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分析
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的应用

申报材料之一:单巷长距离掘进通风开题报告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都必须掘进大量的井巷,在掘进巷道时,为了供给人员呼吸新鲜空气,稀释掘进工作面的瓦斯及爆破后产生有害气体和矿尘,并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必须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通风。
这种通风称为局部通风或掘进通风。
局部通风区域是煤矿的事故多发地点。
据统计,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开采深度的延伸,工作面的长度、温度、瓦斯也随之不断的增加;矿井的瓦斯爆炸80%与局部通风有关。
其中压入式通风是利用局部通风机将新鲜空气经风筒压入工作面,污风则有井巷排出,依靠通风动力,将定量的新鲜空气,同时将用过的污浊空气不断地排出地面。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供给矿井新鲜风量,以冲淡并排出井下的毒性、窒息性和爆炸性气体和粉尘,保证井下风流的质量(成分、温度和速度)和数量符合国家安全质量卫生标准,造成良好的工作环境,以防止各种伤害和爆炸事故,保障井下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国妶资源同财产不受损失。
为了矿井安全生产,保证满足井下单巷掘进遇到的问题,我们通过生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申报材料之二:单巷长距离掘进通风研究报告为了解决单巷长距离掘进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我们对风筒的接头、风筒的风阻、风筒的漏风、风筒的出口风量(口径、风压)和风筒的布置进行技术改进。
确保单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要求。
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和高瓦斯长距离掘进工作面的要求。
该应用项目的确立,主要应用于改善单巷长距离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效果,使我们六矿单巷掘进工作面风量更加稳定、可靠。
根据以往技术要求,我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创新和改革,是该项技术更使用和可操作性,不仅提高了单巷掘进工作面通风效果和掘进尺度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面的温高的问题。
通过技术设计、理论研究和论证,首先在我矿的丁6-22180机风巷进行了应用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前景。
主要研究情况:1、我们在风筒的接头方面采用罗圈接头法。
2、对减少风筒的风阻方面采用大直径(直径为1000mm)和使用大功率风机,由原来2x28kw风机改为2x30kw的风机对工作面进行供风。
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的分析

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的分析摘要:在煤矿生产工作当中,最关键的就是做好通风管理,防止由于瓦斯聚集等对生产安全造成的威胁,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尤其是在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中,应该加强先进通风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促进生产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不同通风技术在应用原理及特点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应该加强技术要点的控制,提升通风管理水平。
本文将对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形式进行介绍,探索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的应用措施,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应用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量逐年提升,给煤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长距离掘进和大断面掘进等,在当前煤矿生产中较为常见,大大提升了工作难度,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安全威胁。
尤其是对于通风工作而言,需要协调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等,消除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风机效能较低、风流不足和风筒漏风等问题的存在,会给作业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该对当前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加以不断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当前生产需求,促进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的类型较多,在实践工作当中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制定针对性技术应用方案。
