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道干燥曲线测定实验

合集下载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

实验四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压洞道式(厢式)干燥器的构造和操作;2.测定在恒定干燥条件(即热空气温度、湿度、流速不变、物料与气流的接触方式不变)下的湿物料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3.测定该物料的临界湿含量X 0;4.掌握有关测量和控制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当湿物料与干燥介质相接触时,物料表面的水分开始气化,并向周围介质传递。

根据干燥过程中不同期间的特点,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恒速干燥阶段。

在过程开始时,由于整个物料的湿含量较大,其内部的水分能迅速地达到物料表面。

因此,干燥速率为物料表面上水分的气化速率所控制,故此阶段亦称为表面气化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干燥介质传给物料的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气化,物料表面的温度维持恒定(等于热空气湿球温度),物料表面处的水蒸汽分压也维持恒定,故干燥速率恒定不变。

第二个阶段为降速干燥阶段,当物料被干燥达到临界湿含量后,便进入降速干燥阶段。

此时,物料中所含水分较少,水分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递的速率低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干燥速率为水分在物料内部的传递速率所控制。

故此阶段亦称为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随着物料湿含量逐渐减少,物料内部水分的迁移速率也逐渐减少,故干燥速率不断下降。

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固体物料的种类和性质;固体物料层的厚度或颗粒大小;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空气与固体物料间的相对运动方式。

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是干燥过程研究和干燥器设计的重要数据。

本实验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帆布物料进行干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目的是掌握恒速段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⒈ 干燥速率的测定 ττ∆∆≈=S W Sd dW U ''(7-1)式中:U —干燥速率,kg /(m 2·h );S —干燥面积,m 2,(实验室现场提供);τ∆—时间间隔,h ;'W ∆—τ∆时间间隔内干燥气化的水分量,kg 。

洞道干燥实验测定

洞道干燥实验测定

8.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8.1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工程意义;2. 熟悉实验干燥设备的流程、工作及实验组织方法; 3. 了解影响干燥速率曲线的因素。

8.2基本原理干燥原理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水分或其它溶剂从湿物料中汽化,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的操作。

干燥的目的是使物料便于运输、贮藏、保质和加工利用。

本实验的干燥过程属于对流干燥,其原理见图1。

①.传热过程 热气流将热能传至物料,再由表面传至物料的内部。

②.传质过程 水分从物料内部以液态或气态扩散透过物料层而达到表面,再通过物料表面的气膜扩散到热气流的主体。

由此可见,干燥操作具有热质同时传递的特征。

为了使水气离开物料表面,热气流中的水气分压应小于物料表面的水气分压。

8.2.1干燥速率曲线测定的意义对于设计型问题而言,已知生产条件要求每小时必须除去若干千克水,若先已知干燥速率,即可确定干燥面积,大致估计设备的大小;对操作型问题而言,已知干燥面积,湿物料在干燥器内停留时间一定,若先已知干燥速率,即可确定除掉了多少千克水;对于节能问题而言,干燥时间越长,不一定物料越干燥,物料存在着平衡含水率,能量的合理利用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以上三方面均须先已知干燥速率。

因此学会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8.2.2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关系含水率C :单位干物料G c 中所带的水分量W定义: C= -cG W(kg 水/kg 干) (1) 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作图,见图2:干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Ⅰ.物料预热阶段Ⅱ.恒速干燥阶段;Ⅲ.降速干燥阶段。

图2 干燥曲线图干燥速率N A 的定义有二种表示: (一).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汽化的水量即:N A = -τAd dW (kg 水/m 2.s) (2) (二). 单位干物料在单位时间内所汽化的水量 即:N A '= -τd G dWc (kg 水/kg 干.s) (3)(2)式定义中,由于干燥面积的定量难以实验测定,故本实验以(3)式定义作为实验依据. 对(1)式求导得: dW =-G c dC (4) 所以, N A '= -τd G dW c = -τd dC(5)也就是说,在干燥曲线图中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值即为干燥速率值,将这些斜率的变化值对应于含水率作图即为干燥速率曲线图,见图3。

