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第7课《风筝》精品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鲁教版六年级(上)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鲁教版六年级(上)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12009—2010学年期末素质测评六年级(上)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8分)(一)、积累(共22分)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5分)高垣.( ) 泯.灭 ( ) 枯涸.( ) 档.案( ) 日晕.( ) 洗zhu ó( ) 蹂l ìn ( ) 梦m èi ( ) 静m ì( ) 滑j ī( ) 2、下面词语中共有5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5分) 不知所措 无精打采 林阴大道 再接再厉 仗义直言 一愁莫展 骇人听闻 迫不急待 按部就班 相题并论 首当其冲 共商国事 ( ) ( ) ( ) ( ) ( ) 3、默写(10分)(1)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3)《次北固山下》中诗人感慨时间过的很快的诗句是 ,。

(4)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5)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6)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7)天河何处? 。

, ? 4、中国古代诗人善吟咏月亮,请你写出两句含“月”的诗句。

(2分) (1) (2) (二)、语言运用(共6分)5、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才能产生好效果。

根据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旭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大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

期中考试,成绩大大下降。

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

面对这种情况,请你替王旭的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他的话。

(3分)妈妈说:同学说: 6、古时候,有一个北方人,从来没见过菱角。

他到南方做官,在一次宴席上吃菱角,竟连壳一起吃下去了。

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

”他说:“我不是不知道,是为了清热解火。

”有人问:“北方也生长菱角吗?”他回答:“山前山后,到处都是。

”(注菱:一种生于池沼的草本植物,果实的硬壳有角,果肉可吃)这则寓言启示我们: 。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习题 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习题 第一课时(精品)

《风筝》习题11、基础过关1.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憧憬(zhuàng chōng)凌空(líng lín) 翩翩(piān biǎn)倏地(shū sòu)磨坊(mó mò)丧气(sàngsāng)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

词语:句子:3.我是小小书法家。

(每个写2次)奔希丧4.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xīn xī wàng yī rán xún zhǎo mòfáng( ) ( ) ( ) ( ) ( )dà jīng shī sè qiān hū wàn huàn chuí tóusàng qì( ) ( ) ( )pīn mìng bēn pǎ0dǒu dòng Jì xù( ) ( ) ( ) ( )5.把下面表示神态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写出其他你知道的。

翩翩()()大失()()垂()()气6.造句。

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按原文填空。

我们( ),在田野里( ),找了半个下午,还是()。

我们( )地坐在( ),一( ),看见远远的水面上( )着一个( ),( )地转着,将水 ( ),( )水在()。

那里是我们村的( )。

二、综合训练1.我会选词填空。

飞舞飞翔(1)风筝越飞越高,在天空中翩翩()。

(2)可爱的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

继续陆续(3)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走进教室。

(4)下课了,我们()玩刚才的游戏。

第7课《风筝》同步练习(鲁教版六年级上)doc初中语文

第7课《风筝》同步练习(鲁教版六年级上)doc初中语文

第7课《风筝》同步练习(鲁教版六年级上)doc初中语文1.依照拼音写汉字。

风zhēnɡ〔〕温xīn 〔〕丫chà〔〕寂mò〔〕憔cuì〔〕点zhuì〔〕嫌wù〔〕nüè〔〕杀2.改正以下各句中的错不字。

〔1〕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致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湛,然而最喜爱风筝。

〔〕改〔〕〔2〕我在破获隐秘的满足中,又专门愤慨他的瞒了我的眼睛,如此苦心孤旨地来偷做没出息小孩的玩艺。

〔〕改〔〕〔3〕我也明白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怒,等他讲,〝我但是毫不怪你啊。

〞〔〕改〔〕3.选词填空。

〔1〕但我是一直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同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小孩所做的玩艺。

〔A嫌恶B憎恶C憎恨〕〔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专门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着。

〔A蜷缩B瑟缩C萧瑟〕〔3〕他的这些,在我看来差不多上笑柄,的。

〔A悲伤B厌恶C可鄙〕。

〔4〕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

〔A哀痛B悲伤C悲伤〕4.联系上下文,讲讲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四面都依旧严冬的肃杀,久经诀不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明白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伤。

5.分析下面两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1〕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差不多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2〕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然而,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专门的寒威和冷气。

【拓展阅读】1.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1881-1936〕,现代闻名家、家和家。

