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作者:————————————————————————————————日期: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茅盾《香市》一文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A.夹叙夹议B.情景交融C.寓情于景D.今昔对比2.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A.风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B.小马没有食物C.儿子突然病故D.无处诉说丧子之痛3.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A.开端、发展、高潮、结局B.开端、发展、高潮、尾声C.序幕、开端、发展、尾声D.序幕、发展、高潮、结局4.《五代史伶官传序》、《张中丞传后叙》、《马伶传》的作者依次是A.欧阳修、侯方域、韩愈B.欧阳修、韩愈、侯方域C.韩愈、欧阳修、侯方域D.侯方域、韩愈、欧阳修5.下列作品中,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是A.《孟子·寡人之于国也》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C.《庄子·秋水》D.《礼记·大同》6.梁启超《论毅力》一文所表达的中心是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7.李商隐《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A.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青鸟殷勤为探看。

D.夜吟应觉月光寒。

8.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A.“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B.“明道”、“致用”、“事信”、“言文”C.“惟陈言之务去”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9.关于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中期的游记散文B.文中的“故都”指六朝古都南京C.文章通过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天D.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彰显出故都秋色的浓郁,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10.下列关于作者、作品、文中涉及的人物搭配错误的是A.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司马光B.李斯--《谏逐客书》--秦王C.柳宗元--《张中丞传后叙》--许远D.李密--《陈情表》--晋武帝11.下列作品中,同属叙事诗的一组是A.杜甫《蜀相》、李白《行路难》B.《诗经·氓》、自居易《杜陵叟》C.王昌龄《从军行》、陆游《关山月》D.《汉乐府·陌上桑》、《楚辞·国殇》12.“鲈鱼堪绘”、“求田问舍”、“司马青衫”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依次是A.自居易、张翰、许汜B.张翰、自居易、许汜C.许汜、张翰、自居易D.张翰、许汜、自居易13.“孤苦零丁”、“天下为公”、“望洋兴叹”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B.《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礼记·大同》C.《陈情表》、《礼记·大同》、《庄子·秋水》D.《礼记·大同》、《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14.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A.《家》、《寒夜》、《爱尔克的灯光》B.《围城》、《论快乐》、《谈时间》C.《女神》、《红烛》、《屈原》D.《雷雨》、《日出》、《茶馆》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彷徨》、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优秀的长篇小说B.闻一多《发现》、戴望舒《狱中题壁》、艾青《我爱这土地》都是抗战时期的诗歌C.鲁迅、冰心、朱自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D.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都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16.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009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9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9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D若揭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不管是修缮是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

吏何况,收拾起来的前夜的残梦,今日的游戏。

A.或即使仅是不是B.还如果仅是不是C.还如果不是只是D.或即使不是只是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②这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古塔。

,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③任何人都可能被别人批评和议论,但必须是的和实事求是的。

④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着这个边远小镇的经济发展。

A.晶位侵蚀善煮制约B,品格侵袭善意限定C.品格侵蚀诚意限定D.品位侵袭诚意制约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评选表彰那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B.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其他人不要以为凭借善良就可以随意闯入。

C.我深切体会到翻译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D.嘈杂的拍摄现场本来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视着这位敬业的老导演。

6.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A.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B.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C.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D.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科学把很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对忧郁的解析而不是对开怀喜悦的理解当中。

2009《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真题

2009《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真题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联考《大学语文与写作》试卷--------------------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联考《大学语文与写作》试卷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满分为150分;3、答案请写在试卷纸上,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圆珠笔答卷,否则无效;4、密封线左边各项要求填写清楚完整。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楚辞》一书的编辑者是( )A. 刘向B. 宋玉C. 景差D. 屈原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老子 3.唐代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 )A. 传奇小说B. 词C. 诗D. 辞赋4.李商隐《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 )A. 东风无力百花残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夜吟应觉月光寒 D .青鸟殷勤为探看 5.王实甫《西厢记》故事,来自唐宋传奇小说( )A.《柳毅传》B.《李娃传》C.《长恨歌传》D.《会真记》 6.在宋代词坛上影响最大的女作家是( )A. 柳永B. 李清照C. 周邦彦D. 晏殊7.达到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巅峰的作品是( )A.《西厢记》B.《窦娥冤》C.《红楼梦》D.《三国演义》 8.曾写下大量乡愁主题的诗作,被称为“乡愁诗人”的是( )A .戴望舒B .徐志摩C .余光中D .艾青报考学校:__________________报考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9.《爱尔克的灯光》中有一段文字是:“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综合文科注意事项:1.试卷共13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政治理论(第一至第四大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速度B.时间C.空间D.运动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指的是A.时间的间断性B.时间的不可逆性C.时间的伸张性D.时间的重复性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现的是A.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C.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4.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地理位置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6.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7.党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一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另一个基本点是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自力更生D.坚持艰苦创业8.“三个有利于”标准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A.良好发展B.快速发展C.又好又快发展D.健康发展10.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是A.在野党B.执政党C.财政党D.反对党11.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人权。