一、煤矿掘进工作面通风形式(一)压入式局部通风压入式局部通风的方式,在较短距离巷道掘进工作面中的应用较多,在进风流中设置电源设备和风机,促进安全性的增强,风筒的柔性能够得到保障。
同时,压入式局部通风的方式也降低了成本投入,风筒的安装具有便捷性,防止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在设备运行中能够实现对粉尘的有效处理,同时降低环境温度,但是污风也会对工作面粉尘造成影响,导致通风实效性下降【1】。
(二)抽出式局部通风当煤矿巷道掘进工作面较长时,可以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风的方式,能够在巷道各个位置通入新鲜的空气,利用风筒对污风进行排出,促进空气品质的提升,为煤矿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浅析新桥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

进通风问题就成了主要矛盾。 1 通 风 方 案 设计
根据经验和相 关理论 , 以排 除瓦斯 为 主 的煤巷 、
半煤岩巷掘进应采 用压入式通风 , 以排 除粉尘 为主 的
圈) 8 3 k m, 商丘东站约 1 1 4 k m; 东距徐 ( 州) 阜( 阳) 铁路 的百善站 4 8 k m, 东北距陇海线津浦线交汇站 徐州市 1 1 8 k m , 西距京九铁路的亳州站 8 0 k m, 东南 至宿 州 车 站约 7 5 k m, 永 城煤 田的 自营专 线 铁 路 与
1 2 1
台局部 通 风 机 间隔 串联 间距 不 应 超 过 风 筒 全 长 的
1 / 3。
巷贯 通后 , 2 1 0 1工 作 面 的 通 风 系 统 就 完 全 形 成 , 为 了多 回收 煤 炭 , 2 1 0 1轨 道 顺 槽 和 2 1 0 1胶 带 顺 槽 要 继续 掘进 , 这样 2 1 0 1工作 面通 风系统 形成 后会存 在
徐州 至阜 阳铁路 接轨 , 且均 有柏 油公路 相通 , 乡村 之 间公 路 四通八 达 。南 北 向永 涡路从 煤层 露头 附近 经 过, 距 新 桥 矿 工 业 广场 1 . 5 k m, 东 西 向在 建 高 速公 路宿 毫路从 井 田上部 穿过 。新桥 煤矿隶 属 于永煤 集 团股 份有 限 公 司 , 属 于 国有 制 企 业 , 主要 生 产 洗 中 块、 洗小 块 、 小 粒煤 、 末精煤、 特级 、 一 级 末原 煤 等 优 质无 烟煤 产 品 。新 桥 矿 2 0 1 1年 矿井 瓦斯 等 级 及 二
氧化 碳涌 出量 鉴定 结果 为 瓦斯 矿井 , 矿井 现 开 采 区
井筒掘进时, 宜采用抽出式通风。机掘工作面多采用 与除尘风机配套的长压短抽混合式通风。为解决新 桥煤矿长距离掘进面局部通风问题, 保证综掘效率 ,
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措施

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措施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工作面长度增加,单巷长距离通风问题越来越多。
各矿井在此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可归纳如下:1.适当增加风筒的节长,减少风筒的接头数目,降低风筒的局部风阻和漏风。
一般风筒插接接头漏风量在0.2~0.4m3/min,当接头数较多时,不可能实现长距离通风。
国内有使用200m/节的风筒,效果明显。
2.改进接头方式。
淮北某矿用铁圈压板接头代替插接方式,送风距离达3033m,工作面的风量为63.2m3/min。
3.长距离通风必须要合理选择风筒的直径。
风筒的通风摩擦阻力与风筒直径的5次方成反比。
风筒直径增加1倍,通风阻力减少32倍。
某矿的丁622200综采工作面走向长度2350m,运输、回风两巷断面13.1m2,瓦斯涌出量较大,工作面需风量250m3/min,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420m3/min,风压2759Pa。
根据上述要求,该矿井选用DJF230kW高效对旋局部通风机,该风机参数为:风量440~600m3/min;工作风压570~2100Pa;全压效率80%,额定转速2950r/min;采用的风筒直径为1000mm,工作面的瓦斯控制在0.46%,工作面温度在28℃以下。
由于保证了通风,提高了掘进速度,减少了百万吨掘进率,此项技术共创造经济效益122.2万元。
4.采用柔性风筒时,要吊挂平直,防止刮破,要粘补或灌胶封堵所有的针眼,减少漏风。
5.采用局部通风机的串联方法。
1989年11月某矿在1182大巷采用压入式通风,风机分散串联,单列胶质风筒,通风长度3300m,其中大巷3000m,采用的风筒直径为600mm;上山300m,采用的风筒直径为400mm。
使用的局部通风机为JBT62型28kW1台、JBT52型11kW1台,11kW局部通风机串联在1920m处。
28kW风机的静压:h1=2735Pa,Ql=199m3/min;11kW风机的静压:h2=2564Pa,Q2=132m3/min;工作面风筒出口风量:Q面=82m3/min。
浅谈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

浅谈长距离掘进⼯作⾯通风技术浅谈长距离掘进⼯作⾯通风技术【摘要】为了确保掘进⼯作⾯供风充⾜及安全掘进。
本⽂介绍了长距离掘进通风掘进技术和长距离掘进通风的安全技术管理,重点论述长距离掘进⼯作⾯通风技术的应⽤效果,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的应⽤,有⼒的保证了⾼产⾼效矿井的安全、⾼效、持续发展。
