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提高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 沁园春雪同步精品练案(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

1 沁园春雪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后面小题。
(5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词语是、(2分)
【小题2】请描述划线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不超过40字)。
(3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丰乐亭游春(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归。
【小题1】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明媚,生机勃勃的特点?(3分)
【小题2】“鸟歌花舞太守醉”中的“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提升练习

1
沁园春·雪
以练助学
名
师
点
睛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第二课时 阅读探究
3
名 师 点 睛
1.生难字 沁 园春(qì n) . 妖娆 (rá o) . 成吉思汗 (há n) . 莽 莽(mǎnɡ) . 俱往矣 (yǐ) . 风骚 (sāo) .
4
2.多音字 不胜数shǔ 数 . shù 心中有数 . 数见不鲜shuò . 3.易混字 原驰 蜡象(弛 ×) . 惟 余莽莽(唯 ×) . 妖娆 (饶 ×) . 天骄 (娇 ×) . 腰zhé 折 . 本shé 折 . 折腾zhē .
13
第二课时 阅读探究
课内阅读。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14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面,热情歌颂了历史的真正主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C.整首词都从时间着眼,评论历史,雄视千秋。在描写和评论中,又抓住最 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和人物,加以集中概括,借景抒情,评古颂今,把历史、现实和 未来,把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心思想更加突出。 D.词里描绘的“北国风光”,处处显示出作者高瞻远瞩的气魄和宽博广阔的 胸襟。在雄伟壮观的景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唤起读者强 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9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qì n )wé 沁 园春 ( i( 惟 )余莽莽 原 chí ( 驰 )蜡象 红装素 guǒ( 裹 ) . 逊 )风骚 r á o 妖娆 ( ) jì ng( ) 折腰 稍 xù n( 竞 .
2018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沁园春.雪》课堂练习

输:这里是“差、失”的意思 天骄: 天之骄子 弯弓: 拉弓 俱: 都 风流人物: 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7)只识弯弓 射大雕 ..
3.文学常识填空。
(1)词,又称 长短句 ,按字数一般分为
内)、
小令
(58字以
中调
(59到90字)和
长调
(91字以上)三种。 ,“汉武”
(2)“秦皇汉武”中“秦皇”指
秦始皇嬴政
指 汉武帝刘彻 ;“唐宗宋祖”中“唐宗”指 唐太宗李世民 , “宋祖”指 宋太祖赵匡胤 。
(3)“风骚”原指《 诗经 》里的《 国风 》和《 楚辞 》里的
《 离骚 》。
4.按提示默写句子。
(1)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 是: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
(2)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 景的诗句是: 山舞银蛇 江山如此多娇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1)惟余莽莽 .. 莽莽: (2)须 晴日 . (3)分外妖娆 .. 须:等到 妖娆:娇艳美好
(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折腰:
(5)略输 文采 . (6)一代天骄 .. (8)俱 往矣 . (9)数风流人物 ....
原驰蜡象
。
(3)词中由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渡到议论的诗句
是: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7.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 B.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 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 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起下文的字,上阕是“望”, 下阕是“惜”。 【解析】选C。上阕是写景,下阕是议论抒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积累 (共8题;共30分)1. (6分)给加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童年是鲁迅记忆中一本心爱的宝书,它珍藏着阿长对哥儿淳________(A. dūn B.chún)朴的关爱;童年是丰子恺脑海里一丛参差________(A.cī B.chā)的竹影,它唤醒了孩子对艺术和美的最初体验;童年是琦君笔下一指甲缝甜甜的春酒,它蕴含着孩子的纯真和快乐;童年是林海音心中一株粉红的夹竹桃,它目睹了英子身边亲友的渐行渐远……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克扣(kē)憬悟(jǐng)雅俗之别(yǎ)B . 胚胎(pēi)追溯(sù)气息奄奄(yǎn)C . 狡黠(xiá)执拗(zhì)忍俊不禁(jīn)D . 睥睨(bì)凛冽(lǐn)看风使舵(duò)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诗有的语言,有美妙的意境,你喜欢诗吗?②贫穷的年代里,理想是。
③第一次出门,妈妈我:“要注意安全,别丢三落四。
”④新天龙商厦建成了,二月十八日,举行了的开业仪式。
A . 简洁富裕叮嘱隆重B . 凝练温饱叮嘱隆重C . 简单温饱嘱咐庄重D . 简明繁荣告诉庄重4. (2分)(2018·深圳模拟)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 . 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C .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 .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作业练习题

