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检查表2013-4-5

合集下载

工序过程审核检查表(5M1E)

工序过程审核检查表(5M1E)

1
1
确认内容是否适用
2 控 制 计 划 实 施 情 况
3
文件确认
4
5
6
2
2.1人员
1
2
3
4 2.2设备 工装
1
2
3Leabharlann 45抽查重要工模夹具是否执行定 查规定标准和执行记录 期维护或更换规定? 使用的仪表量具精度/能力是 否满足测量检验要求并定期有 查计量器具台帐和检定 证明、状态标识 效地进行检定?有否做重复性 再现性分析评价报告? 重点工序能否满足工序能力要 求?查看现场的SPC控制图, 判断过程能否受控?收集数 据,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k ≥1.67或PPM≤223? 检查生产流传单上的物料货源 号和规格记录,查现场使用的 关键和重要原辅材料是否经过 检验/验证合格,并有标识和 完整准确货源号?是否使用BOM 表规定材料? 外购件是否检测?是否合格? 有无防止混料、混批控制措 施? 不合格品如何处理?(废品、 返修件) 产品标识与检验和试验状态的 标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能否 追溯? 是否有受控文件清单,有无过 期、作废等未收回的文件? 作业文件和检验文件是否位于 工作岗位和检验岗位现场?文 件控制要求是否与控制计划一 文件是否文实相符,具有可操 作性?并尽量采用可视化? 文件是否受控并现行有效,更 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文件是否考虑了下列内容:过 程参数、使用设备工装、质量 要求、控制重点、过程检验规 范(特殊特性、检验方法、检 验频次)、过程控制方法(采 用的统计技术)应急反应措 施,生产过程是否考虑采用防 是否制定应急反应计划,并措 施有效,以应变突发事件? 过程控制图的控制线是否合理 正确,能反映控制要求?
过程审核检查表
序号项目 细项 1.1控制 计划 No. 提问项目 检查控制计划对该过程质量控 制活动安排是否有不当之处? 检查过程操作人员是否掌握了 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并听 取他们对本过程质量控制的意 见。 与控制计划配套的技术文件、 管理文件与质量控制文件是否 已经齐全?是否是有效版本, 是否不明确、不恰当之处? 控制计划有无产品和过程的特 殊特控制要求?是否执行? 控制计划中的反应计划是否得 到实施? 综合评价控制计划的可行性与 正确性。 抽调岗位培训记录,询 问接受过哪些培训、作 操作人员是否经过相应上岗培 业流程、设备操作规程 训,确认具备相应的能力? 、工艺控制参数、质量 要求等是否清楚,查岗 位能力确认表 操作人员是否进行产品首检、 自检?是否严格按作业指导书 要求规范操作? 3.班长、机修、检验人员的岗 位职责是否清楚?检验人员运 用统计技术能力?对计量仪表 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掌握程度? 人员是否充足,有无定额要 求?有无顶岗计划?顶岗人员 是否培训? 设备、仪表是否按规定要求进 行日常点检?(操作人员) 设备维修人员是否按预防性维 检查在用设备台帐、一 护保养计划进行二级保养和年 、二级保养和完好检定 度完好鉴定,是否有完好状态 计划和执行记录、标识 是否作设备正常运转率统计, 并实施预见性维护? 检查相应设备维修记录。 备注

电子制造业IPQC各工序稽核检查表

电子制造业IPQC各工序稽核检查表
13
软件拷贝记录是否填写完整
14
碟片是否读碟面朝上放置,是否有重叠的现象贵重的专用测试碟是否每班有专人进行使用状况的确认
15
如怀疑会烧机芯的板,不可拿到其它工装测试,是否单独交维修分析并记录
16
测试OK板在流水线上是否按统一方向和位置放置
17
为避免机芯烧坏,测试排线的使用、检查、修复、更换是否有剪伤锡点,剪完后是否有检查其脚长
10
烙铁海绵是否定时清洁并保持适量水分,烙铁头是否干净
11
后加元件是否标示位置、规格,是否通知IPQC进行首件检查
12
流水线上不同工位的放板方向和位置是否有规定区分,保持整齐和间隔均匀、适当
13
下班时传送带线上是否有留板现象
13
用大量的料是否预先装好料待用,换料动作是否按顺序“取出供料器 备用供料器装
料放入站位 拆出原供料器料盘”进行作业,以节省机器停机时间
14
15

