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1)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篇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篇

第一节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The factor affecting the wellness)
健康新概念
1.生物学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1)卫生资源 2)社会环境 2)医疗保健手段 5生活消费
3.卫生服务因素
4.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1行为习惯 2生活时间 3生活节奏 4生活空间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三节 发展力量素质
二、发展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
1.肌肉肥大 2.神经调节机能 3.骨杠杆的机械效率 4.肌纤维的组成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三节 发展力量素质 三、力量素质的测试方法
(一)背肌力 (二)立定跳远 (三)推实心球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四节 发展耐力素质
一、提高耐力素质的要求与方法
1.体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 2.通过体育教会人们去合理、有效地利用、保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它是一种利用身体而又去完善身体的活动过程。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
1.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3.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4.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二节 发展速度素质
一、提高速度素质的要求与方法
1、速度—— 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其能力与神经系统的反应 速度、灵敏、协调和肌纤维的类型有关。 速度素质的表现形式: 1)位移速度: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移动的距离 2)动作速度:人体快速完成某个动作的能力 3)反应速度:人体对各种信号的快速应答能力 2、要求:大众体育锻炼主要发展的是位移速度,通常通过提高快速 奔跑能力,发展位移速度。 3、发展位移速度的方法: 1)固定距离的最快速、大强度跑 2)规定时间的快速跑

体育与健康课知识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课知识课教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由骨组织、骨髓和骨膜等构成。
功能
支持体重、保护内脏、造血、储备矿物质等。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组成。
功能
连接相邻的两骨,使它们之间具 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由肌纤维、肌腱和肌膜等构成。
功能
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维持人体姿势和协助呼吸等。
结合专业解说
通过专业解说的讲解和分析,可以更 深入地了解比赛和运动员的表现。
参与体育赛事的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
安全第一
在参与体育赛事时,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遵守赛场规定和安排。
尊重他人
尊重对手、裁判和观众,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参与体育赛事的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
• 遵守规则: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相关纪律要求,确保比赛 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
体育赛事种类繁多,涵盖了众多体育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
欣赏体育赛事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比赛规则
在观看比赛前,了解相关项目的比赛规 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比赛。
感受比赛氛围
现场观看比赛时,可以感受观众的热 情和呐喊,以及赛场上的紧张氛围,
增加观赏体验。
关注运动员表现
关注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战术运用以 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表现,欣赏他们 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培养学生运动技能
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方法,使 其掌握科学锻炼的方式,提高运动水 平。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缓解 学生压力,调节情绪,培养积极向上 的心态。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竞赛等体育活动,培 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竞争意识,提 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

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

西南交通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大纲(草案)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

作为体育与健康组成部分的理论课,其内容涉足的结构、系统性及全面性、侧重点及考核方式和评定是体育教学必须加强的部分。

为了引发和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使学生较系统地加深对体育生物科学本质的认识以及把视野扩大到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去理解体育的规律,使体育科学知识的深广度适合大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强化其全面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特制定本理论大纲。

一、纲要指导思想健康第一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终身体育个体发展指导思想二、理论课的目的任务及要求1、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强化体育健康意识2、系统加深学生对体育科学本质认识,应用理论指导运动实践3、体育与文化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4、全面了解各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三、理论课时计划四、理论课内容安排五、理论课教学实践要求1、按照理论大纲指导思想、内容和要求进行2、根据理论大纲认真组织教案3、保证学时和质量4、严格按规定时间进行考试六、理论课考核与评定1、一、二年级理论课考试占体育课总成绩的10%;三、四年级、研究生选修课理论由上课教师自主确定考试方式和评定2、一、二年级理论课考试成绩不合格,体育课成绩不予评定3、理论课考试方式:网上考试理论课教学内容纲目(一)、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1、对体育的认识(概念、组成、功能等基本知识等)2、对健康的认识(概念、内涵、影响健康的因素)3、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作用4、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二)、大学体育1、大学体育的目标与基本途径2、大学体育课程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三)、人体基本知识及运动生理科学基础1、人体结构与系统2、运动与能源、心肺功能(选)3、运动疲劳的产生与恢复(选)(四)、体育卫生和保健1、运动卫生2、运动中生理反应和疾病预防、安全性3、运动创伤的处理(五)、运动健身方法1、运动健身原则2、运动健身处方3、运动健身注意事项(六)、各运动项目理论1、起源与演变2、现状与发展(国外与我国技术)3、特点与锻炼价值(功能)4、比赛方法及主要规则要点5、单项大赛介绍6、技战术(录象)体育部理论教研组2005年8月一、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1)知识点: 1、体育与健康概念和内涵2、体育与健康的关联3、体育范畴内做什么?怎样做?4 结果是什么一、体育与健康概念和内涵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体育素质二、体育与健康关联?1、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2、体育运动和健康的关联体育运动 ---- 影响健康的因素目的 ------ 健康为什么运动是提高健康水平的最好良药?三、体育范畴内做什么?1、课程的目标要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2、运动健身的基本原则安全性原则超负荷原则(百分之十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专门性原则3、运动健身的内容、手段与方法形态肥胖型、豆芽型方法机能项目技术身体机能方法素质力量、耐力等方法4、运动健身的监控(1)、运动健身的FIT监控(运动健身必须采用的基本监控)次数(Frequency)强度(Intensity)(脉搏)时间(Time)(2)、心率监控(3)监控体温判断运动疲劳确定运动强度四、结果是什么《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及评价1、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50米中饭或立定跳远(选测一项)握力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选测一项)2、测试与评价的理念与内容3、各项测试指标的意义身高标准体重身体成分台阶试验指数有氧代谢运动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柔韧性5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2)一、人体的基本结构1.细胞: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部分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部分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部分《体育与健康》理论部分第⼀章:你的⾝体健康(⼀)⼈体与运动提出问题:⼈体是如何运动的?解决问题:运动系统是由⾻、⾻连接(关节)和肌⾁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配、调节以及其他各系统的配合下,能使⾝体在空间移动或使⾝体各部分相互位置发⽣变动。

