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在土壤中的转化

合集下载

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锌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农作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锌肥的施用对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效果。

对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锌肥施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1. 锌肥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适量施用锌肥可以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

锌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使小麦在低温、干旱和盐碱等恶劣环境中更能够适应并生长。

锌肥还可以增加小麦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小麦的光合效率和生物量积累。

2. 锌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适量施用锌肥对小麦的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根据实验研究,精确施用锌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千粒重。

这是因为锌肥可以促进小麦的根系生长和根系吸收有效养分的能力,进而提高小麦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

3. 锌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锌肥的施用还可以提高小麦的品质。

据研究表明,适量施用锌肥可以提高小麦粉质的购形和营养品质。

具体来说,锌肥可以增加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亚油酸含量,提高小麦面筋强度和面团发酵性能。

二、锌肥的施用方法1. 土壤施用锌肥可以通过土壤施用的方式供给小麦生长所需的锌元素。

一般来说,可以将锌肥直接撒布在小麦的生长区域,然后与土壤混合。

也可以将锌肥通过灌溉系统喷洒在小麦的生长区域,达到根系吸收的目的。

2. 叶面施用叶面施用锌肥也是一种常用的施肥方式。

一般来说,可以将锌肥溶解在水中,然后利用喷雾装置将溶液均匀地喷洒在小麦的叶面上。

叶面施用锌肥可以提高小麦对锌的吸收效率,缓解土壤中的锌缺乏状况。

三、锌肥的施用量锌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锌含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来说,小麦的生育期初期对锌的需求较小,可以适量施用锌肥。

而在小麦的抽雄期和灌浆期,小麦对锌的需求较大,应增加锌肥的施用量。

锌肥的合理施用对小麦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通过适量施用锌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增加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锌肥的施用应根据小麦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状况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良好的施肥效果。

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锌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土壤中锌含量的下降,缺锌成为限制小麦正常生长和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施用锌肥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与施肥方式、施肥量以及土壤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适宜的施肥方式可以提高施肥效果,同时减少锌肥的损失。

通常有追肥、底肥和叶面喷施等方式。

追肥是指在小麦生长期间通过浇灌或滴灌方式给予植株补给锌肥。

这种施肥方式能够直接供应植物所需的锌元素,提高小麦对锌的吸收利用率。

研究表明,在锌缺乏的土壤中追肥锌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对追肥锌肥的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适宜的施肥量可以提高追肥锌肥的效果,但超过一定量后反而会对小麦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施肥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在小麦生长期的关键阶段进行追肥锌肥施用效果更好。

叶面喷施是指通过叶片的吸收来补给植物所需的锌肥。

这种方式具有施用快、吸收高效的特点,可以迅速改善锌缺乏引起的植物生长异常。

研究发现,在小麦生长期进行叶面喷施锌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产量。

叶面喷施锌肥的浓度和频次也需要注意。

适宜的浓度可以提高叶面喷施锌肥的效果,但高浓度会对叶片产生灼伤。

叶面喷施频次一般在小麦生长期的关键阶段进行,一般每隔10-14天喷施一次。

锌肥的施用方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施用锌肥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小麦的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小麦品种对锌肥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施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锌的吸收原理及应用实例

锌的吸收原理及应用实例

锌的吸收原理及应用实例一、锌的吸收原理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锌的吸收主要通过肠道完成,其原理如下:1.主动吸收:锌的主动吸收主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进程完成。

当肠道内锌浓度较低时,锌会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内的锌转运蛋白将锌离子从肠腔中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内。

2.被动吸收:锌的被动吸收主要发生在食物中锌元素被溶解所产生的离子状态。

在胃酸的作用下,食物中锌元素会被转化为锌离子,锌离子随后会通过小肠上皮细胞上的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

3.蛋白质结合:部分锌会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锌蛋白质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具有稳定的结构,在细胞内起到储存锌元素和调节锌离子浓度的作用。

二、锌的应用实例锌具有多种应用实例,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实例:1.农业领域:锌在农业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作为植物的必需元素,锌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民可以通过施加含锌肥料来补充土壤中的锌元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医疗领域:锌在医疗领域中有多种应用。

锌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锌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中,如锌合金和锌涂层等。

