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正义主宰下的等级社会

合集下载

正义之下的个人和社会一一对《理想国》集体价值的认识

正义之下的个人和社会一一对《理想国》集体价值的认识

正义之下的个人和社会一一对《理想国》集
体价值的认识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它探讨了关于个人和社会的正义问题以及集体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理想国》中的集体价值观。

第一步,探讨“正义之下的个人和社会”。

根据柏拉图的理论,正义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问题,也涉及到了社会秩序和政治权力的分配等方面。

他认为个人应该为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奋斗,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因此,一个正义的社会应该是以公平、平等和道德为基础的,其中个人必须服从社会的规则,从而完成他们的义务。

第二步,思考集体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柏拉图认为,一个彻底的理想国应该具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应该是关于真理、美和善的。

这个价值观念将作为社会的准则,引导个人和整个社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同时,集体价值观也能够帮助个人在行动上保持一致,促进团结和社会的和谐。

第三步,探索集体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的价值观不一致,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排斥。

因此,对于个人而言,接受集体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最后,在读完《理想国》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集体价值观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也对于每个个人的发展和行为指导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从柏拉图的理念中吸取启示,努力营造有益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

《理想国》的正义理念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理想国》的正义理念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人 们 多 方 面 的 生 活 需 要 。但 仅 有 社 会 分 工 还 是 不 够 的 , 重 要 的 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是 理 想 国 家 的基 本 前提 和 必 要 条 件 , 它 因此 柏 拉
图 的政 治 体 制 和 社 会 理 想 都 围 绕 “ 义 ” 展 开 。 正 来
利 益 。这 种 民本 思 想 一 直 贯 穿 《 性 国 》 是 柏 拉 图 设 计 的 理 想 国 理 , 家 的一 个 基 本 要 素 。
三 、 家 正 义 与 个 人 灵 魂 的 正 义 国 柏 拉 图强 调 理 想 国 家 的 目标 不 是 为 了 某 个 阶 级 的 单 独 的 幸
的 是社 会 生 活 的 等 级 秩 序 以 及 严 格 的 社 会 分 工 , 个 理 想 的 国 家 一 就 是 建 立 在 这 样 俨 然 有 序 的 等 级 制 度 基 础 之 上 的 。柏 拉 图 的“ 国
福 , 是 为 了 全 体 公 民 的 最 大 幸 福 , 为 了 “ 造 一 个 整 体 幸 福 的 而 是 铸
国家 ” 。在 这 一 目标 之 下 , 须 追 求 使 城 邦 正 义 即 国家 正 义 与 个 人 必


引 言
灵魂的正义达到一致 。
( ) 家 正 义 生 活 的 时 代 正 值 雅 典 遭 遇 战 乱 , 主 制 民
思 想 贯 穿 始 终 。柏 拉 图探 讨 了 城 邦 的 正 义 和 公 民 个 人 灵 魂 的 正 义 这 两 方 面 内 容 , 出观 点 : 两 者 都 实 现 了 正 义 与 和 谐 , 个 完 美 理 想 的 国 得 当 一
对 智 者 派 与 当 时许 多 希 腊 城 邦 统 治 者 奉 行 的 基 本 价 值 , 即强 者 的 私 利 , 且 在 希 腊 较 早 地 提 出 了 政 府 的 目的应 旨在 寻 求 老 百 姓 的 并

