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简析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简析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简析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摘要】我国油脂植物资源是植物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植物资源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其中千种以上的特大科有四个。油脂是人类食物的主要营养之一,同时还是工业的重要原料,由此其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目前的油脂植物的开发与研究还有待提高,研究方向也应该结合当今时事问题来确定。

【关键词】油脂植物;分布;主要植物;开发应用

Analysis of Chinese Oil Plant Resources

YuChong

【abstract】Oil plant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lant resources,plant resources in China accounted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which more than one thousand kinds of subjects are four large. Oil is one of the main human food nutri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or industrial important raw materials, thus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s great potentialities and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But the oil plant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should also be on the current affairs to determine.

【key words】Oil plant; distribution; Wirtspflanze;Development application

1油脂植物的概念

油脂植物(Oil Plant)植物体内含有油脂的一群植物。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茎、叶等器官。

植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复杂化合物,不溶于水,很难溶于醇

(除蓖麻油外),而溶于脂、乙醚、石油醚、苯等溶剂。植物油脂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油料及工业原料,除食用外,广泛用于制肥皂、油漆、润滑油等方面,有的在国防工业上还有特殊用途,也是化学、医药、轻纺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油脂植物资源是中国的优势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且开发利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因而,进一步研究油脂植物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综合利用,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的油脂植物种资源

油脂植物的分布世界上油料植物有万种以上,我国有千种以上的特大科有四个: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及兰科(Orchidaceae)。据有关报道中,豆科有29种(平均含油量16%),禾本科2种(平均含油量16%),菊科24种(平均含油量25%),兰科则未发现。我国大约有50个含100~1000种的大科。其中含 500种以上的大科,如杜鹃花科等,这次分析出有可资利用的油脂植物,其数种类也不算多。如:唇形科仅发现22种(平均含油量29%)、玄参科3种(平均含油量45%)、蔷薇科40种(平均含油量 31%)、伞形科3种(平均含油量16%)、毛茛科 6种(平均含油量26%)。含100~500种的大科中有六个富油科,它们是:大戟科、樟科、茶科、芸香科、葫芦科、卫矛科。它们的含油量在33~44%之间,估计有20%左右的种属油脂植物。六科共发现油脂植物197种,因此它们是富油科。还有一些大科,如:十字花科有23种(平均含油量34%)、木樨科有16种(平均含油量19%)、忍冬科有16种(平均含油量21%)为油脂植物。它们中间有富油属,如芸苔属及荚迷属。含10~100种的中、小科中我们发现有14个富油科,其中平均含油量在19~29%之间有5科57种,平均含油量在30~58%之间有9科131种,14科合计185种。

综上虽然我国的可资利用的油脂植物不是很多,但依然具有很大的生产价值,为我国的油料作物的生产和油脂工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油脂植物主要植物

3.1 竹柏

竹柏又名竹叶球、糖鸡子、椰树等。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本种主要产于福建、湖南、广东、浙江、江西等地。据分析种仁含有较高,含铀量为52.2%。

3.2 三尖杉

三尖杉又名狗尾松、明杉、藏杉、明油果等。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植物。本种主要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以及甘肃、陕西、河南等地。其种仁含油率较高,为63.1%-66.1%。

3.3 华山松

华山松又名果松、白松、青松、无须松等。为松科松属植物。产于山西、河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其中云南省产量较大。江西、浙江等地有栽培。种仁含油率20.9%-58.1%。

3.4 香叶树

香叶树又名红果树、红油果、臭果树千金树等。樟科山胡椒属。主要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种仁含油率较高,据分析达到56.1%,该油多用于制肥皂,提取月桂酸等原料。

3.5 乌桕

乌桕又名乌桕籽、木油树、乌树果、桠树等。大戟科乌桕属植物。本种产于陕西、河南、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四川、贵州、台湾等地。果肉和种仁含油率较高,果肉含油量达到70.3%,种仁含油量达到31.7%。

3.6 油桐

油桐又名三年桐,为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本种为我国原产,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各地,河南、陕西和甘肃南部也广为引种栽培。种仁含油率为58.7%,产地不同含油量有较大差异。

3.7 灯油藤

灯油藤又名红果藤,打油果等。为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主要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种子含油率较高,达到了58.3%。

3.8 文冠果

文冠果又名文官果、木瓜、文冠树、龙瓜等,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本种主要产于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文冠果种仁含油率高,据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分析:种仁含油59.9%。3.9 油茶

油茶又名白花茶、茶子树、建茶等。为茶科茶属植物。我国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广东等省。油茶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均较高。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析,种子含油量为36.6%,种仁含铀量为55.9%。

3.10 多花山竹子

多花山竹子又名木竹果、金苹果、花瓶果、山竹子等。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我国主要产于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种子含油量51.22%,种仁含油量55.6%-65.2%。

