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审计初探

合集下载

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政府绩效审计在当前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中的问题,包括指标设置不合理、数据来源不准确、评价标准不清晰等方面。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如完善审计指标体系、加强数据采集和监管、明确绩效评价标准等。

通过对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政府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有效的绩效监管。

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强调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的存在以及对策研究的重要性,为政府提供改进管理和提升绩效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对策研究、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引言政府绩效审计是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政府绩效进行审计可以促进政府机构的效率和透明度,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在实际的绩效审计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和指标体系相对模糊和不完善,导致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

部分政府机构对绩效审计缺乏重视,审计结果难以得到落实和改进。

绩效审计的成本较高,审计程序繁琐,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这也是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提升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

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和科学性。

加强政府机构对绩效审计的重视和落实,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政府机构积极改进绩效。

优化绩效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政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政府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2. 正文2.1 政府绩效审计问题1. 数据可靠性问题:政府绩效审计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评估政府机构的绩效,然而政府数据的可靠性经常存在问题,包括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方面,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政府,绩效,审计,其他论文文档]对政府绩效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政府,绩效,审计,其他论文文档]对政府绩效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对政府绩效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建立企业型政府、实现政府再造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方向。

所谓企业型政府,系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也就是说,凡是能够运用创新策略,有效运用资源,实现高绩效的政府即为企业型政府。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行政监督部门,较好地履行好行政监督与服务职能,是对审计部门本身的一项基本要求,而以检查和判断政府计划和行动的预期结果和效益是否达到以及立法或行政机关确立的目标是否适当为主要目标的政府绩效审计是建立企业型政府的一种具体体现。

所以,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也非常有价值,本文拟结合国外有关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践,对如何搞好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进行探讨。

一、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一是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法制不健全等,难免要出现与国家经济发展不协调和违法违纪问题,虚报政绩、挤占挪用国家专款、私分滥发、损失浪费等问题是屡查屡犯,所以审查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及合规合法性一直属于审计的重点,而审查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虽也提倡,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受审计工作指导思想的影响。

审计署在总结二十年特别是近五年的审计工作时有这样的描述:在正确分析形势和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署党组提出了“依法审计、服务大举、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针对财经领域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况和重点,确定了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以打假治乱为重点的审计工作思路;朱总理提出的“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指示精神一度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指挥棒。

审计机关在撰写工作总结时,总是把审计了多少个单位,查出违法违规问题多少,上缴财政金额,向司法机关和纪检部门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多少等作为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

浅谈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探索

浅谈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探索

浅谈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探索从世界范围看,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大部分国家政府审计的主流,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专门的绩效审计制度。

有代表性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典、挪威、荷兰、意大利、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美国审计总署对联邦政府财务活动的审计只占目前工作量的15%,大部分工作是对联邦政府进行业绩审核、项目评估、编纂分析等。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占政府审计工作量的50%以上,而瑞典和日本则占40%以上,英国占35%以上。

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199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首次提出:“在开展财务审计同时,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效益审计方面延伸”。

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提出绩效审计的概念。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体现绩效审计思想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得到发展。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既包括合规、合法性审查;又包括对党政领导任期内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

专项资金审计,一方面要求检查财政资金支出的合法性、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包括对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例如审计署组织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资金审计,一方面监督退耕还林还草专项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另一方面也对退耕还林还草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审计。

我国审计署于2003年制定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步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

”我国政府审计准则制定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审计法》对审计监督的原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权限和程序等作了规定。

《中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在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以及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处理、处罚准则方面,将《审计法》的内容具体化。

我国最早制定法规并开始实施绩效审计的深圳市,于2001年通过市人大立法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该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本级各部门的绩效审计工作。

