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油脂
各种食用油

食用油主要种类从油脂的来源讲,可分为陆地动物油脂、海洋动物油脂、植物油脂、乳脂和微生物油脂。
草本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小麻油、胡麻油等;木本植物油:油茶籽油(山茶油)、核桃油、椰子油、橄榄油、苹果油等;陆地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鸭油等;海洋动物油:鲸油、深海鱼油等。
1、花生油优点: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适用于各类食物的加工制作。
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
经常食用,可以防止皮肤皴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缺点:脂肪饱和酸含量也非常高(接近20%);基本不含Omega-3成分;花生过敏者要禁食。
配合食用:油炸,因为花生油在煎炸过程中不会令其他食物走味(串味)。
2、菜籽油优点:营养均衡,富含维生素E,Omega-3的含量特别高(两汤匙即可满足人体一日对Omega-3的需求),且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
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的功效。
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人脑的发育十分重要。
缺点:缺少油酸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
有一定的刺激气味,不能直接用于凉拌。
配合食用:可用于煎鱼,比起一般的植物油,用菜油更不容易使鱼“粘锅”。
另外,用菜籽油炒菜的时候,在油里加一些盐,略煸一会儿,可以帮助去除“油味”。
3、橄榄油优点:油味芬芳(是唯一一款享有产区原产地保证的油品),产地不同,味道也各异。
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超过75%),有降低有害胆固醇、逐渐提高有益胆固醇的功效。
橄榄油中还含有多酚抗氧化剂,有助于防止细胞老化。
可经常食用。
缺点:维生素E的含量很少,含少量必需脂肪酸(8%),而Omega-3的含量更是微乎其微。
配合食用:凉拌、煎炒蔬菜,或直接蘸面包吃!取决于购买的橄榄油的酸度(选用特级原生冷榨橄榄油为佳),并非所有橄榄油都可生食。
加热的话,温度切忌过高。
油脂一般知识

油脂一般知识一、油脂的分类按照来源的不同 ,油脂可分为四大类:水产油脂:如鱼油、鱼肝油等;陆地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乳脂:如牛乳、羊乳等;植物油脂:是种类最多、产量最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类,常见的品种有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棉籽油等。
二、植物油脂的分类1、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 ,植物油可分为原油、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等由低到高五个等级:原油――― 俗称毛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成品油――-毛油经处理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脂。
植物油等级是根据其精炼程度来区分的,一般是从色泽、透明度、气滋味、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280℃加热试验、溶剂残留等理化指标来判断,并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全精炼的油(一级、二级)经过脱水、脱酸、脱色、脱胶、脱臭、脱溶,水杂小,色泽浅,无味,酸价、过氧化值较低,无溶剂残留,烟点高;半精炼油(三、四级)经过脱溶、脱酸、脱胶处理,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有些四级油透明度较差。
植物油精炼程度四级最低,一级最高,都符合国家直接食用标准。
2、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浸出油――― 油料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
油料预处理后直接(或压榨后)与有机溶剂充分结合,提取制成成品油,是国际上通用的加工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有溶剂残留,但经过全精炼以后,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溶剂残留,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烟点,常用于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油脂工业使用的抽提溶剂,是国家专为油料加工生产的专用溶剂,与那些普通汽油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只要成品油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都是优质、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压榨油――― 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采用纯物理压榨方式,是我国传统加工方法,优点是安全,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保持油脂中原有的气味,能保留油脂中的一些微量成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并且较难去除黄曲霉毒素残留,常用于花生油、芝麻油等。
植物油脂

花生油具有独特的花生气味和风味,一般含有较少的非甘油酯成分,色浅质优,可直接用于制造起酥油,也 是良好的煎炸油。
棉籽油是皮棉加工的副产品,其整籽含油17%左右,籽仁含油40%左右。棉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 油酸、亚油酸。
玉米油又称为玉米胚芽油、粟米油。玉米胚芽占全玉米粒的7%-14%,胚芽含油36%-47%。玉米油的脂肪酸组 成中饱和脂肪酸占15%,不饱和脂肪酸占85%,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热 稳定性好。
含量随原料而不同,例如米糠的含油率约为12%~20%,干椰子果肉的含油率约为63%~70%。一般用压榨法或溶 剂提取法取得。在常温下大多数是液体,如豆油、花生油、菜子油等;少数是半固体或固体,如桕脂、椰子油等。 根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即能否干燥和干燥快慢的情况,可分为:(1)干性油,如桐油、梓油、亚麻油等; (2)半干性油,如花生油、菜子油、芝麻油等;(3)非干性油,如花生油、蓖麻油等。组成三甘油酯的脂肪酸 除一般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以外,有时还有特殊的芥酸、花生酸、桐酸、蓖麻酸等。植 物油脂多数供食用,也广泛应用于制造硬化油、肥皂、甘油、油漆和润滑油等。
向日葵油又叫葵花籽油,盛产于前苏联、加拿大、美国等,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也有较大量生产。向日葵油 富含维生素E,还含有绿原酸,其氧化稳定性很好。
芝麻油是我国最古老的食用油之一,产量位居世界之首。芝麻油一般不为烹调用,通常作为凉拌菜用油。
vegetable oil(s) and fat(s)
植物种子、果肉、胚芽等细胞中所含的油脂。
植物油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凡是从植物种子、果肉及 其它部分提取所得的脂肪统称植物油脂。油脂有一定的保质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
植物油科学知识点

