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
浅析《理想国》之正义

浅谈《理想国》之正义国学121班5000412041 石敏柏拉图的《理想国》全书从“正义”的概念出发,采用了归纳演绎等方法,探讨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涉及到哲学、伦理等诸多领域。
要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就必须首先把握对正义的理解。
本文试从《理想国》原著出发,浅析正义。
关键词:善秩序正义类比“关于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普遍特征,可以最稳妥地概括为: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
阿尔弗菜德·诺尔特·怀特海如是说。
了解《理想国》,首先要理解正义。
如何理解《理想国》?我们要认识到《理想国》始终贯彻四大德性: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理想国》的篇幅庞大,论述比较分散。
我们往往会将注意力分散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哲学王、金银铜铁三种人、妇女儿童公有等新奇的高谈阔论上,不容易把握其核心的主要的思想,从而对整体的理解就会产生偏差,比如对正义的理解。
什么是正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尝试着删繁就简,厘清书中的思路。
在书中,正义的严格意义上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类。
一,正义是严格意义上的善正义是严格意义上的善,实践意义上的善,是邪恶的对立面。
苏格拉底驳斥:“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是一种德性,而正义的人很蠢笨”“不正义的生活是更幸福的生活”等等说法。
1,正义是欠债还钱,讲真话。
玻勒马霍斯认赞同西蒙尼得的话:正义就是欠债还钱。
苏格拉底将此解释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希腊人的观念下,理解“恰如其分的报答”。
这就引出下一个正义的定义。
2,正义就是把善给与朋友,把恶给与敌人。
对朋友之义是希腊人道德上最重要的义之一。
善恶分明,明显区别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
希腊人观念中的朋友,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朋友。
中国人交友讲究志气相投,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偏重人情。
希腊人交友并非根据个人感情,而是区分好人坏人。
玻勒马霍斯坚持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的一种技艺。
苏格拉底则指出正义如果是一门技艺的话应当有其应用的范围。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辨正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辨正
柏拉图认为,正义是世界公认的伟大价值,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实现正义的理论。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和政治观点,清楚地展示了正义的思想,从而为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首先,柏拉图认为正义是以公正为基础的,不应该有太多的歧视。
在《理想国》中,他提出理想国中没有国家利益,而是以公正为基础,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正义。
他认为,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正义是一种通用的道德标准,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和社会政治的限制,所有的人都应该享受公平的待遇。
其次,柏拉图认为,正义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应该根据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以正义为推行方向”的“正义斗争”。
他倡导,要在社会中推行“平等”:平等的斗争活动,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政策等等。
只有建立起这种平等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正义。
第三,柏拉图认为,正义也是一种规范,人们应该按照正义的要求,有责任和义务地去做。
这一点在《理想国》中也有清晰的表现,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有义务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在社会中进行真正的正义斗争。
他认为,要把正义融入社会,首先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尊重法律,遵守社会规矩,推动社会进步,从而有利于建立正义的社会。
以上就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关于正义观的思
想,这一观点仍然影响着当今世界。
正是由于柏拉图的这一理论,我们现在才能快乐地生活在一个崇尚公正的社会之中。
因此,在今天,我们也应在坚持正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努力维护世界的公正,共同建设和谐的社会,实现柏拉图理想国的美好愿景。
略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

,是所有理念的源泉和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他的正义观。
柏拉图认为,正义是一种最高的理念,是所有社会和个人的基础。他强调,正 义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不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正义的真正含义是追求真理、智 慧和卓越,这需要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个人的欲望。
然而,柏拉图的正义观也受到了批评。首先,他的理念论和理式论被认为是超 验的,无法被经验所证明。其次,他的正义观被认为过于理想化,难以在现实 社会中实现。然而,这些批评并不一定完全正确。
总之,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尽管其中的理念 论和理式论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和社会思想 的影响。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实现真正的正义。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正义的理念,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体系和 著作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柏拉图的众多著作中,《理想国》是最为 著名的一部,该著作主要探讨了正义问题。本次演示将阐述柏拉图在《理想国》 中关于正义观的核心观点及其方法论,并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略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