我国政府支出绩效审计初探

我国政府支出绩效审计初探
F 1 . 804
绩效 审计

中 图分 类 号
文献标识码
所谓绩效审计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将其 定义为 “ 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 济 陛、 效率性和有效性 的审计” 。开展政府绩效 审 计的重点不仅要 以资金量的大小来考虑 ,更要以财
政 资金项 目对社会 经 济发 展 的影 响力来 考虑 ,真正
支 出项 目,适 用范 围十分 有 限 。
1 2 成 本 收 益分 析 法 在 实 际 应 用 中存 在 “ 性 扭 . 隐 曲”
1 从政府 支 出成 本 收益 分 析法 的局 限性看 绩效 审计的必要性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主要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 题 ,在公共政策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本收益 分析方法作为世界各国政府支出项 目可行性评价的 主要方法 ,直接决定财政资金的投向与投量。这种 分 析方 法虽 然是 公 共 支 出决 策 中的 主要 分 析 框 架 , 但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性行业为了获得那些利润而必须付出的成本。二是 工资收益化 。在某些工程项 目的立案辩论 中,人们
6 ・ 0
维普资讯
翟锐江 1我国政 府支 出绩效审 计初 探
习惯把项 目 带来的就业 ,进而将工人的工资当成项 目的收益 ,而工资首先应该是作为工程项 目 成本的 组成 因素。三是收益重复计算。如政府部 门考虑土 地灌溉工程时,习惯把土地价值 的增加与耕作土地 的净收人流的现值加总起来当作工程的效益 ,而这 两种 收 益是不 可 能同 时获取 的 。 13 成本 收 益分析 结 果的最 终 实现具 有 不确 定性 . 在公共部 门成本收益分析过程中,社会公平的 实现被视为政府支出的收益 ,同时还存在着这样的

浅议我国政府绩效审计

浅议我国政府绩效审计
关键 词 : 浅谈 ; 政府 ; 绩 效 审 计
绪 言
发展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 这是一条重要 的客观经济
规律 。在 当前 , 进一 步推进政府 职能转变 、 大力预 防和惩 治 腐败等政治经济背景下 , 审计机关要抓住 时机推 动政 府绩效 审计的开展 , 从 民众关切的热点入手 , 开拓审计新战场 , 为 国 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 。 2 .绩效审计能够更好地监督政府行 为 , 更好地推 动政府 职能 的转变 。十八 大以来 , 中央要求全 国各 地机关进一步推 进政府职能转变 , 有 些地方确 实进行 积极 的探 索 , 有 些地方


在我国 , 现 阶段 的政 府审计 仍 以财 政财 务 收 支审 计 为 准, 而政府绩效审计发展 较为缓慢 。像有些 地方 出现 “ 投 资 过热” , 甚 至出现“ 鬼城” 的现 象 , 如果 它 的政府 决策 和建设
则 流于形式 , 没有进行 实质性 的改革 。所 以 , 可 以借 助政府 绩效审计这个工具 , 对政府的工作 进行监督 。实施政府绩效
参考文献:
[ 1 ]段小萍 .我 国合 同能源管理 ( E P C ) 项 目融资风 险管理 研究[ D ] . 中南大学 . 2 0 1 3 . [ 2 ]平义 .中国合 同能源管理项 目融资模 式研 究[ D] . 西安
极配合 , 例如有些 E P C项 目在签订合 同时列明需要业务做融 资确认 手续 等 , 但一些政府机构为避免麻烦 、 免 于承担风险 , 就不会出具相关 的手续 , 缺 乏这些 必要 的条件 , 企业 的融 资 就会 受到一定 的阻碍 , 这就完全与扶植 E P C项 目的 目标背道
而驰 了 。
些地方为 了表面的政绩工程而浪费大量资 源。由此可见 , 政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摘要: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已成为我国各级审计机关的重点工作之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管理上的不足和思想上的落后,本文结合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创新思路和科学审计方法,以求加快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步伐,实现绩效审计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管理措施加强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审计职能充分发挥,保证政府资金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是政府部门管理完善,更好为人名服务的根本保证。

针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应当运用先进科学的审计理念和审计办法及时做出调整,以促进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更好的开展。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一)绩效审计没有统一先进准则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开展难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没有统一具体的准则作为审计人员和审计行为的参考和审计工作的责任评价,导致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

除了没有统一的审计准则之外,还存在很明显的滞后性。

随着行政改革和发展,绩效审计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工作重心,先进的审计理念是我国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根本,目前的审计准则用的是较早之前的旧版本,存在很多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上的滞后性,导致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效率低,效果不明显,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制定统一先进的准则阻碍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

(二)审计思维观念落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开展中的另外一个阻碍就是审计理念上的落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工作的中心和要求已经发生根本转移,财务工作的中心由传统的微观的财务管理逐步转变为宏观的审计和管理。

但是我国政府审计工作仍然把审查财务核算资料、纠错和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作为首要工作,导致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的手法和审计观念都形成了偏离绩效审计宗旨的模式。

宏观把控和微观定量相结合的审计方法少,没能够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对政府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深入研究和指导作用,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