目录第一章:植物油的定义与种类: (2)第二章如何科学在选用植物油 (2)1、花生油 (3)2、橄榄油 (3)3、茶籽油 (3)4、菜子油 (4)5、芝麻油(香油) (4)6、棉子油 (4)7、葵花子油 (4)8、亚麻油 (5)9、红花子油 (5)10、大豆油 (5)11、米糠油 (5)12、核桃油 (6)第三章冷榨取油与热榨取油的区别 (6)第四章:我们产品能做到什么 (8)⑴传统高温榨油的螺杆榨油机机理 (8)(2)存在的缺点 (9)(3)产品技术优势 (9)(4)服务优势 (11)第一章:植物油的定义与种类: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
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
因此,植物油中不饱和酸的含量一般比动物脂肪多,碘值高于70。
常见的几种食用植物油: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2、菜籽油: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
3、芝麻油: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
4、棉籽油: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
5、葵花籽油: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
6、亚麻油: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
7、红花籽油: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
8、大豆油: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
9、玉米油: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并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等高级营养素。
10、橄榄油:油脂呈淡黄绿色,具有令人喜爱的香味,温和而特殊的口味。
第二章如何科学在选用植物油我国将食用油按品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为最低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和二级油,食用油外包装上仅标注“烹调油”、“色拉油”等含糊词汇的将被禁止。
食用油脂名词解释

食用油脂名词解释
食用油脂是指用于食品加工和烹饪的油脂类物质。
油脂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脂肪类物质,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同时还含有一定的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食用油脂一般可以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
常见的植物油脂包括:
1. 豆油:由大豆种子压榨得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脂之一。
2. 花生油:由花生种子压榨而成,具有浓郁的花生香味。
3. 菜籽油:由菜籽经过精炼处理得到,呈黄绿色,富含多种必需脂肪酸。
4. 葵花籽油:由葵花籽压榨得到,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
5. 玉米油:由玉米种子油脂提炼而成,经常用于高温烹调。
6. 橄榄油:由橄榄果实榨取得到,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
常见的动物油脂包括:
1. 牛油:由牛奶脂肪提取而来,主要以脂肪酸为基础,具有浓郁的奶香味。
2. 猪油:由猪的脂肪融化而得,适合高温烹调,用途广泛。
3. 鸡油:由鸡的皮下脂肪提炼而成,清香可口,厨师常用于烹调。
4. 鱼油:由鱼脂制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ω-3脂肪酸,对心脑血管保健有益。
5. 鲜奶油:由乳脂肪部分提取而来,常用于制作甜点和糕点。
除了上述常见的食用油脂,还有一些特殊的油脂如植物黄油、人造黄油和植物奶制品中的油脂替代品等,在特定的食品加工和使用中被使用。
常见植物油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大豆油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其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为淡黄色、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増厚,发育生长缓慢,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
豆腥味由于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麻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精炼过得额大豆油在长期储藏时,其颜色会由浅变深,这种现象叫做“颜色复原”。
大豆油的颜色复员现象比其它油脂都显著,而油脂自动氧化所引起的复杂变化可能时其基本原因。
采取降低原料水分含量的方法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此法正广为采用,基本上解决了大豆油色泽。
豆油除含有脂肪外,在加工过程中还带有一些非油物质,在未精炼的毛油中含有1~3%的磷脂,0.7~0.8的甾醇类物质以及少量蛋白质和麦胚酚等物质,易引起酸败,所以豆油如未经水化除去杂质,是不宜长期贮藏的。
另外,精制豆油在长期储存中,油色会由浅逐渐变深,原因可能与油脂的自动氧化有关,因此,豆油颜色变深时,便不宜再作长期储存。
2.1 大豆油的质量鉴别①色泽鉴别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粘性的液体。
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颜色。
油脂色泽的深浅,主要决定于油料所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及含量、油料籽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炼程度及油质脂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等。
进行大豆油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将样品混匀并过滤,然后倒入直径50毫米、高100毫米的烧杯中,油层高度不得小于5毫米。
在室温下先对着自然光线观察。
然后再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其反行光线观察。
冬季油脂变稠或凝固时,取油样250克左右,加热至35~40℃,使之呈液态,并冷却至20℃左右按上述方法进行鉴别。
油脂植物范文