洞道干燥曲线测定实验讲解学习

洞道干燥曲线测定实验讲解学习

KH---以湿度基ΔH为推动力的传质系数(kg/m2·s·ΔH)。
在恒速干燥阶段中,空气传给物料之显 热恰等于水分从物料汽化所需的潜热,即:
dQrwdW
式中:rw ---湿球温度下水的汽化潜热(kJ/kg)。

dW dQ
S r w S K H ( H w H ) r w ( t tw )
(3).物料的干基含水量
X GGC GC
与干燥速率相对应的湿物料含水量(物 料平均干基含水量)X
Xi/
Xi Xi1 2
式中:X i ---第i次测定的湿物料干基含水量(kg水/kg绝干料); X i1---第i+1次测定的湿物料干基含水量(kg水/kg绝干料)。
(4).恒速阶段 对流传热系数 与传质系数 KH
实验原理(1)
由于干燥过程既涉及传热过程又涉及传质过程,其机理 比较复杂。一般干燥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 实验采用大量的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因此干燥介质(热 空气)进出干燥器的温度、湿度、气速以及与物料的接触方 式在整个干燥过程中都保持恒定。在干燥过程中,定时测定 物料的质量变化,并记录每一时间间隔内物料的质量变化及 物料的表面温度,直至物料的质量恒定为止,此时物料与空 气达到平衡状态,物料中所含水分即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 然后再将物料放到电烘箱内烘干到恒重为止,即可测得绝干 物料的质量。上述实验数据经整理后可分别绘出物料的干燥 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1.干燥曲线
以物料含水量 与干燥时间、物料 表面温度与干燥时 间的关系曲线,均 称为干燥曲线,如 图8-1所示。
2.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是干燥速 率随物料平均干基含水量的 变化曲线图。其具体形状与 物料性质及干燥条件有关, 比较典型的如图8--2所示。 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大 小决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 件,而降速干燥速率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物料本身结构、 形状和尺寸,而与外部的干

干燥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干燥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洞道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洞道干燥装置和流化床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干燥速率曲线、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

4. 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于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

1.量,τ 2. (1(2用干毛巾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3)开启风机,调节风量至40~60m3/h ,打开加热器加热。

待热风温度恒定后(通常可设定在70~80℃),将湿物料加入流化床中,开始计时,每过4min 取出10克左右的物料,同时读取床层温度。

将取出的湿物料在快速水分测定仪中测定,得初始质量i G 和终了质量iCG 。

则物料中瞬间含水率iCiCi i G G G X -=。

计算出每一时刻的瞬间含水率i X ,然后将i X 对干燥时间i τ作图,如图11-1,即为干燥曲线。

图11-1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上述干燥曲线还可以变换得到干燥速率曲线。

由已测得的干燥曲线求出不同iX 下的斜率iid dX ,再由式11-1计算得到干燥速率U ,将U 对X 作图,就是干燥速率曲线,如图11-2所示。

图11-2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3. 干燥过程分析预热段见图11-1的AB 段。

物料在预热段中,含水率略有下降,温度则升至湿球温度tW ,干燥速率可能呈上升趋势变化,也可能呈下降趋势变化。

预热段经历的时间很短。

恒速干燥阶段见图11-1中的BC 段。

该段物料水分不断汽化,含水率不断下降。

但由于这一阶段去除的是物料表面附着的非结合水分,水分去除的机理与纯水的相同,故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物料表面始终保持为湿球温度tW ,传质推动力保持不变,因而干燥速率也不变。

于是,在图11-2中,BC 段为水平线。

只要物料表面保持足够湿润,物料的干燥过程中总处于恒速阶段。

而该段的干燥速率大小取决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汽化速率,亦即决定于物料外部的空气干燥条件,故该阶段又称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化工原理实验——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实验十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一、实验装置干燥器类型:洞道;洞道截面积:1# A=× = 0.0221m2、2# A=× = 0.030m2加热功率:500w—1500w;空气流量:1-5m3/min;干燥温度:40--12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C0=,孔板孔径d0=( m)重量传感器显示仪:量程(0-200g),精度级;干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显示仪:量程(0-150℃),精度级;孔板流量计处温度计显示仪:量程(-50-150℃),精度级;孔板流量计压差变送器和显示仪:量程(0-10KPa),精度级;图10-1 洞道干燥实验流程示意图1.中压风机;2.孔板流量计;3. 空气进口温度计;4.重量传感器;5.被干燥物料;6.加热器;7.干球温度计;8.湿球温度计;9.洞道干燥器;10.废气排出阀;11.废气循环阀;12.新鲜空气进气阀;13.干球温度显示控制仪表;14.湿球温度显示仪表; 15.进口温度显示仪表;16.流量压差显示仪表;17.重量显示仪表;18.压力变送器。

