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量化评价法

合集下载

量化评价方法

量化评价方法

量化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具体的数据、数字或指标来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方法。

在各个领域中,量化评价方法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量化评价方法的定义、应用领域、常用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量化评价方法的定义是指利用具体的数据和指标,通过一定的计算和分析,对事物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消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在实际应用中,量化评价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各种事物进行量化分析,比如商品的质量评价、企业的绩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等。

其次,量化评价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管理领域,量化评价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价、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在教育领域,可以帮助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科学研究领域,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对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比较。

可以说,量化评价方法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些常用的量化评价技术。

首先是统计分析技术,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和推断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其次是模型建立和预测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预测方法,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价;再次是多元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最后是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进行精细化评价和决策支持。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量化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将为量化评价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量化评价方法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各个领域对于客观评价的需求。

总之,量化评价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对于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各种量化评价技术,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评价方法,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需求的要求。

量化评价法

量化评价法


预定和假设要评价的内容与实际评价所得到的内容 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测验内容对于期望的目标的 代表性程度。



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同时效度强调校标的同时性,是指一个测验结果与 另一个同时获得的测验结果(即效标)之间的一致 性程度。 预测效度是指测验结果对未来的行为或某种评价特 质(效标)能够准确预测的程度,而被预测的行为 同时也是检验测验的效度的标准,即效标度,该测验不 仅应与测量相同特质货结构等理论上相同的变量有 显著相关 区分效度:与测量不同特质货结构等理论上相同 的 变量不存在相关



1.总分数较高和较低两者在题目上通过率的大小。 例如一次考试,总分最高者和最低者进行比较,若 最高者通过而最低者没通过(或比例高)则该题目 有效,相反则无效。 2.计算题目与总分相关,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的题目 就淘汰 3.求分测验与总分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的题 目则无效
(1)控制系统误差 (2)精心编制量表 (3)妥善组织测验 (4)扩充样本的容量和代表性 (5)合理处理效度和信度的关系 (6)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一)项目的难度 1.难度的概念(难易程度) 2.难度的计算(P86) 3.难度对测验的影响 (1)测验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分布形态 (2)影响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 (3)影响测验的鉴别能力 4.测验的适宜难度 5.控制题目难度的基本方法

吸取因子分析、多元相关、多元回归等多元统计技 术的优点,能处理潜变量即不可观测变量之间的相 互关系,并能通过观察初始模型的系数来调整所研 究的内容的结构模型。



(1)测验组成方面 (2)测验实施方面 (3)被试主观状态方面 (4)估计效度所依循的效标 (5)样本方面

量化评价方法

量化评价方法
经营绩效提供依据。
项目评估
总结词
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估 。
详细描述
项目评估是在项目立项阶段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通过量 化评估,可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预测项目的未来收益和风 险,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
总结词
数学建模
01
将数学建模方法应用于评价问题,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对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算机科学02来自借鉴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提高评价的效率和
准确性。
心理学与社会学
03
借鉴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研究方法,探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
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为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运用量化方法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评价。
详细描述
风险评估是对潜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的过程,通过识别、衡量和评价潜在风险,为 企业或组织提供风险管理和应对的依据。风险评估有助于降低风险对企业或组织的影响
,提高经营稳定性和安全性。
决策分析
总结词
基于数据和模型进行决策方案的优选和分析。
详细描述
决策分析是运用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工具,对不同决 策方案进行优选和分析的过程。通过量化分析,可以 更准确地预测未来趋势和结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 合理的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价数据和过程,方便对评价结果
进行追溯和复盘。
缺点
数据获取难度大
某些数据可能难以获取或者获取成本 较高,导致量化评价方法的应用受到 限制。
过于依赖数据
量化评价方法过于依赖数据,如果数 据质量不高或者数据存在偏差,评价 结果可能不准确。