3.电子工业:锌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

锌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电子器件的外壳和结构。

锌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可以保护电子器件的内部元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防腐领域:锌在防腐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用于制造防腐涂料和镀锌层。

这些防腐涂料和镀锌层可以保护金属表面不受氧化和腐蚀的侵害。

5.化妆品:锌在化妆品中有多种应用。

锌可以用于制造防晒霜和粉底等化妆品产品。

锌具有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以及吸油的作用,因此广受欢迎。

6.食品添加剂:锌在食品添加剂中被广泛应用。

锌可以用于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促进人体对锌的摄入。

锌在食品加工中常被用作营养强化剂,如锌酸盐和锌葡萄糖等。

总结:锌的吸收原理涉及主动吸收、被动吸收和蛋白质结合等过程。

锌的应用实例包括农业领域、医疗领域、电子工业、防腐领域、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

锌在作物上的应用

锌在作物上的应用

锌在作物上的应用锌是人体和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锌在作物上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探究锌对作物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锌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一、锌在作物上的作用1.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锌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要代谢过程,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缺锌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变小而厚实、叶片颜色变浅等。

2.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锌可以促进植物的花、果实形成,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缺锌的情况下,作物的果实数量减少,品质下降,甚至会引起花、果脱落等现象。

3.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锌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使作物抵御病害的能力更强。

在缺锌的情况下,作物的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二、如何应用锌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1.施用锌肥。

在土壤缺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施用含锌肥料的方法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常见的含锌肥料有硫酸锌、氧化锌等,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量来进行施肥。

2.喷施锌肥水。

对于一些作物,如水稻、玉米等,可以通过喷施锌肥水的方法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在喷施锌肥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浓度的控制,避免浓度过高对作物造成伤害。

3.锌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有机肥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而锌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两者混合施用可以起到双重效果。

4.优化土壤环境。

除了施用锌肥,还可以通过优化土壤环境来提高土壤中锌的利用效率。

如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H值等,可以改善土壤中锌元素的有效性,提高锌的利用效率。

三、锌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1.水稻。

水稻对锌的需求量较大,缺锌会导致水稻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和品质下降。

因此,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适量施用含锌肥料或喷施锌肥水。

2.玉米。

锌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明显影响,缺锌会导致玉米呈现黄色或白色,叶片变小而厚实,产量下降。

锌粉

锌粉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锌在高温下形成的氧化锌烟雾可致金属烟雾热,症状有口串金属味、口渴、胸部紧束感、干咳、头痛、头晕、高热、寒战等。

粉尘对眼有刺激性。

口服刺激胃肠道。

长期反复接触对皮肤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迁移转化:天然水中的锌以可溶的络合物状态存在。

天然水中的锌还要向底质沉积物迁移转化。

锌可与天然水中的粘土矿物缔合,被吸附在日格中成为吸着离子,吸持的形式为Zn2+、ZnOH+及ZnCl+。

此时锌随同粘土矿物沉积迁移到底质中。

锌还可形成化学沉淀物向底质迁移。

含锌废水排放到天然水体中后,在碱性环境生成Zn(OH)2絮状沉积物迁移到底质中。

Zn2+与S2-有很的亲合力,也可形成溶度积极小的ZnS沉积到底质中。

测定结果表明,底质沉积物中含锌范围为45~2221ppm,平均110ppn,是水体中锌含量的10,000倍。

水生动植物有很强的吸收锌的能力,致使水中的锌向生物体内迁移。

一般说来,水生动植物体内锌的浓度可比水相中锌的浓度高出1000~100,000倍。

因此凤眼莲、菹草、金鱼草、浮萍有希望作污水中锌的净化植物。

土壤中锌的迁移性取决于土壤的pH值。

锌在酸性土壤中容易发生迁移。

当土壤为酸性时,被粘土矿物吸附的锌易于解脱,土壤中不溶的氢氧化锌可和酸作用,转变成可溶的Zn2+状态,土壤中锌以Zn2+为主,容易淋失迁移或被植物吸收,因此,缺锌现象常常在酸性土壤中存在。

锌浓度为2mg/L时,水有异味,浓度为5mg/L时水呈乳浊状。

对生物降解的影响:水中浓度1-3mg/L时,废水的生物处理受抑制。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接触能放出易燃的氢气。

