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I的静脉溶栓治疗
STEMI溶栓治疗现状课件

STEMI溶栓治疗的发展
• 80年代, 溶栓治疗成为了急性心梗的治疗主线, 是急性心
梗治疗史对死亡率下降最显著的治疗。
• 研究发现PCI对急性心梗患者的存活获益大于溶栓治疗
• PCI时间延迟会使PCI的获益降低;每延迟30分钟患者的
溶1栓年还死是转亡运风PC险I, 由就时增间加来决7.定5%;当预期延误转运时间超过62分钟时, 直接
在不同时间干预下, 更早的溶栓较延迟的直接PCI获得更低死亡率
8
ESC2017 SETMI指南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HINA PEACE
• 2001年至2011年十年间STEMI住院率翻倍, 但再灌注比率
没有改变, 院内死亡率没有变化
• 2001年至2011年间中国STEMI患者接受溶栓的比例逐渐降
低, 而接受直接PCI的比例逐渐增加
• PCI和溶在栓相比同时例间的干变预化下并, 直未接使PCSIT较E溶M栓I院有内更死低亡的死率亡降率低
5
STEMI溶栓治疗的发展
尿激酶原 Pro UK: 成功率87%
6
中国心梗溶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的4大现状
• 在无PCI条件且适宜静脉溶栓的患者中, 仅49.5%接受了溶
栓治疗
• 溶栓治疗延迟, DTN(从入院至开始溶栓)时间>30 min
• 多数患者接受的是循证医学证据不充分的尿激酶
• 溶栓药物剂量不规范
7
PCI相比使用特异性溶栓药物进行溶栓治疗, 并不能降低死亡率 《Circulation》的STREAM研究和Fast-MI研究结果显示, 溶栓后早期PCI患
STEMI溶栓治疗方案

STEMI患者溶栓治疗方案一、溶栓前准备1.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完成溶栓筛查表,排除溶栓禁忌症;3.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溶栓用药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型、血凝、肾功能。
1、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入。
2、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瑞通立只能静脉使用。
应该18mg+18mg分两次静脉注射,每次缓慢推注2分钟以上,两次间隔为30分钟。
3、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2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3min内静脉推注,继以30mg溶于9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完。
注意:溶栓药物注射时应该使用单独的静脉通路,不能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给药,也不能与其它药物使用共同的静脉通路。
三、监测指标及时机溶栓开始后0~180min内应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变化及心律失常,定期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血常规、血凝。
四、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血管再通的间接判定指标包括:(1)60~90min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
(2)cTn峰值提前至发病12h内,CK-MB酶峰提前到14h内。
(3)2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4)2~3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AVB)、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伴或不伴低血压。
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移最重要。
对于溶栓后患者,无论临床判断是否再通,均应早期(3~24h内)进行旨在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溶栓后PCI的最佳时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无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条件的医院,在溶栓治疗后应将患者转运到有PCI条件的医院。
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标准:心肌梗死溶栓(TIMI)2或3级血流表示血管再通,TIMI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0~1级)。
五、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一)出血1.轻度出血:皮肤、粘膜、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或小量咯血、呕血等(穿刺或注射部位少量瘀斑不作为并发症)。
STEMI的静脉溶栓治疗

溶栓与抗栓同时治疗
• 对于溶栓的患者,推荐氯吡格雷 + 阿司匹 林。(I,A)
• 阿司匹林:起始剂量150-300mg,继以75100mg维持剂量。
• 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口服,继以 75mg/d维持。
• DAPT(阿司匹林 +P2Y12 抑制剂)维持至 多 1 年。(I,C)
• 根据体重调整普通肝素快速浓注后静脉输注。(I ,B);
• 而再灌注治疗时间每延迟1小时,相关死亡 增加10%。
• 有研究显示1小时内再灌注治疗,死亡率 1.2%;6小时后再接受再灌注治疗死亡率 6%。
• GISSI试验发现,急性心梗后1小时溶栓 死亡率下降近50%,ISIS试验发现急性心梗 后4小时溶栓死亡率下降近33%,9个急性 心梗溶栓试验发现急性心梗在6小时内死亡 率下降20%。
• 3.一旦溶栓失败(在 60~90 分钟内 ST 段恢复 <50% 或 者出现血流动力不稳定、心电不稳定或进行性缺血等情况 ),立即行补救性 PCI(I,A)。
• 4.成功溶栓后 2~24 小时内,推荐对心梗相关血管行造 影和 PCI(I,A)。
• 5.为了防止再发缺血或者有证据显示初始成功溶栓后再发 栓塞,推荐行急诊造影和 PCI(I,B)。
• 2.心电图记录:溶栓前应做18导联心电图,溶栓开始 后 3小时内每半小时复查一次12导联心电图,(正后 壁、右室梗塞仍做 18导联心电图)。以后定期做 全套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应严格固定。
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
直接指征: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 依据TIMI分级 ,达到II、III级者表明血管再通 。
疗。
绝对禁忌证:
