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复混肥料检测项目

复混肥料检测项目

一、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符合的要求项目指标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总养分(N+P2O5+K2O)≥ 40.0 30.0 25.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70 50 40水分(H2O)≤ 2.0 2.5 5.0粒度(1.00-4.75mm或3.35-5.60mm )≥ 90 90 80氯离子(Cl-)≤ 3.0注: 1 、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 4.0% ,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 1.5% 。

2 、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指标。

若为氮、钾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指标。

3 、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3.0% ,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明“含氯”时,必须检验氯离子含量。

4 、标称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的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产品包装标识上不得标明“含Cl ”或“含氯”。

1.1. 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 8572-88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50% 。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出氮含量。

1.2. 有效磷含量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GB/T 8573-1999 。

复合肥里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复合肥里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有机肥(含有机复混肥)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测定(一)待测液的制备准确称取磨细过筛的肥料样品 1.00g 于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约30mL 左右,再加入肥料水解剂10 滴,于振荡器上振荡至完全溶解(或30 分钟)后,取下过滤于一洁净干燥三角瓶中(若不干,则弃去最初滤液)。

对于纯有机肥,用吸管吸10.0mL 滤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对于有机复混肥,则用1mL 吸管吸0.5mL),用蒸馏水定容后,加入一小平勺(约0.5g)有机肥脱色剂,充分摇动 5 分钟后,过滤于另一洁净三角瓶中(若不干,则弃去最初滤液),滤液即为有机肥待测液。

(二)测定步骤1.测硝态氮含量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2mL(作空白用)、蒸馏水2mL+1 滴肥料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肥料硝态氮1 号试剂 2 滴肥料硝态氮2 号试剂 4 滴肥料硝态氮3 号试剂 1 滴(滴加前,需剧烈摇动,使沉积物悬浮起来再用。

)摇匀,静置15 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2,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0.30(对有机复混肥调为 6.0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纯有机肥(或有机复混肥)的硝态氮的含量(%)。

2.测速效磷含量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2mL(作空白用)、蒸馏水2mL+1 滴肥料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肥料磷试剂7 滴摇匀,静置10 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1,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0.45(对有机复混肥则调为9.0)。

含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标识和要求

含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标识和要求

含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标识和要求DB35/606-2005(福建省地方标准,2005年06月28日发布,2005年07月20日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术语和定义、标识和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肥料标识中出现含一种或一种以上中、微量元素的固体肥料(包括:1.只含中、微量元素的肥料;2.含一种大量元素的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标识和要求。

在福建省辖区内生产、销售的含中、微量元素肥料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

国家规定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单一肥料中含中、微量元素的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540-2003 复混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GB/T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 18382-2001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T 19203-2003 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HG 2557-1994 钙镁磷肥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肥料fertilizer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3.2单一肥料straight fertilizer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具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或钾肥的通称。

3.3 大量元素(主要养分)primary nutrient;macronutrient对元素氮、磷、钾的通称。

3.4 中量元素(次要养分)secondary element;nutrient对元素钙、镁、硫的通称。

3.5 微量元素(微量养分)trace element;micronutrient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例如硼、锰、铁、锌、铜、钼等。

复混肥料中各元素测定方法

复混肥料中各元素测定方法
5.1样品制备:
5.2试样称量:称取含有100mg-200mg五氧化二磷的试样,精确至0.0002g。
5.3水溶性磷的提取:称取试样,置于75ml的瓷蒸发器中,加25ml水研磨,将清夜倾注过滤于预先加入5ml硝酸溶液的250ml量瓶中,继续用水研磨3次,每次用25ml水,然后将水不溶物转移到滤纸上,并用水洗涤不溶物,待量瓶中溶液达200ml左右为止,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即为溶液A,供待测水溶性磷用。
消化加热装置:置于通风橱内的1500W电炉
蒸馏加热装置:1000W-1500W电炉,置于升降台架上,可自由调节高度
5、分析步骤:
5.1仅含铵态氮的试样:
5.2含硝酸态氮和铵态氮的试样
5.3含酰胺态氮、氰氨态氮和铵态氮的试样:
5.4含有机物、酰胺态氮、氰氨态氮和铵态氮的试样:
5.5含硝酸态氮、酰胺态氮、氰氨态氮和铵态氮的试样:
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水溶性磷和有效磷,提取液中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与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磷的含量。
3、试剂和材料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37.5g/L
喹钼柠酮试剂:
硝酸溶液
4、仪器
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
玻璃坩埚式滤器
恒温水浴振荡器
5、分析步骤:
6.2沉淀及过滤
在不断搅拌下,于试样溶液中逐滴加入四苯硼酸钠溶液,加入量为每含1mg氧化钾加四苯硼酸钠溶液5ml,并过量约7ml,继续搅拌1min,静置15min以上,用倾滤法将沉淀过滤于120摄氏度下预先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式滤器内,用四苯硼酸钠洗涤液洗涤沉淀5-7次,每次用量约5ml。
6.3干燥
将盛有沉淀的坩埚置入120摄氏度+-5摄氏度干燥箱中,干燥1.5h,然后放在干燥箱内冷却、称重。