与氧化剂、硫黄反应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粉末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被明火点燃引起爆炸,潮湿粉尘在空气中易自行发热燃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锌。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试纸法;检测管法《简易快速水质检验手册》,吴静贤等主编便携式比色计(水质)(意大利哈纳公司产品)4.实验室监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红外法(GB7475-8,水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2-87,水质)原子吸收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5.环境标准: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锌肥对玉米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锌肥对玉米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锌肥对玉米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锌肥对玉米的作用及使用1. 简介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而锌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2. 锌肥对玉米的作用锌肥对玉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光合作用锌是酶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化和二氧化碳的固定,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

促进植物生长锌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微量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玉米的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提高植株鲜重和干物质积累。

促进花粉发育和结实缺锌会导致玉米花粉发育受阻,影响授粉和结实。

施用锌肥能够提供充足的锌元素,促进玉米花粉的正常形成和发育,提高授粉率和结实率。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锌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强植物对病菌和虫害的抵抗力。

适量施用锌肥可以增强玉米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发病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3. 锌肥的使用方法使用锌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一种常用的施肥方法,适合补充植物对锌的需求。

可以选择适量的锌肥溶液,通过喷洒方式将锌肥均匀喷施到玉米叶片上,喷洒时要注意保持喷液均匀,避免过量。

底肥施用底肥施用是在播种或移栽前将锌肥均匀撒施于土壤中,与土壤混合,使其充分接触植株根系。

一般可根据土壤含锌量和作物需求量进行合理的施用量确定,注意按照施肥建议进行适量施用。

水肥配合施用水肥配合施用是将锌肥溶解于灌溉水中,通过灌溉方式将锌肥与水一同施入土壤,使其充分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

此种施用方法可以提高施肥效果,适用于大面积、大范围的施肥。

4. 注意事项在使用锌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循施肥建议,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锌肥需要与其他肥料合理配合使用,以满足植物的全面养分需求;•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锌肥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与湿度较高的环境接触。

结论锌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在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地形、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锌含量低于50毫克/公斤的土壤较多,占全国总样本的45.1%;
50~100毫克/公斤之间的土壤占37.4%;100~200毫克/公斤的占11.9%;200~300毫克/公斤的占3.7%;300毫克/公斤以上的占2.0%。

从地形角度来看,我国山地土壤中的锌含量一般较低,而盆地土壤中的锌含量一般较高;从地质结构角度来看,受流经过程及地壳热液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中锌含量较高,而受风化石物质作用而形成的土壤中锌含量较低;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大气污染物营养物质的沉积加快了土壤锌的累积,因此,靠近工业污染源的土壤中的锌含量较高。

土壤有效态锌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土壤有效态锌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土壤有效态锌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其中所含的元素有机、无机等各种成分,这些成分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其中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测定土壤中锌的含量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土壤有效态锌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原理及其步骤。

一、原理土壤中的锌大部分以络合态的形式存在,这些络合物不被植物吸收,因此不能反映植物对锌的利用率。

所以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锌含量比较有意义。

土壤有效态锌是指土壤中能被植物利用的锌,它通常与土壤有机质、磷酸盐等成分相复合,现有的方法主要是酸提法和水溶性浸泡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锌含量的方法,是将土壤样品化为能够被光谱仪器处理的溶液,然后通过光谱仪器将其各成分的原子吸收光谱进行测定,根据其吸收量反推出土壤中有效态锌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精密、准确的方法,由于其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可操作性强,因此被广泛应用。

二、实验步骤1. 土壤样品的前处理:取一个干燥、清洁的容器,称取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筛选过筛网,筛选出粒径小于2mm的样品,将筛选的土样压缩、搅动均匀。

2. 酸提:将经过筛选的土壤样品称取5克,加入200毫升三硝酸,隔夜搅拌溶解,用清水冲洗,经滤纸过滤,洗涤,并加入适量的双蒸水调节到50毫升,即得土壤样品的提取液备用。

3. 标准曲线的绘制:标准曲线的绘制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测定过程的准确性。

在某一浓度下,分别加入不同量的锌标准溶液,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得到各个浓度下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4. 测量样品:取土壤样品的提取液3毫升分别加入75毫升的定容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水稀释后,将各瓶的吸光度读入光度计上,按标准曲线中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计算土壤样品中有效态锌的含量。

