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与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合集下载

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_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1)

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_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1)
倦怠 ( burnout ) 是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弗 鲁 顿 伯 格 并出现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7]。 ( Freudenberger) 研 究 职 业 压 力 时 提 出 的 一 个 概 念, 关于学习倦怠和学习拖延的影响因素研究有不 “职业倦 怠”一 词 用 来 描 述 助 人 职 业 中 的 从 业 人 员 少成果。研究者主要从人格、认知、行为等多个角度 ( people - helping professional) 由于工作要求持续情感 来探讨他们对拖延的影响,其中对人格因素的探讨最 付出、精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导致情绪枯竭、筋疲力 为详细,主要包括“大五”人格特质、自尊、自我效能、 尽,产生对工作、他人日渐冷漠,无工作成就感等一系 完美主义和内外控制点等[4]。大部分研究者都比较
第 18 卷 第 3 期 2010 年 05 月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Vol. 18 №. 3 May. 2010
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杨志刚1 ,王红怡2
量、中介变量与自变量、因变量与中介变量,以及因变 量 m 实现的,如果不显著,则说明是完全中介效应,x
量与自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回归。本研究中,学习拖延 对 y 的影响完全是通过中介变量 m 实现的。
表 3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的中介效应检验
注: SE 表示标准误,* p < 0. 05,**p < 0. 01
虑中介变量 m,然后依次检验系数 a、b,如果都显著,
根据温忠麟[16]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和 意味着 x 对 y 的影响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了中介变量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业倦怠的关系_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_牟兵兵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业倦怠的关系_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_牟兵兵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牟兵兵1 ,赵景欣2(1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84 mubingbing88@;2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倦怠基本情况及完美主义、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的关系。

方法: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学业倦怠问卷对3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①学业倦怠三维度得分由高到低是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情绪讥诮,且前两个维度的差异达到显著(t(332)=4.14,P<0.01);学业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中,性别、年级主效应显著。

②完美主义中的个人标准、条理性与学业倦怠总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父母要求和担心出错维度则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业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与学业倦怠间呈现显著负相关。

③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与学业倦怠两者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条理性和学业倦怠两者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间存在显著相关,且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两者若干维度间起到完全或者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完美主义;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倦怠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fectionism and Learning Burnout among Undergraduates: Mediator Role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MU Bing—bing,ZHAO Jing—xi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China,mubingbing88@School of Psycholog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perfectionism,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burnout among undergraduates. Methods: 333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fill out the questionnaire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Perfectionism,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Burnout. Results: ① Improper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had higher score than diminished accomplishment while the scor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was lowest,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 formertwo(t(332)=4.14,P<0.01).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learning burnout among grade and gender. ②The score of “personal standards” in perfectionism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learning burnout, such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also observed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and control” in perfectionism and learning burnout. Besides, the dimensions of “parents’ expectation” and “control and concerns with mistakes and doubts” can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 learning burnout. In addition, There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mension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burnout.③ academic self—efficacy could modulate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standards and learning burnout, moreover, it could also partially modulate the influence oforganization and control and learning burnout. Conclusion: There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perfectionism as well as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burnou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can totally or partially mediate the influence of characteristics of perfectionism on learning burnout.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Perfectionism; Academic Self—efficacy; Learning Burnout; mediator effect。

大学生主动拖延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主动拖延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主动拖延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主动拖延行为与其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主动拖延行为与其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家长也提出了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主动拖延、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教育教学引言一、文献综述1.1 主动拖延行为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故意推迟完成任务的过程,表现为拖延、推迟、延迟。

传统观点认为,拖延行为是一种消极的学习行为,会对个体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产生负面影响。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拖延行为都是消极的。

Stead, Shanahan, & Neufeld (2010)指出,一部分拖延行为是主动的、目标明确的,这种拖延行为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

拖延行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1.2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够达成特定目标的信心和信念。

在心理学理论中,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人格特质的一部分,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Bandura (1997)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且指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行为模式和学习态度密切相关。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往往更加积极、自信,更有可能面对挑战和困难,从而表现出更好的学习表现和心理状态。