⾻骼⾻骼肌:凡是⽤与⾏⾛或使⾝体各部位移动的肌⾁。

运动系统(⼈体)肌⾁平滑肌:通常都是其他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管壁、胃壁等)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物通过消化道。

⼼肌:是组成⼼脏的⼀种特殊肌⾁,24⼩时都在收缩、舒张。

球窝关节:可以向各个⽅向旋转和转动。

(髋、肩)关节(⾻连接)滑车关节:只能向前或向后转动。

(肘、指关节)微动关节(平⾯关节):只允许平⾯或往返的运动。

(脊椎⾻间、腕⾻间、脚也含有微动关节)⾻骼:运动的动⼒。

收缩时,通过肌腱拉动相应的⾻骼。

肌⾁:运动的杠杆。

在肌⾁的拉动下,围绕相应的关节转动。

关节:运动的枢纽。

⾻骼就是以相应的关节为轴来转动的。

(⼆)体育与⾝体的形态提出问题:什么是⾝体形态?体育锻炼对⾝体形态的影响?解决问题:1、⾝体形态:就是⾝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通常⽤克托莱指数评价⾝体形态的发展状况。

克托莱指数=体重/⾝⾼×10002、初中阶段⾝体形态发育特点:⾝⾼的增长:13岁前⼥⽣增长幅度⼤于男⽣,13岁后男⽣增长幅度⼤于⼥⽣;体重的增长:在11—12岁时,⼥⽣增长幅度⼤于男⽣,13岁后男⽣增长幅度⼤于⼥⽣;胸围的增长:在12—13岁时,⼥⽣增长幅度普遍⼤于男⽣,14岁后男⽣增长幅度普遍⼤于⼥⽣。

3、体育锻炼促进⾝体形态的发展:⾝体形态的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但初中⽣的⾝体都处于快速发育期,可塑性较⼤,因此积极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体形态的良好发育。

(1)适当锻炼,可使骺软⾻细胞正常增殖,促进⾻骼的⽣长速度加快,从⽽使⾝体长⾼。

(2)⾝体锻炼不仅可以促进⾝体长⾼,还可以使肌⾁发达有⼒。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的概念与分类2.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3. 运动生理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基础知识,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案例,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实践,掌握运动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体育的概念与分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损伤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

六、教学内容1. 运动营养与健康2. 运动心理与健康3. 体育保健学基础知识4.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5.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关系,体育保健学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与应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评价。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实证分析法:分析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实践,掌握运动训练方法。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第一大板块: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1、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的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2、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

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不吃早点,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偏食熏、烤腌、炸、高脂、高糖食品、晚上不睡、早晨不起、长期上网、昼夜围城(打牌)、缺乏运动、劳逸失调等。

4、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按时作息、拒绝毒品等。

5、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6、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4.99 过重:25-28 肥胖:28-32 非常肥胖,:高于327、每天坚持小时体育锻炼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学习、生活规律进行合理安排、制定计划比如(1)起床后,做扩胸运动、伸展、转体等基本体超运动。

(2)上学或放学时快步走。

(3)积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做课间操。

(4)放学回家后,利用晚饭前后的空余时间,与同伴进行趣味活动,活动强度不大(5)晚上做作业或复习功课感觉疲劳时,利用椅子做健身练习等6、合理膳食:1)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2)减少脂肪摄入;3)增加富含纤维食品;4)按时一日三是餐;5)食用鲜艳食品;6)少吃煎炸食品;7)少喝含糖饮料。

