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综合训练
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适用标准文案电子技术综合训练设计报告题目:音频功率放大器姓名:陈邈宏学号:11220408班级:自动化四班同构成员:赵斐白治龙指导教师:骆作颢日期:设计题目音频功率放大器电子信息与电学生姓名陈邈宏所在院系专业、年级、班 11 级自动化四班气工程学院一.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将MP3输出的音乐信号放大。
基本要求:1.放大器有两个 MP3输出输入接口;2.能够使用电子开关进行音源选择,而且能够用发光二极管指示;3.放大器设有音量控制,功率放大功能;4.主要技术指标以下:(1)额定输出功率: 2 ×1 W (或 2×5 W)(THD<=0.5%)(2)负载阻抗: 8 欧姆(3)输入阻抗:》600 欧姆5.电源: 220V/50HZ的工频沟通供电:(注:直流电源部分即达成设计即可,不准制作,用实验室供给的稳压电源调试,但要求设计的直流电源能够知足电路要求)6. 依据以上技术要求设计电路,绘制电路图,对设计的电路用 MULTISIM 或OrCAD/PspiceAD9.2 进行仿真,用万用板焊接元器件,制作电路,达成调试,测试,撰写设计报告。
发挥部分:1.设计平衡电路(音调电路)。
2.有电平指示功能。
二.提交成就1.设计报告。
2.作品。
3.电路原理图:要求提交两份,一份为 CAD/EDA软件绘制,另一份为手工绘制,图纸大小自定,但要切合标准,电路图绘制要规范。
三.设计进度1.时间:三周。
2.进度安排:(1)第一周选题,熟习题目,剖析要求,查找资料,选择方案,优化方案,确立方框图,单元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2)第二周进行电路仿真,确立电路原理图,画出电路原理图,购置元器件,焊接电路;(3)第三周电路调试,电路测试,绘制电路原理图,达成设计报告,辩论。
指导老师署名:音频功率放大器摘要:设计了一个带音调控制的音频放大电路,该电路拥有对音频信号放大的功能。
该电路主要由前置放大电路、音调控制电路及功率放大电路三部分构成,此中,前置放大电路采纳反对比率运算器来实现电压的放大;音调控制电路采纳负反应式来实现音调控制;功率放大电路采纳DTA2030 功率放大器来实现功率放大。
数电实作.三路抢答器(学生用)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训练计划一、题目:三路抢答器 二、实习任务1. 绘制电路安装图 12课时2. 电路装配 8课时3. 电路调试 8课时4. 专周实习报告 4课时 三、实习内容 1. 原理方框图 <【2. 电路原理图/+5V3.原理分析:(学生自已分析):4. 流程图&5. 局部安装图示例(抢答成功座位显示单元)非1:1比例关系深色粗线为底层(焊接面)布线,浅色细线为顶层(元件面)布线。
;6. 电路功能表+5V+5VGNDABK2、K3同时接通000无效抢答K1、K2、K3同时接通000(无效抢答7. 操作要求安装图要求图面整洁,制图规范,标注清晰。
首先考虑整体原件的合理布局,从各单元电路入手画出草图。
导线走线短、水平、垂直、不交叉。
标准图中正面布线以铅笔绘制,背面布线以红笔绘制。
元件、器件、线条比例均匀,应注明集成电路型号、方向,电阻阻值。
电路安装应严格参照装配图进行。
导线长度合适,走线水平、垂直、不交叉。
8. 实验器件清单74LS112 274LS10 274LS00 174LS48 1AR547(数显) 1%触发开关 5 (触发开关脚距:发光二极管3电阻10K 51K 3电容10μF 22印刷电路板尺寸:140*140mm 焊盘:55排焊盘之间间距:2.54mm集成电路脚距:2.54mm9. 器件功能表双下降沿JK型触发器74LS112{Q n J K CLK Q n+1功能00*0保持110"01置010101置111111翻转1010. 集成电路封装图(见实验指导书附录)11. 实习报告要求•阐述电路工作原理•安装、调试体会四、成绩评定:1)根据实训中完成制作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美观性,以及工作态度,综合评定。
若在进行综合训练中不认真,不遵守纪律,不服从管理,成绩降等处理。
2)结合实作成绩和报告情况,评定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报教务处存档。
五、综合训练时间、地点、人员安排:3)时间:2010年xx月xx日——2010年xx 月xx日)地点:电子实验室4)指导教师:xxx xxx5)分组:分组组名单另附电工教研室2010、xx、xx'。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训练案例教学探索

0 引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训练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合作形式,形成分工协作、互相讨论、相互促进的氛围[1],能够将所学知识正确应用到综合训练中,实现综合训练课题提出的要求和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
STM32是目前常用的主控芯片,具备资源丰富、高性能、高性价比特点[3],本文选择STM32F103RCT6为主控单片机,设计基于阿里云的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作为综合训练的教学案例。
通过该案例,把STM32相关知识点和传感器技术等贯穿其中;同时将STM32终端设备与物联网平台结合,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与控制。