3.11 月见草

月见草又名山芝麻、夜来香。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植物。本种野生于东北西部山区,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河北、内蒙古、江苏等地也有分布。月见草含油率较高,据分析种子含油22.6%-30.1%。

3.12 油渣果

油渣果又名油瓜、猪油果、蔓胡桃等。为葫芦科油渣果属植物。本种产于西藏、云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南部地区。油渣果种仁含油率较高,达到了60.6%。

4油脂植物的应用价值

油脂植物中的油脂是工业的重要的原料,同时油脂被水解后的提取的脂肪酸和甘油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它们可用于日用化工业制造各种化妆品;做橡胶工业的促进剂,以促进硫化,从而使橡胶软化和防止老化;在纺织印染工业常被用来做打光剂;也是食品工业良好的乳化剂;其他的如文教用品工业、机械工业、电镀工业、皮革工业、塑料工业和化学工业等都广泛油脂及其加工品为原料,制造各种物资。特别是分解出来的甘油,应用更加广泛,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国防等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5我国利用油脂植物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是开发利用油脂植物较早的国家之一。现在广为栽培的油料作物,都是我们祖先长期引种驯化由野生变家植的。但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和油脂工业却十分薄弱,野生油脂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就更谈不到。50年代

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油脂植物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逐年不断的扩大种植的面积,改进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制定合理的分配和价格政策,大大促进了油脂工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我国对油脂植物的利用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但依然规模较小,研究人员缺乏,各项加工技术不够先进等问题。

6对我国油脂植物研究利用方向的建议

针对我国油脂植物的研究利用现状以及当下能源紧张的问题,我认为在研究利用油脂植物方面应该实行油脂植物种植区域化和良种化,努力开发名优油脂植物;增加资金投入,改进工艺,进行深度加工;加强对油脂植物的综合利用;开发和引进新品种;规模化与多样化经营相结合;加大对能源油脂植物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贾良智,周俊编,中国油脂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刘胜祥主编,植物资源学.武昌:武汉出版社,1994

[3]戴宝合主编,野生植物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4]马祥庆,王平,范广阔,吴鹏飞,林芳顺.福建油脂植物资源现状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5)

2011-12-11

十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综合训练实验实验一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标准依据: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食用植物油脂主要特性的分析,包括试样的制备分离提 纯、分析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综合训练食品分析的基本技能。 2、掌握鉴别食用植物油脂品质好坏的基本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相关知识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好坏可通过测定其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等理化特性来判断: 1、油脂酸价: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 价是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同一种植物油酸价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测定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质的好坏和贮藏方法是否恰当。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酸价,花生油,菜子油,大豆油≤4,棉子油≤1。 2、碘价: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最常用的是氯化碘— 乙酸溶液法(韦氏法)。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反应,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常见油脂的碘价为:大豆油120~141; 棉子油99~113;花生油84~100;菜子油97~103;芝麻油103~116;葵花子油125~135; 茶子油80~90;核桃油140~152;棕榈油44~54;可可脂35~40;牛脂40~48;猪油52~77。 碘价大的油脂,说明其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不饱和程度高。 3、过氧化值:检测油脂中是否存在过氧化值,以及含量的大小,即可判断油脂是否新鲜和 酸败的程度。常用滴定法,其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5)” 规定:过氧化值(出厂)≤0.15%。 4、羰基价:羰基价是指每千克样品中含醛类物质的毫摩尔数。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中氧化 产物的含量和酸败劣度的程度,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我国已把羰基价列为油脂的一项食品卫生检测项目。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羰基价作为评价油脂氧化酸败的一项指标。常用比色法测定总羰基价,其原理: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胺的反应产物,在碱性溶液中形成褐红色或酒红色,在4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可计算出油样中的总羰基价。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羰基价≤20 mmol/kg。 三、仪器与试剂 (一)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和试剂 1、仪器: (1)碘量瓶250mL; (2)各种分析天平; (3)分光光度计; (4)10ml具塞玻璃比色管; (5)常用玻璃仪器。 2、试剂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动物油脂是指由动物脂肪组织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脂类,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动物油脂。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动物油脂。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等)。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3。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原料预处理: 原料→修整→粗切→洗涤→绞碎 2. 熔炼制取工艺流程: 加料→熔炼→盐析→排油→澄清或压滤、离心去杂→盐析→净油 3.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净油→加温→脱胶→脱酸→静置→洗涤→干燥→脱色→脱臭→压滤→精油速冷→成品包装 (二)关键控制环节。脱酸,脱臭。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1. 酸值(酸价)超标; 2. 过氧化值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原料库、成品库应有冷藏设施,其他要求同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熔炼制取设备(需要熔炼时)