吉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初探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继红职称副教授二○一四年四月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摘要自从绩效审计随着中国审计署应运而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的内容也逐渐由“3E”发展为“5E",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保性和公平性。

尽管我国的绩效审计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在绩效审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的诸多问题。

因此,本文先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特点,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中出现的机关职能定位不明确、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深入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国内外绩效审计的实践启示,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改进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比如完善我国相关领域法律法规、重视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等,以期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发展。

【关键词】政府审计绩效审计研究AbstractSince the performance audit as the audit since China emerged, despite our initial performance audit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our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in the performance audit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this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merging problem,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revelation of performance audit practice, which made the improvement of our performance audit of govern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development.Keywords: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Strategies目录一、中国政府绩效审计概述 (1)(一)政府绩效审计概念 (1)(二)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2)(三)关于政府绩效审计关注的热点 (3)二、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存在问题与分析 (4)(一)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4)(二)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5)三、促进政府绩效审计健康发展的建议 (8)(一)完善政府审计体制建设,改善绩效审计体制环境 .. (8)(二)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8)(三)重视审计机关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推动作用 (8)(四)对政府绩效审计改进的意见 (9)参考文献 (11)1983年,我国审计署正式成立,绩效审计也应运而生,自从经历了三十年的飞速进步。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

政府成果监查意味着对政府及其下属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的国家监查。

该定义强调了绩效审计的核心是3E,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

绩效审计是从诞生到现在的40年的发展势头猛烈,政府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指标之一,直到20世纪末,世界上最重要的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进行了传统财务监查,以成果为中心。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不但考察真实性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还对其经济效益和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评价,认为我国绩效审计的概念已开始萌芽和发展。

从2001年到2011年,对农村电网组织的投资审计,“两个相同价格的变更”审计、民用航空“金一费”审计调查的重点机场项目审计,审计监查方式取得了初步成功;外资审计并且积累了多年的国际赠款项目绩效审计和丰富的经验。

接受世界银行资助两个项目,都是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生产企业或减少生产线引入生产、生产或关闭措施,涉及10多个省市国家出差,并使审计评估。

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性监查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人、政府本身起着更好的作用。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人力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由此可见,根据政府业绩审计的重要性,政府部门必须明确各种不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去解决。

为了促进绩效审计的发展,保护人民的权利,维护社会稳定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如下:一、审计监查模型优化在传统的监查模式中,监查院主要通过基金监查,通过研究项目分析其影响。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一般有一定偏向性,很难反映评审团的真相。

因此,政府部门在进行成绩评估时不要使用传统的会计模式,应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审查方法。

在实效监查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对监查项目进行合理的分析,关键部分要严格审核项目课程。