中微量元素肥料标准

中微量元素肥料标准

中微量元素肥料标准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中微量元素肥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以贝壳粉、硫酸镁、硫磺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微量元素、可溶性腐植酸,经机械搅拌加工而成的中海洋生物高效营养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170-2008 数字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检验方法GB 856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GB /T8576-2010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干燥箱法GB/T 9724-2007 化学试剂 pH测定通则GB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4540-2003 复混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GB 18382-2001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T 19203-2003 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HG/T2573-1994 工业氧化镁3 技术要求3.1 外观:黑白色颗粒,无机械杂质。

3.2 中微量元素肥料产品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产品无害化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表2。

小球藻培养基产品技术标准2022

小球藻培养基产品技术标准2022

小球藻培养基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球藻培养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氮磷钾、为主要原料,制造而成的小球藻培养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 856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5063-2020 复合肥料GB/T14540-2003 复混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HG/T 5334-2018 黄腐酸钾GB/T 19203-2003 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GB 18382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T 19524.1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GB 18877-2009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NY 525-2012 有机肥料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NY/T 1978-2010 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3 要求3.1外观:固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a氮磷钾b(N+P O +K O)总量的质量分数,≥2 5 2 10.0水分,≤ 6.0PH指 5.5~9.0a氮磷钾指总N、P O 、K O含量之和,产品至少包含一种元素,单一元素的含量不得低于1.52 5 23.3无害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指标名称指标值汞(Hg)含量,mg/kg ≤ 5砷(As)含量,mg/kg ≤75镉(Cd) 含量,mg/kg ≤10铅(Pb) 含量,mg/kg ≤100铬(Cr) 含量,mg/kg ≤1503.4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

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

GB/T19203-2003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总钙、总镁、总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总钙、总镁、总硫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71 复混肥料实验室样品制备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试验方法3.1一般规定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按HG/T 2843-1997之规定。

3.2实验室样品制备按GB/T 8571规定制备实验室样品。

3.3试样溶液的制备3.3.1试剂和材料3.3.1.1硝酸;3.3.1.2高氯酸。

3.3.2试样溶液的制备称取4 g~5 g的试样(精确至0. 000 2 g)(若硫含量的质量分数低于2%,则称样量为10 g)置于400 mL高型烧杯中,加入20 mL~30 mL硝酸,不盖表面皿,小心摇匀,在通风橱内用电热板慢慢煮沸消化至近干涸以分解试样和赶尽硝酸。

稍冷加入10 mL高氯酸,盖上表面皿,缓慢加热至冒高氯酸的白烟,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淡色清液(注意:不要蒸干!)(必要时,短时间放置冷却后,补加硝酸数毫升再加热)。

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25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干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待用。

3.4 总钙、总镁含量的测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容量法3.4.1原理用三乙醇胺、乙二胺、盐酸羟胺和淀粉溶液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在pH值12~13条件下,镁以氢氧化镁形式沉淀,以钙黄绿素为指示荆,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配位滴定总钙;在pH值10条件下,以K-B为指示荆,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配位滴定钙镁总量。

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doc

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doc

化肥产品质量自治区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一、抽样方法及数量抽样方法适用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

严格按照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中有关抽样规则进行样品采取。

根据标准规定,抽样时若总的包装袋数小于512袋时,抽样袋数按表1抽取样品;大于512袋时,按3×N1/3(N 为总的包装袋数)的规定计算的袋数(遇小数进为整数)抽取样品。

