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教育家。
他生前为教育事业奔波了一生,以“积极主义、进化主义、人文主义”为课程理念,受到了世人的赞誉。
下面,我们将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来回顾他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实践,以此启示我们。
一、“强调学习方法,注重引导学生”闻一多先生认为,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他常常引导学生:“要注重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学其所长,悟其所精。
”同时,他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多问问题,多互相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据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回忆,他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出一些纯属个人体验的问题,例如:你吃过肉夹馍吗?你认为它比煎饼好吃吗?学生们面对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彼此讨论,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考观点。
这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
二、“将教育融入生活,追求人文情怀”闻一多先生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认为学生课堂上的兴趣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例如,他在教学上用自然语言,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自然的情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学知识。
闻一多先生还非常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他在课堂上进行人文修养的培养,强调人文关怀与思想启迪。
由此可见,心灵与知识同样重要,通过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使他们热爱生活,关注他人,以人文情怀影响更多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弘扬爱国精神”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教育家。
他认为,爱国不是口号,而是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促进爱国精神的形成和提升。
他通过教学,表扬儒雅风范,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灌输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变革精神。
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品格的培养,强调经常性的道德思考。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貌。
2.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品质。
2.课文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学术成就和精神风貌。
2.课文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介闻一多先生及其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引发思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特点?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教师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品质。
2.布置作业:课下整理课堂笔记,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关注闻一多先生的学术成就。
二、课文分析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学术成就。
2.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如对比、排比等。
三、课堂活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关注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品质。
二、课文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品质。
2.学习课文的写作风格,如平实、真挚等。
三、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闻一多先生的言行,感受其精神风貌。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2.布置作业:课下收集有关闻一多先生的其他事迹,进行交流分享。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关注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风貌。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课下收集到的关于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进行交流讨论。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课下继续关注闻一多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事迹,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品质,引导学生学习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024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范例

2024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范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单元“讲读文”章节,具体内容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文章主要围绕“说”和“做”两个方面,阐述作者对于行动与言辞的深刻理解,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到实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并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闻一多先生相关资料、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闻一多先生的简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标注难点和重点。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说和做”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经典语句,阐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说和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 板书内容:① 闻一多先生的简介② 文章主题:实践的重要性③ 文章结构:总分总④ 经典语句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说和做”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解。
2. 答案:(1)示例:在家庭中,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这就是“说”;而我们真正去关心长辈、照顾弟弟妹妹,这就是“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课前准备:收集臧克家、闻一多的背景常识,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和作品。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发言)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著名学者和爱国志士,他就是闻一多,通过学习他的说和做,相信同学们一定又有新的思考和收获。
(打开课件,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读准下列词语:赫然校补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心会神凝迥乎不同气冲斗牛慷慨淋漓(三)、整体感知:①指导学生朗读:放录音个读互评、纠正字音(四)、合作探究:(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2)闻一多先生既是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文章从这两个方面写他的“说”和“做”。
2024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2024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主要讲解《2024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
具体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及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其崇高的品质和为民族事业献身的精神。
2. 通过分析课文,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式,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民族精神。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手法,学习散文的阅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闻一多先生的图片,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课堂讲解:a.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b.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为例,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分析课文中的其他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和民族精神,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024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 重点词语:崇高的品质、民族精神、散文阅读方法3. 结构图:课文结构、写作手法、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品质特点。
b. 选取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分析其表达手法。
c.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闻一多先生高尚品质的认识。
