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下册 大海摇篮4教案 湘教版

合集下载

《大海摇篮》教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指南

《大海摇篮》教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指南

《大海摇篮》是一首中国传统儿歌,以其动人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成为了无数小学生们喜爱的歌曲之一。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首歌曲的含义,并通过这首歌曲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呢?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份名为《大海摇篮》教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指南,来探讨如何将这首经典的儿歌贯穿到教育教学中。

一、背景介绍《大海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中国传统儿歌,以其温馨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它以大海为背景,描述了妈妈在看护孩子时,孩子睡在大海摇篮里,享受着大自然的关爱和呵护,同时,也在告诉人们,妈妈的爱和大海的慈母般无私的爱相似。

二、教学目标1、通过歌词让学生理解大自然的美好和爱无私的精神;2、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学生尝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丰富多彩的人生;3、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音乐表达、感悟探究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大海摇篮》这首歌曲,让学生尽情感受这首歌曲的美好。

同时,教师可以借鉴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当前的社会状况,进行情境模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关注和热情。

2、学习环节(30分钟)在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互动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如现代舞蹈、问答环节、角色游戏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歌曲的内涵,理解歌词的意义。

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尝试自己去唱《大海摇篮》,并通过发音、语调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歌曲带来的美好和生动。

3、拓展环节(20分钟)在拓展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扩展讨论、小组探究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歌曲的含义。

例如,让学生讨论大海摇篮这个意象的含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大海摇篮的多种形式和面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4、总结环节(5分钟)在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概括exiw的形式总结本堂课堂的内容,回顾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点拨、规范学生的表达,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更全面地提高。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46页全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46页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46页四年级音乐(下)学科备课任课教师:时间: 2011.2——2011.7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能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情绪的,能分辨两段体歌曲的结构,能分辨不同情绪的音乐。

了解不同节奏的表现力,节奏表现的特点如表现鸟叫的节奏、火车行进节奏、维吾尔族舞曲的节奏特点等。

2.了解乐器的音色,主要以熟悉民族乐器为主,如:阮、唢呐、竹笛、琵琶、京胡及京剧伴奏乐器(京二胡、小三弦、月琴、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外国民间乐器马林巴及电子合成器等。

3.了解中外著名作曲家如:李群、拉威尔等及其代表作品。

4.能了解一些表现江南景色的诗歌、绘画,初步接触印度尼西亚、日本、埃及与阿根廷等国家的音乐;了解的武术和京剧的历史;继续了解壮族、侗族、维吾尔族和布依族的音乐和风土人情;了解赞美花的音乐、花的象征性意义及一些国家的国花。

二、总的目标及要求:1、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用音乐的节奏、旋律打动孩子们的心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5、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小事物的习惯,并将它带到音乐中适当进行歌词、节奏、舞蹈的创编。

三、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四、教学措施: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大海摇篮音乐教案

大海摇篮音乐教案

大海摇篮音乐教案【篇一:“海”教学设计】“海”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人音版音乐教科书第二册第七单元《大海的歌》【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授课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爱表现出好奇,探索欲望较强,但注意力难持久,学习音乐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还未养成,在学习过程中自控能力差,喜欢随着自己心情和喜好而选择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因而学习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往往是前半节课学习劲头高涨,后半节课就不再关注参与,而且学习记忆力不扎实。

综上所述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优化教法,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关注音乐学习实践活动,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材分析】:《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一首海的抒情诗,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旋律前两乐句一伏一扬,第三、四乐句各自形成起伏,使得歌曲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起伏跌宕。

全曲只用了五个音创编出了极具吟唱性的曲调,唱起来音调带着一种宁静的美,加上节奏的舒展,使歌曲旋律显得很宽广,表现出了海的气势。

学唱这首歌曲时注意曲中很多生字一年级学生不认识,为学唱歌曲带来一些障碍,同时歌曲谱是按照旋律线来展示的,上下起伏的谱面为学生看谱也带来一些不便,需要教师花费一定教学时间指导,同时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歌曲引导学生体会3/4拍的节拍特点和摇荡感,歌唱时声音要柔美,保持气息的连贯。

《大海摇篮》是一首民歌风的少儿歌曲。

采用2/4拍,宫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歌曲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现了童年的回忆,起句中运用了前倚音和切分音,音调委婉。

第二部分是情感的抒发,衬词“啊”在高音区起句,旋律明朗、振奋,与前段的柔美形成对比,更为抒情,使人感到大海的宽阔,最后结束句在全曲最高音上渐弱结束。

欣赏本曲只要求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即可,对低年级学生不用做曲式上的分析。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摇篮曲|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摇篮曲|湘艺版

摇篮曲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

3、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摇篮曲》,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4、通过《摇篮曲》的学习,教育学生要有爱心。

教学重点:学唱《摇篮曲》及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教学难点:歌曲表现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探究。

教学准备:钢琴、水笔(小礼物)。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正式上课之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些照片。

大家能不能看出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都是些什么照片呢?不用想,大家一眼便能看出这些都是母子照,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祥,温柔和关爱。

相信在坐的同学们都和自己的妈妈拍过合影。

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默默地为孩子奉献着。

那么在今天的这节课的时间里,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母亲抚慰孩子的歌曲《摇篮曲》。

二、背景介绍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三、歌曲教唱1、学生朗读歌词;2、欣赏范唱(点击“教唱歌曲”即《摇篮曲》词曲,播放音乐。

);3、视唱乐谱或用“啦”音模唱;4、齐唱乐谱;5、视唱第一段歌词;6、视唱第二段歌词;7、齐唱歌曲;8、请一位学生演唱。

四、体裁特征1、摇篮曲最初是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但后来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