【关键词】掘进长距离通风风量漏风率在矿井建设和⽣产过程中,都必须掘进⼤量的井巷,在掘进巷道时,为了供给⼈员呼吸新鲜空⽓,稀释掘进⼯作⾯的⽡斯及爆破后产⽣有害⽓体和矿尘,并创造良好的⽓候条件,必须对掘进⼯作⾯进⾏通风。
这种通风称为局部通风或掘进通风。
局部通风区域是煤矿的事故多发地点。
据统计,随着煤矿⽣产技术的发展和开采深度的延伸,⼯作⾯的长度、温度、⽡斯也随之不断的增加,矿井的⽡斯爆炸80%与局部通风有关。
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和煤矿⽣产技术的不断进步,长⾛向、⼤断⾯采煤⼯作⾯得到普及和推⼴,长距离、⼤断⾯掘进⼯作⾯的通风管理已经成为局部通风的主要⼯作,只有解决了长距离掘进通风问题,才能保证⾼产⾼效矿井的安全、⾼效、持续发展。
也是矿井安全⾼效⽣产的可靠保障。
1 长距离掘进局部通风技术随着煤矿⽣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作⾯的长度不断增加,单巷长距离通风问题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解决单巷长距离掘进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采⽤⼤直径风筒、改进风筒接头盒减少接头、提⾼风筒吊挂和维护质量、采⽤⼤功率局部通风机等⽅式来保证单巷掘进⼯作⾯的风量要求,来满⾜矿井安全⽣产的需要和⾼⽡斯长距离掘进⼯作⾯的要求。
1.1 采⽤⼤直径风筒风筒的通风摩擦阻⼒与风筒直径的五次⽅成反⽐。
风筒直径增加⼀倍,通风阻⼒减少32倍。
因此在现场条件允许下,使⽤⼤直径风筒是降低风筒阻⼒、提⾼风筒出风⼝风量的有效途径。
1.2 改进风筒接头和减少接头风筒的接头好坏直接影响到风筒风阻和漏风量。
⽬前,风筒接头有插接、反边接和罗圈接等。
插接是把风筒⼀端顺风流⽅向插到另⼀节风筒中,然后拉紧风筒使铁环靠拢,最后⽤铁丝在两环之间扎紧。
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研究

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研究随着煤矿深部资源的逐渐开发,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长距离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技术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和矿工健康,因此,针对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1.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的目标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的目标是保证工作面处于正常通风状态,满足矿工作业需求,同时控制瓦斯浓度和温度,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和参数调整。
2.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的设计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通风系统的布局:通风系统的布局应合理,能够保证工作面的通风效果。
一般来说,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采用并联布管式通风系统,即将风源分为几个分风区域,每个区域都设有专门的风机。
(2)风机的选型和位置:根据工作面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机,并确定其位置。
风机的选型要考虑到风量、风压和效率等因素。
风机的位置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风动压力损失和管道摩阻损失。
(3)通风管道的设计:通风管道的设计要满足一定的通风阻力,以保证工作面通风的正常运行。
通风管道的材质、尺寸和布置都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和设计。
(4)通风设备的优化:通风设备包括风机、排瓦斯设备、温度传感器等。
通过优化通风设备的配置和调整参数,可以提高通风效果,降低瓦斯浓度和温度。
3.通风参数调整针对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参数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通风参数调整包括通风阻力调整、风量控制和温度控制。
(1)通风阻力调整:通风阻力调整主要通过优化通风管道的布置和管道材料的选择来实现。
通风阻力的调整应尽量减小,以提高通风效果。
(2)风量控制:风量的控制通过调整风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
可以通过改变风机的转速或者调整风机出口的阀门来控制风量。
风量的控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既要满足工作面通风的需求,又要保持通风系统的平衡。
(3)温度控制: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调整通风系统的供风温度或者增加散热设备来实现。
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

54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 张焕芝 山西中阳中钢煤业公司 山西吕梁 0334001 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概述1.1 长距离通风技术的重要性掘进井巷是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井巷的数目多,用处大。
