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保山、文山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云南省昭通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云南省昭通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云南省昭通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譬如(pǐ)竹篾(miè)菌子(jùn)悲天悯人(mǐn)B . 累赘(léi)喷香(pèn)鸿儒(rú)颠沛流离(pèi)C . 别扭(biè)折损(shé)案牍(dú) 鲜为人知(xiǎn)D . 露宿(lù)圣贤(shèng)西蜀(shǔ)诲人不倦(huǐ)【考点】2. (8分) (2020八上·奉化期末) 古诗词填空。

品读古诗词,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

跟随欧阳修《采桑子》泛舟颍州西湖,感受“________,不觉船移”的自在惬意;跟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饱览“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的初春美景;跟随曹植《梁甫行》,远至贫困海边,目睹“________,行止依林阻”的荒芜家园;跟随王维《使至塞上》,领略“________,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奇景;跟随晏殊的《浣溪沙》徘徊于小园香径,慨叹“________,________”;跟随李贺《雁门太守行》,立志“________,________”。

【考点】3. (2分) ________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爹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为妻,但他后来却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考点】4. (2分) (2017八下·安岳月考)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感到它的可贵。

B . 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真是思想顽固不化。

C . 最后兄弟被逼远走高飞,到济南谋生。

D . 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诗人艾青的诗句,语句表达了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不是“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故选C。
7.根据提示填空。
(1)出门东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点睛】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
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他”指代不明)
(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答案格式示例,围绕所选人物的追求回答即可。分析简•爱,要结合其对平等的追求;分析祥子,要结合其对洋车的追求;分析“红小鬼”要结合其追求平等,事事参与。
示例一:简•爱从小有一种倔强不受辱的性格,不甘忍受社会压迫、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努力寻求经济地位、个性的独立;
示例二:祥子追求幸福生活,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新车,为此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奔波;
A.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自谢道韫吟咏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咏絮之才”就被用来赞誉女性出众的才华。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
D.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yuè)迸溅(XXXɡ jiàn)倦怠(XXX XXX)无精打采(jīnɡ cǎi)B.拾级(shè jí)炽热(zhì rè)沙砾(shā lì)酣然入梦(hān rán rù mèng)C.莅临(lì lín)蓦然(mò rán)恪守(kè shǒu)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 lì)坍塌(tān tā)悲怆(chuàng chuàng)气冲斗牛(dǒu ni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XXX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妩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睹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删除“一个”,调整语序)B.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删除“随着”,增加主语)C.XXX和XXX是我的忘年交,他们都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1)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1)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guō)干涸(hé)湍急(tuān)拈轻怕重(zhān)B.绽放(zhàn)镂空(lóu)空乘(chéng)相形见(chù)C.馈赠(guì)凹凸(āo)诘责(jié)含情脉脉(mò)D.瞥见(piē)栅栏(zhà)剽悍(piāo)不卑不亢(k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踊跃迁徙骇人听闻反腐倡廉B.焦躁端祥粗制滥造中流砥柱C.讴歌震憾突如奇来如愿以偿D.修葺褒砭克尽职守沁人心脾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安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②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③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⑤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③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②①③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岗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云南省昭通市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云南省昭通市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云南省昭通市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解答题 (共8题;共99分)1. (8分)(2016·河南)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

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

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2. (8分)(2017·杭州模拟)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阅读名著能拓宽视野,启迪人生。

我们读中外作品,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________,《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的身上了解了“变色龙”的特点;读________的《三国演义》,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诸葛亮赤壁之战借东风的过人谋略;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________》,我们徜徉在《朝花夕拾》的世界里,了解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2)《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少年。

它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林冲、鲁达、杨志都是武艺高强的军官,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走上梁山的道路很不一样。

请选择林冲、鲁达、杨志三个中你最熟悉的形象,结合一定的情节,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他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最新2020云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最新2020云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4.D A:缺少主语改为:小芳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B:数量词重复,删去“左右”改为: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

C:使动用法缺主语,删去“使”,改为: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5.给下列句子接序,最恰当的项是()①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②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③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披上了一色的玫瑰红④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香,周围的雪峰被溶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⑤自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A.①④②⑤①B.④①①⑤②C.④①①⑤②D.①③②④⑤5.首先引出描写对象雪峰,然后描写雪峰的红光照耀世界的景象,接着写落日沉没,雪峰也变暗,最后写落日后牧民们就着落日准备晚餐,铜壶的灯光刚好辉映雪峰的红光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明”,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

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B.古代文体中的“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桃花源己》《小石潭记》;“表”是臣下对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如《出师表》就是者葛亮对后主的上书。

C.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杂文集《随想录》等。

D.安徙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其作品人多以动物为主角,借动物嘲讽人性的缺点,影射社会现实,代表作有《丑小鸭》《农夫和蛇》《小美人》等。

6.D选项中《农夫和蛇》选自《伊素寓言》作者是伊索。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

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別字中的任何种情况。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族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这一个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尊容。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2分)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坏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新版)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新版)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共7题;共27分)1. (2分)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嗥鸣háo炽痛zhì确凿záo气冲斗牛dǒuB . 倜傥tǎng深邃suì骊歌lí锲而不舍qìC . 亘古gèng脑髓suí哺育bǔ九曲连环qūD . 菜畦qí踌躇chú讪笑shàn鲜为人知xiǎ2. (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小巷越是久远,越幽深,越蜿蜒,越斑驳,历史的就越深,文化的底蕴就得越厚重。

