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概论第二章
2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二章节纺织纤维跟其形态结构特征(薛文档

第二章纺织纤维及其形态结构特征纤维是一种细长而柔软的材料,在自然界中具有这种特定形态的素材无处不在。
例如,动物身上的毛纤维、桑蚕吐出的蚕丝、蜘蛛编网的蜘蛛丝、棉花苞中的棉纤维等材料都具有这种特征。
细长而柔软的纤维与纤维会自然地集合、纠缠在一起,也会在外力或人工的作用下堆积、排列、取向,构成不同的纤维集合体,如纤维团、纤维网、纱线、绳索、织物、服装、包装袋、传送带等形形色色的纺织品。
纤维也可以与其他类型的物质材料一起构成具有两相结构的复合材料。
在生物体中也有大量的纤维存在,如蔬菜、木材中的纤维素,人体中的基因、神经,光导纤维在构筑Internet网络世界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本章中我们重点介绍能够用于纺织加工的纤维材料。
第一节纤维的定义及分类一、纤维的定义纤维是一种细长而且柔软的材料,它的直径较细,为几微米或几纳米,长度则为几毫米、几十毫米甚至上千米,细而长是纤维材料的主要几何形状特征。
纤维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模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等力学性能。
纤维同时还是一种柔软的材料。
根据上述分析,纤维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细长且具一定力学性能的柔性材料。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纤维作为具有特定形状特征的材料普遍地出现在食品、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各类材料中。
从纺织工业(狭义)的角度来看,纤维材料主要是指能在纺织工业体系中加工并用于纺织产品生产的纤维,也称为纺织纤维材料,或简称为纺织材料。
在本书中,“纤维材料”的含义与“纺织纤维材料”“纺织材料”意义基本等同,主要是指可进行纺织加工、用于制作纺织品的纤维材料,一般须满足以下条件:①满足纺织产品使用功能的要求;②具有某些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可以进行物理和化学的加工;③生产成本较低,产量较大,能以较低的价格大量地供应纺织工业生产。
二、纤维的分类纤维的种类很多,也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果根据纤维的使用范围和场所来分类,可以分为服用纤维、家用(装饰用)纤维和产业用纤维。
如果根据纤维的性能和功能来分类,可以分为常用纤维、高性能纤维和功能纤维。
纺织经济概论23

Shopping Mall(大型购物中心)这种商业形式 是在美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后才出现.
2020/5/21
纺织经济概论2-3
2
人均GDP与纺织服装业发展机遇
•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支配收入 的增加,服装作为最终消费商品也随之增 长.
• 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纤维消费保持了7%的增长速 度,预计到2010年,国内人均纤维消费量可能达到 15~16公斤.
• 目前,北美人均纤维消费量为38公斤,西欧24公斤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为16~20公斤.
2020/5/21
纺织经济概论2-3
4
1-2.纺织服装业是一个民生行业
• 首先,满足人们衣着消费是纺织业最基本的职责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纺织工业每增加1 个单位的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是 1.223,高出各行业平均值25%,在国民经济41 个大类中,拉动作用排行第6位。
2020/5/21
纺织经济概论2-3
9
第二节 全球化经济与纺织业的国 际产业转移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些主要理论
•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 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2020/5/21
纺织经济概论2-3
10
(一) 雁行模式理论
市场
进口
国内生产
出口
年代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示意图
该模型间接说明了产业由较发达国家转移到本国
国内﹑再转移到不发达国家的梯度转移过程.