A.政治权和经济权B.生存权和发展权C.知情权和监督权D.社会权和文化权12.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女分别不得早于A.20周岁和22周岁B.22周岁和20周岁C.20周岁和20周岁D.22周岁和18周岁1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具有维护和巩固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作用14.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某教师到某商场购买了一台电脑B.某校系主任与校长订立了一份学生安全责任书C.某公安机关对某甲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决定D.某甲殴打某乙致乙重伤15.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对案件依法重新审理并作出裁判的程序,属于A.第一审程序B.第二审程序C.审判监督程序D.执行程序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

2009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9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A,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
C,所有制形式; D,精神文明建设
1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
A.王昌龄 B.岑参
C.孟浩然 D.高适
14.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 )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
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D.“登仙”、“长终”是不可能的
1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
( )
A.流水对 B.鼎足对
C.反复 D.顶针
18.下列作品,通过副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 )
A.郭沫若的《炉中煤》 B.高尔基的《鹰之歌》
B,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C,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刮起东风,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色的你的衣服,就在我的心里。
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回答:
A.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B.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写出其中的两个对偶句。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A.擒贼先擒王 B.浮雕突出于石面
C.常山蛇阵 D.自己打自己耳光
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 )

2009本科招生考试语文卷

2009本科招生考试语文卷

中国写《西厢记》的王实甫;另一位是英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

C.《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说上的特点是只提出论断而不作论证和阐述,如“不学礼,无以立”,“德不孤,必有邻”,都是格言警句式的结论,极具普遍性、权威性和教诲价值。

D.艾青、曹禺、老舍都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艾青以诗歌创作蜚声文坛,曹禺、老舍的戏剧创作也饮誉全球。

诗歌《我爱这土地》、剧本《雷雨》、《茶馆》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

6. 把握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写在横线上。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

在今天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

它不再应当仅是一种内聚型的强烈感情,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7. 在不同的语体和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内容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请按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对方到时参加”的意思分别作恰当的表述。

()(1)在商场的广告里:(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报考北外小语种,她确实有点儿担心,全校只有一个名额,她不知道自己能否入选。

B.《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描写了一个这样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老者小儿,各自恬然,男耕女织,自在安然。

C.我们那些欢笑,皱眉,顿足,流泪……的人生点滴,总有些会成为我们终生难忘的记忆片段,像书签一样插在人生厚厚的书页里。

D.年初南方发生百年不遇的雪灾,五月四川发生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八月成功举办“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十月成功发射“神七”并实现“太空行走”:2008年的中国喜忧参半。

9.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恰当的一段话。

2009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自考大学语文(本)试卷与试题

2009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自考大学语文(本)试卷与试题

5. 下列作者中,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是( A 白居易 B 柳宗元 C 司马光 D 辛弃疾
)[1分]-----正确答案(B)
6. 《前赤壁赋》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主要自然景物是( A 江水、明月、乌鹊 B 江水、清风、白露 C 江水、明月、清风 D 清风、明月、麋鹿
)[1分]-----正确答案(C)
26. 弃甲曳兵而走 兵:[1分] 参考答案: 兵:武器。
)[2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BCE)
25.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A 对国势危殆的忧虑 B 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C 对权奸当道的怒斥 D 对羁旅行役的困倦 E 对时机错失的惋惜
)[2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BC)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这里的“当轴”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1分]-----正确答案(A) A 比喻 B 借代 C 比拟 D 夸张
3. 《咬文嚼字》中,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原理所论证的道理是( A 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 B 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C 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D 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1分]-----正确答案(B)
17. 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A 晚风 B 过雁 C 黄花 D 梧桐
)[1分]-----正确答案(B)
18. 《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 A 金柳 B 水草 C 彩虹 D 星辉
)[1分]-----正确答案(B)
19. 戴望舒《雨巷》中的最主要象征意象是( A 丁香姑娘 B 寂寥雨巷 C 颓圮篱墙 D 雨的哀曲
)[1分]-----正确答案(C)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5. 古文阅读6. 现代文阅读7. 作文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茅盾《香市》一文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A.夹叙夹议B.情景交融C.寓情于景D.今昔对比正确答案:D解析:茅盾《香市》一文共分两部分,分别写“香市”的昔盛今衰的场面和气氛。