油脂植物范文油脂植物油脂植物是指富含植物油脂的植物。
植物油脂是指由植物中提取的油脂,其中富含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油脂植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工业等领域。
油脂植物的种类繁多,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脂植物及其特点。
1.大豆: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脂植物之一,其种子中的油脂含量约为20%。
大豆油脂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花生:花生是另一种重要的油脂植物,其种子中的油脂含量约为40%。
花生油脂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防治动脉硬化等功效。
3.葵花籽:葵花籽是一种油脂植物,其种子中的油脂含量约为50%。
葵花籽油脂富含亚油酸、硬脂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烹饪中。
4.橄榄:橄榄是地中海地区常见的油脂植物,其果实中的油脂含量约为20%。
橄榄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和肠胃健康有益。
5.芝麻:芝麻是一种常见的油脂植物,其种子中的油脂含量约为50%。
芝麻油脂富含亚麻酸、亚油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抗衰老等功效。
6.椰子:椰子是热带地区常见的油脂植物,其果肉中的油脂含量约为70%。
椰子油脂富含中链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具有抗菌、滋润肌肤等作用。
7.蓖麻:蓖麻是一种原产于中亚的油脂植物,其种子中的油脂含量约为40%。
蓖麻油脂富含蓖麻酸、硬脂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广泛应用于制造肥皂和润滑剂。
8.棉籽:棉籽是棉花的种子,其油脂含量约为30%。
棉籽油脂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主要用于食用油和制造脂肪酸的原料。
除了上述的植物,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油脂植物,如亚麻籽、菜籽、油菜、葡萄籽等。
每种油脂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通过不同的提取和加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质地和性质的油脂产品。
总结起来,油脂植物是一类富含油脂的植物,其油脂含量和营养成分各有差异。
油脂植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工业等领域,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营养和多样的用途。
各种植物油的凝固点一览表