相比于以往单一功能训练课题,该案例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特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4]。
1 系统组成与功能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STM32F103RCT6为主控单片机,该芯片主频达72 MHz,具备串口、定时器(PWM)、外中断、SPI、DMA、AD转换等丰富资源[5],是理想控制器。
LCD显示部分采用2.0寸8位数据并口的显示屏,分辨率为320×240,具备分辨率高、占用单片机数据线少的优点。
字库芯片作为可选择添加系统的芯片,可以接在SPI1接口,用以显示汉字,当然也可以省略;温湿度传感器HDC1080、存储芯片AT24C02和时钟芯片DS3231是I2C接口,因此规划一组IO端口作为I2C接口,程序通过不同的器件地址访问,读取温湿度数据和时间信息等,云平台下发的设置报警阈值存放于AT24C02中;远程访问通过WiFi模块ESP8266连接物联网云平台,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与控制。
图1 系统总体设计结构系统实现以下功能:终端装置采集温湿度数据,读取时间等参数;在LCD显示温湿度数据、时间和阈值、状态信息等;通过WiFi模块连接阿里云飞燕平台后,创建手机可视化页面,接收温湿度数据和终端装置状态信息;手机端可设置报警阈值,下发到终端装置,当测量的温度或湿度超过阈值后,启动语音提示,同时控制对应风扇运行,风扇转速根据温湿度数据高低分不同的转速挡位运行。
六路抢答器设计电子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数电 华北电力大学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 -- 20 年度第1 学期)名称:课程或实验名称题目:六路抢答器设计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108班学号:学生姓名:陈子君指导教师:刘向军设计周数:一周成绩:日期:年月日《电子技术》综合实验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目的1.1综合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实验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1.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1.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1.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2.要求2.1 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2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
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综合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利用“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5学会撰写综合实验总结报告。
2.6通过综合实验,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力争少损坏元件。
2.7在综合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二、设计(实验)正文2.1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智力竞赛抢答器,此抢答器可以容纳六组参赛队,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扭供抢答者使用。
设置一个“系统复位”或“抢答准备命令”按扭和一个“抢答开始命令”按扭供主持人使用。
在主持人将系统复位并发出“抢答开始命令”后,若参赛者按下抢答按扭,就显示最先抢答者的组号,指示抢答有效,并以灯和声音警示。
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综合训练-E空间-电子工程建设师的设计灵感

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综合训练——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一、实训的目的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结构、性能,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是衡量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学生参加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通过本次实训,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
