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与C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ZY社会医学案例版第六章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对被动吸烟者
新生儿、 婴幼儿
对吸烟者
胎儿
学龄儿童
成人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功能障碍
流产、 早产、 死产、 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死亡、 肺炎、喘息 样支气管炎
反复呼吸系统 感染、哮喘 缺血性 心脏病
肺癌、 副鼻窦癌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对被动吸烟者
急性影响
对吸烟者
慢性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功能障碍 血压上升 心率加快 末梢血管收缩 循环障碍
第六章 行为、生活方式 与健康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研究行为、生活方式的健康意义 行为、生活方式的特点与类型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与原则
WHO顾问认为: 疾病控制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控制传染病传播,方法是消灭病原体, 通过改进环境、水源卫生去解决; 第二阶段为个人卫生阶段,通过预防接种各种疫 苗和保健手段,预防疾病发生。 第三阶段是通过改变人的不良行为,不良生活习 惯,养成健康习惯,来预防现代疾病的发生。 健康行为是保证身心健康,预防现代疾病关键
进食 过少
营养不良 导致 内分泌 紊乱 慢性疲劳 消化系统 疾病
偏食、 挑食
进食不 规律
食物加工方 面的问题
烟熏、 腌制、 油炸食品 破坏 营养成分 产生 致癌物质
进食过量 营养缺乏 心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糖尿病 肥胖
胃肠道 疾病 营养不良 营养不 平衡
(六)生活不规律
生活不规律是指生活节奏的混乱 主要表现: 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许多人对工作和生活经常 有一种紧迫感(心理应激,psychosocial stress)。 作息时间、休息时间不规则,通宵达旦地工作 或娱乐,睡眠不足或没有规律。 生活不规律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和早衰的重要原 因。规律的生活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个案护理案例宫颈癌

疼痛评估方法以及镇痛药物使用指导
疼痛评估方法
采用数字评分法(NRS)或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 FPS)进行疼痛评估,记录疼痛部位、性质、强度及 持续时间。
镇痛药物使用指导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如非甾体 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剂量 、用法、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活动能力恢复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活动能力恢复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活动能 力恢复计划,包括床上活动、床边活动、离床活动等。
执行情况回顾
密切观察患者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如有无活动受限、肌力下降等 。根据执行情况及时调整计划,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恢复活动 能力。
出院指导内容以及随访工作安排
手术策略
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考虑行保留生 育功能的手术,即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或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注意事项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需密切随访,观 察患者生育能力及肿瘤复发情况。
辅助放化疗方案制定依据
放化疗指征
适用于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如盆腔淋巴结阳性、宫旁浸润、手术切缘阳性等。
引流管护理要点和拔除时间判断依据
引流管护理要点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压迫、脱落;定期观察 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拔除时间判断依据
根据引流液量、颜色及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合医生意 见判断拔除时间。一般术后2-3天引流液明显减少,颜 色变淡,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分期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放化疗方案 。
护理本科论文题目(参考)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年轻子宫颈癌患者心理调查及干预护理研究论文

年轻子宫颈癌患者心理调查及干预的护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37-021 临床资料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58例年轻宫颈癌患者,年龄28岁~45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子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12例,鳞癌41例,腺癌4例,腺鳞癌1例。
所有患者均为未闭经患者,且未生育患者3例;并且子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患者其中7例要求接收单纯子宫切除,5例要求子宫颈椎切手术,所有浸润癌均按照病情程度进行全子宫切除或子宫颈癌根治手术,在住院期间治疗前后对患者及其及家属进行心理调查并心理干预。
2 心理特征分析2.1 紧张、恐惧心理:多数年轻患者的疾病是在单位体检中无意发现,对疾病的认识缺乏足够的心里准备,因此对癌症的恐惧心理比较明显,同时由于手术要涉及患者的性器官,因此对手术治疗的方式和范围难以接收,也比较关心术后的生活质量2.2 焦虑、猜疑心理:传统观念认为子宫和月经是女性的特征,而子宫颈癌患者多数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认为自己手术后失去了女性特征,同时担心由于性器官的手术会影响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
2.3 忧郁心理:宫颈癌患者自认为术后自己与其他女性产生了明显不同,存在生理缺陷,因此多数患者产生抑郁等心理障碍。
3 心理护理策略3.1 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对病患者尊重,称呼得体,真诚向他们介绍病情的实际情况并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病人的担忧,掌握病人的主要心理负担;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3.2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由于年轻患者不同职业和性格特点,对待疾病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别,主张对敏感患者应适度保密病情,让她缓慢的接受,在时间上有个缓冲的过程,这样更加有利于患者的配合,避免病人过于紧张和恐惧,影响患者的康复。