(1)绞碎设备;(2)熔炼设备(熔炼锅、夹层锅、真空夹层锅);(3)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2. 油脂精炼设备(需要精炼时) (1)过滤设备;(2)脱胶设备(炼油锅,离心机);(3)碱炼设备(炼油锅,离心机);(4)脱色设备(脱色塔);(5)脱臭设备(脱臭器);(7)包装设备;(8)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所列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的需要进行配置。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 10146-2005《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GB/T 8937-1998《食用猪油》;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符合食用卫生要求的动物体的板油、肥膘、内脏脂肪和含有脂肪的组织及器官。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分析天平(0.1mg);(二)电炉(可调温式)。 七、检验项目 食用动物油脂产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照下列表格中所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食用动物油脂质量检验项目表

植物资源开发复习题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的开发利用方面来看,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地域性多用性分散性再生性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采收利用时间性可栽培性 2、植物资源按用途进行分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吴征镒系统按植物的用途将植物资源分为五大类: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植物资源植物种质植物资源 3、我国资源植物极为丰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重要条件是:辽阔的疆域中纬度和大陆东岸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土壤多种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4植物体内的油脂主要属于各种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还有少量的非甘油酯类化合物,如粘蛋白淄醇色素蜡维生素磷脂游离酸等。 5、植物化学成分主要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晶法透析法萃取法分馏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层析法 6、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要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的和谐和统一。 7、引种驯化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工作中须注意以下几点:气候相似论、北种南移比南种北移容易、草本比木本容易。 8、植物纤维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各部分,按其存在的部分不同分为以下类别: 韧皮纤维种子纤维果壳纤维木材纤维根纤维叶纤维和茎干纤维。 9、中药的炮制方法有:洗、漂、泡、渍、煅、炒、煨、灸、蒸、煮。 二、名词解释 1、芳香油:亦称精油或挥发油,它与植物油不同,主要化学成分有掂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和含硫含氮化合物等,其中掂烯类是最重要的成分,是一类取之于植物原料,不溶解于水,能随水蒸气蒸发的具有芳香气息的油状液体。 2、鞣质:又称植物单宁,它是分子量500~3 000,能与明胶及其他蛋白质产生沉淀的水溶性多元酚的衍生物,是鞣制生皮革的一种化工原料,是一种棕黄色到棕褐色的物体,呈粉状、粒状、块状或浆状,工业称栲胶。 3、中药的炮制: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用植物的清洗、整理和根据医疗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等的加工过程。 4、纤维植物资源:是指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纤维组织的一类植物。从广义上还包括目前农业中广为栽培的棉、亚麻、苎麻等经济作物。 5、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植物。广义的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6、生境片断化:是指原来覆盖面积很大的生境,由于道路、农田、城填及其他较大的人类活动场所而分割成小块。 7、天然树脂:是指由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树木的生理分泌物和光合产物,存在于植物的特殊管道、乳管、瘤、及不同部位的储藏器官中,是固体或半固体、假固体的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物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8、香精:按一定的方法将两种以上乃至几十种香料(有时也加入适宜的溶剂或载体)混合,调制得到调和香料叫香精。 9、活性炭: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具有大的内表面积,强吸附能力的炭。 10、天然色素:是存在于自然界的有色成分,可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等的着色。包括动

饲料用油脂的品质判断

饲料用油脂的品质判断 1.品质注意事项 A.油脂含有高量热能,故对饲料效率的改善效果显著,但劣质油脂的使用,不仅影响生长,中毒死亡的病例时有耳闻,列举如下事例供参考,并应避免。 a)棉籽油:因含有环丙烯脂肪酸及棉酚,会造成孵化率降低、海绵卵及变色卵等异常现象。b)油脂不皂化物中的硬脂(Stearin)与某些农药会结合成贫血因子。 c)某饲料厂曾因仔猪饲料中用了含沥青(柏油)的牛油而发生集体中毒死亡的病例。 d)台湾家禽饲料曾因使用掺有劣质鱼油的进口牛油,造成家禽屠体烹调产生严重异味,致成鸡无人食之。 B.油脂的氧化:油脂在室温下,受氧气的影响而起氧化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自动氧化作用,氧气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链发生化合作用,初期产生过氧化物(Peroxide),然后再分解为醛类及酮类,因而产生不快味道和气味(臭油垢味)。氧化后的脂肪品质变差,甚至有中毒的可能,其主要影响有: a)脱毛; b)增重差; c)酶不活化; d)破坏维生素及色素; e)蛋白质与氨基酸不溶化; f)消化率及饲料效率降低; g)下痢; h)拒食。油脂氧化程度随油脂不饱和度、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他因素等均影响,如光线、水分、加温及金属离子等均会加速氧化的进行。 C.下述不良脂肪来源应小心用之,并预防污染。 含有蜡的油:鲸油、米糠蜡。 有毒的油:蓖麻油、桐油、菜籽油、棉籽油、高酸油、未中和皂脚。 产生恶臭的油:蚕蛹油、变质鱼油。 2.品质管理项目及其意义 ①总脂肪酸(Total fatty acid):此系包括游离脂肪酸及与甘油结合的脂肪酸总量。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其量通常为92~94%。油脂能量大部分系由脂肪酸供应,因此总脂肪酸量为能量值的指标。 ②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脂肪分解后会产生游离脂肪酸,故其量可做为鲜度判断的根据,完全饲料所用油脂一般约在15~35%。在营养上而言,游离脂肪酸对动物无害,但太高的游离脂肪酸(50%以上)表示油脂原料不好,对金属机械、器具有腐蚀性,而且会降低适口性。 ③水分(Moisture):油脂中含有水分,不但引起加工装置的腐蚀,同时易使油脂起水解作用产生游离脂肪酸,加速脂肪的酸败,并降低脂肪的能量含量。 ④不溶物或杂质(Insoluble,Inpurities):包括纤维质、毛、皮、骨、金属、砂土……等细小颗粒无法溶解于石油醚的物质。这些物质没有能量价值,而且会阻塞筛网和管口,或在贮存桶造成沉积。其量应限制在0.5以下。 ⑤不可皂化物(Unsaponifiable matter):包括固醇类、碳氢化合物、色素、脂肪醇、维生素……等不与碱发生皂化反应的物质,大部分成分仍有饲用价值,对动物无不良影响,但其中蜡、焦油等则无营养价值,甚至有些问题成分,如水肿因子。 ⑥酸价(Acid Value):酸价虽测定容易,但通常不能单纯以此评价品质,须配合其他方法