7、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常造成传染病流行,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建设有极大危害性。

知识扩展:天花曾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传染病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记载,天花曾使数百万的人死亡,而幸存者的面部大多也留下了痘疤。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初中体育教学计划1课的设计本节课的主教材是支撑跳跃:分腿腾越。

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女生,本教材共七次课,本节课为第三次课。

一、指导思想:分腿腾越可以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够增强平衡能力和调控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进健康。

学生是在克服困难中进行学习的,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学生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通过分腿腾越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学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加强了人际关系,提高了群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分腿腾越是在跳跃过程中,采用分腿动作,借助两臂的支撑,迅速、安全、省力地腾越跳箱(山羊)的一项运动。

通过柔韧性练习、俯撑成分腿立撑、俯撑推手、击掌成俯撑等练习使学生储备能够越过器械的知识与能力,在完成越过器械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能力”的转化,达成了“我要学”的目标。

同时发展学生的上肢、肩带、下肢肌肉群的爆发力,提高学生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发展灵敏、力量素质提高体能,实现了“用教材教”。

通过学生的自我暗示“我行、我能行”,及教师的语言激励、正确的保护与帮助,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完成挑战的信心,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进取的精神。

分腿腾越的要点是积极踏跳、顶肩推手、提臀分腿、展髋挺身、缓冲落地。

本节课的重点是提臀分腿,难点是顶肩推手。

由于本节课为第三节课只体验越过器械,对于技术的细节不做更高的要求。

三、学生分析:本节课所任年级为七年级女生,学生的上肢、下肢力量较弱,腿的柔韧性较差,完成分腿腾越动作有困难。

加之学生没有学习支撑跳跃的经历,所以对于分腿腾越的学习既新鲜又畏惧。

当学生看到练习器械时,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兴奋、跃跃欲试的感觉。

但有绝大部分学生皱起眉头,表现出害怕、恐惧的心理状态。

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了多种内容的引导性练习,使得跃跃欲试者更加具有完成越过器械的能力与知识,确保其安全地腾越器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奥运会
• 古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克举办一次运动 会(为了和平)。当时各个城邦有他们自己算年的方法,并没有一 个共通的纪元。但是各城邦之间每年度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希腊的 大运动会。这些运动会一共有四种:奥林匹克,匹西亚,尼米亚 与伊斯米亚运动会。这四个运动会以奥林匹克为首,依照顺序分
古奥运的传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说:为祭祀宙斯。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为了庆贺这一 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 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 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 前9-8世纪,建立了200多个城邦。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 ,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 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 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 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别在四个地点举行,这样形成的
• 一个四年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 • 期(Olympiad),成为城邦之间计算
• 年份的方法。
发起和兴盛
• 参加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国家仅有三个国家——伯罗奔尼撒、
伊斯利、斯巴达。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
场地跑。 • 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
新编《体育与健康》
体育锻炼方法与技能
四川农业大学
奥林匹克的起源与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
得名。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它
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 的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体现,这样的传播在奥运会中能
得到充分的展示。
The End
运动损伤的处理
• • • • • • 出血的急救! 1.擦伤的处理 起因:皮肤受到外力摩擦所致 征象:创口较浅,皮肤组织被 擦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 处理方法: 按部位分关节附近和远离关节两种 关节附近的擦伤:不能采用暴露的疗法,擦伤处经消毒处理后, 宜采用消炎软膏或抗生素软膏涂抹,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不在关节的擦伤:创口较浅时,可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创面,周围用 75%的酒精棉球消毒,然后创面 上涂抹紫药水即可。
110次/分~50% 120次/分~60% 140次/分~70% 160次/分~80%
180次/分~90%
60%以下为小强度 80%以上为大强度
2.掌握适当的运动时间
• 运动时间一般根据运动强度而定。每次5分钟以上都属于有效范 围。青少年可采用大强度、短时间的练习。体弱者及老年人宜采
用低强度、长时间的练习。条件允许,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好。
出血的分类: 按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 按受伤血管不同,又可分为动脉出血、经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 血。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流出。出血速度快,流量多危
险性大。引起急性贫血、血压下降,呼吸、心跳中枢麻痹。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自伤口远心端缓慢流出,危险性小
于动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
肺活量体重指数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台阶试验
20
30
必 测
选测1项
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 、仰卧起坐(女)、掷 实心球、握力体重指数
20
选测1项
选测1项
20 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 排球垫球
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
三 使用《标准》的成绩评价
1、《标准》总评分表
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 施意义、 评价指标与分值
一、意义
•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参与锻炼,
• 指标有代表性,可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 为学校、国家提供了第一手的体质数据资料
• 可根据数据,建立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
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
二、评分指标与分值
评价指标 身高标准体重 分 值 10 备注 必 测
• 奥运会类型你知道几种?
• • • • •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奥运会 残疾人奥运会 特殊奥运会 听障奥运会 青年奥运会
我把金牌献给妻子苏珊 !
——施泰纳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一种让人泪
流满面的精神,而我们会不停的为你们加油,
也为自己加油!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
是成功,而是奋斗;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
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
二、体育锻炼的方法
重复锻炼法:重复练习,组间充分休息,如球类运 动。 间歇锻炼法:严格规定组间休息时间,未完全恢复 的情况下(如心率还处于130的时候),就开始下一组 的训练,如短跑。 持续锻炼法:低负荷、长时间、无间断的训练。如 长跑、自行车、游泳等。负荷心率110 ~ 135。 循环锻炼法:轻负荷,不同内容的练习循环交换。


