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练习(行程问题)精讲及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讲解提高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行程问题(一)一、知识要点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
其互逆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
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
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
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已知甲车比乙车早刀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
这句话的实质就是:“乙48分钟行了24千米”。
可以先求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求时间。
也可以先求出全程165千米是24千米的多少倍,再求甲行完全程要用多少小时。
解法一:乙车速度:24÷48×60=30(千米/小时)甲行完全程的时间:165÷30—4860=4.7(小时)解法二:48×(165÷24)—48=282(分钟)=4.7(小时)答:甲车行完全程用了4.7小时。
练习1: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
第一辆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
第一辆汽车到乙地立即返回。
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2、A、B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车由A地到B地需15小时,乙车由B地到A地需10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B地还有多少千米?3、甲、乙两辆汽车早上8点钟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向而行。
第十六讲行程问题(专项复习讲义)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讲义(苏教版)(含答案)

第十六讲行程问题(专项复习讲义)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讲义(苏教版)(含答案)第十六讲行程问题(专项复习讲义)(知识梳理+专项练习)1、行程问题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2、解题关键及规律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一、选择题1.从家到学校,小明要走8分钟,小红要走12分钟,则小明与小红的速度比为()A.8:12 B.2:3 C.3:2 D.12:82.平平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开始时0.2时骑了3千米,剩下的路又以每分钟0.3千米的速度骑了18分钟,平平从甲地到乙地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千米/时。
A.8.4 B.12 C.14 D.16.83.一列火车长200米,以每分钟1200米的速度经过一座大桥,从车头进到车尾出一共用了2分钟.求桥的长度是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A.1200×2+200 B.1200×2-200 C.(1200+200)×2 D.(1200-200)×24.小明由家去学校然后又按原路返回,去时每分钟行a米,回来时每分钟行b米,求小明来回的平均速度的正确算式是()。
A.(a+b)÷2 B.2÷(a+b)C.1÷(+)D.2÷(+)5.芳芳和媛媛各走一段路.芳芳走的路程比媛媛多,芳芳用的时间比媛媛多,芳芳和媛媛的速度比是( ).A.5:8 B.8:5 C.27:20 D.16:156.船在水中行驶的时候,水流增加对船的行驶时间()。
A.增加B.减小C.不增不减D.都有可能二、填空题7.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二人同时出发,则12小时相遇;如果甲先出发2小时后,乙再出发,则3小时后二人共走完全程的.甲、乙二人的速度比是( ).8.从甲城到乙城,汽车要8小时,客车要10小时,则汽车的速度比客车快25%。
巧解复杂行程问题例题精讲

例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甲车继续前行4小时到达B地,乙车继续前行1小时到达A地。
如果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那么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题目来理解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
1.当两车相遇时,它们共同行驶了从A到B的距离。
设相遇点为
C,则AC+CB的距离等于AB的距离。
2.甲车在相遇后继续前行4小时到达B地,这意味着甲车从C到
B的时间是4小时。
3.乙车在相遇后继续前行1小时到达A地,这意味着乙车从C到
A的时间是1小时。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方程:
1.甲车从A到C的时间为t小时,则AC=20t。
2.乙车从B到C的时间为t小时,则CB=v乙t。
3.甲车从C到B的时间为4小时,所以CB=20×4=80千米。
4.乙车从C到A的时间为1小时,所以CA=v乙。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方程组:
1.AC + CB = AB
2.AC = 20t
3.CB = v乙t
4.CB = 80
5.CA = v乙
用数学方程表示为:
1.20t + v乙t = AB
2.20t = AC
3.v乙t = CB
4.CB = 80
5.CA = v乙
现在我们要来解这个方程组,找出v乙的值。
通过解方程组,我们得到:v乙= 30千米/小时。
行 程 问 题 练 习 题讲解

行程问题练习题(一)、行程(时刻)问题类1、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走10千米,下午1点才能到达;如果每小时行15千米,上午11点就能到达。
要在中午12点到达乙地,他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2、邮递员早晨7时出发送一份邮件到东村去,从邮局开始要走12千米上坡路,8千米下坡路,他上坡时每小时走4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5千米,到达目的地停留1小时以后,又从原路返回,邮递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邮局。
(二)、行程(参数法)问题类。
3、小明从甲地去乙地,骑自行车走完全程的一半时,自行车坏了,又无法修理,只好推车步行到乙地,骑车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步行时每小时行4千米,小明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4、一个人原计划骑自行车由甲地去乙地,后来改为前一半路乘汽车,后一半路步行,汽车速度是自行车2倍,步行速度是自行车一半,自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求行这段路的平均速度。
5、学校组织秋游,同学们下午1点出发,走了一段平坦的路,爬了一座山,然后按原路返回,下午7点回到学校,已知他们步行速度:平地4千米,上山3千米,下山6千米,他们一共走了多少路?(三)、相遇问题类6、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
相遇后甲车继续行驶3小时到达B地,乙车每小时行24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为每小时52千米和40千米,它们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去,出发后6小时,甲车遇到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1小时后,乙车也遇到了这辆卡车,求这辆卡车的速度。
