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村自然环境的价值,让幼儿走进大自然
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

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高沟镇中心幼儿园孙东梅【内容摘要】农村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这里也是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了幼儿学习科学的瑰宝,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
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
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发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走向科学,促进幼儿的各方面和谐发展。
【关键字】科学科学活动乡土资源课程资源《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近年来我县将开办大量的乡镇农村幼儿园,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
我们要有效的挖掘和利用农村幼儿身边熟悉的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就地取材,精心选择农村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使幼儿的活动充满农趣与生机。
一、利用资源,吸引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奥妙无穷、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佳场所。
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组织幼儿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有趣的现象。
当春回大地,当秋叶缤纷,我们总会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春天,草色青青,野花飘香,一片生机盎然,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放风筝、植树、采野花、捉蝴蝶、饲养小蝌蚪、参观蔬菜大棚。
秋天,田野一片金黄,带孩子们到农田里拾稻穗,拾落叶,挖花生。
孩子们在与各种自然物亲近过程中,自主活动,自发探究。
在动手动脑中,他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又能让孩子们对大自然保持着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着神奇,在我们农村,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树木、庄稼、泥土、沙子、石头、水等,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良好的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宝贝,成为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素材。
幼儿园生态农业课程:让孩子亲近自然

幼儿园生态农业课程:让孩子亲近自然在当今社会,城市生活已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人们与自然的通联似乎越来越远。
尤其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多的电子产品和室内活动可能使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幼儿园生态农业课程应运而生,旨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 了解自然与农业幼儿园生态农业课程首先会带领孩子们去农场或者郊外,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蔬菜、果树和花草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参与实际的农业活动,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孩子们还可以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不同植物的特点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丰富他们的知识和视野。
2. 关爱与责任在生态农业课程中,孩子们将学会如何照顾和保护植物。
通过每天浇水、施肥、除草等活动,他们将懂得植物的生存需要,培养起关爱和责任心。
这些活动也有利于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自理能力。
3. 呵护小动物除了植物,生态农业课程还会关注小动物的生活。
孩子们可能会亲手喂养小鸡、兔子或者鱼类,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需求。
这不仅可以增进孩子们与动物的交流,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更可以让他们意识到人类应该和谐共处、保护和尊重所有生物。
总结回顾:通过幼儿园生态农业课程,孩子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奇妙,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理解自然与农业,关爱与责任,呵护小动物,这些都是孩子们在课程中能够收获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早期就建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他们从小懂得保护环境,珍爱生态,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生态农业课程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他们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未来,我希望这样的课程能够更加普及,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自然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在写作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幼儿园生态农业课程对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让农村幼儿真正享受自然环境

让农村幼儿真正享受自然环境让农村幼儿真正享受自然环境在繁荣的经济信息时代,人们不断的创新、探索,寻求自己一方乐土的同时,也在不断追寻自然的脚步,在碧绿的森林和草地、鲜艳的花朵、飘动的云彩中,寻找那份来自于大自然的神清气爽,享受那份终身难忘的快乐感受。
而幼儿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同自然亲密接触。
草地上有他们追逐昆虫的脚印;花丛里有他们观察蜜蜂采蜜的身影;小沟边有他们戏水玩耍的喧闹声。
草地、花丛、蝴蝶,甚至是雨后的一潭小水洼,一片纯净的雪花,这大自然的一切一切,都是幼儿慕名向往,不断追随的,是他们最初获得具体知识的源泉,为他们人生旅途中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幼儿在与自然聚精会神的交融中,萌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产生了对家乡的倾慕之情,从而培养了爱祖国的情感;同时自然界里五彩缤纷的花朵,优美动听的鸟声,以及蝉声、波浪声、树叶声交互辉映,奏出一曲曲和谐之歌,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了美的种子,陶冶了情操;而在幼儿一生中不断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自然教育帮助他们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上了最深动的第一课。
此外,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撒娇、嬉戏、聆听的同时,不断的提升了自己对自然的浓厚兴趣,这对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爱好,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对大自然具备这些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农村幼儿有着得天独厚的观赏优势,这里竹林伴着微风,吹奏怡人的歌声;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田野;这里有一湾湾的虾池。
这里绿树成荫,果树成林,这里有歌有水有欢乐,在这美好的地方,正是我们开展自然教育的乐园。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幼儿亲近自然。
1 散步时间放飞心情:我们每天午饭后都会带着孩子到田间散步,让幼儿自由在田埂上练走平衡;在水沟边静静等待龙虾的出现,在路边摘上一朵野花送给心爱的妈妈。
让幼儿尽情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心情,他们自得其乐,又唱又跳,犹如一群自由的小鸟。
2 春游、秋游陶冶情操:春季百花开放,百鸟争鸣,在这生机盎然的时光里,带幼儿欣赏桃花、梨花,还有美丽的蝴蝶;秋季果实累累,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带幼儿帮农民伯伯采果子,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利用农村资源 打造乡土化园本特色环境

