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21岁大学生不幸身亡

合集下载

狂犬病死亡案例

狂犬病死亡案例

狂犬病死亡案例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犬类动物的咬伤传播
给人类。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百分之百致死。

在全球范围内,狂犬病每年夺走大量人类生命,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狂犬病的死亡案例依然时有发生。

在我国,狂犬病死亡案例也时有发生,尽管政府对狂犬病的防控工作做出了很
多努力,但是仍然无法完全杜绝狂犬病的发生。

近年来,一些狂犬病死亡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8年,某市一名中年男子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狂犬病,不幸身亡。

据了解,该男子在外出时被一只流浪狗咬伤,但他并没有及时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导致病情恶化,最终不治身亡。

这起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再次提醒人们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重要性。

另外,2019年,某县一名儿童因被家中饲养的犬类动物咬伤而感染狂犬病,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一案例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狂犬病预防和防控工作的高度关注,也再次提醒人们要加强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狂犬病的死亡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狂犬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其次,要加强对犬类动物的管理和养护,减少流浪犬的存在,降低狂犬病的传播风险。

最后,对于被犬类动物咬伤的人群,要及时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做好伤口处理,避免感染狂犬病。

总之,狂犬病的死亡案例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狂犬病的预防和防控工作,加强
对狂犬病的认识和宣传,减少狂犬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减少狂犬病的发生,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022年长沙狂犬病案例

2022年长沙狂犬病案例

2022年长沙狂犬病案例
在中国南方地区的长沙发现过唯一的基因1型以外的狂犬病毒:伊尔库特病毒, 而在俄罗斯与中国东北邻近的远东地区不仅也曾发现过伊尔库特病毒,而且曾发生过一起由该病毒引起的人狂犬病死亡病例。

在中国狂犬病毒受到较多的关注:
2022年,在中国长沙,一位20岁的女性死于狂犬病。

当年8月10日,她被一只不明种类的蝙蝠咬伤嘴唇,没有接受任何暴露后治疗。

一个月后的9月10日,她出现发烧、头痛、呕吐、复视、头和手震颤等症状。

她于第二天因与延髓相关的症状入院。

患者进展为深度昏迷伴弛缓性麻痹,11天后死亡。

根据从她的大脑中分离出的病毒的分子特征确定该病毒是一种被称为伊尔库特病毒的蝙蝠丽沙病毒,这种病毒以前曾从伊尔库茨克的一只死亡的管状蝙蝠中分离出来。

IRKV原来也称为基因4型丽沙病毒,分类上与经典狂犬病毒(RABV)同属于丽沙病毒属遗传谱系I,即原则上IRKV是现有狂犬病疫苗能有效预防的病毒。

但由于IRKV是遗传谱系I中与RABV的基因组序列差异最大的一种,因此现有狂犬病疫苗针对此病毒的保护效果可能会打一定折扣。

不过目前由于病例太少(中国还没有有直接
证据的蝙蝠狂犬病毒引起人狂犬病的病例),目前相关研究很少开展,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答。

重庆狂犬病死亡案例

重庆狂犬病死亡案例

重庆狂犬病死亡案例近日,重庆市疾控中心发布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狂犬病死亡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这起案例发生在重庆市郊区的一个小村庄,一名年轻人因被狂犬咬伤后不久不幸离世。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狂犬病的关注和警惕,也提醒着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狂犬病,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狂犬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类。

一旦感染狂犬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最长可达数年,一旦发病,则几乎100%致死。

因此,狂犬病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其次,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狂犬病。

首先,要做好宠物狗的疫苗接种工作。

定期为宠物狗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其次,对于被狂犬咬伤或抓伤的人员,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

在发现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时,要及时报警并进行隔离观察,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再次,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狂犬病患者。

一旦发现被狂犬咬伤或抓伤的情况,应该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并前往医院接种疫苗。

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发热等,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已经患病的狂犬病患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最后,我们要加强对狂犬病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社区宣传,提高人们对狂犬病的认识和警惕,加强对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同时,加强对宠物狗主人的教育,引导他们做好宠物狗的疫苗接种工作,减少狂犬病的传播风险。

总之,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对狂犬病的认识和警惕,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狂犬病,让人民群众远离狂犬病的威胁。

2022年2月重庆狂犬病案例

2022年2月重庆狂犬病案例

2022年2月重庆狂犬病案例
男孩家住新乡卫辉市,2月7日,也就是农历大年初三,年仅9岁的小楠感到身体不适。

医生称:“就是手有一种像蚂蚁爬的感觉,他说我一吃东西,我的喉咙特别紧,就像有人要掐他的脖子。


可怕的是小楠的话并没有引起家人足够的重视,2月10日,小楠病情加重,出现了双上肢麻木、躁狂等症状,情况不妙,家人立即将小楠送到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

