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存保管物品管理办法
物品寄存管理制度模版

物品寄存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物品寄存管理,保障物品的安全性和秩序性,减少物品丢失的风险,提高寄存服务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寄存物品的场所或单位。
三、定义1. 寄存物品:指寄存在指定场所或单位的各类财物、文件、资料、证件等。
2. 寄存人:指将物品寄存在指定场所或单位的个人或单位。
四、寄存流程1. 登记寄存:寄存人携带待寄存物品前往指定场所或单位,填写寄存登记表,提供相关信息和物品清单。
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对物品进行登记,并给寄存人发放寄存编号或凭证。
2. 物品验收:寄存人将寄存物品交给工作人员进行验收,工作人员按照物品清单核对物品完整性及数量,并记录在寄存登记表中。
3. 交付凭证:工作人员将寄存编号或凭证交付给寄存人,寄存人妥善保管凭证,以备取回物品时使用。
4. 物品保管:寄存物品由指定人员进行保管,确保物品安全,并按要求妥善保存。
5. 取回寄存物品:寄存人凭寄存编号或凭证前来取回寄存物品,工作人员核对凭证及身份信息后,由指定人员协助取回。
五、寄存人的权责1. 寄存人应如实填写寄存登记表,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和物品清单。
2. 寄存人应保管好寄存编号或凭证,避免遗失或泄露。
3. 寄存人应遵守寄存场所或单位的相关规定和制度。
4. 寄存人在取回物品时,应按规定时间前来取回,逾期未取的物品会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寄存场所或单位的责任1. 寄存场所或单位应建立健全寄存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寄存场所或单位应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寄存物品的登记、验收和保管,并确保其经过相关培训,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3. 寄存场所或单位应提供安全、整洁的寄存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寄存物品的安全性。
4. 寄存场所或单位应及时通知寄存人取回物品,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关的协助和支持。
七、物品寄存的时限和费用1. 寄存物品的时限由寄存场所或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定,并在寄存登记表中明示。
储存管理办法

储存管理办法储存管理办法是企业或个人在储存物品、资料或信息时所遵循的规定和操作流程。
良好的储存管理办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混乱和损失,并确保信息、物品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和物品的储存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储存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1. 储存管理的重要性储存管理是一个涵盖面广、关乎企业生产经营、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工作。
在企业中,合理的储存管理可以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在个人生活中,良好的储存管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和保管个人物品,提高生活质量。
2. 储存管理办法的制定制定储存管理办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储存空间规划: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储存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充分利用空间,确保物品的有序储存。
•物品分类管理:将物品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制定清晰的标识和分类规则,方便查找和管理。
•储存工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储存工具和设备,确保物品的安全和整洁。
•储存流程规范:建立储存入库、出库和调拨等流程,以确保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顺畅。
3. 储存管理的操作流程储存管理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物品入库:根据分类规则将物品放置到相应的位置,并做好标识。
•物品出库:按照需要取出物品,务必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以确保物品安全。
•物品调拨:根据实际需求将物品从一个储存位置调拨到另一个位置,确保信息准确且不发生损坏。
•物品清理:定期对储存空间和物品进行清理和整理,及时处理不再需要的物品。
4. 储存管理的注意事项在执行储存管理办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期检查:对储存空间和物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无遗漏和损坏。
•安全防护:对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物品进行专门储存和处理,确保安全。
•数据备份:对重要资料信息进行定期备份并存储在安全位置,以应对意外情况。
•紧急预案: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5. 结语储存管理办法的建立和执行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储物柜管理规定公司储物柜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储物柜管理规定公司储物柜管理制度范文1. 储物柜的使用权限仅限于公司员工,不得向外借用或转让。
2. 员工在入职时,会分配一个储物柜,必须按照规定使用自己的柜子,不得占用其他员工的柜子。
3. 员工使用储物柜时,必须保持柜门关闭,并锁好自己的柜子,以确保个人物品的安全。
4. 员工不得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违法物品存放在储物柜中。
