量,根据地 质研究和勘查程度不同,通常把矿石储量划分 为A级、B级、C级、D级、E级等,A级勘探程度 高,工程控制网度密,储量计算精确
脆性断裂或围岩化学性质稳定) ◇可以是渐变过渡的
矿体及其有关概念
3、夹石(horse-stone)-指矿体内部不能
利用的不符合工业要求的矿化岩石和无矿岩
石部分 4、母岩(mother rock)-指提供成矿物质 来源的岩石,矿床与母岩有一定成因联系。 镁质超基性岩一般为铬铁矿的成矿母岩
矿体及其有关概念
有关的稀土-铌矿化
稀土元素有沉积来源和晚期岩浆来源
内生矿床(en床,包括岩
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 热液矿床和火山-次火山矿床 • 大部分的铬矿、铜-镍、铅-锌、汞-锑、 金-银、金刚石矿等
较 高 温 熔 融 体-流 体
外生矿床(exogenic deposit)
• 地球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矿床,包括 风化矿床、沉积矿床 • 外生矿床有煤、石油、天然气、各盐类矿 床;绝大部分锰、铝、铁矿床,还有镍、 钴、钒、铜、铅、锡、金、金刚石等
常 温


矿床及其有关概念
7、矿床成因类型
也称自然类型 内生矿床:①岩浆矿床②热液矿床③变质 矿床 外生矿床:④沉积矿床 ⑤风化矿床
到工业品位要求的地质体
①是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现代矿胚概念又演化为“矿源层”
(source bed)和“矿源岩”(sounrce rock)

矿床学基础知识.(DOC)

矿床学基础知识.(DOC)

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一)矿产的种类矿产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固体矿产三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1、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轻金属:铝、镁等。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②稀土金属:包括原子序数39和57-71的16个元数。

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又分为:i轻稀土金属(铈族元素):包括镧、铈、钕、钷、钐、铕等。

ii重稀土金属(钇族元素):包括钇、钆、铽、镝、钦、铒、铥、镱、镥等。

③分散金属:如锗、镓、铟、铊、铪、铼、镉、钪、硒、碲等。

2、非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

按工业用途又可分为:宝玉石及工业美术材料矿产:如钻石、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

2)建筑及水泥材料:如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珍珠岩、松脂岩等。

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6)化学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7)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等。

3、可燃有机矿产是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

按产出状态可分为三类:1)固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石油。

3)气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天然气等。

4、地下水资源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和卤水等。

二)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1、同生矿床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第二章 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第二章 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第二章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本章主要讲述矿床、矿体、矿石等的基本概念以及成矿作用、矿床理论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等基本理论,这些是学习矿床学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矿产;矿床;矿体;矿石;成矿理论;物质来源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二、有关矿体的基本概念三、有关矿石的基本概念四、成矿作用总论五、矿床的工业类型和成因类型六、矿床学的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节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一、矿床及其属性1、矿床(Mineral Deposit) (Ore Deposit)--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质和量符合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而能被开发和利用的地质体。

矿床具有三种属性(涵义)。

(1)地质属性:矿床是一种特殊的综合地质体,是在地质历史上经过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以后,它又经过种种地质变化而被保存下来,即矿床是地质作用演化的产物,因此,矿床的根本属性是地质的,地质属性是它的根本属性;————“理论矿床学”(2)经济属性:具有一定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发和利用的地质体,而不是一般的地质体。

矿床学本来就有经济地质学与应用地质学的别称或/和内涵,与矿产勘查和矿业有着天然的联系。

只是在二十世纪60到80年代,由于人们过分热衷矿床成因(ore genesis)研究和争论,才淡化和削弱了它的“应用”的特色。

――――“应用矿床学”(3)环境(生态环境)属性:矿床中既有有用组分,又有对人类和其它动物有害的物质。

当矿床自然暴露、接近地表或被开采时,一些有害物质渗入土壤、空气和水体中,污染环境,对各类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因此矿床又有环境(生态环境)属性,即矿床的存在和开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环境矿床学在过去的矿床学研究中,注意运用地质理论和方法研究矿床的形成环境、制约因素、作用过程和分布规律,又依据矿业市场需求和矿山开发经济技术条件来评价矿床质量和经济效益,也就是注意依据矿床的地质和经济的双重属性来研究矿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