医生介绍:“他走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安定不下来,那种歇斯底里的声音,特别躁狂,或者烦躁的状态,别人跟他沟通的话,几乎沟通不了。


经过医生诊断,小楠被确诊为狂犬病,而且当时已经处于躁狂期。

虽然全力抢救,遗憾的是,小楠还是在2月12日因狂犬病发作死亡。

医生:“狂犬病从发作到死亡基本上就是在6到10天,这个小孩子就是5天半的时间。

孩子被狗咬了,做家长的怎能一点都不知情?趁着平静的间隙,小楠告诉医生,去年五六月份,自己曾被小狗抓伤,由于害怕家人责骂,并没有告诉家人;到了12月30日,自己又一次和家里的小狗
玩耍,这次小狗舔了舔他的右手食指,不巧的是,食指上刚好有个伤口,这一次,同样没有告诉家人。

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100%致死的急性传染病,虽然不可治,但可防。

一旦被狗咬伤,第一时间要及时处理。

可先用手将血挤出来,再用肥皂水冲洗,切勿用嘴吸。

简单处理后,立即前往医院接种疫苗以及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孩子要在监护人陪同下接触动物,有伤口一定不要接触。

李鸿政狂犬病案例全文

李鸿政狂犬病案例全文

李鸿政狂犬病案例全文1.狂犬病的潜伏期,当前WHO认识:通常2-3个月,短则不到1周,长则1年。

潜伏期超过1年的病例极为罕见,罕见到WHO认为潜伏期长则1年(潜台词是不超过1年),有学者认为超过1年后都可以不用注射疫苗了,因为不会发病。

所以如果你被狗咬了一年以上还没发病,就不用害怕了,你不是潜伏期。

2.教科书说的潜伏期可长达10年以上这句话,目前还是有争议的,因为这样的病例证据链不完整,难以确保患者在10年期间没有二次感染,另外,病例太罕见,没有普遍意义,“潜伏期有10年以上”这样说出来会造成很多人心理恐惧。

但作为教科书,它可能是本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态度,我们也理解。

3.十日观察法是靠谱的,全世界公认的。

被猫狗咬了后,可以边打疫苗,边观察(绝对不是先观察10天再决定是否处置),如果咬人的猫狗10日后还没死掉,说明它不带病毒,被咬者自然也不会狂犬病,那么接下来的疫苗都可以不打了,不用害怕。

4.如果之前暴露过,被咬过并且全程注射了疫苗,那么再次被咬后,只需注射1-2针疫苗便可(加强注射),无需全程注射。

5.有过加强注射后,以后再遇到轻微的刮伤、抓伤,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比如头面部严重多处咬伤),都可以不再注射疫苗,没必要反反复复接种疫苗,造成浪费。

6.只要全程接种过疫苗(比如5针法),以后任何时候都不需要接种免疫球蛋白,更加不要反复打免疫球蛋白。

这可以节省一大笔钱。

7. 2018年WHO发布的更新文件《狂犬病疫苗:世界卫生组织立场文件》明确指出:如果再次暴露发生在前次暴露后的3个月内,且暴露者在前次暴露后已经进行了完整的暴露后预防(比如5针打满),那么再次暴露后只需进行伤口处置,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这3个月称之为绝对保护期,不管伤的多厉害,都不需要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8.如果是之前有全程接种,后来暴露了又加强了1-2针,则加强针后有3年的有效保护期,在此期间内,除非特别严重咬伤都不需再打加强针。

21岁大学生跑马拉松猝死 生前最后一条微博曝光

21岁大学生跑马拉松猝死 生前最后一条微博曝光

21岁大学生跑马拉松猝死生前最后一条微博曝光昨天,广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1岁大学生陈杰不治身亡。

警方同时确认,陈杰的身份是广州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广东茂名人。

11月18日上午9时许,参加首届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大学生陈杰在冲过终点线后突然晕倒,经过现场20分钟抢救,陈杰仍处于休克状态,呼吸和心跳均停止,当即被送往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救。

在抢救过程中,陈杰一度恢复心跳,能自主呼吸和简单交流,但最终由于多个器官缺血严重引发并发症,于19日上午不治身亡。

猝死震惊“广马赛”这是广州这座城市首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超过两万人报名参加,不过,共有1517人次出现了头晕、不适、抽筋等现象,另有两人赛后昏厥,其中一人病危。

昨天,《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爆料,其中一名昏厥的病人因抢救无效死亡,他正是21岁的大学生陈杰。

据悉,陈杰是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的。

这一猝死事件令赛事主办方措手不及,截止到今天上午,广州国际马拉松组委会仍未公开表态,其官方网站也未对此事进行通报。

不过,陈杰猝死的消息却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多家媒体均对陈杰的意外死亡进行了报道。