学生量化考核细则

学生量化考核细则

数据分析和评估
定期分析学生数据 评估学生综合能力 制定改进计划
结果公布和奖惩措施
及时公布结果 奖励和奖励激励学生
● 05
第五章 学生量化考核效果评 估
学生综合能力提 升
通过学生量化考核,可以 有效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他 们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不仅仅是为了 分数,更重要的是在学习 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快乐。
03 综合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根据综合考核结果给出最终评价
量化考核结果反馈
详细解释考核结果
向学生解释具体得分情况 分析学生表现优势和不足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的优势和不足
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优势和提升
空间
鼓励学生面对不足,持续改进
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协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 划 指导学生实现个人成长目标
总结
学生量化考核方法不仅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价,更重要的是要 通过综合评价方法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为什么需要学生量化考核
客观评价学生 的综合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的优势和不足
提高学校教学 质量
有利于学校的教育 改革
激发学生学习 动力
促使学生更加努力 学习
学生量化考核的意义
01 指导学生学习
帮助学校更好指导学生的学习
02 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03
学生量化考核细则的制定
考虑学生特点
专业技能比赛
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可以检验学 生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和技 能水平。
科研项目
参与科研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是锻炼学生创业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教学课件:第五章-量化评价法

教学课件:第五章-量化评价法

案例四: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评价
总结词
游客满意度、服务质量标准、评价指 标体系
详细描述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评价中,量化评价 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景区的 硬件设施、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等 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提高旅游景区 的整体服务质量。
案例五: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总结词
教育产出、教育过程、教育资源
详细描述
05
量化评价法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分析
客观性
标准化
量化评价法采用具体的数值和指标,能够 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特点和状况,避免 了主观臆断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量化评价法通常有一套标准的评价程序和 指标体系,使得评价过程更加规范和统一 ,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可操作性
可靠性
量化评价法通常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步 骤和计算方法,使得评价过程易于操作和 实施。
权重分配与计算
总结词
确定权重并进行计算
详细描述
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为其分配相应的权重。然后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 每个指标的具体数值和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解读与反馈
总结词
解读评价结果并提供反馈
详细描述
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明确评价对象的优势和不 足之处。同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其了 解自身表现和改进方向。此外,还应定期对评价结果进行复 盘和总结,不断完善量化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结词
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详细描述
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 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 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第五章 量化评价法

第五章 量化评价法
开放式问题:不向受测者提供具体的答案,受测者 根据问题以自己的语言和陈述方式自由回答。 优缺点 封闭式问题:在提出问题后面附有相应的答案,供 受测者选择。 优缺点 半封闭半开放式:
(三)问卷的用语 1.问卷的指导语要清晰、简洁,以简短的 话语说明问卷的目的、作答方式以及所需要的 时间。 2.问卷用语尽量本土化。 3.在问卷题目中要避免情绪性词语、负载 性问题、引导性问题、一题多问、以及假设性 问题。
2.区分度与测验信度、难度的关系
(1)区分度与信度的关系
(2)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P接近0.5区分度越高
3.提高区分度的方法。 第一,使题目的难度适中,使整个考试难度适中。 第二,要着重考查复杂的学习结果,提高区分度。
第三节 问卷法

通过问卷(questionnaire)进行调查的 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 都被广泛运用,因为这种方法能够在比较短的 时间内收集到尽可能大的被试样本的资料和内 容,可以说在量的角度上有比较大的优势。
(3)弱相关
• 2.相关系数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关程度的统计指 标。 • 一般样本的相关系数用r表示,总体的用ρ表示。
(1)相关系数的取值: -1.00≤ r ≤1.00 (2)相关系数的符号:“+”表示正相关,“-”表示负 相关。 (3)相关系数 r=1表示完全正相关, r=-1表示完全负相关, r=0表示完全独立,零相关或无相关。 (4)相关系数取值的大小表示相关强弱程度。 绝对值0≤∣r∣≤1,绝对值接近1一般为相关程度 密切,接近0值端一般为关系不够密切。
• 2.成绩测验 • 3.学能(学习能力)测验
二、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 测验是否有价值,就必须考察测验的质量, 包括它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量化评价方法