二、二、实训要求1、握电阻器的种类、符号、标志和测量方法2、掌握电容器的种类、符号、标志和测量方法3、掌握电感器的种类、符号、标志和测量方法4、掌握二极管的种类、符号、特点和测量方法5、掌握三极管的种类、符号、特点和测量方法6、掌握集成电路的种类、系列和查阅其管脚功能的方法三、三、实训步骤1、1、习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2、2、习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3、3、习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4、4、际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四、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电子元器件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
1、电阻器电阻器(简称电阻)是在电子电路中用得最多的元件之一,在电路中起限流和分压的作用。
(1)电阻器的类型电阻器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从结构上可将电阻器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两大类。
固定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阻值的大小即为它的标称阻值。
固定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如图1-1所示,文字符号用大写字母“R”表示。
固定电阻器按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碳质电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器等。
可变电阻器的阻值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它的标称阻值是最大值,其滑动端到任意一个固定端的阻值在0和最大值之间连续可调。
可变电阻器又分成可调电阻器和电位器两种。
可调电阻器有立式和卧式之分,分别用于不同的电路安装。
电位器就是可调电阻器加上一个开关,做成同轴联动形式,如收音机中的音量旋钮和电源开关就是一个电位器。
从电阻的使用场合不同可分为:精密电阻器、大功率电阻器、高频电阻器、高压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熔断电阻器等。
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2018年最新三校生冲刺“对口高考”强化训练(2)《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晶体管二极管的正极的电位是-10V ,负极电位是-5V ,则该晶体二极管处于:( )。
A.零偏B.反偏C.正偏D.不能确定 2.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则当基极电流减小时,使该三极管:( )。
A.集电极电流减小B.集电极与发射极电压VCE 上升C.集电极电流增大D.集电极电流不变3..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 ( )A .减小温漂 B.增大放大倍数 C.提高输入电阻 D .输出电阻小4.有两个2CW15稳压二极管,其中一个稳压值是8V ,另一个稳压值为7.5V ,若把两管的正极并接,再将负极并接,组合成一个稳压管接入电路,这时组合管的稳压值是:( )。
A.8VB.7.5VC.15.5VD.不能确定 5.逻辑函数式F=ABC+A +B +C 的逻辑值为( ) A.ABC B.0 C.1 D. A B C6.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输入为I 0—I 7 ,当优先级别最高的I7有效时,其输出012Y Y Y 的值是( )。
A .111 B. 010 C. 000 D. 101 7、触发器与组合逻辑门电路比较( )A.两者都有记忆能力B.只有组合逻辑门电路有记忆功能 C.只有触发器有记忆功能 D.两者都无记忆能力8. 有一个左移移位寄存器,当预先置入1011后,其串行输入固定接0,在4个移位脉冲CP 作用下,四位数据的移位过程是( )。
A. 1011--0110--1100--1000--0000 B. 1011--0101--0010--0001--0000 C.1011--1100--1101--1110--1111 D. 1011--1010--1001--1000--0111 9.某计数器的状态转换图如下, 其计数的容量为( )A . 八 B. 五 C. 四 D. 三10. 施密特触发器是双稳态电路,从第一稳态转到第二稳态,而后再由第二稳态翻回到每一稳态,两次所需的触发电平是( )。
电子时钟完整版 有实物图

3.6 校时电路……………………………………………………………….14 3.6.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14 3.6.2 电路仿真…………………………………………………………14 3.6.3 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15
3.7 整点报时电路………………………………………………………….16 4 电路总体仿真………………………………………………………………16 5 电路安装、调试与测试……………………………………………………18
7
图 3.2 由仿真图可知,该电路可以得到 5V 的直流电源,因此可以做为整个系统的电源。
3.1.3 元件的选择