表1选取抽样袋数的规定二、检验依据表2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检验项目表3 掺混肥料检验项目表4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检验项目表5尿素检验项目表6 农业用碳酸氢铵检验项目表7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检验项目表8 农业用硫酸钾检验项目农业用氯化钾检验项目表9表11钙镁磷肥检验项目表13硫酸铵检验项目表14农业用氯化铵检验项目表15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检验项目表16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检验项目表17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检验项目表18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检验项目表19生物有机肥产品检验项目表20缓释肥料产品检验项目表21控释肥料产品检验项目表22部分控释肥料产品检验项目三、判定依据(一)依据标准GB/T 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 21633 《掺混肥料(BB肥)》GB/T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2440《尿素》GB/T 3559 《碳酸氢铵》GB/T 10205.《磷酸一铵、磷酸二铵》GB/T 20406 《农业用硫酸钾》GB/T 6549 《氯化钾》GB/T 20406《农业用硫酸钾》GB/T 20412 《钙镁磷肥》NY 525 《有机肥》GB/T 535 《硫酸铵》GB/T 2946《氯化铵》NY/T 1107《大量元素水溶肥》NY 884 《生物有机肥料》GB/T 23348 《缓释肥料》HG/T 4215《控释肥料》GB/T 8572《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T 8573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GB/T 8574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酸钾重量法》GB/T 8576《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真空烘箱法》GB/T 8577《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T 17767.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GB/T 17767.3《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总钾含量》GB/T 19524.2《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GB/T 19524.1《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23349 《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GB/T 24891《复混肥料粒度的测定》GB/T 2441.1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1 部分:总氮含量》GB/T 2441.2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2 部分:缩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GB/T 2441.7《尿素的测定方法第7 部分:粒度筛分法》GB/T 10209.1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1 部分:总氮含量》GB/T 10209.2《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2 部分:磷含量》GB/T 10209.4《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4 部分:粒度》NY/T 1974《水溶肥料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NY/T 1117《水溶肥料钙、镁、硫、氯含量的测定》NY/T 1973 《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和pH 值的测定》GB/T 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附录BGB/T 2334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NY/T 1978《肥料中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 1110 《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要求》NY/T 1974《水溶肥料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GB/T 14540《复混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GB/T 19203《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NY/T 1977 《水溶肥料总氮、磷、钾含量的测定》NY/T 2542《肥料总氮含量测定》NY/T 798《复合微生物肥料》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二)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19203-2003
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总钙、总镁、总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总钙、总镁、总硫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71 复混肥料实验室样品制备
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3、试验方法
3.1一般规定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按HG/T 2843-1997之规定。

3.2实验室样品制备
按GB/T 8571规定制备实验室样品。

3.3试样溶液的制备
3.3.1试剂和材料
3.3.1.1硝酸;
3.3.1.2高氯酸。

3.3.2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4 g~5 g的试样(精确至0. 000 2 g)(若硫含量的质量分数低于2%,则称样量为10 g)置于400 mL高型烧杯中,加入20 mL~30 mL硝酸,不盖表面皿,小心摇匀,在通风橱内用电热板慢慢煮沸消化至近干涸以分解试样和赶尽硝酸。

稍冷加入10 mL高氯酸,盖上表面皿,缓慢加热至冒高氯酸的白烟,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淡色清液(注意:不要蒸
干!)(必要时,短时间放置冷却后,补加硝酸数毫升再加热)。

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25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干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待用。

3.4 总钙、总镁含量的测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容量法
3.4.1原理
用三乙醇胺、乙二胺、盐酸羟胺和淀粉溶液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在pH值12~13条件下,镁以氢氧化镁形式沉淀,以钙黄绿素为指示荆,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配位滴定总钙;在pH值10条件下,以K-B为指示荆,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配位滴定钙镁总量。

从钙镁总量中扣除钙的量即为镁的量。

3.4.2试剂和材料
3.4.2.1盐酸羟胺;
3.4.2.2乙二胺;
3.4.2.3三乙醇胺溶液:1+3;
3.4.2.4氢氧化钾溶液:200 g/L;
3.4.2.5淀粉溶液:10 g/L,称取lg可溶性淀粉于200 mL烧杯中,加5 mL水润湿,加95 mL 沸水,搅拌,煮沸,冷却备用;
3.4.2.6氨-氯化饺缓冲溶液:pH≈l0。

按HG/T 2843-1997中9.5.1的方法进行配制;
3.4.2.7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 =0.02 mol/L;
3.4.2.8孔雀石绿指示液:1 g/L;
3.4.2.9钙黄绿素一甲基百里香草酚蓝指示荆(简称钙黄绿素指示剂):0.10 g钙黄绿京与0.10 g甲基麝香草酚蓝(或甲基百里香酚蓝)与0.03 g百里香酚酞、5g氯化钾研细混匀,贮存于磨口瓶中备用;
3.4.2.10 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捌(简称K-B指示剂)。

3.4.3仪器
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3.4.4分析步骤
3.4. 4.1 总钙含量测定
3.4.4.1.1含量测定
准确吸取一定量的试样溶液(以Ca计15 mg以下)于三角烧瓶中,加水50 mL,加淀粉溶液10 mL、三乙醇胺溶液8 mL、乙二胺1 mL、l滴孔雀石绿指示液,滴加氢氧化钾溶液至
无色,再过量10 mL,加0.1 g盐酸羟胺(每加一种试剂都须播匀)、加钙黄绿素指示荆0.1 g~0.3 g.在黑色背景下立即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呈现紫红色为滴定终点。