2019年29期┆1百家争鸣利用农村资源 打造乡土化园本特色环境郭玉杰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让孩子们的心灵能够因为大自然的抚摸而更加充盈丰满。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充裕的农村资源,对此,我们充分利用本地农村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乡土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打造乡土化园本特色环境,并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与材料积极互动,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资源;乡土化;特色环境 新《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
现在的农村不但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更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资源可供我们挖掘利用。
我们幼儿园就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在我们身边就有着丰厚的具有乡土特色的自然资源:这里农田成片,这里果园成林,春天里桃花绽放,夏日里荷塘蛙鸣,秋季里硕果飘香,冬季里素装裹银.....孩子们熟悉的是周围农村人民的生活,看到的是一年四季的播种、管理、收获的繁忙景象和如画般的田野的变化,但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促使幼儿园教育向生活回归,并发动家长和孩子多途径收集各种自然材料,挖掘、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创设让孩子喜欢的、有创意的具有乡土化特色的生态环境,将幼儿园创设成孩子们成长的花园、乐园,更是他们游戏的“天然工作坊”。
一直是我们在不断努力的方向。
一、以“土之乐”为主题,乡土户外自然环境的创设 幼儿喜欢动植物,喜欢亲近大自然,农村幼儿园设置自然、种植角,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幼儿园因地制宜,依托宝贵的自然资源,挖掘各种适应、激发孩子兴趣与能力的游戏材料与环境。
“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地下捉迷藏?什么长着尖尖嘴?什么越老皮越黄?”伴随着《菜地里的儿歌》,为了让孩子们体现现实生活中种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感受更多的生活体验,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阳台、楼顶、墙角空隙处开辟了多个自然活动区,为每个班级都开辟了种植园,“青青菜园里”里,老师指导孩子们如何使用洒水壶、小铲子等工具,如何分苗、播种和耕垄,孩子们在这里翻土、播种、施肥、浇水、记录,小菜园里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变变泥园”里孩子们在这里挖泥巴、和泥泥、捏泥狗、摔泥炮,用简单的团、搓、挤、压、揉等技能做饼干、包饺子,搓葫芦、拧麻花、捏泥人,用泥巴建造自己的家园……一堆堆普普通通的泥巴,打开了孩子们想象和创造之门;“松松沙田”里孩子们堆沙堆、挖地道、筑高墙、进行沙画创作,在玩沙的过程中体验沙的松软,了解沙的可塑性;就是这样在与大自然交互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了乡情、乡音和乡韵,发展了体能和智力,培养了审美能力,增进了与自然的情感,拓展了孩子们发展的空间,“亲亲自然、返璞归真”建构了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尝试。
幼儿园自然环境教育:让孩子爱上大自然