2020/5/21
纺织经济概论2-3
11
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
纺织概论教学大纲

2013 — 2014 学年第 2 学期课目__纺织概论__教学大纲适用班级__12染整__订计划人:教研室主任:教学科长:《纺织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纺织概论学分:2学时:24开设学期:4授课对象:12染整技术专业学生课程负责人:一、课程性质《纺织概论》是染整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为学生今后从事染整工作而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能掌握纺织原料、纺织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纺织设备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纺织技术的最新进展。
同时通过学习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为今后成为一名称职的染整工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本课程依据染整专业职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要求,选用魏雪梅教授主编的《纺织概论》为教材,课程内容依据以前所学课程的基础和课时的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按照织物的价格的流程为授课顺序,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衔接。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案例、任务驱动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案例、讨论等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图片、视频、flash等手段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五、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周别授课章节(情境X/子情境X)及标题学时分配1 《纺织概论》说课第一章纺织原料第一节纺织纤维及其分类12 第二节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能第二章纱线和织物的结构特征及品质评定第一节纱线的结构特征及品质评定23、4、5 综合仿色实训6 第二节织物的规格及品质评定第三章纺纱第一节概述27 第二节棉纺工程一、棉纺纺纱系统及工艺流程18 二、开清棉三、梳棉29 四、精梳110 五、并条六、粗纱211 七、细纱 112 八、后加工九、新型纺纱第三节毛纺工程213 第四章机织工程第一节概述114 第二节织前准备第三节织造215 第四节织物组织 116 第五章针织第一节针织的概念第二节纬编217 第三节经编第四节针织成形产品复习总结1六、主要参考书1、《现代纺织技术》,张曙光,东华大学出版社2、《棉纺手册》,编委会,中国纺织出版社3、《纺织工艺概论》,于新安,中国纺织出版社4、《纺纱技术》,孙卫国,中国纺织出版社。
纺织概论学

第一章织造工艺流程第一节织物的形成一、织物的形成织物是由纱线或者纤维制成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
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交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机织物,简称织物。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
沿织物宽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织物形成过程的五大运动⑴开口:按照经纬纱交织规律,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的运动;⑵引纬:把纬纱引入梭口的运动;⑶打纬:把引入梭口的纬纱推向织口的运动;⑷卷取:把织物引离织物形成区的运动;⑸送经:把经纱从织轴上放出输入工作区的运动。
织物形成示意图(如图1-1)二、织机工作圆图图1-2为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在主轴回转一周的时间里循序完成的,各运动之间应有严格的时间协调关系,必须合理配合,才能使织机正常运转。
由于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主轴传动的。
因此,各机构的作用时间,常以主轴回转角度来表示,即形成织机的工作圆图,并以此来分析和调整织机各运动的相互关系,达到各机构协调运动的目的。
