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掘进工作面移风机专项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移风机专项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18503掘进工作面移风机专项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页18503掘进工作面移风机专项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18503掘进工作面移风机专项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按照矿上安排,斜沟煤矿计划于2010年月日将18503材料巷和皮带巷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重新前移到距18503第四中切20m以外的18503材料巷中(具体位置由通风科指定)。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最大瓦斯浓度为0.1%,不会发生瓦斯积聚现象。

四、撤人和警戒设置要求由矿建掘于18%时,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直接向18503材料巷和18503皮带巷供风;如果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或氧气低于18%或其它有害气体超过《规程》规定时,必须采取专项瓦斯排放措施排放停风区内的瓦斯后再恢复正常供风。

预计停风区内最大瓦斯浓度为0.1%。

4、然后将各自的1#风机安装到指定位置,并保证当班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及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5、排放瓦斯专项措施:a、排放瓦斯流经路线:18503材料巷rarr;18503第四中切rarr;18503皮带巷rarr;15采区回风下山rarr;集中回风下山rarr;回风井rarr;地面18503皮带巷rarr;15采区回风下山rarr;集中回风下山rarr;回风井rarr;地面b、排放瓦斯要控制瓦斯排放浓度,做到低浓度排放,排放时要撤出排放瓦斯流经区域的所有作业人员,切断电源,并在通往排放瓦斯流经路线所有交叉口设立警戒。

c、将风筒接至18503材料巷和18503皮带巷中,用木板挡住风机吸风口控制风量,排放瓦斯,逐步排放巷道中的瓦斯浓度,并由专人经常检查18503皮带巷和15采区回风下山风流汇合处的瓦斯浓度,确保15采区回风下山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8%。

掘进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掘进作业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作业之一。

为了确保掘进作业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次掘进作业中的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执行方案的制定。

在掘进作业开始之前,必须根据煤层地质情况、掘进进尺、周围环境因素等因素制定掘进方案,以确保掘进作业的顺利进行。

在方案中,需要考虑通风系统的布置、通风机设备的选型、顶板支护和支架的稳固性以及钩锁的安装等因素。

其次,制定安全措施。

由于掘进作业场所的特殊性,为确保工人的安全,必须严格制定安全措施。

比如,在掘进作业前,进行通风杆的安装、煤尘减排,以确保作业现场空气质量。

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通风规定执行,确保氧气充足,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安全标准。

此外,还需采取定期检查通风系统设备运行情况、检测一氧化碳等安全措施。

第三,操作规范。

在掘进作业前,必须告知工人有关通风的相关知识和安全操作规范,包括逃生方法、煤层的情况、突水突气处理办法、及时报告等。

在实际作业中,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保持畅通的通风系统和机具设备的及时普查。

第四,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掘进作业中的一个必需环节。

工人在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在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培训,并接受矿床地质、通风设施、通风、预防煤尘爆炸的基本知识培训,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建立日常安全奖惩制度,促进矿工自我监督,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通过有效的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可以确保掘进作业的安全,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掘进作业的安全不仅仅是技术措施,更是全员、全员的努力。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地质特点和风险等级的煤矿,应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掘进技术,增加安全无忧因素。