主要表现为稀释和排出掘进工作面产生的瓦斯和爆破产生的毒害气体,对掘进工作面进行必要的通风,从而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环境,这种通风称为掘进通风。
且局部通风的区域通常是事故多发地点,掘进通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矿井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煤面的走向加长,采煤面的断面增大,因此对井下通风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更长距离、更大断面的通风工作,成为局部通风的核心内容。
工作面的长度、工作温度、瓦斯浓度等对于保证安全生产十分重要,而解决长距离掘进通风问题,是保证安全生产和高效高质量生产的重要前提。
1.2 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基础首先,局部通风机的管理工作需要切实保障,为保证局部通风机的正常运行,应实行责任到人。
对于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的设置,要保证安全、高效的范围,距离巷道进风口十米以上,且对于该处的供风量要大于局部通风机吸入的风量,对于风速也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可以不安装局部通风机的区域,需要具备一台具有同等工作能力的备用通风机。
其次,局部通风机及备用通风机的供电需求要充分保障,使用三专供电,保证不同母线段的电源相互独立。
对于混合式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和风筒的设置需要遵守相关的流程规范。
交叉风筒的接头的规格和处理方式也需要按照规定执行。
此外,还有几项管理要求需要特别注意:风筒:吊挂风筒需要用钢丝绳,并使用专用吊环,对于弯头应当尽量设计在拐弯处,防止出现挤压问题,保证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工作面的长度增加,所面临的问题随之增加。
保证长距离通风掘进面的风量,是矿井生产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事关企业的效益和健康发展。
本文重点探索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与风机相关问题的探索。
浅谈煤矿采掘工作面的通风技术

1加强煤矿采掘工作面通风的重要性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矿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煤矿采掘也如火如荼的进行。
随着我国煤矿采掘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该工作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保证煤矿采掘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就一定要在煤矿采掘中合理、学科的融入通风技术,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瓦斯浓度过高而产生的爆炸事件发生概率,保证煤矿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煤矿采掘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种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气体,这就是瓦斯。
因为天然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甲烷,我们可以把瓦斯理解成天然气。
瓦斯主要产生于煤矿采掘的过程中,当在一定空间内瓦斯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并且没有被及时的排除时,就容易引起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对煤矿企业和煤矿采掘工作人员都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为了减少瓦斯爆炸的发生概率,保证煤矿采掘工作安全进行,煤矿一般都会针对瓦斯涌出的情况进行控制,以降低其浓度,减少对人体的损害,其中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通风排放。
2对煤矿采掘工作面的通风技术进行解析目前我国的煤矿采掘工作主要是对煤层、岩层进行挖掘以获得煤矿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对煤层和岩层进行破坏,如果在煤层和岩层之中还有瓦斯,则在煤矿挖掘的过程中就会有瓦斯涌出,瓦斯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甲烷,因此,瓦斯无色无味,易燃,并且如果甲烷的含量达到百分之十五之上就满足了爆炸的条件,当氧气的浓度高于百分之十二时,周围的温度会上升,一旦上升到某一数值或者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由此可见在煤矿采掘工作面进行通风处理的重要性。
笔者将在下文中对通风技术进行解析。
2.1B型通风技术B型通风技术指的就是在煤矿采掘的工作层中建立一种网络通风结构,将其与回风巷进行连接,在顶板形成排风通道,将工作面内的瓦斯都排放出去,确保工作面内的瓦斯含量不会超标。