电网供给交流电压(220v 50HZ)经变压器降压后,得到符合电路需要的 交流电压,然后由整流桥经整流后变换成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脉动电流, 然后有滤波电容滤去其中的杂波,并且可以抵消线路的电感效应防止产生自激震 荡,但是这样的直流电压还会随电网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该电路中又使 用了稳压芯片(7805)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滤波电容的作用 是用以滤除输出端的高频信号,改善电路的暂态效应。
这里我用 555 定时器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其产生的频率为 100Hz,然后 经过整形、分频获得 1Hz 的秒脉冲。电路原理图如图 3.3
8
图 3.3 3.2.2 电路仿真结果如下图 3.4
图 3.4 由仿真图可知,产生的波形符合我们的标准,周期大约为 1 秒,大致可以做为秒 脉冲信号。
3.2.3 元件的选择
电子技术综合训练
设计报告
题目:
多功能电子钟的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日期:
杜鹏 10020106 控制工程基地一班 宋峰 杨新华 2012 年 12 月 31 日星期一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实用10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第1篇电子工艺实训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我们理工科进行工程训练,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
从第2周到第5周每周周二下午四个小时来进行这次实训。
实训任务是制作一台万用表,刚开始时我并不清楚电子工艺实训到底要做些什么,以为像以前的金工实训那样这做做那做做。
后来得知是自己做一个万用表,而且做好的作品可以带回去。
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做起来应该也挺好玩的吧!就这样,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玩的心态开始这次的实训旅途。
实训第一天也就是第二周,通过看录像中电子工艺实训的范围与技术,还有录像中老师高潮的技艺让我艳羡不已,这个下午,我对电子工艺实训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电路板,电路元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接下类的三周的实际操作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第3周也并不是学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电阻,导线。
电烙铁对我来说很陌生,所以我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
我再说说焊接的过程。
先将准备好的元件插入印刷电路板规定好的位置上,待电烙铁加热后用烙铁头的刃口上些适量的焊锡,上的焊锡多少要根据焊点的大小来决定。
焊接时,要将烙铁头的刃口接触焊点与元件引线,根据焊点的形状作一定的移动,使流动的焊锡布满焊点并渗入被焊物的缝隙,接触时间大约在3-5秒左右,然后拿开电烙铁。
拿开电烙铁的时间,方向和速度,决定了焊接的质量与外观的正确的方法是,在将要离开焊点时,快速的将电烙铁往回带一下,后迅速离开焊点,这样焊出的焊点既光亮,圆滑,又不出毛刺。
在焊接时,焊接时间不要太长,免得把元件烫坏,但亦不要太短,造成假焊或虚焊。
焊接结束后,用镊子夹住被焊元件适当用力拔一下,检查元件是否被焊牢。
如果发现有松动现象,就要重新进行焊接。
焊接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很多技巧要讲究的,比如说用偏口钳掐导线的力度、焊锡丝的量和在焊的过程中时间都要把握准才行,多了少了都不行!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托焊了,总是把握不好焊锡丝的量和电烙铁托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综合训练设计报告题目:彩灯控制器设计姓名:__王英臣学号:1405220108班级:14级自动化1班同组成员:李娇娇指导教师:马洪飞日期:2016年12月29日摘要彩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鉴于此,我们设计了彩灯控制器,本设计中,八路彩灯循环电路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时钟脉冲;由74LS161构成八进制的计数器,产生的结果经过74LS138译码器接到两片74LS194上面产生移位控制脉冲,传递出的移位脉冲驱动彩灯循环流动,使其具有流水效果,彩灯既可以顺向流动,也可以反向流动。