手贴作业
1
手贴物料是否标示规格、型号、位置,IC是否标示丝印,备用料是否也有规格、型号标示
2
是否按极性方向排列,无堆料现象
3
手贴散料放置是否使用防静电盒或防静电盘
8
贴胶纸是否有垫防静电垫或防静电海棉,是否用非金属物切割胶纸是否有挂伤板卡的现象
9
插件员工是否双手交替作业
10
插件工位区域内是否有散落零件
11
流水线上PCB放置是否因空位造成作业员等板的现象流水线速度与作业速度是否一致
12
掉件的板卡是否贴上标记重新下线,零件规格是否经确认后插入PCB
13
套模是否面向下放置,使用前是否检查和清理杂物后才使用
6
元件是否有分类、区分、标示、补件的料盒内是否存在混料现象

工程工序交接检查记录202404

工程工序交接检查记录202404

工程工序交接检查记录202404日期:2024年4月地点:工程现场参与人员:工程施工人员、监理人员、质检人员工序交接检查记录:1.前期准备工作的完善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确保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包括项目方案的确定、施工图纸的编制、材料的准备等。

所有准备工作应进行记录,并与施工方负责人签字确认。

2.施工进度的检查检查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包括工程图纸的完善、施工人员的到位、设备及材料的到位等。

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并记录调整方案。

3.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施工区域的围栏搭设、安全标识的设置、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如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

4.施工质量的检查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包括施工工艺的符合性、施工材料的合格性等。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

5.施工资料的完善检查施工资料的完善性,包括工程量清单、施工记录、操作票等。

如发现缺失或错误,应及时补充或更正,并记录补充或更正过程。

6.施工过程的交底对施工过程进行交底,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

交底内容应详细记录,交底人员和接受人员需签字确认。

7.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检查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包括扬尘、噪声、污水排放等。

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

8.施工设备的维护检查检查施工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等。

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维护不到位,应及时维修并记录维修过程。

9.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检查检查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技术能力、安全意识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培训或调整,并记录培训或调整过程。

10.施工进度的总结和分析对本次工序的施工进度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进度偏差的原因、进度调整的方案等。

总结和分析结果应用于后续施工工作的调整和改进。

以上为工程工序交接检查记录的内容,记录过程中应详细、准确,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承台施工各工序安全验收检查表

承台施工各工序安全验收检查表
0
基坑四周设置围栏并树立安全警示牌
11
坑壁四周设排水沟,坑底设置集水井及时排水
12
坑壁四周严禁堆载土方或通行大型重载施工车辆
13
基坑周围沉降位移变形情况
14
钢板桩围堰侧壁渗水情况
15
钢板桩、围檩挠度变形情况
表-2 钢筋制作安装安全验收表
序号
检查项目
验收结果
检查人
1
有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混凝土运输设备及吊车检查完好,有安全操作规程
4
混凝土泵车各支腿位置地基牢固
5
电气装置齐全可靠
6
电缆规格符合要求,有可靠的保护接零
7
有专用开关箱并符合要求,漏电保护器匹配合理、灵敏可靠
8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表-5 模板拆除及基坑回填施工安全验收表
序号
检查项目
验收结果
检查人
1
有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2
模板拆除设备及吊车检查完好,有安全操作规程
3
模板有堆放胎架及区域
4
吊车各支腿位置地基牢固
5
基坑回填有回填顺序及回填要求
6
钢板桩拔除有操作规程及拆除时间要求
7
钢板桩有堆放胎架及区域
承台施工各工序安全验收检查表
安全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并明确相应整改人及规定的整改完成时间,对于逾期未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责任人或施工队伍进行相应的处罚、惩治。承台施工各工序检查验收表如下:
表-1 承台基坑施工安全验收表
序号
检查项目
验收结果
检查人
1
有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检查人
1

北京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5#楼

北京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5#楼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B50303-。