三、织机的生产效率织机生产率的高低,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⑴理论产量:P L=6N/P W m/台h⑵实际产量:P实=P理η m/台h⑶入纬率: L=N×B m/min第二节织造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简图1、络筒:将容量小的管纱卷绕成密度适宜、成形良好的容量大得多的筒子纱,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2、整经: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规定的长度、排列顺序、幅宽等均匀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供浆纱或穿经工序使用。
3、浆纱: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经纱上浆,并按整幅织物所需的总经纱根数,合并若干个经轴的经纱,把上浆后的经纱卷绕成织轴。
其目的是使纱线毛羽贴伏,提高纱线强力和耐磨性,尽量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改善经纱织造性能。
4、穿结经与纬纱准备:根据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把织轴上的全部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入停经片、综丝眼和筘齿,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织成所需要的织物,并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而不致造成织疵。
纺织导论

Content/内容
CHAPTER 6 NONWEAVING AND NONWOVEN FABRICS /非织造与非织造织物 非织造与非织造织物 CHAPTER 7 OTHER FABRIC CONSTRUCTION PROCESSES /织物的其他构成方法 织物的其他构成方法 CHAPTER 8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 纺织品染色和整理 CHAPTER 9 TEXTILE TESTING AND CARE /纺织品测试与保养 纺织品测试与保养 APPENDIXES / 附 录
1.3.2 Recognition of Consumers' Buying Motives /消费者的购物动机 消费者的购物动机
The discriminating consumer has at least some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mind when buying a fabric: Is this suitable to my needs and wants? (suitability) Can it be worn for a number of different occasions or purposes? (versatility) Will it conserve time and effort? (convenience) Will it wear well? (durability) Will it be warm in winter? Is the texture suitable? (comfort) Will this material be easy to dry-clean, launder, protect from moths, mildew, and so forth? (care) Is the article safe to use, either flame-resistant or nonirritating to the skin? (safe)
纺织概论2

1、以下不属于棉织物的是
A 粗布
B 细布
C 卡其
D 派力司
2、以下属于毛织物的是
A 凡立丁
B 麦尔登
C 府绸
D 长毛绒
3、以下不属于原组织的是:
A 平纹组织
B 斜纹组织
C 缎纹组织
D 绸纹组织
4、织物组织中,两根相邻经(纬)纱上的相应组织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组织点的()
A 飞数
B 枚
C 间距
D 距离
5、针织物按纤维原料分可以分为三类,以下不属于这三类的是:
A 纯纺针织物
B 混纺针织物
C 交织针织物
D 纯棉针织物
6、每一横列由一根(或几根)纱线组成的是:
A 纬编针织物
B 经编针织物
C 针织物
D 梭织物
7、以下不属于纬编针织物的组织分类的是:
A 基本组织
B 变化组织
C 花色组织
D 单一组织
8、针织物在针织机上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下不属于这三个阶段的是:
A 给纱
B 成圈
C 牵拉卷取阶段D成纱
