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设计:第2课 俄国的改革(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设计:第2课 俄国的改革(无答案)
A.它改变了农奴的社会地位 B.它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C.它废除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它摆脱了民族危机
9. 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0.托洛斯基(1842—1889年)出生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 )
9、简述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10、简述加剧俄国社会矛盾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11、“十二月党人”是怎样形成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发生时在位的沙皇是谁?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
5. 彼得一世改革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目标,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________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6. 19世纪中期,俄国________有所发展,使用________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________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3.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维护沙皇的封建统治,沙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教材通过讲述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改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理解改革的过程,感受改革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改革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基本内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改革前后的社会变化,认识改革的影响。

4.教师讲解:穿插讲解改革过程中的历史背景、事件和影响,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图片:收集改革前后的社会图片,直观展示改革的影响。

4.视频:寻找相关改革过程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19世纪中期的俄国社会状况,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过程。

教师穿插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总结讨论成果。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消极:但是,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互助探究生成能力】
任务一:结合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任务二【合作探究】
1.(1)阅读教材,说出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
(2)列举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概括其影响。
2.(1)阅读教材,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罗斯的由来: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人的一支,19世纪晚期建立()俄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俄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即位后,正式采用“”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2课《俄国的改革》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2、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列举其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梳理知识】
11、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的根本原因是()
A军事落后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
1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经历了缓慢而谨慎的酝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①改革必然触动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②大力发展资本主义③害怕引起人民大规模暴动④为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

2019年春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设计含答案.doc

2019年春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设计含答案.doc

彼得一fti i改革 < 废除侬奴制,俄国彻改革 ' 第2课俄国的改革【学习目标】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等基本史实;理解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理解俄国是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通过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这是亚历山大的初衷吗?你怎样评价这次改革?”, 培养辩证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改革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认识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学习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

学习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梳理本课知识体系并完成知识提纲),背景:隹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国家封闭落后时间:18世纪初学习对象:西方国家政治I.:建'7.1 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上军事I::创建2 _______________ ,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膏经济I::鼓励兴办③______________i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社会生活I.: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积极方面:开启了俄国④_____________ 的进程影"I可<[消极方面:进•步强化K农奴制,m r俄国社会的发展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⑤经济的发展时间:⑥年人物:沙2 了 _________________政治上:农奴获得⑧,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内容』-------------[经济上:获得解放的农奴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⑨性质:是日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进步性: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等问题)'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复习提问: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通过什么方式?参考答案:国家:英国、美国、法国等;方式: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展示拓展】(学生巩固记忆,展示自学成果;教师针对本节重难点知识进行提问并作适当拓展)1 .彼得…世改革的影响?俄国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I废除农奴制时间、领导人内容意义‘原因开始内容I意义2.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的原因?3.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拓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学习目标】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结果。

2.能准确说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3.从俄国的这两次改革的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自主学习】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1、背景: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②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内容:①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②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教育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生活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6、意义: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的进程。

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原因:①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原因: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③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2、开始: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6、性质:是一场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6、影响(意义):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的道路。

②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导学案( 含答案)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导学案( 含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2.掌握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难点:分析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三、自主学习(一)俄国的起源与发展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的一支。

2.9世纪晚期建立。

3.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征服。

4.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崛起,到16世纪初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5. 执政时期采用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二)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落后面貌,实现。

3.时间:4.人物:5、内容: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提拔人才③经济:鼓励兴办,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推行,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创办报纸。

⑤提倡西方的与。

6.影响:积极:①俄国的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的进程;消极: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社会的发展障碍。

7.性质:一场性质的改革(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三)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1.原因:(1)根本原因: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木半岛战争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

2.时间:3.人物:4.目的:5.内容:①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必须用钱,价钱比当时地价还高。

(实质:是对农民一次无情的掠夺)6.性质:自上而下的性质的改革。

(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7.影响:积极:①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②改革废除了,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消极:③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课题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必然性。

2.改革的过程及特点。

3.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分享学习心得。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4.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俄国改革与其他国家改革的异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3.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资料。

4.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如农民起义、战争损失等,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必然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改革的过程及特点,如解放农奴、土地分配等,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

《俄国的改革》导学案

《俄国的改革》导学案

《俄国的改革》导学任务单一、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列举其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重点、难点)二、自主学习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自学检测彼得一世改革1.历史沿革: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被蒙古人征服,_________崛起,16世纪初统一俄国。

莫斯科大公_________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_________专制权力。

2.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俄国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2)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3)内容。

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_______行政体制,加强_______的专制权力②军事:创建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_______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_______提拔人才③经济:鼓励兴办_______,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_______,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习俗: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_______(4)影响: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一跃成为欧洲______,为______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______的进程。

但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5)扩张:1700 —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废除农奴制1.背景:__________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俄国内外交困。

2.实施:________年,________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________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出钱________ 一份土地。

4.影响:(1)积极:________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

2.识记和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内容。

3.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学习重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影响
【温故知新我能行】
1、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地区大部分国家采用
拉丁语作为国语,这一历史状况是哪两个国家的殖民扩张造成的()
①英国②法国③西班牙④葡萄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与“南美的解放者”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章西女王 B.罗伯斯庇尔C.玻利瓦尔 D.拿破仑
3、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的鲜明特点表现为()
A.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B.由封建王公领导
C.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4、19世纪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用他们的土地的产品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东印度公司要与印度进行长期的贸易合作
B.英国要把印度变成他们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C.东印度公司和印度的贸易是互惠互利的
D.英国要对印度采取高压的侵略政策
【探索新知我能行】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兴起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界晚期统一了俄国。

2、正式采用“沙皇”称号:莫斯科大公()
3、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制盛行,封闭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4、彼得一世改革前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表现: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发
展缓慢。

5、彼得一世改革的概况:
(1)时间:()世纪初;(2)领导:彼得一世
(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

(4)内容:①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的行政体制。

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鼓励兴办(),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推行(),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与()方式。

6、彼得一世改革的意义(重点):
(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7、为什么说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是怎样开始的?
彼得一世以()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为目标;
洋务派举办()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二、废除农奴制
1、简述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发展。

2、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改革方案。

“内外交困”是指什么。

内: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外:1853-1856年俄国同土耳其以及英法在()半岛发生战争,俄国战败。

3、俄国1861年改革的情况:
(1)时间:1861年;(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3)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农奴获得()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但是必须出钱(),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性质的改革
4、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意义)有哪些?(重点)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点。

改革()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2)农奴制的()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合作探究我能行】
1、列宁指出,“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如何理解?(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说的是啥意思?)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农民为此付出了()的代价。

2、暴露了农奴制落后、加剧俄国社会矛盾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导火线)
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战败。

3、“十二月党人”是怎样形成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发生时在位的沙皇是谁?
在参加对()的战争中,一些青年军官感受到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回国后,准备依靠军队力量推翻沙皇政府,被镇压,这些人被称为“十二月党人”;尼古拉一世4、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而()进行的;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
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
②改革内容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
③影响不同:
前者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推动俄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后者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④改革的性质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属于()阶级性质的改革,1861年改革属于()性质的改革。

【巩固过关我能行】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源的匮乏
B. 人口的众多
C.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3.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A 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 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
C. 农奴制的强化
D. 政策调整
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 解放农奴
B. 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 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 加强沙皇专制
5.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能力提升我能行】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请回答:你认为普京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1)彼得一世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使俄国成为欧
洲强国。

(2)改革推动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
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创造了条件。

(3)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