• 绝对禁忌证:①既往脑出血史;前6个月内 的缺血性卒中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 或动静脉畸形 ③近期大的外伤、手术、颅 脑损伤(1月内) ④在过去一个月内的胃肠 道出血,已知的出血性疾病(排除月经期 )⑤可疑或确诊主动脉夹层;⑥过去24小 时内不能压迫的穿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通过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可以提高急性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参考内容二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 对于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至关重要。再灌注治疗是STEMI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 目的是尽快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以减轻心肌损伤和改善患者预后。本次演 示将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方法。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 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01 背景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诊断标准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事件,院前溶栓治 疗在再灌注治疗策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次演示旨在提供针对STEMI院前溶栓治 疗的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背景
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堵塞冠状动脉管腔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如果不及时治疗,STEMI可导致心力 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对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尽快完成检查和准备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医生应根据指南的建议,尽快 安排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以便确诊。同时,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 疗的患者,医生应尽快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如备皮、造影剂过敏试验等。
3、手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对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严密的监测,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药物再灌注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但对于部分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对于发病时间较长、病情较重或患者存在溶栓禁忌症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机械 再灌注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机械再灌注治疗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恢复 快等优点,已成为STEMI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STEMI溶栓治疗方案

STEMI患者溶栓治疗方案一、溶栓前准备1.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完成溶栓筛查表,排除溶栓禁忌症;3.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溶栓用药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型、血凝、肾功能。
1、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入。
2、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瑞通立只能静脉使用。
应该18mg+18mg分两次静脉注射,每次缓慢推注2分钟以上,两次间隔为30分钟。
3、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2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3min内静脉推注,继以30mg溶于9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完。
注意:溶栓药物注射时应该使用单独的静脉通路,不能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给药,也不能与其它药物使用共同的静脉通路。
三、监测指标及时机溶栓开始后0~180min内应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变化及心律失常,定期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血常规、血凝。
四、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血管再通的间接判定指标包括:(1)60~90min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
(2)cTn峰值提前至发病12h内,CK-MB酶峰提前到14h内。
(3)2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4)2~3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AVB)、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伴或不伴低血压。
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移最重要。
对于溶栓后患者,无论临床判断是否再通,均应早期(3~24h内)进行旨在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溶栓后PCI的最佳时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无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条件的医院,在溶栓治疗后应将患者转运到有PCI条件的医院。
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标准:心肌梗死溶栓(TIMI)2或3级血流表示血管再通,TIMI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0~1级)。
五、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一)出血1.轻度出血:皮肤、粘膜、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或小量咯血、呕血等(穿刺或注射部位少量瘀斑不作为并发症)。