9、以下不属于纬编针织物中基本组织的是
A平针组织B 罗纹组织C 双反面组织D单面组织
10、关于纺纱工艺,正确的顺序是:
A 梳理→开松→牵伸→加捻
B 梳理→牵伸→开松→加捻
C 开松→梳理→牵伸→加捻
D 开松→牵伸→梳理→加捻。
《纺织概论》考试笔记新鲜出炉,免费下载

第一章纺织概论一、纺织加工过程纤维(纺纱)→纱线(织造)→织物(染整)→面料→纺织品(服用、装饰、产业用)(非织造)→………→二、纺织产品分类(一)服装用纺织品例:衣服、袜子、帽子、手套(二)装饰用纺织品例:窗帘、地毯、桌布、床上用品、枕头套、家具套(三)产业用纺织品1、工业例:机器传送带、帆布、造纸毛毯、水龙带、防护服2、农业例:丰收布、土壤保湿布、排水管、植物生长基质3、交通例汽车、轮胎、帘子布、汽车安全带、汽车安全气囊、土工布4、医疗卫生例:手术衣、过滤器、人造血管。
人造脏器、婴儿尿片5、军事例:军装、防弹衣、防刺衣、防弹头盔6、航空航天例:宇航服、火箭头部耐烧蚀材料、火箭喷管、直升机旋翼、降落伞第二章纺织纤维一、纺织纤维概念长度达几十毫米,具有一定强度、挠曲性和服用性能,可以用来制造纺织制品的纤维。
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形成的适于纺织用的纤维。
化学纤维:用天然或合成高聚物为原料,采用化学或机械方法制造出来适于纺织用的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或机械方法制造的化学组成与用来基本相似的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以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物为原料织成单体,经合成得到高分子聚合物,然后再织造出的化学纤维。
回潮率指纤维材料所含有的水分与其干燥质量之比。
W=G-G0/G0*100%二、纺织纤维或纱线的细度指标直接指标:直径、宽度、截面积间接指标:线密度(tex)、丹尼尔(den)、公制支数(公支)、英制支数(英支)(一)特数tex :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为1000米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二)旦数den :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为9000米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三)公制支数Nm :在公定回潮率下,1g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四)英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长度为840码的倍数换算:1tex=9den 1den=1.11dtex 1tex*1Nm=1000三、纺织纤维或纱线的拉伸性能指标(一)断裂强度:每特(旦)纤维或纱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
纺织概论(新2)

第一篇1.纱线:由一定长度的短纤维或长丝集聚而成具有一定强力,能制成纺织品的细长体2.纺纱过程基本原理:主线:开松、梳理、牵伸、加捻(决定着成纱的可能性)副线:混和、除杂、并合、精梳(它与主线相配合,决定着成纱的质量和加工进行的顺利程度)插入线:卷绕(由两个相邻的间断工序之间的卷绕构成)3.纺纱原理:初加工,原料选配与混合,开清,梳理,精梳,牵伸,并和,加捻,卷绕第三篇第一章纺织原料的初步加工1.轧棉的主要任务:把籽棉上的纤维和棉籽分离开2.轧棉的基本要求:保护原料的原有性质;清除杂质;按照不同品种、等级,分别打包、编批,以便储藏、运输和纺纱厂分级分批使用衣分率=(原棉量/籽棉量)×100%3.皮辊棉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棉结、索丝等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4.锯齿棉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5.轧工质量检验:观察轧出原棉的外观(光洁、均匀、平整松散、无缠绕),观察纤维长度变化(皮棉长度与籽棉长度关系;纤维长度整齐度变化),皮辊棉着重观察黄根,锯齿棉着重观察疵点6.唛头---质量标识:原棉类型、品级、长度、马克隆值黄棉Y ,灰棉 G,长绒棉L,皮辊棉下划横线,锯齿棉在三个数字上方加“锯齿线”,如果是霜黄棉,则在三个数字两边加圆括弧。