1.3 研究现状目前,针对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

Mowad (2015)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主动拖延行为与其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关系。

不同的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

一些研究认为,主动拖延行为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拖延行为并非都是消极的。

城市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主动拖延行为与其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关系。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学业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学业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学业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学业满意度是学生对学业质量的一种自我综合性评价,目前国内对学业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针对中小学学生群体,针对大学生群体学业满意度的研究比较少。

大学生的学习,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任务的难度与复杂度,在对学生学习动机、能力、自主与自治性、合作性以及独立生活、人际合作和社会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无处不在的学习会让不少大学生感到应接不暇,身心俱疲,其学业满意度的状况值得关注,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发展和对大学生活的感受,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拖延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满意度的相关性,对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考察自我效能感在拖延行为与学业满意度之间的作用。

从自我效能感与拖延程度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业满意度,既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实务探索,也有助于丰富相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以山东某所高校600名本科生为考察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spss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研究、结构方程分析以及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对有效样本进行分析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学业满意度在性别、年级、文理科和是否独生上差异显著。

男生学业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学业满意度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年级学生,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非独生子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2)大学生拖延在性别、年级、文理科方面差异显著,在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

其中女生拖延程度显著高于男生,大三、大四年级学生拖延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年级,文科生拖延程度显著高于理科生。

(3)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差异显著,其中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大二年级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年级。

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文理科和独生子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4)大学生拖延、自我效能感、学业满意度两两显著相关。

其中学业拖延与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日常生活拖延与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拖延行为及学业拖延和日常行为拖延与学业满意度及学习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和硬件满意度各维度均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满意度及学习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和硬件满意度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

大一学生拖延与完美主义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大一学生拖延与完美主义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四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拖延的中介效应分析本研究把积极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分别作为自变量拖延总分作为因变量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采用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的程序和方法10即通过传统的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来分析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的中介关系
信 阳师范 学院 学报 ( 哲 学社会 科 学版 ) 第3 6卷

J o u r n a l o f Xi n y a n g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第 6期
2 0 1 6年 1 1月
( P h i l o s . &S o c . S c i . E d i t . ) V o 1 . 3 6 N o . 6 N o v , 2 0 1 6
自我效 能感 , 认 为可 以完 成 任 务 , 那 么 他就 会 行 动 , 而不 是拖延 ; 当一个 人 认 为 自己不 能完 成 任 务 就会
给 自己找借 口拖延去做该任务 。一个完美主义者在 追求 尽善尽 美 的过 程 中 , 很 难认 为 自己具 有顺 利 完
成任 务 的能力 , 毕 竟 任 何 事情 都 很 难 做 到 完美 。 自 我效 能感 是一 种与 自我 评 价有 关 的变 量 , 完 美 主 义 也 与 高标 准要求 的 自我 评 价相 关 , 故 自我 效 能 感 在 完美 主义 和拖 延 的中介作 用值 得探 讨 。有关 学业 拖 延 的研究 发现 了一些 在 完美 主义 与学业 拖延 之 间起
因此 , 完 美 主义是 影 响拖延 的重要 因素之一 。
生活 中我们会有这样 一些熟悉 的场 景 : 明明知道 下周 就要考试 , 却 迟 迟不 能展 开 复 习 ; 明明知 道要 交 的论 文 已经到 了截 止 日期 , 却 迟 迟不 能 动笔 ; 明明 身 体 已经给 了我 们预 警信 号 , 我 们 仍 旧推 迟锻 炼 计划 ; 等 等 。这种 明知 推迟 会影 响 自己做事 的效果 或 者 自 身做 事的态度 , 却仍 然 自愿推迟 既定事项 的行 为被称 为拖延 。有 研究 者 估 计 , 有7 0 % 的大 学 生 存 在 拖 延 现 象… , 他 们 的拖延行 为影响着工作 与学 习效率 。在 拖 延程度 的 自我评 定 中得分 高的人 , 会报告 他们有 更 多的消极情绪 , 甚 至有更多 的健 康 问题 。关 于拖延 概 念 的界定 , 不 同学 者有不 同的解 释 。有 些学者 关注拖