昔日的“香市”是农民为祈神赐福、借佛游春而自发组织的,农民和儿童是这狂欢节的主角。

昔日民间的“香市”到处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

而“革命”后,重兴“香市”是由小商人发起的,呈现出萧条、冷清的景象。

这是本文总体上的对比,是《香市》一文主要的写作手法。

文章通过“香市”昔盛今衰的现象,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市镇面貌的变化,揭示了大革命以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力深入农村和小商人转嫁危机所造成的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日益凋敝的现实,展示了旧中国由封建自然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反而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破产这一悲剧。

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

除了今昔对比之外,文章中还有场面对比、气氛对比、节日内容的对比等各方面的层层对比,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全面掌握。

[错误防范] 文章在写作上还将“理”与“情”、“议论”与“具象”互相融合,使作品形式精巧简练,立意深刻、蕴藉丰富。

因此前三项选项也比较切合《香市》的写作手法,但是注意,这些都是次要的写作手法,并不是主要写作手法。

因此此题的关键在于熟悉文章,总览全文,宏观把握,避免误选其他选项。

2.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A.风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B.小马没有食物C.儿子突然病故D.无处诉说丧子之痛正确答案:D解析:《苦恼》是一篇反映劳动人民内心痛苦的抒情心理小说。

小说描写了一个鳏居多年,又刚刚失去爱子的马车夫姚纳,想找人诉说一下丧子的悲痛,但却屡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后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得向自己的老马诉说内心的哀痛与苦恼,揭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贫穷和得不到关心又无处诉说的悲惨处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大学语文试卷、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有“寓言十九”之称的作品是 ()2、主张“辞必己出”的作家是 ()4、以下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 ( )5、贯穿《废园外》全文的线索是 ( )A .战争B .少女C 。

废园D .红花6、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7、《张中丞传后叙》全文的最大特色是 ( )8、陆游的《关山月》总领全诗的一句是 ()10、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是 (12、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使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式是 ()A .立论、B .边破边立C .驳论D .破中有立13、 赋形成于汉代,其本意为 ( ) A .“诵” B .铺陈C .“歌”D .押韵14、下列词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 ( )A 。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B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A .《诗经》B 。

《庄子》C •《战国策》D •《孟子》A •王安石B .欧阳修C .韩愈D .柳宗元 3、《再别康桥》中诗人为何说“我不能放歌”?其原因是 ()A •有意强行压抑心中的情感B •惟恐打扰他人C •诗人不会唱歌D •营造深情默契的东方式送别情景A •《呐喊》B .《朝花夕拾》C 。

《野草》D •《坟》A •《离骚》B •《九章》C .《九歌》D 。

《天问》A •议论与叙事并重B .抒情与描写并重C •议论与抒情并重D •叙事与描写并重A •遗民忍死望恢复B •和戎诏下十五年C •三十从军今白发D 。

岂有逆胡传子孙9、“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修辞手法有 ( )泣孤舟之嫠妇” ,这里运用的A .象征 比喻 排比 B. 比喻对偶 夸张 C .排比 象征 夸张D. 对偶 对比 比喻A •清新婉丽B •平和冲淡C .空灵飘逸D 。

深沉郁勃11、 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中的“弱冠”指男子A .十六岁上下B .二十岁上下C .二十五岁上下D .三十岁上下17、 拓展了词的题材和内容,突破了 “词为艳科”的藩篱,创立了豪放派的词人是 ( )A 。

辛弃疾B .柳永C 。

苏轼D .李煜18、 ‘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一诗句主要象征着 ( )A •美好的憧憬,很快就能变为现实B •作者渴望为了祖国而奉献自我C.希望虽然美好:但却难以实现 D 。

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19、 “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贵至貂、狐,贱至羊、麂,值分百等”所用的主要说明法是 ( )A •下定义、打比方B •下定义、分类别C .作诠释、作比较D •作诠释、分类别20、 以下不是用《诗经》的篇章成句的是 ( )A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D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解释加点字词,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6、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___________ 。

(《九歌.国殇》)27、戍楼刁斗催落月 ____________三十从军今白发。

(《关山月》) 28、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29、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水龙吟》) 30、 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 .(《春望》) 四、 翻译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 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1、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3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3、《谏太宗十思疏》是如何用纵贯式的结构方式来论述的?34、“……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