二、物料物料:毛毡;干燥面积:S=**2=(m2)(以实验室现场提供为准)。

绝干物料量(g):1# G C=,2# G C=(以实验室现场提供为准)。

三、操作方法⒈ 将干燥物料(毛粘)放入水中浸湿,向湿球温度计的附加蓄水池内补充适量的水, 使池内水面上升至适当位置。

⒉ 调节送风机吸入口的蝶阀12到全开的位置后,按下电源的绿色按钮,再按风机按钮,启动风机。

⒊ 用废气排出阀10和废气循环阀11调节到指定的流量后,开启加热电源。

在智能仪表中设定干球温度,仪表自动调节到指定的温度。

干球温度设定方法:第一套:长按——增大,设定好数值后,按键确定。

第二套:/减小,设定好后,自动确认。

⒋ 干燥器的流量和干球温度恒定达5分钟之后,既可开始实验。

此时,读取数字显示仪的读数作为试样支撑架的重量。

⒌ 将被干燥物料(毛粘)从水中取出,控去浮挂在其表面上的水分(最好挤去所含的水分,以免干燥时间过长),将支架从干燥器内取出,将被干燥物料夹好。

洞道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洞道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1. 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来保持干燥过程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
答:恒定干燥条件指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流速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均保持恒定。

本实验中,固定蝶阀使流速固定在120m3/h;密封干燥厢并利用加热保持温度恒定在75℃;湿料铺平湿毛毡后,干燥介质与湿料的接触方式也恒定。

2. 控制恒速干燥阶段速率的因素是什么?控制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因素又是什么?
答: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的大小取决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汽化速率,亦取决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件,所以恒定干燥阶段又称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取决于物料本身结构、形状和尺寸,而与干燥介质的状态参数关系不大,故降速阶段又称物料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3. 为什么要先启动风机,再启动加热器?实验过程中干、湿球温度计是否变化?为什么?如何判断实验已经结束?
答:让加热器通过风冷慢慢加热,避免损坏加热器,反之,如果先启动加热器,通过风机的吹风会出现急冷,高温极冷,损坏加热器。

理论上干、湿球温度是不变的,但实验过程中干球温度不变,但湿球温度缓慢上升,估计是因为干燥的速率不断降低,使得气体湿度降低,从而温度变化。

湿毛毡恒重时,即为实验结束。

4. 若加大热空气流量,干燥速率曲线有何变化?恒速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又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若加大热空气流量,干燥曲线的起始点将上升,下降幅度变大,并且到达临界点的时间缩短,临界湿含量降低。

这是因为风速增加后,加快啦热空气的排湿能力。

洞道干燥实验讲义

洞道干燥实验讲义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压洞道式(厢式)干燥器的构造和操作;2.测定在恒定干燥条件(即热空气温度、湿度、流速不变、物料与气流的接触方式不变)下的湿物料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3.测定该物料的临界湿含量X 0;4.掌握有关测量和控制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单位时间被干燥物料的单位表面上除去的水分量称为干燥速率,即ττAd dW Ad dX G u C =-= kg/(m 2s)式中, G C 为湿物料中的干物料的质量,kg ;X 为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kg 水/kg 干料;A 为干燥面积,m 2;dW 为湿物料被干燥掉的水分,kg ;d τ干燥时间,s 。

当湿物料和热空气接触时,被预热升温并开始干燥,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若水分在表面的汽化速率小于或等于其从物料内层向表面层迁移的速率时,物料表面仍被水分完全润湿,干燥速率保持不变,称为等速干燥阶段或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当物料的含水量降至临界湿含量以下时,物料表面仅部分润湿,且物料内部水分向表层的迁移速率又低于水分在物料表面的汽化速率时,干燥速率就不断下降,称为降速干燥阶段或内部扩散阶段。