工序交接检查表

工序交接检查表
验收意见
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年月日
建设单位
验收意见
专业工程师:
工程部经理:年月日
说明:1、本表适用于上下道工序为不同施工单位的重要工序交接;
2、施工单位可以是总包单位、分包单位;
3、工序交接应按照移交方案确定交接单元,一般可按检验批划分标准分部位检查交接;
4、检查内容根据设计图纸、标准规范及工序特点确定,主要查验工作量是否已经完成,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图纸及规范要求,产品保护是否到位,相关技术资料是否完备,相关作业环境/安全设施是否到位等。
工序交接检查表
工程名称
检查部位
标段栋层
前道工序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负责人
后道工序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负人
前道工序名称
后道工序名称
序号
工序交接内容
是否达到进入
下道工序的要求
处理意见
1
2
3
4
上道工序
施工单位意见
施工员: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下道工序
施工单位意见
施工员: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单位

灭菌工作质量检查表

灭菌工作质量检查表

四.装载质量
六.问题分析
问题:2例灭菌器械包包装破损。主要原因:1、2例灭菌器械包包装破损均为消毒员及发放人员操作粗鲁导 致器械包跌落在地导致外包装破损;2、工作人员拿取物品时没有集中注意力,导致器械跌落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整改措施
1、要求科内工作人员工作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取放物品时要轻拿轻放;2、讲解器械跌落地除了会导致 外包装破损外,还容易损坏器械功能,缩短器械的寿命;3、科内规定谁导致器械损坏,谁照价赔赏。
八.效果评价 签名:
进一步跟进。 郭冬梅
灭菌工作质量检查表
2013 年 05月
检查项目 一.人员 检查内容 1.消毒员经过专业培训,持有“压力容器上岗证”。 2.着装符合要求,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坚守岗位。 3.进入清洁区及操作前后按“七步法”洗手及消毒手。 1.严格执行分区规定、人流、物流不逆向流动。 二.环境 2.环境清洁,地面无杂物、无积水。 3.按“五常法”管理,物品摆放有序、有标识。 4.下班前安全检查符合要求。 1灭菌设备每日检查:蒸汽阀灵活、准确;压力表正常;安全阀在蒸汽压力达到额定压力 时被冲开;门封平整,无破损;排气口无阻塞,排气管道通畅;安全附件在有效期内。 2..灭菌器压力、压缩空气压力、水压及电符合灭菌工作要求。 三.设备 3.灭菌器工作状态正常,灭菌压力、灭菌温度、灭菌时间及抽真空等符合要求。 4.灭菌时电脑屏幕显示数据清晰符合实际工作时的状态。 5.灭菌工作结束后关闭灭菌器,拉下电闸,压缩空气阀、水阀门。 6.设备清洁,保养适当。灭菌过程做好保护,防止事故发生。 1.使用专用的灭菌筐装载物品,灭菌包之间应留间隙,利于灭菌介质的穿透; 2.手术器械包应放平,盆、碗应竖立,织物包折叠方向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态,玻璃瓶等有 口物品应开口向下或侧方,纸塑及纸塑包装侧方,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 3.难于灭菌的大包及织物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及金属物品放在下层; 4.尽量将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至于同一批次进行灭菌; 5.1号灭菌器装载量不得超过舱内容积的90%,不得小于舱内容积的5%,2号灭菌器装载量 不得超过舱内容积的80%,不得小于舱内容积的10%以防止“小装量效应”。 6.不可将液体、石蜡油和滑石粉等进行装载灭菌。 1.1号炉每天每炉第一炉空炉B-D试验合格。 2.每炉排气口上方化学PCD包,其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达到要求,包内5类化学指示物 (爬行卡)的指示性标识爬行到绿色窗口。 3.每炉工艺监测达到要求:灭菌压力:0.21Mpa(表压),灭菌温度:132℃,灭菌时间: 10min,抽真空3次:-0.08Mpa以下(表压)。 五.监测 4.正常使用的灭菌器生物监测每周一次,结果符合要求。 5.非植入物化学PCD合格后放行;植入物生物监测合格后放行,紧急情况下,生物PCD包 内的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后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 6.灭菌器新安装、大修及移位,必须空炉连续三次生物监测以及三次B-D测试(每次都必 须等待灭菌器完全冷却后进行)正常后,方可使用。 7.各项监测有记录,资料齐全、完整。 合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合格