深井长距离斜坡道独头掘进通风问题的改进

深井长距离斜坡道独头掘进通风问题的改进

设 计采 用主井 、 副井 、 斜坡 道联合 开拓 , 规模 4 0 0 0 t / d ,

设 基 建期 间 3 5 0 m水 平 以下 开拓工 程全部 为独 头巷 道 期开采4 0 0 m以上矿体, 采用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法 掘进 , 斜坡 道是 距离最 长 的独头 巷道 掘进 工程 。斜坡 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矿山于2 0 0 2 年开始基建 , 道延伸掘进初期采用压人式通风或压抽混合式通风 , 2 0 0 4 年9 月建 成试 投产 , 经过 多次 技改 , 现实 际生 产能 新鲜风流取 自3 5 0 m水平下盘沿脉 , 用局扇压人掌子面 ,
斜坡 道污 风滞 留 、 风 流紊乱 等 问题 日趋 严 峻 。当独 头 年开始了二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由长沙有色冶金设 掘进超过 1 0 0 0m, 工作 面通风更加 困难 , 至使掌子面作 计研究院和厦门紫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设计。设 业环境 恶劣 , 炮烟排 出时间长 , 严 重影响 了施 工进度 和 计 规模 60 0 0 t / d , 开采 4 0 0 ~ 0m的矿体 , 并兼顾 01 3 " 1 以下 安全 。 探矿 工程 。为 了不影 响 4 0 0 m以上正常生产 , 设 计二期
斜坡道延 伸是阿舍勒铜 矿二期建设 的主要开拓 工 程之一 。一期 建设斜坡道 己施工 至 4 0 0 m中段 , 二期建 距盲 进风井最 近的联 络道引入盲进 风井至 2 5 0 m中段 ,
然后经 中段联络巷道进 入新北风井 。 ( 下转 3 4页)
3 4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2矿山通风系统现状
阿舍勒铜矿一期 工程采用 下盘 中央副井 和斜坡道 进风 , 上 盘南 回风井 和北 回风井 出风 的两翼 对角 式通

掘进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掘进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掘进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掘进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由于1011m改巷掘进工作面施工,与三石门掘进工作面将形成串联通风。

由于受现场条件限制,实行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经矿行政部门研究讨论决定,1011m改巷掘进工作面与三石门掘进工作面实行串联通风。

为确保安全生产,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措施1、加强现场瓦斯管理,加强对1011m改巷掘进工作面回风侧瓦斯检查。

加设瓦斯检查点,设置瓦斯记录牌,每班瓦斯检查不得少于3次,间隔2~3小时,严禁空班漏检弄虚作假,加强对三石门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进风侧的瓦斯检查,若发现三石门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进风侧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时,要立即汇报调度室,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2、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两个工作面使用局部通风机功率均为YBT-11kW,风筒直径均为Φ500mm。

采用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确保局部通风机长期连续稳定运行。

局部通风机安设“瓦电、风电闭锁”装置,风筒安设风压传感器,实现风瓦电闭锁。

局部通风机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风筒口距掘进工作面不得大于5m,局部通风机的电器设备必须使用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电源。

严禁随意停风。

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甲烷风电闭锁试验,每天应进行一次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与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局部通风,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局部通风设计及改进方法与措施探讨

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局部通风设计及改进方法与措施探讨

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局部通风设计及改进方法与措施探讨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长距离的独头巷道掘进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在进行长距离巷道掘进时,通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独头巷道掘进会导致巷道内有大量砂尘和有害气体产生,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进行局部通风设计和改进措施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进行局部通风设计和改进的关键是确定通风系统的参数。

在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中,巷道长度较长,定义好风流的进出口是通风设计的第一步。

要合理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进一步保证风流的平衡性和流动性。

其次,确定进风量和排风量也是通风设计中的关键步骤,要根据独头巷道的长度和断面积,进行合理的计算和确定。

其次,采用合适的通风设备也是进行局部通风设计和改进的重要环节。

可以考虑使用风机和风管进行通风,根据巷道长度和节能要求,选用合适的风机和风管进行布置。

同时,要保证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及时清理风机和风管内的积尘和杂物,保证通风设备的效果。

此外,合理设置通风系统的布局和通风口也是局部通风设计和改进的重要方面。

巷道的设置、坡度和弯道等都会影响通风系统的性能。

因此,在设计和改进通风系统时,要合理设置巷道的布局,减少弯道和坡度等地方,避免影响通风的效果。

同时,合理设置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确保通风系统能将砂尘和有害气体有效地排出巷道。

最后,进行局部通风设计和改进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通风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通风系统的性能往往会受到巷道开挖进度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及时监测和调整,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效果。

可以借助相关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及时获取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局部通风设计和改进方法及措施主要包括确定通风系统的参数、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的布局和通风口以及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改进,可以有效地控制砂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长距离独头掘进巷道通风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长距离独头掘进巷道通风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5-2712(2008)04-0008-04长距离独头掘进巷道通风技术应用研究进展张红婴1,林和荣2(1.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长距离独头掘进巷道的通风难题在国内外各金属、非金属矿山以及隧道掘进中都广泛存在。