大学生拖延行为对学业满意度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

大学生拖延行为对学业满意度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3, 13(9), 3719-3725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p https:///10.12677/ap.2023.139464大学生拖延行为对学业满意度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朱 玲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镇江收稿日期:2023年8月4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31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3日摘要为了探讨拖延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一般拖延量表(GP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与学业满意度量表对305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研究发现:1)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效能感、学业满意度两者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2) 大学生拖延行为、自我效能感、学业满意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 自我效能感在拖延行为与学业满意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9.72%。

由此可知,大学生拖延行为越严重,自我效能感越低,导致学业满意度降低。

关键词大学生,拖延行为,学业满意度,自我效能感The Impact of Procrastination on Academic Satisfac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 Mediator of Self-EfficacyLing ZhuFaculty of Teacher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Received: Aug. 4th , 2023; accepted: Aug. 31st , 2023; published: Sep. 13th , 2023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05 college students using the General朱玲Procrastination Scale (GPS),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Scale. The results found that: 1) College students’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and self-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cademic satisfaction;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ocrastination,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3) Self-efficacy had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accounted for 19.72%.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ore serious the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lower the self-efficacy, resulting in lower academic satisfaction.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Procrastination, Academic Satisfaction, Self-Efficacy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拖延行为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一新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及干预

大一新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及干预

大一新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及干预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及干预随着大学入学门槛的不断提高,大学课程的难度和压力也日益增加。

因此,许多大一新生常常面临学习困难和学业拖延的问题。

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大一学生学业拖延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了解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拖延的关系以及如何干预学业拖延问题可以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和提高学习表现。

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拖延的关系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达成目标的信念和判断。

这种信念和判断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主观评价,其表现形式通常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对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

学业拖延是指一个人不愿意或不乐意去完成他们已经计划好的任务,而是选择拖延任务。

这种拖延行为往往导致学生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使得学生成绩下降。

从理论上来说,自我效能感越高,意味着学生越有信心去完成任务。

相反,自我效能感越低,意味着学生越容易选择拖延任务。

这是因为,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障碍。

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如果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克服障碍并完成任务。

然而,如果学生缺乏自信,可能会更倾向于放弃任务或拖延任务。

因此,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

下面我们将举出五个例子来证明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拖延的关系。

1. 学生A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作业,他可能会更倾向于立刻开始做作业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

相比之下,学生B缺乏自信,可能会选择拖延作业并错过截止日期。

2. 学生C充满自信,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达到成功的水平。

他可能会进行积极的计划和时间管理,以确保他的学习任务按时完成。

相比之下,学生D缺乏自信,可能会减少学习的时间并对学习任务感到压力重重。

3. 学生E选择从同学那里拷贝作业并提交自己的作业。

这种行为通常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自己不足以完成作业。

相比之下,学生F充满自信,并自己完成作业。

4. 学生G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考试,因此他们很少在考试前感到紧张。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效能知觉压力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效能知觉压力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效能知觉压力的关系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其中包括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就业压力等。

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拖延行为。

所谓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倾向于将任务推迟到最后时刻完成或干脆不去完成的一种行为。

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不仅会影响学业成绩,还可能会造成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研究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效能知觉压力的关系对于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拖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效执行特定任务的信念。

自我效能知觉是对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评价。

自我效能知觉在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的个体往往更能够有效地应对挑战和压力,而低自我效能的个体则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

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知觉、拖延行为和压力水平的相关数据。

结果显示,自我效能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自我效能越高,大学生的拖延行为越少。

当大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时,他们就更有可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任务,而不会轻易地推迟或放弃。

该研究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问卷调查的方式只能获取被试者的主观反馈,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倾向性。

样本的选取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

研究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个体的人格特征、家庭背景等。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效能知觉压力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高自我效能的大学生更能够有效地应对拖延行为和面对的压力,而低自我效能的大学生则更容易陷入拖延的困境。