8、甲乙两人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若甲先出发2小时,则在乙动身2.5小时后两人相遇;若乙先出发2小时,则甲动身后两人相遇,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四)、相遇(时刻)问题类9、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800千米,某日上午5时30分从甲地开出一列慢车,当日上午9时从乙地开出一列快车,两车相向而行,当日下午4时30分相遇,快车每小时行48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0、甲乙两辆汽车早上8时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向出发,到10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继续行进到下午1时,两车相距还是112.5千米,问: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1、一辆卡车和一辆大客车从相距320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已知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大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如果卡车上午8时开出,大客车要何时开出两车才能在中午12时相遇?(五)、相遇(中点)问题类1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它们相遇时距AB两地中点处8千米,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2倍,求AB两地的距离。
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31讲 行程问题(四)含答案

第31讲行程问题(四)一、专题简析:通过前面对行程应用题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发现,行程问题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时间(3)同向而行: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如果上述的几种情况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应用题将会丰富多彩、千变万化。
解答这些问题时,我们还是要理清题中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转化”、“假设”等方法,把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简单的数量关系,把一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几个简单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
二、精讲精练例1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到乙地共用了8小时,途中,有一段路在整修路面,汽车行驶这段路时每小时只能行20千米,其余时间每小时行60千米。
整修路面的一段路长多少千米?1、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共行驶395千米,用了5小时。
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
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05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55千米。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2、小明家离体育馆2300米,有一天,他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去体育馆看球赛。
出发几分钟后发现,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走下去一定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8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15分钟,准时到达了体育馆。
问:小明是在离体育馆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例2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相遇后又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站后立即返回,两车再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1.6千米。
甲、乙两站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1、乙、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并往返行驶。
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
两车第二次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210千米。
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2、甲、乙两地相距216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58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
应用题专项训练之行程问题(含答案)

应用题专项训练三知识回顾1.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时间相同时,路程比等于速度比路程相同时时间比等于速度比的反比2.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3.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相差路程4.火车过桥桥长+车长=路程速度×过桥时间=路程5.流水行船船速: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河流中水流动的速度顺水船速:船在顺水航行时的速度逆水速度:船在逆水航行时的速度顺水船速=船速+水速=逆水船速+水速×2行程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⑴公式法⑵图示法⑶比例法⑷分段法⑸方程法典型应用题例1、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6千米,甲车开出2小时,乙车才开出,又过了4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甲乙所行的路程比=甲乙的速度比=56:48=7:6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2+32)÷(7-6)×(7+6)=832千米解:设东西两地相距X千米。
(X÷2+32)÷56=(X÷2-32)÷48 (+32)÷56=()÷48 56=48+32) 7=6+32) =3X+192 =192+224 =416 X=832 答:东西两地相距832千米。
例3、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乙地?设全程X千米。
1/2X-8=X-4×32 1/2X-8=X-128 1/2X=X-128+8 1/2X=X-120 120=1/2 X x=240240-32×4=112(千米)112÷56=2(小时)2+4=6(小时)例4、小狗和小猴参加的100米预赛.结果,当小狗跑到终点时,小猴才跑到90米处,决赛时,自作聪明的小猴突然提出:小狗天生跑得快,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公平,我提议把小狗的起跑线往后挪10米.小狗同意了,小猴乐滋滋的想:“这样我和小狗就同时到达终点了!”亲爱的小朋友,你说小猴会如愿以偿吗?【解析】小猴不会如愿以偿.第一次,小狗跑了100米,小猴跑了90米,所以它们的速度比为100:9010:9=;那么把小狗的起跑线往后挪10米后,小狗要跑110米,当小狗跑到终点时,小猴跑了91109910⨯=米,离终点还差1米,所以它还是比小狗晚到达终点.例5、甲、乙二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的速度之比是4 : 3,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达B 地和乙到达A地后都立即沿原路返回,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30千米,则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两个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时间相等,路程比等于速度之比,即两个人相遇时所走过的路程比为4 : 3.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4/7;第二次相遇时甲、乙两个人共走了3个全程,三个全程中甲走了453177⨯=个全程,与第一次相遇地点的距离为542(1)777--=个全程.所以A、B两地相距2301057÷=(千米).例6、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经过3小时,甲先到B地,乙还需要1小时到达B地,此时甲、乙共行了35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距离.【分析】甲用3小时行完全程,而乙需要4小时,说明两人的速度之比为4:3,那么在3小时内的路程之比也是4:3;又两人路程之和为35千米,所以甲所走的路程为4352034⨯=+千米,即A,B两地间的距离为20千米.例7、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