该项通风技术巧妙的将流体力学知识与瓦斯排放技术融为一体,在排放瓦斯的过程中,还做到了防尘、防火、通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4期2019年4月0引言近些年,伴随国内煤炭产业的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开采工艺日益成熟,井下巷道掘进的长度也不断增加,这在便利井下回采作业的同时也因掘进面通风距离的增长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如风筒漏风、掘进面新鲜风流不足、风机有效性低等。
有鉴于此,实现对长距离掘进作业面通风技术的改良,确保其供风安全有效性,对于矿井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1工程概述A 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106t ,属于典型的大型矿井,为确保井下煤炭资源的充分回采,提升作业效率,减少搬家倒面次数,推动矿井长久发展,在矿井南翼采区布设1个长度近5000m 的超长作业面。
该作业面主采2#煤层,厚度均值5.5m ,属于不易自燃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煤层倾角均值3°,上部顶板岩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细砾砂岩、中粒砂岩和粉砂岩;下部底板为粉砂岩。
巷道掘进支护选用锚网索支护,运输巷与回风巷均为矩形断面,设计断面尺寸均为6.2m ×4.15m ,采用联采双巷掘进作业工艺。
为确保掘进作业时工作面有着良好适宜的气候条件,避免煤尘飞扬,应针对其通风技术开展分析探究,以确保通风的有效性[1]。
2通风技术方案对比分析2.1方案设计图1所示即为A 矿南翼超长作业面掘进巷道布设示意图,作业面开切眼设计长度300m ,主要施工巷道为胶带运输顺槽与辅助运输顺槽,每间隔50m 掘进横贯联络巷1条,回风顺槽采用上一回采面已有巷道。
图1超长作业面掘进巷道布设示意图结合国内长距离巷道掘进通风相关实践经验,制定了三种通风方案:a)方案一。
在辅助运输大巷内布设局部风机,巷道掘进长度达到1000m 时,在胶带运输顺槽或辅助运输顺槽内构建密闭风室1个,通过所布设的局部风机向风室内送风,同时风室外再布设局部风机1台向回采面供风。
随后伴随掘进距离的不断增加,每间隔1000m 构建风室1个,通风方式同上;b)方案二。
在辅助运输大巷内布设大功率局部风机,当掘进长度不超过3000m 时,通过该局部风机向掘进面供风;当掘进长度超过3000m 时,布设1条贯通胶带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的联络巷,使已掘进完成巷道纳入矿井全负压通风系统。
同时将大功率局部风机挪收稿日期:2019-02-21作者简介:李子豪,1989年生,男,山西晋中人,2018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
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分析李子豪(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矿,山西阳泉045000)摘要:以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为对象开展探究。
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方案优缺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适宜方案的设备选型进行探究分析,最终确定了适宜的通风设备型号,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矿井;长距离掘进;掘进通风;双巷通风中图分类号:TD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02-(2019)04-0136-02Analysis of Ventilation Technology in Long-distance Driving Face of Coal MinesLI Zihao(No.2Coal Mine,Yangquan Coal Industry (Group)Co.,Ltd.,Yangquan 045000,Shanxi,China)Abstract:Taking the ventilation technology of long-distance tunneling face of coal mines as the object,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engineering practice,this paper explored and analyzed the equipment selection appropriate to schem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chemes.The appropriate ventilation equipment model was finally determined.It is hoped that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milar projects in other mines.Key words:mine;long-distance tunneling;tunneling ventilation;ventilation of doubleroadways(总第163期)技术研究胶运顺槽辅运顺槽回风顺槽胶带回撤通道反风通道机头硐室主回撤通道辅回撤通道横贯136··2019年4月2019年第4期移至辅助联络巷处,用于向剩余巷道的掘进作业供风;c)方案三。
基于作业面巷道布设特性,先施工反风通道,在完成反风通道后,每间隔1000m移动局部风机1次,借助顺槽贯通构成的全负压通风系统向掘进作业面供风[2-3]。
2.2方案对比分析方案一的优点在于系统设计简洁,不过需要在顺槽掘进期间构建5个密闭风室,而作业面形成后又需要将风室全部拆除,同时由于风室必须设置在另一侧顺槽内,会对辅助运输造成诸多不便。