3.3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家属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褚誉清

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褚誉清发表时间:2018-08-03T15:51:58.4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6期作者:褚誉清[导读] 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施以心理干预是一种可行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情绪负担,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215200【摘要】目的:研讨子宫全切术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的64例女性患者参与实验,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给予基础护理,Ⅱ组在上述条件下给予心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前,两组在SAS、SDS量表及QOL-100量表评估值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Ⅱ组相比Ⅰ组在SAS、SDS量表评估值上显著降低,在QOL-100量表评估值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施以心理干预是一种可行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情绪负担,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心理干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子宫全切术是妇科临床的一种重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及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子宫疾病的治疗。
但该手术需完整切除子宫,可能使女性产生身体缺失感,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下降[1]。
2016年7月-2018年4月,我院在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开展心理干预,效果较满意。
现详细表述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针对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我院实施子宫全切术治疗的64例患者资料进行观察统计,其中年龄最高54岁,最低34岁,平均(43.2±5.8)岁;入选患者均知晓本实验内容,已签署相关研究同意文件,无精神障碍或昏迷等问题。
按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Ⅰ、Ⅱ组(32例/组)各项基线数据经统计对比(P>0.05),满足研究对照条件。
宫颈癌文献简述

宫颈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键词:宫颈癌危险因素现状调查宫颈癌疫苗引言:宫颈癌作为近年来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随着最近几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获得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此文将围绕宫颈癌的当前治疗状况与未来的预防等内容开展,包括最近引入国内的宫颈癌疫苗(HPV疫苗)利弊的阐述,如何预防、提早发现宫颈癌。
并且将结合最新的临床病例、科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正文:一、宫颈癌的危害目前,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二位。
而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居于全球第二位置,严重危害中国妇女健康,是当今我国最重要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宫颈癌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常见于15-85岁,发病高峰年龄通常为45-55岁。
且近年来说,逐渐呈上升趋势及年轻化趋势(周菁,王亚仙,2015).妇女一旦得了宫颈癌,患者生活起居会发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其一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生活,例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情况,并下腹部或盆腔容易出现肿块、下肢容易出现水肿。
最严重的便是宫颈癌会对女性子宫造成致命损伤,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宫颈癌的特殊性质,患者不得不采用割掉子宫的方案得以保全性命,因此永远丧失怀孕的机会。
从之前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宫颈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健康的杀手,如何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表宫颈癌病毒二、宫颈癌的现状与现有治疗方法尽管宫颈癌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明确经过统计研究病例发现,但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
病毒感染,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疱疹病毒型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2。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3。
其他生物学因素,感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等病原体对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有协同作用4.宫颈病变,多产所致的宫颈裂伤、宫颈糜烂、子宫颈管内膜外翻、子宫颈管内膜外翻5.其他行为因素,吸烟作为HPV感染,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的协同因素,不合理使用雌激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宫颈癌可以归类为感染性疾病,所以该病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而治愈,但是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转化为宫颈癌的比例很大.医学上认为HPV-DNA检测是一种突破,能评判初期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的一个指标能对宫颈癌进行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对细胞学结果进行分流的工具和对CIN进行预测同时也改善预后和抗复发的有效措施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宫颈癌患者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12 认 知 因 素 .