大学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培养,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效能知觉,以更好地应对学业和生活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与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1.2.4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本研究采取王才康(2001)修订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四点量表),共十项条目,将总得分
作为自我效能感水平,克朗巴哈系数为 0.826,信度较高。
1.3 数据处理 使用 SPSS19.0 完成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可靠性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与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魏春玥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与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摘 要】 拖延行为与完美主义的关系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但较少从二元完美主义、 二元拖延行为的角度做出研究。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与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关系展 开研究,并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变量作用,同时将主动拖延行为与被动拖延行为分 开研究,进行讨论。对来自清华大学的 98 名被试(42 男,56 女)使用修正的标准量表测量 被试的各项水平,分析得出:(1)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成正相关,与学业拖延行为 成负相关。(2)适应性完美主义与主动拖延行为的关系不明显,而与被动拖延行为具有较强 的负相关,且此种关系中自我效能感起较强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针对这些结果进行讨论, 试图给出对于拖延行为的干预建议。 【关键词】 拖延 适应性完美主义 自我效能感
1. 过程
1.1 研究过程 在期末时段对来自清华大学的 98 名被试(42 男,56 女)进行问卷测量,同时收集被试
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性别、年级、专业等)。研究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在下午时段集 中发放以保证测量过程中被试心境、状态的一致性,问卷填写完毕后向被试发放 2 元报酬。
1.2 研究工具 1.2.1 学业拖延评定量表(PASS)
.919**
.787**
--
自我效能感
-.263*
.697**
.671**
.560**
.743**
--
注:*. 在.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下同。
-4-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与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适应性完美主义特质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强,表现出衡量同一构念的一致性,且三个维度 都与学业拖延呈负相关,其中高标准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负相关性较强。总体的适应性 完美主义特质与学业拖延水平呈边际的较弱负相关(P=0.068)。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水平 呈显著的弱负相关,即自我效能感越强,学业拖延的倾向越低。自我效能感与适应性完美主 义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适应性完美主义具有较好的预测自我效能感的 能力。
1.2.3 适应性完美主义 目前完美主义的测量主要采用三个量表: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F)(Frost, 1990)、
Hewit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H)(Hewitt, 1991)、近乎完美主义量表(APS-R)(Slaney, 2001),三个量表在引入中国后都经过了反复的修正和检验(訾非, & 周旭, 2006; 陈思远, 2008; 杨丽, 2007),成为应用广泛、信度较高的测量完美主义的量表。张斌(2011)的研究中 发现构成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因素主要有 MPS–F 量表中的个人标准维度,MPS–H 量表中的自 我定向完美维度(他人定向完美维度载荷较低,因而本研究中将其删去),APS-R 量表中的 高标准维度,本研究中使用三个量表中的三项维度对被试的适应性完美主义进行测量(七点 量表),三项维度测量的总体克朗巴哈系数为 0.808,信度较高。
自 我 效能 感指 个体 对自 己在 特 定的 情境 中是 否有 能力 得 到满 意结 果的 预期 (Bandura, 1977)。Bandura 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完成任务的期望值较高,乐于迎接任
-2-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与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务的挑战,进而趋向或提早而非避免或推迟任务的完成,使得拖延行为显著减少。后续的研 究也证实了这一现象(Tuckman, 1991; Tuckman, & Sexton, 1992)。
水平的划分标准,将总得分在 10~20 分之间的被试作为低拖延水平,总得分 21~40 分之间
的被试作为中等拖延水平,得分高于 41 分的被试作为高拖延水平,发现 77.9%的被试处于
中等拖延水平(见表 1)。
表 1 拖延水平分布表
低拖延 中等拖 高拖延 水平 延水平 水平
备考 复习
表 2 各任务拖延水平表 期末论 完成作 社工 文撰写 业任务 事务