【小升初数学重点】 《行程问题》专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重点】《行程问题》专题练习一、基本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速度=路程÷时间3.时间=路程÷速度二、问题类型1.相遇问题:①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②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③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2.追及问题:①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②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③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3.流水行船问题:①顺水速度=船速+水速②逆水速度=船速-水速③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④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4.列车过桥问题:(1)火车过桥(隧道):火车过桥(隧道)时间=(桥长+车长)÷火车速度(2)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时间=车长÷火车速度(3)火车过人:①火车经过迎面行走的人:迎面错过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②火车经过同向行走的人:追及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4)火车过火车:①错车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②超出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考点1一般行程问题【例】小王骑公共自行车从家去上班,每分钟行350米,用了20分钟,下午下班沿原路回家,每分钟比去时多骑50米,多少分钟到家?350×20=7000(米)350+50=400(米/分)7000÷400=17.5(分钟)答:17.5分钟到家。
考点2相遇问题【例】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
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甲的速度:480÷6=8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40÷12=4(千米/小时)相遇时间:480÷(80+40)=4(小时)答:两车出发后4小时相遇。
(完整版)行程问题练习大全,推荐文档

行程问题专项练习练习一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
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
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练习二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
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
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
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都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
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1)班的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树?练习三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
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3.2千米处与乙相遇。
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小平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小平家,小平每分钟比小红多走20米。
30分钟后小平到家,到家后立即原路返回,在离家350千米处遇到小红。
小红每分钟走多少千米?3,甲、乙二人上午7时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比乙快8千米。
上午11时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24千米处与乙相遇。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练习四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0千米;又行3小时,两车又相距120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东、西两村相距36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东西两村相向出发,3小时后,丙骑车从东村出发去追甲,结果三人同时在某地相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程问题
一、方法思维
行船问题是指在流水中的一种特殊的行程问题,它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但是,它比一般行程问题多了一个水速。
在静水中行船,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船速,逆水的速度叫逆水速度, 顺水下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
船在水中漂流,不借助其他外力只顺水
而行,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叫水流速度,简称水速。
行船问题与一般行程问题相比, 除了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外,还有如下的特殊数量关系: 顺水速度二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二船速-水速
船速二(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二(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
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8千米处相遇。
东
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由条件"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可知货、客车的速度和是48 + 42=90千米。
由于货车比客车速度
快,当货车过中点18千米时,客车距中点还有18千米,因此货车比客车多行18X2=36千米。
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48- 42=6千
米,这样货车多行36千米需要36*6=6小时,即两车相遇的时间。
所以,两地相距90X6=540千米。
练习1 :
1,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行20千米,
乙每小时行18千米。
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3千米,求全程长多少
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南北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经过3小时后,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题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地,而丙在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
分钟和甲相遇。
A、B两地间的路长多少米?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乙相遇后又经过10分钟和甲
相遇,10分钟内甲丙两人共行(30 + 50)X1O=8OO米。
这800米就
是乙、丙相遇比甲多行的路程。
乙每分钟比甲多行40 —30=10米,
现在乙比甲多行800米,也就是行了80-10=80分钟。
因此,AB两
地间的路程为(50 + 40)X80=7200米。
练习2 :
1,甲每分钟走75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100米,甲、
乙从东镇,丙人西镇,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3分钟再遇到甲。
求两镇之间相距多少米?