幼儿园自然环境教育:让孩子爱上大自然幼儿园自然环境教育是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成长和探索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认识与尊重,以及产生对环境的责任感。
在幼儿园自然环境教育中,幼儿园通过为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在其中结合各种教具和活动方式,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让孩子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部分:大自然的重要性及其教育意义大自然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身体锻炼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接触和了解大自然的同时,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让孩子学会珍惜和保护环境。
在幼儿园自然环境教育中,大自然具有以下的教育意义:1.魅力无限:大自然具有绚丽多彩的色彩、丰富多样的形态、宛若画卷的景象和神秘奇妙的特点,吸引孩子们进入其中,感受和体验其中的美妙。
2.资源丰富:大自然是幼儿教育的宝库,其海洋、森林、山川、湖泊、草地、天空等都是教育中重要的资源,它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宝贵的学习素材和实践机会。
3.身心健康:大自然中充满了阳光、新鲜空气和健康的气息,孩子在大自然中奔跑、玩耍,能够锻炼身体和增强免疫力,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4.启迪智慧:大自然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因素,包括物质的形态、自然规律、生命的循环等等,这些都是幼儿认知和智力的重要来源,可以启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5.教育意义: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来源和根基之一,教育学者认为大自然教育能够让孩子更轻松、自然地接受新知识,喜欢上学习过程本身,同时也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部分:幼儿园自然环境教育的实施方式及措施为了让孩子充分体验大自然,幼儿园在自然环境教育中采用了极为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式和措施:1.常规的户外活动:比如踏青、野餐、郊游等,可以让孩子们在户外自由玩耍,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2.园中自然观察和教育:通过设置自然学习区、班级苗圃、植物园,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自然世界的不同方面,比如观察昆虫、花草、小鸟等,了解它们的形态、生活秘密、食性、习性等。
开发“乡土资源”搭建幼儿游戏新环境

开发“乡土资源”搭建幼儿游戏新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资源逐渐被人们所忽视,而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环境也需要不断更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开发乡土资源,搭建幼儿游戏新环境。
一、乡土资源的开发1. 利用当地特色植物在乡村地区,往往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各种植物。
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特色植物进行开发,比如将一些花草种植在幼儿园的花园里,教孩子们认识和触摸不同的植物,增加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
2. 利用乡村文化元素乡村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比如乡土戏剧、民间音乐等。
我们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幼儿游戏环境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
3. 利用农作物二、搭建幼儿游戏新环境1. 创设农田游戏区在幼儿园的室外场地,可以创设一个农田游戏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模拟农田劳作,比如挖土、种植、浇水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设立乡村日常体验区在幼儿园的室内场地,可以设立一个乡村日常体验区,比如模拟乡村小卖部、农家饭店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乡村生活,了解乡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3. 构建自然探索区在幼儿园的周边环境中,可以选择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比如林地、溪流等,构建一个自然探索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自然,观察植物、动物,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1. 增强幼儿的地方意识通过开发乡土资源和搭建幼儿游戏新环境,可以增强幼儿对当地地方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乡村风土人情,增强他们的地方意识和归属感。
2. 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乡村资源的开发和幼儿游戏新环境的搭建,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游戏机会,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比如在游戏中体验农田劳作,可以锻炼他们的体力和意志力;在游戏中探索自然,可以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自然和农村生活,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小小农民,让孩子感受自然之美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小小农民,让孩子感受自然之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失去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电子产品和速食,缺乏自然的体验和农村的生活。
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因为孩子们的自然意识和环保意识正在受到影响。
因此,为了让孩子们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和恩惠,小学综合实践教育需要让孩子们成为小小农民,去探究农业的奥秘,了解生命的过程,认识自然的力量和价值。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美丽。
一、种植活动种植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种子变成一株植物的过程。
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探究种子的特点和种子的吸水能力,然后给每个孩子一些种子和一些基质。
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盆里种下种子,然后观察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态。
他们可以逐渐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熟植物。
当植物生长到需要插秧的时候,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去实地插秧,让他们体验到辛勤劳动的快乐。
二、认识农具了解农具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如果时间条件允许,可以带孩子们去乡村附近的农民家里,带他们去了解农具的种类、功能和用法。
农民带着孩子们去田间地头,让孩子们实地操作农具,可以让他们感觉到操作农具的体验和乐趣。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教导孩子们如何爱护农具和照顾农作物,这将是孩子们体验农村生活的一次绝好的机会。
三、喂养动物农村生活中,饲养动物也是一个常见的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孩子们到附近的农家里去看看农村的一些动物,例如:鸡、鸭、鹅、牛等。
可以让孩子们和动物互动,了解动物的习性、特点和饲养方法。
在喂食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品尝新鲜的牛奶,了解到各种食物是怎样产生的。
四、参与田间劳动在农村生活中,参加田间劳动是常有的事情。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农民的田间地头,参与一些农活,例如:杂草除去、瓜果采摘、菜地修整等。
孩子们可以深刻地了解到自然耕作的重要性,以及体验到筋疲力尽的感觉。
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乡村农耕体验方案

