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与南方(导学案)22

合集下载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热爱和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北方地区的概念,提问:“北方地区是指哪些省份?你们对北方地区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北方地区的相关资料,并记录下来。

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3.合作探究(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资料,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共同解答问题:“北方地区为什么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梳理归纳(15分钟)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开展课堂小结。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梳理归纳北方地区的主要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5.拓展延伸(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对当地居民有哪些影响?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整个国家有何贡献?”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拓展延伸的思考和讨论。

6.总结反思(10分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研究和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兴趣和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设计:北洛初中王慧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两大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差异。

3.通过学习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学习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差异。

学习难点: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老师想说:学习区域,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两大方面分析。

自然环境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

那么就让我们慧眼识图,共同来品读两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吧。

品读“地形”:读图说出南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及主要的地形区,并能在图中定位。

北方地区-----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方地区-----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读“气候”:读“中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以及“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南、北方地区在气候方面的差异。

北方地区——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湿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地区——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湿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读“河流”与“植被”:1.南、北方地区在河流和植被方面的特征一样吗?2.各有什么特点?北方地区——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地区——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二)合作探究——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北方和南方导学案

北方和南方导学案

北方和南方导学案课时:1课时使用时间:_____年 ___月 ___日【使用说明】1.通过自主学习,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书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

【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2.南北方在自然、人文方面的差异,运用图文资料进行比较3.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及划分依据【学习重难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分析、归纳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3.运用各类图表,分析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与气候特征4.结合矿产与城市分布图,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发展方向【学习流程】●自主学习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①________面积广大,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以②________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气候以③________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④__________________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分条件好植被⑤________________为主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土壤东北多沼泽土、⑦______;华北平原盐碱地多⑧______、紫色土、砖红壤资源森林、石油、煤炭、铁矿、海盐等资源丰富;⑨________资源不足⑩____________、水、水能等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农华北地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以⑪一年两熟到三熟,以⑫______为主(备注)业________为主;东北地区一年一熟,以春小麦、玉米为主工业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居民生活以面食为主;建筑防寒、保暖;⑬______、⑭______运输;喜爱溜冰以大米为主;建筑通风、散热;⑮______发达;喜爱游泳【问题思考】1.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是什么?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的疑问: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2. 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风俗及饮食习惯。

3. 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别,理解不同地域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1. 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地处寒冷干燥的气候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2. 南方地区:包括华南、华东、西南等地区,地处亚热带、热带气候带,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二、人文风俗及饮食习惯1. 北方地区:人们性格豪爽,饮食侧重面食,以面食为主食,如面条、馒头等;喜欢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2. 南方地区:人们性情温和,饮食侧重米食,以米饭为主食,如米粉、粽子等;喜欢吃清淡食物,如鱼虾、蔬菜等。

三、差别比较1. 生活方式:北方地区人们更注重实际,南方地区人们更注重情感。

2. 饮食习惯:北方地区口味重,南方地区口味淡。

3. 气候影响: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南方地区冬季温暖,影响人们的穿衣习惯和生活方式。

导学活动:1.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的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

2. 人文风俗及饮食习惯的比较: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文章,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风俗及饮食习惯,并进行讨论。

3. 互动游戏:设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别互动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两个地区的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不同地域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风俗及饮食习惯的差别。

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别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

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包容和理解不同地域的差别,增进地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一、导入引言你知道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什么不同吗?北方和南方的气候、景色、人文等方面有哪些差别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特点和区别。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3. 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

三、进修内容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3.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

四、进修过程1. 地理位置和范围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等地,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西南等地,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省份。

2. 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冬季寒冷且较长,夏季炎热干燥,自然景观有长城、草原、戈壁等;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温暖,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自然景观有江河、湖泊、丘陵等。

3. 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北方地区人文特色较为粗犷豪迈,历史文化有长城文化、草原文化等;南方地区人文特色较为精致温情,历史文化有水乡文化、岭南文化等。

五、小结反思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

北方和南方各有其奇特的地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六、课后作业1. 画出中国的地理分区图,标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2.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印象和感受;3. 尝试制作一份北方地区或南方地区的特色美食,分享给同砚们。

七、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知识;2. 可以组织一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文化交流活动,让同砚们亲身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3. 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导学内容: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1.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地区。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干燥,降雨较少,冬季常有大风雪。

2.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主要包括华南、华东和西南三大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雨充沛,植被茂盛。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1.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京剧、昆曲等传统艺术形式。