3.4.4.1.2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须与试样测定采用完全相同的试剂、用量和分析步骤,进行平行试验。

3.4.4.2钙镁总量测定
3.4.4.2.1含量测定
准确吸取一定量的试样溶液(以Ca加Mg计,总量15 mg以下)于三角烧瓶中,加水50 mL,加淀粉溶液10 mL、三乙醇胺溶液8 mL、乙二胺1 mL,再加10 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加O.l g盐酸羟胺(每加一种试剂都须摇匀)、O.1 gK-B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若摇动半分钟仍不褪色认为达到滴定终点。

3.4.4.2.2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须与试样测定采用完全相同的试剂、用量和分析步骤,进行平行试验。

3. 4.5分析结果的表述
3.4.5.1总钙(以Ca计)含量叫,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1)
式中:
C1——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l——测定钙含量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l——测定钙含量时空白试验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40.08——钙(Ca)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 i——试料质量,单位为克(g);
V2——测定钙含量时吸取试样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50——试样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3.4.5.2总镁(以Mg计)含量w2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
(2)
式中:
V3——测定钙镁总量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2——测定钙镁总量时空白试验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4——测定钙镁总量时吸取试样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4.31——镁(mg)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3.4.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

3.5总硫含量的测定(灼烧法和烘千法)
3.5.1原理
试样在酸性溶液中,硫酸根和钡离子生成难溶的BaSO4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或烘干、称重,进而计算出硫的含量。

3.5.2试剂和材料
3.5.2.1盐酸溶液:1+1;
3.5.2.2硝酸溶液:1+1;
3.5.2.3氨水溶液:1+1;
3.5.2.4氯化钡溶液:c(BaCl2)=0.5 mol/L。

称取l22 g BaCl2·2H20于800 mL水中,使之溶解,稀释至1 L,混匀;
3.5.2.5硝酸银溶液:5 g/L。

称取0.5 g硝酸银溶于100 mL水中,加入2~3滴硝酸溶液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
3.5.2.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10 g/L。

称取10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 L,混匀;
3.5.2.7甲基红指示液t10 g/L。

3.5.3.1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3.5.3.2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l20℃士2℃或(和)180℃士2℃;
3.5.3.3箱式电阻炉:温度可控制在800℃士50℃;
3.5.3.4玻璃坩埚式滤器:4号,容积30 mL。

3.5.4分析步骤
吸取含40 mg~240 mg硫的试液于400 mL的烧杯中,加入2~3滴甲基红指示液,用氨水溶液调至试液有沉淀生成或试液呈橙黄色,加入盐酸溶液4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镝溶液5 mL,用水稀释至200 mL,盖上表面皿,放在电热板上加热近沸,在搅拌下逐滴加入BaCl2溶液20 mL,使其慢慢沸腾3 min~5 min后,盖上表面皿在电热板或水浴(约60℃)保温1 h,使沉淀陈化,冷却至室温。

3.5.
4.1 总硫含量测定
3.5.
4.1.1灼烧法(仲裁法)
用长颈玻璃漏斗及定量滤纸过滤沉淀,以倾泻法过滤,然后用温水洗涤沉淀至滤液中无Cl一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滤液),再用温水洗涤沉淀4~5次,将沉淀置于预先在800℃±50下恒重的瓷坩埚中。

将沉淀连同瓷坩埚置于120℃士2℃干燥箱中干燥1 h,然后移入箱式电阻炉,在800℃土50℃下灼烧0.5 h,取出后先放在炉旁在空气中冷却1 min~2 min,然后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

3.5.
4.1.2烘干法
用已在180℃士2℃下干燥至恒重的玻璃坩埚式滤器过滤沉淀,以倾泻法过滤,然后用温水洗涤沉淀至滤液中无Cl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滤液),再用温水洗涤沉淀4~5次,将沉淀连同玻璃坩埚式滤器置于180℃土2℃干燥箱中干燥l h,取出后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

3.5.
4.2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须与试样测定采用完全相同的试剂、用量和分析步骤,进行平行试验。

3.5.5分析结果的表述
总硫(以s计)含量w s,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
(3)
M2——测定时沉淀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空白试验中沉淀的质量,单位为克(g);
0. 1374——硫(S)的摩尔质量与硫酸钡(BaSO4)的摩尔质量的比值,无单位; m4——试料质量,单位为克(g);
V s一一测定总硫食量时吸取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50——试样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3.5.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 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