三、注意事项1. 在前处理、溶液制备和测量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

2. 土壤样品提取液要保证无杂质、无浮渣,并在溶解的过程中不要使用金属制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不同形态、不同来源的锌施入土壤中被作物吸收、转化的原理,对作物产生的影响、作用,以及在土壤中转化的过程、利用率等情况

一、植物体内锌的含量和分布
植物正常含锌量约为25~150mg/kg(干重)。

其含量常因植物种类及品种不同而有差异。

植物部位的含锌也不相同,一般多分布在茎尖和幼嫩的叶片中。

据中国科学院植研究所的试验结果表明,正常番茄植株顶芽含锌量最高,叶片次之,茎
最少;整个株中锌的分布有由下而上逐渐递増的趋势。

植物根系的含锌量常高于地上部分,供锌充足时,锌可在根中累积,而其中一部分属于奢侈吸收。

锌主要以Zn2+形式被吸收。

通常作物含锌低于20mg/kg,就可能出现缺锌症。

植物缺锌时,老叶中的锌可向较幼小的叶片转移,只是转移率较低。

二、植物体内锌存在的形态
锌在植物中存在的形式常为自由态离子、低分子量有机物配合态复合物、贮存金属蛋白以及与细胞壁结合的非溶形式:自由态锌离子的浓度一般较低。

番茄、苜蓿叶片组织中自由态锌含量分别占总锌量的5.8%和6.5%。

植物体内可溶性锌占到58%-91%,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在可溶性锌形态中,与低分子量化合物形成复合物的锌所占比例最高。

三、锌的生理功能及失调症
1. 生理功能:作为多种酶的成分参与代谢作用
参与生长素的代谢
参与光合作用中CO2的水合作用
促进蛋白质的代谢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提高抗逆性
2. 失调症:缺乏症: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
叶小,簇生;中上部叶片脉间失绿。

水稻“矮缩病”、
玉米缺锌症状是,植株丛生,矮化,幼苗期表现为紫红色和白
化等失绿现象,后期子粒不饱满,千粒重低,品质下降
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
中毒症状: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
四、土壤中锌存在形态及转化
1.存在形态
通常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只有全锌含量的百分之一左右。

土壤中的锌可能以多种方式存在:1)以离子或有机络合物的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2)存在于活跃的土壤组分的交换位上;3)与有机质络合;4)包被在铝、铁、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5)存在于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的晶格中。

影响土壤中Zn形态分布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1)Zn的来源,如进入土壤中的Zn的来源、数量及种类等;2)土壤理化性质如pH值、Eh、土壤质地、阳离子交换量及根际效应;3)土壤中胶体种类、数量及老化时间等因素。

2.转化方式
土壤中不同结合形态的锌对植物的有效性不同。

除水溶态锌、交换态锌易被植物利用外,有机结合态锌和氧化锰结合态锌也较易被植物利用,但氧化铁结合态锌和原生矿物或次生矿物中的锌是难被植物利用的。

碳酸盐结合态锌对植物是潜在有效的。

在土壤Eh和PH较低的情况下,铁锰氧化物可能部分溶解,将其所包被的锌释放出来,成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

五、锌肥使用注意事项
1)不要与农药一起拌种: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克左右,以少量水溶解,喷于种子上或浸种,待种子干后,再进行农药处理,否则影响效果。

2)不要与磷肥混用:因为锌——磷有拮抗作用,锌肥要与干细土或酸性肥料混合施用,撒于地表,随耕地翻入土中,否则将影响锌肥的效果。

3)不要表施要埋入土中:追施硫酸锌时公顷施硫酸锌15千克左右,开沟施用后覆土,表施效果较差。

4)浸秧根不要时间过长,浓度不宜过大,以1%的浓度为宜,浸半分钟即可,时间过长会发生药害。

5)叶面喷施效果好:用浓度为0.1—0.2%硫酸锌、锌宝溶液进行叶面喷雾,每隔6—7天喷一次,喷2—3次,但注意不要把溶液灌进心叶,以免灼伤植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