常见植物油脂

常见植物油脂种类 花生油:油颜色淡黄,细闻有花生味,油沫微呈白色。 菜籽油:稍带绿色,口尝香中带点辣味,油沫发黄。 大豆油:油色深黄,豆腥味较大,口尝有涩味,油沫发白。 棉籽油:油色暗黄,口尝没有味,油沫发黄。 香油:棕红色,闻、尝都有浓浓的香味。 葵花籽油:色泽清亮透明,芳香可口。 氢化起酥油从英文“短(shorten)”一词转化而来,其意思是用这种油脂加工饼干等,可使制品十分酥脆,因而把具有这种性质的油脂叫做“起酥油”。它是指经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油脂,或不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起酥油具有可塑性和乳化性等加工性能,一般不宜直接食用,而是用于加工糕点、面包或煎炸食品,所以必须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起酥油的性状不同,生产工艺也各异。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蓝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油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叫作“青气味”。这种气体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 玉米油: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热稳定性好。 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可被皮肤吸收,滋润营养肤质,使皮肤光泽细腻而富有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肤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减少皱纹,延缓衰老。 常见植物油脂营养 豆油 豆油是利用大豆种子经过溶剂浸出而获得,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未经提炼的大豆毛油不宜直接食用,目前最普遍的是精炼大豆油。其主要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等。 菜籽油 菜籽油取自油菜籽,其脂肪酸的组成受气候、品种等影响响较大。传统菜籽油的芥酸含量较高,一般为20%-60%,此外还有芥子苷。曾引起营养学领域的极大争议。有研究发现,用占膳食能量5%的菜籽油(含芥酸45%)的食物喂养幼鼠,发现其心肌出现脂肪沉积和纤维组织形成。目前已经培育出不含芥酸或低芥酸的菜籽品种。 花生油

简析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简析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摘要】我国油脂植物资源是植物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植物资源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其中千种以上的特大科有四个。油脂是人类食物的主要营养之一,同时还是工业的重要原料,由此其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目前的油脂植物的开发与研究还有待提高,研究方向也应该结合当今时事问题来确定。 【关键词】油脂植物;分布;主要植物;开发应用 Analysis of Chinese Oil Plant Resources YuChong 【abstract】Oil plant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lant resources,plant resources in China accounted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which more than one thousand kinds of subjects are four large. Oil is one of the main human food nutri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or industrial important raw materials, thus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s great potentialities and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But the oil plant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should also be on the current affairs to determine. 【key words】Oil plant; distribution; Wirtspflanze;Development application 1油脂植物的概念 油脂植物(Oil Plant)植物体内含有油脂的一群植物。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茎、叶等器官。 植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复杂化合物,不溶于水,很难溶于醇