从正义城邦到和谐社会——柏拉图《理想国》的正义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

从正义城邦到和谐社会——柏拉图《理想国》的正义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

城邦的正义是通过对每一位公 民阶层 的划分来实现 的, 实 质就是 “ 每个人必须在 国家 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 的职
城邦正义在每个人身上 的具体化。城邦正 义的三个 阶层互不 干涉 ,各 司其职 ,与此相对应 ,个人正义 就是 自身 的三种 品 质在 自身 内互不 干扰 ,各起各 的作用。当人 的灵魂 内部 三个 部分互相协 调,能够做好各 自本分的事情 ,而且不做其他部
社 科纵横
Y0UNG 青年与社会
从正义城邦到和谐社会
柏拉 图 《 理想国》的正义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 的启示
盛 楠
( 郑 州 大 学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1 )
要 :古希腊著名哲学 家柏 拉 图在 《 理 想国》里设计 了一个充满理 想主义 色彩的美好社会 , 而这幅社会 画卷是 围绕 着 “ 正义”
分应该做 的事情 , 那么个人的正义就得到 了实现 。由此可见 , 柏拉 图有关个人正义 的实质就是个人灵魂 的和谐 。在灵魂 的
务。 ” 柏 拉图根据 腓尼基神话 中神在造人 的过程 中加入金 、 银、
铜 的成分的不同 , 相对应 的把城邦 的所有公 民分为统治者 、 护卫 者 、生 产者 三个 阶层 。他认为每个人 的天赋是不 同的 , 每位公 民应该根据 自己的天性来做 自己最适合 的工作 。因此 可 见城 邦正义的实质就是根据社会分工 ,三个阶层的公民应 按照严格 的秩序各 司其职 、恪守其责 、互不 干涉 ,统治者是 政策 的制定者 ,而护卫者和劳动者是政策 的执行者 ,他们 各 自担 当 自己在社会 中的角色 ,且不能逾越 自己的界限。 首先是统治者阶层。柏拉 图认为 ,城邦 的统治和治理是 项繁杂 的工作 , 因此需要具有超凡智 慧和能力 的人来担 当, 而在他眼里 ,哲学家是拥有超 高智慧和渊博知识 的精英 ,因

最新从柏拉图三个等级的划分看社会正义

最新从柏拉图三个等级的划分看社会正义

从柏拉图三个等级的划分看社会正义从柏拉图三个等级的划分看社会正义摘要: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诉求。

一部《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

柏拉图在文中提出通过专业分工把社会划分为三个阶层,每个人都按照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

为了维持社会正义,实现德性与幸福,又规定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由此达到一种同伴之间的和谐共处,达到一种善的生活。

通过这些构想,柏拉图建立起了他的理想国,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乌托邦,但是这个理想国在今天看来也有其现实意义,其正义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理想国柏拉图专业分工社会正义一、专业分工与社会阶层柏拉图认为社会起源于经济需要,一个人与另一些人合作的目的是为获得更多跟美好的生活必需品。

相互帮助和合作的人聚集而居,“并把聚集的居所称作城邦”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原则: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表述的国家论,是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的。

国家的任务就是实现德性和幸福,国家体制和法的目的在于为使尽量更多的人幸福而创造条件。

国家的资质应该像整个宇宙和个人有德性的灵魂一样,那就是说,理性应该在其中占统治地位。

社会上有许多阶级,正如灵魂有各种功能;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于健康灵魂中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

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有一批人承担保卫城邦的职责,他们构成了与生产者阶层有别的武士阶层。

武士除了具有勇敢的禀赋之外,还赋有智慧。

他们知道什么是城邦的真正敌人,同时必须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

他们的只是不可能来自混淆善恶的神话传说和伤风败俗的诗歌文艺,必须有人承担教育武士的职责。

这些教育武士的人是从武士阶层中挑选出来的最富有智慧、最有力量、最关心城邦的优秀人才,是经过长期磨练和考验的、富有治国经验的长者。

柏拉图称这些人才是完善的保卫者,武士则是真正保卫者的助手。

他在严格的和一般的意义上使用“保卫者”和“统治者”。

【1】一般意义上的统治者包括武士和真正的保卫者,两者共同统治着生产者,严格意义上的统治者专指武士的指导者,武士则是实施他们治国方略的执行者。

《理想国》——正义主宰下的等级社会

《理想国》——正义主宰下的等级社会

《理想国》——正义主宰下的等级社会《理想国》——正义主宰下的等级社会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贯穿“正义”这条主线,围绕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缔造了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

虽然论柏拉图的正义论是和社会等级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他的正义理论给人类寻求正义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一种价值上的参考。