通过今天学习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从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考虑,在表现摇篮曲的情感时,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才能使孩子更好地入睡呢?2、老师总结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点。

3、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感受音乐体裁特征。

五、歌曲表现(欣赏用英文演唱,以动画形式表现的勃拉姆斯《摇篮曲》)2、才艺展示(1)学生展示。

(分别以语言或文字、绘画、歌曲、舞蹈等形式表现)(略)(2)教师评析。

(3)师生共同选出个人最佳表现者和小组荣誉组,教师赠送小礼物,并请同学们以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敢于展示自己的同学。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课我长大了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学难点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进入主题1、交流、讨论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播放歌曲《别来接我》,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

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3、学唱歌词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

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情感的升华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1、分组排练(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

)c、小结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湘教版音乐四下《大海摇篮》课件

湘教版音乐四下《大海摇篮》课件
音乐欣赏:
《大海摇篮》
*
歌词:
*1、蓝蓝的海水,静静的沙滩,海滨是我童年的摇
篮,浪花吻过我天真的笑脸,螺号波动我快乐的心
弦。啊!大海摇篮,啊!大海摇篮,轻轻地陪伴我
金色的童年,轻轻地陪伴我金色的童年。
*2、幽幽的渔火,静静的港湾,海滨藏满我童
年的梦幻,潮水饱含着伙伴的叮咛,晚风倾 诉着妈妈的祝愿。啊!大海摇篮,啊!大海 摇篮,摇我走向美好的明天,摇我走向美好 的明天,美好的明天。
1、你觉得大海是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的?
2、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1、安静、温馨、向往 2、对大海的充满热爱,对大海无限憧憬。
*
学习了《大海摇篮》这首歌和刚才 播放的《海娃的歌》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吗? *相同点:都是对大海的描写,抒发了对大海的热
爱,对生活的无限憧憬之情。
*不同点:《大海摇篮》抒情、柔美,节奏较缓。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海娃的歌》节奏欢快,活泼热情!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一首四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经典曲目,它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呵护。

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

通过对本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善于通过模仿和参与活动来掌握新知识。

此外,他们对于关爱和感恩的主题有较高的认同感,能够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摇篮曲》的歌词,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

3.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和珍惜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摇篮曲的特点,学会《摇篮曲》的歌词。

2.难点:理解歌词中的情感内涵,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感情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模仿。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3.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解、故事、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摇篮、娃娃等。

4.分组标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经典的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摇篮曲?它有哪些特点?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摇篮曲》的歌词,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歌词内容。

然后,教师简要讲解歌词中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摇篮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在模仿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问题。

接着,分组进行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摇篮的说课稿(精选10篇)

摇篮的说课稿(精选10篇)

摇篮的说课稿摇篮的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摇篮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摇篮的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大海摇篮》,我对本课进行如下分析:教材分析“蓝蓝的海水,静静地沙滩,海滨是我童年的摇篮”。

正如歌中所唱到的一样,大海充满着无穷的魅力,海边的孩子把大海比作做母亲,对大海有着深深地眷恋。

本课以“大海”为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安排了演唱大海的歌曲,听大海的乐曲,意在让海边生长的孩子能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现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生活情景,让不是在海边生长的孩子能通过演唱大海的歌曲,听赏大海的乐曲来感受海的气息,体验“海娃”的生活情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听赏与跟唱歌曲《大海摇篮》,听赏乐曲《大海和辛巴特的船》,音乐活动“破译密码”。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对音乐的理解程度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学会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积极用身势动作参与表现歌曲。

在歌曲学唱中认识升记号,知道“#4”和“4”的音高区别,并能在演唱歌曲时准确运用。

能认真听赏乐曲《大海和辛巴特的船》,体验乐曲意境。

能随乐哼唱歌曲《大海摇篮》。

能积极参加“破译密码”的音乐活动,能准确找到每个乐句的结束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色,结合歌曲进行表演。

难点:认识升记号“#”,并能唱准“#4”的音高。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本课创设了“清晨欢乐的海”、“黄昏宁静的海”、“深夜神秘的海”三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与游戏。

1、在“清晨欢乐的海”中学习歌曲《海娃的歌》。

首先进行“抓尾巴”的音乐游戏。

整个游戏都用《海娃的歌》的旋律做音乐背景,让学生在游戏中一边熟悉歌曲旋律,一边感受乐句终止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海摇篮
教学目标
1. 能认真听赏《大海摇篮》,能随音乐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
2. 能结合音乐游戏表达自己的感受。
3. 积极参加“破译密码”的音乐活动,能准确找到每个乐句的结束音。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玩游戏
游戏说明:将书上三条旋律分别制作在形状为海洋动物的卡片上,但每个乐句都缺少终止音,学生
听着,边哼唱边选择正确的终止音填在卡片上,形成完整的乐句。

补充练习:
A 6 3 3 1 | 2 3 6 | 6 2 1 5 | ( )- ||
B 5 6 5 3 2 | 1 1 2 | 1 3 2 | 1 6 1 2 1 | ( ) - ||
C 3543 3543 |5 2 2 | 2432 2 432 | 3 1 ( ) ||
二、复习《海娃的歌》
三、听赏与跟唱《大海摇篮》
师:风轻轻地吹来,欢乐的海渐渐平静下来,海面就像摇篮一样轻轻地、静静地摇。我们一起来做
“大海摇篮”的音乐游戏吧。

1. 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中做听赏游戏----“大海摇篮”。
2. 学生在《大海摇篮》的音乐中,和他人配合玩听赏游戏。
3. 跟唱《大海摇篮》。
引导学生通过与《海娃的歌》的比较、分析,体验到《大海摇篮》所表现的那种恬静的美、深情的
美及演唱音色的柔美。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