油脂质量表征指标

油脂质量表征指标 (1)酸价(acid value)AV 1.定义: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化钾的毫克数。 2.测定原理:油脂经加热后,游离脂肪酸增多,酸价也愈高,故可以酸价来作为劣变油脂之指标。酸价会随加热时间增加。 3.酸价愈高,油脂的发烟点会降低,油炸时容易冒烟,且会有刺鼻味。 (2)过氧化价(peroxide value)POV 1.定义:油脂1000克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克当量数。 2.测定原理:油脂氧化后会产生过氧化物,过氧化价是测定油脂中的过氧化物含量。过氧化物含量增加至某一程度后,会自行分解,过氧化价又会降低,因此过氧化价仅可作为油脂酸败初期的酸败度指标。 3.过氧化价愈高,油脂酸败油耗味会愈明显。 (3)色泽(color) 1.方法:油脂厂大都依照诺威朋比色计(Lovibond Tintometer)之方法,将试样装于长度5又1/4"液槽中,以诺威朋比色计测定其颜色。通常检测红色R值及黄色Y值,数值愈高,颜色即愈深。 2.油脂在加热后,会引起许多化学反应,导致油脂颜色加深。此外也可由油炸食品的颜色来判定油质量的好坏,通常新鲜的油,所炸出来的食品,颜色是漂亮的金黄色。 (4)油脂稳定性试验(活性氧法)AOM 1.定义:将空气以每秒 2.33ml的速度流经97.8℃,20克油脂使过氧化价POV值到达100所需的时间。此法是用来测定油脂的安定性。AOM值愈高,油脂安定性愈佳。 2.通常精制黄豆油AOM值约10小时;精制棕梠油约50~60小时;氢化植物油之AOM值可达100小时以上。添加抗氧化剂(BHA、BHT、TBHQ)亦可提升AOM 值。 (5)油脂安定性指标OSI 1.定义:将空气以5.5psi 的压力通入5克、120℃的油脂中,使油脂氧化产生可溶性挥发性物质,再利用电极测定水中导电度大小,由此可计算油脂氧化诱导期的时间。 2.油脂安定性愈高,OSI值亦愈大。OSI值可由公式换算成AOM值。

食用动物油的营养价值

食用动物油的营养价值 随着食用油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反而不知道吃哪种食用油好了。人体健康需要很多元素的摄入,食用油就是必备的食物之一。作为日常必需的食物,食用油的摄入需要与其他的食材一起做料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吸收营养。所以,了解食用动物油的营养价值,就不会有食用动物油的选择困难症。 动物油就是动物脂肪,动物油以猪油为代表,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另外,动物油中的胆固醇还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合成胆汁和某些激素的重要原料。 动物油的油脂与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特别与萝卜、粉丝及豆制品相配时,可以获得用其他调料难以达到的美味;动物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几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营养,并且能提供极高的热量。奶油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较高,可达95%以上,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的调料,所含的脂肪比例小于黄油,较适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和少年儿童。

有几个特点:1、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高;而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低。植物油在常温下是液态的,动物油一般呈固态。故一般认为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熔点低的不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 2、动物油和植物油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动物油里主要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这两种维生素和人体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植物油里主要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两种维生素和血液、生殖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 3、动物油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它在人体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如果中老年人血液中的胆固醇过高,容易得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而含豆固醇、谷固醇等植物固醇。植物固醇不但不被人体吸收,而且还能阻止人体吸收胆固醇。

油脂的一般性质

油脂一般知识 一、油脂的分类 按照来源的不同,油脂可分为四大类:水产油脂:如鱼油、鱼肝油等;陆地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乳脂:如牛乳、羊乳等;植物油脂:是种类最多、产量最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类,常见的品种有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棉籽油等。 二、植物油脂的分类 1、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原油、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等由低到高五个等级: 原油―――俗称毛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成品油――-毛油经处理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脂。植物油等级是根据其精炼程度来区分的,一般是从色泽、透明度、气滋味、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280℃加热试验、溶剂残留等理化指标来判断,并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全精炼的油(一级、二级)经过脱水、脱酸、脱色、脱胶、脱臭、脱溶,水杂小,色泽浅,无味,酸价、过氧化值较低,无溶剂残留,烟点高;半精炼油(三、四级)经过脱溶、脱酸、脱胶处理,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有些四级油透明度较差。植物油精炼程度四级最低,一级最高,都符合国家直接食用标准。 2、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 浸出油―――油料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油料预处理后直接(或压榨后)与有机溶剂充分结合,提取制成成品油,是国际上通用的加工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有溶剂残留,但经过全精炼以后,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溶剂残留,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烟点,常用于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油脂工业使用的抽提溶剂,是国家专为油料加工生产的专用溶剂,与那些普通汽油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只要成品油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都是优质、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压榨油―――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采用纯物理压榨方式,是我国传统加工方法,优点是安全,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保持油脂中原有的气味,能保留油脂中的一些微量成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并且较难去除黄曲霉毒素残留,常用于花生油、芝麻油等。另外,芝麻香油根据压榨工艺不同又分为小磨水代香油和机制香油。 3、根据油料来源不同,植物油可分为转基因油和非转基因油两种: 转基因油―――用转基因油料制取的油。 三、植物油的基本特性 我们所见的植物油在常温状态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般都呈液体状态(棕榈油除外),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因此,在生产中发现油中漂浮有固体颗粒,就应该引起注意,要认真检查,确认是否混入了杂质;在低温下,油脂会出现凝固现象,如花生油在10℃以下会出现半凝固现象;棉籽油在7℃会出现凝固分层,这都是油脂的固有特性。但一级植物油国家标准要求在0℃下5.5个小时保持澄清透明。 2、与水不能相互溶解。油和水是两种极性不同的物质,在常温状态下,这两种物质不能相互溶解。在当混有水的油往热锅里倒时,会发生向外溅油或溢锅等现象。 3、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油脂的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油脂密度。在常温状态下水的密度要接近1.0g/ml,而油脂的密度一般在0.91—0.93g/ml之间,这说明油比水要轻。所以油里掺进水时,静置一段时间后,水一般都沉在底部。 4、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油脂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呈反比变化,温度升高,密度降低,反之,密度升高。 四、植物油营养成分简介: 植物油主要成分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并含有磷脂、甾醇、维生