基本内容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 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正义有着至高无上的地 位。本次演示将探讨《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分析其内涵、地位、实现方法及 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正义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主张,一个理想的国家应 该由哲学家来领导,因为哲学家是最具有智慧和真理追求的人。在这个国家中, 人们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卫士和生产者。统治者负责制定和执行法律,
对柏拉图《理想国》正义简析

对柏拉图《理想国》正义简析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正义观的简析引论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
”或许爱默生说的有些许夸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国》在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分量确实举足轻重。
书中柏拉图将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护国家的武士阶层和平民阶层。
他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具有智慧,正义,善,美德。
因而“正义”一词便尤为重要。
书中从讨论正义开始,先后辩驳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的和最坏的折中”等意见。
而我所要分析的就是,柏拉图以辩论形式引出贯穿全文的主题:正义。
一对《理想国》的理解1.《理想国》的主题《理想国》的中心内容是正义,整本书都是围绕正义展开。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其中,城邦正义是论述的重点。
2《理想国》的内容《理想国》的内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的问题:正义的内涵,城邦正义的实现,城邦正义的维持,城邦正义的衰败。
在正义是什么的问题上,柏拉图没有对正义本身做出定义,他把正义分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并对他们分别的进行了定义。
在正义的实现和维持上,柏拉图把个人正义的实现和维持融入到城邦正义的实现和维持中。
在柏拉图看来,城邦正义实现的关键在于哲学王的统治,维持城邦正义的两大手段是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
尽管如此,城邦正义还是不可避免要衰败。
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和僭主政制是四种渐次衰败的政体。
3二柏拉图正义的内涵正义的含义在《理想国》的一开始,苏格拉底问:“什么是正义?”这个词既包括个人道德也包括社会道德,因此就该关注对个人和社会都适合的生存方式。
理想国是一种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城邦的出发点和归宿。
1 国家的正义柏拉图认为只要社会的每个部门都能清楚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
正义城邦是个不断实现的动态过程。
城邦中存在不正义的人并不影响城邦的正义性质,但影响城邦的正义程度。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辨正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辨正一、本文概述柏拉图,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其著作《理想国》被誉为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柏拉图提出了自己对正义的独特见解,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蓝图。
本文将从《理想国》的文本出发,分析柏拉图的正义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辨析和评价。
二、《理想国》概述三、柏拉图的正义观1、正义的定义: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这种正义观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体系中,正义被赋予了深远且独特的意义。
柏拉图坚信,正义不仅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他眼中的正义,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恰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恪守本分,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同时尊重并保护他人的权益,互不侵犯。
这一观念源于柏拉图的理念国家理念,他认为理想国家应当是一个各司其职、和谐共处的共同体。
在这样的国家中,每个人都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职责,无论是哲学家、士兵还是工匠,都应当恪守自己的职责,以此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在这样的社会中,正义不仅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也是国家运转的法则。
柏拉图强调,个人的行为必须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都应当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得到保障。
他认为,只有这样,个人和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实现真正的正义。
柏拉图的正义观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念。
它不仅要求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还要求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并保护他人的权利,以此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和正义。
这种正义观体现了柏拉图对于理想社会的深深向往和追求。
2、正义与政治哲学: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是政治哲学的核心。
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是基于正义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治权力应该为正义服务。
同时,柏拉图还强调了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是维护正义的重要手段。
正义与政治哲学: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正义不仅是道德伦理的基石,更是政治哲学的核心。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国家正义观