笔者从通风工艺的设计、风机的选型和风筒类型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几个方面综述了长距离独头掘进巷道通风防尘技术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长距离;独头掘进巷道;通风;进展中图分类号:TD724+.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8-07-24作者简介:张红婴(1972-),女,江西铅山人,硕士,讲师,从事矿井通风、安全与环境保护以及室内通风与空气调节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Vol.22,No.4Dec .2008第22卷第4期2008年12月Jiangxi Nonferrous Metals引言矿井开拓时期,通常要掘进长距离的独头巷道。

由于独头掘进巷道本身不能形成贯穿风流,空间有限,因此独头巷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聚集在独头掘进工作面附近,使独头掘进在作业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工作面作业环境差,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②机械设备磨损速度快,腐蚀严重,柴油机设备的运转效率低,特别是在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的矿山,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通风除尘技术是解以上问题的基本方式。

但由于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存在作业面空间小、作业线路长、工作面不断变化、运输频繁等特殊性,使得长距离掘进巷道的通风除尘与生产施工和电能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对长距离独头掘进通风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长距离独头通风除尘工艺的发展长距离独头巷道的传统通风方法是采用多台串联或抽压混合的通风方式。

以上通风方式不但排风距离长、维护难、风阻大、漏风大,而且还存在有效风量率低、风质差、耗能大、通风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秦岭隧洞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秦岭隧洞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秦岭隧洞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通风技术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方法 (4)二、文献综述 (5)2.1 隧道掘进技术发展 (7)2.2 通风技术研究概况 (7)2.3 相关案例分析 (8)三、秦岭隧洞工程概况 (10)3.1 工程简介 (11)3.2 地质与水文条件 (12)3.3 施工特点与挑战 (13)四、长距离独头掘进通风技术原理 (14)4.1 通风系统构成 (15)4.2 通风方式与方法 (16)4.3 通风控制与监测 (18)五、长距离独头掘进的通风技术应用 (19)5.1 通风技术在隧洞中的应用现状 (20)5.2 现有技术问题与改进需求 (21)5.3 新技术的提出与测试 (22)六、通风技术研究与实践案例 (23)6.1 案例介绍与研究目的 (25)6.2 实施方案与过程 (26)6.3 效果与技术验证 (27)七、秦岭隧洞通风技术优化建议 (28)7.1 数据收集与分析 (30)7.2 技术改进建议 (31)7.3 应用案例总结与讨论 (32)八、结论与展望 (33)8.1 主要研究结果 (34)8.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贡献 (35)8.3 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36)一、内容概要本研究聚焦于秦岭山体内大型水电隧洞的长距离、高难度独头掘进施工中的通风技术创新与实践。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日渐进步,对于地质结构复杂的秦岭山脉内建设大型水电工程已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洞掘进作为关键技术环节,其通风系统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直接影响到作业人员的安全与环境状况,同时亦关乎工程进度与施工成本。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秦岭隧洞地质条件,研究并提出适用于长距离独头掘进的通风解决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通风方式的合理选择、长距离通风管路系统的优化布局以及高效通风设备的引入与运用。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实测数据和先进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对不同通风方案的性能进行评估与比较。

高原高寒长距离隧道通风、增氧及降尘方案

高原高寒长距离隧道通风、增氧及降尘方案

高原高寒长距离隧道通风、增氧及降尘方案1通风1.1施工安排原则(1)施工通风设计的基本方针是“以人为本、环境达标、安全至上”,保障长大隧道的施工环境满足要求。

(2)对于长大隧道通风设计应分阶段进行,节能降耗,动态调整。

(3)采用技术先进、高效实用、配套完善、匹配合理的机械装备,科学组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性能。

1.2高原高寒长大隧道通风难点(1)隧道单头掘进距离长,洞内属有限空间作业,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及灰尘大,噪音大,作业环境复杂且恶劣,作业人员身心健康难以保证。

(2)高原氧气含量少,人员与机械作业降效严重。

作业在0~4000米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0米,大气压降低10%,空气动力设备功效相对于平原指标下降10%~13%。