此外,整个通风系统供风距离较大,安全管理难度也相对较高,加之长距离供风所产生的风量损耗,还需要对每一级的风室容积和局部风机功率进行核对校准。
方案二的优点在于极大地缩短了局部风机供风距离,降低了风筒的使用量,不仅便于日常的维护管理,同时还变相增设了安全出口,提升了作业安全系数。
而不足之处在于大量辅助运输巷的施工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设备的拆卸、安装会造成一定的时间损耗和成本支出。
方案三的优点在于充分结合了施工现场实际的巷道布设特征,对各项工序进行了合理布设,在未增加成本消耗的同时,缩短了供风长度,使得日常维护管理难度显著降低。
综合上述三种方案的优缺点,选用方案三作为A 矿南翼采区超长作业面巷道掘进通风方案[4]。
3通风系统设计分析3.1巷道开口设计巷道施工从辅助运输顺槽开口,随后反向掘设机头硐室与反风通道。
在开口作业时,新鲜风流自盘区辅助运输大巷进入顺槽内,并随着掘进作业进入反风通道与机头硐室。
在反风通道和机头硐室未贯通回风大巷前,掘进面污风沿原路返回。
图2为开口阶段通风示意图。
图2开口阶段通风示意图3.2正常掘进设计反风通道和机头硐室同盘区大巷联通后,在辅助运输顺槽内布设风门1个。
风流自机头硐室进入后,通过回撤巷道与反风通道后进入盘区回风大巷。
同时,伴随2条顺槽的掘进伸长,在已完成掘进的横贯联络巷内布设密闭墙,并在回撤巷道内布设风门,以避免风流短路现象的发生。
施工作业时,顺槽每向前延伸1000m,局部风机向前挪移1次,并布设在横贯联络巷胶带运输顺槽内,用于向2个掘进面供风。
作业面产生的污风沿辅助运输顺槽和反风通道送入盘区回风大巷中。
图3为正常掘进作业时通风示意图。
图3正常掘进作业时通风示意图4设备选型分析4.1通风风量计算使用不同方法对掘进面通风量进行计算。
a)按瓦斯涌出量计算,计算公式为:Q掘=100q瓦K掘通=3.5m3/min,(1)式(1)中,Q掘为掘进作业面通风量,m3/min;q瓦为掘进期间掘进作业面预计最大瓦斯涌出量,取0.0175 m3/min;K掘通为掘进通风系数,取2;b)按作业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计算,则有:Q掘=4N=80m3/min,(2)式(2)中,N为掘进面同时最多作业人数,取值20人;c)按最低风速计算,则有:Q掘=0.25×60×S掘=385.9m3/min,(3)式(3)中,S掘为掘进作业面断面积,取25.73m2。
综合上述三种计算方法,基于掘进作业安全考虑,巷道风筒末端风量最小值为385.9m3/min。
4.2风筒与风机选型a)风筒选型。
按照掘进巷道断面大、距离长的特征,选择使用单节长度10m、直径800mm的柔性阻燃特制风筒;b)风机选型。
风机的选型需先对风筒漏风量及局部风机风压予以确定,按照式(4)和(5)分别计算风筒漏风量与局部风机风压:Q漏=(Q末LL漏)/(100-LL漏),(4)式(4)中,Q漏为风筒漏风量,m3/min;Q末为风筒末端风量,m3/min;L为风筒长度,取值1000m;L漏为百米风筒漏风率,取1.8%。
H=R×Q60×Q末60,(5)式(5)中,H为局部风机风压,Pa;R为风筒半径,mm;Q为局部风机风量,m3/min。
其中:Q=Q漏+Q末。
(6)反风通道措施巷胶带回撤通道机头硐室胶带回撤通道行车风门措施巷机头硐室辅运顺槽胶运顺槽(下转180页)李子豪:煤矿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分析137··2019年第4期2019年4月(上接137页)最低,随后拆除管路,并通过绞车将其牵出,装车外运;d)支架拉出后,及时在采空区内布设单体支柱进行支护,确保单体支柱同顶板柔性网紧密接触,严禁空顶作业;e)最后撤出的2组支架,应通过互相掩护和交错前移的方式进行挪移,并最终通过安装在巷道内的绞车将其拖出。
图1即为作业面回撤拆除示意图。
4#耀7#、78#、133#、134#.支柱编号;JH-30T.回柱绞车型号。
图1作业面回撤拆除示意图3搬家注意事项与安全管理3.1搬家注意事项a)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挪移时应配合单体支柱,所用单体支柱下面必须垫有厚度不低于10mm 的木板,以避免单体倾斜时伤到作业人员;b)对支架初撑力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确定,同时单体注液后应支护可靠,以避免发生倒柱事故;c)作业人员应时刻高度戒备,使用单体顶架前先发出警告。
同时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辅助液压支柱调向时,支架周围最多留2人配合作业,其余人员应撤离至10m 以外;d)支架调向完成后,应及时对单体卸压,并将单体挪移至不影响施工作业的安全地点[3]。
3.2安全管理a)预测地质结构变化。
地质结构是影响综采作业效率的关键要素,作业时必须通过实时探测对作业面前方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予以掌握,从而为回采作业的开展提供有力指导;b)增强对井下涌水量和地表沉陷区的观测,及时掌握有关涌水量的变化情况及相邻矿井开采情况,了解采空范围和积水现状,防止越界开采的情况发生,避免由于巷道贯通引起的老空积水涌入工作面;c)在回撤过程中应对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涌出和顶板淋水、煤层渗水等现象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由调度室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和治理;d)做好防治措施。
由于回撤作业时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因此必须严格依照安全规定进行轨道铺设、绞车安装、设备固定等工作,避免作业时发生挤碰、掉轨或跑车事故;e)加强定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