多 数 宫 颈 癌 患 者 对 该 病 认 识 不 足 , 为 该 认
病 是 绝 症 , 出 现恐 惧 、 虑 、 郁 、 观 厌 世 等 心 理 , 些 心 而 焦 抑 悲 这
武 风 英 , 淑 芹 , 玉 梅 . 外 线 照 射 缓 解 静 脉 输 注 甘 露 醇 引 贺 高 红 起 局 部疼 痛 的疗 效 观察 口] 护 理 研 究 ,0 72 ( )3 53 7 . 20 , 14 ;3 —3 . 邢彩英 , 徐 兵 , 明红 , . 塞 米 松 预 防 早 产 儿 PC 戴 等 地 I C静 脉 炎 的效 果 观察 [] 中 华 全科 医学 ,0 19 6 :8 —8. J. 2 1 , ( )9 69 7
抑 情 绪 , 其 是 压 抑 愤 怒 , 善 于 发泄 情 绪 , 分 克 制 、 让 , 尤 不 过 忍 缺乏乐观及社会支持等行 为特征。 1 4 社 会 支持 . 社 会 支 持 是 指 个 体 感 受 到 自 己在 社 会 中被 尊 重 、 支 持 、 理 解 的 情 绪 体 验 或 满 意 程 度 l 。 社 会 支 持 被 被 _ g ] 被 看作 是 决 定 心 理 应 激 与 健 康 关 系 的 重 要 中 间 因 素 之一 , 具 体 指 来 自社 会 各 方 面 的 包 括 家庭 、 属 、 事 、 友 、 团 、 亲 同 朋 党 工
韩雪芳 , 英萍 , 廖 郑
红 , . 疗 妥 软膏 治 疗 患 儿 输 液 性 静 脉 等 喜
炎 的疗 效 观 察 口] 现 代 临 床 护 理 ,0 1 l ( ) 5—4 4 . . 2 1 ,O 6 :35 ,6 李 连 岁 . 黄 湿 敷 静 脉 炎 护 理 效 果 观 察 [] 齐 齐 哈尔 医 学 院 大 J.
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心理调查及性知识指导

【 关键词 】 全子宫切除 ; 心理调查 ; 性知识指导
Pr o e ato lp yc l g n e nowldg n t uc i n f r pa int t t t lh s e e t my e p r ina s ho o y a d s x k e e i s r to o te s wih o a y t r c o
【 yw rs oa h s rco ; sc ooia s d ; e n w eg s u t n Ke od 】T tl yt etmy P yh lgcl t y S xk o l ei t ci e u d nr o
子 宫全 切术 是妇 科 常 见 手 术 , 应用 于 功 能性 子 宫
5 O名行 全 子 宫切 除术 患 者进 行 术 前 心理 调 查 。结 果 : 者 存在 紧张 、 惧 , 心 子 宫 切 除 影 响 性 生 活 、 起 早 衰 是 主 要 原 患 恐 担 引
因。结论 : 对于全子宫切除患者 术前应着重加强性知识 的教育, 术后继续加强性心理指导 , 同时注重配偶的健康 宣教 。
・
性心理学 ・
全子宫切除患者术 前心理调 查及性知 识指导
高燕敏 李冬梅 孙红波 白婧娴 王瑞彬 张玉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 大庆市龙南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35 , 643
【 摘 要】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心理问题, 为性知识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 行设计问卷调查法对
・
4 0’
中国性科 学 2 1 年 7 第 1 卷第 7 00 月 9 期 T e h ee orao H mnSxat u . 1 V 1 9N . h i s J nlf u a eul Jl 2 0 o 1 7 C n u i y y0 .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护理2017年3月第15卷第7期• 781 •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与C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李小莉,张莹,孙晖,王英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和C型行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
[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C型行为量表对2012年一2015年进行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的92例病人进行调查,另选取85例健康志愿者与之进行对照,并采用P earson方法行统计学分析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和C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平均标准总分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宫颈癌围术期病人在理智、克制、愤怒向外、社会支持以及乐观方面得分低于健康志愿者,而在焦虑、抑郁、愤怒、愤怒向内方面得分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焦 虑抑郁总分与C型行为中焦虑、愤怒、愤怒向内呈正相关(P<0.05)。
[结论]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具有严重的焦虑、抑 郁情绪,且与C型行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应根据病人情况给予切实可行的护理,以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焦虑;抑郁;C型行为特征;围术期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〇l: 10.3969/i.issn. 1674-4748.2017.07.00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7)07-0781-03宫颈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 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和直肠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 率中占第3位[1]。