第一单元吟诵自然物语1.沁园春·雪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莽.莽()滔.滔()裹.()折.腰()成吉思汗.()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妖ráo()风sāo()稍xùn()天jiāo()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北国:(2)折腰:(3)红装素裹:(4)风流人物:(5):娇艳美好。
(6):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4.默写。
(1)北国风光,,。
(2),,欲与天公试比高。
(3)江山如此多娇,。
(4)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美景?(2)作者为什么要对历史上的五位帝王进行评论?(3)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4)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参考答案1.mǎng tāo guǒ zhé hán2.娆骚逊骄3.(1)我国北方。
(2)弯腰行礼,词中是倾倒的意思。
(3)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4)词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5)妖娆(6)风骚4.(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1)北国雪景和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象。
(2)客观地评论他们武功有余,文治不足,引出主旨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读出了词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和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4)上片写景,有概括描写、具体描写、想象描写,勾画出一幅北国冬日雪景图,大气磅礴,气象雄浑,同时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词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
下片议论,继上片之景而生情,并寓情于议。
词人由祖国河山的壮丽,联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
这些蕴含了词人对祖国的深情。
“俱往矣”一句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点明主题,抒发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1.沁园春·雪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沁园春雪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1 沁园春雪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zhé yāo。
2填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是__________,“雪”是____________。
上片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下片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全词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表达方式自然地结合起来。
3根据提示,用词中的原句填空。
(1)《沁园春·雪》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中以动写静,气势奔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明诗歌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习题讲义 新人教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两方面比较甲乙两词的不同点。 (1)从内容上看: _甲__词__思__想__感__情__的__表__达__比__较__含__蓄__,__以__设__问__的__形__式__提__出__,__以__反__问__的__形__式__回__答__; _乙__词__思__想__感__情__的__表__达__自__信__而__坚__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方式上看:
1.沁园春•雪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园春( qìn )
分.外( fèn )
稍逊.( xùn )
成吉思汗.( hán )
数.风流人物( shǔ )
红装素 ɡuǒ( 裹 )
一代天 jiāo( 骄 )
妖 ráo( 娆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冰封 莽莽 滔滔 B.蜡象 晴日 素裹 C.文采 风骚 竞折腰 D.天娇 英雄 射大雕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惟.余莽莽( 只 )
(2)须.晴日(等到 )
(3)略输.文采(差、失 )
(4)俱.往矣( 都 )
(5)数.风流人物( 数得上,称得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根据提示默写。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____山__舞__银,蛇_____原__驰_”蜡两象句化静为动,描 绘了我国北方壮丽的雪景。 (2)《 沁 园 春 ·雪 》 上 片 最 富 有 想 象 和 憧 憬 的 句 子 是 : __须__晴__日__,__看__红__装__素__裹__,__分__外__妖__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激励着无数的热血青年 奋 发 有 为 。 《 沁 园 春 ·雪 》 中 也 有 这 样 一 句 : __俱__往__矣__,__数__风__流__人__物__,__还__看__今__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 雪提高练习 新人教版

《沁园春·雪》提高练习一、课外阅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1930年2月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与《沁园春·雪》都描写了雪景,都有_________的气势,_________的风格。
3.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上阕_________,下阕_________,而《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
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景,《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在气势上比《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略胜一筹。
4.这首词描写_________的一个场景,表现_________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
《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______________,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5.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
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参考答案1.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2.雄壮、豪放3.写景、叙事、南国雪4.行军、工农红军、祖国山河的壮丽、豪情壮志5.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变成京剧。
或京剧是在徽剧融合汉调、秦腔、昆曲之后,逐渐演变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
一、课外阅读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1930年2月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与《沁园春·雪》都描写了雪景,都有_________的气势,_________的风格。
3.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上阕_________,下阕_________,而《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
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景,《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在气势上比《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略胜一筹。
4.这首词描写_________的一个场景,表现_________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
《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______________,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5.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
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参考答案
1.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2.雄壮、豪放
3.写景、叙事、南国雪
4.行军、工农红军、祖国山河的壮丽、豪情壮志
5.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变成京剧。
或京剧是在徽剧融合汉调、秦腔、昆曲之后,逐渐演变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