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乡村农耕体验方案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孩子们与自然的通联似乎越来越远。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甚至是热爱自然呢?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尤其是乡村农耕体验方案,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在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的过程中,乡村农耕体验方案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亲身参与田间劳作,孩子们可以深入感受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在城市中成长的孩子们往往只能通过课本或者视瓶了解农耕生产的过程,而通过实地体验,他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种子发芽、植物生长、收割等过程中的乐趣和辛劳。
这种亲身体验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帮助他们建立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乡村农耕体验方案可以为幼儿园的自然生态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场景。
在农村的田野中,孩子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昆虫和小动物,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阳光明媚的天气,可以观察到土壤的肥沃和水源的流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自然元素都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宝贵资源,老师们可以通过这些素材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会观察、思考、探索和发现,从而更好地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再次,乡村农耕体验方案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珍爱生活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城市中,孩子们很容易被快餐、零食等不健康的食品所诱惑,而通过参与农耕体验,他们可以亲手种植蔬菜、果树,亲口品尝自己种植的农作物,体验到健康饮食的乐趣和重要性。
农耕体验也可以让孩子们深刻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从小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珍惜食物资源,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中的乡村农耕体验方案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样的体验,孩子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与生活的通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从小就具备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态度。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加大对乡村农耕体验方案的推广和支持,让更多的孩子在自然中健康成长,成为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未来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农村自然环境的价值,让幼儿走进大自然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园地处偏远的农村,教育条件没法和城里的幼儿园相比,也不可能花大钱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
可是,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让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这是实施《纲要》基本的实践策略。
《纲要》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如何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课堂移到大自然,带孩子到大自然进行教育,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陶冶其情操
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我决定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在一年四季中,选定合适的时间,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春天来了,孩子们会发现,草儿绿了,麦苗返青了,桃花红了,蝶儿翩翩,蜂儿嗡嗡&&他们在田野里欢呼雀跃;火红的夏天,孩子们看到了金黄的麦浪、鸣叫的知了,自由自在的鱼儿,枝头唱歌的小鸟&&他们在田野里奔跑着;迷人的秋天,孩子们看到了蔚蓝蔚蓝的天空,五彩缤纷蔬菜,琳琅满目的果树,忙着收获的人们&&他们在感受秋天的迷人时,也理解了劳作的艰辛;寒冷的冬天,野外仍是孩子们的乐园,特别在下雪天,孩子们看到了压弯的树枝,果园中的农舍,觅食的小鸟,特别是在野外堆雪人、打雪杖那才算过瘾,他们尽情的在雪地里跑呀、笑呀。
是啊,大自然以其无比宽广和慈爱的胸怀,在每一个个季节都向孩子献出妙趣横生的礼物风、雨、雪、雾&&孩子们用他们放风筝、玩泥巴、打雪仗、捉迷藏&&感受、体验和发现着自然界的变化和奇妙。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吧,那儿是个美妙的课堂,幼儿在大自然中不仅学会观察,而且会学习思考,学习探索,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不仅能增长他们的知识经验,而且能丰富幼儿整个的精神境界,培养他们真,善,美的心灵,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着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种子。
二、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它的内容比我们的教材要丰富很多,生动的多。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对孩子具有这莫大的吸引力,幼儿天生就喜欢去探索大自然、亲密大自然。
因此我们教师没有理由不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有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比较抽象的,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
我决定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观,让幼儿来到野外,捡拾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们立即行动起来,有的捡拾小石子、有的捡拾花瓣、有的捡拾花种、有的捡拾落叶&&眨眼工夫,孩子们便把成果堆到我的面前,我让孩子们围坐在我的身旁,教他们如何将物体进行归类,让他们说出其颜色,让他们自己探索数的组成和分解及加减法的意义,孩子们在宽松、和谐地氛围中,在老师适当的指导下学到了科学知识,使教学活动变得开放、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