原名,字,浙江人。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讲«»,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鲁教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10课_风筝》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鲁教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10课_风筝》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鲁教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10课风筝》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 填空(《风筝》):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家。

原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

他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集有________,散文诗集有________,杂文集有________等。

2. 选出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A.嫌恶(è)惊惶(huáng)模样(mó)憔悴(qiáo cuì)B.伶仃(ling dīng)决别(jué)可鄙(bǐ)丫杈(chà)C.什物(shí)似的(shì)落枕(lào)苦心孤诣(yì)D.瑟缩(sè)既刻(jí)虐杀(nuè)掷出(zhì)3. 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________(2)我是向来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

________(3)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里拾枯竹。

________4.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可怜模样。

________(2)而我的心也仿佛几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________(3)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________(4)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________二、阅读与理解《风筝》)5. (《风筝》)第一段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6. (《风筝》)在肃杀的严冬,见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本应感到春的暖意,而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7. (《风筝》)“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是指什么?8. (《风筝》)写记叙文景和情是不可缺少的,选文就是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________引出了对故乡的________的描写。

语文版七上语文风筝同步练习检测题

语文版七上语文风筝同步练习检测题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风筝》同步练习检测题语文试题(七上)2007-11-09 08:45 阅读184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课前导学1、选出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A.嫌恶(è) 惊惶(huáng) 模样(mó) 憔悴(qiáo cuì)B.伶仃(ling dīng) 决别(jué) 可鄙(bǐ) 丫杈(chà)C.什物(shí) 似的(shì) 落枕(lào) 苦心孤诣(yì)D.瑟缩(sè) 既刻(jí) 虐杀(nuè) 掷出(zhì)2、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我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C.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去,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 )②本文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显得真切感人。

( )③“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这一句中之所以用“无可把握”是“我”没有机会补过,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 )④文章一开始,对北京冬季放风筝的景色描写属闲来之笔,没必要。

( )4、填空。

给本文划分结构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2段),。

第二部分(3、4段),当年粗暴制止小弟做风筝给他造成的伤害。

第三部分( ),时过境迁,“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第四部分(9~12段),。

【金识源】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风筝》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

【金识源】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风筝》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

《风筝》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选出各组中加粗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A、嫌恶(è) 惊惶(huáng) 模样(mó)憔悴(qiáo )B、伶仃(dīng) 决别(jué) 可鄙(bǐ) 丫杈(chā)C、什物(shí)似的(shì) 落枕(lào) 苦心孤诣(yì)D、瑟缩(sè)既刻(jí)虐杀(nuè)掷出(zhì)3、选出下列形似字组词有错误的一项( )A、联袂抉择决别诀窍B、通牒间谍蝴蝶谍报C、笑柄彪炳把柄话柄D、倘若徜徉流淌一趟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①肃杀——②笑柄——③恍然大悟——④苦心孤诣——5、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A、我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口婆心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C、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去,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语言表达训练】6、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属于哪一种?试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

7、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对于表现中心的作用。

8、“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9、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10、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

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

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a把废墟变成城市。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风筝鲁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风筝鲁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风筝鲁教版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迷信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肉体;了解作品的批判性。

○课时布置两课时○课前预备先生①布置预习: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处置生字词。

圈点勾勒文中不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效果。

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预备交流。

②预习课后练习二,预备与同窗们交流。

教员①教员应多预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先生多角度了解课文。

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进程中。

③可用多媒体辅佐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全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全体感知一、导入看到美丽的风筝,听着入耳的歌声,一定沟起你哪些想象?同窗们说得很好,风筝给了我们那么丰厚的内容,有喜悦、兴奋的感受,有难忘的故事,下面我们来学的是鲁迅先生写的«风筝»,看看风筝在他的心中惹起怎样的情感反响。

惊异、悲痛二、先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由于鲁迅就说过知人论事说,要看一团体的作品,先来了解一下这团体〕三、字词落实:本文写与一九二五年的一篇白话文,许多言语习气与如今已有所不同,让我们发生美妙、喜悦感情的风筝,文中的句子作者鲁迅心中的感受如何?[板书课题并出示目的。

]文中写了〝我〞、〝小兄弟〞,画出描写故土风筝时节的〝春黑暗丽〞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想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求)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痛〞?看上下文,就可以了解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痛〞。