2,有三辆客车,甲、乙两车从东站, 丙车从西站同时相向而行,甲
车每分钟行1000米,乙车每分钟行800米,丙车每分钟行700米。
丙车遇到甲车后20分钟又遇到乙车求东西两站的距离。
3,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67米,丙每分
钟走73米。
甲、乙从南镇,丙从北镇同时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
分钟遇到甲。
求两镇相距多少千米。
【例题3】: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86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11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
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即船速)和水流速度(即水速)。
【思路导航】:要求船速和水速,要先求出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而顺水速度可按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求,即:路程十顺水时间二顺水速度,路程宁逆水时间二逆水速度。
因此,顺水速度是286宁11=26 千米,逆水速度是286宁13=22千米。
所以,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6 + 22)-2=2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6 —22)-2=2千米。
练习3 :
1,A、B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
一只船从A港开往B港,顺水8
小时到达;从B港返回A港,逆水13小时到达。
求船在静水中的速
度和水流速度。
2,甲、乙两港间水路长432千米, 一只船从上游甲港航行到下游乙
港需要18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 需要24小时到达。
求船在静水中
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3,甲、乙两城相距6000千米,一架飞机从甲城飞往乙城,顺风4
小时到达;从乙城返回甲城,逆风5小时到达。
求这架飞机的速度和风速。
【例题4】:一只轮船从上海港开往武汉港,顺流而下每小时行25 千米,返回时逆流而上用了75小时。
已知这段航道的水流是每小时5千米,求上海港与武汉港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先根据顺水速度和水速,可求船速为每小时25 - 5=20
千米;再根据船速和水速,可求出逆水速度为每小时行20 - 5=15千
米。
又已知"逆流而上用了75小时",所以,上海港与武汉港相距15
X75=1125 千米。
【例题5】:A、B两个码头之间的水路长80千米,甲船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逆流而上需要10小时。
如果乙船顺流而行需要5小时,
那么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
【思路导航】:虽然甲、乙两船的船速不同,但都在同一条水路上行
驶,所以水速相同。
根据题意,甲船顺水每小时行80+4=20千米,
逆水每小时行80+10=8千米,因此,水速为每小时(20 - 8)-2=6
千米。
又由"乙船顺流而行80千米需要5小时",可求乙船在顺水中每小时行80+5=16千米。
所以,乙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16 - 6=10
千米。
练习5 :
1,甲乙两个码头间的水路长288千米,货船顺流而下需要8小时,
逆流而上需要16小时。
如果客船顺流而下需要12小时,那么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
2,A、B两个码头间的水路全长80千米,甲船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
逆流而上需要10小时。
如果乙船逆流而上需要20小时,那么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
3,—条长160千米的水路,甲船顺流而下需要8小时,逆流而上需
要20小时。
如果乙船顺流而下要10小时,那么乙船逆流而上需要多少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