关键词:NE555;74LS161;74LS138;74LS194;目录1 设计任务和要求 (1)1.1设计任务 (1)1.2设计要求 (1)2 系统设计 (2)2.1系统要求 (2)2.2方案设计 (2)2.3系统工作原理 (2)3 单元电路设计 (3)3.1 单元电路A(555定时器) (3)3.1.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3)3.1.2 电路仿真 (4)3.1.3 电路参数 (4)3.2 单元电路B(74LS161) (4)3.2.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5)3.2.2用74LS161接成八进制计数器 (6)3.3 单元电路C(74LS138) (7)3.3.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7)3.3.2 电路仿真 (8)3.4 单元电路D(74LS194) (8)3.4.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8)3.4.2 仿真电路 (10)4 电路仿真图 (11)5 电路安装、调试与测试 (12)5.1电路安装 (12)5.2电路调试 (12)5.3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12)5.3.1测试方法设计 (12)5.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12)6 结论 (12)7 参考文献 (13)8 总结、体会和建议 (14)附录:1.电路原理图 (16)2.元器件清单 (16)一.设计任务和要求1.1设计任务设计彩灯控制器1.2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八盏彩灯的控制电路,要求彩灯具有单向流水效果2.彩灯的流向可以变化,可以正向流水,也可以逆向流水。
3.彩灯流向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手动控制。
4.自动控制时,往返变化时间为4S,且彩灯可以间歇流动,8S间歇一次间歇时间1S。
1二.系统设计2.1系统要求设计八盏彩灯控制器,使其具有流水效果,彩灯流向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时,往返变化时间为4S,且彩灯可以间歇流动,8S间歇一次,间歇时间1S,并且能持续稳定的循环下去。
2.2方案设计↓↓↓↓彩灯控制原理框图2.3系统工作原理首先,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来产生时钟脉冲;然后用具有同步清零,异步置数的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61接成八进制的计数器;再经过74LS138译码器译出进位信号;接着经过两片移外寄存器74LS194产生移位控制脉冲,传递出的移位脉冲驱动彩灯循环流动,使其具有流水效果,彩灯既可以顺向流动,也可以反向流动。
2三.单元电路设计3.1 单元电路A(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3.1.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所示,R1,R2和C是外接定时元件,电路中将高电平触发端(6脚)和低电平触发端(2脚)并接后接到R2和C的连接处,将放电端(7脚)接到R1,R2的连接处。
由于接通电源瞬间,电容C来不及充电,电容器两端电压为低电平,小于(1/3)Vcc,故高电平触发端与低电平触发端均为低电平,输出为高电平,放电管V1截止。
这时,电源经R1,R2对电容C充电,使电压按指数规律上升,当上升到(2/3)Vcc时,输出为低电平,放电管V1导通,把从(1/3)Vcc上升到(2/3)Vcc由于放电管V1导通,电容C通过电阻RB和放电管放电,电路进人第二暂稳态,其维持时间的长短与电容的放电时间有关,随着C的放电,下降,当下降到(1/3)Vcc时,输出为高电平,放电管V1截止,Vcc再次对电容C充电,电路又翻转到第一暂稳态。
555定时器接成的多谐振荡器内部结构图33.1.2电路仿真3.1.3电路参数R1=51K,R2=51K,C1=10μF,C2=0.01μFT1=(R1+R2)C1ln2T2=R2Cln2T=T1+T2=1s3.2单元电路B(74LS16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41)74LS161是常用的四位二进制可预置的同步加法计数器,他可以灵活的运用在各种数字电路,以及单片机系统种实现分频器等很多重要的功能。
74LS161引脚图管脚图介绍:时钟CP和四个数据输入端P0~P3清零/MR使能CEP,CET置数PE数据输出端Q0~Q3以及进位输出TC. (TC=Q0·Q1·Q2·Q3·CET)74LS161功能表5从74LS161功能表中可以知道,当清零端CR=“0”,计数器输出Q3、Q2、Q1、Q0立即为全“0”,这个时候为异步复位功能。
当CR=“1”且LD=“0”时,在CP信号上升沿作用后,74LS161输出端Q3、Q2、Q1、Q0的状态分别与并行数据输入端D3,D2,D1,D0的状态一样,为同步置数功能。
而只有当CR=LD=EP=ET=“1”、CP脉冲上升沿作用后,计数器加1。
74LS161还有一个进位输出端CO,其逻辑关系是CO= Q0·Q1·Q2·Q3·CET。
合理应用计数器的清零功能和置数功能,一片74LS161可以组成16进制以下的任意进制分频器。
2)用74LS161接成八进制的计数器由两种方法:置数法和清零法。
(1)用置数法置数法时,用7进行置数电路接法如下:6VCC2)用清零法用清零法进行接电路时,用8进行清零,电路图如下:VCC3.3单元电路C(74LS138译码器)3.3.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74LS138的管脚排列和真值表见下图。
由真值表可知,4、5、6脚是控制脚,只有当6脚为7高电平而4、5脚都为低电平时,74LS138才对1、2、3脚的输入进行译码,选择和从这三个管脚输入的三位二进制码相对应的某一个输出脚输出低电平,否则所有的输出脚都是输出高电平3.3.2电路仿真U18G1端接高电平,G2A 和G2B 接低电平,才能使74LS138译码器正常工作。