各种植物油的凝固点一览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植物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用油之一,不同种类的植物油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凝固点,即油在低温下会变成固体的温度点。
凝固点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植物油的使用范围,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各种植物油的凝固点一览表。
1. 橄榄油橄榄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用油,凝固点较低,大约在7-10摄氏度左右。
橄榄油在常温下是液态的,非常适合做生食油,如凉拌菜、沙拉等。
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2. 花生油花生油的凝固点约为0-4摄氏度,比橄榄油稍微低一些。
花生油适合用于炒菜、煎炸等烹饪方式,口感香浓,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3. 大豆油大豆油的凝固点稍高,大约在6-10摄氏度左右。
大豆油中富含亚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帮助,适合用于煎炸等高温烹饪。
4. 棕榈油棕榈油的凝固点较高,大约在35-40摄氏度左右。
棕榈油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烘焙、煎炸等高温烹饪,同时也可用于制作巧克力、肉制品等。
5. 椰子油椰子油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植物油,其凝固点约为25-28摄氏度。
椰子油具有丰富的中链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被认为对健康有益。
椰子油适合用于烘焙、烹饪,也可以直接食用。
7. 葵花籽油葵花籽油的凝固点约为0-10摄氏度,适合用于沙拉、煎炒等。
葵花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养护皮肤、减少疾病有一定帮助。
8. 玉米油玉米油的凝固点约为0-6摄氏度,适合用于煎炒、烹饪等高温烹饪。
玉米油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
不同种类的植物油有着不同的凝固点,这也决定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用途。
在选购和使用植物油时,可以根据烹饪方式和个人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植物油,以确保食用的健康和口感。
希望以上的植物油凝固点一览表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各种植物油的凝固点因其成分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植物油的凝固点一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植物油脂种类
花生油:油颜色淡黄,细闻有花生味,油沫微呈白色。
菜籽油:稍带绿色,口尝香中带点辣味,油沫发黄。
大豆油:油色深黄,豆腥味较大,口尝有涩味,油沫发白。
棉籽油:油色暗黄,口尝没有味,油沫发黄。
香油:棕红色,闻、尝都有浓浓的香味。
葵花籽油:色泽清亮透明,芳香可口。
氢化起酥油从英文“短(shorten)”一词转化而来,其意思是用这种油脂加工饼干等,可使制品十分酥脆,因而把具有这种性质的油脂叫做“起酥油”。
它是指经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油脂,或不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起酥油具有可塑性和乳化性等加工性能,一般不宜直接食用,而是用于加工糕点、面包或煎炸食品,所以必须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起酥油的性状不同,生产工艺也各异。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
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
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
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
从棕蓝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
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油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
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叫作“青气味”。
这种气体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
玉米油: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热稳定性好。
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可被皮肤吸收,滋润营养肤质,使皮肤光泽细腻而富有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肤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减少皱纹,延缓衰老。
常见植物油脂营养
豆油
豆油是利用大豆种子经过溶剂浸出而获得,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未经提炼的大豆毛油不宜直接食用,目前最普遍的是精炼大豆油。
其主要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等。
菜籽油
菜籽油取自油菜籽,其脂肪酸的组成受气候、品种等影响响较大。
传统菜籽油的芥酸含量较高,一般为20%-60%,此外还有芥子苷。
曾引起营养学领域的极大争议。
有研究发现,用占膳食能量5%的菜籽油(含芥酸45%)的食物喂养幼鼠,发现其心肌出现脂肪沉积和纤维组织形成。
目前已经培育出不含芥酸或低芥酸的菜籽品种。
花生油
花生油具有独特的花生气味和风味,一般含有较少的非甘油酯成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硬脂酸等。
色浅质优,可直接用于制造起酥油,也是良好的煎炸油,并且在中国普遍推广。
棉籽油
棉籽油是由皮棉加工出的副产品,其中只有精炼棉籽油才可以直接食用,其它的棉籽油不宜食用。
其整籽含油17%左右,籽仁含油40%左右。
棉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
玉米油
玉米油又称为玉米胚芽油、粟米油。
玉米胚芽占全玉米粒的7%-14%,胚芽含油36%-47%。
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占15%,不饱和脂肪酸占85%,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
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热稳定性好。
向日葵油
向日葵油又叫葵花籽油,盛产于前苏联、加拿大、美国等,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也有较大量生产。
向日葵油富含维生素E,还含有绿原酸,其氧化稳定性很好。
芝麻油
芝麻油是我国最古老的食用油之一,产量位居世界之首。
芝麻油一般不作为烹调用,通常作为凉拌菜用油。
主要含脂肪酸、亚油酸、花生酸。
茶油
茶油是从野山茶果中提炼而成的一种植物油。
因不含任何化肥,不受任何污染,所以成为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主要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不含胆固醇、黄曲霉素、添加剂。
核桃油
核桃油是用核桃仁压榨而成的一种食用油,属于高级保健食用油,不适用于煎炒烹炸,因为其营养价值经高温会被破坏,只用于凉拌和调味。
含脂肪酸、亚油酸等。
芥花籽油
芥花籽油属于保健食用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橄榄油
呈深绿色,富含维他命、矿物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尤其是 ALA (Alpha Linolenic Acid)。
适合用来制作软膏、栓剂、浸泡油等。
适用:风湿症状、护发,及化妆用品;能镇静、护发。
对发炎、粉剌的皮肤有帮助。
因有强烈的气味使得它对有强烈气味的精油较有用。
在传统上,过去常用来制造减肥的油。
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可被皮肤吸收,滋润营养肤质,使皮肤光泽细腻而富有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肤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减少皱纹,延缓衰老。
有优良的渗透性,含极高的维他命和矿物质,加速治疗皮肤损伤和湿疹,适合干性,老化的皮肤。
橄榄油以榨取的方法获取油脂,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指食用级的橄榄油)对心脏病有良好的功效,对阳光晒伤有缓和的功能。
可用于减肥、老化及晒伤的处理。
橄榄油有着非凡的美容功效。
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
素,极易被皮肤吸收,清爽自然,绝无油腻感,是纯天然的美容佳品,被称为“可以吃的护肤品”,尤其在防止秋冬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祛除眼角皱纹、光洁皮肤、光亮秀发方面,效果显著,是极佳的保养用品。
橄榄油原产于地中海一代,被西方人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等。
具有天然的保健作用、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作用。
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
它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强身健体、皮肤美容、抗衰老等。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生育醇、β-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