故土的风筝时节,是平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

故土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阴沉的天空中〞。

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时节放起风筝来了。

〝我〞见风筝而悲痛,是由于想起小时分〝肉体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说〝惊异和悲痛〞,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a.这篇课文回想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教员可针对先生不同的感受启示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关于肉体的虐杀〞?鲁迅看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仇恨?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了解的中央画出来,大家一同研讨。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 风筝练习1 鲁教版五四制 (I)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 风筝练习1 鲁教版五四制 (I)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 风筝练习1 鲁教版五四制 (I)
原名,浙江绍兴人。

他的小
选出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我是向来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第一段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会感到______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应该怎样理解?
附送:
原名,浙江绍兴人。

他的小
选出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我是向来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第一段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会感到______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应该怎样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风筝
自主积累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憔悴
..()()诀.别()什.物()嫌恶.()恍.然()
荡漾.()伶.仃()虐.杀()堕.下()苦心孤诣.()
二、下列词语书定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恕睛朗的天空蜈蚣风筝点缀照应
B绝望逝去的春天高兴跳跃破获秘密
C仿拂还有寂寞毫无怨恨全然忘却
D不堪懒蓝色山桃吐雷偶尔看了
三、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肃杀:
2.我恍然大悟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恍然大悟:
3.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
..。

笑柄:
4.我……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苦心孤诣:
四、为下面语段画线处选填一个连贯、恰当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

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

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具有刚毅、坚强的气质。

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鲁、鄙陋变得文雅、睿智。

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

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
五、填空。

《风筝》选自,体裁是。

作者,原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

六、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答:
七、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答:
八、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答:
九、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
十、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边各题。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请用10个字以内的字数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2.“我”跟“小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各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
3.“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

……于是傲然走.出”。

留意加点字的一系列动作,它们生动地表达了“我”的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为什么他要这样做?为什么“小兄弟”不反抗?
答:
4.文段中没有写出“小兄弟”在遭受此打击之后的表现,你能不能站在他的立场,描述出此刻的心情?答:
十一、阅读下边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鲁迅生活片断
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

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 ]。

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
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
..。

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

..,抨击时弊
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

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

”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不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

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
吃一点。

我说:“随便。

”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
..。


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
..。

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

1.文中方括号内应填入最恰当的词是()。

A、情绪
B、感情
C、激情
D、热情
2.把文章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为每一部分选择一个最合文意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是()。

A、教育
B、教诲
C、拨亮火花
D、为大众服务
E、听鲁迅讲课
第二部分的小标题是()。

A、夹铅笔
B、免得误学生
C、改正
D、讲义错字多
E、不拘小节的先生
第三部分的小标题是()。

A、早来晚走
B、吃饭
C、鲁迅请我吃饭
D、津津有味
E、小饭摊
4.本文写的几件小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答:
5.本文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十二、阳光明媚的五月,台湾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到岳阳参观游览。

如果请你代表大陆学生对访问团讲几句话,表达大陆和台湾“两岸兄弟一家亲”的思想,你将如何表达?要求:这几句话必须含有“一衣带水”“血浓于水”“一脉相承”“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等词语中的至少两个词语,不少于25字。

答:
参考答案:
自主积累:一、qiáo cuìjuéshíwù huǎng yang ling nuè duò yì二、B三、1. 形容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2. 形容猛然醒悟过来。

3. 可以用来取笑的资料。

4. 费尽心思。

四、B 五、《鲁迅全集》散文鲁迅周树人文学思想革命能力训练:六、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早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

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

七、: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八、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九、反映鲁迅先生知错必改,充满自省精神。

十、1.我破坏小兄弟做风筝 2.我:嫌恶,破坏风筝小兄弟:喜欢,制作风筝 3.蛮横无理的行为讨厌风筝小兄弟在长幼、力气上都敌不过我 4.略(写出绝望的心情即可)开放拓展:十一、1.D 2.第一部分:开头……“抨击时弊”。

第二部分:“那时先生上课……免得误了学生。

”第三部分:“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点头。

”3.第一部分小标题是:拨亮火花;第二部分小标题是:“不拘小节的先生;第三部分小标题是:早来晚走。

4.本文通过三件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青年的谆谆教诲。

5.本文是以事情的性质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十二、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