急性STEMI溶栓治疗标准规程

溶栓筛查表
溶栓适应症
• 最适合溶栓的患者,指出血风险低、症状出现<3小时,送达的医
院不能行PCI,或送达医院后可能有较长时间的延迟才进行PCI者
①发病≤12小时,预期FMC至PCI时间延迟>120分钟
②发病12-24小时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至少2个导联st段抬高>
0.1mV,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仍可考虑溶栓
溶栓后抗凝治疗方案
• 肝素:维持APTT正常对照值的1.5-2倍 • 低分子肝素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流程
1 确诊STEMI 2 排除溶栓禁忌症、了解院外用药情况,避免重复用药 3 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4 填溶栓筛查表、签溶栓知情同意书 5 100ml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冲管用)
6 静注肝素盐水45U/kg,不能超过4000U(院前应用低分子肝素者,省略此步骤)
• • • • • 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快:无时间延迟 易:所有医生 廉:价格低廉 好:早期<3小时溶栓和PCI的再灌注效果相似
• 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速度、第一效果 • 提高再灌注成功率
溶栓后并发症处理预案
√ 出血
• 轻度出血:皮肤、粘膜、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或小量咯血、呕血等(穿刺或 注射部位少量瘀斑不作为并发症)
• 重度出血:大量咯血或消化道大出血,腹膜后出血等引起失血性低血压或休克,
需要输血者 • 危及生命部位的出血:颅内、蛛网膜下腔、纵膈内或心包出血
溶栓后并发症处理预案
符合溶栓适应症、无禁忌症
普通肝素45U/kg,维持肝素化9U/kg/h 测APTT/4小时,维持50-70s(48小时)
瑞替普酶18mg静注 30分钟后可重复
溶栓评价
失败
成功
补救性PCI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急性情况,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痛和心电图上持续性ST段抬高。
在治疗上,纤溶酶原激活剂(thrombolytic therapy)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处理方式。
在应用溶栓治疗时,合理用药是至关重要的,以下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进行探讨。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溶栓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其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正确诊断;•患者无禁忌症,如大量反复呕吐、顽固性低血压、近期有溃疡、手术等;•开始溶栓治疗时间在发病后的3小时内。
可选择的溶栓剂根据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t-PA(替地尔激酶)在应用临床的同时,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
t-PA 静脉溶栓治疗属于Ⅱb类推荐,其静注剂量为10mg,30min内给药完成,治疗效果较好。
此外,还可以选用其他溶栓剂,如重组链激酶、硫酸肝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芬必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这类药物实际上都是抑制了前列腺素合成,因此在使用中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这类药物会影响凝血和增加溶栓出血的风险。
用药剂量根据不同的治疗情况以及药物的特点,用药剂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溶栓剂的推荐剂量为:•小剂量t-PA:10mg•重组链激酶:300万IU•硫酸肝素:1000U/kg在使用一些其他药物时,也需要按照药物说明书以及医生的指导注意用药剂量,以免出现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治疗时间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时,治疗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在出现心绞痛或心电图ST段抬高的2小时内,需要开始进行溶栓治疗。
如果过了这个时间点,治疗的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
研究显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治疗的早期期间是最重要的,需要加快步伐进行治疗。
STEMI溶栓筛查准则(2023版)

STEMI溶栓筛查准则(2023版)STEMI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是一种严重的心肌梗死类型,及时溶栓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抢救和康复至关重要。
2023年版的STEMI溶栓筛查准则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最新、准确的溶栓筛查指南,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适时的治疗。
筛查人群::1. 临床症状:具有典型的胸痛,可辐射至颈部、左臂或肩部。
2. 心电图(ECG)特征:ST段抬高(至少0.1mV)在导联V2-V3(男性)或V2-V4(女性)。
3. 早期ECG改变:存在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溶栓治疗的指征::1. 症状持续时间少于12小时,尤其是在3小时以内。
2. 高危人群:年龄≥75岁,有糖尿病、心力衰竭、前一次心肌梗死史、合并其他高危特征。
3. 远离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并且到达PCI中心的时间超过90分钟。
不宜进行溶栓治疗的情况::1. 明确的出血不良,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
2. 最近的大手术或颅脑外伤。
3. 过去两周内的中风。
4. 过去的出血性疾病史。
5. 肝素或其他抗凝药物使用时,不宜进行溶栓治疗。
后续治疗::1. 及时联系PCI中心,安排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
2. 维持适当的血栓溶解水平,通常使用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3. 苏醒期间,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