5. 储物柜中的物品应当整齐有序地摆放,不得乱堆乱放,以避免影响周围员工或妨碍柜门的正常使用。
6. 员工在离职时,必须清空自己的储物柜,并将储物柜的钥匙交还公司。
7. 如发现柜子内有闲置的物品,公司有权将其清空并进行处理。
8. 如发生储物柜钥匙遗失或损坏的情况,员工应及时向公司管理部门报告,由公司安排更换新的钥匙。
9. 储物柜的维护和保养由公司负责,如发现柜子有损坏或故障,员工应及时向公司管理部门报告修理。
10. 违反储物柜管理规定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储物柜管理规定公司储物柜管理制度范文(二)公司储物柜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为了提高公司储物柜的管理效率,有效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特制定本储物柜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范储物柜的使用与管理流程,明确各方责任,维护公司内部秩序与安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储物柜的使用与管理。
三、储物柜的分类和分配1. 储物柜分为公共储物柜和个人储物柜。
2. 公共储物柜主要用于存放临时物品和公共工具,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3. 个人储物柜由公司根据职工数量合理进行分配,并严格按照《公司储物柜分配管理办法》进行分配与管理。
四、储物柜的使用1. 储物柜仅限职工使用,不得出租、转让或用于其他目的。
2. 储物柜内不可放置违法违规物品、易燃易爆品、有毒品和其他危险物品。
3. 储物柜内不可存放食品、药品、金银珠宝、大额现金等贵重物品,相关财产由持有人自行保管。
4. 储物柜应保持良好的整洁状态,不得在储物柜外张贴宣传品或其他物品。
物资保管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物资保管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保障物资的安全合理使用,确保物资管理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物资保管管理的单位及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物资仓库、物资管理部门、领料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物资保管的基本要求、物资保管的管理流程、物资保管的责任制和考核、物资保管的监督与检查等。
第二章物资保管的基本要求第一条物资入库时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登记,并确保物资的数量、品种、规格等准确无误。
第二条物资应按照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第三条物资保管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第四条物资保管区域应设置警示标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第五条物资保管人员应定期进行清点和盘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六条物资保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物资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物资保管的管理流程第一条物资入库流程:接收物资→验收物资→登记入库→分类存放→标识第二条物资出库流程:填写领料单→审批领料单→发放物资→记录出库信息→清点物资→更新库存信息第三条库存管理流程:清点物资→记录库存信息→制作库存报表→上报汇总→分析库存情况→提出采购需求第四章物资保管的责任制和考核第一条仓库管理员是物资保管工作的责任人,负责保管物资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第二条领料人员负责领用物资,并对领用物资的使用和归还负责。
第三条物资保管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物资清点和盘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五章物资保管的监督与检查第一条上级部门应定期对物资保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第二条同级部门及相关人员对物资保管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第三条物资保管人员应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并配合提供相关的物资使用记录和资料。
第六章附则第一条本制度由物资保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前次相关规定和制度不再有效。
物资储存保管制度范本

物资储存保管制度范本1.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公司物资的储存和保管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物资的安全和完好,提高工作效率。
适用于公司所有物资的储存和保管工作。
2.定义2.1 物资:指公司所有的办公用品、设备、原材料等各类物品。
2.2 储存:指将物资妥善摆放、分类保管的行为。
2.3 保管:指对储存的物资进行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的行为。
3.储存管理3.1 摆放原则3.1.1 根据物资种类和特性,合理选择储存位置。
3.1.2 物资应按照分类进行摆放,便于查找和管理。
3.1.3 保持物资摆放整齐,确保通行畅通。
3.1.4 高价值物资应单独储存,做好防护措施。
3.2 标识管理3.2.1 给每个储存位置配备标识,明确标示物资种类和名称。
3.2.2 定期检查和更换标识,确保标识清晰可读。
3.3 清点与盘点3.3.1 定期对物资进行清点和盘点,记录库存情况。
3.3.2 清点时应确保库存数据与实际物资量一致。
3.3.3 盘点后及时调整库存记录,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3.4 废弃物处理3.4.1 对于过期、损坏和报废的物资,应及时清理和处理。
3.4.2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避免环境污染。
4.保管管理4.1 出入库管理4.1.1 出入库应按照流程进行登记和记录。
4.1.2 出入库记录包括物资名称、数量、日期等基本信息。
4.1.3 出入库单据要妥善保存,方便查阅和核对。