马克隆值为A、B、C例329A:品级为3级,纤维手扯长度为29mm,马克隆值A级的锯齿白7.含糖棉的处理法:喷水给湿法,气蒸发,水洗法,酶化法,防黏助剂法8.原棉的选配与混合:(1)原料选配的目的:合理使用原料;保持生产和成纱、织物质量的相对稳定;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原料成本占65-80%);增加花色品种(2)原料选配的原则:根据成纱品种和用途选配原料;满足工艺要求、稳定生产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考虑生产成本(3)不同种类纱线与原棉性状关系①棉纱号数:细号:纱直径小,横截面内纤维根数少,分布不匀率高,结杂易暴露在纱表面,所用原棉色泽洁白、级数高,支数细,长度长,原棉含杂少,不混用再用棉;中粗号:要求低些,原棉可以短粗些,可混部分再用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均匀作用 实验:观察正常生产的梳 棉机,突然停止给棉,或在无喂棉 的梳棉机上恢复正常喂棉二种情况 下,输出棉条变化情况。 原因:针布具有一定的吸收 和释放纤维的能力。 结果:梳棉生条具有较好的 短片段均匀度
六、锡林、盖板的除杂作用
(一)盖板工作区的除杂 盖板花的形成: 表层附有较多的杂质(带纤维籽屑、软 籽皮、僵瓣),部分棉结,16mm以下的 短纤维占盖板花40%以上
2、影响刺辊分梳作用的因素 (1)锯条规格 (2)锯齿的作用力:由锯齿与棉 束的接触情况和摩擦阻力决定 (3)刺辊分梳度与速度:分梳度 以每根纤维平均作用齿数表示 一般的分梳度值:0.5—1齿/每根纤维 保持一定的分梳度值: 提高刺辊速度(齿密不变) 增大齿密(刺辊速度不变)
(4)给棉板规格
①给棉板的有关长度 给棉板工作面长度L 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La 给棉板握持点与始梳点间的长度Lx 给棉板托持面长度Lz 各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第二落杂区 除尘刀与刺辊隔距点到分梳板或 小漏底入口 除去少量大杂及多数小杂 第三落杂区 小漏底入口到小漏底出口 要排除短绒和尘屑 主
3、除尘刀位置
除尘刀作用: (1)击落杂物 (2)分配第一、第二落杂区长度 (3)对纤维有一定的伸直与托持作用
(4)击碎杂质,改变杂质运动轨迹
除尘刀位置: (1)高低 以车面为准,分高刀,平刀,低刀 (2)安装角度 刀背与机框水平面夹角 (70-100度) (3)与刺辊的隔距 一般0.31-0.43mm
改进措施: 将①罗拉表面沟槽改成小菱形 ②加大给棉罗拉直径
2、给棉板圆弧面 要求: 棉层喂入后,给棉板和给棉罗拉的 隔距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 措施: (1)给棉板圆弧曲率半径大于给棉 罗拉曲率半径 (2)给棉板和给棉罗拉的圆弧中心 存在偏心距
(二)刺辊的分梳作用 1、刺辊分梳过程
作用特点: 属梳棉机上的初步分 梳、为锡林盖板的细致分 梳打基础,其作用效果将 影响生条结杂、条干、后 车肚落白及纤维受损
第二章 梳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概述 给棉、刺辊部分 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 针布 剥棉、成条和圈条 高产优质 梳棉吸尘 梳棉机的传机和工艺计算 梳棉工序和工化纤的特点 清梳联与自调匀整
第一节
一、梳棉工序的任务
概述
(一)梳理 将棉卷或棉层中的块、束纤维分 离成单纤维 (二)除杂 继续清除细小的带纤维或粘附性 较强的杂质
(二)梳理力 概念:当纤维或纤维束的一端 被一个针面握持,而另一端与另一 针面的针齿切向摩擦滑动时,受到 总的阻力即形成梳理力 梳理力过小,梳理质量不好, 过大,局部损伤纤维
影响因素: 纤维与针齿的接触齿数及纤维在 针齿上的包围角 纤维长度 纤维与针齿、纤维与纤维间的摩 擦系数 纤维层的开松程度
针布规格图
1、金属针布基本齿形、各部分的名称 和代号 齿条型号的标记顺序:分梳纤维 类别、代号、总高、前角、齿距、基部 宽、基部横截面。 如:棉—A;锡林----C;道夫--D;刺辊---T 举例:AC2525 * 01560 加工棉的锡林齿条,总高2.5mm, 前角25度,工作角65度,齿距1.5mm, 基部宽0.6mm
(三)混和与均匀 实现单纤维间的充分混和及较好 的生条条干均匀度 (四)成条 使纤维成条,并有规则地圈存于 棉条筒内
二、国产梳棉机的发展
梳理元件的进步: 弹性针布改为金属针布 增加工作盖板根数 锡林前后装固定盖板 刺辊下安装预分梳件 台时产量不断提高: 最初 5-7公斤/台时 现在 20-35公斤/台时
盖 板 及 隔 距 调 整
(七)在线棉结传感器: 在线了解质量情况,并进行相关推断、 预测 (八)立达TREX系统: 良好的除杂,并有分梳,整理纤维的 作用
在线调整盖板隔距
换盖板
第四节
针布
一、针布的工艺性能
(1)良好的穿刺和一定的握持能力, 使纤维在针齿尖端接受积极分梳 (2)使纤维易于从一个针面向另一个 针面转移 (3)具有一定的针隙容量及良好的吸 放纤维的能力,提高梳棉机的匀混作用 (4)针齿应锋利、光洁、耐磨、平整
七、新技术
(一)小踵趾盖板:
可实现紧隔距,强分梳,减少棉结
(二)前后固定盖板:
预分梳,松解较大棉束,保护盖板针布
(三)棉网清洁器:
清除棉网上的尘杂
棉 网 清 洁 系 统
(四)盖板传动的改进:
改善分梳效果
(五)全封闭式大漏底:
改善纤维取向度,但无排短排杂作用
(六)电子测盖板装置 :
确保锡林盖板隔距准确,改善梳理质量