关键词:个人正义、国家正义、等级制度、现实思考一、国家正义:社会等级秩序在天赋差异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柏拉图把城邦的组成人员分成三个阶层,生产者阶层、护卫者阶层和统治者阶层。

在一个“理想国”中,统治者应该有智慧,护国者应该很勇敢,所有阶层的人们都应该有节制和正义感。

社会分工和等级制度构成了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结构,也是城邦的基本制度,没有分工就不会形成社会秩序,就不会形成有序化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是城邦有序运行的制度保障。

城邦的三个阶层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实现了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但仅有社会分工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三个等级之间的和谐,这便是正义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个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在柏拉图看来,只要城邦的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正义强调的是社会生活的等级秩序以及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社会的正义,一个国家的正义,就在于等级统属关系的确立,在于社会成员的恪尽职守,一个理想的国家,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俨然有序的等级制基础之上的,当社会各等级的成员都能够做到等级分明,职责清晰,分工有序,这个社会就能够处在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只要每个人能够严格遵守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一个国家的正义便有了坚实的保证。

二、个人正义:灵魂的和谐对个人而言,正义就是履行自己的义务,就是做自己的事情,不干涉别人的事情。

柏拉图的正义在本质上追求的就是一种社会的和谐即各等级间的和谐相处,分工合作,互不干扰僭越,一个国家实现了正义,它就会朝着善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幸福,因此,正义本质上就是和谐,相反,如果不同等级的人互相替代,违背社会分工和等级秩序,就会造成国家的极端不正义,破坏社会和谐,甚至导致国家的毁灭。

《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上启苏格拉底,下承亚里士多德,为古希腊哲学乃至后世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理论基础。

以至于20世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不无感叹地说道:“两千年的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

”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理想国》。

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正义”思想的哲学著作,柏拉图创造性地提出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相统一的社会政治理论。

现代政治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就曾在其著作《The City And Man》中提到,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迄今为止关于“正义”理论的最负盛名的政治著作[1]。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关于正义问题的相关思考无论是对当时的雅典城邦,还是对于当今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柏拉图《理想国》正义观的背景任何有价值的哲学问题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柏拉图的正义观正是古希腊雅典时期思想智慧的结晶。

柏拉图所思考的正义问题有其特殊的时代和理论背景,一方面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衰落导致公共生活秩序混乱,面对“苏格拉底之死”,他不得不把哲学思考的重心转向如何确保城邦制度的正义。

因为古希腊早期的自然正义观面临着被智者学派解构的危险,柏拉图只有深入探究何谓正义的问题,才有可能为道德价值的权威性重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时代背景柏拉图出身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其父母及亲戚均是雅典奴隶主贵族的后裔。

由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柏拉图从小就对平民政治心存疑虑。

特别是长达30年之久的希腊内战——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使得希腊诸邦的居民彼此间充满了仇恨、猜忌与杀戮,持续不断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居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面对着物资匮乏、战争不断、政局动荡的现实生活,人们为了生存不惜互相算计乃至残殺,传统的道德习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正如修昔底德所言:“在和平繁荣的年代,人们都乐于遵循着更高原则的指导,但是当战争的激情带走了日常生活的富余之后,它最终使得大众丧失了理智。