量化评价方法

1.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其特征是,对评价因素进行相互比较,以评价因素最优的为评价基准,评价值为1(若采用百分制,评价值为100分),其余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得到响应的评价值。

该综合评价法在综合性、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得到了改进,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能很好地结合,并能较好地控制人为的干扰因素。

编辑摘要模糊综合评价法 - 简介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集合理论的概念于1965 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A. Zadeh)教授提出,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

[1]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机性-事件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二是模糊性-事物本身状态的不确定性。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概念和模糊现象。

一个概念和与其对立的概念无法划出一条明确的分界,他们是随着量变逐渐过渡到质变的。

例如“年轻”和“年老”、“高与矮”、“胖与瘦”、“美与丑”等没有确切界限的一些对立概念都是所谓的模糊概念。

凡涉及模糊概念的现象被称为模糊现象。

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现象,存在着中介状态,并非非此即彼,表现出亦此亦彼,存在着许多,甚至无穷多的中间状态。

总之,模糊性是事件本身状态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指某些事物或者概念的边界不清楚,这种边界不清楚,不是由于人的主观认识达不到客观实际所造成的,而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是事物的差异之间存在着中间过渡过程的结果。

模糊数学就是试图利用数学工具解决模糊现象一门学科。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控制论专家扎德发表了一篇题为《模糊集合》的重要论文,第一次成功地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描述了模糊概念,从而宣告了模糊数学的诞生。

量化评价方法

量化评价方法

量化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方法是指通过数字化、统计化的手段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

在各个领域,量化评价方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量化评价方法,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首先,最常见的量化评价方法之一是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和关联性。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指标和结论,比如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从而对事物进行客观评价。

统计分析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学、医学等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现象。

其次,另一种常见的量化评价方法是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通过设计问卷,向被调查者收集信息和意见,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态度、行为和需求,对产品、服务或政策进行评价。

它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广泛地收集信息,但也存在样本偏差和信息不真实的风险,需要谨慎设计和分析。

另外,量表评价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量化评价手段。

量表评价是通过设计一套特定的问题或项目,让被评价者进行选择或打分,从而得出对其某种特征或状态的评价。

量表评价常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领域,比如测量心理健康、学习成绩和疾病症状等。

它能够量化抽象的概念,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但也需要注意量表设计的科学性和信效度。

最后,实验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量化评价手段。

实验方法是通过对事物进行控制和干预,观察其变化和效果,从而得出结论。

实验方法常用于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中,可以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验证假设和理论。

但实验方法也需要严格的设计和执行,避免实验偏差和结论误导。

综上所述,量化评价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价事物。

不同的量化评价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应根据具体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的量化评价方法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问卷数据的收集 在问卷正式使用于大量的调查之前,首先 要做小样本的测验,包括对问卷用语的规范性、 通俗性、明确性以及结合统计分析对问卷题目 的设计作相关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等,都是确 保调查能在更大程度上达到评价者的目的,也 使评价者能够作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 (一)现场问卷法 (最好) (二)电话访谈法 (三)面谈问卷法 (四)邮件问卷法
• 相关的类别
• • • •
(1)正相关: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同。 例如,你用于学习的时间越多,考试成绩越高。 (2)负相关: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 例如,你完成考试的时间越少,所犯的错误越 多。 • (3)零相关: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无一定规 律。例如,智商与体重的关系。 相关的程度(1)强相关或高度相关 (2)中度相关
2.区分度与测验信度、难度的关系
(1)区分度与信度的关系
(2)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P接近0.5区分度越高
3.提高区分度的方法。 第一,使题目的难度适中,使整个考试难度适中。 第二,要着重考查复杂的学习结果,提高区分度。
第三节 问卷法