实验十八 脂肪含量及油脂品质检测

实验十八脂肪含量及油脂品质检测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油脂提取方法; 2、学习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食用植物油脂主要特性的分析,包括试样的制 备分离提纯、分析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综合训练食品分析的基本技能; 3、掌握鉴别食用植物油脂品质好坏的基本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相关知识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好坏可通过测定其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等理化特性来判断: 1、油脂酸价: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 克数。酸价是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同一种植物油酸价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测定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质的好坏和贮藏方法是否恰当。 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酸价,花生油,菜子油,大豆油≤4,棉子油≤1。 2、碘价: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最常用的是氯 化碘—乙酸溶液法(韦氏法)。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反应,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常见油脂的碘价为:大豆油120~141;棉子油99~113;花生油84~100;菜子油97~103; 芝麻油103~116;葵花子油125~135;茶子油80~90;核桃油140~152;棕榈油44~54;可可脂35~40;牛脂40~48;猪油52~77。碘价大的油脂,说明其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不饱和程度高。 3、过氧化值:检测油脂中是否存在过氧化值,以及含量的大小,即可判断油脂是否 新鲜和酸败的程度。常用滴定法,其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5)”规定:过氧化值(出厂)≤0.15%。 4、羰基价:羰基价是指每千克样品中含醛类物质的毫摩尔数。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 中氧化产物的含量和酸败劣度的程度,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我国已把羰

CCGF102.3-2010食用动物油脂

CCGF 102 CCGF 102.3—2010 食用动物油脂 2011—02—10发布 2011—03—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食用动物油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食用动物油脂食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地方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及其他食用动物油脂产品等。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及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 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 2.1 产品分类及代码 产品分类及代码见表 1 。 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 产品分类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 分类代码 1 102 102.3 分类名称食品食用油、脂及制品食用动物油脂 2.2 产品种类 食用动物油脂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单一品种动物油脂产品及多品种混 合动物油脂产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食用动物油脂:指由动物脂肪组织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或液态脂类,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动物油脂。包括单一品种动物油脂和多品种混合动物油脂产品。 4 企业规模划分 根据食用动物油脂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食用动物油脂产品年销售额为 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见表2。 表2 企业规模划分 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销售额/万元≥5000 ≥1000且<5000 <1000 5 检验依据 下列引用的文件,其最新版本或修改单均适用于本规范。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30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的测定 GB/T 5009.32 油脂中没食子酸丙酯(PG)的测定 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181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 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 GB/T 5538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B 10146 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 GB/T 21927 食品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373 食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与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 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 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6 抽样 6.1抽样型号或规格 预包装产品或称量销售产品。优先抽取小包装产品(净含量≤5L(kg))。 6.2抽样方法、基数及数量 6.2.1在企业成品仓库内或者市场上随机抽取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以其他形式表 明合格的产品,所抽取产品应形态正常,并且其保质期应能满足检验工作的进行。 6.2.2在企业成品仓库抽样时,同一批次的食用动物油脂抽样基数应不少于10个包装,且总量不少于20kg。抽样人员应从同一批次样品堆的4个不同部位随机抽取4个或4个以上的独立包装,分别取出样品。抽样数量为 1.5kg,小包装产品(净含量≤5L(kg))不少于3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一切有用的植物总和(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 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种质 植物资源:在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的总和。 时间性:指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利用途径和价值的差异 空间性:指植物的分布区域,由环境条件不同导致利用价值差异 人文背景:指不同民族、地域的人,由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积累,在用植物的种类、经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差异。紫锥菊 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红豆杉 林业植物资源与识别 4.2.1 油脂植物资源的概念 油脂:油和脂肪的总称 植物油脂: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他部位提出来的,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的组成: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的,其脂肪酸多为不饱和的;称为脂肪的,其脂肪酸多为饱和的 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天然的植物油脂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脂经高温处理后(250度,2小时),易生成反式脂肪酸 常见于烘烤及油炸食品。 油脂植物资源:指处于野生状态或半野生状态有一定含油量的植物,其体内含油脂8%以上或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的总称。 通常油脂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茎、叶等器官,含油脂的部位以种子(仁)为主。 4.2.2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近千种,隶属于100多个科,其中以樟科、山茶科、芸香科、卫矛科、大戟科、豆科、蔷薇科、忍冬科和十字花科为主。 木本油料植物400多种,含油量15-60%的有 200多种,50-60%的有50多种,多于草本植物(3:1左右)。 果实含油量在30%以上,且资源丰富的树种均具有开发价值,目前广泛栽培的约30多种。 4.2.3 几种重要的油脂植物资源 (1)油茶 Camellia oleiferaAbel.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等。种子含油量36.6%,种仁含油量55.9%,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含有油酸83.3%,亚油酸7.4%,易被消化。另含有山茶苷、磷脂质、皂苷、维生素E、鞣质等。 (2)麻疯树 Jatropha carcas L. :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别名小桐子,臭油桐等。种子含油量40%左右,种仁含油量60%左右。 种子油中含有毒素(毒蛋白),不能食用,适合生产生物柴油,也可以生产生物农药、杀虫剂等。 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 (3)乌桕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种子能榨取两种不同性状的油脂。 外种皮榨取的固体桕脂,俗称皮油,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制造汽车轮胎,电影胶卷、塑料薄膜、肥皂、高级蜡纸、日用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 种仁榨取的液体油脂,俗称梓油,含有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属干性油,是制作油漆,油墨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4)黄樟 Cinnamomum porrectum (Roxb.) Kosterm. :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果实核仁含油率60%,可供制肥皂。 根、树皮、叶全年均可采,经过蒸馏提取樟脑油,并精制成颗粒状结晶(粗樟脑)。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食用植物油脂主要特性的分析,包括试样的制备 分离提纯、分析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综合训练食品分析的基本技能。 2、掌握鉴别食用植物油脂品质好坏的基本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相关知识 1. 油脂酸价: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价是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同一种植物油酸价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测定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质的好坏和贮藏方法是否恰当。 2. 碘价: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最常用的是氯化碘—乙酸溶液法(韦氏法)。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反应,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 3. 过氧化值:检测油脂中是否存在过氧化值,以及含量的大小,即可判断油脂是否新鲜和酸败的程度。常用滴定法,其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5)” 规定:过氧化值(出厂)≤0.15% 。 4. 羰基价:常用比色法测定总羰基价,其原理: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胺的反应产物,在碱性溶液中形成褐红色或酒红色,在4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可计算出油样中的总羰基价。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羰基价≤20 mmol/kg。 三、仪器与试剂 (一)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和试剂 1、仪器: 碘量瓶250mL;各种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10ml具塞玻璃比色管;常用玻 璃仪器。 2、试剂 酚酞指示剂(10g / 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05mol/L];碘化钾溶液(150g/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 / L;韦氏碘液试剂;三氯甲烷(分析纯);环己烷(分析纯);冰乙酸(分析纯);可溶性淀粉(分析纯);饱和碘化钾溶液;精制乙醇溶液;精制苯溶液;2,4-二硝基苯肼溶液;三氯乙酸溶液;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二)学生自配及标定试剂 1、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5mol / L)的标定:(按GB601标定或用标准酸标定)。 2、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液:按乙醚—乙醇(2+1)混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所配的KOH溶液中和至刚呈淡红色,且30s内不退色为止。