4.2 定期检查4.2.1 定期对储存的物资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4.2.2 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物资的状况和存在问题。
4.2.3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上报相关部门。
4.3 维护保养4.3.1 对于容易受损的物资,要加强保养和维护。
4.3.2 定期对设备和工具进行保养和维修。
4.3.3 保养和维修记录应及时更新和保存。
5.安全管理5.1 出入口管理5.1.1 物资的出入口要设置门禁系统,限制非关人员进入。
5.1.2 出入口要安装监控设备,监测人员出入情况。
物资储存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物资储存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物资储存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提高物资储存管理水平,减少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二条物资储存安全责任属于全体员工,各个部门和个人都有责任参与物资储存安全工作。
第三条公司设立物资储存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具体的物资储存安全管理措施和政策。
第四条物资储存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储存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物资储存环境的安全。
第三章储存场所管理第五条公司设立专门的储存仓库,对物资进行分类、分区、标识、堆放。
第六条储存仓库应定期进行保洁和消毒,确保储存环境整洁、干燥、无害。
第七条储存仓库应配备合适的防火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储存仓库应配备电子监控设备和警报器材,以防止盗窃和其他安全事件的发生。
第九条储存仓库应定期进行仓库库存清点和盘点,确保储存物资的数量和质量。
第十条储存仓库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和乱搭棚架,防止电气火灾和坍塌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物资储存操作规程第十一条物资储存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实际操作。
第十二条物资储存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变操作流程。
第十三条物资储存操作人员不得在储存区域内吸烟、乱丢垃圾和劳动用品。
第十四条物资储存操作人员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物资的及时更新和使用。
第十五条物资储存操作人员应对储存区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
第五章危险品管理第十六条公司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品进入储存区域,确保储存场所的安全。
第十七条储存危险品的仓库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管控,防止泄漏和事故的发生。
第十八条储存危险品的仓库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确保仓库设施的完好和安全。
第六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十九条公司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预先演练和培训。
第二十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对。
贵重物品保管制度范文(2篇)

贵重物品保管制度范文1、酒店为客人免费提供物品寄存;2、登记时服务员必须提示所有入住登记客人:请问您是否有贵重物品需要寄存;3、客人有贵重物品的,按照酒店登记制度,逐件、逐物按颜色、规格和品名登记造册;4、贵重物品寄存表上,落实当班责任人和客人签字确认制度;5、对无物品寄存的客人,前台提示:请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6、房间内有提示。
请保管好随身物品,贵重物品请寄存前台,前台电话请按“总台”。
第一条为了加强贵重物品寄存室的日常管理,确保宾客物品寄存的安全和贵重物品室的卫生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____酒店房务部。
第二条职责分工(一)前厅主管级以上人员负责对贵重物品室的管理进行抽查检查工作。
(二)前厅领班负责对贵重物品室的管理进行检查(三)总台员工负责贵重物品室物品的摆放及卫生清理工作。
第三条工作程序、标准及要求(一)贵重物品室内必须保持干净、整洁。
(二)贵重物品寄存服务只为本酒店住店客人免费提供。
(三)不得寄存易燃、易爆、易腐蚀的违禁品、易碎物品。
(四)本保险柜寄存物品可包括现金、各种有价证券、银行票据、印章及其他出纳票据等小件贵重物品。
(五)保险柜开启由前台收银员与租用客人共同开启。
(六)保险柜要配备两把钥匙,一把总钥匙放在前台收银处,一把放在租用客人处。
(七)贵重物品室除总台为客人寄存物品及管理人员检查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允许私自进入。
(八)工作人员在贵重物品室内一律不允许出现大声喧哗、打闹现象。
(九)禁止将私人物品带入贵重物品室。
(十)贵重物品寄存单必须按规定位置摆放。
(十一)贵重物品寄存室的门必须____小时关闭,有客人才会开启。
(十二)贵重物品寄存室必须每天进行卫生清扫。
(十三)正确填写详细客人证件的有效信息及贵重物品寄存单。
(十四)提醒客人妥善保管钥匙,使客人了解钥匙的重要性。
如果保险箱钥匙未能在离店前交回,需交给酒店人民币____元作换锁之用。
(十五)领取物品时,正确核对客人钥匙号码并开启。
物资储存保管制度模版

物资储存保管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物资的储存和保管工作,确保物资的安全、完整和高效使用,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物资管理部门、仓库管理员、领料人员等。
三、职责和权限1. 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物资储存保管制度,并监督执行;2. 仓库管理员负责仓库的日常管理和物资的储存和保管工作;3. 领料人员负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领取和归还物资;4.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物资需求计划,并配合物资管理部门的工作。