探讨Discuss◎周艳青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国家正义观摘要:《理想国》所阐述的是柏拉图的国家正义观。
柏拉图的国家正义观可以通过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一是理想的国家就是正义的国家;理想的国家具有什么样的特质;二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之间的关系;三是个人正义的实现是国家正义实现的前提。
关键词:《理想国》;国家正义观;国家正义;个人正义近年来,关于政治哲学回归的呼声不绝于耳,“正义”、“自由”等的再次探讨也如后春笋一般出现。
“正义”便是发轫于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的这正义观包括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由于当时的个人生活与城邦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理想国的实现还要诉诸于个人正义的实现。
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之间是一种放大与缩影之间的关系。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国家要有智慧、勇敢和节制,正义的个人要用激情辅助理性压制欲望。
一、正义的国家柏拉图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让城邦成为一种善国家,让城邦中的人过上一种善生活。
柏拉图所说的理想国就是这种实现至高“善”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的人过的就是一种善生活。
这个理想的国家之所以实现了至高的“善”,是因为这个理想国是体现着“正义”的国家,正义即是最大的善。
柏拉图认为的理想的国家要实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专业化分工,每个人都根据身上所带的品质进行不同的工作。
有的人有智慧和知识,就应该担任统治者的角色,有的人有着勇敢的品质,就应该担任护国者,而被统治者是城邦中大部分的人,他们所具有的品质就是节制,当然节制是城邦中的每个人所应该具有的德行,劳动者身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品质,也不可能对城邦产生什么影响,因此只要节制就可以了。
正义的国家就是显示出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国家。
只有这三部分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互不干扰就能够使国家体现智慧、勇敢和节制。
“我们说: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情不互相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因此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中的人分为三个阶层,三个阶层的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守住自己该有的德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安于其位,而不互相干扰。
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

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摘要:柏拉图是最早明确系统地探讨“正义”问题的哲学家,其正义观被认为是古希腊时期正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之后的西方一直到近现代的各种正义理论都能从柏拉图那里找到它的思想渊源。
本文通过对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所体现的正义观进行梳理,从而更加清晰深刻地对其进行理解与阐释。
关键词:个人正义国家正义理念善不正义公元前5世纪,雅典哲人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以对话体的方式著述《理想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人类正义问题的著作。
这部著作探讨的主题,直至今天仍吸引着思想家们进行不倦的思考。
在《理想国》中,与苏格拉底讨论“什么是正义”的人们对“正义”提出了多种解释。
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就是讲真话、欠债还钱;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帮助朋友,损害敌人;色拉叙马霍斯认为人们都是把守法当作正义,而法律是国家统治者制定的,统治者是强者,他们制定的法律必然对自己有利,因此,所谓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格劳孔则认为由于人们在相互损害时,对从这种损害中的获利与受害进行比较,发现害大于利,从而相互协议、制定法律,放弃相互损害,而人们把就把守法践约称作正义,因此,正义来源于人们的契约或协议,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对上述正义观念进行了反驳,系统陈述了自己的正义观。
一、柏拉图的“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柏拉图的正义分为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
但是,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都属于正义理念的影像,是对正义理念的摹写,而不是正义理念本身。
㈠、个人正义个人正义反应的是人类灵魂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人类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组成。
理性近乎美德,欲望近乎邪恶,激情介于二者之间。
理性是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欲望则是人类产生恶的根源,是人类动物性的一面;激情虽然也被赋予动物,但是它可以通过理性的引导,成为人的一部分。
理性才是人类灵魂的本性,如果没有理性的指引,激情和欲望就只能让人们去追逐表面的快乐。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5篇范文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5篇范文第一篇: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1摘要:柏拉图关于正义的讨论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绝非是与后人开的一本正经而严肃的玩笑!关键词:正义《理想国》柏拉图正义,一直是人类苦心追求的美好价值。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生活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渴求一种正义的生活,渴望生活的美好,而那些渴望正义的人们却饱受了不正义的折磨,他们一直试图向正义探源,对正义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而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很少对正义进行思考,或者当人们对正义进行着思考时,对自己、别人乃至整个社会是否存在正义进行思考时,甚至连正义是什么都说不清楚。