(六)几种食用动物油的营养特点

(六)几种食用动物油的营养特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动物油的营养特点。 2.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总结知识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食用动物油的营养特点。 教学难点:猪油的营养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事先布置任务,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先行总结几种动物油的营养特点,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 二、分别对学生的成果给予评价,鼓励为主。 三、教师总结 (一) 1、猪油的基本介绍 猪油,为猪科动物猪的脂肪油,在西方被称为猪脂肪。猪油色泽白或黄白,具有猪油的特殊香味,深受人们欢迎。很多人都认为炒菜若不用猪油菜就不香。猪油的熔点较羊油、牛油为低,一般低于人的体温,容易被人体吸收。它是饮食业使用最普遍的食用油。 2、猪油的功效与作用 猪油味甘、性凉;有补虚、润燥、解毒的作用;可治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等症;可药用内服、熬膏或入丸剂。外用作膏油涂敷患部。 3、猪油的营养价值 动物油的油脂与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特别与萝卜、粉丝及豆制品相配时,可以获得用其他调料难以达到的美味。 动物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几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营养,并且能提供极高的热量。 4、猪油的热量表(每100 热量(大卡)897 脂肪(克)99.6 碳水化合物(克)0.2 胆固醇(毫克)93 维生素A(微克)27 维生素B1(毫克)0.02 维生素B2(毫克)0.03 维生素E(毫克)5.21 5、猪油的存储 猪油热天易变坏,炼油时可放几粒茴香,盛油时放一片萝卜或几颗黄豆,油中加一点白糖、食盐或豆油,可久存无怪味。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久存而不变质。 6、猪油的食用方法 猪油不宜用于凉拌和炸食。用它调味的食品要趁热食用,放凉后会有一种油腥气,影响人的食欲。 (二)羊油 1、羊油介绍 羊脂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脂肪油。多由熬煮羊的内脏脂肪组织而得。白色或微黄色蜡状固体,相对密度0.943~0.952。熔点42~48℃。碘值38~42。皂化值194-199。主要成分为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的甘油三酸酯。是从羊的内脏附近和皮下含脂肪的组织,用熬煮法制取。新鲜的酯经精制后可供食用。