通过遵循2023版的STEMI溶栓筛查准则,医务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STEMI患者,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请在实际诊疗中广泛应用该准则,并在必要时对其进行更新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栓谈话技巧
• 1、患者目前的病情、诊断、可能的后果( 非再灌注治疗的死亡率) • 2、当前可能选择的治疗措施以及溶栓治疗 • 3、溶栓获益(降低死亡率和心力衰竭发生 率) • 4、出血风险
是知情同意的重点,应将严重出血尤其是颅内出 血(0.9% ~ 1.0%)的风险作为重点
溶栓与抗栓同时治疗
• 对于溶栓的患者,推荐氯吡格雷 + 阿司匹 林。(I,A) • 阿司匹林:起始剂量150-300mg,继以75100mg维持剂量。 • 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口服,继以 75mg/d维持。 • DAPT(阿司匹林 +P2Y12 抑制剂)维持至 多 1 年。(I,C)
• 根据体重调整普通肝素快速浓注后静脉输注。(I ,B); • 60IU/KG最大4000IU静脉推注,继以12IU/kg最 大1000IU/h输注,持续24-48小时。目标APTT5070秒,或在3、6、12、24小时监测达到对照值的 1.5-2.0倍。
常用方案1
• 1.尿激酶(UK):150万IU (约2.2万IU/kg)用10ml生 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l 5%~10%葡萄糖液体 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用方案2
•
最新指南推荐采用纤维蛋白特异性的药物(如替奈普酶 、阿替普酶或瑞替普酶
• 与尿激酶等非特异性溶栓药物相比,重组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作为特异性 纤溶栓药物,对纤维蛋白选择性更强,对 全身纤溶活性影响较小,开通梗塞冠状动 脉的效果更佳。
•
GISSI试验发现,急性心梗后1小时溶栓 死亡率下降近50%,ISIS试验发现急性心梗 后4小时溶栓死亡率下降近33%,9个急性 心梗溶栓试验发现急性心梗在6小时内死亡 率下降20%。 • 循证医学证实急性心肌梗死3小时内,溶栓 与PCI治疗疗效相当
• 溶栓治疗针对ST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 死不溶栓治疗
相对禁忌证:
• ①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收缩压 ≥ 180 mmHg 或舒 张压 ≥ 110 mmHg),需控制收缩压<160 mmHg;②胸外按压时间>10 min 或创伤性心肺 复苏操作;③痴呆或其他颅内病变;④3 周内创 伤或进行过大手术或 4 周内发生过内脏出血;⑤ 2 周内进行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⑥ 感染性心内膜炎;⑦妊娠或产后1周;⑧活动性消 化性溃疡;⑨终末期肿瘤或严重肝肾疾病;⑩正 在使用抗凝药物,国际标准化比值水平越高,出 血风险越大。
溶栓适应证
• 溶栓适应证: • ①起病<12 h,年龄<75 岁无禁忌证者; • ②起病 12~24 h,如仍有胸痛或血流动力 学不稳定,ST 段持续抬高者。 • ③年龄 ≥ 75 岁,权衡利弊后减量或半量治 疗。
绝对禁忌证:
• 绝对禁忌证:①既往脑出血史;前6个月内 的缺血性卒中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 或动静脉畸形 ③近期大的外伤、手术、颅 脑损伤(1月内) ④在过去一个月内的胃肠 道出血,已知的出血性疾病(排除月经期 )⑤可疑或确诊主动脉夹层;⑥过去24小 时内不能压迫的穿刺。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 (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注意其对血液动力 学影响。 • (三)一过性低血压及其他的过敏反应 (多见 于SK或 rSK)等。
溶栓后的指南推荐:
• 1.溶栓后转院 推荐所有患者在溶栓后立即转运至有 PCI 能力的医疗中心(I,A)。 • 2. 溶栓后介入治疗:推荐对有心衰或休克的患者行紧急造 影和 PCI(若有指征)(I,A)。 • 3.一旦溶栓失败(在 60~90 分钟内 ST 段恢复 <50% 或 者出现血流动力不稳定、心电不稳定或进行性缺血等情况 ),立即行补救性 PCI(I,A)。 • 4.成功溶栓后 2~24 小时内,推荐对心梗相关血管行造 影和 PCI(I,A)。 • 5.为了防止再发缺血或者有证据显示初始成功溶栓后再发 栓塞,推荐行急诊造影和 PCI(I,B)。
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
直接指征: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 依据TIMI分级 ,达到II、III级者表明血管再通 。
间接指征
• 1.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输注溶栓剂开始后2小时 内,在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回降≥50%。 • 2.胸痛自输入溶栓剂开始后2~3小时内基本消失 • 3.输入溶栓剂后2~3小时内,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 心律、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者下 壁梗塞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 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压。 • 4.血清CK-MB酶峰提前在发病14小时以内或 CK16小时以内。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 (一)出血 :1.轻度出血:皮肤、粘膜、肉眼及显微
镜下血尿、或小量咯血、呕血等 (穿刺或注射部位 少量瘀斑不作为并发症 )。 2.重度出血 :大量咯血 或消化道大出血 ,腹膜后出血等引起失血性低血压 或休克 ,需要输血者。 3.危及生命部位的出血 :颅 内、蛛网膜下腔、纵隔内或心包出血。
临床监测项目
• 1.症状及体征:经常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以及减 轻的程度,仔细观察皮肤、粘膜、咳痰、呕吐物及 尿中有无出血征象。 • 2.心电图记录:溶栓前应做18导联心电图,溶栓开始 后 3小时内每半小时复查一次12导联心电图,(正后 壁、右室梗塞仍做 18导联心电图)。以后定期做 全套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应严格固定。
•
•
STEMI的静脉溶栓治疗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 疗经历以下三个阶段:U的建立(70 年代)病死率过去一般为15%左右;2.溶栓 (80- 90年代)病死率为9%左右;3.经皮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目前),目前病死 率已降至 5%。
• 心肌梗死后2小时尤其是1小时以内是再灌 注治疗的“黄金时间”,如果能在这段时 间内实现心肌水平的再灌注,挽救的心肌 数量和生命数量是最多的。 • 而再灌注治疗时间每延迟1小时,相关死亡 增加10%。 • 有研究显示1小时内再灌注治疗,死亡率 1.2%;6小时后再接受再灌注治疗死亡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