正如我的老师廖峰博士所说,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的,但两千多年以前的哲人们所思考的问题,到今天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这些问题始终保持着无知。
难道两千多年以来人类的智商没有提升过,这着实可怕!一、柏拉图的生平柏拉图(公元前427年— 347年)2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
民主制复辟后处死了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
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政体。
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叙拉古的统治者狄翁被谋杀后,格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
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时候,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
他于壮年时期成就了经典作品《理想国》。
全书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政治思想,是关于人类的一个理想的共同体生活的构想。
柏拉图是第一个对正义问题做出系统思考的思想家,在《理想国》一书中,正义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
理想国是一个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理想城邦的出发点与归宿。
交稿日期:2013.12.16据《韦氏新世界美国英语词典·大学版》第二版,柏拉图生卒年不准确二、关于正义的讨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第一卷中,通过苏格拉底与别人的对话对正义观念作了逐一的分析和批判:(一)关于克法洛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的反驳克法洛斯从自己的经营活动出发,提出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1摘要:柏拉图关于正义的讨论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绝非是与后人开的一本正经而严肃的玩笑!关键词:正义《理想国》柏拉图正义,一直是人类苦心追求的美好价值。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生活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渴求一种正义的生活,渴望生活的美好,而那些渴望正义的人们却饱受了不正义的折磨,他们一直试图向正义探源,对正义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而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很少对正义进行思考,或者当人们对正义进行着思考时,对自己、别人乃至整个社会是否存在正义进行思考时,甚至连正义是什么都说不清楚。
正如我的老师廖峰博士所说,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的,但两千多年以前的哲人们所思考的问题,到今天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这些问题始终保持着无知。
难道两千多年以来人类的智商没有提升过,这着实可怕!一、柏拉图的生平柏拉图(公元前427年— 347年)2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
民主制复辟后处死了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
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政体。
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叙拉古的统治者狄翁被谋杀后,格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
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时候,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
他于壮年时期成就了经典作品《理想国》。
全书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政治思想,是关于人类的一个理想的共同体生活的构想。
柏拉图是第一个对正义问题做出系统思考的思想家,在《理想国》一书中,正义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
理想国是一个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理想城邦的出发点与归宿。
1交稿日期:2013.12.162据《韦氏新世界美国英语词典·大学版》第二版,柏拉图生卒年不准确二、关于正义的讨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第一卷中,通过苏格拉底与别人的对话对正义观念作了逐一的分析和批判:(一)关于克法洛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的反驳克法洛斯从自己的经营活动出发,提出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
柏拉图反驳了这个观点,他认为这种正义只是日常生活中某一情形下的行为,这类行为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义的,它受还债的时机和还债对象的限制。
柏拉图指出:第一,当债主精神不正常的时候,还债是不妥的。
“譬如说,你的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他后来疯了,再跟你要回去……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第二,如果债主是敌人,那么此时的还债也是不正义的,因为那会造成对敌人的资助,“敌人对敌人所欠无非是恶”。
所以,柏拉图认为如此给正义下定义,无法在每一个情况下保证普遍正确。
(二)关于玻勒马霍斯“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的反驳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柏拉图也驳斥了这个观点。
因为,第一,正义的人要给予其朋友有益的东西,他就必须自己来判断什么是善;他必须知道对他的每一位朋友而言什么东西是有益的。
因此,正义包括较高层次的知识,由于每个人不可能都拥有这些知识,正义就不能在所有的人身上得到落实。
第二,若按照玻勒马霍斯所举的例子,可能导致医生在没有病人的时候、舵手没有航海的时候、不打仗的时候,正义成为无用的东西。
第三,有时我们会混淆朋友和敌人,造成善恶给予对象上的困惑。
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敌人,必须严格确定。
综上所述,正义不是“把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
(三)关于色拉叙马霍斯“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的反驳色拉叙马霍斯提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柏拉图对于这个世俗的见解进行了三点驳斥。
第一,对强者有利不一定是正义的。
例如,“美味对于强壮的运动员有利,但是也对于身体弱的人有利。
浦吕达马斯是运动员,比我们大伙儿都强,顿顿吃牛肉对他的身体有好处,所以正义;而我们这些身体弱的人吃牛肉虽然也有好处,但是就不正义?”第二,正义不一定是当时强者、政府的利益。