油脂质量表征指标

……………………………………………………………最新资料推 荐………………………………………………… 油脂质量表征指标 (1)酸价(acid value)AV 1.定义: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化钾的毫克数。 2.测定原理:油脂经加热后,游离脂肪酸增多,酸价也愈高,故可以酸价来作为劣变油脂之指标。酸价会随加热时间增加。 3.酸价愈高,油脂的发烟点会降低,油炸时容易冒烟,且会有刺鼻味。 (2)过氧化价(peroxide value)POV 1.定义:油脂1000克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克当量数。 2.测定原理:油脂氧化后会产生过氧化物,过氧化价是测定油脂中的过氧化物含量。过氧化物含量增加至某一程度后,会自行分解,过氧化价又会降低,因此过氧化价仅可作为油脂酸败初期的酸败度指标。 3.过氧化价愈高,油脂酸败油耗味会愈明显。 (3)色泽(color) 1.方法:油脂厂大都依照诺威朋比色计(Lovibond Tintometer)之方法,将试样装于长度5又1/4"液槽中,以诺威朋比色计测定其颜色。通常检测红色R值及黄色Y值,数值愈高,颜色即愈深。 2.油脂在加热后,会引起许多化学反应,导致油脂颜色加深。此外也可由油炸食品的颜色来判定油质量的好坏,通常新鲜的油,所炸出来的食品,颜色是漂亮的金黄色。 (4)油脂稳定性试验(活性氧法)AOM 1.定义:将空气以每秒 2.33ml的速度流经97.8℃,20克油脂使过氧化价POV值到达100所需的时间。此法是用来测定油脂的安定性。AOM值愈高,油脂安定性愈佳。 2.通常精制黄豆油AOM值约10小时;精制棕梠油约50~60小时;氢化植物油之AOM值可达100小时以上。添加抗氧化剂(BHA、BHT、TBHQ)亦可提升AOM 值。 (5)油脂安定性指标OSI 1.定义:将空气以5.5psi 的压力通入5克、120℃的油脂中,使油脂氧化产生可溶性挥发性物质,再利用电极测定水中导电度大小,由此可计算油脂氧化诱导期的时间。 2.油脂安定性愈高,OSI值亦愈大。OSI值可由公式换算成AOM值。

植物资源学课程简介

《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50416 课程名称:植物资源学 英文名称:Resource Botan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63 学分:3.0 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植物资源学概述 (一)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植物资源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三、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 四、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五、植物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 六、植物资源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七、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概况和发展历史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植物资源分区 第二节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 一、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 二、引种驯化的途径与步骤 第三节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一、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植物资源保护的内容与对策 三、植物资源的管理 第四节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一、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 二、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三、植物资源利用的一般性原则 四、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与方法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三章食用植物资源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淀粉植物资源 第二节蛋白类植物资源 第三节食用油脂植物资源 第四节维生素植物资源 第五节饮料植物资源 第六节食用香料植物资源 第七节色素植物资源 第八节甜味剂植物资源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动物油脂是指由动物脂肪组织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脂类,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动物油脂。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动物油脂。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等)。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3。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原料预处理: 原料→修整→粗切→洗涤→绞碎 2. 熔炼制取工艺流程: 加料→熔炼→盐析→排油→澄清或压滤、离心去杂→盐析→净油 3.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净油→加温→脱胶→脱酸→静置→洗涤→干燥→脱色→脱臭→压滤→精油速冷→成品包装 (二)关键控制环节。脱酸,脱臭。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1. 酸值(酸价)超标; 2. 过氧化值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原料库、成品库应有冷藏设施,其他要求同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熔炼制取设备(需要熔炼时) (1)绞碎设备;(2)熔炼设备(熔炼锅、夹层锅、真空夹层锅);

(3)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2. 油脂精炼设备(需要精炼时) (1)过滤设备;(2)脱胶设备(炼油锅,离心机);(3)碱炼设备(炼油锅,离心机);(4)脱色设备(脱色塔);(5)脱臭设备(脱臭器);(7)包装设备;(8)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所列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的需要进行配置。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 10146-2005《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GB/T 8937-1998《食用猪油》;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符合食用卫生要求的动物体的板油、肥膘、内脏脂肪和含有脂肪的组织及器官。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分析天平(0.1mg);(二)电炉(可调温式)。 七、检验项目 食用动物油脂产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照下列表格中所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食用动物油脂质量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验项目发证监督出厂备注 1 感官√√√ 2 水分√√ 3 折光率√√猪油有此项目要求 4 酸价√√√ 5 过氧化值√√√ 6 丙二醛√√* 7 铅√√* 8 总砷√√* 9 抗氧化剂(BHA、BHT) √√* 10 标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