在项目信息收集过程中,政府监查院应灵活利用各种信息收集方法,确保相关资料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审查,监查人员一定要根据相关规范收集各种样品,收集有效的综合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不断膨胀。持续的财政压力、 公民对政府责任越
来越高的期望值推动和拓展了人们对寻找管理监督
和担优的焦点, 现实状况恰如学者所预料的事实尤
政府 “ 更好的方法”的要求,在这种严峻的压力 下, 政府绩效审计治理工具便孕育而生。 第二阶段,政府绩效审计的转变期 (20世纪 70~80年代) 。在这一时期, 政府绩效审计在监督
政府方面所呈现出的巨大优势特别是美国所取得的
其是福利国 兴 巨 家的 起。 大的财 开支和 政 严重的 财
政赤字迫使各国政府纷纷踏上被学者称为 “ 财政驱
动”的改革之路, 在解决财政困难的传统方法已是 强弩之末或难以 奏效的情况下, 西方发达国 家特别
是盎格鲁— 撒克逊体系及威斯敏斯特体系国家纷
示范效应, 导致西方各国 纷纷把目 光和焦点转向政
摘 要: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历经萌芽期、转折期和中心期,政府绩效审计的勃兴有其深刻的内在根源和外
部动力 政府绩效审 ., 计具有评价 政府效益、监督政府行为、塑 造政府形象、 进政 理的功能效用。 改 府管
关键词: 政府; 绩效审计; 勃兴 中图分类号: G9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一 1351 (2( 8 ) 03一 37一 ) X ) X ( 03
益审计和 “’,审计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 区 3E
到一定阶段的审计形式, 是具有独立性的审计机关 及其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 依据一定的审计标 准和程序,客观系统地对整个政府活动的经济性、 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审查,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审 计过程, 促进政府活动的透明性,提高公共服务质 量, 从而为实施监督和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决
府绩效审计概述为: 政府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
题至今众说不一。称谓的厘清是研究的起点, 绩效
审计概念的屏障性在于绩效与 “’, 3E 本质或效益
内涵的辨析上。学术界对三者之间的语义比较分析 有以下几种倾向。 模糊理论。这种学说提倡者认为, 无论是绩效 审计、效益审计还是 “’’ 3E 审计都没有统一的界 定, 都可以看作是判断分析 “ 非传统审计”类型的 坐标,是对 “ 传统审计”的一种替代、超越或扬 弃。 杨肃昌在 《 中国国 家审计: 问题与改革》中指 出: “ 是叫绩效审计还是效益审计,当前无论是理 论界还是审计署还未形成统一的称法。 ” 异质理论。异质理论支持者认为绩效审计、 效
策提供信息。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进程研究
政府绩效审计的演进历程紧紧地与政府行政发
别的概念, 不能混淆甚至等同。中国审计学会组织 编写的 《 中国审计学会立项课题研究报告》 (2004— 200 ) 研究指出: “ 5 绩效一词, 是绩和 效的复合词, 有成果、 效果、 效率等综合含义, 而
收稿日期: 20 7一 巧 0 12一
加大, 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例也相应大幅 度上升。公共开支的日 益增加和公营企业的大批涌 现导致巨额财政资金的占 用甚至浪费。纳税人负担
的日 渐加重必然引起公众对公共资源节约和效益的
在根源, 是政府审计内生力量和外部刺激合力催生 的产物。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 兴盛既是政府治理
理论尤其是善治理论所意蕴的新策略或战略性工
展改革交织在一起, 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政府绩效审计的萌芽期 ( 0世纪 2 40~70年代) 。政府绩效审计受到公民和政府的关 注是从2 世纪4 年代开始的, 0 0 它的形成发展直接缘 于政府规模的膨胀和职能扩张。二战后, 政府在整
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承担的责任迅速
作者简介: 曾泽川 ( 980一, 福建漳州 l ) 男, 人, 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实习 厦门 研究员, 硕士。
20 8 年 5 月 0 第 28 卷 第 3 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Jour a of Tianshui Nor a Univer ity nl ml s
Ma , 8 y 2( ) X
V ol .2 8 o .3
政府绩效审计初探
曾泽川’ ,吴盛光2
l ( . 厦门海洋职 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12; 2. 厦门大学 公共管理系, 福建 厦门 36 0 5 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 来, 世界范围内掀起了 一 』效益则没有明确地表现出成绩、功绩和效率的意 场以 转变政府职能、 调整国家与社会、 提高公共服 思,因此,效益审计不是P i r a ce Au i 的准确 e f mn o d t 务质量为核心的政府改革再造运动。新公共管理理 翻译, 应译为绩效审计比较贴切。 1 ”1 ] 论、 善治理论、自 治理论、多中 心网络理论以及社 等同理论。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最高审计机 区治理等一批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逐渐向发展 中国 关国际组织都趋向把效益审计 、效果审计 以及 家辐射并 日 趋成为世界政府改革主导典范的理论如 3 ’ ,E”审计统称为绩效审计, 后者在第1 届秘书处 4 雨后春笋般出现。治理理论幕后关注的是政府行为 会议上认定: “ 绩效审计 (经济性、效率和效益) 以及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故此, 是现金价值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的同义词。 ” 新的治理战略、 策略和工具尤其是绩效管理中的政 本文认同第三种理论或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府绩效审计开始纳人政府领域的 视线。 的认定, 效益审计及 “ 3E”审计等只是绩效审计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解读
在绩效审计理论和实务中对 “ 绩效审计的规范 化或学科式术语以及什么是绩效审计”这一基本问
在研究对象上的聚焦或代名词。另因各国文化传 统、历史背景、政治体制、语言符号以及译者的主
体性,而导致称谓形式多样实属必然。据此, 抽离 国 别、 制度、文化、维度或视野的迥异, 本文把政
关注, 要求对受托管理这些资源的政府官员所负的 经济责任进行审查。与此同时, 公民要求获得政府
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信息的欲望
具, 也是政府自 身为摆脱困境而采取的一种自 救措 施, 更是传统财务审计向 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客观规 律的显现与折射。 (一) 政府部门支出的不断增加
财政理论与问题是传统行政学关注的核心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