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 一句用 什么论证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35、 《桥的运动》两处使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这两处引用说明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6、 《虞美人》的开头两句以设问发端有什么作用?六、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7、 阅读《风波》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A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6、《泊秦淮》是一首()A .古体诗B .乐府旧题B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D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C .律诗D .绝句21、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2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 不宜卤莽23、还,与榜人治.祭具24、奏刀驍然,莫不中音25、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曰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

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

……七斤一手捏着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

……(1)为什么说七斤在村人里面“是一名出场人物”? (4 分)(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七斤是个什么样的人? (2 分)(3)“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是什么描写?在这里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4 分)38、阅读《登西台恸哭记》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申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子越台。

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1)文中的“余”和“公”分别是谁?请写出入名。

(3 分)(2)为什么作者“徘徊顾盼”却“悲不敢泣”?(3 分)(3)作者一再表达自己数年来“哭”的时间、地点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4 分)39、阅读《徐文长传》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圈.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独身未贵耳.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余谓:丈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1)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本文作为传记文有什么特点? (3 分)(2)“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这句话有何含义? (4 分)(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分)七、作文题(本大题共5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刻!”2009 年春节联欢晚会,来自宝岛台湾魔术师刘谦的这句惯用语,伴随着他那不可思议的魔术一同为大家所熟悉。

其实,奇迹岂止仅仅发生在舞台上,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奇迹……请以“奇迹”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009 年福建省高职高专升本科入学考试大学语文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单项选择题( 20 分) 15、d 16、d 17、c 18、 c 19、b 20、d 10 分,每个 2 分)23、准备 24、合乎音律 25、治理、整顿三、填空题( 10 分,每句 2分,错漏字每个扣 1 分)26、左骖殪兮右刃伤 27、戍楼刁斗催落月 28、暮霭沉沉楚天阔29、休说鲈鱼堪鱠(脍) 30、浑欲不胜簪四、翻译题(翻译句中划线部分, 10 分)31、自从我成为有罪的人( 2 分),住在该州( 1 分),一直( 1 分)忧惧不安( 1 分)。

32、自负征战之功( 2分),逞借一已之能( 2 分)却不向古人学习( 1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33、先是引喻立论,阐明论点( 1 分),再用比较的方法凸显人君不积累德义的严重后果( 2 分),最后提出厚积 德义的措施——“十思” (2 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

34、演绎论证( 3 分);时间也是绝不停留的( 2 分)。

35、开头引用尾生的故事使文章更有吸引力(或增加了文章的情趣);结尾引用恩格斯的话增加了说理的信度 (或使文章具有了坚实的哲学理论依据) (能够说明两处作用, 且能说出 其所在之处的给 5 分;说出两处作用,未谈及出处或只谈及一个出处的给 4 分;只提及出处的给 1 分)。

36、曲折地表达了痛不欲生的绝望之情( 3 分),为全词定下了(愁)的基调( 2分)。

六、阅读分析题( 30 分)37、阅读《凤波》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不当农民,三代不捏锄头柄( 2 分);很知道些时事( 2 分)。

( 2)是个愚昧麻木(或无知浅薄)的落后农民。

(2 分)(3)细节描写( 2 分);表现了人物失意时一筹莫展、慌乱惶恐的心理( 2分)。

38、阅读《登西台恸哭记》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谢翰( 1分)文天祥( 2 分)( 2)因为担心遭到元兵的迫害(意思对即可) 。

(3)这样能强烈地表现作者心中的深痛剧哀由来已久,到了难以抑制的程度(4 分)39、阅读《徐文长传》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以论传人(或:不作平铺直叙的记述,而融入作者的感情) (3 分)( 2)高度概括徐渭一生特立独行,怀抱奇才异能( 2 分)而终归于失意的不幸遭遇( 2 分)。

(若答:体现了晚明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也给徐渭这一人物形象平添了浪漫的光彩,亦可。

) (3)表达了作者对徐文长的敬意和强烈的同情(意思相近即可。

答对一点给 2 分,两点答对给 3分)。

(分) 七、作文( 50 分)(1)基本符合题意,语句较通顺 30—35 分 (2)符合题意,表达流畅,立意较好,结构完整 36—40 分(3)切合题意,有文采,立意新颖,结构严谨 40— 50 分没写题目扣 3 分;错别字 3 个扣 1 分(不超过 3 分),字数每少 50 字扣 1 分1、b2、 c3、d4、a5、d6、c7、a8、 b9、 b10、b11、b 12、c 13、 a 14、c 二、词语解释题(解释加点的词语, 21、考虑、研究22、指书信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