(4-5)02工作面回撤期间“一通三防措施

(4-5)02工作面回撤期间“一通三防措施

编号:TF—CS—2013—23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司硫磺沟煤矿(4-5)02综放工作面停采回撤封闭期间“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名称:(4-5)02综放工作面停采回撤封闭期间“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编制人:技术负责人:单位负责人:编制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名称:(4-5)02综放工作面停采回撤封闭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意见:会审人员签字通防科(队):2013年月日抽采队:2013年月日采煤队:2013年月日调度室:2013年月日生产科:2013年月日机电科:2013年月日安监科:2013年月日通防副总:2013年月日总工程师:2013年月日(4-5)02工作面于2012年1月开始生产,(4-5)02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约1280m,倾向长度150m,截止到2013年5月16日,轨顺距离设计停采线还有192m,运顺还有163 m;工作面预计7月上旬回采结束。

为了确保工作面停采回撤期间的通防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4-5)02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回采,工作面采用U 型通风。

工作面平均倾角21°,安设综采支架101架。

该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左右,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为0.14%左右,上隅角瓦斯浓度约在0.22%左右。

(4-5)02工作面为矿井4-5#煤层首采工作面,本次工作面停采、回撤期间防灭火措施主要借鉴(9-15)上04工作面停采、回撤期间防灭火成功经验。

9-15#煤层自燃发火周期为17天,(9-15)上04综放工作面与2011年10月28日开始创造停采条件,于11月9日停采开始回撤,于12月1日8点回撤结束,12月2日安全封闭。

(9-15)上04工作面停采、回撤期间防灭火措施主要采用了架后注水、提前封闭工作面进风顺槽、回撤作业地点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综合性措施。

二、工作面停采回撤封闭期间防灭火方案(一)工作面停采前防灭火方案1、工作面停采前150米,每推进5米在工作面上顺槽施工一道挡风墙,以进一步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安装工程预埋阶段重点检查表
□预埋施工现场应具备经甲方项目部确认下发带尺寸定位的户 型电气定位白图(A3尺寸图幅),图纸应明确标明室内各电气 设备点位置、标高,以及强弱电电气回路PVC电线管规格与走 向路由。 □线管敷设时,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弯曲 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 10%。超过长度和弯头过多时需按照规范要求设过路线盒,暗 敷设管道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厨卫间顶板浇筑混凝土前应在模板上用油漆标明线管、线盒 走向,使模板拆除后天花板上印有管、盒走向标线,防止后期 装修天花吊顶吊杆底孔钻孔时误伤板内线管。 □厨卫间插座线管的预埋:在相应位置吸顶预埋过线盒,后期 明配管引下即可。 □户内分隔墙与其上方结构梁的轴线不重合时,穿梁线管下部 应敷设在砌体墙体的中心部位。
□是否有详细的管道定位图纸,蓝图或白图 给水 □有管道的剪力墙部位是否预留管槽 □客厅管道与墙的距离≥200mm 给排水预埋 阶段 排水 □厨房强排洞是否预留 □卫生间排气扇洞是否预留 □外墙套管是否倒坡 □板面套管是否与定位图尺寸相符 □梁和剪力墙套管位置和标高是否与图纸标高 相符
问题记录
检查部位
检查时间预埋
安装要求
□线管穿越结构伸缩缝或后浇带应按规范做法设变形补偿装置 。 □立管管口保护:包扎封口胶带、使用专用堵帽或将管口夹扁 以防止砂浆等杂物落入管内。 □钢筋工程完工前,对线管预埋工程检查:防止漏埋、错埋、 管接头脱落脱胶、绑扎或固定不牢的情况出现。 □在振捣浇筑混凝土时,电工跟班看护,发现管子损伤、管盒 移位、连接脱落等情况时及时处理。 □卫生间排气扇、浴霸用插座接线盒宜吸顶安装,距离水管及 水管预留洞的距离宜大于300mm □立管保护与精确定位:出板面立管采用钢筋支架辅助固定, 轻质墙部位管管之间为80mm,管深为相应墙体内40mm. □图纸上注明轻质墙“上进下出”处,是否按新工艺预埋。 □结构拆模后总包单位应立即对楼板内线清通,并穿尼龙绳方 便检查及墙面配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