把小城比作一本线装书,那么这一条条小巷就是书中那一行行的文字,需慢慢才能其深邃的内涵,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小巷,江南的小城才生动起来,情趣盎然起来。

A . 积淀沉淀既然美轮美奂体味品味B . 沉淀积累如果优美绝伦品味玩味C . 积累积淀既然美轮美奂玩味品味D . 沉淀积淀如果优美绝伦品味体味3. (2分)(2018·临沂)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并开展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系列宣传活动,致力于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B .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大数据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教育部己经陆续批准35所高校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C . 5月15日,2017年临沂见义勇为英雄颁奖典礼举行,王守明等16位同志被授予“临沂市见义勇为英雄”。

D . 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4. (2分)在横线①②处分别填入诗句和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

比如涵远堂楹联“ ①,东洲云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云南省昭通、保山、文山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酝酿.(niǎng)确凿.(záo)参.差不齐(cān)B、提.防(tí)憎恶.(wù)锲.而不舍(qiè)C、蹒.跚(pán)教诲.(huì)无与伦.比(lùn)D、孕.育(yùn)畸.形(qí)孜.孜不倦(zī)答案C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花枝招展人迹罕至不记其数深恶痛绝B、无精打采千姿百态异想天开无人问津C、发人深醒天真无邪再接再厉断章取义D、繁花似锦与日惧增心旷神怡川流不息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答案:A4、在下列句子攒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上眼,山起来了,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视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散。

A、清朗直射背影秘密B、朗润直射身影秘诀C、清朗斜射身影秘密D、朗润斜射背影秘诀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玉树地震,全国人民纷纷解囊相助,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道德。

B、通过比赛,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

C、202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开幕,赢得了各国的赞誉。

D、当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被深深感动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张飞就是其中之一。

C、苏洵(父)、苏轼、苏辙“三父子”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

答案:D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答案中有加字、漏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1)学而不思罔,思而学则殆。

(《论语》)(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远方亲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远方亲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古诗词中有不少关于送别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两句。

(课外内均可)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如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等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两题。

西南5省(区、市)自去年11月以来,秋、冬、春三季连旱,灾情从60年一遇不断升级到80年、100年一遇,越来越严重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国家防总、水利部积极协商国家有关部委加大对旱区抗旱资金的支持力度,用以帮助解决农村人畜忺水和农田水利生产的困难。

今年以来,共拨付中央应急综合抗旱资金12.92亿元,其中特大抗旱补助经费1.55亿元;提前下拨西南5省(区、市)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经费63.63亿元,其中54.8亿元用于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3.09亿元用于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5.74亿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补助。

(1)请提取文段主要信息,写在空格内。

不超过50字。

(3分)答:西南5省(区、市)三季连旱,国家加大资金支持、帮助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生产的困难。

(2)云南“青年基金会”发起了“我为乡亲送瓶水”暨“爱心蓄水池”紧急募捐公益活动,希望募捐一些善款,让乡亲们“久旱逢甘露”。

请你代“青年基金会”拟一条“献爱心”的募捐宣传标语。

(3分)示例一:老天无情,人间有爱;伸出您的手,甘露润人心。

示例二:天灾无情人有情,关爱善举暖人心。

(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三、阅读(本大题含9~24小题,共44分)(一)(3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1分)(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答: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2分)(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普及,普通。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等。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第二次。

(4)既克,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文: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1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3、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答:取信于民。

(或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2分)答: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三)(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①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之风扑面而来,一时间,“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

“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等新概念、新政策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

②何谓“低碳生活”?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通过对居家、办公、交通、出游等个人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的简单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达到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③推行“低碳生活”,要从转变理念做起。

努力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不仅是为拯救地球家园所做出的行动,也是为了使我国走上节能减排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最大限度地节约有限资源,提高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倡导“低碳生活”,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理念。

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让“低碳”理念融入大家日常生活,并开展节水节电节气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④过“低碳生活”,要从小事做起。

“低碳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

据《生命时报》报道,少买一件衣服可减少二氧化碳 2.5千克,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少开一天车可减少98千克二氧化碳……就个人而言,过“低碳生活”,完全可以从改变一些生活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积极实践“低碳生活”,让“低碳”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成为一种时尚。

⑤倡导“低碳生活”,要强化责任意识。

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如何抑制全球变暖,我们承担着共同的责任。

为了将来能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每个人都应“责”字当头。

要把低碳工作、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正确的习惯培养起来,作为勤俭节约的重要内容来发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平时少乘车多走路,少坐电梯多爬楼;多用网络办公,少用打印机;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改变那种高消耗、低效益等现象。

总之,人人注意节能,事事讲究减排,处处推崇环保,就能形成巨大的“低碳”力量。

(李仁锋李正祥)15、“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反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请根据文意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2分)答:通过“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回归自然的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6、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举例子、列数据。

用事实和数据佐证。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进一步说明“低碳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7、关于怎样过“低碳生活”,文章给出了哪三条建议?(用原文回答)(3分)答:(1)推行“低碳生活”,要从转变观念做起。

(2)过“低碳生活”,要从小事做起。

(3)倡导“低碳生活”,要强化责任意识。

18、“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你还能提出哪些好的建议?请简要写出三条。

(3分)示例:(1)保护环境资源(由政府部门采取强硬措施,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等);(2)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3)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4)尽量少看电视,多看书,既可省电,还可以增长知识;(5)娱乐休闲,多做体育运动,尽量不玩网络游戏。

(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四)(18分)诗意的生活俞敏洪①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

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

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用厚厚的尘埃把我们心中的这块圣地封闭了起来,而远离诗歌的我们变得日渐庸俗,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