渐进性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经常性原则
• 自觉性原则
• 自觉性来源于目的性,正确确定体育锻炼的目的的意义在于: • 1、有利于调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 2、有利于正确确定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
全面性原则
人体是统一的有机体
1、全面提高身体机能水平。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3、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
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VO2max)的配合
时间(分钟) 强度% 小强度 中强度 大强度
5
10
15
30
60
70 80 90
65 75 85
60 70 80
50 60 70
40 50 60
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
(六)注意事项
1. 运动的禁忌症或不宜进行运动的指征 在运动中,应有针对性地避免某些运动禁忌症,如急性心脏病 2. 在运动中应停止运动指征 在运动处方中应指出须立即停止运动的指征,如:心脏病人在 运动中出现以下指征时应停止运动:运动时上身不适;运动中 无力、头晕、气短;运动中或运动后关节疼痛或背痛等。 3. 运动量的监控 在运动处方中,须对运动量的监控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保证运 动处方的有效和安全。根据锻炼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运动 量。 4. 运动前、后应作充分的准备活动及放松整理活动。 5. 明确运动疗法与其他临床治疗的配合。如:糖尿病患者的运动 疗法须与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相结合,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4、把体育锻炼纳入作息时间表。
• 5、结合日常生活进行体育锻炼。
• 实事求是原则 • 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主观、客观 • 两方面。
二、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内容
• (一)选择合理的体育锻炼时间
• 早晨:肌体状态欠佳、空气质量差,不宜激烈运动。 • 下午:肌体状态良好,空气质量较好,可作为主要体育锻炼时间。 • 晚上 :肌体状态一般,因接近睡觉时间,不宜激烈运动。 • (二)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内容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 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 的目的。
•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 位置:大腿内侧,腹股沟中点下一横指。 •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 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 血。
• 3.头部压迫止血法 • 头部前额、颞部出血,要压迫颞浅动脉。压迫点在耳屏前方,用 手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在颞骨上。
• • • •
4.面部出血 压迫面动脉,点在下颌骨角前面约1.5cm处。 5.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 指的两侧指动脉。
• 6.足部压迫止血法 •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 7.锁骨下动脉 • 肩部和上臂出血压此动脉。压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外缘。
• 8.加垫屈肢止血法
• 前臂、收和小腿、足出血时,如果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可将棉 垫或绷带卷放在肘或膝关节窝上,屈曲小腿货前臂,再用绷带作 “8”字形缠好。
• 9.冷敷法
•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 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 损伤。一般用于冷水或冰袋敷于损伤局部,常与加压包扎和抬高 伤肢同时应用。 • 10.加压包扎法
人体是统一的有机体
• 渐进性原则
• 体育锻炼是一个适应过程。它既体现在整个锻炼全过程中,
也体现在每一次锻炼过程中。 • 1、锻炼动作由易到难。 • 2、锻炼时间由短到长。 • 3、锻炼强度由低到高。
• 4、锻炼运动量由小到大。
• 经常性原则
• 如何在体育锻炼中持之以恒? • 1、强化体育意识。 • 2、确定合理目标。 • 3、选择适于自己的锻炼项目。
止血方法
• (一)指压止血法 •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
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
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 位置:在上臂内侧(上臂挨着躯干的一侧)中间,把胳膊伸展, 肱二头肌和上臂骨之间有一条沟,用手指摸一下感到跳动,就是 肱动脉。
而是奋力拼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这样
的精神!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 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但能保证大学生身体全面健康地发展,
而且有助于其顺利完成国家和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当代大学生 应该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了解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努力
提高基本身体素质,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