3.4单元电路D(74LS194) 3.4.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974LS194 逻辑功能移位寄存器是指所存的代码能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位移的寄存器,它是一种可以用二进制形式保存数据的双稳器件。
即能左移又能右移的寄存器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
逻辑符合引脚图功能表1)移位寄存器的扩展构成八位右移串行寄存器2)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Q3和DSR相连,可构成简单的右移环形计数器。
若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Q0和DSL相连,可构成简单的左移环形计数器。
103.4.2仿真电路U174LS194DA 3B 4C 5D6S L 7Q A 15Q B 14Q C 13Q D12S R2~C L R 1S 09S 110C L K11U274LS194DA 3B 4C 5D6S L 7Q A 15Q B 14Q C 13Q D12S R2~C L R 1S 09S 110C L K11四.电路仿真图11五.电路安装、调试与测试5.3.1测试方法设计设计步骤:第一步:分析实现电路所需的各个元件,并查阅其功能第二步: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或扩展单个元件第三步:将单个元件根据设计要求连接起来第四步:进行仿真调试,如果不符合要求,继续改进参数或电路,进行设计注意:如果调试不成功,要一步一步进行检查,尤其各个芯片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5.3.2测试结果及分析测试时出现的问题:1)采用74LS161构成八进制计数器时,置数法跟清零法在连线时混淆出现错误2)采用移位寄存器74LS194串接成串行左移跟右移时连线出现问题3)由555计数器构成多谐振荡器时,由于参数选择不合理而出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电路,最后仿真符合要求。
六.结论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来产生时钟脉冲;用具有同步清零,异步置数的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61接成八进制的计数器;经过74LS138译码器译出进位信号;接着经过两片移外寄存器74LS194产生移位控制脉冲,传递出的移位脉冲驱动彩灯循环流动,彩灯具有单向流水效果,彩灯的流向可以变化,可以正向流水,也可以逆向流水,彩灯流向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时,往返变化时间为4S,且彩灯可以间歇流动,8S间歇一次,间歇时间1S。
12七.参考文献[1]电子技术动手实践,崔瑞雪、张增良主编[2]数字电子技术。
成立主编[3]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周文良著[4]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5]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八.总结、体会和建议1、在电路组装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当时设计时考虑不周全,芯片分布不够合理,出现了许多“特长线”。
不但影响布线速度,而且也会给后来的调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时已经布线不少,不可能重新开始,再三权衡,最后只移动了一个芯片,问题就得到了很大改善。
其次就是布线,因为要求不准交叉,且横平竖直,所以在保证连通的情况下,在布线上也下了不少工夫。
调试过程中,第一轮用万用表欧姆档测试,就遇了实验板上有插孔不通的情况,导致芯片不能正常工作。
相对于别的办法,我选择了导线显式连通,因为其更明晰,更易实现。
对于高阻导线则只能换掉。
第二轮接电后,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试单元电路的状态。
如:时钟信号电路的信号是否正常产生,控制信号电路中的计数器能否正常计数,D触发器能否每22拍翻转一次,最后在整体上测试一遍。
在整个调试完成后,却遇到的新问题:彩灯演示时有时正常有时混乱。
在排除其它可能的情况下,我仔细检查各端子的连接情况,发现清“0”端在清“0”后悬空了。
将其插到电源正极后,发现问题解决了。
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的13作用是非常大的。
2、经过三个星期的设计,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
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
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
通过设计,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
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两年多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