三、实验装置1.装置流程空气用风机送入电加热器,经加热的空气流入干燥室,加热干燥室中的湿毛毡后,经排出管道排入大气中。

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物料失去的水分量由称重传感器和智能数显仪表记录下来。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干燥装置流程图1.风机2.管道3.进风口4.加热器5.厢式干燥器6.气流均布器7.称重传感器8.湿毛毡9.玻璃视镜门10、11、12.蝶阀2.主要设备及仪器(1)鼓风机:BYF7122,370W(2)电加热器:4.5KW(3)干燥室:180mm×180mm×1250mm(4)干燥物料:湿毛毡(5)称重传感器:SH-18型,0~200g。

四、实验步骤(1)实验步骤1.开启风机。

2.打开仪控柜电源开关,加热器通电加热,干燥室温度(干球温度)要求恒定在70℃。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浙江科技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名称: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化工111姓名:王建福学号:6?同组人员:杨眯眯? 张涛实验时间: 2013 年11 月28 日指导教师:?诸爱士一、 实验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二、实验项目名称: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洞道式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

4. 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于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测定时间与物料质量的变化关系,计算含水量、干燥速度,绘制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

实验原理:在设计干燥器的尺寸或确定干燥器的生产能力时,被干燥物料在给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数据是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参数。

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千变万化,因此对于大多数具体的被干燥物料而言,其干燥特性数据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按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参数是否变化,可将干燥过程分为恒定干燥条件操作和非恒定干燥条件操作两大类。

若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则可以认为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均不变,再加上气流速度、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则称这种操作为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

1. 干燥速率的定义干燥速率的定义为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质量。

即CG dX dWU Ad Ad ττ==- (1)式中,U -干燥速率,又称干燥通量,kg/(m 2s );A -干燥表面积,m 2;W -汽化的湿分量,kg ; τ -干燥时间,s ;Gc -绝干物料的质量,kg ;X -物料湿含量,kg 湿分/kg 干物料,负号表示X 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2. 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将湿物料试样置于恒定空气流中进行干燥实验,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水分不断汽化,湿物料质量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干燥
时,物料表面与空气间的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分别用下
式表示,
传热过程:
SdQ (t tw)
dW
传质过程: S KH(HWH)
式中: ---空气至物料表面的传热膜系数(KW/m2·K);
H、t---空气的湿度(kg水/kg绝干料)和温度(K);
HW、tw ---湿球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湿度(kg水/kg绝干料)和湿物 料表面温度(即空气的湿球温度)(K);
A
15
实 验 装 置 及 流 程
A
16
实验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
1.洞道干燥器:其规格为120×120×1200mm; 2.鼓风机为XGB--2型漩涡气泵:最大流量为50(m3/h); 3.称重传感器:最大量程为300g; 4.孔板流量计:不锈钢制品,配U形管压差计,自行设计、标
定。 5.温度计:干球温度为铂电阻,湿球温度为铂电阻外包纱布。 6.加热器:二组电阻丝加热,每组2.0kw,控温精度小于
洞道干燥曲线 测定实验
指导教师:
A
1
干燥概述
干燥方法是物料除湿的一种常用方法,即利用 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湿分气化而去湿的方法。 该方法耗能较大,工业上往往将机械分离法和 干燥法联合起来除湿,即先用机械方法尽可能 除去湿物料中的大部分湿分,然后再利用干燥 方法继续除湿。
分类(按照热能供给湿物料的方式):1.传导干燥;2.对 流干燥;3.辐射干燥;4.介电加热干燥等。
KH---以湿度基ΔH为推动力的传质系数(kg/m2·s·ΔH)。
A
12
在恒速干燥阶段中,空气传给物料之显 热恰等于水分从物料汽化所需的潜热,即:
dQrwdW
式中:rw ---湿球温度下水的汽化潜热(kJ/kg)。