2. 答案:a. 闻一多先生的品质特点:忠诚、敬业、勇敢、担当。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第四章《诗歌》部分,详细内容为闻一多先生的诗歌《说和做》。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和人生态度的坚定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领会其诗歌的艺术特色;2. 掌握《说和做》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及诗歌结构;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说和做》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教学重点:把握闻一多先生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会鉴赏现代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闻一多先生的诗作、《说和做》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教材、《说和做》的诗稿、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其生平事迹,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2. 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说和做》,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及诗歌结构,详细讲解诗中的难点、重点;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主题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说和做》的理解;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说和做》的表现手法,创作一首小诗,并进行交流分享;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说和做》2. 诗歌结构图:起、承、转、合3. 重点词汇:对比、坚定、现实主义4. 闻一多先生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析《说和做》中的对比手法,并谈谈你的体会。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诗歌鉴赏方法的掌握情况;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闻一多先生的作品,了解其诗歌创作风格,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推荐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比赛,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说出课文围绕闻一多哪两个方面写作,把握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阐释课文紧凑的结构。
2.抓住课文内容,说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怎么做、做了什么,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怎么做、做了什么,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并合理裁剪材料的方法。
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课文对闻一多的记叙、描写、议论,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3.根据文章内容,在研读文章过程中,抓住文章的的关键词句,说出闻一多治学的态度和爱国热情,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剪裁材料。
难点:品味关键词句,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言必信,行必果。
”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涉这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
只说不做,叫夸夸其谈,这样的人是行动的矮子,天长日久,终将一事无成。
为此,我们要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谈谈课题的意思,揭示文章的文学样式。
3.简介闻一多和臧克家。
二、读通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1.抽学生分段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词语,读后交流说出内容。
2.文章写了闻一多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闻一多是如何“说”和“做”的?3.引导学生概述文章的内容。
4.弄清文章的结构。
三、研读文章,学习言语形式(一)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1.文章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选择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说了什么?这些材料对中心有什么作用?2.文章写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选择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说了什么?这些材料对中心有什么作用?3.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如何围绕中心选择和剪裁材料。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四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内容包括: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背景,分析其诗歌的文学特色,详细解读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发现》和《说和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理解其文学地位。
2. 通过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使学生领会闻一多先生关注民族命运、勇于担当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闻一多先生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手法。
重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诗歌特色,理解其文学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发现》和《说和做》的PPT展示。
2. 学具: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相关章节、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关注其文学成就。
2. 讲解:详细解读诗歌《发现》和《说和做》,分析其意象、隐喻手法和文学特色。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闻一多先生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
4. 例题讲解:以《发现》中的一段为例,讲解如何分析诗歌的意象和隐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说和做》中的一段进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发现》和《说和做》中的意象和隐喻手法,并阐述其意义。
答案示例:《发现》中的意象:“血液里燃烧的火”,隐喻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说和做》中的隐喻:“时间是刽子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
2. 课后拓展:阅读闻一多先生的其它诗歌,了解其诗歌创作的多样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使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意象和隐喻手法的掌握程度,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代诗人及其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象和隐喻手法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教学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法、学法】1.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掌握课文的结构。
2.探究讨论,评价人物,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与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
”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
(板书课题)二、介绍作者和闻一多臧克家,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
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三、字词积累。
地壳qiào 仰之弥高mí兀兀穷年wù校补jiào 锲而不舍qiè沥尽心血lì赫然hè炯炯目光jiǒng 群蚁排衙yá函寄hán 目不窥园kuī迥乎不同jiǒng漂白piǎo 警报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
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
既往,过去。
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用文中的话)(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
3.教师引导明确(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三、研讨课文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
(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2)这部分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2.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1)第一、二自然段。
(2)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
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语句(见书批注)(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像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意思对即可)3.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一、研读第二部分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2.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1.说了就做,言行一致2.先是小声说而后向全国人民呼喊。
内容:声讨国民党反动派。
目的:争取民主,反对独裁。
3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二、探究学习1.出示探究问题(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2.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3.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 为控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废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
投身于民主运动,敢取于为人民讲话。
对敌人无所畏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言行一致,大勇的革命烈士。
(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大。
他,是行的高标.)(2) 讨论并归纳: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这两个句子关联的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作者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自然。
(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生答:“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三、拓展延伸1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
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讨论并归纳: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后期是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2.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3.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1)(2)题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匪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
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
)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总结全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
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五、布置作业1.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