通过问卷(questionnaire)进行调查的 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 都被广泛运用,因为这种方法能够在比较短的 时间内收集到尽可能大的被试样本的资料和内 容,可以说在量的角度上有比较大的优势。
同时效度:用于诊断现状。 预测效度:用于预测某个个体将来的行为。
3.结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结构 或特质的程度,也就是该测验所要测量的概念 能够显示科学意义并符合理论上的设想。
4.影响效度的因素主要有: (1)测验组成方面 (2)测验实施方面 (3)被试主观状态方面 (4)估计效度所依循的效标 (5)样本方面
i i i i i i
3.难度对测验的影响
(1)测验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分布形态 (2)测验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 (3)测验难度影响测验的鉴别能力
4.测验的适宜难度
P=0,P=1, P=0.50 左右
5.控制题目难度的基本方法
(二)项目的区分度 1.区分度的概念: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 分程度,区分度又叫鉴别力。它是评价试题质量,筛 选试题的主要指标与依据。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将学生按其考试总分排序,取高分之27%定为高分 组,取低分之 27% 定为低分组,然后分别计算高分组 和低分组考试分数的平均值,按以下公式计算各题的 区分度: d =(X -X )/f (i=1,2,…,Q) d 为第i题的区分度, X 为第i题高分组的平均分值, X 为第i题低分组平均分值, f 为第i题的满分,Q为题目数。
♪ 学科测验:> 0.90 ♪ 智力测验:>0.80 ♪ 品德测验:>0.60
测验使用时的信度标准
注意问题: ♪ 一般来说,
♪ 当信度<0.70,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作出评价 与预测,而且不能作团体间比较;
♪ 当0.70≤信度<0.85时,可用于团体比较; ♪ 当信度≥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 绩。
第二节 测验法
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测量的结 果是教育评价的依据,评价是对测量结果的 解释过程,如果不依据测量结果进行价值分 析和判断,测量结果就会失去意义。
测量的工具:(1)教育、心理测验等量表。
(2)根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
对象来编制相关测验。
• 一、与教学、考试性质有关的测验类型 • 1.诊断性测验
2017/9/20
11
系统误差只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不影响稳定性。 随机误差既影响稳定性又影响准确性。
• S2E是随机误差的变异,系统误差的变异 包含在真分数的变异之中。 • 真分数还可以分成两部分:与测量目的有 关变异(S2V)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 (S2I),即:
S2T=S2V+S2I