陈杰的堂兄陈先生向媒体表示,广州赛事组委会是昨天上午10点多告知陈杰的家人,他已经去世了,其父母目前已经赶到广州,正在组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处理后事。

据悉,陈杰的父母都在深圳打工,但事发突然,情绪非常不稳定。

“现在他妈妈哭得都晕倒了,他的父亲一提起儿子就泣不成声,”陈先生说。

对于外界有关陈杰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猜测,陈先生给予了否认,“他身体很好,从来没有过什么病史,他喜欢运动,经常打篮球和爬山,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能否百万赔偿?陈杰突然去世,给家人留下的是无尽的痛苦。

据悉,广州马拉松组委会工作人员昨天已经和陈杰一家协商善后赔偿事宜,组委会提出赔偿家属30万元,但据透露,陈杰一家提出的赔偿数额是100万元。

究竟这场意外应该赔偿多少金额,已经成为猝死事件后的一个焦点。

当代中国大学生自杀情况调查报告

当代中国大学生自杀情况调查报告

西南政法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调查报告报告名称: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自杀情况的调查报告学院:应用法学院专业:法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自杀情况的调查报告汪茂琴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2015111197摘要:当前,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可谓是司空见惯.如花似玉的生命骤然陨灭不仅让人痛惜更引人深思. 从多年前云南大学马加爵、清华大学刘海洋、复旦大学张明明,到近两年,河北师大李启铭,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一幕幕苍白的现实,赤裸裸的拷问着中国的教育现状。

高校学生自杀事件经常见诸报端。

当寒窗苦读,追逐了多年的象牙塔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当憧憬的未来触手可及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人走向生命的尽头?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大学生自杀发生率高,属国际规定的高自杀率。

二是大学生自杀率呈不断攀升之势。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发生率高且不断攀升呢?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相信我们能找寻到答案。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原因与建议一、调查目的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令人心痛。

多少风华正茂,本应成为社会精英,国之栋梁的青年因为种种原因过早地失去了生命。

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庞大群体,代表着社会未来的积极力量,但是研究表明,继农民工、破产人士、下岗工人、娱乐艺人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也加入了自杀高危群体的行列。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加强和谐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机制研究,减少当代中国大学生自杀率,进行本次调查。

二:调查时间2015.11.9-2015.11.17三、调查对象2010年到2015年中国全体大学生四: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涉及人数众多,因此主要采取查询资料的方式进行,包括网络,报纸等渠道进行资料数据收集。

五:调查结果1、2010年6月,12月中国政法大学连续两起跳楼事件2、2010年4月5日清明节晚上,北科大三年级女生、21岁的陈蕾跳楼自杀,当场死亡。

飞沫传播狂犬病案例

飞沫传播狂犬病案例

飞沫传播狂犬病案例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犬类动物的咬伤传播。

然而,除了直接的咬伤传播,狂犬病也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的方式传播。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起飞沫传播狂犬病的案例。

在2011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发生了一起罕见的狂犬病飞沫传播案例。

一名15岁的男孩在家中被一只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伤,但他的家人并没有及时带他去接种狂犬病疫苗。

几个月后,这名男孩开始出现狂犬病的症状,包括恐水、抽搐和狂躁不安。

在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他咳嗽时的飞沫传播导致了他的家人和医护人员感染了狂犬病病毒。

这起案例引起了当地卫生部门和国际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

随后,印度尼西亚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包括对受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加强疫苗接种和对接触者进行监测等措施。

然而,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最终,这名男孩和他的家人以及部分医护人员不幸身亡。

这起案例引起了人们对狂犬病飞沫传播的关注。

虽然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的咬伤传播,但飞沫传播也是一种潜在的传播途径。

特别是在狂犬病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咳嗽、打喷嚏等行为可能会导致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到周围的人群中。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飞沫传播,人们应该加强对狂犬病的认识,及时接种疫苗,尤其是对于受伤后的紧急处理和疫苗接种。

此外,对于患有狂犬病的患者,应该采取隔离措施,避免飞沫传播给他人。

医护人员在接触疑似狂犬病患者时,也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感染。

总的来说,狂犬病的飞沫传播虽然较为罕见,但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

通过加强对狂犬病的认识、及时接种疫苗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

希望通过这起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狂犬病飞沫传播的重视,促进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岁大学生不幸身亡,原因值得所有家长警醒!
18日上午,跪在医院的病床上,时而狂躁大喊将床单撕成碎条,时而安静下来紧紧盯着自己的父亲,眼神中是满满的恐惧和不舍。