压力损失造成设备功率损失加大,油耗增加,废气排放污染严重。

(3)长大隧道单洞掘进距离大,洞内含氧量比洞外低,威胁洞内施工人员身心健康,隧道通风需考虑增氧措施。

(4)随着海拔升高,温度下降,为保证洞内作业环境温度满足要求,隧道通风需考虑加热措施。

1.3隧道通风计算根据新建川藏铁路项目特点及隧道施工组织设计,通风设计统计为压入式、风渠式及巷道式通风分别专项计算风量及风压。

(1)通风风量计算供给每人的新鲜空气量按高原地区取值m=4m³/min 计;正洞开挖爆破一次最大用药量A=140×3×0.8=336kg(按全断面循环进尺3m计算);放炮后通风时间按t=30min计;风管百米漏风率β=1%,风管内摩擦阻力系数为λ,风筒直径D,空气密度ρ=1.2kg/m3。

通风量的计算主要是计算各种情况下所需的通风量,主要有洞内人员呼吸、爆破烟尘排出、稀释内燃机废气、允许最低风速、涌出瓦斯稀释五个方面,分别对五种情况计算,取其中最大者,并根据通风方式和长度考虑漏风增加值,确定风机配置参数。

1)按作业人员所需的通风量计算公式:Q=K·m·q式中:Q—通风量,m³/min;m—同时在洞内工作的最多人数,按60人考虑(考虑管理、检查人员);q—每人所需的通风量,一般取值3m³/min,考虑高原空气稀薄,计算取值4m³/min;K—风量备用系数,取1.2;2)按允许最低风速计算供风量公式:Q=V·A·60式中:Q—最小风速通风量,m³/min;v—允许最低风速,隧道施工规范规定,风速在全断面开挖时不小于0.15m/s,坑道内不小于0.25m/s,但均不应大于6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措施
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
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工作面长度增加,单巷长距离通风问题越来越多。

各矿井在此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可归纳如下:
1.适当增加风筒的节长,减少风筒的接头数目,降低风筒的局部风阻和漏风。

一般风筒插接接头漏风量在0.2~0.4m3/min,当接头数较多时,不可能实现长距离通风。

国内有使用200m/节的风筒,效果明显。

2.改进接头方式。

淮北某矿用铁圈压板接头代替插接方式,送风距离达3033m,工作面的风量为6
3.2m3/min。

3.长距离通风必须要合理选择风筒的直径。

风筒的通风摩擦阻力与风筒直径的5次方成反比。

风筒直径增加1倍,通风阻力减少32倍。

某矿的丁622200综采工作面走向长度2350m,运输、回风两巷断面13.1m2,瓦斯涌出量较大,工作面需风量250m3/min,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420m3/min,风压2759Pa。

根据上述要求,该矿井选用DJF230kW高效对旋局部通风机,该风机参数为:风量440~600m3/min;工作风压570~2100Pa;全压效率80%,额定转速2950r/min;采用的风筒直径为1000mm,工作面的瓦斯控制在0.46%,工作面温度在28℃以下。

由于保证了通风,提高了掘进速度,减少了百万吨掘进率,此项技术共创造经济效益122.2万元。

4.采用柔性风筒时,要吊挂平直,防止刮破,要粘补或灌胶封堵所有的针眼,减少漏风。

5.采用局部通风机的串联方法。

1989年11月某矿在1182大巷采用压入式通风,风机分散串联,单列胶质风筒,通风长度3300m,其中大巷3000m,采用的风筒直径为600mm;上山300m,采用的风筒直径为400mm。

使用的局部通风机为JBT62型28kW1台、JBT52型11kW1台,11kW局部通风机串联在1920m处。

28kW风机的静压:h1=2735Pa,Ql=199m3/min;11kW风机的静压:h2=2564Pa,Q2=132m3/min;工作面风筒出口风量:Q面=82m3/min。

6.直接采用大功率风机和大直径风筒。

目前我国已生产有多种类型的大功率局部通风机。

如重庆煤科院的60kW对旋风机,其额定风量均达500m3/min,额定风压均达4500~5000Pa,并且生产与大功率局部通风机相配套的直径为800~1000的高强度胶质风筒,都能满足高瓦斯长距离掘进工作面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