四、物资储存要求1. 仓库应具备良好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要求;2. 物资应按照分类、标识和编号的要求进行储存;3. 物资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和下架分拣原则;4. 物资储存区域应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放和积灰。
五、物资保管要求1. 仓库管理员应做好入库、出库和库存记录,并定期进行盘点;2. 物资应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其完好和可用性;3. 物资应严格按照规定的领料程序和要求进行领取和归还;4. 物资保管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潮等安全问题;5. 物资保管应定期进行巡检和清理,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六、领料和归还程序1. 领料人员应提出领料申请,包括物资名称、数量、使用单位等信息;2. 领料人员应凭领料单到物资管理部门办理领料手续;3. 物资管理部门核对领料单和库存信息,并进行领料审批;4. 领料人员凭领料单到仓库领取物资,并在领料单上签字确认;5. 领料人员使用完毕后,应按要求归还物资,并在归还单上签字确认;6. 仓库管理员核对归还单和库存信息,并在归还单上签字确认。
七、违规处理1. 对于未经批准私自领取或归还物资的行为,将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2. 对于物资管理和保管不规范、造成损失的行为,将依规定进行处理;3. 物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违规处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
八、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物资管理部门所有;2. 需要变更制度内容的,应经物资管理部门审批和备案;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废止以前的相关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存保管物品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使办公用品、劳防用品、工具、量具管理合理化,满足工作需要,合理节约开支,突出员工对公司物品的保管责任,特制订本办法。
二、物品分类
本文件所涉及的物品包括办公用品、劳防用品、工具、量具。
办公用品分为消耗品、管制品、办公设备;劳防用品分为消耗性劳防用品和可重复使用的劳防用品;工具、量具是指在生产现场使用的归个人(班组)保管的常用工具、量具、仪表等器具。
1、消耗品:包括笔、纸、电池、胶水、订书钉、文件夹(资料盒)、方格袋、笔芯、修正液(带)、橡皮、回形针、大头针、图钉、报告纸、便签纸、复写纸、打印纸、传真纸、账本、印油、电池、软盘、药品、清洁工具等。
2、管制品:包括订书机、打孔机、装订机、起钉器、文件框、直尺、三角尺、剪刀、美工刀、切纸刀、计算器、U盘、移动硬盘、鼠标、键盘、屏保、笔筒、印台、名片夹(盒)、整理箱、接待茶具、烟灰缸等。
3、办公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打印机、空调、冰箱、投影仪、照相机、电话机、饮水机、文件柜、点钞机、保险柜、碎纸机、衣帽架、落地扇、取暖器、路由器、除湿机、工作台、办公椅、书刊架、白板、雨伞架、钥匙柜等。
4、消耗性劳防用品:包括口罩、耳塞、手套、洗发水、肥皂、毛巾、袖套等。
5、可重复使用的劳防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雨鞋、防尘面具等。
6、工具、量具:包括千分尺、游标卡尺、钳子、裁纸刀、维修工具箱、螺丝刀、万用表、温度仪(计)等。
三、物品保管责任划分
1、个人存保管物品:本人领取、本人使用的管制品、办公设备、可重复使用的劳防用品及工具、量具。
2、部门(班组)存保管物品:本部门(班组)公用的办公设备、劳防用品、工具、量具,由部门经理(班组长)承担保管责任。
四、物品采购管理
1、采购职责划分:办公用品、劳防用品由行政部负责采购,生产使用工具由生产部采购员负责购买,量具由品质部负责采购。
2、请购程序:使用部门请购物品前应填写《请购单》,经部门经理审核后交相关采购部门审批后统一安排采购。
2、办公、劳防用品采购细则:
1)定时:每月20日前收集各部门请购计划,每月24号、月初5号分两次进行采购。
2)定量:动态调整,保证常备物资的库存合理性。
3)过库管理:采购的物资应先到材料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再办理领用手续。
五、物品领用管理
材料库库管员负责建立《员工个人保管物品台帐》,登记管理个人存保管物品,在发生领用时应立即将领用信息登记到《员工个人保管物品台帐》中。
除消耗品(办公用品)、劳防用品以外,其余物品领用时应以旧换新(第一次领用及因特殊需要增加物品的领用量时除外),物品领用程序如下:
1、消耗品、管制品:由使用人或保管人填写《领料单》,由部门经理批准。
2、办公设备:由使用人或保管人填写《领料单》,部门经理批准,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履行固定资产登记手续。
3、劳防用品:按照《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规定》,由使用人或保管人填写《领料单》,部门经理批准。
超过《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规定》的标准,仓管员应拒绝发放,报行政部处理。
4、工具、量具:由使用人或保管人填写《领料单》,由部门经理批准。
六、物品转移管理
1、员工离职:个人在离职时应归还个人保管的所有办公用品、劳防用品、工具、量具,由材料库库管员提供个人存保管物品清单,并核实是否全部交还。
交还的方式有两种:转移给接替其岗位的员工或交还至仓库。
2、员工在职因岗位变动:将员工本人不再需要的物品转移给接替其岗位的员工。
由材料库库管员做好转移登记。
七、物品的报废及赔偿管理
1、员工个人保管的物品因使用寿命到期报废或因人为原因损坏不能再使用的,应由使用部门填写《报废单》,由行政部或生产部、品质部相关部门负责审批确认(注明是自然损坏还是人为损坏),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由财务部最后确认。
保管人应将经审批的《报废单》连同已报废物品交到材料库,办理报废登记手续,修改《员工个人保管物品台帐》并按以旧换新原则领取新的物品。
2、物品在使用寿命内因人为原因损坏或遗失,应按以下标准赔偿。
1)员工离职时,未将工作服、工作鞋归还的,按以下标准扣除折旧费:
工作服秋冬装使用不足三年,按50元/套的标准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