S d W rw d S Q K H (H w H )rw(t tw )
A
7
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 量是干燥过程研究和干燥器设计的重 要数据,本实验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 浸透水的帆布进行干燥,测定干燥曲 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目的是掌握恒速 段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及其影响因素。
A
8
(1).干燥速率(U)
即水分汽化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从被 干燥物料的单位面积上汽化的水分质量表示 (kg/m2·s),在较小范围内,可按下式计算:
4、掌握由气体流量计读数求指定界面处气体 流速的计算方法。
A
3
实验原理(1)
由于干燥过程既涉及传热过程又涉及传质过程,其机理 比较复杂。一般干燥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 实验采用大量的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因此干燥介质(热 空气)进出干燥器的温度、湿度、气速以及与物料的接触方 式在整个干燥过程中都保持恒定。在干燥过程中,定时测定 物料的质量变化,并记录每一时间间隔内物料的质量变化及 物料的表面温度,直至物料的质量恒定为止,此时物料与空 气达到平衡状态,物料中所含水分即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 然后再将物料放到电烘箱内烘干到恒重为止,即可测得绝干 物料的质量。上述实验数据经整理后可分别绘出物料的干燥 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UWGCX
S S
式中: U ---干燥速率(kg/m2.s)
S ---干燥面积(m2)
---时间间隔(s)
G C ---绝干物料量(kg) X ---时间间隔内干燥气化的干基含水量
A
9
(2).被干燥物料的重量 G
GG TG D
式中:G T ---被干燥物料和支撑架的总质量(kg) G D ---式样支撑架的质量(kg)
±1.0℃。 7.湿物料:帆布。 8.流量与压差关系: V 02.1R 20 适.5(用1 m 3 范/h 围)15~50m3/h,R—
A
10
(3).物料的干基含水量
X G GC GC
与干燥速率相对应的湿物料含水量(物 料平均干基含水量)X
Xi/
Xi
Xi1 2
式中:X i ---第i次测定的湿物料干基含水量(kg水/kg绝干料); X i1---第i+1次测定的湿物料干基含水量(kg水/kg绝干料)。
A
11
(4).恒速阶段 对流传热系数 与传质系数 K H
A
5
1.干燥曲线
以物料含水量 与干燥时间、物料 表面温度与干燥时 间的关系曲线,均 称为干燥曲线,如 图8-1所示。
A
6
2.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是干燥速 率随物料平均干基含水量的 变化曲线图。其具体形状与 物料性质及干燥条件有关, 比较典型的如图8--2所示。 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大 小决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 件,而降速干燥速率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物料本身结构、 形状和尺寸,而与外部的干 燥条件关系不大。
由节流式流量计的流量公式和理想气 体的状态方程式可推导出:
Vt V20
27 3t0 27 3t 27 320 27 3t0
式中: V t — 试样放置处空气体积流量(m2/h);
V20 — 常压下20℃时空气体积流量(m2/h); 由U形管压差计读数和校正曲线查得;
t0 — 流量计处空气温度(℃); t — 干燥器内空气的温度(℃);
则传质系数
KH
rw
t tw Hw H
A
13
当空气平行流过静止的物料层表面时, 对流传热系数
0.020(L4)0.8
式中:L
---湿空气的质量流速(kg/m2·h);其中L
Vt
t
A
t ---温度为t℃时,空气的密度(kg/m3);
A---.空气体积流量 V的t 计算
应用:在化工、食品、制药、纺织、采矿、农 产品加工等行业,湿固体物料中的湿分去除。
A
2
实验目的
1、学习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及临界湿含 量的实验测定方法,加深对干燥操作过程及其 机理的理解;
2、学习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学习被 干燥物料与热空气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 法;
3、通过实物了解干燥操作中废气循环的流程 和概念;
A
4
实验原理(2)
物料干燥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物料的 预热段,此时空气中的部分热量用于加热物料,物 料的含水量及温度均随时间变化不大;第二阶段为 恒速段,此阶段内空气传给物料的显热恰好等于水 分从物料中汽化所需的潜热,而物料表面的温度等 于热空气的湿球温度;第三阶段为降速段,进入该 阶段后,物料开始升温,热空气中部分热量用于加 热物料,另一部分热量用于汽化水分,直至物料中 所含水分降到平衡含水量为止,干燥过程即终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