• 信度的定义二
• 信度乃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
相关系数的平方。
• rXX=ρ2TX
信度的定义三
• 信度是一个测验X(A卷)与它的任意一个
“平行测验”X′(B卷)的相关系数。即:
rXX=ρXX′
• 说明:定义1和定义2,信度是就一批人的数据
而言的,并不是用同一种工具反复测量同一个 人。但是由于真分数是不知道的,因此这两个 定义只具有理论意义。定义3才具有实际意义。
i i
hi li
i
hi
li i
(2)采用相关计算方法 计算学生各题得分与考试总分的相关系数 r。区分度 系数一般情况亦为(O≤r≤l)。 r越趋向于1,说明学业水平高的学生考试成绩也高, 学业水平低的学生考试成绩也低,即所谓正区分; r越趋向于0,说明学业水平不一的学生考试成绩没有 差异即所谓零区分; 区分度系数有时会出现负相关,r<0,说明学业水平 高的学生反而考试成绩低,学业水平低的学生反而考 试成绩高,即负区分。
(2)测验的实施所引起的误差。
指导语、主试、记分、环境等。
(3)学生自身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考试动机、 学习与发展、经验、焦虑、 生理因素 等
• 提高测验信度的常用方法
(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 注意:①新增项目与原有项目同质 • ②新增项目的数量必须适度
(2)是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 在中等水平; (3)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 2.成绩测验 • 3.学能(学习能力)测验
二、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 测验是否有价值,就必须考察测验的质量, 包括它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 稳定性、可靠性:即在同样条件下重复测量,其 结果的一致性——信度 • 有效性:即测量结果中包含预测特质的信息量的 程度——效度
各种教育、心理测验的信度水平
三、案例分析 四、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一)集中量数 (二)差异量数 (三)标准分数
(四)相关量数
• (四)相关量数
• 1. 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1)因果关系,一种现象是原因,另一种现象 是结果。 • (2)共变关系,表面有联系的两种事物都与第 三种事物有关。 • (3)相关关系,两类现象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与 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前两种关系。
(3)弱相关
• 2.相关系数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关程度的统计指 标。 • 一般样本的相关系数用r表示,总体的用ρ表示。
(1)相关系数的取值: -1.00≤ r ≤1.00 (2)相关系数的符号:“+”表示正相关,“-”表示负 相关。 (3)相关系数 r=1表示完全正相关, r=-1表示完全负相关, r=0表示完全独立,零相关或无相关。 (4)相关系数取值的大小表示相关强弱程度。 绝对值0≤∣r∣≤1,绝对值接近1一般为相关程度 密切,接近0值端一般为关系不够密切。
开放式问题:不向受测者提供具体的答案,受测者 根据问题以自己的语言和陈述方式自由回答。 优缺点 封闭式问题:在提出问题后面附有相应的答案,供 受测者选择。 优缺点 半封闭半开放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问卷的用语 1.问卷的指导语要清晰、简洁,以简短的 话语说明问卷的目的、作答方式以及所需要的 时间。 2.问卷用语尽量本土化。 3.在问卷题目中要避免情绪性词语、负载 性问题、引导性问题、一题多问、以及假设性 问题。
R P = —— N P 为试题的难度, R 为正确回答客观题目的人数, N 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2)主观题的难度的计算 主观题的难度等于该题考生所得分数的平均值 与该题应得的满分之比。以P 表示试题的难度, 其计算公式是: P =X /f (i=1,2,…,Q) X 为各题考试分数的平均值, f 为各题的满分值, Q为试题个数。
第三节 问卷法
一、问卷设计
(一)明确评价目的 要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评价,必须首先明 确具体的评价目的,包括评价对象(即目标群 体)、评价内容、相关的专家对该评价提出的 好想法 。 问卷设计必须紧密围绕所要评价的问题。
(二)问题的类型 问卷中问题形式的设置可以分为开放式、封 闭式和半封闭半开放式三类。
5.提高效度的方法: • (1)控制系统误差 • (2)精心编制量表 • (3)妥善组织测验 • (4)扩充样本的容量和代表性 • (5)合理处理效度和信度的关系 • (6)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三、测验的项目分析——难度 与区分度
(一)项目的难度 1.难度的概念:难度是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 2.难度的计算 (1)客观题难度的计算 在教育测量中,客观题的难度一般用正确回答试题的人 数与参加测验的总人数之比值来表示。
那么就有:


S2X=S2V+S2I+S2E
一次测验中,一个团体的实测分数之间的变 异性是由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S2V)、稳 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S2I)和测量 误差的变异数(S2E)所决定的。
SX2
SV2
SI2
SE2
2017/9/20
ST2
14
• 信度的定义一
• 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 分数的变异数之比, • 即rxx=sT2/sx2 • 观察分数的变化是以下两个因素的结果: (1)真分数的变异(2)随机误差的变异, 即S2X=S2T+S2E • rxx=S2T /(S2T+S2E)=S2T / S2X • rxx表示的是由真分数能够解释测验分数方差 的比率。
• 估计信度的方法:
1.分半信度 :将测验编写成两个尽量平行的子测 验,组成一个完整的测验,可以采用随机分半 或奇偶分辨,计算两半测验的相关系数。
2.内部一致性(α系数):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 一致性系数,它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 致性程度。 克隆巴赫α系数可以处理任何测验的内部 一致性系数的计算问题。
• • 效度的测量: 1.内容效度:指的是预定和假设要评价的内容与实 际评价所得到的的内容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测验 内容对于期望的目标的代表性程度。 常用方法:①专家评估法,看题目的代表性 ②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复本相关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