正义城邦 和谐社会——论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社会

正义城邦 和谐社会——论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社会

b i u s gjsieo tt n n iiu l. T lt , ut eo tt a s ta v r ls yds si u t fsaea d idvd as oP ao j si fsaeme n h teeycas c n c c a ie yi r e n uf l i uis bd s so d r df ll sd t .Th se c f u t ei o d ra dh r n .Idvd a b t a is t e ee sn eo si re n a mo y n iiu l j c S
柏拉图( 公元前 4 3 37年) 2— 4 是古 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和 社会思想家。他 出生在雅典城 邦的 一个 名 门贵族家 庭 。柏 拉图所生活 的时代 正 值 雅典 在 伯罗 奔尼 撤 战争 中遭 遇失 败. 民主制 出现危机 , 个希腊城邦制度走向衰落之际 。《 整 理 想 国》 是柏拉圈对 当时 社会 现状 进行 为城邦起源于社会分 工 . 分工是城邦产生
[ 关键词]国家正义;个人正义 l和谐 ; 学家执政 ;整体主义 哲 [ 中田分类号]B 52 2 2 0 .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 6 16 7 (0 6 0 —0 20 1 7 —9 3 20 ) 10 3—4
On t eHa mo i u o it n Plt ’ h p b i h r n o sS c ey i a o S T eRe u lc
j s c ,acr ig t lt ,men h amo y o n iiu ls u.I rg l e n iiu l t u t e co dn o Pao i a st e h r n fidvd a o 1 t e ua sidvd as o t

2023理想国读后感_5

2023理想国读后感_5

2023理想国读后感2023理想国读后感1在该书中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性。

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

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

柏拉图先是探讨出城邦的正义,进而推及到个人。

在他看来,正义是各司其职,互不侵扰。

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不过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热忱于寻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学家,这就涉及到了真理问题。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见而无知识,只有那些认识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将其与具体事物区分开,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

柏拉图通过“太阳”的比喻说明,正如太阳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

他又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影象;第二,影象所像的实物;第三,数理对象。

灵魂将影象的实物作为影象来研究,它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第四,理念。

灵魂从假设出发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象而是使用理念来作系统研究。

前两个部分属于可见世界,后两个部分组成了可知世界。

与此相应,灵魂的状态也可以分为4个阶段,这就是想象或猜测、信念、理智和理性。

柏拉图通过“洞穴”的比喻指出,认识的4个阶段并不是后天学习的发展过程,而是“灵魂的转向”。

因为灵魂本身具有一种认识能力,教育只是使这种能力掌握正确的方向,使它从黑暗转向光明,从现象的世界走向真实的世界,因此教育也是《理想国》的重要主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国》——正义主宰下的等级社会
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贯穿“正义”这条主线,围绕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缔造了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

虽然论柏拉图的正义论是和社会等级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他的正义理论给人类寻求正义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一种价值上的参考。

关键词:个人正义、国家正义、等级制度、现实思考
一、国家正义:社会等级秩序
在天赋差异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柏拉图把城邦的组成人员分成三个阶层,生产者阶层、护卫者阶层和统治者阶层。

在一个“理想国”中,统治者应该有智慧,护国者应该很勇敢,所有阶层的人们都应该有节制和正义感。

社会分工和等级制度构成了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结构,也是城邦的基本制度,没有分工就不会形成社会秩序,就不会形成有序化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是城邦有序运行的制度保障。

城邦的三个阶层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实现了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但仅有社会分工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三个等级之间的和谐,这便是正义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个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在柏拉图看来,只要城邦的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正义强调的是社会生活的等级秩序以及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社会的正义,一个国家的正义,就在于等级统属关系的确立,在于社会成员的恪尽职守,一个理想的国家,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俨然有序的等级制基础之上的,当社会各等级的成员都能够做到等级分明,职责清晰,分工有序,这个社会就能够处在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只要每个人能够严格遵守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一个国家的正义
便有了坚实的保证。

二、个人正义:灵魂的和谐
对个人而言,正义就是履行自己的义务,就是做自己的事情,不干涉别人的事情。

柏拉图的正义在本质上追求的就是一种社会的和谐即各等级间的和谐相处,分工合作,互不干扰僭越,一个国家实现了正义,它就会朝着善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幸福,因此,正义本质上就是和谐,相反,如果不同等级的人互相替代,违背社会分工和等级秩序,就会造成国家的极端不正义,破坏社会和谐,甚至导致国家的毁灭。