在父亲从通辽赶到包头市三医院50分钟后,刘显飞在父亲的陪伴下彻底停止了呼吸。

年仅21岁的大二学生刘显飞的生前照
一、事件经过
(一)大学生忽然口水不止
今年21周岁的刘显飞是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装潢与设计专业的大二学生。

15日晚上,班主任杨敏忽然收到了刘显飞发来的一条微信:"老师,我有点难受,明天想请假去医院看病。

"杨敏很痛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嘱咐他早点休息。

16日下午,刘显飞在包医二附院挂了急诊,随后给杨敏打了电话。

"他给我打电话说他难受得厉害,我挂了电话就联系我丈夫一起去二附院陪他做检查。

"在各项检查未发现异常后,杨敏为刘显飞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宾馆住下,并让3名同学留下陪同,准备第二天继续检
查。

17日一早,陪同刘显飞的同学给杨敏打去电话,称刘显飞症状不仅没轻,反而开始不停呕吐并流口水。

杨敏随后给刘显飞远在通辽的父母亲去了电话,商量后,决定带刘显飞换家医院试试,于是,几人打车赶往包头市中心医院。

(二)被咬伤没出血他没打狂犬疫苗
得知刘显飞的情况后,大夫当时便问他近期有没有被小动物咬过。

"杨敏说。

由于当时刘显飞十分难受,他想了很久这才想起在4月下旬,自己曾在路边被小动物咬过。

6月下旬的一天,刘显飞在外出返校途中蹲在马路旁边系鞋带,一个小狗冲了过来,他在用手去驱赶小狗时,大拇指划到了小狗的牙齿,肉皮虽破但没有出血。

因为家庭情况特别贫困,所以刘显飞没舍得去花好几百元打狂犬疫苗,也没告知父母让他们担心。

在他看来,没出血应该就不严重。

在中心医院传染科内,医生查看了刘显飞的病情,初步怀疑是狂犬病的症状。

"主任当时表示让我们赶紧转三医院的传染科,别耽误。

"杨敏说。

(三)青年遗憾离世
17日晚,在医院病房内的刘显飞开始出现狂躁症状,他青筋暴露不停嘶吼,将病房的床单被罩撕得粉碎。

刘显飞用手机上网查了狂犬病的相关信息,担心自己犯起病来会伤到他人,于是不停跪在床上双手作揖,让所有人都退出病房。

"他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他一
直在等他的父亲,他说自己只想再见父亲一面,给父亲磕个头就离开。

"刘显飞的主治医生、市三医院传染科主任毛红说。

18日上午10点,刘显飞的父亲终于赶到了儿子的病房,看到孩子第一眼时,这个皮肤黝黑看上去非常结实的男人哭出了声。

他紧紧抱住儿子不停说着:"别怕,爸爸来了,病能治好。

"他能明显感觉到小飞一直在克制着自己,不让自己狂躁,他能感觉到儿子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安静地和他待会儿。

10时50分,躺在父亲怀里的小飞开始昏迷,尽管医生尽力抢救,小飞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

在父亲、老师、同学、医生、护士们的陪伴下,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二、高发季
专家提醒,市民不要故意逗弄猫狗等动物,以免被抓伤或咬伤。

人被病犬咬伤后发病率为15%-20%,被健康的狗狗咬伤则无碍,因此喜欢养宠物的市民一定要给猫狗接种疫苗。

从我国现有的狂犬病病例来看,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半年以内,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

在发病后会感到咬伤部位异常或刺痛,接着出现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随后发生瘫痪、昏迷,死亡。

狂犬病一旦发病,其病程发展很快,多数人在3至5天死亡。

三、被猫狗咬伤后,该如何处理?
(一)立即清洗伤口,挤压伤口以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千万不可用嘴去吸伤口处污血;
(二)用20%肥皂水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最后用2%至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清洗时间至少15分钟
(三)局部伤口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如伤及头面部或伤口大且深需要缝合包扎时,应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和消毒为前提;(四)及时注射疫苗,抗狂犬病毒血清。

此时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等以控制其他感染,但注射部位应与抗狂犬病毒血清和狂犬疫苗的注射部位错开。

四、如何预防狂犬病?
(一)十日观察法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狂犬病防治办法之一。

即人被有疾病症状或行为异常的猫狗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人的猫狗,如果10天内没有发病死亡,则被伤者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

这种方法可以百分百排除人被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

(二)病发前均可接种疫苗
专家提醒:许多人对狂犬疫苗有严重认识误区,民间存在着"48小时有效"、"72小时有效"的说法。

这种错误认识,曾直接导致了死亡案例。

事实上,被狗咬伤或抓伤后,当然是越早接种狂犬疫苗越好,但并不存在时效性,只要在发病前,按要求全程接种,均可以起到有效免疫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