相关资料表明,宫颈癌多发生于30 岁〜55岁的女性人群,在近些年其发病趋于年轻化[2]。
宫颈癌临床症状多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经期 延长以及经量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则会出现尿频、下肢 肿痛、贫血等症状,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 响。
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多采用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而且医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宫 颈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也提高了宫颈癌病人的 治疗效果。
但是,在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围术期,病 人经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以及愤怒等不良情绪,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宫颈癌病人在 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情绪以及行为特征受到了越来越多 的关注。
有学者认为,宫颈癌病人的焦虑抑郁和C型行为特征会对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以及预后 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分析宫颈癌根治性切除 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和C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对 于病人的治疗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我院选取92例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观察其在围术期焦虑抑郁和C型行为特征,并分析 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宫颈癌围术期病人的护理 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筒介李小莉,主管护师,本科,单位: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莹(通讯作者)单位: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孙晖、王英 单位: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
引用信息李小莉,张莹,孙晖,等.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与C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全科护理,2017,15(7) 781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一2015年在我院行宫颈 癌根治性切除术的92例病人和8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 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病人年龄32岁〜56岁(43.19 岁±10.03 岁);体重指数 25.09 kg/m2±2.43kg/m2;在职38例,未在职54例;文化程度:小学22例,高中 36例,大学及大学以上34例;家庭收人<2 000元42 例,>2 000元50例;对疾病完全了解9例,对疾病部 分了解69例,对疾病完全不了解14例。
健康志愿者 年龄32岁〜54岁(43.25岁±10.09岁)体重指数25.31 kg/m2±2.46kg/m2;在职32例,未在职53例;文化 程度:小学18例,高中35例,大学及大学以上32例;家庭收人<2 000元39例,>2 000元46例。
宫颈癌 病人和健康志愿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犘>005)。
1.2纳人及排除标准1.2.1纳人标准①病人均经阴道镜检查或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②无酒精依赖史;③无药 物依赖史;④能够清楚表达自身感受;⑤均对此项研究 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配合治疗。
1.2.2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人标准者;②精神病病 人;③合并肝肾等严重疾病病人;④认知、视听出现障 碍病人;⑤理解能力较低病人;⑥不配合治疗病人。
1.3研究工具1.3.1焦虑自评量表(SAS)包括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乏力、头晕、多汗、睡眠障碍以及不幸预感等 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没有或很少时间为1;小部 分时间为2;相当多的时间为3;绝大多数时间为4。
根据宫颈癌病人在围术期的自身感受,自行在1分〜4• 782 •CHINESEGENERALPRACTICENURSINGMarch ,2017Vol.l5No.70.4431) 0.152 0.013 0.4911) 0.025 0.4451) 0.124 -0.213 — 0.0760.5131—0.0610.0860.3981)0.1881)0.36210.1130.045—0.0463讨论宫颈癌作为女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不仅与病毒感染、病原体感染有关,而且也与性行为、分娩 次数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宫颈癌最为常见的病例类2.3宫颈癌病人焦虑抑郁情况与C 型行为特征的相 关性采用Pearson 方法对宫颈癌病人焦虑抑郁情况与C 型行为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焦虑抑郁总分 与C 型行为中焦虑、愤怒、愤怒向内呈正相关(P < 0.05)。