影响分梳质量的主要因素小结: 1、增加梳棉机产量,棉网中棉束数 量和重量均有增加 2、锡林速度增加,纤维由锡林向 道夫的转移能力增强,且提高 纤维反复受梳机会和盖板除杂 能力 3、针布针齿的工作角影响纤维在两 针间的运动状态
针齿规格图
4、增大道夫转速及缩小锡林与道 夫间隔距可提高道夫转移能力, 减少工作区纤维负荷
5、锡林与盖板间采用紧隔距,有 利于提高分梳质量
四、梳理区纤维的转移
(一)锡林盖板工作区纤维转移的几 种情况
1、锡林一转,一次工作区分梳,转移给道夫 2、锡林多转,一次工作区分梳,转移给道夫 3、多次工作区分梳,转移给道夫 4、无工作区分梳,不转移给道夫
(二)道夫转移率 表示锡林向道夫转移纤维的能力 R1 =g/QO×% R2=g/Qc×% 式中:g锡林一转向道夫转移的纤维量 QO锡林盖板工作区自由纤维量 Qc锡林走出盖板区带向道夫时 针面负荷折算成锡林一周针 面上的纤维量
(一)作用特点: 1、两个针面的自由梳理 2、较高的针齿密度实现细致梳理 3、针齿间储存纤维具有均匀混和 作用
(二)作用条件 二针面实现分梳作用的基本条件 二针面实现剥取作用的基本条件
分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
剥取作用
(三)作用过程 1、锡林与刺辊间 因剥取作用使纤维从刺辊向锡林转移 影响因素:锡林与刺辊速比、纤维长 度和性能、锡林与刺辊转移区的情况等 2、锡林与盖板间 因分梳作用分解棉须,分离纤维, 抛射杂质 影响因素:锡林速度和直径,针布规 格,锡林盖板间隔距等
2、锡林齿条参数 (1)工作角 主要影响锡林对纤维穿 刺和抓取能力。 a. 锡林速度与工作角 速度高、 工作较小;速度低、工作角大。 b.纤维种类与工作角 纤维摩擦系 数大,长度长时,工作角大 c.工作角与齿深 工作角小时,应配 较浅的齿深。
(2)齿深与总齿高 浅齿、矮齿的特点: a.有利于纤维处于针尖,纤维露 出齿面的长度增加,交替分梳作用好 b.齿隙容量小,充塞纤维少,针 布负荷轻,有利于棉结的减少,不易 绕锡林。 c.有利于提高针尖的抗轧强度。
三、针面纤维层及负荷
(一)各针面纤维层的特点
针面负荷 纤维在针面 纤维层结构 上的位置 处于针尖 多为前弯钩
锡林 盖板 道夫
最小 最重 居中
沿入针间 翘出针面, 蓬松
多为后弯钩, 含杂较高 多为后弯钩
(二)几个纤维量 1、锡林一周输出纤维量g 大,梳理负荷重,梳理质量差 2、锡林负荷Sz与Qz 大,针面负荷重,梳理质量差 3、工作区自由纤维量Qo 大,梳理负荷重,梳理质量差 4、锡林盖板工作区总负荷
②分梳工艺长度的工艺影响
A、当La>Lm(纤维主体长度)纤维损伤少,
但对分梳除杂不利
B、当La≈Lm分梳较好,纤维损伤不显著 C、当La<Lm 对纤维有损伤,但分梳除杂
效果好
③给棉板与刺辊的相对位置
A、给棉板高低影响给棉板的有关工艺
长度 B、给棉板与刺辊隔距小,分梳作用强,
但短绒会增加
二、刺辊部分的气流与除杂
五、锡林、盖板部分的混和均匀作用
(一)混和作用
实验:在正常生产的白棉卷后 整齐地接上染色棉卷(如红色),观察道 夫输出的棉网,并不是立即改变颜色,而 先是红白相混的淡红色棉网,随后颜色逐 渐加深,输出10—20m长度后才变为红色 原因:是纤维在锡林、盖板、 道夫部分受自由分梳和转移作用的结果。
混和作用的鉴别: 1 、混色纤维均匀细致程度 短片段的混和效果 反映锡林盖板分梳转移能力 2、混色棉网长度 长片段的混和效果 反映自由纤维量和道夫转移率
(一)刺辊部分的气流
(二)影响刺辊落棉的因素 1、刺辊速度 速度增加,有利于分解棉束,暴 露杂质,加强落杂 相应的工艺措施 : (1)保持刺辊、锡林一定的速比 (2)相应调整除尘刀,分梳板或 小漏底工艺 (3)给棉罗拉适当增压
2、落杂区长度
第一落杂区 给棉板与刺辊 隔距点到除尘 刀与刺辊隔距点 主要落大杂
第三节 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
组成:锡林、盖板、道夫、固定盖 板、前后罩板、大漏底等 作用: 锡林、盖板 对纤维进行细致分梳, 并除去部分细小杂质 道夫 凝聚纤维层,并实现均匀混和 前后罩板、大漏底 防止纤维飞散, 排除杂质短绒 固定盖板 对纤维进行辅助分梳与整 理
一、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的 梳理作用
3、锡林与道夫间 分梳的同时由道夫将锡林针面 的纤维凝集成纤维层 影响因素:针布规格,锡林道夫隔 距,锡林和道夫速度,生条定量等
二、纤维在针齿上的运动状态 (一)针齿上纤维的三种运动状态
1、纤维向齿根移动,沉入针隙,形成纤 维层 2、纤维向针尖滑出,转移到相邻针面上 3、纤维无法向齿根移动或无法向针尖滑 出,停留在针面上接受梳理。 纤维的实际运动状态与其受力有关,如 摩擦力,离心力,空气阻力等,同时还受 到针面针齿状态的影响,情况比较复杂。
讨论:
(1)QO较容易测得,而Qz不易测 得精确 (2)R1反映转移能力较直接,而R2 反映转移能力的一个分配率 (3)g一定时,QO或Qz的降低可提 高道夫转移率 (4)道夫转移率与锡林盖板的梳理 条件和梳理质量直接相关
影响道夫转移率的因素: 锡林、道夫针布的种类、规格、 针齿形态及两者配合,锡林道 夫间隔距,锡林速度,生条定 量,道夫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