遵守正义有时不利于强者的统治。
因为政府有时也会出现错误,服从政府安排,会造成统治者利益的损害。
如果遵守错误的法律就是不正义的了。
第三,强者的利益不能包罗万象,技艺就只是为了求取对象的利益而不是强者的利益,任何技艺都服务于它的对象。
例如,医生服务于病人的健康,航海术为了航程安全,挣钱技术产生报酬,统治术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等等。
每种技艺尽其本职,使照管的对象得到利益。
(四)关于色拉叙马霍斯“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的反驳色拉叙马霍斯又提出“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即不正义比正义更加有利。
他指出在社会生活中,不正义的人得到的好处和利益比较多,而正义的人老是吃亏。
这种情况使人们对正义的积极价值产生怀疑。
柏拉图对此进行了驳斥。
第一,不正义比正义过得好的说法违背常理。
不正义是恶、错误的行为,正义是善、理智的德性。
如果认为不正义好,就会混淆是非,导致把不正义归在美德与智慧这一类,把正义归在相反的一类。
这是违背正确原则、十分荒唐的认识。
第二,不正义者不可能更快乐。
因为心灵是人的行为的指导机构,好的心灵导致好的行为方式,获得好的功能、德性,生活自然是好的、快乐的;而坏的心灵指导下的人的行为是邪恶的、痛苦的,肯定生活得坏。
柏拉图指出马、眼睛、耳朵、短刀、凿子都有自己的功能或者德性。
如果心灵失去了特有的德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心灵的功能。
正义的名誉会使黑土地带来小麦和大麦、果实累累。
这样一来,正义者是快乐的,不正义者是痛苦的。
三、柏拉图正义观在《理想国》的第四卷,柏拉图开始讨论他所认为的正义。
他认为社会起源于经济的需要,一个人与另一些人合作的人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美好的生活品。
他首先引入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的探讨。
“假定我们视力不好,人家要我们读远处写着的小字,正在这时候有人发现别处用大字写着同样的字,我们就可以先读大字后读小字,再看看他们是不是一样”。
这跟正义的关系是“有个人的正义,也有城邦的正义”。
因此他认为大东西里的正义可能更容易理解,主张先探讨城邦的正义,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这就是“国家是大写的人”3。
(一)国家的正义国家的正义,在柏拉图看来,就是每一个人都只做适合于他的本性的事情,这就是统治者以智慧治理国家,护卫者以勇敢保卫国家,包括生产者在内的所有成员以节制协调彼此的行为。
从而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等级秩序。
柏拉图的理想城邦由三部分组成:统治者、护国者和生产者。
分别按照他们的理智、意志和情欲而派生的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品德。
统治者是智慧的代表,他们深谋远虑,具有真正的知识,使国家有很好的谋划。
护国者的美德是勇敢,作为国家品质的勇敢,不是在兽类或奴隶身上看到的那种表现,而是在自然基础之上的。
理想城邦里的第三种品质节制,它是不能通过某一个阶级的品质体现出来,它是,它贯穿于全体公民,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都结合起来。
当国家3出自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的统治者运用其智慧统治着国家,护国者充分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广大被统治者安分的从事自己的职业,接受着统治者的统治,城邦和谐时,城邦是正义的。
(二)个人的正义同时,柏拉图论述了个人正义。
他认为,灵魂和肉体是两个独立的实体。
人的灵魂有三种品质——理性、激情和爱欲。
这三种品质又与三种德性——智慧、勇敢和节制相对应。
个体的正义就是灵魂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就是人的理性、激情和爱欲保持在各自的限度之内,从而求得各不同部分的和谐统一。
在这三种品质中,理性居于领导地位,统帅激情,支配爱欲。
在柏拉图的观念里,个人与城邦相似,“在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且数目相同。
”所以,和国家的正义类似,如果一个人灵魂内部的各种组成部分在自身内部和谐,各起各的作用,他就是正义的。
一个正义的人,其灵魂中理智的部分是智慧的,为整个心灵谋划,起领导作用。
激情无论在快乐中还是在苦恼中都不忘理智所关于什么应当惧怕什么不应当惧怕的信条,是勇敢的。
人性中的爱欲,则由理性和激情去领导,使爱欲得到节制。
“也就是说,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
他应该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
”在此意义上说,正义是灵魂的一种品质,一个有正义的人的德性是和谐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国家的正义与个人的是正义相互依存的。
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的实现是互为前提的,是统一的,不可能在不正义的国家实现个人的正义,也不可能在个人不正义的国家里实现国家的正义。
四、对柏拉图正义观的思考读《理想国》是沁人心脾的。
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对话,充满情趣,有以严密的论证逻辑配以优美的语言,行云流水的雄辩中夹杂着隽永的格言。
对这经典之作,像我这般才疏学浅的学生不敢妄加评论,我就谈谈我的读后感吧。
首先,柏拉图的正义观,它对西方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堪称西方思想史上国家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源泉。
他完成了希腊人对正义的第一次系统的论述,《理想国》一书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西方哲学思想就是柏拉图哲学。
其次,在与柏拉图大师的对话过程中,我觉得他的思想也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局限性。
柏拉图认为统治者是牧人,被统治者是羊群,二者严格区分。
同时,他不同意劳动者追求跟美好的生活,柏拉图似乎认为贵族有权享乐,贫民劳动者就应该本本分分,做好分内的事。
这种思想的局限性是明显的。
同时,有人认为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学说是没有实现基础的,仅仅是一种学说,一种思想。
但我个人认为不能如此断章取义。
柏拉图的这一思想就如一个在黑夜中的火炬,从此,黑夜就不仅仅是黑夜了!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关于正义的讨论对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绝非是与后人开的一本正经而严肃的玩笑!致谢:感谢我的老师廖峰博士的谆谆教诲和帮助,在您的教导下我的课程论文最终写成。
参考文献:[1]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9.[2]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3.[4]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厄奈斯特·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M].卢华萍译.吉林人民出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