见表 3。
表3宫颈癌病人焦虑抑郁情况与C 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分析(r 值)C 型行为特征焦虑标准总分抑郁标准总分型为鳞癌、腺癌以及鳞腺癌56]。
据有关资料表明,鳞 腺癌占宫颈癌比例相对较少,仅为3%〜5%[7]。
宫颈 癌也可以进行直接蔓延以及淋巴、血行转移,严重影响 女性身体健康水平。
目前其临床治疗多为宫颈癌根治 性切除术,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而且,近些年筛查 技术以及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不仅使宫颈癌病人能 够进行早期确诊,而且也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但一 方面宫颈癌病人的生育能力以及性生活能力造成了很 大影响,另一方面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也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女性的性特征,从而使宫颈癌病人在治疗过 程中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其治疗依从性,从而对治 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有资料显示,宫颈癌病人在围 术期出现焦虑抑郁心理,不仅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 且也会加重治疗副作用,病情容易反复,从而进一步加 重8。
因此,分析宫颈癌病人在围术期焦虑抑郁心理 压力来源以及其与C 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对于宫颈 癌病人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焦虑作为人类基本情绪的一种,分为现实性焦虑 以及病理性焦虑,其临床表现为病人会出现濒死感、精分的分数栏勾选。
在病人自行勾选结束之后,将其得 分相加并X 1.25之后取所得数的整数部分,就可得到 标准总分。
分数越高宫颈癌病人的焦虑症状越严重。
得分<50分为正常,50分〜60分为轻度,61分〜70 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
1.3.2抑郁自评量表(SDS ) 包括反映病人抑郁心 情、身体症状、心力活动以及精神运动行为等方面的 20个项目,根据宫颈癌病人在围术期的自身感受自行 选择,将其所得分数相加即为总分,总分X 1.25之后取 其整数部分即为标准总分。
抑郁程度=标准总分/80。
1.3.3C 型行为量表包括焦虑、抑郁、理智、愤怒、自我克制、愤怒向内、愤怒向外、社会支持以及乐观9个 方面,共97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几乎没有为1分, 偶尔为2分,常常为3分,几乎总是为4分。
分数越高 表示C 型行为症状越严重。
1.4观察指标观察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 期焦虑抑郁和C 型行为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 性。
3项量表得分均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应用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Z 2检验,数据采用百分数(%)表示;十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z 检验, 数据采用均数士标准差(王±0表示,相关性采用Pearson 方法行统计学分析,若r < —0.3或r >0.03, 则表示存在相关性。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情况 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平均标准总 分高于健康志愿者(P <0.05)。
见表1。
表1宫颈癌病人与健康志愿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i ±s )分组别例数SA S 标准总分SDS 标准总分宫颈癌病人9249.13±10.1546.19±9.67健康志愿者8536.58±12.4340.06±10.03^值7.322 4 .133P0.0000.0002.2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围术期C 型行为特征 调查结果宫颈癌围术期病人在理智、克制、愤怒向 夕卜、社会支持以及乐观方面分数低于健康志愿者,而在 焦虑、抑郁、愤怒、愤怒向内方面分数高于健康志愿者 (T <0_05)。
见表 2。
表2宫颈癌病人与健康志愿者C 型行为特征得分情况()分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理智宫颈癌病人 92 46.19±7.43 46.28±6.11 36.97±3.52健康志愿者8539.68±5.76 38.03±5.11 41.02±4.65T 值6.542 9.770 —6.493P<0.05<0.05<0.05愤怒 自我克制 愤怒向内 愤怒向外 社会支持 乐观21.03±4.59 14.31±2.9115.19±2.11 14.10±2.31 15.32±3.11 20.01±2.4923.79±11.3218.11±5.13 13.26±2.03 18.12±3.52 19.02±4.39 23.17±3.19— 2.094 —5.996 —6.201 —8.905 —6.423 —7.305~0.036<0.05<0.05<0.05<0.05<0.05制内外持克向向支虑郁智怒我怒怒会观 焦抑理愤自愤愤社乐全科护理2017年3月第15卷第7期• 783 •神崩溃感,使病人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腹 泻、腹痛以及现实解体等症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