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如饺子、面条等,喜欢喝热茶。

2.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广东的舞狮、浙江的龙舟等。

南方人喜欢吃米饭、粽子等主食,喜欢喝绿茶。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1. 北方地区:北方人的生活方式比较节奏快,注重效率和实用性,喜欢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如火锅、烤鸭等。

2. 南方地区:南方人的生活方式比较悠闲,注重享受和品质,喜欢吃清淡、清爽的食物,如海鲜、糖醋排骨等。

导学活动:1. 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通过地图展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位置,比较它们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北方和南方的气候差别。

2. 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播放视频或图片,介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魅力。

3.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北方和南方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风貌。

导学反馈:1. 请学生就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进行简要总结;2. 请学生描述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3. 请学生列举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典型食物,并比较它们的不同的地方。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别,增强对中国地域文化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地理和文化素养。

南方和北方地区导学案.docx

南方和北方地区导学案.docx

中国地理复习专题九:中国的区域差异(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要点点击考纲重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情分析以区域图、大的地形区等为切入点,考查不同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差异,因此,要熟记各个地理单元的主要特征,学会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

考点突破要点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把相应的编号填到横线上:南方地区_____________ 北方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地区_____________ 青藏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A是__________ (山)和_________ (河).它大致与1月__________ °C等温线分布相吻合,大致与年降水量________ 等降水量线相当.它的确定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界线C大致与哪几列山脉的走向一致( )A.天山--阴山B.横断山--岭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要点二:北方地区1、自然地理特征(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位置:大致位于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藏高原以东,___________ 高原以南,B _____________ 以北,东临渤海和___________ 海。

(2)地形和地势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地势整体西高东低(3)气候:________________ 气候典型,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_______________ —(4)水文特征:以__________ 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含沙量较大。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掌握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3. 比较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俗习惯;4. 探讨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别和联系,增进对中国地域文化的认识。

二、进修重点: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3. 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俗习惯;4. 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别和联系。

三、进修难点:1. 如何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对其气候特点的影响;2. 如何分析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干系;3. 如何比较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俗习惯;4. 如何探讨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别和联系,形成对中国地域文化的整体认识。

四、进修内容: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北部,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较少。

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南部,包括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等,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2. 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北方地区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资源主要集中在煤炭、铁矿等重工业原材料上;南方地区以轻工业和效劳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资源主要集中在水稻、茶叶等农产品上。

3. 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俗习惯:北方地区文化古老深厚,以汉字文化为主,民俗习惯注重礼仪和传统节日;南方地区文化多样丰富,以方言文化为主,民俗习惯注重家庭和饮食文化。

4. 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别和联系:北方和南方地区在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别,但也有互相借鉴和融合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中国奇特的地域文化。

五、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2. 观看地理纪录片,深入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3. 参与讨论小组,比较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别和联系,形成自己的观点;4. 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北方和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加深对中国地域文化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标自学】
1、我国分为哪四大区域?划分依据是什么?
2、区域地理特征从哪几方面来描述?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对比:
【合作探究】
1、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涝、风沙以及盐碱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该怎样来治理?
2、我国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都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3、我国南方地区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却没有形成沙漠,成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的原因是什么?
【评价】
【课堂评价】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
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
我国的( )
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D.酸性较强
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4.读右图,关于图中①②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两地区均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两地区都长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
C.两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都具有雨热同期的有利条件
D.两地区多为旱地,且①地区以红壤为主,②地区以黑土为主
读某地表格资料,回答5~7题。

5.该地所在地形区
A .地貌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B .居住景观是“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
C .没有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D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 6.该地典型植被是
A .热带季雨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温带草原 7.该地与310N ,1200
E 地区相比,一月均温较高,原因是
A .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B .海拔低,气温高
C .北部山脉的屏障作用
D .受回归高气压带的影响
8.下图所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共同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①地形及土壤: ; ②气候: ; ③水源: 。

(2)按照下列要求简要回答:
①A 地在土地资源上的优势是 ②B 地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长处是
③C 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完成《伴你学》课时训练
【学后反思与总结】
列出本节的知识结构,把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参考答案
定标自学:1、
2、(1)A六盘水B大余C攀枝花D葛洲坝E秦山(2)广州厦门福州重庆海口贵阳(3)长江中上游新疆
(4)高温多雨①增施有机肥②补充熟石灰
合作探究:
课堂评价:
1-7:C D B C D B C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