等。
2. 结果
2.1 数据清洗 问卷填写的平均时长为 223 秒,将填写时间短于 100 秒的 3 份问卷的数据删去,有效
样本 95 份。
2.2 学业拖延行为总体水平的描述统计
总分为 50 的量表测量得到被试学业拖延的平均水平为 32.55,标准差为 8.48,反映出
目前大学生拖延情况较为严重且个体间差异不大的现状。根据华洪波(2012)制定的学业拖延
随着对拖延研究的深入,拖延开始被划分为更多的类别,以便于进一步研究的开展。Chu 和 Choi(2005)根据拖延的影响效果,将拖延划分为主动拖延(active-procrastination)和被动拖 延(passive-procrastination),前者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的拖延行为,即在压力下工作的效果较 好、效率较高,因而偏好通过拖延行为来达到高质高效完成任务的效果,而后者则是由于外 界条件诱惑、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等导致的拖延行为,个体实际不想拖延,但却常常以拖延任 务的完成而告终,与传统意义上的拖延更类似。目前针对这两种拖延行为的研究更关注描述 性统计(赵灿, 2012),而对其行为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意在研究学业拖延行为与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关系,并探究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 介作用,从二元完美主义的角度出发解释拖延行为的形成机制影响,同时初步探索主动拖延 行为与被动拖延行为各自的形成机制,以纠正以往研究将拖延行为、完美主义作为高阶构念 处理可能造成的混淆,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试图给出合理的干预建议。
课堂展 示准备
频数
6
74
15
均值 6.59 6.86
6.68
5.82
6.59
频率 0.063 0.779 0.158
标差 2.21 2.02
1.95
2.08 2.07
各分项统计情况显示不同类别的学习过程拖延行为(第 1,2,3,5 项)的水平相近(见表
2),其中任务难度大、准备时间长的期末论文撰写任务的拖延水平最高。而社工任务由于其
对准时性的要求较高,同时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学生提早完成的激励较强,拖延
水平较低。
拖延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文、理、工科)上的差异不显著。
2.3 学业拖延、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 使用 Pearson 双变量相关检验法对学业拖延、适应性完美主义特质(及其各维度)、自
许多研究发现学业拖延和完美主义都与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以及对自我能 力的信心有关(Flett, Hewitt, et al., 1995; Martin, Flett, Hewitt, Krames, & Szanto, 1996),因而 自我效能感作为两者关系的可能的中介变量开始得到研究。Seo(2008)发现自我定向完美主 义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完全是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其他国内研究也发现了这种 中介现象,不过多数研究中自我效能感起部分中介作用(田芊, 2011; 高旨利, 2015)。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推迟必须要完成的目标的倾向(Ferrari, Johnson, & McCowan, 1995),具有自我请愿、回避和非理性三个特征。学业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作为拖 延的一个方面,既能够体现整体的拖延水平,也便于在学生被试间开展研究,逐渐成为研究 者重点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业拖延情况严重(石波, 2009; Rabin, Fogel, & Nutter-Upham, 2011),对其学业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了解学业拖延的形成机制有 助于研究者开发合理的拖延干预机制,因而相关领域研究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国外针对学业 拖延的研究早在 80 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方向逐渐由描述学业拖延行为水平和其发生的原 因,转向探究拖延行为与稳定的人格特质的关系,诸如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自尊、完美 主义等(e.g., Saddler, & Buley, 1999; Ferrari, & Díaz-Morales, 2007)。国内的研究近几年才开 始转向与人格特质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e.g., 田芊, 2011; 李黎明, & 李洋. 2014)。
由 Solomon 和 Rothiblum 在 1984 年提出,经关雪菁(2006)修订后作为学生拖延评定量 表(五点量表),研究中引用量表的第一部分,以测量被试在学业中的拖延情况,分为五项 任务,前四项任务分别为备考复习、撰写期末论文、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行政管理事 务(社工事务),将第五项由“参加会议事务”改为“课堂展示准备”,并将原量表中第六项 删去,以更加符合研究对象的生活现状。针对每一项任务分别评定被试的拖延程度以及严重 性,并将原量表中改善意愿项删去。研究中将所有项目总得分作为学业拖延水平,其信度得 到了先前研究的验证,在本研究中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为 0.905,信度较高。
1.2.2 主动拖延行为测量 针对 PASS 量表中的五项任务分别评定被试对其重视程度、在最后期限下完成任务的效
果和效率(五点量表),作为判断拖延行为属于主动拖延行为或被动拖延行为的依据。信度 检验中克朗巴哈系数为 0.715,信度相对较差,考虑到被试对任务的重视程度只能在较小的 水平上反映被试是否有意识的拖延,故而将此项删去,检验后两项的克朗巴哈系数为 0.819, 信度较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