柏拉图依照由大见小原则,考察了个人正义,柏拉图认为,城邦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城邦的缩小,二者是同构的,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划分为三个部分,用于思考和推理的理性( 理智),理智的天然辅助者激情,使人感觉爱,饥饿等物质骚动的欲望,城邦的正义是三个阶层互不干扰,各做各的事,以此相应,个人的正义就是自身内的三种品质在自身内在各起各的作用,做它本分的事情,当人的灵魂内部的三部分彼此友好和谐,各部分不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个人就实现了正义。

柏拉图的个人正义本质上就是一种个人灵魂的和谐,在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理性无疑在价值上是最高层次,而欲望则为最低层次。

一个人正义的有德行的人应该让理性处于主导地位,起领导作用,统帅激情,控制欲望,激情与欲望服从理性的统治不反叛,这就实现了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

反之,如果灵魂的三种品质之间争斗不和、相互代替,则是不正义的,灵魂的一个部分起而反对整个灵魂,企图在内部取得领导地位不正义,不节制,怯懦,无知,总之,一切的邪恶就是三者的混淆与迷失。

三、正义实质:社会等级制度
柏拉图的正义论是和社会等级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正义和谐就是各个等级互不僭越、各守其序,这种正义论有着明显的阶级性,它代表了和维护着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柏拉图的正义论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限制着平民的自由和权利,甚至可以说柏拉图是用牺牲平民的自由和权利来换取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种和谐的达成必然要求社会成员尤其是平民百姓无条件的服从,但是一个人类共同体总是由不同的对立的甚至是冲突的成分组成的,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形式兼顾各方的利益,并制止各方为了私利而进行的毁灭性的争夺。

对于城邦的生存与和谐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柏拉图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上强调国家至上而忽视公民的自由和平等。

柏拉图尤其强调国家的正义在于各个阶层的人们各自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进行阶层之间的转换。

他在《理想国》中提到:“苏:但是我想,如果一个人天生是一个手艺人或者一个生意人,但是由于富有,或者能够控制选举,或者身强力壮,或者有其他这类的有利条件而又受到蛊惑怂恿,企图爬上军人等级,或者一个军人企图爬上他们不配的立法者和统治者的等级,或者这几种人相互交换工具和地位,或者同一个人同时执行所有这些职务,我看你也会觉得这种交换和干涉意味着国家的毁灭吧。

格:绝对是的。

”柏拉图认为阶层的转换对国家是非常有害的,甚是“最坏的事情”,会让国家毁灭。

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正常运行,达到和谐,就需要各个阶层的人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否则将给国家带来灾难。

这种思想是一种国家至上的思想,忽视了人民的相对自由。

四、双重思考
柏拉图实际上是把个人正义上升到一种个人伦理道德从伦理上内在地规范
着人们的外在行为,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安宁。

和谐社会的特征为了达到社会的统一和谐,实现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的社会和谐思想价值及其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柏拉图的社会和谐思想从根本上是为国家统治集团服务的。

柏拉图的这种社会和谐思想,以等级制的神圣为前提,以各阶层的人们安分守己为基本原则,以维护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统治秩序为根本目的。

这正是国家统治集团根本利益与意志的体现,迎合了国家统治集团的需要。

因此,这种和谐观不仅在当时就被众多城邦的统治者所认可、接受,而且还被历代统治者尤其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和封建王权奉为主流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柏拉图的这种社会和谐观强调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各自忠于职守,尤其强调个人的和谐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强调个人的正义对国家和谐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家政体、社会风气对个人思想、道德的,在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这种客观作用,无论在当时社影响会还是在现代社会都是普遍存在的。

正如怀特海所说:“欧洲哲学传统的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组成的。


柏拉图的政治正义思想和当今的政治正义思想相比,固然有很多缺陷,但也是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所制约。

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面对雅典城邦的政治危机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社会秩序的混乱,希望把正义当作治疗社会的良药,他要求社会三个阶层各尽其职,各安其份。

这实际上表达了他对社会统一和谐稳定的渴望,尽管柏拉图的正义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有着种种弊端,但他的正义理论给人类寻求正义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一种价值上的参考。

两千年后的今天社会正义与和谐依然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重要价值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